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对三味书屋以及三味书屋里的先生是怎样的感情?

鲁迅对对三味书屋以及三味书屋里的先生是怎样的感情?,第1张

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追忆,鲁迅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周围的坏境是斗争性极强的乱世,尔虞我诈,三味书屋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鲁迅儿时最纯真的记忆,同意楼上说的,老先生虽然刻板严厉但是思维开放 不欺骗学生 真正追求真理 正直 教学生如何做人,而对比鲁迅当时处于的社会确实与之相反的情况,我小的时候学鲁迅的文章 老师最喜欢强调的就是 鲁迅忧国忧民 ,称当时的人具有“劣根性”,很多文章都反应出了中国人地这种特性。个人见解 请指正哈

读书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因为,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读书,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在梦中,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在梦中,我们可以忘却一切的痛苦与烦恼,但这些在人们眼中只能存在于梦中,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真实的“梦”,存在的“梦”。那就是—我的书屋,一个可以让我忘却一切的地方。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接触了书。但在心中只知道它叫书,由许多张纸组成,并且上面爬了些不认识的东西,但它们却大小相同、方方正正。长大了些,书的含义却似懂非懂,仿佛置于雾中。但却知道原来那纸上爬满像虫一样的东西叫做汉字,上面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它让我了解了不少的知识,更写了一些不太懂却要背诵的古诗……自此,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更像是命中注定的,从此不分离。

一开始我天天接触的也只是教科书,慢慢的我的生活里有了五花八门的书籍。如︰有讲故事的、有讲自然科学的、有介绍美文的、有解读教材的……于是我开始畅游于书籍的海洋,从一开始的无趣、没意义变为感兴趣,喜欢阅读到如今的喜爱阅读。在那耐着性子的试入书谭的过程中,我却慢慢被陷住了,并深深沉入其中。

我不停的在这书谭中挖掘,掘出了值得阅读的书籍。在伤心时,随手拿起一本《感动童心的故事》,读着读着心中释然,更会泛起一阵阵涟漪;在遇到困难时,拿起那本《鲁滨逊漂流记》,心中便信心倍增,有了不放弃的理由;在迷惘、懈怠时,拿起一本《西游记》,心中便有了目标,有了前进的动力;在闲暇无事时,找出那本《穆斯的葬礼》,去体味回族人民在当时社会的勤劳与善良,体味人与人之间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去了解回族的礼仪与文化。更了解了人世间的人情世故,明白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在那读书的梦境中,我忘却了所有……

在书的海洋中,我如痴如醉,了解了许多知识。我喜爱这种感觉,更喜爱书给我带来的快乐与充实。

这就是我的梦—书屋里的“梦”。

我不曾刻意地装饰过它,它就显得如此耀眼。我不曾故意地接近过它,它却足以吸引我前行。我不曾有意地丰富过它,t它便能让我的心充实……

书屋,不一定人人都有,但灵魂的书屋,在于你如何去创造。你所需要的书屋,会有你自己的理由。你可以为了渊博,而阅览羣书;你也可以为了装潢而置办羣书;再者,你也可以为了消遣而读书。

我也想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小时候,是为了彩色的小人书能愉悦童年的自己;再大点,是为了赶众流,总觉得别的小朋友能做到,自己也不能落后,小时候的想法挺幼稚;小学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厚厚的书本能博得别人羡慕的眼光,也就咬咬牙,逼着自己做一只无知的书虫。弹指一挥间,就从小不点升到了中学,初来乍到的时候,别人与你交流的话题,也只是你看过某某书吗,往下说下去的也很少。

