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前期——歌德时期 哥德时期,阿尔卑斯山以北开始重要起来。十二世纪法兰西国王将巴黎定为 首都,十三世纪在巴黎出现了巴黎圣母院与巴黎大学,大学培养出阿贝拉尔、马 格努斯、阿逵那、柏纳旺蒂尔,巴黎有维持十五万居民的商业,它已经超越君士 坦丁的地位了。 当时的教堂不只是宗教中心,而是一切生活的中心。教堂中的马利亚取代希 腊神话中的雅典娜,成为艺术、科学的赞助者,因此她的大教堂不单用于布道, 也用于演讲授课讲堂,圣殿也是不断更换著宗教剧的剧院院,合唱队席位不只用 于礼拜背景,也是音乐厅或剧场,教堂外部深凹进的正门是季节性神秘剧的舞台 背景,门廊成为吟咏诗人和魔术师的演出舞台,石雕和彩色玻璃不单说明了布道 内容,还是激发了观众的想像力的艺术品。 不只巴黎圣母院如此,其他教堂都有圣母马利亚圣殿。各教堂多半都有附属 的修道院、学校、游客招待所与救济院。各狭窄的街道由教堂广场向外辐射,街 道两旁是居民住宅和商店,居民都加入工匠行会,因此他们在教堂建造时贡献过 劳力和商品,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会捐赠窗门、雕像、蜡烛、圣餐面包等等。大教 堂结合切石工、石匠、木匠和金属制造工等的集体劳动成果,它是居民共同创造 的最大产品。在当时一座城镇的地位取决于大教堂的规模和高度,以及教堂内收 集的圣物。 在大教堂中可举行各种活动,雕塑、彩色玻璃表现的主题也是包罗万象,大 教堂仿佛是中世纪的综合论文,涉及到法律、哲学和神学,它也被视为石头和玻 璃作的圣经,或提供无文化者阅读的书本,它还是有文化者阅读的直观的百科全 书。 歌德时期的思想 二元论 从克路尼罗马式寺院(1095),到夏尔特尔大教堂开始兴建(1194)这百年 间,改变的不只是艺术风格。社会、政治、思想模式也发生剧变。中世纪以神圣 建立起的秩序出现冲突。 在这紧要的关头,理性的哲学被用于对付这些分裂的势力,将哥德式理解为 一种冲突著的不和谐的风格是最恰当的。它使对立的因素暂存于不平衡的状态中 。在以后的一个世纪中,哥德式的综合体瓦解了,基本的对立──即二元论── 已不在可能得到调和了,于是出现政治社会上的武装冲突、教会内部的分裂,并 导致哲学和艺术上的分歧。 哥德式二元论如下:教会(教皇)VS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基督教权威VS 北欧王国(尤其法国英国),教会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国际主义VS南北争霸连续日 后数世纪冲突的民族主义,封建庄园修道院VS城市大教堂,贵族VS城市团体,教 士VS俗人,今生清贫VS来世天福,现世痛苦VS天国的宁静和平。 哥德式建筑无论在内部外部,都存在着实心与空隙,推力与反推力,吸引与 排斥等的对立,这些对立因素使静止的重量富有活力。 雕塑中人像表现人类中的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对立,这一对立明显表现于非人 格化的预言家和圣徒的肖像学中。 在文学中,拉丁语和本地语言对立,在音乐中,出现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对 立。在调性艺术中,出现对假设的音乐本质无结果的学术讨论,与日趋重要的教 堂诗班的实际乐音;大学里理论性声学的抽象研究,与音乐创作的实用艺术。 音乐里也有内在冲突:单调合唱与复调小合唱、噪音与器乐对比,水平进行 的旋律和同时发出的垂直旋律,和音和不协和音的对立,复调圣歌中各声部之间 的节奏上的对比,行与行、固定旋律与不定旋律的相对。 简言之,哥德音乐显示出所有建立在原则上的内在的对立。 b学术的综合——经院哲学、数学、音乐、建筑 二元论导致需要某种「共存」,它就是经院哲学。 大教堂学校设立的科目就是「七学科」,包括三学科的语法、修辞、逻辑, 四学科的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从圣母门到夏尔特尔大教堂,七个文科的化身使他们知道信念需要理性与知 识的启迪,建筑必须是一种符合逻辑的砖石结构,雕塑和彩色玻璃必须是百科全 书,音乐必须是一种声音的数学形式,一切体验要理性而非情感的表达。对经院 哲学家而言,以理性为基础创造世界的上帝是通过合乎逻辑的的思维才可被理解 ,因此认识宇宙的关键在运用理性,哲学上的真理和艺术价值取决于思想与富有 逻辑的秩序体系。 阿比拉德(Abelard) 的肯定与否定是哥德式思想的早期表现,他的继承人 继续对终极真理是透过信念还是理智来发现、对神性的权威是盲目接受还是作理 智的思考、对普遍还是个别、因还是果、命题还是对语、宿命还是自由意志等问 题进行辩论,最后阿逵纳在辩证法中找到答案,他在他的《神学总论》中试图以 合理的体系全面综合有关基督进信念的全部文章。肯定否定、对立观点被调和了 。 如此的总结性论文,一如哥德式教堂的结构一样,主题必须包罗万象,有系 统的分成命题和副命题,并有根据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的结论。每一个逻辑命题 恰到好处的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如哥德式教堂拱顶的每一砖一瓦,只要有一个前 提被证明不成立,整个结构就会倾倒,就像无拱顶石的拱门。 从阿逵纳经院哲学,产生了「美」的经院主义的定义,根据阿逵纳,美是以 完整、比例、和谐和明晰为标准的,因为思想需要秩序,整一高于一切,社学的 计算和象征主义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三」的重视──以每三句押韵的末日 经、三行押韵诗、三段式圣歌、三重节奏。八度、五度、四度音程的出现,数学 的影响力远大过感官上感受到的和谐。 哥德式音乐存在于和其他哥德是艺术风格紧密相关的统一体中,如果将它从 统一体中分离出来就很难为人理解了。 新赞美诗的主题往往是奉献给圣母。 听众可根据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性情来决定是要听拉丁语歌词的庄重传统旋律 ,还是口语文体的法国歌词,允许音乐情趣的多样化,是寺院中同质的修道院生 活转向异质的城市生活的发展趋势中的组成部分,大教堂正是这一潮流的表现。 新的旋律、节奏和文字上的多样化隐含会众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组成的,此状况 与体现在雕塑和彩色玻璃中的多样化想像力是相同的。 由于声部是逐级升高的,从而体现了与建筑相似的垂直概念,和眼睛一样, 耳需要固定的点符来计量上生和下降,底线的音程可以固定住旋律逆向变移的点 。除了这种线性的直起直落,各种类型的多声部音乐还借用于计量其他更迅速的 声部变移的点符来获得节奏上的行进感。由于哥德式音乐有几个相对的旋律、不 谐和的音程、同时唱出的不同乐谱以及几个的节奏,因而形成上升的紧张感 。所有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使哥德式音乐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 哥德式拱顶和扶臂结构上的整一性,实际上是哥德式建造者对罗马式经验主 义者所做的回答,单体教堂中的肖像学和因城镇城市而异的大教堂,表明当时允 许城市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无论是内部或外部,人的视线沿着无数向上的垂直线 到达塔尖和小塔尖,最后移向天空。在内部,人的视觉体验与此相似,垂直线移 至天窗,然后穿过玻璃到达窗外的空间。和排除外部世界为原则的的罗马式寺院 相反,哥德式大教堂追求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的统一,因为外部和内部的线条在玻 璃幕墙上重叠,内部拱顶的推力和反推力在外部扶壁和飞拱的作用下达到平衡。 哥德式风格需被看做是一个活性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与此相反 ,希腊神话甚至罗马式寺院都是一个已完成的整体,观者的目光最终在两者的某 个部位上停留下来,哥德式风格引人入胜之处是在使人产生未完成的不静止的观 念上,观者的视线即刻就被吸引过去,并随之漂浮想继续看下去。 除了哲学辩证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来调和这种不一致性,所以通过理性争论得 出非理性、一如通过物质表现获得非物质,理解那不可理解的,思考那不可思考 的,分隔那不可分隔的,哥德式艺术在物质与精神、实体与空无、自然与超自然 、吸入和排出、有限和无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来。
参考: lifefhl
myblogyahoo/chp127
