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第1张

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说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那么你知道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吗。

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1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儿童3岁的时候

儿童3岁的时候是一个心理生长过渡期,3岁之前儿童属于无条件接受期,但在3岁之后儿童逐渐有了判断观念和选择性,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和潜意识,因此一旦到了3岁,儿童逐渐表现出逆反心理,出现和家长对着干的的表现,这是正常的,需要家长改变教育方式和儿童沟通。

2、儿童4-5岁的时候

儿童到4-5岁的时候这种叛逆心理会尤为突出,这个时候儿童好奇心会变得很重,而且经过3岁那一年的认知和思维转换,在4-5岁的时候,很多事情会首先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寻求父母的意见或是听父母的安排。而且因为行为能力的增强,导致心里的还会生出模仿的意愿。情绪起伏也变得很大,会有兴奋、安静、害怕、紧张和愤怒等多种情绪交替。家长此时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避免儿童性格偏执,出现极端表现。

3、儿童6岁的时候

6岁相比较4-5岁的时候,儿童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判断,而且逆反心理会相较的减少。有了2年的叛逆,儿童已经知道自己家庭、幼儿园和生活中的运转规律,对一些事物和人也能做出正确判断,所以逆反心理会小很多。但同时接触的事物更多,所以好奇心会加重,而且还会变的依赖性很强,也会变的很固执,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十分抗拒,很容易情绪化。

所以家长要注意引导,6岁也是儿童即将面对上学的年龄,所以家长此时要有耐心,也要开始培养儿童学会自己控制情绪,开始培养儿童的耐性。

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2

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幼儿的认知活动仍然依赖于行动,其特点是在思考时做事,不是想好再做。

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儿童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高,行动灵活,活动量大。

2、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新鲜。

3、自我控制力不强,思维活跃。

5-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一般特征:对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和理解欲望,爱问各种问题,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个时期,幼儿的思维仍然是一个具体的形象,但最初的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可以掌握一些抽象概念。

三四岁孩子的心理特点3

年龄特点

一旦孩子开始进入三岁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不可思议和奇迹。比如突然孩子蹦出一些特别奇怪或者特别有哲学的话,很容易发火,开始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让我们不能理解。事实上3-6岁孩子,应该是除青春期之外的另一个非常复杂和叛逆的不好收拾的年龄,在我看来,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比青春期来得还要重要。

心理表现及养育措施

一、内部价值观的自我构建

1、三岁以前,孩子需要健康的心里营养让他足够相信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亲人;

2、三岁到六岁,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他们要形成自己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社会规则或价值观;

3、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比我们更容易难过、无所适从。

因此,当发现孩子在做错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先急着批评她,或者孩子在某件事上犹豫不决的时候不要先急着催她、不耐烦地吼他,请先冷静地想一下或和他谈一下,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他指明方向。

二、追求完美和秩序敏感期

1、对一件事情要怎么做或者一个东西应该怎么放,放在哪里有强烈的支配欲望;

2、即便很小的事,在受到他人干扰和打乱的时候会十分不安,会哭闹;

那么,在孩子因为这样的情绪或者不满而抗议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道歉,是尊重,而不是毫不在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这样将来我们的孩子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才懂得和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安全距离,才懂得对不喜欢或者不如意说NO,才懂得排泄不健康的情绪。

三、自我审美的构建

1、突然很在乎自己要穿什么,自己选衣服而且经常摆弄,要求妈妈买和小朋友一样的衣服,就算天气冷也要坚持穿得帅气漂亮;

2、会观察、评价别人穿什么(丑、好看等);

3、故意走得趾高气昂要别人关注他,夸他,小女孩表现得明显一些。

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自我欣赏最重要的`时期。很多成年人,崇拜一个人崇拜到发型要和他一样,衣服要和他一样,甚至走路姿势、面部表情都要和他一样,就是因为幼儿时期的自我审美没有建构好。因此这一阶段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发自内心而不是靠物质等保障建立自信,以后他才会从容的欣赏别人,才不会嫉妒、盲目地崇拜和模仿。

四、婚姻敏感期

1、当他们开始喜欢当爸爸或者当妈妈,会用心地照顾自己的“孩子”,一个布娃娃或者一个小动物的是时候,说明孩子进入了婚姻敏感期;

