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首联写舟之“轻”“疾”,表现出诗人“入山中”的畅快与惊喜;中间两联,诗人置身山水,与鱼鸟为伴,心情愉悦而恬淡;尾联,诗人被山间幽美夕景所吸引,“停桡”驻足,沉醉其中
离开繁华而混百乱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度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问诗人来说,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傍晚时猩答猩的一声声啼叫,在他听回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答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行程交织着情感,情感交融于行程。
末二句借景抒情,写对月伤怀。大约是山河供愁、人事催泪,所以当不堪回首的时候,作者只能掉头去看“清溪月”。也只有这月“偏于客有情”。有何情,作者不说,但从亡国以后的陪京“月”,同被俘以后解送北上的“客”的联系中不难得出答案。这里,诗篇以欲言又止的姿态刹尾,是有意留给以广阔的想象天地。无言的结果,可能敌得过万语千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