参考: myblogyahoo/chp127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法学博士,并从皇帝手中买得一个皇家顾问的头衔;母亲是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有艺术修养,并擅长讲故事。这样的家庭,对歌德走上艺术之路很有帮助。1765年,歌德谨遵父命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个人兴端却在艺术与自然科学方面。
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继续求学,在那里结识了很多”狂飙”诗人,并积极参加旨在反抗封建、谋求民族发展和个性解放的“狂飙突进”运动。当时的德国,“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可怜的商人气息渗透了全体人民。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歌德只能借助自己的文学之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他的剧作《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1773)获得成功,使其成为狂飙运动的领袖。
大学毕业后,歌德回到故乡,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宫廷做了枢密大臣,试图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不幸碰壁。1786年,他秘密离开魏玛,到意大利游历,研究古希腊,罗马艺术。回国之后,他对宫廷政治不再热衷,而将兴趣转移到了文艺创作上。先后写出了《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1787)、《哀格蒙特》(1788)、《托考多•塔索》(1790)等剧作。1796年,歌德结识了席勒,两位德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开始了长达10年的艺术合作,他们相互帮助,彼此激励,各自完成了其重要作品,并以他们的艺术成就,提升了德国文学和艺术的水平。
外国文学史分为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两大部分。
编辑本段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古希腊文学
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其文学分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公元前12——8世纪 这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希腊神话是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又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它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散见于古希腊各种文献中。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思想表达形式。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古希腊人便借助想象来解释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杜会现象,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在支配一切,他们把自然现象拟人化、个性化,这样便产生了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内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发展得比较完善,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正常反映,在今天,希腊神话仍显示出永久的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和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具体内容见专节) 赫西奥德是荷马史诗之后,于公元前8世纪末7 世纪初出现的叙事诗人,写作教诲诗《工作与时日》,是流传下来最早的长诗。另一成就是写作长诗《神谱》,收集古代神话传说。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系,多出自这首长诗。 2、第二阶段:公元前8——6 世纪 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散文、寓言。抒情诗是氏族社会解体后出现的诗歌形式,没有氏族庇护的人们,摆脱了氏族重视集体情感的意识和传统的束缚,个人的遭遇引起了种种复杂的情感,抒发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自主情绪的抒情诗日益发展起来。抒情诗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著名的独唱诗人是萨福(公元前610—)和阿拉克瑞翁(公元前550—465),合唱抒情诗人是品达(公元前522—442)。 女诗人萨福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她的诗体被后世诗人模仿,称为“萨福体”。阿拉克瑞翁的诗歌颂爱情和醇酒,后世诗人模仿他的诗体,称“阿拉克瑞翁诗体”。品达的诗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教训,诗风庄重,词藻华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崇高的颂歌”的典范,密尔顿、歌德等人都曾模仿他的风格。 萨福 对后世西方作家有很大影响。拜伦到希腊游历,凭吊萨福。画家也以她为题材进行创作。法国画家阿尔玛的作品《萨福和阿尔凯奥斯》(1881),乐师正在为萨福弹竖琴,激起诗人创作的想象。 《伊索寓言》相传由公元前6 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主要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作者在保留寓言中的动物本性特征的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语言和思想,几乎每则寓言都要阐明一种道理或观点,发人深省。它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生动恰当,对后来的寓言作家拉封丹、克雷洛夫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早在明代,伊索寓言就传入我国。我国读者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来说明问题。如《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狼来了》等。 3、第三阶段:公元前6——4世纪 奴隶制城邦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这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文学成就包括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希腊文学在雅典全盛时期达到了高峰,涌现出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著名的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具体内容见专节) 文艺理论:在古希腊,文艺理论和美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当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的代表是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 4、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中叶 奴隶制衰微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代表剧作家是米南德(公元前342—292),写作家庭喜剧。 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灭亡,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结束。