2、他们会一起商量谁当爸爸谁当妈妈,这个家什么事情谁做主等;

3、渐渐会延伸出真实的想法,比如要和某某结婚,有固定的喜欢的对象或要好的同伴,会有占有欲,开始有恋父或者恋母情节。

这个阶段,家庭里每个人的角色和各成员间的关系会对孩子以后的婚姻、情感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每天都在争吵的家庭,即便有爸爸有妈妈,孩子的心理也会受到创伤。所以如果不可避免成为单亲家庭,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否定另一半,不要排斥孩子和另一半相处。在和睦的家庭里,在保证夫妻正常恩爱关系的同时也应理解孩子的恋父情节或恋母情节。

五、性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正常的心理发展,到这个年龄,不可避免会对自己和异性不一样的地方产生好奇,对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开始探索。

不搞性神秘,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引导,是3-6岁幼儿性启蒙的重点。当孩子迷茫的时候我们还在遮遮掩掩,那么他们就会更迷茫,迷茫到以后就会变本加厉的找回来,过早发生性关系并且不懂得自我保护。所以,对待幼儿任何性探索行为和疑惑,有问必答,科学引导,不粗暴打断,不羞辱谩骂,还可以借助一些书籍绘本带着孩子去了解,就像了解我们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

3-6岁是一个很复杂的年龄阶段,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的时间可能不相同。但如果这些都没出现,也不要庆幸,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家庭的变故,养育者的过多干预和掌控等)让孩子的心理发展滞后或者停止,并不是好消息。希望大家多去和孩子互动,多观察孩子,多陪伴孩子,到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是是最好的。

嗨,大家好!我是月亮说童书,我以19年的书店工作,5年的童书实践研究,3年的绘本故事会活动经验,来和正在这条路上摸索的您分享孩子的阅读之路。

还记得我家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很喜欢我经常和她玩一个 游戏 。这个是简单的情绪认知 游戏 。

宝贝,笑是怎么样的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女儿张牙舞爪的咯咯笑着。宝贝,哭是怎么样的呀?呜呜呜呜呜呜呜。。。。。。女儿好玩而夸张的假哭着。宝贝,生气是怎么样的呀?哼!小小的娃娃叉着腰,假装横眉怒目的样子,可爱极了。宝贝,难过是怎么样的呀?她学着我教她的,两根小手指像这表情一样[委屈],最后母女俩都笑翻了。

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人类幼崽更厉害,天生就会表达情绪。生气或伤心了就哭,着急了就大叫,玩得高兴就笑或尖叫,根本不需要大人教。但是,我们得在孩子启蒙之初,教会孩子认知自己的各种情绪,才有以后慢慢长大以后的学习怎么去面对情绪。

注意,这里说的是,知道自己此时是什么情绪,而不是控制情绪。孩子是最纯真无暇的,在它小小的年纪,就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你得学会控制情况,伤心了不准哭,生气了不准叫,我觉得是件很残忍的事情。人这一生如此漫长,何苦这么早要求孩子成熟?在父母爱的羽翼下,就让孩子尽情的做自己吧。

但是,做自己也不代表生起气来就乱扔东西是不是?不代表行为没有边界没有准则是不是?

我一朋友小姑的女儿,自小娇生惯养,五岁多的孩子了,送去幼儿园都还得坐婴儿车。有一回去我朋友那吃饭,小姑娘和我朋友的女儿起了争吵。家长两方劝阻,朋友的女儿很快就被安抚住了。而其小姑的女儿却情绪激动得久久停不下来,怎么劝哄都不行,最后演变到威胁妈妈说要拿刀来划自己小手。妈妈说,好,你又自残是吧?你为什么次次都要这样呢?看到这样的对话,朋友表示下巴都掉落下来。朋友和我说起这事的时候,我也感觉自己完全被这对话给震住,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五岁多孩子和妈妈的对话。

有一回翻抖音,看到一个家教类视频,真人 育儿 师进家庭教育的那种。看到那幼儿园阶段的男孩子,根本不听大人的话,生气起来拿起刀来威胁家人的情景,真的让人感觉震惊而无言以对。这是连小学阶段都还没到,才上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哦。

你说,孩子需不需要学会认知自己的情绪?然后才有后面的懂得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情绪?照我说,太有必要了,太有必要了,太有必要了,千万别小瞧。孩子生气就打人这种习惯您总得解决是吧?否则去到幼儿园怎么办?等着老师三天两头找您投诉?