那时的我不经意间种下了‘读书只看梗概’的囫囵吞枣式阅读。是我的书屋里越来越多的书,灵魂的书屋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书名,可是有用吗,当你垒砌起一座城堡,却发现里面空空荡荡,了无生息,这时,你还想住进去吗?此时,城堡对面有所老房子,一张桌子,一把凳子,还有桌子上烛火盈盈的蜡烛,顺着烛水流下的桌旁,有一个热乎乎的面包,现在城堡的主人陷入了冥想,一所空嘘嘘的城堡,还不如一个热乎乎的面包来的实在。有如鱼和熊掌,取舍,在于你心之所向,但能否权衡利弊,是你自己的觉悟。

这也是培根的一篇随笔让误入险滩的我‘迷途知返’。书,不一定能改变人的命运,也不一定能使我们如愿以偿,但,用心去读书,即使很多本书才能让你明白一个道理,那也是相当值得的。

我灵魂的书屋,在它改变我的同时,我也萌发了一个念想,对书,阐述出我的观点,表达出我的感想,描绘出我的理念,做一个评书人,做一个联想者,做一个引导家。

我的这个梦,是真实的,是可以实现的。我的书屋,是我精神的支柱,我的语言,是我梦境的桥梁,而我的行动,是破梦的利器。有梦的我,不会让梦只是个念想,我要让梦面对真实的世界。相信我的梦想,是可以用努力的汗水换来的,相信我的梦想,是可以经得起一切困难的历练,相信书本,可以改变平凡的自己,让自己得到慰藉。让我取之于书的财富也用之于书。

对,人人不一定有书屋,但人人都一定有梦,无论是大是小。而我的书屋梦,它不一定精彩,也可能是平凡的,但,我可以为书而有梦,为梦而拼搏,为拼搏而付出,最后,我的书屋,我的梦,会是怎样的呢?

我停住没有方向的脚步,用心探寻着书里的知识,以期寻找心灵的故乡,我突然发现,卑微的灵魂,在这驿动的天地之间是那么的渺小,知识的回归擦拭了我灵魂的斑斑锈迹。

村里的书屋,是我博览羣书的好去处。那里虽然不豪华,却显得既朴素又完美。书屋是几间老式平房,坐落在村北头。外观典雅,室内宽敞、明亮,几张长桌整齐地摆放在中央,几排书橱整齐有序的排列着,透过透明的玻璃橱窗,可以看到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农业科普知识的,有医疗保健的,有世界名著的……还有我们中学生喜欢的经典诵读诗文、现代文学名家名篇、作文书等,真是应有尽有。

小时候,农家书屋是我的精神乐园。每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走进这农家书屋,走进这缤纷的书简,去捡拾先行者前进的脚步;去感受历史那真挚的泪滴。渐渐的,我喜欢上了这里,喜欢上了写作。从此,一个作家梦就慢慢地萌发了。

在这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可以乘着刚朵拉去描绘威尼斯的图画,也可以手执长矛独立朔漠,感受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在夕阳下看那“古道西风瘦马”——在文学里融入自然会感到别有一番风味。

我还可以欣赏战国诸子峯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繁荣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以及明清的肃穆庄严。书屋,带我“环游”世界,走进历史,也带给我知识的甘露。

当然,每个梦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我在书屋就曾遇到过一些挫折: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就在书屋里写作文,写好后就去外面玩了一会,回到书屋就听到几个人在说话:你看见那几个小朋友写的作文了吗?就他们这写作水平,随便一指就能捉出一大堆毛病,还敢在作文里说想当作家……我的心当时就像被凉水泼了一般,我开始怀疑起自己,怀疑自己选这个梦是否正确?自己能否完成这个梦……

就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这时,书屋里的一句话给了我信心:既然不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那就像蜗牛一样步步为营;既然不能像瀑布一样一泻千里,那就像溪流一样涓涓细淌;既然不能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那就像星星一样柔和的散发光和热。看到这句话,心里顿时茅塞顿开……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慢慢地,心里又充满了希望,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感谢书屋,给我指导,让我重新找回了方向,重新跟着我的梦出发……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这个梦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必须面对许多困难!