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通常划分为3个阶段: 1、 共和国时期的文学(公元前3世纪至前1世纪)是古代罗马文学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 要的文学成就是戏剧、散文和诗歌。戏剧直接移植希腊戏剧形式。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2世纪间,罗马出现著名喜剧家普劳图斯(约前254——前187)和泰伦提乌斯(约前186——前161)。他们的喜剧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同时揉入罗马生活。普劳图斯还吸收罗马民间戏剧的因素,为罗马化喜剧的形成做出贡献。普劳图斯流传后世的作品有2l部,著名的作品有《孪生兄弟》、《一坛黄金》、《吹牛的军人》等。他的喜剧对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家产生过影响。 卢克莱修(约前93——约前50)的哲理长诗《物性论》;卡图卢斯(约前84——前54)的优美抒情诗颇负盛名。 西塞罗(前106——前43)的演说词达到古希腊以来雄辩术的高峰,成为拉丁语散文的典范。 2、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世纪后期至公元1世纪初期)是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文学主要是诗歌。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是著名的三大诗人。 维吉尔(前70——前19)的主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或译《伊尼德》)。《埃涅阿斯纪》描写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沦陷后率众到意大利建立国家的故事,歌颂罗马国家的历史,颂扬奥古斯都的功绩。《埃涅阿斯纪》学习、模仿荷马史诗,这是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对后来欧洲的史诗产生重要影响。 贺拉斯(前65——前8)是杰出诗人,也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他的《歌集》主要是抒情诗。他的文艺论著《诗艺》继承文艺模仿自然的传统观点,强调形式完美,主张遵从古典,提出寓教于乐的创见。奥维德(前43—18)的代表作是《变形记》,它取材于古代神话,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欧洲许多作家都从中汲取题材。 3、帝国时期文学(公元1世纪——公元476年) ,古罗马文学走向衰落的时期。塞内加(约前4—65)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悲剧作家,他的悲剧取材于希腊神话,常常影射现实生活,多以恐怖、流血、鬼魂、巫术场面增强悲剧气氛。他的悲剧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产生很大影响。
荷马史诗
1、形成 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记》),相传为荷马所作。 历代口头传达的特洛伊战争故事为荷马史诗提供了素材,是荷马史诗内容的基本来源。行吟诗人在故事吟唱中形成的程式,如重复出现的诗句、固定的短语和基本主题,为史诗形成提供了可资运用的初步诗歌形式。行吟诗人的传唱程式既有记忆因素,又有即兴创作因素,这些初步形成的诗歌在传唱中是不断变动的,这就为史诗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2、内容与意义 《伊里亚特》、《奥德赛》都是写特洛伊战争的。《伊里亚特》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战争最后50天的战况,《奥德赛》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从特洛伊得胜回国飘流海上的经历。 荷马史诗反映了社会和人生。可以看出,它描写的是从迈锡尼时代到荷马时代的几百年历史。《伊里亚特》展现丁迈锡尼时代晚期希腊的军事、政治图景。还描写了古希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奥德赛》写的是人对自然力的抗争,歌颂人的智慧,还描写了当时的家庭生活和道德观念。 3、特点 荷马史诗的情节集中,结构巧妙。《伊里亚特》集中描写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的50天中发生的事情,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而展开,其它事件都与阿喀琉斯的愤怒有关,在50天的事情中史诗的叙述有详有略,重点描写的只有10天。《奥得赛》的情节集中描写主人公10年漂泊的最后40天,他以往的经历通过主人公在阿尔西诺斯宫中的讲述来表现。史诗的情节贯穿人和神两条线索。神话的因素在史诗情节中具有制造或解决冲突、推进情节变化发展的作用。 荷马史诗在叙事方面风格多样。《伊里亚特》描写的是战争生活,风格雄健、悲壮。《奥德赛》描写航海和家庭生活,风格绮丽、温和。《伊里亚特》以第三人称顺叙,《奥德塞》以第三和第一人称交错倒叙。《伊里亚特》抒情成分少,《奥德赛》抒情成分多。 荷马史诗是口述文学,在既定的程式下即席创作。这些程式已具备诗的初步形式,有固定的句法,押韵。荷马史诗的比喻和属性形容词运用独具特色。荷马的比喻中对比喻物描写往往超出它与被比喻物的共性范围。在描述人或物时,史诗经常使用表明人或物特殊性质的形容词或修饰语,如“飞毛腿阿喀琉斯”、“像葡萄一样深色的大海”等。这些艺术手法为后世史诗所模仿。 荷马史诗对欧洲文化影响很大。在古希腊,荷马史诗是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大部分都是从史诗中猎取题材。后世的文学家如埃斯库罗斯、维吉尔、但丁、弥尔顿、歌德等或从史诗中寻找素材,或从中获取灵感,或模仿史诗的形式。荷马史诗成为欧洲文学中优秀的典范。
古希腊戏剧
1、悲剧 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民间歌舞。史诗和抒情诗促进了悲剧的形成和发展。荷马史诗不仅为悲剧提供素材来源,它的表现形式对于悲剧也有借鉴作用。史诗中采用长短短格六音步诗行写成的大段对话,为悲剧对话提供了典范。悲剧对话的短长格六音步诗行形式是诗人从抒情诗引入悲剧的。悲剧的合唱歌采用抒情诗中合唱琴歌的形式。 悲剧绝大多数的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由于作家在处理这些素材时熔铸丁自己的思想观点,因此悲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一系列重大问题。希腊悲剧最主要的冲突是人和命运的冲突。主人公由于某个错误判断导致苦难和厄运。悲剧的基本艺术成分是戏剧成分(包括摹仿表演和人物对话)和合唱队。合唱队最初是悲剧的重要部分,用以表达作者态度,指点剧情,分场分幕 ,后来渐渐与剧情脱离。剧本台词用短长格六音步诗行写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一生创作的悲剧据说有70部之多,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7部:《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复仇神》、《奠酒人》。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充满民主精神和爱国热情。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最著名的作品,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而受到宙斯惩罚的神话。