怎么解决?咱们可以用绘本,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懂得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情绪。懂得了自己现在是什么情绪,才知道如何去面对,是不是?而这当中最重要的,一定是来自家长给予孩子那无尽的爱,陪伴,与耐心。

一、《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系列

这是一个暖色调的系列绘本。这个暖色调,不是指图画的暖,而是整体给人感觉就是暖暖的。围绕着一只小兔子的日常生活而衍生出来的各种情绪,阅读起来,让人感觉这个世界暖暖的,世界是美好的,亲人是友爱的,朋友一起玩是快乐的。从第一辑《我不想生气》、《我不愿悲伤》、《我好快乐》、《我很善良》开始。

它的故事性其实不强,没有很精彩的故事,但是有暖暖的世界,有那可可爱爱肉肉萌萌的小兔子,还有那很有特色的各种材质的触摸手感,这套书用它的独特,为阅读它的孩子构造了一个温馨的世界。一个暖暖的,友爱的世界,我觉得是我们很有必要为孩子打造的对世界印象最初的底色。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慢慢的,陪伴孩子读懂了自己的情绪。

二、立体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

情绪的世界有没有颜色?在这本全球知名的绘本里,有。它看得见摸得着,快乐时想笑,忧伤时候会哭,生气时像一只燃烧的小火球。。。这是唯一一本,把情绪具体到孩子常见色彩的一本绘本,让孩子很容易就通过自己熟悉的各种颜色,懂得了表达自己此时是什么样的情绪。

**是快乐的,蓝色是忧伤的,红色是愤怒的,黑色是害怕的。绿色是宁静的。还有个粉红色,那是什么呢?噢,也许是爱,是爸爸妈妈的爱哦。

这本书的立体效果做得很好,快乐的**有很多的饼干,哭得眼泪像一条条下雨的线条,在黑漆漆的森林里害怕着。这些立体效果不仅生动,更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和大家分享个玩这本书的方法:

我们可以分别做三个瓶子,分别代表快乐,愤怒,害怕。为什么只有三个呢?宝贝还小,还不太懂得如何分辨忧伤和宁静。而快乐愤怒和害怕,是最容易区分的。当孩子情绪很激动的时候,就往瓶子里投一张纸条。

快乐的,我们亲亲宝贝的小脸庞。告诉宝宝,看到宝贝这么快乐,爸爸妈妈也很快乐呢。

愤怒的,来,宝贝,让我们把这只愤怒的小怪兽先关在小瓶子里面,宝宝我们看好它,不可以让它出来大喊大叫。好,现在告诉爸爸妈妈,你为什么愤怒呢?

害怕的,不怕,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会永远保护宝贝。爸爸妈妈抱抱,我们也把这只害怕的小怪兽关在小瓶子里面,害怕出不来啦,我宝宝就更勇敢啦!

过段时间,我们再来看看?月亮阿姨希望宝宝的情绪小瓶子里,快乐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哦。

这本书在市面上有好几个版本,推荐大家选择来自乐乐趣童书的立体绘本版。立体效果真的很不错哦。

(一)强烈的好奇心,同伴关系的发展

3岁儿童对新鲜的物体、情景和新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试着做的愿望。这些能力的发展是3岁儿童接受教育的最好条件。3岁儿童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他们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愿意管别人的事了。

(二)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

大量观察研究发现,3岁以后的儿童总是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而不能做到想好后再做,3岁儿童听故事时,喜欢伴有动作表演,边看边演,边看边听,这些特征都是思维活动与动作不能分离的表现。

(三)行为受情绪支配

3岁儿童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为。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积极的情绪,有了情绪就有活动的积极性。3岁儿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他们知道要上幼儿园了,但情感上却舍不得离开他依恋的亲人。表现是大哭、拉着手不放、不许亲人离去等等。这是儿童情感发展在3岁阶段的一种正常表现,可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慢慢地帮助儿童消除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

(四)喜爱模仿

3岁以后儿童的模仿性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外部的活动或动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了,所以成人做的事,别人做的事情都会引起他的新鲜感,他都想去尝试一下模仿来学习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树立好的模仿榜样,尤其要注意家长和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4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