如今,书屋依旧屹立在那里,只是已经与周围的现代设施、住宅大相径庭。斑驳的红漆大门上架着一把黑漆漆的锁,醒目的黑与暗淡的红极不相称衬,古老的屋檐已经有了创痕,当年精雕的花纹已不见。它,虽没有之前的光彩照人,但是它的精神还在,它的“灵魂”还在。正是因为这样,它的“顾客”丝毫没有减少。

我依旧还喜欢在这里阅读。不单单是因为我的作家梦,更是因为在这里阅读是一种明悟,无论是家有诗书还是窖藏老酒,无论是古韵京腔还是百家经典还是大众俗语,没有阅读便没有睿智没有深邃没有长袖阔带的文气没有风流倜傥的洒脱。

在这里阅读使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的作文写得更好了。感谢书屋给我的知识,给我的启迪。让我离我的梦更近了一步。

我所憧憬并享受的,是陆放翁“读书有味身忘老,病经书卷作良医”的从容之至与淡泊之趣,尔今,梦还没成真,我的书屋我的梦——祖国在发展,城乡在进步,我有理由相信,一切都将不再是梦,夙愿终偿在今朝!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5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1

 有人曾问:“人为什么要读书,为了谁而读书。”如果用周恩来爷爷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是报复远大之人,如若是我,我会回答:“为自己的未来而读书。”因为读书能使人感到无与伦比的欢乐,有时还能身临其境,在我看来读书能使原本心情低落的人,变得心情愉快,我认为读书就是一种知识的享受,就像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我们村上的农家书屋,已经去给我的第一感受便是一个字——多,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这里的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拿起一本英国作家丹尼尔福迪的《鲁滨孙漂流记》。起初,读的时候只不过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并没有注意里面那些紧张动人的情节,当我看完前面几章想换一本书时,朋友对我说:“你怎么能对作者呕心沥血的作品那么的冷漠,既然你选择了这本书,你就要看完。”听了她的话,我便开始津津有味的阅读了。读到后来我为鲁滨孙的机智感到高兴。看完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鲁滨孙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他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

 看了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感到满足,对鲁滨孙的生活感到害怕和畏惧。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梦想是为祖国做贡献,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强大,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加和谐美好,人间才会处处充满真情。如果我们生活在鲁滨孙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而且食物都要靠之间寻找,连房子都没有,如果我生活在那种环境中,我应该的崩溃了。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2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在小学,我曾学过一篇课文,其中周恩来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见这句话,我迷茫了,我到底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后来随着我的逐渐长大,我的见识也广了,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再后来,我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会每天中午或晚上时拿一本书阅读,小时候是故事书,初中时是名著和一些闲杂书。随着我长大,我读的书也越来越多了,因此母亲就把我的书都整理好放到我的屋里,由于书太多,我的屋子渐渐变为了一间书屋。

 那是一间简陋的书屋,一进门看见的便是一墙书,在左边的是一些有关学习的名著,而右边是一些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地理,天文……而在窗户边有一个学习桌和椅子。我经常会在心情不好或无聊时来这里看书,每当这时,我便会沉醉在书的世界里,在那里遨游。而每到下雨天,我会坐在书屋里,静静地看向窗户外,而这时,我的心里便非常平静,非常安心,像摒弃了外界的一切纷扰,天地间只剩下我一人一样。

 感谢你,书屋,是你让我开阔了视野,是你让我增长了知识,是你给予了我慰藉,是你见证了我的成长。

 这便是我的书屋,它虽简陋,但却是我心中的一方净土。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3

 我的书屋坐落在村北头,位于村服务中心二楼,朴素整洁,宽敞明亮。室内几张长桌整齐地摆放在中央,周围的书橱整齐有序的排列着,透过玻璃橱窗,可以看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世界名著,有农业科普知识,有医疗保健……

