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和译文、思想感情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和译文、思想感情,第1张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把豆子煮熟用来做食物,

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来,留下豆汁作羹。

豆秸在锅下燃烧,

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

为什么你那么急迫的加害于我?

《七步诗》描写了煮豆燃豆秸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为争权位,相互残杀的愤恨之情。

2·鸟鸣涧[唐]王维

独自在洒满桂花的山路上悠闲地行走,

春夜静悄悄,春山空寂。

月亮从云层中露出来,惊动了山林的鸟雀,

它们的叫声不时地回荡在春夜的溪涧之中。

全诗描写了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独面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全诗描写了诗人在芙蓉楼送别朋友辛渐的情景,表达作者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厚谊。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死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地彩蝶不停地飞舞,

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全诗描写了诗人在江边赏花的情景,生动的描绘了春天里繁花盛开、彩蝶飞舞、黄莺歌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5·石灰吟[明]于谦

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汕。

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白的本色在人间。

全诗通过对石灰的描述,表现了诗人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6·竹石[清]郑燮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的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

全诗通过对竹石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刚烈、坚韧,不惧艰险、不怕打击的精神。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在剑南忽然听到传说,蓟北收复的消息,

初听到时悲喜交加,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何方,

胡乱的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的春光和我做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了洛阳。

全诗写诗人听说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8·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中国应当充满生气,展开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现在世人都缄口不言,这实在是可悲啊!

我奉劝天公抖擞精神,重新振作起来,

不局限于常规,使有用的人才降生到世间来。

全诗有力地鞭挞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反映了诗人希望改变现状、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9·浣溪沙[宋]苏轼

去蕲水县的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脚下兰草嫩芽一小部分泡在水中,

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叫。

谁说人老不能再年少?

门前的流水还能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感慨时光流逝。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有山有水有风景很美的地方。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1 古代关于三的诗句

古代关于三的诗句 1含三的诗句

长干行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行路难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是里白同志的

2中国古典文学钟爱三,关于三的名言或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独立三朝识,轻生一剑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三节三爱”的古诗有哪些

1,《春望 》

作者: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蜀相》

作者: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勤奋学习》

作者:无

案前思刻苦,瘦影伴灯时。

一卷精心读,凌晨月落迟。

4,《劳动诗》

作者:木薯 -现代

世事岂能皆尽意,幸福更非纸上文。

可笑年少青云志,慰谢双手满茧生。

5,《劳动赞歌》

作者:黄学军-现代

劳动开创新纪元,挥手告别类人猿。

代代耕耘苦奋斗,沧桑巨变换新颜。

4古人描写三峡的诗句

1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唐)《夔州歌十绝句》

白帝城下临瞿塘天险,有高屋建瓴之势,易守难攻,而因为地势险要,历代这儿都会是军事的要地。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唐)《早发白帝城》

早上才辞别了白帝城,千里之外的江陵一日就可以回到了,形容了三峡江水的快,急。

3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陈毅《咏三峡》

峨眉山有万丈之高,锁得住西风,却关不住一路狂奔往东流去的江水。

4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白居易(唐)《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收到书信来报的时候心里暂时欢喜了一会儿,但是途径到三峡的时候,又勾起了丝丝乡愁。

5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白居易(唐)《 送客归京 》

朋友在三峡的烟雨朦胧中乘舟而去,到了京城之后快马扬鞭。

5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意 :在青山中旅途,在绿水中行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加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夜还未消去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意: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②。潇潇暮雨子规啼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④!休将白发唱黄鸡⑤。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6找题目是三个字的诗词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3、《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4、《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5、《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一、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

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下落貌。

2缫车,抽丝工具。

3牛衣,《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4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鉴赏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上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

下片则写作者本人,日高、路长更兼酒困,未免倦极口渴,便敲门求饮。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自谓"使君元是此中人",此处漫不经心的"敲门试问",与"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见一斑。

二、浣溪沙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4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鉴赏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三、浣溪沙

作者: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2。

雪沫乳花浮午盏3,蓼茸蒿笋试春盘4。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1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2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3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4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鉴赏

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四、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注释

懒《花草粹编》作“慵”。《历代名媛诗词》作“恼”。

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的点燃熏香的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式各样,有麒麟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

瑞脑:一种香料名。

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的帐子。

流苏: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

遗犀:犀,指犀牛的角。遗,应为“通”之误。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的作品。作者用白描的艺术手法,绘制了两幅清淡典雅的画面:一是室外“闺妇夜晚伤春图”,一是室内“闺妇夜晚怀人图”。不同感受通过基本相同之处的典型形象加以表现,因此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意境。两幅画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妙趣横生,突出了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0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