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因盗火给人间被钉在高加索的峭壁上。他宁愿忍受苦难,坚决不向宙斯屈服。普罗米修斯对未来充满信心,他预知宙斯的统治终将被推翻,但拒绝说出这一秘密。最后,普罗米修斯在宙斯的雷电中消失。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为人类生存幸福而献身的勇士形象,他和宙斯的冲突是人类的生存和毁灭两种力量的冲突。在剧中宙斯虽然没有出场,但作为冲突的一方却无处不在,他的忘恩负义、专横残暴,表现出非正义的毁灭力量的肆虐。剧中一方面重视个人意志,一方面表现了命运观念。普罗米修斯认为自己和宙斯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他也曾希望与宙斯和好。悲剧风格崇高,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 埃斯库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他首次把演员由1人增加到2人,削减合唱队的作用,使对话成为悲剧主要成分,这就使悲剧能够表现冲突,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在悲剧表演上,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布景、鲜艳的服装等使悲剧艺术趋于完备;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 的作品现在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一般把他的7部作品分为3类: A、以底比斯神话为题材的3部:《俄狄浦斯王》,《俄浦斯在科洛诺斯》,《安提戈涅》,描写俄狄浦斯的悲惨命运和他女儿安提戈涅的故事。 B、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3部:《埃阿斯》,《菲洛克忒提斯》,《埃勒克特拉》,都是特洛伊战争希腊联军中人物的故事。 C、 取材赫拉克勒斯传说的《特拉基斯少女》,描写赫拉克勒斯的妻子黛奥妮拉听信妖言,谋杀丈夫的故事。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精神,同时也认为神和命运具有支配一切的威力。他试图调和人和神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合理的人生。因此,他肯定人对命运的抗争,而最终人的行为在神的意志面前依然无能为力。 《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人和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是一位被城邦人民称之为救星的君主,是“最伟大的人”,可是命运却注定他要杀父娶母。他不甘心服从命运的安排,企图以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结果却是徒劳。命运是一种不合理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俄狄浦斯的每一个行动产生的都是与他意愿相反的结果。主人公以自己的毁灭,显示人格的崇高和抗争的价值。 《俄狄浦斯王》情节线索单纯,人物行动集中。追查凶手前的一系列往事,都围绕主人公的行动采用回溯式的叙述交代出来。同时回溯也推动着主人公行动的进展,加剧了冲突。俄狄浦斯在追查凶手的行动中一步步了解事实真相,最后,他和命运的冲突以他的悲剧结局得到解决。《俄狄浦斯王》精湛的结构艺术。堪称古希腊悲剧典范。 索福克勒斯使古希腊悲剧进一步完善,他放弃悲剧三部曲形式,而在一部剧中描写复杂的戏剧冲突。他的悲剧注意整一性和内在联系,情节、结构统一、完整。他在戏剧演出中首先把演员从两人增加到3人。演员的表演成为悲剧中心,把合唱队在剧中作用进一步削减。索福克勒斯按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原则,塑造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对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评价极高,称之为“最完美的悲剧。” 欧里庇得斯 欧里庇得斯(前480——前406) 的悲剧流传下来的有《阿尔克提斯》、《美狄亚》、《特洛亚妇女》、《伊菲格涅亚在奥利斯》、《安德洛玛克》等17部。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之一。悲剧写伊阿宋取回金羊毛,娶美狄亚为妻,不久,背叛誓言,另娶国王的女儿。美狄亚求告不成,决心报复,用浸过毒药的新衣毒死国王和新娘,杀死自己为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孩子。美狄亚的报复行为是对不合理现实的反抗。弃妇的恨和母亲的爱构成她心中猛烈的冲突,最后恨的冲动战胜爱的感情,她在颤栗中杀死自己的孩子。美狄亚的形象表达了欧里庇得斯对妇女处境的同情和关注。她的家庭悲剧是当时雅典社会矛盾的反映。 欧里庇得斯的一些悲剧取材于神话传说,描写的却是世俗生活。在他的悲剧中神、英雄和普通人一样。农民、奴隶也在他的剧中出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在心理刻画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剧中人物的各种心理状态在他笔下得到真实生动的描写。欧里庇得斯生前不受社会的欢迎,也不受政府欢迎。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近代欧洲的很多作家都对他的作品表现了极大兴趣,从他的作品中吸收有益经验。 2、喜剧 喜剧根据亚理斯多德的说法,起源于下等表演。这是一种祭祀狄奥尼索斯的歌舞为题材,用诙谐、戏谑、揶揄、机智的大众化通俗语言制造笑料的表演形式。雅典时期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题材取自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倾向性和讽刺性。古希腊最早的喜剧诗人是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前385) 一生共写了44部作品,留存下来的只有11部,主要有:《阿卡奈人》、《蛙》、《骑士》、《和平》、《鸟》、《云》、《蜂》。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生活,触及当时的社会问题。他的思想代表了雅典自由农民的意识形态。阿里斯托芬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憎恨战争,憎恨利用民主制煽动战争的政客,也憎恨诡辩学派哲学家。《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的早期代表作品,剧中描写雅典农民狄开俄波利斯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他的和谈倡议被雅典公民大会拒绝后,使个人单独和斯巴达人媾和。《阿卡奈人》演出时正值伯罗奔尼撤战争期间。剧中指出,战争只对政治煽动家和工商奴隶主有利。诗人呼吁希腊各城邦相互友好,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这部喜剧在插科打诨中表现了严肃的主题。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喜剧采用虚构、夸张和怪诞的艺术表现形式,内容却是严肃的,现实的。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人物性格类型化。喜剧语言运用的是民间口语,朴实,生动,诙谐,既有粗俗的成分,也有优美的诗句。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受到观众的欢迎、称赞。他被称为“喜剧之父”。
编辑本段中世纪文学
社会状况