 由于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务工,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没有书屋的时候,学习之余,小时候会和周围的小伙伴们疯玩,稍大些,看到他们每天有爸妈关心、督促,孤独便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渐渐的,我开始变得沉默、孤僻。后来,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从此我在课余多了个好去处,可以尽情品味读书带给我的快乐,孤单、苦闷被冲淡了许多。读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我认识了善良的青铜和懂事的葵花,被他们纯洁的友谊所感动;读了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我懂得了金玲的乐观、积极,明白了父母的苦心,也渐渐了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辛劳与付出……渐渐的,笑容又重新绽放在我的脸上,心中更是充满了力量。

 现在,每当我走进农家书屋,就会看到屋里读书的人们是那样的认真和专注,有的入情入境,面带微笑;有的若有所思,频频点头;有的边看边记,争分夺秒;还有的在一起小声交流……以前农闲时赌博玩牌、邻人纠纷矛盾现在已经几乎见不到了,多的是在书屋里学技术、练本领,学养生、促健康的和谐景象。

 我想说,书屋给了我和村人成就梦想的力量。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4

 书,是一盏明洁的灯,引导我前进的方向;书,像我的好友,每天让我更上一层楼;书,更像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忘记所有烦恼。

 虽然我的书屋没有图书馆那样华丽,但每一本书都会成为我的精神食粮。每当我有烦恼时我便走进书屋,在这里享受着书的沐浴。书屋就是我的充电宝。

 当我打开一本书,就有一位隐形老师在讲知识。我觉得看书比看电视有趣的多,书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和人物,有时我仿佛身临其境。我最近看了一本“霹雳贝贝”,看到高潮时我如同那个“带点的孩子”拥有同样的情感,总是千变万化。

 书屋里的书也随着我的年龄而改变,从小时候看的连环画、儿童睡前故事,到现在的四大名著和《安徒生童话》《科幻星球》等等。这些都是我离梦想更进一步的力量源泉。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老家的村子里也有一个图书馆,它并没有城市里图书馆那么宏伟大气,古风蔚然,也没有城市里的图书馆那么多书,但是却足够这里的学生阅读。妈妈在和别人聊天,姐姐和表姐在家写作业,此时我坐下来静静地看起了书,不知什么时候一位年轻人走了过来我完全不知情,接着又有一位同学坐在我旁边也看起了书,我们看了一段时间就开始把眼睛闭上想像那美好的画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5

 梦,那是什么?是能吃饱饭,还是能有漂亮的衣服穿,但那些都不是我的梦想,我的梦想是能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地读书,那个地方就是我的“书屋”。

 我的“书屋”很独特,它并不是在屋子里,而是在我家后面的小树林。小树林是由许多不知名的树、花、草和竹子组成的。我之所以把那儿称作我的书屋,是因为那里不但可以享受安宁,静静地读书,而且那儿空气好,可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有时还可以看到五彩的夕阳哩!

 一天放学,我回到家做完做业,夹着一本书,就蹦蹦跳跳地去小树林看书了。不到一会儿,就到了小树林。选了个适合的地方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我就入迷了,竟然忘记了时间。当我觉得眼睛有些累时才抬头一看,才发现天要黑了,于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回家。当我跑到家里,天已完全暗了下来。起初,爸爸妈妈一副着急的表情,问我到哪儿去了,我只好如实交待。从此以后,只要有谁来找我,妈妈准会说道:“她在后面的小树林呢!”

 我爱读书的原因是:想当一位老师,把中国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我知道,我现在的知识是不够格当老师的,但我会继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争取以后当一名老师,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起爱阅读,享受阅读,也继续把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6

 爷爷总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幸福,别的不说,就说阅读,想看什么书都能看到,图书馆、书店以及自己家的小书屋,随时都能满足我们阅读的欲望。爷爷说:在他的那个时代,很多孩子都读不到书,即便是已经上了学堂的孩子,也只能学到课本里的知识。那时一本小人书,都会被大家当作宝,重复看上好几遍。我们是多么幸福呀,生在了好时代,时刻有好书为伴。

