〔美国〕狄金森《“为什么我爱”你,先生》赏析

〔美国〕狄金森《“为什么我爱”你,先生》赏析,第1张

《〔美国〕狄金森·“为什么我爱”你,先生》经典诗文赏析

“为什么我爱”你,先生

因为——

风,从不要求小草

回答,为什么他经过

她就不能不动摇。

因为他知道,而你,

你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

我们有这样的智慧

也就够了。

电光,从不询问眼睛,

为什么他经过时,要闭上,

因为他知道,他说不出,

有些道理,

难以言传,

高尚的人,宁愿会意。

朝阳,先生,使我不能自已,

他是朝阳,我看见了,

于是,所以

我爱你。

(江枫 译)

艾米莉·狄金森,这个和沃尔特·惠特曼可以相提并论的美国女诗人,当我们今天提起她的时候,不由觉得一种神秘的氛围笼罩着我们。对于她及她的作品所构成的独特的审美世界,我们根本做不到仅仅是表面地感知,而是身不由己地投入进去,寻找着某些内在的东西。

狄金森是神秘而独特的。她的神秘来自她对客观外部世界的远离和对内部世界的亲近。她终身未婚,幽居独处,却能把人类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她看来, “活着就足以令人欣喜”。由于她的思想深受美国超验主义影响,认为人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精神,她的世界便极少现实功利性,而更多纯粹的精神内容。表现在作品中,就不是情感的简单渲泄,而是透过一定审美视角思考一些抽象的有关生命本质的主题。这首《“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就可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这首诗创作于一八六二年。那一年是狄金森一生中创作的高峰。她倾慕而爱恋的“命运之神”查尔斯·华滋沃斯将要移居旧金山。 她是在头一年九月知道这一消息的。“自去年九月起——我感到一种恐惧——我不能对任何人说——于是我就歌唱,正象那个经过坟场的孩子。”对她来说,失去恋人的痛苦就象面临死亡。而获得爱呢它的意义就象获得信仰,获得灵魂的恋人一样。这种感情已经普泛为一种生命的独特体验了,再也不能用一般的得失观念来衡量。她的爱,且不管悲剧或喜剧,都不仅是情感的需要和满足,而是她生命中必然会有的内容。明白了这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狄金森的“与世隔绝”不仅仅是“爱情殉道者”的意义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她对爱的回答吧。 “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因为——/风,从不要求小草/回答,为什么他经过/她就不得不动摇。”还有, “电光,从不询问眼睛,/为什么他经过时,要闭上,……”这是对爱的回答吗是,又不是。对于一个爱得刻骨铭心的人,爱,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没有什么需要回答。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智慧/也就够了。……有些道理/难以言传/高尚的人,宁愿会意。”所以,对狄金森来讲,爱,与生俱来。

作为一个女性诗人,狄金森不乏温婉、含蓄。对于这种热烈的题材,她不是热烈地倾诉,而是平静的自白,甚至带着一丝调侃、诙谐,使整个诗淡远、宁致,充满智慧。读罢让人得到一种幽深而透彻的审美满足,收到平中见奇的效果。粗略一看,她的诗里显得有些平淡,因为她不愿让过多的物质内容填充其中,哪怕是失掉它的读者,那么,即使如此,我们也应该说这是一种心性淡远所致。同样,狄金森是深刻的。她擅长以机智的语言表达她对于永恒、真实、美及死亡之类理念的理解;对于一些平常的事物她又能灌注精神的内容,显得清新,别致。狄金森具有天赋的诗才,她的诗往往新颖、独到,常能出人意外。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把爱的必然用日常现象来说明,小草在风面前必然会动摇;眼睛在电光面前必然要闭上,显得和谐自然,恰到好处。这首诗的语言也是狄金森式的,朴素自然的口语,轻松自然的语气,给作品平添一种恬淡的魅力。

(邵薇)

狄金森的诗采用一般教会赞美诗的格律:每节四句,第一、三句八音节,第二、四句六音节,音步是最简单的“轻、重”,第二、四句押韵。例如: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诗的篇幅短小,多数只有两至五节,经常破格,常押所谓“半韵”(half rhyme);放弃传统的标点,多用破折号,名词多用大写(但这个习惯在当时很平常);常省略句子成分,有时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

