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有人告诉我这样一句话:珍惜那些对你发脾气的人吧!至少他在你面前是真实,不做作的,他一定是喜欢你,把你当成了自己人。这样的话听得多了,竟然连我自己也以为这样的男人是爱我的。可是,这样的爱是那样的自私,那样的让人无奈,为什么我爱你,就要忍受你的坏脾气,为什么明明是陌生人,你却可以整完跟她说心里话。
难道这真实爱吗?不是的,真正的爱情,一定是美好的,幸福的,一定是不会让我承受你的情绪的,所以,你不爱我,你爱的只是自己。作为女人,我们一定要记得,真正懂得爱情,真正爱你的男人,一定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中,能为你控制情绪的人,才是真的爱你的男人,别不懂。
能为你控制情绪的男人,一定在爱着你
一个男人,如果他能为你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他肯定在乎你的感受。他知道,如果他对你发脾气,如果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么他一定会伤到你。他害怕,他害怕的不是伤了你的人,而是会伤到你的心,再也无法挽回。所以,他一定不会伤到你的心,因为他爱你。
那些为你控制自己情绪的男人,已经在为你悄悄改变
我们都以为,男人是粗狂的,男人的爱也是粗狂的,他们喜欢直接,更喜欢霸道,可是,男人的爱不都是粗犷的,他们有的人很细腻。他们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男人,他们知道,在你身边他应该做什么样的男人,所以,他们总是悄悄地改变自己,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他们想变成你喜欢的样子,直到你爱上他,选择他。这样肯为你改变的男人,是应该接受的,你觉得呢?
那些为你控制情绪的男人,都很在乎你的感受
那些爱着你的男人,都希望他留给你的印象是彬彬有礼的,是温暖含蓄的,是看起来让人能够轻易接受的,而不是那种乱发脾气,只会动武力的男人。因为他们在乎你,更在乎你的感受,所以,你不喜欢的,他都不会去做。这样的男人,懂得站在你的角度,你的立场去思考,去做决定,是难得的,他是爱你的,不是吗?
因为爱你,所以爱你们在一起的日子
你以为他跟你在一起是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发脾气。可是你不知道,在你面前,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他压根就没脾气。他只想宠着你,惯着你,听你说说话,甚至只是看着你。因为已经爱上了你,所以爱上了你们在一起的日子,快乐,惬意,好像能忘记一切烦恼,一切压力。所以,遇到一个好脾气的男人,就在一起吧!因为他真的爱你,也愿意为你改变。
那些懂得在你面前控制情绪的人,一定是很了解你的
因为喜欢你,所以想方设法的了解你。他知道你是一个特别害怕别人发脾气的女人,也知道你是一个不敢轻易接受别人的女人,因为了解你,所以知道怎么跟你相处,在你面前,他从来不发脾气,他总是乖乖的听你讲话,帮你做事。偶尔有打闹,也是她在闹而你在笑。其实你已经爱上她了,如果不是因为爱,又怎会如此了解你呢?
那些懂得在你面前控制情绪的人,是真的对你没有脾气的人
或许在别人面前他高傲,冷漠,不了接近,可是在你面前像个乖小孩。你觉得他只是太有自控力,可是他知道,他在你面前是真的没脾气。因为他爱你,所以接受你的一切,因为爱情,所以他变得那么温暖。
情感寄语:那些能为你控制自己情绪的男人,不是因为他没脾气,他只是不想对你发脾气,因为他爱你,别不懂。
武
本义:持“戈”(兵器)上战场,平息战争。
楚庄王说:“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意思是“以武力安定边疆、驱除外患、平息祸乱有功,停止战争后把兵器收藏起来,呈现和平安定局面。”
“止戈为武”反映了古人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对战争的正确认识,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武”仅仅是一种手段,维护安定与和平的方法。“武”的目是“戢兵”,即兵器收藏、维持和平。
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
止戈为武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
表现了古人厌倦战争,期待和平的情感。
前不久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叶问4》,印象中好像前3部只看了1。但是第4部给我的感触颇深,可能因为我也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中的一些话让我感同身受。
叶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至少也都知道是一代武学宗师,但我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的不是武学,而是《叶问4》中,叶大师对生活的感悟。
父子关系想必是大部分人人生中都会经历的人际关系之一,它也可以扩大到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剧中叶大师想让自己的儿子好好读书,以后能更好的生活。但是儿子对读书不感兴趣,反而对父亲的一身武艺很是崇拜,想子从父业。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和他的女儿身上,他想让女儿跟着自己好好学习武术,好在异国他乡可以保护好自己,但是女儿对此毫无兴趣,一心扑在拉拉队上。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眼熟?你是否会觉得自己曾经历过或将要经历这样的时刻?每一位父亲、母亲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都经历过叛逆期,应该很能理解当时的感受,可为何在自己为人父为人母时,却仍然要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执行。
