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提到的“牧歌”是指什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提到的“牧歌”是指什么?,第1张

牧歌”是指的一种古朴自然的纯净生活状态,一种大同的状态,是欧洲古典小说的重要主题。

但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是对它的摧毁,并在最后一章重建了一种牧歌,也是大写的牧歌,但是不同于社会主义。其实作者的意思是:社会主义是对古老的大写的牧歌变形重现,但是他也像古老的大写的牧歌一样难以实现。小写的牧歌则是不同的个人与个人的和谐。

大写的牧歌意味着昆德拉所说的“生命的遗弃”正因为如此,媚俗才对之表达得如此之恰当,媚俗以其对“生命的绝对认同”,不得不以一切代价无视粪便,也就是无视生命中矛盾和脆弱的一切;媚俗只能竖起“遮盖死亡的一道屏风”才能胜利。而把大写的生命缩减、替换为小写的生命。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在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

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他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昆德拉借托马斯之口表示:历史和个人的生命一样,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卷入太空,明天不复。在这样一个宏观的永恒轮回的观念下思考生存的意义,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现实这个感性的世界,而不是去指望什么不存在的天国或灵魂的转世。

只需要关注生存的瞬间,“存在开始于每个瞬间”,过去的已经不存在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真正存在的只有当下这一个瞬间,任何一个瞬间都已经寄托了所有的过去与所有的未来。所以,要活在当下,要执着人生,要在现在时中把握生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首歌的原唱是齐旦布,歌曲讲述了游牧人飘荡在四方心酸的流浪生活,怀想在风雨中长大的伙伴,知心的朋友聚散在天涯,想起那游牧时光就像一枚芬芳的书签夹在我有限的人生里,游牧的人啊,天下是我家。歌曲带你走进草原,苍劲牧歌意远情长。

祝生活愉快,望采纳

因为作者选取的题材,决定了其中的一男二女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对象,故曰:“没有爱情”。但作者把他们安置在不同的爱情年龄的阶梯上,让他们在相互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由于碰撞、排斥、吸引而迸射出虽然不能导致婚姻,却能显示出人物美好情操的精神火花,从而唱出了一曲反映理想人物关系的优美而清新的“爱情牧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6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