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劳动周期的长期性;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进行各项各类活动时,应当遵循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为孩子的全面地、健康地成长做出努力。儿童是幼儿教师劳动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具有主动性和幼稚性。
幼儿是学的主体,幼儿的学不是一味地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幼儿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此外,由于幼儿生理发展的限制,他们还不能理解过于高深的知识。比如说,孩子可以懂得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却无法理解地球的公转。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传递给幼儿的知识应是浅显的、易懂的,需要符合幼儿幼稚性的特点。
关于教师劳动的特点分析如下:任何一种劳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劳动与社会上其他生产劳动相比,区别在于它是培育人的劳动,它是通过为社会培养各种必需的合格人才,来体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复杂性: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有着先天的遗传素质、个性心理、社会环境、家庭影响以及后天教育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经历、兴趣、爱好,不同的禀赋、能力,不同的气质、性格、意志、情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
其次,教师劳动的过程是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学生所接受,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再次,教师劳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师劳动任务,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发展智力。这都体现了教师劳动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创造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点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教师劳动要求有更灵活的创造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普遍规律,选择最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其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是创造性的劳动。再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示范性: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用自己的品德、智慧、知识、才能去教育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的效果。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长期性:教师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过程。首先,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形容教师劳动过程的长期性是非常贴切的。培养一个人,需要教师长期的工作,从幼儿园到中学、大学毕业,需要十多年的教育培养。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而会在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教师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打下的基础,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宝贵财富。
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教师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每一位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即教师劳动从劳动手段角度讲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
同时,教师劳动的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任何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同科目、不同年龄阶段许多教师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
劳动审美活动是指审美活动的一种。个体在劳动中对劳动美的感知、欣赏、评价和创造活动。作为人类高级的实践活动之一,它也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功能是满足个体的审美需要,使个体在劳动中获得审美享受,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并使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得到发展和完善,同时还能发展个体的智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1]
从心理结构方面说,它包括四个部分:劳动美的感知、劳动美的欣赏、劳动美的评价和劳动美的创造。从其过程来说,个体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美,进而欣赏劳动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对劳动美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创造劳动美,获得创造的愉悦。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多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要比物质和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复杂得多。
2、创造性。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影响学生,必须作出示范和表率。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自然倾向,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4、个体性与集体性结合。教师是个体劳动,而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师集体长期共同劳动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并加强同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
5、长期性。培养年轻一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反映了“制造”周期长,也反映了“产品”使用期长,见效慢。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对象、手段、产品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了一系列的特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为教师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精力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导致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个别差异的学生和学生集体。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千家万户,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意识、情感、意志、学识与品行。虽然班级教学制度可以对学生的差异作一定的调整、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但即使这样,学生之间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他们的再生产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按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的型号、用一个模子来铸造。而教育教学工作又是具有明确目的、统一标准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不同要求,采用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同时,学校、教师又不是学生的唯一教育者。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天赋及身体条件的差异、家庭与所处具体社会环境的不同,原有的兴趣、习惯、能力的区别,以及与教师和班集体的关系等,都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影响。学生带着家庭、社会的各种影响来到学校,有的影响是有利的因素,有的影响则相反。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教师若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不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付出艰苦的劳动,就无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把学生教好,即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统一、充分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职责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与品德;既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承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与自然作斗争,又要使他们适应现有的社会关系,适应社会生活。这些复杂繁重的职责,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艰苦细致的劳动去履行。同时,教师加工的产品,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这种产品是社会的主体,对社会的作用面之广、影响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无法相提并论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对象必须高度负责、精益求精。工业劳动可以抛弃不合格的产品,农业劳动可以拨掉病苗,而教师对待自己的劳动对象,既不能“简单淘汰”,也不能“回炉重造”。对于“毛病”众多的对象,不但不能简单抛弃,相反更需要教师加倍地精心培育,以百倍的热情和耐力认真地加以矫正,努力做到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若对这些学生采取简单的逐出校门的措施,其结果很有可能不仅毁了他们的一生,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3)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统一的过程。在教师的劳动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换是劳动的主要手段。传递和转换就是使社会所要求的以知识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财富,成为学生个人的财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消化知识,领会、把握知识,然后采用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财富。理解、消化知识对教师来说,一般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转化”上。因为学生作为教师劳动的对象,他们不仅是受教育的客体、对象,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时刻在吸收着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实施教育,而且还必须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出发实施教育。而现有发展水平又时常因学生的主观努力等而变化。这就使得教师的“转化”往往显得不容易,就需要教师不仅付出体力的代价,更要付出脑力的代价,以此促进这一“转化”。教师的劳动溶体力、脑力于一体,既要消化知识,又要把握传递知识的方法,亲自去“转化”。
