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能力太强,如何解决感情中自己被动问题?

独处能力太强,如何解决感情中自己被动问题?,第1张

如果你的独处能力太强,可能会导致你在感情中过于被动,难以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帮助你改善这种情况:

                                   

自我探索:花些时间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需要、价值观以及期望,明确自己在感情中的立场和态度,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提高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拓宽社交圈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和认识新的人,增加自己的社交圈子,对于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和主动性很有帮助。

学会坦诚沟通:在感情关系中,要学会坦诚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以建立健康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接受挑战:在生活中接受各种挑战和机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恐惧和不安,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成长。

总之,要想改善自己在感情中的被动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情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社交和情感活动中,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

                                   

共情能力太强,对情绪过于敏感怎么办?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得解构这个问题。是不是共情能力强的人都会情绪过于敏感?倒过来,情绪过于敏感,就一定是共情能力强吗?这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事实上,这两者没什么关系!我这么说肯定会得罪一票人,特别是情绪过于敏感的人,说不定看到这句话已经起情绪了。共情本质上是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同时能够接纳这种情绪。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状态,关注的重点其实是指向他人的,需要共情者的心神是鲜活而饱满的。而情绪过于敏感的人心神往往是匮乏而纤细的,而且关注的重点是指向自己的。那么怎么解释自己感受到的来自别人的情绪?这不很正常吗?人与人的交流不就是在转移情绪吗?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别人表达出来的情绪,敏感的人只是反应更敏锐而已。就像皮肤感知来自外界的刺激,有的敏感有的麻木。

共情能力,不在这个范畴内。它是一种深沉的能力,不是接收信息而是感应到信息。哪怕对象并没有向外表露情绪,共情者也能收到。我也是一个共情能力特别强的人,所以我从来不看悲剧,不喜欢看**,泪点奇低无比,所以可能伤害我的内容,我都不看,我一般看文字,因为文字会比画面的刺激感低一些,但是我必须说,我看综艺也更快乐,看正能量和励志的内容更容易被带动,所以了解自己的一些弱点然后避开他,合理利用自己的天赋,才是正确的方法。建议:进入情绪化后,首先练习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表达情绪,冷静的思考有助于你走出共情,一开始一定很难做到,但是如果你真的在困扰,你就可以坚持下来的。写在最后,为什么不相信这是一份礼物呢?我一直都把这份极强的共情能力,当成是一份人生礼物,就像是超能力一样,慢慢来,静待花开。

关心和控制其实是两码事

很多在爱情中控制欲强的人往往会拿自己是因为太爱对方了,自己其实是在关心和担心对方,来作为自己控制欲过强的理由和借口。

其实关心和控制完全是两码事,关心关注的其实是对方的心理感受与情绪,而控制关注的则是自身的心理感受与情绪。懂得真正关心对方的人,他知道尊重对方的感受、情绪和意愿,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对方身上,他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于对方的心理感受与情绪,而控制欲强的人则往往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感受与情绪需要(内心的不安全感以及其所产生的焦虑感),会情绪化的将自己的意愿、情绪、决定强加于对方身上。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场景,一个控制欲超强的男友可能会因为女友放假回家和她以前的朋友一起聚会,有男有女的那种很普通的多人白天聚会,结果他又是打电话又是要求视频又是要求女生实时汇报,又是一个一个的给那些她女友的男性朋友发消息说自己是女生的男朋友,男生对于自己这么做的解释是他担心那些男的对女生图谋不轨,说自己这是在关心女生,他这么做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以及焦虑感导致他这么做的,而不是他在真正的关心女生,因为他这么做其实会让女生在自己的朋友面前难堪,更谈不上让女生产生好的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

控制欲强的人哪怕在道理上知道自己其实应该真正的关心对方,而不是企图控制对方。但TA在实际的恋爱相处过程中也是难以真正、直接做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恋爱相处的过程中,一方由于另一方控制欲过强而让自己感受不好时,TA表达出来自己不想要对方这样,自己想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希望对方能够尊重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哪怕对方一时半会口头上答应下来,可不久之后对方还是会做同(类)样(似)的事情。

这是由于控制欲过强的人往往内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自身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往往试图从伴侣(或者自己喜欢的人)身上找,于是TA对待伴侣的心态往往是索取的心态,而不是提供价值的心态。

一旦对方给自己的回应不如自己的预期、一旦对方的言行不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一旦对方的言行脱离了自己的掌控,TA内心就会产生焦虑感、焦躁感,TA就会焦灼与不安,内心的不安全感也会进一步加剧,继而做出情绪化的举动来,出现心态失衡的状态,情绪化或者心态失衡过后往往又懊悔自己不该这么做,可之后TA往往还是会同样如此。

女性为什么容易表现出情绪上的波动?