狄金森的诗富于睿智,新奇的比喻随手抛掷,顺心驱使各个领域的词汇(家常或文学的,科学或宗教的),旧字新用,自铸伟词。喜欢在诗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新娘,有时是小男孩,尤其喜欢用已死者的身分说话。狄金森描写大自然的诗篇在美国家喻户晓,常被选入童蒙课本。痛苦与狂喜,死亡与永生,都是狄金森诗歌的重要主题。

狄金森诗作的音乐性和图象性,成了批评家关注的题目。其诗用的破折号,时长时短,有时向上翘,有时向下弯,有批评家指这些是音乐记号,代表吟咏或歌唱那首诗时的高低抑扬;其诗的诗行往往不是一写到尾,有时一句诗行会分开两、三行写(即是说每行只有两三个字),有学者认为这是刻意的安排,跟诗意大有关系(另外,狄金森有时会在寄给朋友的诗里会附上“插图”)。因此,有人主张要研究狄金森的诗,必须以她的手稿(或手稿的影印本)为文本,才不致扭曲诗意。

这首梦幻般的诗歌描写了一位女子坐上了停下来等待她的、名叫“死亡”的绅士的马车,随行的还有“永生”。他们缓慢地行走,女子被绅士的温文尔雅所吸引,放弃了工作和闲暇。他们穿过孩子们课间休息的校园,越过成熟的庄稼地,经历了夕阳西下的景色。这时她感觉到晚间寒冷的露水,想起了自己薄如蝉翼的衣衫。他们最后停在一所房子前,这间房子只不过是地面上的一个凸起,房顶隐约可见,房檐埋在土里(暗喻坟墓)。从那时以后,几个世纪如一眨眼就过去了,女子才第一次发现马车是驶向永恒的。

读者普遍认为,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观,即平静地接受死亡,人类的心灵也就获得了永生。但与诗人其他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不同的是,这首诗将死亡和永生人格化,尤其是狄金森在诗中将死神比喻成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一反传统意义上死亡的可憎面目。这首诗含义深刻,文字信息所表露的狄金森的潜意识,就连她本人也未必能完全认识到。正如荣格所说:“他被洪水一般涌来的思想和意象所淹没,而这些思想和意象是他从未打算创造,也绝不可能由他自己的意志来加以实现的。尽管如此,他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他自己的自我表白,是他自己的内在天性在自我昭示,在表示那些他任何时候都不会主动说出的事情。”狄金森在潜心创作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打开了潜意识的闸门。这首诗歌表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死亡=挚爱:短暂即永恒

《因为我不能停止等待死神》与其说是诗,倒更似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在这首诗中,读者似乎可以看到狄金森的身影。少女时代的狄金森也有无异于常人的浪漫情怀,但到了20世纪50 年代末却开始显露出封闭的倾向,最后发展到幽居深闺、终身未嫁。诗人—— 一位略带羞涩但是倔强的新英格兰女子,聪慧博学,机智幽默,却把她满腹才华和满腔热情封锁于父亲的庭院里。她日复一日的“为父亲烤面包,为疾病缠身的母亲端水送饭”。诗中的“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以回报”似乎暗含了狄金森平日照顾家人起居的操劳。而“死亡”在这里似乎关联着她生平的几次恋爱经历, 暗示着诗人的爱情。也许是因为“死亡”的温柔和绅士风度,爱意在“我”的心底萌生。诗中的“死亡”与“挚爱”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诗人经历的几次爱情虽然都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但都以失败告终,“死亡” 在这里恰好表达了这样的一种复杂心情;再者,在诗人的眼里,“爱情”也可以如“死亡”般凄美:虽短暂,但却永恒;最后,在诗人所处的19世纪的新英格兰依然弥漫着浓厚的宗教传统,女性被禁锢在种种严格的道德礼仪规范之下。诗人置身这样的宗教社会背景,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虽然她没有预想到自己的诗作会在死后被传读于世, 但在写作的过程中还是很含蓄并且是隐晦地表达出内心对爱的渴望。“死亡”成为诗人借以发泄内心狂热感情的工具,这个工具表面上似乎不会让任何人觉得其与爱情相关联。诗的开篇句:“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候死神”,对于大多读者来说顺理成章,因为任何思维正常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自己主动找死; 但是如果这样来理解诗歌就有点太过于简单了,同时也就无法解读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以及她曾经历过的失败与渴望爱情婚姻生活的复杂心理。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开首的那句“因为我不能停止等待死亡”中其实包含着“为什么”。因为此时的“死亡”中更多的成分是“真爱”,与此同时,对于这首诗的理解的重点便是:因为我不能停下脚步等待“爱情”,所以我选择一生单身。“死亡”和“爱情”犹如一对儿连体婴儿, 而狄金森则有意识地选择做了隐士, 终身未嫁。爱情之花在诗人的人生中曾经盛开,而且还是那样的真挚难忘。