中世纪是15世纪人文主义者首次提出的历史概念。它是指欧洲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时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时期之间的历史阶段,大约是5世纪至15世纪,即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迄于1453年拜占庭帝国的倾覆。 中世纪的历史、文化与基督教息息相关。在中世纪开始的时候,基督教已经确立了它的地位。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教会组织得到巨大发展。西罗马帝国衰亡后日耳曼民族的君主们没有能力管理被他们夺到的国家,基督教教会担负起许多社会职责,在蛮族带来的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建立并维持了秩序。教会在未开化的日耳曼民族中传播基督教文化,引导野蛮的民族走向文明。
思想特征
第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第二,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第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3、艺术特征: 第一,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 第二,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 第四,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文学概况
中世纪的文学是从希腊罗马古典文学到文艺复兴文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中世纪文学非常丰富,它所取得的成就为文艺复兴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 中世纪欧洲文学包括基督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A、基督教文学 基督教文学是指以基督教教会的文人学 者为创作主体,以宣扬基督教教义为创作目的的文学。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欧洲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很早就产生了基督教文学。 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内容是宣传、阐释基督教教义。它的基本倾向是宣扬来世思想,倡导禁欲主义,歌颂基督教美德。后期作品吸收了一些异教或世俗的因素。寓意、梦幻、象征是常用的手法,适于表现基督的崇高,天国的神秘。 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基督教文学是传播教义的重要媒介。它所传播的基督教观念渗透在西方文化之中,影响了当时及后世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基督教精神也植根于西方文学之中,从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到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艾略特,基督教观念充溢于他们的作品。基督教文学的表现形式既影响当时的世俗文学,也为后世西方文学不断借鉴和套用。 B、英雄史诗 中世纪欧洲各国都存在着本民族口头传述的文学,这是各民族文学形成、发展的基础。在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几个世纪中,各民族口述文学的几种体式日益丰满、完善,形成了记述本民族英雄人物神奇事迹的长篇叙事诗——英雄史诗。 《贝奥武甫》是中世纪英雄叙事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罗兰之歌》是法国英雄史诗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熙德》没有神话幻想的成份,也没有极度夸张的情节,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 《尼伯龙根之歌》取材于民族大迁徙后期匈奴和勃艮第人斗争的历史,其中有许多神话传说。史诗反映13世纪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思想观念。 C、骑士文学 骑士叙事诗(或称骑士传奇)是骑士文学的主要类型。骑士叙事诗的内容主要描写骑士或为博得贵妇人欢心、或为骑士荣誉、或为保卫基督教而与妖魔、怪兽、魔法师、异教徒进行斗争的故事。骑士之恋和骑士冒险经历相结合形成骑士叙事诗的基本特点。大多数骑士叙事诗情节离奇,格调玄虚,缺乏现实生活基础。这类作品着意表现骑士对英雄气概、个人荣誉、典雅风度和侠义品格的追求,反映了封建贵族的生活理想。 骑士文学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影响。骑士文学中的浪漫情调、离奇故事、丰富想象被后世作家,尤其浪漫主义作家所吸收借鉴。骑士叙事作品的故事结构形式、人物描写的手法对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D、市民文学 市民文学兴起于12世纪,是市民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的反映。市民文学多数是民间创作,揭露教会僧侣的愚蠢、暴虐,歌颂市民的机智、狡黠,具有反对封建、批判教会的色彩,也有一些作品讽刺丁上层市民的贪婪与自私。 《列那狐传奇》产生、形成于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共27篇,3万多行。狮王诺勃勒代表最高封建统治者,伊桑格兰狼和勃仑熊代表封建贵族,鸡、兔、鸟代表下层民众,列那狐代表市民阶级。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之间的斗争是故事中的主要情节线索。故事中充满对愚昧无知的封建君主、横暴的贵族以及教会僧侣的讽刺。主人公列那狐机警绝伦,诡计多端,凭着智力和谎言捉弄国王和贵族,同时也欺压山羊、公鸡等弱小的动物。体现了市民阶级的特点。 市民文学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戏剧。最著名的笑剧是法国的《巴特兰律师》。 中世纪文学并不是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片空白,欧洲各民族在民间文学基础上都出现过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中世纪文学取得的成就为文艺复兴和欧洲近代文学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中世纪文学的成就,很难想象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文学繁荣。
但丁
1、生平和创作 早期文学创作(流亡以前)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新生》体现了温柔的新体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 创作后期(流亡期间),作品抒发了深广的忧愤,代表作《神曲》就是作于这一时期。 2、《神曲》 (1)主题: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2)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神曲》的进步性: 第一,《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 第二,但丁在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后,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异常严厉的揭露和批判。 第三,但丁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 第四,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 第五,《神曲》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第六,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况,在《神曲》中也获得了真切、广泛的描绘。 