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第1张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采自

1、靠第9自然段过度的,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

2、写了有趣的动植物,神奇的传说,好玩的雪地捕鸟。详写神奇的传说,好玩的雪地捕鸟。

3、神奇的传说,好玩的雪地捕鸟。

4、用了插叙,这样写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组成的。先是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品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草园”变成“乐园”,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有人认为这像是闲笔,其实这看似信笔插话,却是极具匠心,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民间的古老传说,鲁迅借助它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从结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从园里草丛中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发出来的,文气贯通,毫无游离之感;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挖掘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奥秘。人们可以想象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在技巧上看,这一插话是转叙事为描写,别开生面地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园一渗入人情,就更具魅力了,这实是一记妙着。

百草园的另一景观是冬天,作品集中笔力只写雪天捕鸟,怎样张设机关,鸟雀如何入彀,闰土父亲如何传授方法,自己又是如何不行,虽然着墨无多,但却相当传神,是一幅充满了儿童乐趣的动画,你简直可以从里头看到孩子们欢蹦乱跳的情景,听到快乐的欢语笑声。写夏天,用浓墨重彩,写冬天则轻描淡写,这一笔路的转换,也是很讨巧的。把这两大片断连贯起来,构成了百草园的大全景,它所表现的就是“无限的趣味”,那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的儿童乐园。

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由于对它理解不同,因此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多种猜测。有的认为鲁迅所勾勒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封建的囚牢,禁锢儿童身心的场所,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有的则相反,以为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样,都是表现儿童乐趣的。孰是孰非,只有正视作品实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方能得出比较恰当的答案。三味书屋是个私塾,如作品所说,“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它的样子就很古老,何谓“三味”?实是经、史、子三类书籍,“三味书屋”这一名称就鲜明地表现了这所私塾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内容。在作品里,鲁迅十分逼真地描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学生进学先向孔子牌位行礼,其次是拜先生,平时只能专心攻读经书,旁的学问是不许过问的。日常课程也安排得十分刻板,每天只能专门攻读经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书慢慢加多,对课也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书塾设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总之,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读这篇作品,谁都会真切地感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就是儿童的谐趣。有三幅明丽的图景,值得注意,一是“园戏图”,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学生有时偷偷地从课堂里溜出来到里面玩耍。再就是“读书图”,师生都放开喉咙读,可读到后来,学生的声音渐渐地低下去,以至静了下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读着,这情景实在有趣极了。最后是“课嬉图”,在课堂间隙,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孩子们便调皮起来了。这三个充满谐趣的图景,和“最严厉的书塾”似乎有点不大相称,反差很大,但这恰是透露了鲁迅的创作意图,于“严厉”的环境中,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天性和本能。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确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而鲁迅立意并不在于批判。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事生动,写人也出色,最感人的是塾师形象。对先生这个人物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他是一个封建老顽固,作者对他是暴露和抨击的。其实不然,如作品所暗示的,鲁迅对先生是“很恭敬”的,作品一开始便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出他古朴的形象,接着,以肯定语句,介绍了他的品性。在鲁迅的笔下,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严厉”,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回拜,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嚷道:“读书”。管制似乎也并不太严,学生不是都能溜到小花园里顽皮,课间也能偷偷地嬉耍么?但他刻板、迂倔,显然在他看来学生是只许攻读经书子集,其他都是不正经的,不许涉猎。课读那一场景却又映现了他性情的另一方面:朴真。只见学生都悄没声儿各自嬉戏去了,就他一人大声读书,面带“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声音,那表情,那动作,自我陶醉,神游其间,真是活显出一个迂老夫子的天真灵魂,可爱极了。不可否认,鲁迅在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描绘中,隐含有调侃之意,但其间多的是温和的微笑,眷念的深情。

宝玉最是一个与那个年代格格不入的富家公子,最不屑以考取功名利禄为目的的做学问。可近几日却一反常态,迫不及待要去上学,长辈们以为他开始长进了,自然欣然支持。而实际呢,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想天天和他的好朋友秦钟在一起。读书或许没有兴趣,但是有朋友相约作伴,不仅仅是对宝玉,对于任何十几岁的孩子这都是读书最大的动力来源。

