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荷塘月色》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第1张

多年来人们公认《荷塘月色》文质俱佳,但对文章主旨的解读,特别是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那种似乎置之世外、独自超然的情感,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披览朱自清的作品,联系朱自清的为人,确乎可以用“合乎温柔敦厚之旨”评价他。诚如朱自清的朋友孙伏园所说:“佩弦有一个和平中正的性格,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但朱自清一生中又确实有些举动并不“温柔敦厚”。他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执政府大屠杀记》(1926年)、《论无话可说》(1931年)、《动乱时代》(1946年)、《论不满现状》(1947年)等文章,只看题目就可读出作者的“硬气”。至于身缠重病、带头不吃美国粮,更是洋溢着冲天的“豪气”。这“硬气”和“豪气”,足见其为人的正直和性格的刚强。使得文弱的朱自清做出这些超常举动的缘由很简单:专制、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得他原本“宁静”的心难以宁静,使得他不得不起而抗争,做出令人敬佩的壮举。《荷塘月色》的写作本意作者没有明说。近些年有人“独辟蹊径”,把作者“颇不宁静”的根由归结为家庭不和,这是非常荒谬的:一者朱自清并非庸俗之人,绝不会因家庭小事而浪费他杰出的文学才华特地撰写文章发泄对妻子的不满;二者作者在上海和北京亲眼目睹了蒋介石制造的白色恐怖,洞悉蒋介石在全国的暴行,他不会视而不见,泰然处之,至少家庭里的嫌隙不会比这更令他“颇不宁静”;三者将朱自清的“颇不平静”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的是已故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而叶圣陶是朱自清的生前挚友。笔者认为,只有叶圣陶的观点才能最切近朱自清的写作本意,而某些人的所谓“独特发现”只会是主观臆断。我们应该思考:面对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一个文弱的书生会如何做?而一个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高唱过“创造光明”的外表文弱而又内心正直的书生会如何做?独自超然?一个人愁苦郁闷?一个人淡淡地忧愁?一个人淡淡地喜悦?如此猜测,对于一般的文弱书生,都是可能的;而对于朱自清,却是不可能的。不管多么文弱,正直的书生是勇敢的,决不威风逃避现实;正直的书生是愤怒的,决不会独自淡淡地忧愁,更不会独自淡淡地喜悦。解读《荷塘月色》,不能只看作者写了什么,更要看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只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找出最佳答案。而走进作者心灵的最佳办法就是抓住作品的情感这把钥匙。 文章开头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几天”说明“不宁静”时间之长,“颇”突出“不宁静”程度之深。开篇便是这么突兀的一句,披情入文,给文章定下情感基调,同时提醒读者寻思作者如此长且深的“不宁静”的根由。纵览朱自清的一生,面对反动派的残暴,他总是“愤然”,并非如某些人所认为的“超然”。既然“愤然”,也就决定了他内心的“不宁静”。——情绪处于最忧。 情绪影响行动。不妨替“愤然”的朱自清做点假设:投身革命,尚无全面认识;挺身而出,又有生命之虞、家庭之忧;不闻不问、钻研学问,于心难以安宁。终究想不出最恰当的办法,只能“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不宁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时间之长、程度之深,足以让一个文弱书生身心憔悴。因而必须找出办法排遣心中的“不宁静”。“忽然”一词见出“众里寻他千百度”后的欣喜。——情绪上升。塘边小煤屑路的特点是:幽僻,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加阴森怕人。但这毕竟是作者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可以排遣心中“不宁静”的所在,所以“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却觉得“很好”,足见作者排遣心中“不宁静”之迫切。——情绪再上升。 作者在小煤屑路上尽情享受“自由”,任何违心事、违心话“现在都可不理”,因而可以尽情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情绪再上升。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描写得细腻、雅致,足见作者此时情绪之怡然。在这静谧、清幽的环境中作者业已达到完全的“宁静”。——怡然的情绪达到最高度且持续。 然而蝉声和蛙声将作者从静谧、忘我的境界又拽回到现实。“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旦回到现实,原先的“不宁静”立即恢复,甚至加剧。蝉声和蛙声带给他羡慕和伤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个“但”字,足见其羡慕之切;“我什么也没有”,足见其伤感之深。——情绪陡落。 出门目的是排遣心中的“不宁静”。只享受了片刻“自由”和怡然,就被拽回到残酷的现实,于心何甘?只能再次努力,追溯时光的轨迹,到远古的时代里去“怀古”。“忽然”二字,足见作者无奈之际的又一欣喜。作者饱读诗书,由眼前荷塘联想起远古的采莲旧俗及有趣的采莲场景是极自然的事。强调采莲的“热闹”,乃是突出自己的孤寂,暗示自己对“热闹”的迫切向往。——情绪上升。 文章大篇幅引用梁元帝《采莲赋》,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以前的课本曾将它删去,现在仍有人赞同删去,这是没有明白作者遥想远古采莲旧俗的用心。“怀古”是假,寻找慰藉是真。“可惜”一词流露出万般无奈:任你怎么“怀古”,躯体还在尘世。“无福消受”四字,哀惋之情溢于言表。——情绪再降。 现实中难觅疗治心病的良方,“怀古”也只能片刻陶醉。“于是”一词足见作者深幽的无奈。文中引用《西洲曲》,也让人们争论不已。孤立地理解这四句诗,那是偏颇的。《西洲曲》是一首160字的乐府诗。诗中女子盼夫夫不归,而“我”则是遣忧忧不去。两人的心境,尽管相去千百年,却又何其相似!作者通过巧妙的类比,曲折地反映了自己无奈、失望的心情。——忧伤的情绪持续。

