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焦虑症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焦虑症的中成药有哪些,第1张

治疗焦虑症的中成药有宁神定志丸、解郁安神冲剂、牛黄清心丸、安神温胆丸等,建议你去看下中医,根据医生对你病情的辨证,有选择的服用药物。另外治疗焦虑症通常需要综合性的方法,不可单纯依靠抗抑郁药,进行正规的心理矫治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每天晚上用中药龙眼肉、炒酸枣仁各30克熬水喝。另外,最好找心理咨询师咨询一下,缓解一下你紧张的心理,调整一下心理状态。再做一些可口的东西吃,一定要吃,还要加强营养,这段时间的体力和脑力消耗非常大。需要多种措施同时使用,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休息时可以听一些轻音乐、相声、小品、笑话等舒缓焦虑的心情,或者看看窗外的风景,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自信和舒缓。

焦虑,抑郁中医应该怎么治疗

中医认为,虽然抑郁症的主要致病机理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但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因此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复方汤剂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对缓解和消除抑郁症状,同时调理气血,有着双重功效。

中医辨证:

(1)辨证论治 本病以虚证多见,实证较少,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肝肾。临床首当辨证虚实,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五型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 主证:多愁善感,悲观厌世,情绪不稳,唉声叹气,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脾虚气结,思虑太过,情绪不稳,悲观厌世,唉声叹气;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两胁胀痛,肝郁乘脾犯胃,则出现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郁脾虚之象。以多愁善虑廉见善太息,胸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为辨证要点。

2、气滞血淤 主证:情绪抑郁,自杀企图,心情烦躁,思维联想缓慢,运动迟缓,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妇女闭经。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苔白,脉沉弦。

辨证分析:本证因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痰血停积所致。以情绪抑郁,思维联想缓慢,面色晦暗,胁肋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淤点为辨证要点。肝血淤滞,肝失条达,则情绪抑郁,时有自杀企图,心情烦躁,痰血停着,心神不宁,故思维联想及运动迟缓。肝郁气滞。则胁肋胀痛,妇女闭经。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脉沉弦,均为血淤之象。

3、心脾两虚 主证: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少腹胀满、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故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头昏易惊,善悲易哭。脾气虚则倦怠乏力,脾虚健运失职,则腹胀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以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怔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4、脾肾阳虚 主证: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纳呆便溏,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禀赋素虚,久病失养,或劳房伤肾,下元亏损,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温养所致。阳虚阴盛,故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脾肾阳虚,痰饮内停,上凌于心,心神失守,故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苍白,阳痿遗精,带下清稀,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5、阴虚火旺 主证:情绪不宁,烦躁,易激惹,伴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由于长期思虚太过或是房劳伤肾,导致阴虚火旺,扰乱心神而致。阴虚火旺,心神被扰,故情绪不宁,烦躁,易惹,阴精亏损,虚神被扰,故情绪不宁,烦躁,易惹,阴精亏损,虚热内生,则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以情绪不宁,烦躁,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在治疗焦虑症用药方面,中医讲究达到健胃、补肾、疏肝、利肺、安神、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等效果。对于焦虑症的治疗,痰热扰神、肝肾阴虚、心虚胆怯这三种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一、痰热扰神

1、准备肉桂2克、黄连6克、朱砂1克。把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3克。

2、准备粳米适量、竹沥适量、白蜜汁40毫、鲜橘汁3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大米将煮成粥后,加入橘汁、姜汁。煮熟后,再加入白蜜和竹沥即可。1天分成2次服用。

二、肝肾阴虚

1、准备生山药30克、酸枣仁24克、茯苓15克。把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用来煮粥,每天服用1剂。

2、准备枣仁10克、天冬10克、连心麦冬10克、粳米100克。先把连心麦冬、天冬、枣仁一同煎成汁液,隔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煮成粥,最后加入白蜜即可。每天分成2次服用,连续服用1星期。

中医在治疗焦虑抑郁症方面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理念,但需要明确的是,焦虑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人而异。中医治疗焦虑抑郁症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治疗:中医使用一些草药制剂,如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以平衡身体的阴阳失调和调节情绪。中药治疗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体质进行配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身体的经络系统,以调整气血流动和平衡身心状态。针灸可能对缓解焦虑抑郁症症状有效,但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来操作。

中医按摩和推拿:中医按摩和推拿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放松身体和精神。例如,经络按摩和头部推拿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影响。根据中医理论,调整饮食结构和选择一些有益的食物,如山药、枸杞子、核桃等,可能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症。

除了中医治疗,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可能也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建议你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或中医心理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同时,与你的主治医生密切合作,并遵循他们的建议和指导。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 范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易怒易哭、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分为肝气郁结证、痰热扰神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阴虚证等多个证型,中医在抑郁症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对经中度抑郁及抑郁症巩固治疗、维持治疗阶段可发挥重要作用。中医治疗抑郁症总体原则为理气开郁、调畅气机。实证根据相应证型分别采用理气、化痰、清火法,虚证重在养心安神。