情绪波动谁都会有,相较男人,女性更容易把负面情绪挂在脸上,尤其在熟悉的人面前。

成长环境和世俗成见要求男性更隐忍,更包容,情绪表露成为一种忌讳。

女性的情绪更加丰富,这是客观的事实。男性是客观理性的一极,那么,女人是感性和事物表象认知的专家,是逻辑立场思维推导的弱者。

当男人和女人相处时,各自的特性决定了彼此之间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

冲突并不可怕。就相处而言,彼此的意愿和沟通方式才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重点。

接受客观事实,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一个女性在他人面前淑女文静,却在亲密爱人面前放肆无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这种行为并不妥善,但是我们很容易理解。

面对这种现象,男性出于无私的爱,选择妥协,并非委曲求全,只是觉得还能够承受。可是,男性也是有阀值的,很难做到一直妥协。当男人不再包容时,女人质问男人是不是不再爱她,看似有理有据,又经不起推敲。

生而为人,我们更容易考虑自己,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对方相似的诉求。

在认识这种彼此的客观诉求之后,男性和女性还需要了解彼此特有的思维逻辑、处事逻辑等客观事实。

女性的小情绪就是一种无法避免的事实。

在两性相处中,男性确实需要多了解、理解和包容女性特有的“多愁善感的情绪”。有时候,不要太在意她说的内容,男性只需要陪在对方身边听她诉说,做切合实际的安慰,互动时鼓励她。等她平复情绪之后,男性要相信,她对是非对错有自己的判断。如果真的是她的问题,她会感激男性对她的照顾和理解。这是明智男人的相处之道。

抛开问题缠身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孰是孰非,生活中的小吵小闹确实需要男性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具体是非对错,谁都无法单纯地决定别人的选择。当犯了大忌,问题无法解决,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只是,我们最终的选择涉及到方方面面,不能简单区分对错。生活中,对错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往往是珍惜和利用、得到和放手,以及幸福和痛苦。

关系学是一门学问,两性关系是关系学的重要组成。在一段关系中,谁都不希望把两个人的关系变得鸡飞蛋打,为此,我们应该彼此了解,建立起有效健康的相处模式,为了更美好的生活,都尽一份心力。

总之,有心人天不负,健康的关系从来不畏惧问题。只要有心,问题总会解决。我们要做的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接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变得越来好。

怎么更好地表达自己再感情中的情绪需求,总是被另一半情绪牵制该怎么办?

1适当提出一些要求,适当要求陪伴和关心,适当要求一些礼物,会增进感情。你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任性,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改变自己。你要明白,你之所以被对方的情绪影响,是因为你太关注对方了。如果你分散注意力,比如关注自己的喜好,找回以前的友谊和爱好,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仅仅是给对方,那么你可能就不会那么受对方情绪的影响了。

2如果另一半一直是积极的,那么对这种情况来说就好一点。毕竟积极的情绪影响着自己,会驱使你变得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时候,你会有很多好的状态,不会有不好的情绪。但如果另一半是消极的,就会有一些人。情绪传染,谁觉得难以接受和抗拒,这个时候就更难了。毕竟,负面的情绪和情感往往会给人带来不可磨灭、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3一个不懂得正确表达负面情绪的人,只会有两种选择,要么把负面情绪藏在心里,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自己的身心疾病,这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和我们内心的想法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满腹牢骚和埋怨的人,如何假装爱对方的言行?要么把愤怒化为枪林弹雨,不顾一切的向对方开枪。在打击对方的同时,也会伤害到自己。觉得你的存在就是你需要的,对方会很乐意满足你的合理要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也会感到快乐和满足。对方付出后,会感受到你对他的认可,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所以更愿意继续为你付出。

女生情感丰富说明你是一个异性缘较好的女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人陪伴,经历多次的恋爱后,你比他人更加清楚自己的需要,也比别人更明白男生爱你的什么,这就是你比别人多就辨别爱情的能力。

