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焦虑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焦虑症的方法,第1张

在治疗焦虑症用药方面,中医讲究达到健胃、补肾、疏肝、利肺、安神、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等效果。对于焦虑症的治疗,痰热扰神、肝肾阴虚、心虚胆怯这三种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一、痰热扰神

1、准备肉桂2克、黄连6克、朱砂1克。把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3克。

2、准备粳米适量、竹沥适量、白蜜汁40毫、鲜橘汁3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大米将煮成粥后,加入橘汁、姜汁。煮熟后,再加入白蜜和竹沥即可。1天分成2次服用。

二、肝肾阴虚

1、准备生山药30克、酸枣仁24克、茯苓15克。把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用来煮粥,每天服用1剂。

2、准备枣仁10克、天冬10克、连心麦冬10克、粳米100克。先把连心麦冬、天冬、枣仁一同煎成汁液,隔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煮成粥,最后加入白蜜即可。每天分成2次服用,连续服用1星期。

焦虑症在中医理论中称之为郁症,对于郁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肝气郁结型的焦虑症,临床上对于治疗原则,主要是疏肝解瘀、理气和中,常选用柴胡舒肝丸进行治疗。

第二、气郁化火导致的焦虑症,临床上主要是选用丹栀逍遥丸进行治疗,作用是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第三、痰气郁结而导致的焦虑症,临床上一般选用半夏厚朴汤进行治疗,它的作用主要是行气开瘀,化痰散结。

第四、心神失氧而导致的焦虑症,临床上主要的作用就是甘润缓疾,养心安神,常选用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

所以说,焦虑症的中药治疗有很多种,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

长期焦虑抑郁会让人精神产生问题,严重会引起自杀心理。焦虑和抑郁症是两个不同疾病,患者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可以采用中医。长期焦虑抑郁应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寻求身边的支持,科学调整自己的情绪,做好这几点才可以摆脱抑郁焦虑的不良因素。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很容易发生焦虑症和抑郁症。长期焦虑不仅会精神出现问题,还会引起自杀心理。对于焦虑症,常见的症状是性格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情之前总是思前顾后,对新鲜事物不能很快的适应。抑郁症主要是情绪低落,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感觉活着没有任何意义。长期抑郁焦虑不利于身体健康,患者要做好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下面给大家介绍中医治疗的方法。

第一,中医治疗。长期焦虑抑郁,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可以使用中药材,包括五味子、合欢皮、灵芝、当归、熟地黄、酸枣仁,将这些药材用水煎服,可以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增强身体免疫力。另外阴虚火旺者,要谨慎使用这些药材。

第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一定要坚定自己,能够战胜疾病,清楚自己的病情,相信现在医疗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是可以痊愈的。

第三,寻求身边人的支持。长期焦虑抑郁,情绪难以控制,尽可能争取家属以及身边人的关照,消除病因,还可以缓解病情,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第四,科学控制自己情绪。患者发生焦虑症和抑郁症,会出现胡思乱想,坐立不安,此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学会放松,排除杂念。

以上所述是关于长期焦虑抑郁的相关治疗方案。每个人体质不同,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不同,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长期焦虑抑郁,让患者认为自己活着成为累赘,认为自己发生了不治之症,作为家属要多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你好,你的情况是属于焦虑症的表现,跟你压力大,潜意识里神经紧张有关系

建议你吃点中成药心脑静片和清脑复神液调理一下,具有滋阴养血安神,缓解焦虑的作用同时平时多喝点百合粥和莲子粥,可以滋阴安神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舒畅心情多喝点玫瑰花茶,疏肝解郁多户外运动

焦虑,抑郁中医应该怎么治疗

中医认为,虽然抑郁症的主要致病机理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但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因此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复方汤剂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对缓解和消除抑郁症状,同时调理气血,有着双重功效。

中医辨证

(1)辨证论治 本病以虚证多见,实证较少,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肝肾。临床首当辨证虚实,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五型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 主证:多愁善感,悲观厌世,情绪不稳,唉声叹气,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脾虚气结,思虑太过,情绪不稳,悲观厌世,唉声叹气;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两胁胀痛,肝郁乘脾犯胃,则出现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郁脾虚之象。以多愁善虑廉见善太息,胸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为辨证要点。

2、气滞血淤 主证:情绪抑郁,自杀企图,心情烦躁,思维联想缓慢,运动迟缓,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妇女闭经。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苔白,脉沉弦。

辨证分析:本证因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痰血停积所致。以情绪抑郁,思维联想缓慢,面色晦暗,胁肋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淤点为辨证要点。肝血淤滞,肝失条达,则情绪抑郁,时有自杀企图,心情烦躁,痰血停着,心神不宁,故思维联想及运动迟缓。肝郁气滞。则胁肋胀痛,妇女闭经。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脉沉弦,均为血淤之象。

3、心脾两虚 主证: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少腹胀满、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故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头昏易惊,善悲易哭。脾气虚则倦怠乏力,脾虚健运失职,则腹胀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以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怔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4、脾肾阳虚 主证: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纳呆便溏,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禀赋素虚,久病失养,或劳房伤肾,下元亏损,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温养所致。阳虚阴盛,故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脾肾阳虚,痰饮内停,上凌于心,心神失守,故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苍白,阳痿遗精,带下清稀,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5、阴虚火旺 主证:情绪不宁,烦躁,易激惹,伴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由于长期思虚太过或是房劳伤肾,导致阴虚火旺,扰乱心神而致。阴虚火旺,心神被扰,故情绪不宁,烦躁,易惹,阴精亏损,虚神被扰,故情绪不宁,烦躁,易惹,阴精亏损,虚热内生,则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以情绪不宁,烦躁,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5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