《神曲》的局限性: 第一,《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 第二,《神曲》中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已成为了至理名言,可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 第三,在《神曲》中,但丁对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的爱情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同情他们,另一方面,他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将这对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了地狱接受惩戒。 第四,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国王痛加鞭斥,另一方面,他又将国王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 (3)艺术成就: ①在描绘不同的境界时,但丁采用了不同的色彩。 ②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 ③《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三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穿全诗始终。 ④《神曲》是用俗语写成的。
编辑本段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文艺复兴
从14世纪起,以但丁为先兆,西欧社会开始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是欧洲历史一个伟大转折时期,它延续到17世纪初,以莎士比亚的巨笔写下标志它终结的光辉一页。 文艺复兴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的到来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中世纪文明所取得的优秀成果是文艺复兴出现的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有力的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形态。人文主义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推崇理性,把理性置于与宗教信仰并列的地位。
最早“gothic”这个字是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Middle Ages,5~15世纪)的艺术风格,它的源由是来自于曾于公元3~5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德国歌德族人,在15世纪时,意大利人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念头因而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意大利人对于歌德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释怀,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隔,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呼为gothic,对他们而言即意味着野蛮。仅管gothic这个字原始上是带有负面的意涵,但事实上为数可观的美丽艺术作品都在此时被创作出来。12世纪时,由于建筑技术的精进,因而造就了大量歌德式教堂的诞生,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Notre Dame)。当然,歌德式风格也不仅止于建筑,诸如雕刻、玻璃制品、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深受影响,这类艺术创作从12世纪中到16世纪初一直绵延不断。事实上宗教在歌德艺术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不论是画家或雕刻家,在他们的作品上都喜爱以宗教为题,对于写实的题材则不甚感兴趣。
约在公元1800年左右登场的浪漫主义运动(Romantic Movement),歌德与中世纪文化再度受到人们的亲睐而得以复苏,浪漫主义可说是对于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反动,感性、非理性的态度是这个运动的中心,而在这个时期,歌德开始与黑暗、奇异、古怪扯上关系,事实上浪漫派的许多象征和主题都和这些歌德次文化相当类似,这时期的一些作家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的题材都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此外,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在歌德小说中最典型的象征就是吸血鬼(vampire),经典作品Bram Stoker的“Dracula”甚至在书中加入了吸血鬼的图象,其可谓为发19世纪歌德文学以吸血鬼为题的滥觞。
时间来到1970年代中期,此刻的英国正值于朋克(punk)风潮的堀起,在70年代末期,punk之后,由post punk/new wave浪潮接续登场,而在post punk短暂的历史当中,却出现了一支极为重要与极具影响力的摇滚乐队Joy Division,其以Bass做为音乐主调的演奏模式和深沉的演唱风格,使其音乐中弥漫着不安、焦虑、悲观和灰暗的气氛,此一灰暗低调式的摇滚乐风,可谓是此后歌德摇滚(gothic rock)的雏型。
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是奥古斯都时代第3位重要的诗人。他比维吉尔、贺拉斯年轻得多,活动之时正当奥古斯都统治后期,天下太平已久,享乐之风日益盛行,因此,他的诗不那么倾向于颂扬奥古斯都时代的和平,而是偏重于表现浪漫和幽默。奥维德早期所创作的一些爱情诗与当时这种社会风气就不无关系,他也因此而被流放,并最终客死异乡。由他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和维吉尔、贺拉斯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就诗才的杰出、作品的影响来看,奥维德比他的两位前辈毫不逊色,可谓是旗鼓相当,他们在古典传统文学中都具有同样杰出的地位。
奥维德出生于意大利图尔沙一个富有的骑士家庭。早年曾去罗马学习修辞学和法学,并漫游了西西里岛以及地中海东岸各地。父母原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律师,但他本人的兴趣却在诗歌方面,并且他诗才横溢,随便写作一些词句都能成为优美的韵文诗歌。他曾写过很多爱情诗,有《恋歌》3卷、《女英雄》21篇、《爱经》3卷和一首叙事诗《爱情的药剂》。这些诗歌的内容主要是论爱情、爱的艺术、美容和装饰艺术等。其主旨似乎是要指导青年如何去获得爱情和保持爱情,如何寻求爱情、挑选对象。由于他的爱情诗对爱情心理,尤其是女性心理刻画入微,从而为爱情诗的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中《恋歌》是他的成名之作,发表于公元前18年左右,共有三卷49首诗。在《恋歌》中,他选了一位名叫克林娜的女性作为自己爱慕的对象,这位美丽的克林娜并无其人而纯属诗人的想象,但诗人却因此给自己的爱情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细致的心理描写。诗人也因此深得奥古斯都的恩宠,结交的也都是当时罗马文化圈中的一些名人。对于罗马另两位较他年长的名诗人维吉尔和贺拉斯,奥维德只闻其名,并听他们朗诵过,但却不曾相识。长诗《变形记》则是奥维德的主要代表作,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所有罗马文学作品中最受人欢迎的。奥维德采用故事套故事的写法,使全诗环环相扣,彼此呼应;并根据卢克莱修“一切都在变易”的唯物论和毕达哥拉斯“灵魂轮回”的唯心学说,使各种人物最后或变成飞禽走兽,或易作花草树木,或化为顽石天星,让变形的特色体现在每一个故事之中。整部作品想象丰富,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风格精致,格调生动,富于变化,充分显示出高超的艺术独创性。