我个人觉得情感丰富是件好事,每一次相爱,分离,都能让自己更清楚地理解自己,更早点知道爱情是会变的,今天爱得不要不要的,明天就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有自己对自己是绝对的忠诚。

当你再次与爱情相遇时,勇敢的追随自己的心,你已经很清楚自己相要的爱情因为在你的心里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女生情感经历丰富的原因有很多。要么是对的你,遇上了错的他,要么是错的你遇上对的他,要么是对的你遇上了对的他,天时和地利又不对了,要么是错的你遇上了错的他,即便其它都对,也于事无补。情感经历丰富的女人,如果内心足够强大,智慧足够思量,那么这将是一个无敌的女人,她会珍惜最后一个爱他的男人,成就他,扶持他,给他一生近乎完美的守护和温暖。

感情经历,在现在这个社会,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能决定的,是她所处的环境,种种际遇,有的女人,希望一生只爱一个人,但是她很单纯,,如果遇到了一个极品和人渣,那她该怎么办?那分手是最好的选择,那也是一种经历,无奈辛酸,可是人生还是要向前阿,有经历并不代表她不好,反而是对感情更成熟了,希望能摘掉有色眼镜,用心交往。

四点策略,七种方法。把教案给你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情感诉求的策略

情感诉求从消费者的心理着手,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要,诉求产品能满足其需要,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印象,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因此,广告情感诉求应采用一些策略,以达到激发消费者的心理,实现购买行为。

1、以充满情感的语言、形象、背景气氛作用于消费者需求的兴奋点

一类产品能满足消费者某类或某些情感需求,广告制作者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着想,并且抓住消费者需求的兴奋点。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着其感情心理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情绪、情感产生的直接基础,客观刺激必须通过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介才能发挥其决定作用。一旦触发了他的需求兴奋点,其情绪必然高涨,而情绪高涨则满足需要的行为也将更快、更强烈地出现。产品要想深入消费者的内心,就可以从其需求入手,把产品与某类需求紧密相联,使得消费者一出现这类需求便想到此产品,则广告就已取得良好的促销效果,达到广告主最大最终的希望。情感诉求正是诉求产品能满足消费者某类需要,自然能实现上述效果。如一则电视广告,画面上好友聚会,主人拿雀巢咖啡来招待,雀巢咖啡被染上了一层感情色彩,充满和谐、亲切的情感,暗示了它是招待亲友的最佳饮料。

2、增加产品的心理附加值

作为物质形态的产品与服务,本来并不具备心理附加值的功能,但通过适当的广告宣传,这种心理附加值便会油然而生。美国广告学者指出:“广告本身常能以其独特的功能,成为另一种附加值。这是一种代表使用者或消费者,在使用本产品时所增加的满足的价值。”[3]因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多重性,既有物质性需要又有精神性的需要,并且这两类需要常处于交融状态,即物质上的满足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满足需要又以物质作为基础,有时可代替物质上的满足。因此,产品质量是基础,附加值是超值,多为精神上的需要,消费者更乐意购买有超值的产品。因为购买这类产品可得到双份满足----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满足。在进行购买抉择时,“心理天平”势必向这类产品倾斜。如“金利来”借助成功的男子汉,“万宝路”反映自由男子汉等等。

3、利用“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如果被公认为具有某种优点,往往也会被认为具有其他许多优点。如果公众认为某些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是杰出的,他们往往还会赋予这些运动员许多不属于运动方向的专长。因此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请体育界、娱乐界的明星甚至是政界人物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做广告。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物是公众的炽爱,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公众,使得公众爱他们之所爱,喜他们之所喜,自然购他们之所购。在心理学上称为“自居作用”,即公众通过与明星购同类产品,在心理上便把明星身上所喜欢优点转移到自己身上,如喜欢黎明的人购买乐百氏纯净水,喜欢郑伊健的人购买风影洗发露。另一种晕轮效应是产品自身产生的,即如果产品被公众接受了有一种优点,那么它也易被公众认为有另一些优点。例如一些产品连续多年销量第一,公众对此易于接受,因此他们自然会认为这些产品质量很好、服务好、造型美观等优点。