二、死亡=永恒:放弃即拥有

成年后几乎足不出户、终老独身、被世人称作“艾默斯特修女”的狄金森,一生中有过几次恋爱经历,但都没有成功。然而她对爱情的渴望并不逊色于世上其他任何一个女人,她的诗里既有对爱情天真热切的期望,也不乏黯然神伤的忧悒和喟叹。此篇诗作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于女作家艾米·洛威尔在她的作品《模式》中刻画的那种受缚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渴望以婚姻来打破桎梏个性枷锁的弱女子。诗中的“我”表达出“放弃也是一种美”的乐观爱情态度,是一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浪漫情怀。诗中的“我”有机会与自己欣赏并爱慕的“他”乘坐同一辆马车,虽觉疲惫却也是幸福的。“他”是那样的绅士,“他殷勤停车接我……/我们缓缓前行, 他知道无需急促/……”,似乎这个默不做声的“他”还算是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爱人形象。“我”和“他”同坐一辆马车(婚车)缓缓行进,“我”欣赏着“他”的温文尔雅。“我”似乎正在啜饮爱的芳醇,心情恬淡且带有欣喜,但是因为女性的矜持,“我”并没有过多流露出高兴之情。“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以回报/他的礼貌”,“我们”虽以礼相待,但是爱情似乎已在“我”的心底萌生,这种爱简单干净、清纯真挚,这份“永恒”之爱恰好表达出诗中女子对爱的向往。即使“他”——“我”心中的爱人缄默不语,但能和他并肩共坐,那种爱的氛围便是一种“永恒”。这里的“他”应该是女诗人曾经的几次“挚爱”原型的融合。虽然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我”依然渴望能有这么一天,与深爱的“他”厮守在一起,哪怕只有一天,然后即便立刻死去亦无憾矣。“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在喧闹, 在操场上——/我们经过注目凝望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著名评论家肖指出,诗中的学校、庄稼、日落“象征人生的三个阶段”:学校是童年的象征,庄稼则象征人的青壮年时期,而夕阳则代表垂垂暮年。也有人认为,诗中“学校”这一场景的选择是诗人刻意要表达的一份特别的向往。狄金森十分喜欢孩子,她常常和哥哥及邻家的孩子一起嬉戏。这里关于学校的孩子们的描述,一方面表达了“我”对童年无忧无虑的纯真快乐的向往,另一方面,不能排除诗人是想借诗中的女子表达自己母性的渴望:作为女性她向往爱情,向往婚姻,渴望拥有爱情的结晶——孩子。所以,这里“学校”、“孩子”应该是诗人作为女性内心最深处的柔软呼唤。整首诗四行一小节、抑扬格四音步与三音步相间的形式,表达了女性特有的婉约之情,诗中的“我”好似伍尔夫笔下的主人公:思绪飘飞,梦想和心爱的人独处,哪怕只有一天,即使相对无语。

诗的最后,“从那时算起, 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细细品味,这一平淡无奇的语句背后似乎蕴含着“我”全部的快乐和酸涩,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我”眼里幸福的泪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着永恒——/”这时候已经可以断定“他”就是我的挚爱,也因此,那一天马车里面的短暂一聚即是永恒,爱的旅程还很漫长……但是诗中的“我”虽渴望爱情,却明白爱情是等不来的,也不想把爱情当作生命中的唯一,不想因为爱情而停止前进的脚步。“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这里看似无意的重复实际却是作者有意的表达: 自己这一天爱的旅行的目的地——坟墓(死亡)。看上去“我”似乎在留恋这样的落日,而“我”的留恋正是诗的中心所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同时也是挚爱的融合体),死亡不是爱情的终结,是新一轮回的爱情的开始,死亡是通往爱的永生的途径。