心中的“不宁静”难以排遣,无奈的心灵得不到慰藉。这就是《荷塘月色》的情感主旋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唐人诗句折射出无助游子的情愫,“不如归去”的宋人词句表达了无助游子的心声。作者想起远在南方的故乡——江南——是自然而然的事。这里的“江南”是一个温馨的意念,一个美好的象征;想到“江南”,心灵就如沐浴春阳般和煦而温暖。人们对“江南”有很多的解读。把它理解为“故乡”,当更合乎作者的心境。只有故乡的感觉此时才能给作者心灵以真正的慰藉。——心情上升。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中的“不觉”足见作者意外和无奈的心情。刚才还沉浸在“江南”的温暖中,片刻后又回到冷酷的现实生活,这使作者排遣“不宁静”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文章于此戛然而止,留给我们的只有空白。但这空白并非纯然的空白,而是贮满了丰富的想象,寓满了深刻的内涵。只要是陪他走过这段曲折无奈的心路历程,我们就可以想象出他回家后情绪变化的趋势——情绪下降,且是最低点。 所以说,《荷塘月色》坦露的乃是一个正直的文弱书生面对冷酷现实时的无奈的心路历程。越是这书生文弱,越说明这心路历程无奈;越是这心路历程无奈,越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越是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越揭露反动势力暴行之恶劣!面对血腥屠杀,正直的人不会置若罔闻、选择逃避,正直的人会“敢怒”而“敢言”!(《荷塘月色》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如此看来,《荷塘月色》最成功之处,不是优美的景色,不是细腻的文字,不是巧妙的修辞,而是真挚的情感,那种来自文弱书生的最强烈的愤怒!不少人把这“无奈”看成软弱,看成超然的独处。殊不知,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一个文弱书生尚且对反动派的暴行“敢怒”而“敢言”,其他人不更应如此吗?因而作品中的那种“无奈”并非懦弱,而是令人敬佩的勇敢! 综观《荷塘月色》,作者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勇敢而真诚地坦露了一个正直而文弱的知识分子面对暴行时的愤怒而又无奈的心路历程,强烈地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从而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奋起抗争,推翻黑暗统治,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只有这样解读,才更切合朱自清的写作本意。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1,表明作者当时心境的闲适,无事所做,悠闲自在。

2,为后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做铺垫,埋伏笔。

3,反衬出荷塘月色的美丽独特,先是写作者心情平平,到后文亲自见证景色了得,侧面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7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