 说起书屋,我的房间里也有一个小小的书柜,书柜上摆着许多不同类型的书,有神话故事、唐诗、人物传记、科幻小说……我的书柜虽然普普通通,但却是一个我随时可以进出的小世界。从《格林童话》《三毛流浪记》到《宝葫芦的秘密》《时代广场的蟋蟀》,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感受到不同的人生。

 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觉得主人公可怜极了,我要是能穿越时空,一定会把好吃的、好玩的分给她,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下她所有的火柴,让她早点儿回家。小女孩的死让我知道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刚开始看《宝葫芦的秘密》的时候,我觉得宝葫芦真好,要什么有什么,后来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的,虽然王葆靠着宝葫芦过上了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但他也失去了很多。历经挫折后,王葆把宝葫芦扔了,他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比赛。我也懂得了这世上根本没有异想天开、坐享其成的事情,只有踏实努力地付出,才会有快乐和收获。

 我爱我的小书屋,它带我去看世界,体味人生百态,也教会我很多道理。有书的世界是幸福的。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7

 小时候总是缠着妈妈和奶奶讲故事,现在长大了,我开始不满足于一些小漫画,小人书之类的书。从二年级起,我们班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些书,我便开始如饥似渴的读。至今,我已经读了不少书籍了。如《学会思考》让我懂得了思考是黑暗中的一盏灯,能够指引方向,拓宽思路。《学会负责》让我懂得了只有以一种负责任的心态面对人生,才会收获人生的美丽。《学会生活》让我懂得了学会如何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和命运……从此,读书变成了我每天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几套书,我把它们放在我的柜子里,我的柜子并不大,但里面装满了我喜欢读的书。整整一个假期,我都围着图书转。有时一整天徜徉在书海里,甚至忘记了休息,忘记了吃饭。我读的如痴如醉。读书使我增长了很多见识,拓宽了我的视野,它成了我的好朋友。在我失意的时候,它给了我自信:在我难过的时候,它会安慰我:在我孤独的时候,它会陪伴我。

 设施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说得没错,汲取书中的营养,我们就可以健康地成长。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跟随作者感受喜怒哀乐,感受幸福和快乐。一本好书就像一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书籍是我的乐园,是我获取知识的地方,给了我无限的快乐。我爱读书,书里承载着我的梦想!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8

 书,就像一盏明亮的灯,我们可以鸟瞰未来;书,就像一叶舟,带着我们扬帆远航;是书,让我可以前见未来,后见古人。听,大自然的嬉笑;看,鸟儿在天空中翱翔;走,宽阔的大地上。书,我的梦。

 第一次到新华书店,我满怀着希望,愿能买到一本好书,让我荡漾在知识的海洋里。

 到新华书店,踏入店门,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架架书整齐地放在书架上。我撒了欢,奔跑着,在一架架的书上看着,我不知我要买什么,我只想在这里多停留片刻。我的脑袋里浮现出一个念头,要不,买一本儿童漫画?然而,这一种念头很快就打消了,一本本漫画很幼稚。我又看着,四处望,望呀望,望呀望

 这一些书,我真不知道要买什么好。于是,我便“挨家挨户”的寻找着我需要的书。我走了许久,许久。突然,我走到了一架标题是“儿童文学类”,那时,我便下定决心,我要买一本儿童文学小说。我找呀找,一本本书滑过指尖,终于,我遇见了一本书《爱的教育》,让我“一见钟情”。我捧着这让我喜欢的书:包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标价合适,让我很是爱不释手。我挪着步伐,一步两步,一步两步,走到售货员面前,顺顺利利地购买到了这本书!