三、死亡=重生:错过即发现

狄金森的的诗歌,因为很多资料的遗失,也因为她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学界所持看法各不相同。希金森称狄金森是“风格独到的天才诗人”,她的诗歌“对读者来说,好比连根拔起的植物,带着雨水、露珠和泥土的芬芳,给人无可传递的清新感”。约翰·兰瑟姆认为狄金森的创作灵感源于她的爱情经历。如果没有爱情经历,狄金森的许多诗歌不可能达到这般的成就,爱情是她实现女性自我的途径和催化剂。约翰·科迪认为狄金森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存在社会规范所不容的男女之情, 他强调诗人潜意识中的性别焦虑、俄狄浦斯情结及同性恋倾向造成的心理压力才是她真正的创作源泉。而桑德拉·吉尔和苏珊·古芭等女性主义批评家更倾向于把狄金森看作具有一定女权意识的诗人,认为她的诗歌灵感来自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中所面临的“作者身份的焦虑”。在《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候死神》这首诗中,大部分的评论家倾向于认为诗人对于死亡是向往的。“死神冷酷无情的形象变成了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全诗的基调由传统死亡诗的悲怆变成自然轻松。”然而,细读之后可以发现,诗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其实并不肯定,诗中多处出现诗人的不确定和犹疑。由此可以体会到女诗人内心的矛盾:对生活的留恋和要离世的无奈。狄金森诗歌中意象的丰富性让读者不得不慨叹狄金森看似平凡的表面所掩盖的不平凡的内心世界。“我既不能根据模式来塑造我的人生,也不能把我的人生塑造成任何人的模式。不但如此,我还更可能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安排我自己的人生,不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句话似乎就是女诗人的真实写照。她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她意图揭示死亡的绝对真相和神秘感,而在于她以她的生活经历和女性特有的洞察力从一个完全独特的视角捕捉到这种感觉,并通过深刻的意象将之客观地展现出来。她融合情感与思想, 意象与文字的超凡能力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无人可与之媲美的地位。在解读她的作品的时候,读者不能仅仅单一地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需要“在这个奇妙的海洋”“默默航行”,跨越冥王的黑暗帝国,然后“着陆,嗨!永恒/最终到岸了! ”

李清照与艾米莉·狄金森,一个是生活在中国南北宋之交的绝代才女,一个是对美国文学做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十九世纪女诗人。她们之间本无联系,隔着八百年的岁月风尘遥相对望,一个曾经年少天真烂漫却在中年独自承受国破家亡、夫死亲散的苦痛磨折,一个逃离世界的喧闹、一生隐居与诗歌相伴。

要说相同之处,她们都出生在书香门第,有着良好的教育氛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士,家中藏书甚丰,而艾米莉·狄金森的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学院的创始人,父亲是该镇的首席律师。她们也因为都是女性,而心思细腻敏感,对爱情有着相同的直觉,却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而有着不一样的观念和体会。

小时候的我常读李清照的诗词, 记得微醉的她撑篙从湖心的小亭回岸,惊起的鸥鹭、清脆的笑,怜惜过她帘卷西风、瘦比黄花的容颜,也想象过她终日凝眸的哀愁。 现在的我读狄金森的诗,看她爱过,被爱过,看她抱过希望,也尝受过绝望,她一生孤独,却又正因为孤独才能在诗歌里书写自己的灵魂,倾诉自己一点一滴的情感波动。

在狄金森1775首诗中,描写与爱情有关主题的有近300首,直接提到“爱”的诗篇就有123首,而李清照在对爱情的表达上含蓄婉转,流传至今的靠近五十首词中,虽然鲜少有词字面上出现“爱”字,但也大多透露着爱的萌动、思念的苦楚、生离死别的刻骨。

1854年狄金森访问费城,听了查尔斯·沃兹华斯大牧师(Reverend Charles Wadsworth)的布道之后,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个四十岁的有妇之夫。

1858年狄金森写下了《但愿我是你的夏季》一诗,感情炽热,表达得直白大胆,愿做爱人心中手里鲜艳的花朵:

28岁的狄金森为爱情深切地沉迷,如此坦诚直率,西方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同样对于爱情的萌发,李清照在早期的作品《点绛唇》中也有这样的描述:

相比较狄金森的热情似火、毫无保留,李清照则含蓄内敛,少女娇羞的情愫都蕴藏于那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十六七岁的李清照在家中见到二十岁的赵明诚,也就是她未来的夫婿,眉目俊秀,举止儒雅,让她第一次心动,嗅着青梅的她更想吮吸的应当是爱情的甘露吧。