宝玉上学堂可用兴师动众来形容。首先是袭人,作为最亲密的丫鬟,一大早替他收拾好了笔墨纸砚、大衣、手炉脚炉以及煤炭,想到他要去上学了有些怅然若失,还不忘嘱咐他: 别和其他人玩闹调皮,读书要用功,但不要贪多嚼不烂,也要保重身体 。宝玉也反过来嘱咐身边的丫鬟几句。然后又分别去辞别贾母和妈妈,两人嘱咐了几句书中没有写出具体内容。这样的对比,就看出袭人对宝玉真的是母亲般的照顾,比王夫人更关心的细致入微。

再然后去见爸爸贾政。荣宁两府里很多老爷少爷都有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而贾政是贾家最正经的老爷,一听到儿子说要去读书了,冷笑道: 你再提上学,我都替你丢人,还不如说你是去玩的,别站脏了我的地,靠脏了我的门。 可见,宝玉每次都说去上学,然后就不了了之,贾政这是恨铁不成钢。虽说这么骂了几句,仍然要严厉嘱咐他身边的仆人仔细看管着他好好读书。

在他到处辞别时,秦钟早已在等着他,正要出发时,突然宝玉想到还没和林妹妹道别,又跑到黛玉那里,唠叨了半天琐事,比如等他回来再吃饭、等他陪她做胭脂膏。临走时黛玉还不忘记酸酸的加一句:你怎么不去辞你的宝姐姐?她总会时不时的要和宝钗比,宝玉来和她辞别而没去宝钗那里,她自然很受用。

两人终于出发去学堂了,其实学堂不过一里之遥。学堂由贾氏家族中有官位的人出钱赞助而成立的,就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孩子可以免费上学。除了贾家本族还有些亲戚家的孩子也在此上学,像荣府、宁府这样富贵的只是整个家族里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学堂里人数众多,难免鱼龙混杂。

学堂里都是男孩,可也有暧昧发生。这点会让读者有些难以理解,因为宝玉本来喜欢女孩,可又对秦钟,甚至对其他男孩子动情。按照蒋勋老师的看法,他们之间不算爱情,也不仅是友情,只是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情感摸索,对美的男男女女都好奇。

自从宝玉和秦钟开始上学,两人同来同往,贾母也很喜欢秦钟,经常留他住在家里,给他买衣服鞋袜之类的,两人越来越亲密无间。本来差着辈份,可宝玉却和他称兄道弟起来。两人都长的风流倜傥,穿着打扮也讲究,整日形影不离,上课说些悄悄话,被其他同学看在眼里,背地里说些暧昧的闲话,到处传播。暂住在荣府的薛蟠听说学堂里有很多青年男子,于是抱着上学的念头其实是想来玩,在学堂里也陆续找了几个相好的。于是,形成了各自的小群体,暗流涌动。

这一日,老师有事请假了,让年龄较大的贾瑞看着大家自习,终于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场男孩子间争风吃醋引起的打架斗殴。

实际上是薛蟠的旧爱妒忌新欢,看到他趁薛蟠不在就和秦钟勾搭,有意挑拨。贾瑞又是个爱占便宜的人,帮钱不帮理,助纣为虐。学堂里有个机灵的贾蔷偷偷告诉了宝玉的仆人茗烟,他一心要为宝玉和秦钟出气,带人闯进学堂寻挑头者。于是,相关的互相撕打起来,不相关的趁火打劫,混乱不堪。

宝玉的大仆人李贵闻讯赶来阻止时,秦钟已经受了伤,要去找老师告状。李贵就是宝玉的奶妈李嬷嬷的儿子,他跟在宝玉身边,也是个知轻重的人。他知道这事要是闹到老师那,贾政也会知道,他早上才受了贾政的严厉教训,当天就发生了这种事,他也难逃罪责。于是他一面安抚宝玉和秦钟,一面又指责贾瑞的失职。贾瑞也怕事情闹大,不停央求宝玉和秦钟别去告状,逼着挑事者金荣给秦钟赔礼道歉,这场闹剧总算平息。

都是十多岁的男孩子,难免会有这样的打架斗殴,纵然家族的祖先有先见之明设立了学堂,希望后世子孙勤奋读书加官进爵,可只是真心读书的又有几个。贾政的孙子贾兰应该算一个,如果贾政知道家里最器重的宝玉是这样的状况,打死也不会让他进学堂了吧。

一、“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赏析: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

二、“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赏析: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三、“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

赏析:作者通过举出例子,描绘出小时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阅读,从而反面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及他们对儿童的毒害,但作者对于雷公电母天马行空等的描述,无一不包含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

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97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