 我高高兴兴地听大自然为我歌唱,看鸟儿在天空中伴舞,走在这片圣土上,我的书捧在胸边。

 书,我的梦。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9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至理名言开启了我对书籍的热爱。小区附近就有一个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志愿者服务书屋,因为在这里有我最喜欢的朋友——书。

 空闲的时候,我总喜欢去书屋走走,因为那里弥漫着书本的墨香,总让我沉醉其中,不愿离去。

 每当我走进书屋的刹那,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幸福的感觉犹如要蹦出胸膛一般。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只想畅游在这书的海洋里。书仿佛就是让我通往美好未来的一通桥梁,仿佛成了我展翅高飞的起点,仿佛为我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我飞得更高,更远!人们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我觉得书中还不止这些呢!书中还承载着我的梦想,能够激励我更加努力不懈地学习!

 在书中徜徉,让我懂得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要努力去克服,在做数学题时也是如此。从那以后每一次做到数学难题想要退缩时,我都会想起鲁滨逊坚持不懈的精神,想到这里,我就一定会把难题打败,我才肯罢休。就这样,一道道数学难题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我的数学成绩也由此而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这神奇的小书屋啊,我最爱的去处,这里记录着我的成长,为我补给知识,让我打开了智慧的心门,我一定会辅以不懈的努力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1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从表面意思上来说就是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取得功名,赢得荣华富贵。书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朋友,它是种子,在我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它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路;它是一艘小船,承载着我前进的梦想。我很喜欢读书,只要有时间我就去随手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品读起来。

 我的书屋就在我的卧室,整个一书架都摆满了各种畅销的书籍,有漫画书、哲理书、童话书以及工具书等。不同的图书带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童话书把我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益智故事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文学名著陶冶了我的情操,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开阔了视野。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述了鲁滨逊因为船只失事流落荒岛,不得不孤独求生的故事。在荒岛上鲁滨逊建住所、种粮食、养牲畜。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园。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害怕,我们不能丧失勇气,只有有勇气和毅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没有它你永远也走不出困境。

 我的书屋承载了我的梦,我喜欢遨游在书的海洋中,用知识来浇灌我幼小的心灵,用知识来成就我的未来。最后我会在我的小书屋里继续遨游,探索梦想,攀登高峰!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是“我的乐园”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百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

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

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从先生来说,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二、问题研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练习说明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本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题是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练习。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这段话准确使用动词的基础上,学着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可以用题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戏,也可以自行选择游戏。

教学建议

一、教师在课前可简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生平,结合鲁迅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自然导入对课文的分析,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从反映鲁迅童年生活的一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中)引出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想一想:文中的生活经历在童年鲁迅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二、课文容量大,难点多,但用于教学的课时却有限,这就要求处理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对教学难点的处理更要多斟酌。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是教学难点。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关于内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见。只要是从课文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虑,见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三、本文的写景极为精妙,此中笔法,学生未必都能一一学会。但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诸如要抓住事物特点,有恰当的顺序等,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另外,“此文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李何林语),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学生是能够接受的。

四、“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等语是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正人君子”的,但说得较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这类句子不必过多讲解。

有关资料

一、《朝花夕拾》小引(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二、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四、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学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选自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选自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满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及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朝花夕拾》写的虽然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对亲人和师友的缅怀、眷念,但同时又超越于此而表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这是一般的回忆散文所不可企及的。因为这些散文中习见的只是一些纯属个人的所谓家务事、儿女情,纯属个人的沉浮起落和情感波澜;主人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点也看不到身外涌动的时代风云和飘散的炮火硝烟。有些散文作品有助于了解某个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态,却难以展示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整体面貌,《朝花夕拾》则与此不同。由于作者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襟怀,这就使作品显示了抒写个人遭遇与关注民族命运的紧密关联,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足印也展示了一个历史时代的行迹。

《朝花夕拾》是一本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散文集。这使它与同时期许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显地区别开来。它具有一种适性任隋、洒脱不羁的风格,想说就说,想骂就骂,心中的种种爱憎悲欢,任其在笔下自然流泻。他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这几种表现方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笔底波澜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态势。他在格式上不断出新,使每一篇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构架。他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简约、严谨,又借鉴了西方散文的灵动、机趣,可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又不为所囿,而是大胆超越,自成一体。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他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和艺术革新的旗手的特色,而且也正因为这样,使《朝花夕拾》成为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9]