4、利用暗示,倡导流行

产品大多是永久性的使用品,并不存在是否流行,但当人们购买多了,也就成为了当时的流行的产品。而且产品的购买者不一定是其使用者,许多产品是被用来馈送亲友的。因为消费者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作用,建立起亲情友情,为了表达他们的心情,他们会用礼品来相互送上健康、财运或温暖。因此如果产品正符合他们这些愿望,他们便会主动去购买该产品,而更少地去考虑产品的质量、功效。而如果购买这种产品的风气能被广告制作者操作成为一种当今社会流行的时尚,消费者便会被这种时尚所牵引,抢着购买该产品。如雅士利正味麦片诉求的是母亲对子女的母爱,脑白金诉求师徒之间的感情,小霸王游戏机诉求的是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自然广告产品会成为表达他们的这些心愿的时尚消费品。

二、情感诉求的方法

1、幽默

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化广告创意策略,是科学和艺术的智慧结晶。现代心理学认为,幽默是对人们心理的一种特殊适应,它是对心理理性的一种特殊反叛,是以突破心理定势为基础的。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由于过去生活体验而形成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相对固定的感知、评价的惯性。当今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大量的信息符号通过广告向社会传播,使受众目不暇接,在一定程度上已显现饱和状态,受众在精神上产生了保护性抑制情绪。在这种情形下,广告创意采用幽默化策略,可有效缓解受众精神上的压抑情绪,排除其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在一种轻松、快乐、谐趣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所传递的商业信息,并完成对商品的认识、记忆、选择和决策的思维过程,幽默化广告创意策略,可以克服众多广告商业味太浓、艺术情趣匮乏、严肃刻板有余、生动活泼不足的弊病,有趣、有效地达成广告目的。

目前在美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广播和电视广告中,幽默广告分别占306%和244%。在英国和西欧,幽默广告所占的份额也不少。在嘎纳国际广告节上获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是采用幽默戏剧化的手法。它们超越了民族语言和接受心理的障碍,成为普遍受欢迎的广告方式。近年来,在国内运用幽默诉求方法取得成功的广告也时有出现,步步高无绳电话《尴尬篇》广告就是成功的幽默广告。

但幽默广告本身具有风险。如果幽默广告与产品特点结合不恰当的话,受众会因为幽默的无趣而对产品产生厌恶感。与其没有不同凡响的创意,不如退而安之,用一种更保险的方法来制作广告。换言之,幽默广告需要广告人有更高的想象力、知识经验和道德感。同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做幽默广告。一般而言,感情需求性产品(如快餐、甜点、软饮料)多用幽默广告促销;高理性型产品则不一定;与生命、资产有关的产品、服务则不宜用幽默诉求,如药品就是如此。

幽默广告在不同受众中所产生的凡响不可能相同。从有关结果来看,影响幽默广告效果的受众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教育、种族、文化背景以及广告接受氛围等等。创作幽默广告不能将目光仅仅盯在产品本身,而要从更广的生活空间去搜寻幽默题材。

幽默广告具有以下特征:

(1)含蓄性。广告将其所意欲表现的意义隐藏起来,接受者必须透过表层的文字符号,才能在微笑之中领悟到它的“言外之意”。如荷兰一家旅行社的广告是:“请飞往北极度蜜月吧,当地夜长24小时”。

(2)深刻性。从纯艺术的角度看,幽默常常超越了一般的理性探求而带有哲学的沉思性。虽然广告幽默的深刻性较之纯艺术幽默要浅一些,但其所达到的浓度还是不容置疑的。这从法国交通警察给一辆满载复印机的大型货车上贴的告示就可清楚地看出。告示写道:“小心驾驶,阁下无法复印!”它不仅充满了幽默意味,而且饱含深意,既传达出警察维护交通安全的职业道德,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热爱生活的生命意识。

(3)温厚性。广告的宗旨在于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它不应去嘲讽自己所推介的消费客体,更不能嘲笑有购买欲求的消费主体,而必须分外“和颜悦色”。如某饭店的广告:“请到这里用餐,否则你我都要挨饿了!”幽默之中洋溢着对顾客的关心之情。

幽默广告具有无穷的魅力。但真正要把这一策略运用好,运用得精彩,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为产品而幽默

