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对很多事情没有感觉,逃避不好的情绪,身边的人觉得我很有亲和力,其实是我扮演出来的人设。真正对事情感知是麻木且冷漠的。我找心理师咨询了一下,他告诉我这叫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防御机制,就是情感和观念分开,对事情只有观念,没有情感,为的是在坎坷的境遇中,避免陷入痛苦的漩涡,保持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权宜之计
在精神分析取向的防御方法中,首先讲到情感隔离,指个人在某种不愉快的情景中将自己隔离开,避免焦虑与不安。情感隔离是潜意识层面的,不为我们平常觉知到的防御机制。
一般认为这是一种相对原始的,不是很成熟的防御机制,但是原始不意味着就是不好,就是我们要摆脱掉的意思, 前一阵子疫情期间,曾奇峰和武志红对话中,身处武汉的曾奇峰老师在被问及有没有感觉到焦虑时这样回答,我感觉还好,可能我采取了情感隔离,曾老师的坦荡真实,纯粹的可爱。
我次听课老师讲到一个心脏搭桥的老教授,他十分喜爱自己的小孙子,每个周末都要见这个孩子,孩子来他家,上窜下跳,吵吵闹闹,不一会,他的心脏就受不了了,于是他约定,孩子每次来只能玩一个小时,然后必须带走。这位教授他是研究心理学的教授,所以他懂得怎么意识化的使用情感隔离的方法进行自我关怀,如果他不懂心理学,那他可能要么想孩子想的很抑郁,埋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要么勉强让孩子一直在一边玩,身体撑坏了,躺医院里埋怨熊孩子太闹腾,埋怨孩子父母没管好孩子,影响自己的身体和心情,甚至破坏亲子关系。他做到了一种平衡,享受天伦之乐和自我身体保护的平衡。
面对教育孩子的受挫,失落,抑郁,焦虑,当我们能够觉知到自己负面情绪已经出现快要Hold不住了,不妨让自己与隔离一段时间,交给其他家里人带孩子,为自己获得一些喘息的时间,我们自己先自我关怀,做点让自己更快乐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获得心灵的滋养,才可能有足够的养分养育我们的孩子,不要让自己透支,甚至枯竭,避免我们一不小心就控制不住负面情绪,攻击性向外可能伤害孩子或家人,攻击向内也容易焦虑抑郁伤害自己。我们有喘息的权利有享受的自由,请心安理得的安排上,你不必为此内疚,好妈妈不是724小时在线,好妈妈不在追求陪伴时间上,更在陪伴的质量上!要努力让自己身心愉悦,温暖慈悲,更好的爱自己和他人。
看见即疗愈,一亩园和您一起,让自己身心愉悦,温暖慈悲。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即使在那些被精心照料的儿童那里,也会留下心灵的创伤。
每个人都有创伤,每个人多要面临伤痛,所以国际著名两性和婚姻关系治疗师, 莎兰•汉考克 在一次工作坊中提出 的问题:当你感觉到伤痛时,你怎样保护自己?