《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是鲁迅在“战斗”的间歇期,以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问题;亦是言志与载道的结合,将中国现代散文的写作拓展进一个新的境界。[10]

作品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朝花夕拾》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行文别是一番境地[11]。

清华新闻学院院长柳斌杰:《朝花夕拾》集中部分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作者每每把回忆往事与抨击时弊结合起来,笔锋犀利,体现了鲁迅一贯的战斗风格[2]。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12]。

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13]。

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民间话语空间的闲聊者的形象。[14]

现代作家周作人: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现代作家钟敬文:在这些散文里,能够明显看到他清醒的理智,感觉到战斗的光芒。[15]

现代文学史家王瑶:《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本书分作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中间有一个过渡段。对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和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一种意见认为,是对比关系。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又一种意见认为,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见“有关资料”)

二、本文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栏经过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叫天子的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具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的景物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融情入景,景中有人。本文在写景时洋溢着感情。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就是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描写景物所用的动词、形容词不仅确切、明丽,而且蕴含着喜爱之情,如“长吟”“轻捷”“低唱”“弹琴”之类。第四,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部分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三、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提到闰土的父亲,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增加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文章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

关于练习

一、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致有下边三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1.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于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都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默读下边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这个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找出描写景物的词语,并品味其中形容事物、表述动作的词的准确性。

(2)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1)颜色:碧绿、紫红。声音:长吟、低唱、弹琴。形状:光滑、高大、肥胖、轻捷、直窜。

(2)可以先指导学生把握这种句子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然后造句。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段文字总共不到七十个字,连用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写捕鸟的动作,试找出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试写一个游戏,表现一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

九个动词是: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写游戏的练笔,要写得清楚、真切、生动。

三、熟读下边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对你写作有什么启示?

2.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

3.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

4.三个“也许”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结构和过渡段的作用,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并品味语言。

1.这段文字起过渡作用。

2.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

3.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

4.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

教学建议

一、这一课,是学生升入中学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师在课前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的生平,结合鲁迅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自然导入对课文的分析,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本文的写景极为精妙,此中笔法,学生未必都能一一学会。但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诸如要抓住事物特点,应当有恰当的顺序等,应该指导学生掌握。

三、描写三味书屋部分是教学难点。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关于内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见。只要是从课文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虑,见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关于生僻词语,教师参见“有关资料”部分,加以了解,学生则不必深究。

四、“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等语是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正人君子”的,意义深刻、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但并不妨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有关资料

一、补充注释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引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

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引自《幼学琼林·身体》。原文是“笑人齿缺,胡为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口)像个狗洞大开着。”

3.〔“上九潜龙勿用”〕引自《易经·乾卦》。“上九”原文是“初九”,“潜龙勿用”即所谓“龙德而隐者也”。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尚书·禹贡》。原文不在一处,是学生因不懂而胡乱拼凑到一处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分为九等,上上为第一等,下上为下等里的最上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东西,有祭祀专用的一捆捆的茅草,还有橘、柚这类水果。应读作“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5.〔怪哉〕宋朝人编的《太平广记》473卷里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悉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

6.〔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892年2月,12岁那年到这里入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7.〔私塾〕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8.〔“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文载清人王先谦所编《清嘉集初编》卷五。李克用为晚唐沙陀人,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官封晋王。他为了争夺地盘,扩大势力范围,与另一地方军阀、农民起义的叛徒朱温连年攻战不停。三垂冈一名三垂山,在今山西潞城县西。李克用曾因一次对梁战争的胜利在此置酒庆贺。刘翰赋写的就是这次宴会的盛况。“金叵箩”是一种敞口的浅杯,那形制也许同现今戏曲舞台上用作道具的长方形酒卮相仿佛。鲁迅先生所引刘翰赋中的“金叵箩”一词也应作如是观,否则与下文“千杯未醉”四字便难以缀连榫合。