在对幽默广告进行广告效果测试时,经常听到这样的反馈,当问及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广告有否印象,他们往往无法肯定,而进一步提醒他们广告中的幽默情节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也就是说消费者经常都是记住了幽默而淡忘了品牌;有的消费者则是把两个竞争品牌的幽默情节张冠李戴。所以幽默必须与广告产品融为一体,并善于因产品而异。

(2)寓庄于谐,烘托主题

幽默化广告创意策略,主要是通过幽默这种艺术手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享受观赏的乐趣,并在此心情申认知广告的商品或服务。这里,幽默是一种表现手段,幽默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所确立的主题,所推广的商品或服务才是真正的主角。也就是说,采用幽默化创意策略,不能为幽默而幽默,而是要寓庄于谐。不要让幽默化喧宾夺主,让过浓的情节挤掉应传递的信息。

(3)明确范围,注意分寸

尽管大众化的戏剧性幽默是老少咸宜的,但在广告中采用幽默化策略,却不一定人人都能接受,这牵涉到不同消费者对广告的认识以及消费者的不同的信息接受惯性问题。对有的人来说,幽默是帮助理解与记忆的妙方,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幽默可能根据产品及目标消费者的不同进行权衡选择。

(4)切忌平庸,不能太浅太露而流于庸俗

(5)切忌千篇一律,切忌将一切生活主题都拿来幽默,任何涉及死亡、残疾、中伤、横祸、灾难、痛苦等的内容,都不宜被当作笑料来幽默。

2、恐惧

优秀的广告能打动消费者的心灵,在心理层面上造成震撼力和影响力。这种“打动”、“震撼”、“影响”,不仅来自正面诉求,也来自反面诉求,利用人们普遍存在的害怕、担忧、担心的心理,在广告创意中运用和发展恐惧诉求,这正是国内外不少广告大师的创作手法。“恐俱”诉求就是指通过特定的广告引起消费者害怕、恐惧及其有关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消费者渴望追求一种解救,自然就引向广告推荐的产品。广告主通过它来说服消费者,改变其态度与行为。

恐惧广告多用于公益广告之中,因为公益广告主要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为目标。许多观念并不深奥,也不难接受,然而在要便日常行为中奉行这些观念,往往是比较难的。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就吸食野生动物的现象有增无减,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必须大力倡导保护野生动物运动。运用和风细语、温情脉脉的劝说方式,恐怕起不到多少作用。而运用恐惧诉求,将吸食野生动物淋漓尽致乃至夸张地表现出来,或许可以使人们受到心灵的震撼。

恐惧诱导广告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得取决于诉求的适宜强度,施以不同强度的威胁,其说服效果很不相同,有时威胁太强烈,反而效果不明显。害怕、威胁的诉求过于强烈,可能激发受众的防御心理作用,导致对面临的问题作出回避反应。极端的例子使人们不情愿目睹各种惨状的照片,如有的人寿保险的广告诉求过度,令人反感。但威胁太弱也同样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与重视。

恐惧诉求通常有理性伴随,需要巧妙地在设下“恐惧”之后,提供解除的方法,受众就不知不觉中卷入其中。不过,还得提醒您注意:

(1)在恐惧诱导中不能过分地强化恐怖气氛,这是人们经常会犯的一大偏失,太强的刺激只会丧失感召力。

(2)从一个侧面,采用较新而易为人们接受的方式进行诉求,扣住产品特性与功能,才能达到诱导日的。

(3)给予提示解除方法时要诚恳,富有关怀之心。

3、比喻

比喻是借助事物的某一与广告意旨有一定契合相似关系的特征,“引譬连类”,使人获得生动活泼的形象感。它给人的美感很深沉很绵长,其意味令人回味无穷,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喻和直述式告知式截然不同,它常常隐晦曲折,“婉而成章”。

在众多的药品广告直接地宣传产品“疗效好”,而显得平庸、自夸时,也有不随俗流的优秀药品广告脱颖而出。如“达克宁”借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概念诉求,并用“斩草除根”——双手连根拔起脚底的野草这个形象的比喻传达“达克宁”对付真菌具有治标治本的突出疗效,同样使刻板的药品广告形象化、生动化,帮助消费者快速、清晰地理解广告信息。

比喻诉求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注重广告的内涵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广大消费者由生理到心理,由物质到精神的需求动机。人们的广告审美要求由外部视觉形象转移到了丰富内涵,而比喻含蓄表达正是表现这种内涵的最好选择。比喻一定要追求巧妙构思和非凡创意。这种非凡创意无论从作者创作角度还是受众理解角度,都体现了一种现代人崇尚的智慧美。这种美感的高品位,使广告带上了更丰富的内蕴。