李清照是幸运的,可以和志趣相投的人相爱相守,虽然并没有修得一世白头;而狄金森却因为爱上了有家庭的人还终究只能独自品尝没有结果的爱情。

她和沃兹华斯最终见面的次数不超过四次,1860年和1880年沃兹华斯两次去过狄金森的家中,中间1867年或许还有过一次会面。(潘惠霞)

1862年开始,狄金森开始给希金森上尉(Higginson)写信。希金森在南北战争时担任卡罗来纳州黑人第一志愿军的上尉,从军队退役后的他进入文坛,成为了《大西洋月刊》的编辑。狄金森从1862年一直到去世都和希金森保持通信,不仅仅是获得诗歌创作方面的指导,更多的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1862年,毋庸置疑是艾米莉·狄金森极其盛产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的感情需要在诗歌中寻找寄托和安慰。

这一首《我为什么爱你,先生》就生动地描述了狄金森心中对爱的解释。 爱源于天性,没有原因,爱就是爱了,小草因风而动,再难把持住自己身姿,眼睛在闪电面前不由自主地闭上,这都是爱情不自禁的必然。

《如果你在秋天来到》是我最喜欢的狄金森的爱情诗之一,这首诗同样也是在1862年左右所作,描写对爱情的等待与渴望。 喜欢她这样俏皮天真的话语,如果爱的人可以在秋天来到她的身边,她会像管家婆赶跑苍蝇一样把夏日掸掉。 很佩服狄金森在爱情等待无果的时候有这样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不去自怨自艾,不去暗自神伤。她也会茫然,可当她茫然的时候就会直接说出来。

李清照在1101年与赵明诚新婚之后,丈夫赵明诚还是太学府的学生,只有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可以回家,而后他又时常要去外地游学,多则便是几个月的分别。独守空闺、思念夫君的易安在这段时间里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词,其中《一剪梅》尤为著名:

和狄金森一样,李清照也是在为爱等待。晚晴著名词家陈廷焯这样评价道:“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李清照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清高和狄金森充满生活气息的俏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狄金森等待的心情是主动的,那么李清照的等待是被动的,苦涩的滋味更多地是自己内心的承受。 纵使父亲给李清照提供了一个相较于其他女孩子更为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时代的局限还是让她恪守女子的本分,再多的思念都要自己承担,不能怨夫君,更不能怨朝廷。

1103年,李清照19岁,新婚两年,却在这一年里经历了太多。父亲李格非因为党派之争被革职,朝廷下令:“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阙下”(倪儿)。她只得离开她的丈夫赵明诚,离开繁华的汴京,搬回家乡明水居住。刚刚新婚的夫妻便要面对如此漫长的别离,朝堂之上一丝一毫的波动不经意间就影响了这之下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或许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易安的笔下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闲愁。 这是她第一次开始面对人事变迁、残酷现实,她不知道,这才仅仅是个开端。年轻的她无法预料,从此之后她所要迎接的人生会有那么多的颠沛流离。

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依然无法与爱人相聚,李清照的笔尖在纸面游走,写出了这首《醉花阴》:

萧瑟的秋风摇曳瘦弱欲坠的黄花,淡淡的闲愁如今已化为彻骨的相思。”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尤为动情,词学大师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唐圭璋)。

离愁别绪缠绕在李清照的心中,郁结成团。东方女性和西方女性的差别或许就在此处。很多中国古代的描写思妇情思的诗词大抵如此,都是黯然神伤,独自哭泣,而西方女性追求一种思想的平等自由,期待爱情的到来,并且勇敢地去追求。

随着丈夫家族的日渐败落,李清照跟随夫家离开汴京,她和赵明诚在青州度过了最后十几年平淡却幸福的生活。

然而,1127年,李清照43岁,北方的女真族攻破了汴京,宋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总南逃,李清照也和丈夫逃往江南。

1129年,赵明诚在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染病身亡,国破、家亡、夫死的痛全部都压到了李清照的肩头。

相对于李清照而言,狄金森并没有被时代卷携着前进,不仅是因为她身处在上升时期的美国,不像中国古代王朝强压在个人身上的力量如此巨大,更因为被称为“阿默斯特的女尼”的狄金森从1858年之后便很少外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生活、写诗,和友人维持着通信。

1878年左右,狄金森快50岁的时候,跟马萨诸塞州的法官奥蒂斯·洛德(Otis Lord)很谈得来。洛德曾向她求婚,却被她拒绝,在经历了太多人世的浮沉,情感的跌宕之后,她不再愿意被婚姻的形式束缚。(周建新)