正如一位权威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奥维德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和荒诞笔调的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因此《变形记》不仅给罗马文学,而且给后世作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丁、乔叟、莎士比亚、蒙田、莫里哀、歌德等都十分欣赏这部作品,这充分说明了它的巨大魅力。公元8年,奥维德由于在诗歌创作中有悖于奥古斯都重塑道德的政策,被流放到黑海边的托米城(今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在这个人地生疏、举目无亲的小城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其间他写了《哀怨集》和《黑海书简》。《哀怨集》和《黑海书简》反映了作者忧郁伤感的情调,感情比较真挚,其中不乏佳作。其间奥维德还写了不少诗歌寄给自己在罗马的挚友,并数次请求奥古斯都的赦免,但终未得到宽宥。公元18年,他在托米过世,享年61岁。后来,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莱辛称赞奥维德是“就美的效果来写美”的典型,奥维德本人也被认为是罗马文学界的情诗奇才。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5篇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诗剧,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生活道路的心理。我在此整理了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1
作为歌德的代表作,也作为西方诗剧的典型,《浮士德》有太多的奥秘和争议。但谜团掩不住它的光辉,它依旧引来年轻人的痴迷。作为一个思想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我只能用直觉与常识揣测它的深意。
中世纪时,浮士德博士厌倦了经院生活,将灵魂卖给了魔鬼,条件是魔鬼带他看遍世界、经历人生百态。然后,他看到了酒徒的潦倒生活、皇帝的幽深宫廷,参与了魔鬼的省会和王位战争,先后爱上了玛格丽特与海伦的幽灵,最终在获得封地、建成城池后,在忧愁中死去。
全书文采飞扬、想象空灵,洋溢着浓厚的神话气息与宗教情感。然而最令人着迷的是在中世纪与古罗马的外壳下,暗中激扬的新哲学、新宗教。一切,都要从浮士德本人说起。
浮士德首先代表了一种自我解放。浮士德研读哲学、法学、医学、神学四大传统学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炼金术、炼丹术,成为德高望重的大学者。然而凝固的学术并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千篇一律的赞扬满足不了他的渴望。他精通神学、笃信上帝,却将灵魂卖给魔鬼,只因为他渴望变革与快乐。在中世纪黑色地层的重压下,即使如他这般禁锢已久的思想,都渴望着解放——尽管这“解放”在本人看来危险而罪恶。这种求变求新的热望,属于承压的囚徒也属于施压领袖。歌德用这种极端方式展现了自我解放的力量。之后,浮士德历经相思、自责等折磨,悔恨愤怒,却唯独不后悔离开经院,反而催促魔鬼带他走向更远。这种执着的“奋发向上”的意志,恰恰是人性中最独特的部分。
浮士德虽投靠撒旦,但最终却上了天堂。这又代表了一种新的宗教观。与但丁的死板相对,歌德安排的这位内心向上的主角,虽然也曾罪孽深重,依然得到宽恕。这里的“救赎”已不是天主教廷的考评等第,而是以教为纲、从善如流、符合时代脉搏的新的评价标准。它与我们今天在欧美文化中体会到的宽容宗教相一致,是人文主义和新教的创造,这种宗教将信、善、望保存,把狭隘和偏激去除,使欧洲文化更为光彩夺目。
从更高层次上讲,浮士德也许代表了整个近代西方人的灵魂。求变,即面临信仰崩溃、无可凭依的危险;求新,即面临失望、迷失、犯罪的可能,也许会迎来毁灭。浮士德渴求的是真与善的欢乐,美而壮的功绩。但他不幸地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犯下了不少深重的罪业。这让我们想起宗教战争、大革命、殖民掠夺和世界大战。也许,“追求”这一行为本身具有悲剧实质:所得永远不会多于所失。但我们总垂涎于新目标,因而甘愿把生命花费在滚滚东逝水中。在丧失中成长,在进步中遗忘,是人类思想悲壮而庄严的进行式。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2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3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凶猛的悲剧身分,在浮士德身上回响反映了新旧期间更迭期的各类斗嘴: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激情,因循与寻求。
浮士德对学非凡很是热爱:"啊,我勤学不辍,对哲学,法令连同医典,遗憾的另有神学,全数都举办了彻底的研讨。"乃至,他是一个寻求美满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探求最高的欢喜。"他为了学,他抛却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就,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出如浆,去谈自己不知道的对象;……"他对未知的对象感想兴奋万分,册本给了他力气和但愿。他对自己的常识感想不敷,对无法揭开年夜自然隐秘的面纱感想失踪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达到了不成自拔的境地了。
"谁若一直全力朝上提高,我们就把他捐赠。"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窍门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改日益尊贵化和纯正化,光降作古,他就得到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救济。
是的,浮士德之以是能够被救济,不止是这样,还由于他一直步履,一直寻求,一直战胜迷误,终极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进修他对学的寻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但愿。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针对我学的不良征象,面对浮士德,我们理当感想汗下,他是那么地热爱进修!
浮士德的肉体歼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步履的人,一个长进的人,一个一直自省并终极走上正途的人,终极会获获捐赠。这便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浮现出的一直追乞降人生真谛的试探精神。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4
我刚读完《浮士德》这本书,听到这个书名,你也许很惊讶吧因为这是一本西方版的书,好多同学都说看不懂。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只是用自我的思想、自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的资料,分辨故事中的真善美、假恶丑。
我喜欢故事中的魔鬼——“梅菲斯特”。你们必须会觉得我的思想有问题,可是我爱书中的魔鬼是有原因的'。
梅菲斯特虽然是个恶魔,可是却有为成就大恶而行善的力量。正如他在自述中说:“我是永远的精灵!”他总是想作恶,却总是产生行善事的那种力量。梅菲斯特不是一个普通的恶魔,因为他是考官,是神通广大的打手,是学识渊博的恶灵,是一个促进者。
他喜欢突然邪邪的一笑,露出一个极有个性的笑容。他喜欢一个人,就用心去爱;他恨一个人,就一本正经的告诉他——我恨你!我就喜欢他这种直白、真诚的个性。他让我联想到人类的“魔鬼”,那些人心里是黑的,表面上却笑嘻嘻的,一副纯洁的样貌;还有的人表面上称兄道弟,暗地里却各自打着算盘;也有的娶了媳妇竟把含辛茹苦的母亲赶出家门。这些人与梅菲斯特相比才是真正的魔鬼呢!