(2)重点在于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是现在世界广告竞争一种被视为最受青睐的表现方法,也是比喻表达最重要的方法。设置悬念即不直接展示广告的诉求点,而预先以其他情境将受众注意力引开,形成错误判断,或者急切探究的疑点,然后突然出现意外结果,使受众在意料之外有一种偶然得到的感受。这时受众往往觉得自己对广告的理解就是一种参与,就是一种发现,而发现就是一种美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精神满足,从而对广告产生强烈的亲和感。

(3)突出主题、准确切入

比喻表达的作品一般比较曲折,曲折固然易于引人入胜,但也很容易偏离主题,或者形象体对于诉求点的切入不够准确,这种状况貌似有较强的感染力,实则影响受众对广告的认真和理解,这是必须引起注意的。

(4)要有原创性

正因为比喻含蓄类表达适宜于现代广告受众的需求动机和审美趣味,这便使它成为广告创作方法为受众重视的关注点。受众对这类广告表达的要求已经很高。因此,创意一定要有特色,要有个性。这就要求创意必须具有原创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告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5)取象近而意旨远

比喻体或者隐含意向的形象体的选择最好是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最熟悉的事物,这种事物为人们司空见惯、了如指掌,最易为受众理解,而且在表达中图象文案可以以精炼简明的方式获得很好的效果。

4、夸张

在广告中,把广告要着力推荐介绍的商品的某种特性,通过极度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一则强化了特定的诉求点,二则因夸张带来的良好传递性而增加了广告效果。汽车广告有不少平庸之作,总爱用美女加好车的画面,配上阐释汽车性能的宣告,虽言之凿凿,但因叙述语言的专业性强,很难调动起受众的接受兴趣。有一则国外广告公司做的汽车广告,成功地表现了商家提出的要求——展示产品具有“可灵活运用的双面滑动式车门”这一特点。它的主要情节是:两个男孩在打雪仗,看到一辆车驶来,便恶作剧,伺机“袭击”它,不想,司机机敏地启动双开门,结果,两个男孩用力掷出的雪团穿越车门而过,在他俩脸上开了花。这里,广告人正是借用夸张手法,表现司机和车子的灵活。整个情节颇有戏剧性和幽默感,丝毫没有因为专业的阻隔,让传受双方产生距离。

从修辞学的角度讲,夸张不外乎两种情形。一种是尽量将事情向快、高、大、好、强、重等方面伸张扩大,或者尽量向慢、低、小、坏、弱、轻等方面收敛缩小,这是“一般夸张”方法。另一种是把后出现的事情提到事前来说,这是“超前夸张”方法。广告在运用夸张手法时,也无非在这两种方法上做文章。

根据夸张在广告中的不同运用,广告夸张术可分以下几类:

第一,功能特点夸张。不是直接地用通行的语汇去机械地介绍产品的性能,使广告变成呆板的产品说明书,而是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方法,巧妙地展示产品的特点。如一则篇名为《非礼篇》吸尘器的平面广告,一位穿着小碎花长裙的女士在洗手间内惊惶失措,因为长裙被一股力量拽进了排水孔。在另一间洗手间内因为互通吸尘器的超强吸力,从排水孔中把隔壁女洗手间女士的碎花长裙给吸进来了。创意者细心的借用生活中的场景,将夸张手法和一个饶有趣味的情节结合起来,形象直观的表达出了互通吸尘器超强的吸力。文案与画面配合默契,高度凝炼,幽默风趣,使受众在婉然一笑中自然理解了广告传达的信息。

第二,产品业绩夸张。不是直接地宣传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也不直接宣传售后服务如何快捷周到,但又力图把这种信息准确地传达出去。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

路必有丰田车”;“无论你到何处,都能买到柯达”;“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鞋”(皮鞋广告)。

第三,使用效果夸张。不是直接宣扬自己的产品如何有效,更不是用一大堆统计材料去证实使用效果,但夸张的结果却令人回味无穷,如:“往身上洒一点,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香水广告);“在劳斯莱斯轿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行驶时,车里最大的声音来自车里的闹钟”;“不要对刚从这里走出来的姑娘调情,她很可能是你的外祖母”(美容店广告)。