二、关于美女蛇的分歧意见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是坏的,鲁迅是批判它的。

“其实我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故事的后半段还讲飞蜈蚣制死美女蛇的传说,更是迷信,更没有什么寓意。我觉得这就是个迷信故事,吓唬孩子的。也可以说鲁迅在批判这个迷信故事。”

(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美女蛇’之类的故事,是从儒家说教派生出来的,原意在于逼诱儿童‘有志于学’。造成了孩子的迷信和恐惧,‘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

(陈智贤、毛志成《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北京师大学报》1974年第3期)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是好的。

“说的是蛇,指的却是人:世间有这么一种恶人,专会装扮善良的面貌骗人害人,必须小心提防他。飞蜈蚣是幻想出来的制服这种恶人的力量。”

(张毕来《初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二册教学参考书》)

有人则认为:

“这个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带有封建迷信成分和颂扬佛教的糟粕,但也包含了与人民为敌的妖魔鬼怪是会披上漂亮的伪装来害人的这样一个深刻的寓意。”

(上海人民出版社《鲁迅作品教学参考资料》)

三、对先生的分歧意见

李何林说这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作者对他“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作品中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李何林认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载山东师院等四院校编《语文教学》1978年第1期。)

《山东中学课本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说,“先生”是“一个迂腐的老学究”,他用自己身受其害的那一套“加害于儿童”。并指出,“先生”这样做“却又非但全无恶意,倒还是出于一片至诚。这里所包含的悲剧性是多么深啊!”杨炳辉也认为“先生”“是一个深受毒害的长期执行地主阶级反动教育路线的下层知识分子。因此,鲁迅对他的讽刺和批判还是有分寸的”。 (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笔记》,原载云南教育学院《中学教学》1979年第4期。)

谷奎、沛夫认为前一种意见是错误的,没有抓住“先生”的本质特征。他们依据毛泽东同志说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认为三味书屋的这位“先生”的本质,“就是一个忠实地顽固地宣扬反动腐朽封建思想的卫道士,是一个儒家的代表”;“在鲁迅笔下,先生是一个被批判、讽刺的可憎而又可笑的反面人物。” (见《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几个问题》,原载济宁师专《函数教学》1975年第1期。)

南京师院图书馆、中文系编的《文教资料简报》1976年第1期《关于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的评价问题》一文中,把作品中的“先生”落实到现实生活里的寿镜吾并根据对寿老先生生前的种种传说,认为把他看成“腐儒”,“似乎与鲁迅原意不十分吻合”。曲辰也是把“先生”与寿镜吾联系起来看的,他认为对“先生”应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曲辰认为作品中的“先生”并非是“不学无术的腐儒”,他“实行那一套是题中应有之义,完全不足为怪”;而现实中的寿老先生,据有关资料,他不仅“知识渊博”,更可贵的是“具有反帝爱国思想”,对鲁迅关心,鲁迅对他“也非常尊敬”。因此曲辰认为作品中“对寿先生的描写丝毫没有恶意”,“仅对他作了若干委婉善意的讽刺”。 (见《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载爱辉县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参考资料》1977年第3、4期)

常明对前一种说法提出异议,他说:“作者既未点寿镜吾先生的名,因而提出‘关于对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的评价问题’,在提法上倒是不十分吻合鲁迅的原意的。”他认为“如何评价现实生活中的寿镜吾和如何评价作品中的塾师是两回事”,因为“作者总不免要进行一些加工”。作品中不点明“寿老先生”,常明说,这是作者“怕人落实而影响塾师的典型性,从而影响主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他认为李何林说“先生”是“典型的腐儒”,“正是根据作品的具体叙述而肯定”的。 (见《试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两个问题》,原载《语文战线》1976年第4期)

四、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学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张硕城认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 ·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别了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满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及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4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