这一首《我不能和你一起生活》并非写于狄金森的晚年,而是写于她较为盛产的1863年左右,但是这其中所表达的对爱的认识十分符合狄金森对洛德的感情。 狄金森和洛德之间拥有的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这时的狄金森已经没有当时热烈的少女情怀了。爱情对她而言是精神的补充,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的爱情也是独立的,不需要也不应该依靠婚姻的形式存活。 (张缨)

而1132年,李清照跟狄金森一样在年近半百的岁月里遇到了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他是弟弟官府的同僚,爱好诗词书画,看起来也儒雅有风度。张汝舟长时间出现在李清照身边,给她温暖的关怀、体贴的照料,丧夫三年的易安也会有些许心动吧。

一个风烛残年、饱经风霜的女人,只要有温柔的手愿意爱抚她伤痕累累的灵魂,便就再无他求了。张汝舟刚好在这样的一个时间出现了,和狄金森不一样的是,李清照决定嫁给这个男人,更不一样的是,她看错了人。张汝舟只是为了李清照珍藏的书画和金石玉器才百般讨好她,婚后便换了一副嘴脸,时常打骂她。

在那个年代,张汝舟仗着女子状告丈夫犯法的规定肆意妄为,殊不知李清照哪里是平凡的女子,就算天下人皆不敢为,她也会为了自己的尊严义无反顾地去做。冒着牢狱之灾,李清照状告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经历了这么多人生风雨的李清照看透了一切,也看淡了一切。当年嗅过的青梅,仿佛还隔着几十年的时空在旧屋的门房里飘着酸甜的香气,可一回首,如今的李清照已是孑然一身。

下面这首《声慢慢》是李清照晚年最有名的词之一,不仅因为叠词的韵律朗朗上口,更是因为愁绪像冬日的海水一般冰凉彻骨,痛入心扉。

爱情于她,是遥远的无法触碰的回忆,她于爱情,也是绝望了的。

她终究和狄金森不同,狄金森的生命里爱情不可或缺,但婚姻却没那么重要,独自生活也未必那么愁云惨雾。而李清照生活在礼教严明、道德的条条框框禁锢下的中国宋代,一个女人没有丈夫就像没有了可以依靠的天。丧夫对寻常女子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而对李清照这样的奇女子来说,也未尝不是命运无情的打磨。 终其一生所寻觅的亲情爱情,如今都已随风而去,日暮黄昏,细雨梧桐,点滴落在心头的是雨水还是无声的泪水,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李清照和狄金森都是各自国家才冠一时、文采斐然的女诗人,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称“狄金森的诗歌描绘的是一幅灵魂的风景画”,我国著名的文学研究家钱钟书谈到一个狄金森诗中常见的主题时说,“如愿偿欲必致失望生憎……美国女诗人埃米莉·狄更生所谓‘缺乏中生出丰裕来’(a sumptous Destitution)者是……眼馋滋慕,腹果乏味,其诗中长言永叹焉……”(艾米莉·狄金森)。

而李清照是季羡林眼中的“一代词宗”,是郭沫若笔下“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海晓红)。

对于爱情的期待与挣扎,甜蜜与苦涩,东西方女性的认识原本就因为文化差异存在不同,而李清照与狄金森更因为自身经历的千差万别,在诗歌中诠释的爱情也展露了不一样的容颜。 狄金森的细腻情思,是“他用手指摸索你的灵魂,像琴师抚弄琴键”(艾米莉·狄金森),李清照不可抹去的家国情怀,是“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唐圭璋)。

爱情上的失望给了狄金森漫游于自己灵魂世界的契机,而时局的变迁、命运的颠沛流离让李清照对爱情、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她们都是因为有过苦痛的经历,才最终可以蕴育出动人的诗篇。

参考文献

艾米莉·狄金森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与书信选集[M] 蒲隆,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艾米莉·狄金森 狄金森诗选[M] 江枫,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海晓红李清照词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13

倪儿 李清照词传:溪亭日暮的飘零绝唱[M]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12

潘惠霞英美文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张缨 内省虔敬激扬 —艾米莉 ·狄金森诗歌的心灵寻迹 [ 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 (3)

周建新艾米莉·迪金森独特的生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1)