第四,背离常理夸张。不是完全遵循思维逻辑或自然法则去构思广告,而是发挥反自然规律的想象力。如:“还不快去阿尔卑斯山玩玩,6000年之后这山就没了”(旅游广告);“从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小20%”(航空公司广告);“创造第五季”(空调广告)。

第五,警示劝诫夸张。不直接宣传所要告诫的事项如何重要,但是却把不听告诫所导致的后果表现得触目惊心。如:“请司机注意你的方向盘,本城一无医生,二无医院,三无药品”、“酒杯+方向盘=棺材”。

广告人在夸夸其谈之时,也不可昏了头脑,还得注意:

(1)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夸张,广告都必须以过硬的质量和真诚的服务作为依托,切不可脱离产品实际而一味夸张。

(2)如何表现夸张比夸张什么更重要。

(3)夸张的思维根基是想象力,夸张实际上是一种扩大的、归谬的联想。

(4)夸张的战略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必过多考虑这一点

的合理性。

(5)广告是一种功利性极强的宣传方式,受众对它有一种本能的戒备心理,一味使用明显的、拙劣的、离谱的夸张手法,很容易引起受众的怀疑和反感。

5、谐趣

谐趣性表达的广告是指运用理性倒错,寓庄于谐的表现手法,造成风趣幽默效果,引起受众乐趣,并在此心态中认知广告意向的广告形式。这类广告在国外比较普遍。我国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谐趣表达是现代广告表达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许多不同类型表达手段中都有谐趣的成分。它之所以广泛引起受众注意和青睐,是因为它符合现代人快节奏压力下寻求心理轻松和平衡的精神追求。谐趣性表达广告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给受众带来了轻松愉快和令人玩味的心理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生动而积极的美感效应。

加拿大一广告公司为横滨轮胎制作了一条电视广告,四只老鼠偷吃奶酪,猫发现了它们,老鼠赶忙驾车逃跑,猫紧追其后。老鼠在前面时而加速,时而急转弯,时而又急刹车,猫被折腾得狼狈不堪。追赶中,车子撞翻了牛奶,从四溢的牛奶上驶过,车子却一点没打滑。一番惊心动魄后,车子终于停在老鼠洞口,老鼠们平安到家,猫却因为惯性没站稳而扑了个空。广告语是“现在你胜券在握”。在生活中,人们喜爱猫而讨厌鼠,在这里,广告人反其道而行之,让猫处处露拙,而老鼠却智慧、精灵,整个情节因此而滑稽有趣。产品高超的防滑性能,在轻松的幽默气氛下,得以充分展现。这则广告,曾荣获美国莫比广告奖。

谐趣表达广告在创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寓庄于谐,切忌离题

谐趣性表现一般来说无外乎滑稽类和幽默类。滑稽类趣味强

烈,多表现于外形。幽默类趣味深远,多体味于心内。但无论哪

类都不能为滑稽而滑稽,为幽默而幽默,而是要寓庄于谐。

(2)要与受众的文化背景相贴近

几乎所有的谐趣性表现的广告,都有--个受众是否能够理解和趣味是否投合的问题。在这里,广告的文化背景十分重要。什么样的题材可以构成谐趣,这种谐趣是否为特定受众所青睐,因文化背景不同会存在较大差异。创作谐趣题材一定要在生活实践中选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作。要表现得恰如其分,适宜得体,不能牵强造作。

(3)形象要有美感内涵

广告是一种审美文化,谐趣美的美学价值在于浓郁的趣味性上。既要高雅健康,又要有味有趣。要杜绝庸俗低级情调,也要注意克服趣味不浓,过于平淡的倾向。而且为了适应现代消费者对谐趣的口味,广告适宜表现内涵丰富的幽默,不要用外在形式的滑稽感代替内在心理的幽默。

(4)追求出奇不意而不媚俗

广告谐趣表达本身带着很强的直接功利性,要表达出使受众由衷喜悦的喜剧效果是很难的。现在许多喜剧艺术给人矫柔造作,极力媚俗,有意引人发笑的作法,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这种作用运用到广告上造成的后果是不可设想的。谐趣表达创意要下很大功夫,熟练掌握喜剧规律,使广告给受众一个出奇不意,意味绵长的幽默感受。