你可以花点时间思考一下。
第一种方式:好人模式。
有的人会把“好”当成是自己的保护方式。因为自己都那么“好”了,所以当有问题发生时,都会自动认为是别人有问题,而别人在和他相处时,也很容易变成“坏人”。
例如我的一个女性朋友,给老公和孩子都是买品牌商品,而自己就是在淘宝上随便买点廉价货,家务活自己全包,对待公婆比自己爸妈都尽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女人”,却被老公说和她在一起生活太累了,任何时候都觉得对不住她。
他老公讲了一件事情,本来他老婆已经发现了他和一个女人在微信里搞暧昧,然而他老婆的反应竟然是黯然神伤之后变本加厉的对他好,这位男士讲,他宁可他老婆破口大骂或者对他拳打脚踢。
长时间用“好人模式”来做自己的保护层,会让一个人积压很多的委屈或者愤怒,最终让这种伤害等级加重。
第二种方式: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是我们最常采用过的方式,日常表现为面临伤痛时的麻木感。当一个人太痛苦而又不能逃离或者反抗,就会选择麻木,试着将情感与事件隔离开来,当事件继续发生时,自己就没有了情绪反应。
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的个体应对焦虑和痛苦的一种方式。
例如有个学员讲到,他的爸爸常有家暴,而妈妈冷漠又控制,而他在成长过程中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关系模式,例如读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基本上天天都会体罚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发展出了一个策略——麻木。他让自己变得很麻木,这样好像有一道墙挡在中间,天天挨打就变得可以承受了。
情感隔离可能具有许多实际价值:外科医生如果时刻挂念患者的痛苦,或在手术中产生厌恶、怜悯的情绪,就无法有效抑制冰环;将军如果瞻前顾后,就难以制定决胜的策略;警察如果不能杜绝情绪化,也很难将暴徒绳之以法。对于适应极端环境,隔离更为有效。
然而如果个体把隔离作为基本防御,生活中注重思维而忽视感受,那么很可能具有强迫性人格。
第三种方式:他人的帮助
有的人遇到一些问题时,会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来帮助自己化解,这种帮助或许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一本书上的一个观点。
例如有个学员讲到,她在初中时很痛苦,那时特别喜欢做哲学思考,有时会进入状态,觉得整个世界只有自己一人,独自面对地球和星空。那时,就会觉得自己一个人像一粒尘埃那样渺小,而自己的痛苦就更微不足道了,于是有了一种解脱感。
如果总是持有“他人的帮助”这样的保护方式,其实有时候是“我没有价值”这样的想法美化版,一个人如果长期人为“我没有价值”,那么成长之后的心理自卑倾向就会越多。
第四种方式:指责别人
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很是常见,也是很多人采用的自我保护方式。指责别人是通过把责任转移给对方,从而减少自己内心的伤痛。
例如有个学员说有一次,她的男朋友给她电话问:“吃饭了吗?”听到这句话,她竟然被激怒了,回应道:“你怎么这么笨啊,都晚上十点了,你还问我吃饭了吗?”
指责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什么呢?这个学员反思说,她很渴望亲密,而“你吃饭了吗?”这样的问候,应该是普通人之间用来寒暄的,但恋人之间使用,就好像在说我和你很疏远,我们是蒲绒人,再加上是晚上十点就更像是在传递这种信息,这刺伤了她,于是她使用了指责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使用指责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会让身边的人越来越不知道你真正在想些什么,他们也会很受伤,有可能就会选择离开。
第五种方式:展示更好的自己
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有的人干脆就用“展示更好的自己”来保护自己。这时候那个“更好的自己”其实不是自己,而是伪装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把别人压倒,从而避免自己受伤。
例如在上次培训时就遇到一个学员,当有小组讨论是,他都是“抽离”在外,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然而每当他试图进入时,很容易会讲一些“更好的道理”去展示自己,而其他人感觉到被贬低了。
一个人长期持有“展示更好的自己”不但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而且会让周围的人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保护方式,当有这些保护方式在时,你会发现谈话不容易深入,很难尽兴,因为这些保护方式都隔离了感受,切断了链接。
但保护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幼小或者无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保护方式减轻痛感,从而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莎兰•汉考克曾说,我们的心有三层: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 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感受层,而最深处是真我。感受层也可以说是伤痛层,因为“即使在那些被精心照料的儿童那里,也会留下心灵的创伤。”
因为有伤痛,所以有保护层,但是,因为有保护层组成的墙,所以真我深藏着,令我们自己碰触不到自己的真我,别人也触碰不到。
我们都渴望组建和拥有亲密关系,而真正的亲密关系是真我与真我之间的链接感,但是因为保护层和伤痛组成的墙太厚,两个人的真我就不可能相遇了。
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关系,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