(4)教师劳动的能力需要是复杂的。
教师劳动的工具是教科书、教具等。教师在使用教科书之前,必须先掌握、理解它,把凝集在教科书中的智能、情感、世界观等完全转化为自身的智能、情感和世界观。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比其他专业脑力劳动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与实现知识等转化有关的多种能力,如分析教材的学习能力、把握学生心理动向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板书与绘画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说服人的能力,等等。正因为当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许多国家都做出了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要另外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专业训练方能担任教师的规定。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表现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准确地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与进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是由教师的劳动对象、资料、手段等变化性特点决定的。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代组成的学生集体。不仅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别差异,而且学生一般特点和个别差异都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每年的入学、升级、升学,都使教师面临着不同于原先劳动对象的、具有新的特点的劳动对象。不同时期的人,即使年龄相同,在思想、行为、兴趣、需要等方面,往往会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其次,教师劳动的内容和手段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劳动内容的教科书,会因时代的发展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劳动手段也会由于科技的发展而多样化。凡此种种,就使得教师不能年复一年地套用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从表面上看,教师的劳动是年复一年地按照既定的计划、程序,向学生传授既定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重复训练形成学生的某些技能、技巧,并通过大量的言传身教,将学生思想纳入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之中,但从内在机制上看,教师的劳动是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的,教师必须在劳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对教育目的、教材的理解、对教育对象具体特点的全面把握,遵循教育的规律,选择最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这种理解、把握、选择、实现的过程本身,都包含着相当大的创造性。
3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指教师的学识、思想、情感、性格、意志、言行等,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受到学生严格监督的特性。
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所谓“向师性”是指学生尊重、崇敬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鼓励,热情而认真负责地教育自己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从幼儿园的幼儿到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都有向师性和模仿教师言行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幼儿和初入小学的儿童那里,表现为对教师的情感依赖。他们常常把对父母的依恋之情,转化为对教师的爱,不仅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而且教师的话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的言行是这一阶段学生言行的最高准则,并且经常是因为老师向他们表示了关怀和喜爱,如亲过自己几次脸,摸过自己几次头,表扬过自己几次、给作业本上画过多少个“√”,作为倾向教师程度的砝码。随着年龄与学识的增长,到中学阶段,学生逐渐从满足交往的情感需要,转变为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并以此来建立他们与教师的情感。这时,教师广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成了他们对教师产生热爱、尊敬之情的重要原因。就是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仍然存在这种敬慕老师的心理。不少学生正是受到崇敬的教师的启发、影响,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并奋发进取的。不少有缺点的学生,正是在不断得到教师的积极“注意”下而与昨天告别的。
学生的向师性是由自己的不成熟性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向师性使得学生坚信教师言行的正确性、权威性,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主动模仿教师的言行。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堪为楷模。
(2)教师劳动手段所具有的示范性特征。
知识信息的转换与传递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而这种手段具有显著的示范性特征。
①教师分析教材、演示教材的过程具有示范性
教师分析一篇课文,实际上就是从分析作者当时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入手,把握作者的心境、思想和文章的立意,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描绘、分析,把作者的真实思想情感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达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神态与行为的模仿,以及精心的板书设计等,都带有很强的示范性。尤其是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从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几何图形辨认,到中学、大学的定理、规则的证明与演算,教师都必须设计出一定的教学方案,绘制图表、制作教具,甚至使用电子仪器设备,一步步地推理论证,一步步地操作,一步步地剖析,一步步地演算,一步步地将抽象定理内部的各种程序、联系、规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由具体、形象、可感的认识开始,进而简单明了地掌握抽象的事物、原理、本质。在这里,教师是否注意运用劳动手段的示范性,以及示范性手段运用得如何,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当代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更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锦上添花。
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其过程就是教师亲手演示并指导学生参加实验的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劳动,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形之于言与行的德识才学,展示教育内容的本质,把知识、技能、社会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品行的。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仪表教态,言行举止,处处、时时、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
4个体性与集体性
教师的劳动基本上是以个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不能像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工人那样,被组织在“一条龙”式的机械设备中进行。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每个教师在执行和完成各项具体教育教学任务时,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教师劳动的这种自主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强行限制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教师所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教师虽然也有规定的工作时间,上课时间与地点是事先确定的,但是备课的质量、教学的进程、教学的效果等,同样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监督。
教师的劳动虽然在形态上是个体性的,但其劳动的成果却是集体性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个任务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就学校内部来说,不仅需要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因此教师劳动的成果——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很难说是哪一个教师个人劳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成果的这种集体性更为突出。现代学校是多学科、多年级、多专业的统一体,只靠少数几个教师的努力是不行的。一个教师的知识再渊博,也只能教一门或几门课,不可能什么课都教。而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多方面的,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的集体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受到许多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每个教师的劳动也只能是整个教师集体劳动中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品德形成方面的情况,不是哪一位教师单独劳动的结果,而是以教师为主的集体劳动的结果。
5时空无限性
教师的劳动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又不可能限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教师劳动的众多形式,如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组织课外与校外活动、家访、带学生参观等等,就是为了争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因此就没有明显的上下班界限,没有限定的区域范围。班上、班下都是教师工作的时间,校内、校外都是教师的工作地点。课堂上、操场上、在校内、在校外,只要是学生活动的地方,只要是有学生的场所,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履行职责。课程表上规定的课堂授课活动只是教师劳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需要争取一切时间和空间,深入到教育对象所在的各种场所与活动中,时时、处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
6紧张性
教师的劳动是生理能量消耗较小的非繁重劳动,但却是心理能量消耗较大的紧张性劳动。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的体力消耗相比,教师劳动主要是消耗智能。从呼吸、脉膊次数、单位热量消耗(千卡/小时)等生理指标来看,教师劳动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均低于相同劳动时间中的体力劳动者的支出。但从中枢神经、神经、肌肉、内分泌和心率等系统机能指标所反映的脑力负荷、情绪负荷及观察、注意、操作等心理指标看,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处在紧张状态。因此,教师劳动具有紧张性的特点,教师劳动是繁重而紧张的脑力劳动。
(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