(5)标题、画面和文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谐趣性表现广告表达手法往往比较曲折委婉,这就需要将题、画、文密切配合起来,相互提示,使受众比较容易理解和认知,感受深切。

6、荒诞

荒诞在本质上是一种事实错位。其刺激是与人们常见的事物形象具有较大差异的极端状态,这种状态使人吃惊、诧异和激动。男人怀孕,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广告人却借这种一反常态的事件,制造出了极佳的宣传效果。1978年,英国家庭计划协会推出一则劝说公众计划生育的公益广告。画面上是一位大腹便便、精神沮丧的男子,看得出,他身怀六甲。这样的男性形象让人忍俊不禁。再看看广告语“如果怀孕的是你,你是否会更小心点呢”,面对这一则广告,人们在发笑之后,不由得不思考广告中所提到的严肃问题。这种寓庄于谐的说服方式,要比那种板起面孔的说教高明得多。

荒诞广告既违反了常规又合乎逻辑,以其突出的促销效果受到广告人的高度重视,在西方国家尤为如此。但创作荒诞广告,首先必须弄清目标市场和目标受众中,是否存在接受荒诞诉求的社会心理基础。本田的荒诞广告可以在美国受众中大行其道,关键在于美国公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易于接受,能产生情感共鸣。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国内某感冒灵的广告,产品用布蒙着,各种昆虫、动物从旁边一一爬过,足球飞出画面,字幕上显示出:“蝴蝶会感冒吗?金鱼会感冒吗?那么企鹅呢……”最后一小动物将布扯去,露出产品真面目。这是一则典型的荒诞广告,然而,观众未见有几人为其叫好。这一广告的致命伤还不在它拙劣的创意模仿,而在于它偏离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和国民心态,因为中国人的趣味偏好与美国人明显不同,中国人不推崇也不欣赏荒诞。广告没有人叫好,等于白做,其促销作用可想而知。

7、悬念

悬念广告是利用语言刺激来达到注意目的的一种广告形式,又称为猜谜式广告。悬念广告的广告信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是通过广告系列的不折发展,得以逐渐完善和充实。它的始发信息常以提问的方式,或者直接突出其带有特色的信息。

在报刊广告中,此类悬念广告经常大片留空,引起的一个直接心理效果是受众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受众可能更加注意去寻找信息或信息的线索,这无疑有利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化,并加深对已有信息的记忆。鉴于始发的悬念广告信息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就形成一种动机,不断关注该系列的下一次广告。由此发展,受众会对该系列的广告信息表现出努力地、精细地加工,可见,悬念广告是有利于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认知活动的。

台湾某公司推出的一则悬念式广告,整个画面是以重叠的蛋为背景,文字提示道:“现在有一种蛋,名字很奇怪,至于名字明天告诉你。”读罢,会觉得莫名其妙,尽管知道此中必是故弄玄虚,但第二天拿到广告仍迫不及待地去翻看,总想寻个究竟;系列之二是同样的以蛋为背景,上面文字为:“哎呀!真不好意思,告诉你,是王八蛋'。”这则有关一种蛋的新产品的悬念广告,先抑后扬,让受众在好奇中去猜测和期待,然后一语道破,轻轻松松,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悬念广告看上去是延缓了广告内容出台的时间,事实上却延长了人们对广告的感受时间。通过悬念的出现,使原来呈纷乱状态的顾客心理指向,在一定时间内围绕特定对象集中起来,并为接受广告内容创造了比较好的感受环境和心理准备。

悬念广告策略的运用是相当普通的,但不清楚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徒劳无益:

(1)悬念广告要针对产品特征恰当地展开,一个侧面、一个相关联想都可引出悬念。

(2)由于悬念广告有一个设疑然后解疑的过程,要求广告具备一定的重复出现率或稳定保持期,以便于人们仔细揣摩。

(3)悬念广告在选择媒体时,一定要注意适于自身形式的连续性;不能给别人造成一种悬而不决的感觉,这样广告就失去了意义。时间的延续也不宜太长,否则人们的兴趣在重听加深印象之前便已消退。

(4)悬念广告还要注意其夸张和离奇不能完全摆脱产品的特性和广告诉求的目标。

(5)广告在设计悬念时应尽量做到巧妙、自然,防止给人生硬或故弄玄虚之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678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