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诗人的寄九华友人,抒发思念之情思想感情。
原文:
《忆九华》
唐代: 作者:罗隐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译文:
九华山险险要荫柴门,长忆以前这息机。
黄菊在风村酒成熟,绿蒲低雨钓鱼回来。
战争已经是三年别,尘土那忍受万事违背。
回首佳期怨恨多少,夜阑霜露沾湿了衣裳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在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这首诗句句在写黄河,但句句如刀,刺向当时的政治环境,写法巧妙,的是好诗。罗隐科举失意,未必全是政治的原因敢于傲视权贵的人。
大概在哪个时代都很难得志,然而这恰恰体现了士人的可贵。
诗不是史,罗隐此作不能等同于晚唐的政治现实,然而狂者痛笔,尤其是衰乱之世的这种激响,最可警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极具倾听价值。
-忆九华
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念亲人并且感慨当时国家的动乱,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九日》盛唐杜甫的七言律诗。原文: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止戈为武,制止战事称之为“武”。字面上是解释“武”字由止、戈两部分组成;另一方面也是说造字之初人们认为,能够制止战争的才算“武”,武力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和平。
武(wǔ)的发音出自于舞。“舞”是先于“武”出现,用来彰显身强力壮、矫健灵活的行为。后来,因为出现争斗,继而立武:停止争斗的行为。六尺为步,半步为武(举戈而止)。武,即界定了人的安全范畴。
止,计量单位,半步的意思。
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武取止戈二字组合,取其“半步为安全范畴“的意思。
释义“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武术的最高境界。
扩展资料
传统的说法就是“制止暴力就是武”,而随着社会变迁,腐儒没落,以及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止戈为武有了另一种解释。
1,止的意思。
趾、止——---《汉书·刑法志》:“斩左止。”颜师古注:“止即趾。”可见趾与止同义 [1] (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止,“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2,武的意思。
“武”字是个合体字,按古代造字法的“会意”,“武”从止、从戈,由止、戈二字合起来成为“武”字。
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实则为人的脚趾的象形
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足戈并立”,左边画一个“足型”,而右边画一个“戈型”,二者组合成其雏形,并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种静态。
在此基础上字体由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近而形成了“止戈竖立”的组合,此时最大的变化在于“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型”被“戈”字所代替,使字的象形具体化,其意是持戈而行,处于一种动态。
进入青铜器时代,金文中的“武”字,已由象形向会意方向发展,并形成“动静”结合的字体,笔划粗细一致,结构相对协调,以适用于人的习惯认识和记忆。
在金文中,“止”依然构成人的脚趾之形;在篆文中“止”依然如此。
从甲骨文中“武”字的变化看,其原始本意似乎应该是这样的: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
从甲骨文、金文的“武”字,到如今的“武”字,经过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古代的先人与现代的后人,对“武”字的理解是有区别的,最直接的原因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和扩充意义。
3,止息干戈
至于“止戈为武”的说法,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
《康熙字典·止部》载“《左传·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为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沿用:“楚庄王曰:夫武定武戢兵,故止戈为武”的说法,书中又进一步强调:“武,从戈从止,有阻止动武的含义”。
汉时也常有“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的提法。在古时“干戈”是两种用途不同的兵器,戈主以攻杀,干主以防御。在战争交斗时,常常是一手执戈,一手持干,类似后来的矛与盾。“干”为象形字,上面一横指的是“干”,下面的“十”指的是“戈”,有“以干抵戈”的意思。
大动干戈是指将武库中的兵器都拿出来,充实于军队而准备打仗。毋庸质疑,动干戈或大动干戈,就是用武力的一种形式,而止息干戈,就是以武禁暴。与“武”字的本意有本质的区别。
很显然《左传·宣十二年》中的:“楚子曰止戈为武”是对“武”字的错误认识,以至影响到今日。
从文献的整体看,古时对“武”字的理解,主要是引申意义上的“武”,即上要手持兵器,下要步走行军。而其他方面的含义都是后人赋予的。
4,止戈为武的另一种解读。
止,通趾,引申为站立,立足之意。
戈,兵器,引申为军事、武力之意。
武,愿意“扛着兵器走”,引申为国家、团体的存在需要依靠武力作为保障。
5,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止戈为武
1 化干戈为玉帛文言文的翻译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就是兵器的意思,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仞)高的城池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上万。
2 化干戈为玉帛文言文翻译词名: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刃)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示例: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了◎老舍《茶馆》第一幕“你们若珍惜魔罗刹便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握手言和……”康笑胤《古今尘世路》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近义词:化戾气为祥和。
3 刑天舞干戚文言文译文
刑天挥舞着盾牌与大斧
原文:《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赏析
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陶渊明对工业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