背景是她生命中的信仰。狄金森在她生命中的某段时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感到无助和绝望,但在这段时间里,她发现自己心中仍然存在着“希望”,并将这种情感比作长有羽毛的鸟。狄金森生活在一个困难的时代,政治动荡,内外交困,但她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将这种信心象征为自由自在的飞鸟。

〔美国〕狄金森《斜光》爱情诗鉴赏

〔美国〕 狄金森

冬天的下午,

有一道斜光——

象教堂的钟声,沉重地

压在我们的心上——

它送来神圣的创伤——

看不见伤痕,

只有心灵,

在为感知 ——

啊,多么庄重的绝望——

可惜无人给以启迪——

因为这高尚的痛苦

来自上天的旨意——

你莅临了。整个大地——

都在倾听,连阴影——也屏住气息——

可你离去时,却那么遥远

仿佛使我们看到了死亡的距离——

(范岳 译)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著名的意象派女诗人。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崛起,比法国稍晚,诗坛上一般将弗洛斯特、卡明斯、庞德和艾略特视为美国现代派诗潮的先驱。狄金森既不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也并非这一时代诗人的启蒙者。她的大量诗歌是她死后被人们发掘出来的(生前仅发表过七首短诗),直至本世纪初,她才象一颗新星出现在天际,发出灿烂的光辉,对美国新的诗潮产生出巨大的影响。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新奇自然,内涵深邃,浓缩着火一样炽烈的情感。她是最早运用半谐音与谐音突破传统韵律框子,借富有质感的物象来表达抽象意念的开拓者。她有一句名言:

——狂喜是陆地的

灵魂向大海奔去……

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里含有一种对大自然的永衡的领悟和爱。她的许多诗都与人生和自然有关,虽然抽象难懂,但却表现出对“永衡的爱”的执着追求。譬如《斜光》这首充满哲理思考的奇巧小诗,便是将死亡视为庄严归宿的歌颂永衡自然和爱的诗作。为什么这样看呢 狄金森试图向人们展示灵魂对人生的厌倦,指出通向另一个未知世界的途径。狄金森生活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中,但她却并不相信基督教的救世之说。诗中的冬日斜光象征着人类的末日,教堂的钟声呼唤着死亡。这种痛苦虽“看不到伤痕”,但唯有内心的感知才能判断它的“神圣”意义。这一点不仅表明诗人的悲观情绪,而且对人生的意义也提出了质问与责难:既然,死亡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是神圣的,绝望是庄重的,那么人世间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呢 因此,当诗人看到夕阳最后一道斜光消逝时,不免惆怅地感叹道:“那么遥远,仿佛使我们看到了死亡的距离。”

长期以来,有些人一直认为这是一首背叛信仰,亵渎宗教的诗。但却忽视了诗人对她所处时代的严肃思考。她已将内心的感情与外层空间融合在一起,仿佛要竭力争脱精神上的束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投入那象征着永恒的爱的大海。

胜利的甜蜜就像在干渴难耐的时候喝到花蜜的感觉,犹如战场上垂死的士兵看到胜利的喜悦。

狄金森也正是通过耀武扬威的达官贵人和战场上奄奄一息的战士作对比,道出了这首诗所希望传达的寓意:耀武扬威的胜利者无法深刻体会到成功的含义,只有失败者和战场上垂死的士兵才能懂得,经历拼搏后得来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

成功的滋味最甜

By those who ne'er succeed

对未曾成功的人而言

To comprehend a nectar

想体会甘露的美味

Requires sorest need

需要痛彻心扉的欲念

Not one of all the purple Host

没有一位贵人达官

Who took the Flag today

在当下耀武扬威之际

Can tell the definition

能够明确地定义

So clear of victory

胜利的真正涵义

As he defeated – dying –

只有奄奄一息的输家

On whose forbidden ear

耳朵已经听不见

The distant strains of triumph

那遥远的凯旋乐音

Burst agonized and clear!

飞扬 懊恼而清醒!

希望 艾米莉·狄金森 " 希望" 是物长着羽毛 寄居在灵魂里, 唱着没有词的曲调, 绝无丝毫停息, 微风吹送最为甘甜 暴雨致痛无疑 能够使得小鸟不安 保有此多暖意。 听它越过奇妙大海 飞遍严寒田地 可它不要我面包屑 哪怕饥饿至极。 "Hope" "HOPE"

她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艾米莉·狄金森(又称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传奇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似的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80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