养血清脑颗粒组方为熟地黄、当归、钩藤、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白芍、川芎、鸡血藤、延胡索、细辛。方中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能够补血滋阴,益精添髓;当归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二药合用,滋阴养血,补肾益肝,兼有活血通脉之能,共为君药。钩藤甘、微寒,能够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珍珠母甘、咸,寒,能够潜阳安神,清热平息肝风;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能够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夏枯草苦、辛,寒,清肝火,解郁结,共为臣药。白芍滋阴养血,川芎活血行气,合归、芍而成养血和营之用;鸡血藤、延胡索补血活血,化瘀行气,舒筋通络,养血袪风,共为佐药。细辛散风通窍止痛,又可制约方中凉药之性,能够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使药。全方标本兼治,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

养血清脑颗粒用于因血虚肝旺所致的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心悸,失眠;由血虚肝旺所致的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由心肝血虚,血不养神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乏力。适用于辩证为肝气郁结证,兼有血虚阳亢的抑郁症患者。

归脾丸组方为炙黄芪、龙眼肉、党参、白术(炒)、当归、茯苓、酸枣仁(炒)、远志(制)、木香、炙甘草,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二者共为君药。党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强补血养心之效,为臣药。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全方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归脾丸用于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而致气短懒言,失眠多梦,健忘,头晕头昏,肢倦乏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心脾两虚,心失所养而致心慌不安,失眠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由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纳呆食少,肢倦乏力,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弱;适用于辩证为心脾两虚证的抑郁症患者。尚有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抑郁、失眠症的报道。

舒肝散组方为柴胡(醋炙)、香附(醋炙)、当归、白芍(酒炙)、白术(麸炒)、茯苓、栀子(炒)、牡丹皮、薄荷、甘草。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止痛,加强柴胡的疏肝解郁之力,为臣药。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疏肝,以养肝体,助肝阴,又防柴胡劫肝阴;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祛湿、益气和中,扶土抑木,以滋化源;气郁易化热,故以栀子、牡丹皮、薄荷清郁热,共为佐药。甘草既可健脾和中,又可调和诸药,用作使药。全方疏肝理气、散郁调经。

舒肝散用于肝郁不舒,肝克脾土所致的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胃脘胀闷,食后加重,苔薄白,脉弦;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导致气血失和,脾虚不运,清阳不升而出现头晕目眩,每遇情绪波动则加重,伴心烦不寐,大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肝郁气滞所致的两胁胀痛,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喜叹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适用于辩证为肝气郁结证的抑郁症患者。

逍遥丸组方为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舒肝,以养肝体,助肝阴,又防柴胡劫肝阴,为臣药。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和中扶土抑木,以滋化源;薄荷辛凉清轻,助柴胡疏肝散热,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兼为使药。全方肝脾并治,补疏共施,气血兼顾,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功。

逍遥丸用于肝郁不舒,肝克脾土所致的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胃脘胀闷,食后加重,苔白腻,脉弦滑;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脾不和所致的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喜叹息,胸闷胁痛,腹水便溏,心烦不寐,舌苔白腻,脉弦细;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导致气血失和,脾虚不运,清阳不升而出现头晕目眩,每遇情绪波动则加重,伴心烦,不寐,大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适用于辩证为肝气郁结证的抑郁症患者。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逍遥丸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

焦虑症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恶化。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或者两者结合治疗效果更好,但需要反复试验,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这是对焦虑症患者最有效的心理治疗形式。焦虑症患者容易出现两种错误的逻辑:一是高估坏事发生的可能性;第二是想象事件的结果过分戏剧化或灾难性。焦虑症患者对事物的扭曲认知是导致疾病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需要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重建认知,以达到治疗目的。2)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教育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继发性焦虑,通过倾听、鼓励和支持技巧向患者传递积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3)其他治疗:此外,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生物反馈治疗、放松训练、呼吸控制训练来帮助缓解焦虑症状。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是指患者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能感到胸闷、心悸、气体压力、全身不适等症状。但急性焦虑发作可因过度紧张、精神刺激等导致惊恐发作。,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甚至有濒死感或大小便失禁。有时候需要救护车去医院治疗。但是经过检查,没有特别异常的指标,症状很快缓解,这就是焦虑。中医治疗焦虑症多以肝、心、脾为主,心脾两虚可用归脾汤治疗。脾失调可用四逆散、四逆汤治疗;肝肾阴虚可用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汤治疗。脾阳虚可以选择金匮肾气丸。

焦虑症的中医治疗如下:1。汤剂治疗:中药汤剂通过调理气血改善机体的焦虑状态;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有助于缓解精神焦虑,紧张神经,睡眠缓解焦虑;3杵针疗法:一种新开发的方法,与按摩非常相似,通过按一定强度的穴位来缓解失眠和焦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8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