也许,人人心中都会有邪恶的一面,可是人和魔鬼不一样的是:魔鬼把邪恶挂在脸上,于是他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丑陋的、邪恶的;那么,如果把邪恶藏在心里,就是纯洁、善良的吗这不是连魔鬼都不如吗。
正邪只在一念之间,这是《浮士德》教我的,也是梅菲斯特告诉我的。正视心中的邪念,找回与生俱来的善良吧!
歌德的浮士德读后感5
寒假里,我阅读了德国文学家歌德的著名诗剧作品——《浮士德》,这本书让我实在是受益匪浅啊。
诗剧的主要内容是:上帝与魔鬼靡非斯陀打赌:由靡非斯陀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魔鬼帮助浮士德恢复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经历了对爱情、宫廷权势和财富、古希腊艺术之美的追求和享受,但均未能满足浮士德的心灵。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事业中,主人公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便倒地而死……
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事的结局:浮士德并没有成为魔鬼靡非斯陀的俘虏,而是升入了天堂。因为他虽然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真美啊!请停下来”,但最后做的围海造田属于上帝当初所规定的“带领人们走向幸福”这个标准。他享受爱情、财富、权力,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其实并未获得心灵的满足。只有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既征服了大自然,又能替大众谋取福利的公益事业中,百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浮士德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此时,他死了,死得心满意足了。
由此我想到:人的一生,如果只是毫无目的地空虚度过,直到死,心灵也就没有真正充实、满足过。只有在活着的时候奉献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生命才会显得有意义。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歌德的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歌德的作品简介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歌德有哪些著作?
歌德出生于1749年8月28日的德国法兰克福城。小时候家境很好,母亲爱好文学,常给他讲故事。外祖母在他4岁时送他一套表演浮士德故事的傀儡戏玩具,这些都使得歌德在童年时代就与浮士德等民间传说结下了难解之缘。他不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学习击剑和舞蹈,而且还喜欢四处搜集动植物标本。
后来,战乱年代给了歌德机会去了解戏剧,他也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开始写起剧本来。著作先后有《葛慈冯伯里欣根》、《亲和力》、《诗和真》、《意大利游记》等。
歌德创作的顶峰是《浮士德》。这部诗剧取材于16世纪的浮士德传说。歌德从小就喜欢传说中主人公,长大后心里就隐约有他的影子。歌德觉得有必要将浮士德全面地展现出来。浮士德向往自由,认为最高的知识是最美的财产,然而他的追求却被俗世所阻碍,他也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浮士德其实是文艺复兴以来进步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歌德本人。
《浮士德》的发表引起了许多人的震撼,它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浮士德》的完成花了60年的时间,这时的歌德已耗尽了心血,不久后他就与世长辞了。
歌德的离去给德国乃至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悲痛,人们也将永远记住这位一生光辉灿烂的伟大诗人。
在《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里,歌德描写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教育区”,阐述了他要通过教育来改革社会的思想。歌德一生实践了他在《浮士德》中写下的“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在自由与生活中享受”的格言。
歌德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
全部作品:
·《恋人的情绪》,1768年创作,1806年复印
《同谋犯》,1769年开始创作,1787年复印
《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1773年
《普罗米修斯》,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戏》,1774年
《布雷伊长老的谢肉节剧》,1774年
《普伦德尔斯镇的年市》,1774年
《神,英雄和维兰特》,1774年
《克拉维戈》,1774年
《神灵的问候》,1774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年,第2版,1787年
《哀格蒙特》,1775年开始创作,1788年复印《欧文和埃尔米勒》,1775年《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歌德文集》《歌德文集》
始于1776年,1911年复印《施黛拉》,为恋人们写的戏剧,1776年《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散文版1779年,1787年复印《托尔夸托·塔索》,始于1780年,1790年复印《论人类与动物的颌间骨》,1786年《罗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威尼斯警句》,1790年《浮士德》,片断,1790年《光学论文》,1791年/1792年《大科夫塔》,1792年《平民将军》,1793年《列那狐》,1794年《在所有美好的时刻》,1775年《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1795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1795年/1796年《克塞尼恩》,1796年《浮士德一部悲剧》,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复印《邦弗尼托·切利尼的人生》,1797年《中篇小说》,始于1797年《赫尔曼与窦绿苔》,1798年《私生女》,1804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始于1807年,1821年复印,增订版1829年原文《潘多拉》,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复印《亲和力》,1809年原文《论色彩学》,1810年《我的生平诗与真》,1811年至1833年《关于歌手人们有很多可说》,1815年《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1816年《意大利游记》,1816年/1817年《好女人》,1817年《论艺术和古代》合作),1816年至1832年《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1820年《西东诗集》,1819年《悼词起首》对已故共济会里德尔分会长的悼词,1821年《法国的政治运动》,1822年《讲话:对于维兰特兄弟般的纪念》,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词《浮士德II》,1833年《箴言和沉思》,1833年
歌德的代表作有哪些?
歌德,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创作囊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诸多方面,主要作品有剧本《铁手骑士葛茨·冯·伯里欣根》《伊菲格尼亚在陶里斯》《托夸多·塔索》等,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牧歌式叙事诗《赫尔曼和窦绿苔》,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长篇小说《亲和力》《威廉·迈斯特》、自传《诗与真》和抒情诗集《东西合集》等。《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它描写青年维特和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青年人反对封建,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心声,使歌德享有世界性的声誉。
歌德代表作
歌德代表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
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歌德作品
代表作品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
1、《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
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
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
2、《浮士德》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扩展资料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人物评价
恩格斯说过:“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恩格斯甚至曾经把歌德和黑格尔并提,给予高度的评价,称“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哲学家黑格尔对歌德的思路有着及其深刻的理解,他准确地指出,“歌德的初始现象并不已经意味着一种理念,而是意味着一种精神——感性的本质,在纯粹的本质概念和感性世界的偶然现象之间进行调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