我认为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所以知道当时的一意孤行到头来换来的是什么,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而一力劝阻乃至强力镇压。可这中间有个问题,就是时代在改变,每一代人所经历和承受的内容都是不同的,使命也是不一样的,人不可能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复制式的生活。总要有人去做出尝试做出改变,很多时候我们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
叶大师通过万宗华和女儿之间的父女关系,看清了自己和儿子间的父子关系。在**的结尾,他顺从了儿子的选择,在人生的最后那段时间,为儿子传授了毕生武艺。
真要说谁对谁错,应该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需要先定义时间才好做出评论。记得高三参加艺术统考时,有同学问大家将来想上什么类型的学校。有人说纯艺术的,有人说综合性大学。我记得当时的我选择是综合性大学(也是父母希望我考的,最好是985、211类的),认为进到这样的大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眼界开阔,机会也会相应多些。同班一位文化课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却说,应该进入专业性强的纯艺术大学,专心致志攻克一个专业。在那个年代,谁会想到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搜索出来,现今社会需要的就是精尖端的专业人才呢?这可能又会牵连出一个词——格局。
父子、母子间的关系,不应该是单方强制性的,而应该是民主制。 双方坐下来,定期进行交流。现在的孩子早慧,很多时候也不希望家长总把自己当小孩。作为长辈可以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提出疑问,共同探讨。作为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家长可以以当下社会现状和过来人的经验,引导孩子做出合适的判断和结论。在商讨的过程中,大家是平等的关系,双方不能稍有异议就争吵。 “谈判”胜过“武力镇压”。
影片中在解决完华人武馆和美国当地军方势力的矛盾后,叶问对万宗华说过这样两句话:“其实做人最重要的是自信,在哪里都一样。外国的月亮也不是那么圆。”叶大师之所以在离开美国前会有如此感悟,也是通过几件事引发的。
1)叶问的徒弟李小龙在美国教授洋人中国功夫,得罪当地华人。
2)华人孩子在学校要处处让着当地美国人,低调再低调,及时是自己喜欢的也要放弃。
3)中华工会成立的原因和万宗华那句:你不生活在这里,你不了解。
自信到底是什么呢?告诉我们: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之所以不同意李小龙教授洋人武术,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他们认为一旦教会洋人武术,自己优势不在,洋人就会反过来对付华人,他们始终把自己定位在社会最底层的角色,认为自己只有被欺压的份。李小龙正好跟他们相反,李小龙的自信让自己觉得是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武术,让世界知道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中国人是强大的、打不垮的。
万宗华的一句:你不生活在这里,你不了解。让我听后眼泪忍不住在眼眶打转。是啊,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眼中别人的光鲜亮丽只是别人想给你看到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都藏在心里。我相信出国后的你会比出国前的你更爱自己的祖国,当你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时,你就与祖国融为一体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的一举一动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祖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为你在国外的生活提供隐形的保障。当然这时就需要我们充满自信,在异国表现出自己的大度、包容、强大。
记得大学院入学前,就在语学院听说过,韩国本地学生不愿意和中国学生一组进行讨论和做课题作业,因为很多中国学生不积极参与,坐等最终的成果。出现这样的结果,会给韩国学生留下这样的印象也是因为中国学生不自信导致的。因为语言的差异,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对自己的语言不自信,总觉得自己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接收到教授和同学一次、二次的否定和嘲笑后,会对此失去信心,从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包括集体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届学生是这样,两届学生是这样,慢慢地就会让大家给中国留学生贴上这样的标签。
当然我的韩语也没有好到原住民的程度,但是我知道不能一言不发,即使我的语言不过关,但是我可以用身体语言和图像传递我的想法。在大学院,因为学生少,每节课每个课题基本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和上台发表,一遍不通过我就两遍,教授和同学都能看到我的努力和态度。我的自信不全是来自专业知识,也来自我是中国人,我们是优秀的、强大的、聪明的民族之一。别人可以完成的,我们当仁不让的也能完成。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使开始不能走捷径,也能通过自信和智慧绕道而行,最终到达目的地。从开始的B、B+到后来的A、A+,自信感也是慢慢培养和积累的。我很感激这段在国外读书的经历,它让我快速成长。
最后感谢《叶问4》这部**和剧组带我回忆了自己的青葱岁月,同时给了每个观影者很好的话题去思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