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这首诗写的是儿子将要离开家乡去远方,母亲在送别儿子的时候,没有送什么好的礼物,只是叫儿子带上斗笠,然后以斗笠为引子,用故乡的蘑菇、鸟鸣、热土、花儿和月亮为载体,彰显出了作者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情,表达了作者然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对母亲伟大胸怀和境界的歌颂。
《斗笠》原文: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
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不斜的身影。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
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
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让这片故乡的热土靠近你的心胸。
走到哪里,你都能采到来自故乡的温暖,
即使寒流侵袭的冬夜,你也会感到春意融融。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穿行,
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
让这泥土的芳香拍打城里的每扇窗棂。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你便把一轮月亮戴在头顶。
孩子,它可是娘心尖的一点亮呀,
让它亮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息的灯。
扩展资料小结全诗:
这是一顶含着母爱的斗笠,带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够听到鸟鸣、感到春意融融、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一盏不息的灯,其实这都是来自母亲的爱。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但在朴实中却蕴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母爱的歌颂。整首诗真情在流淌,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孩子的敦敦叮嘱,而在远方的孩子在梦中望着母亲临别身影。
作者简介:
王宜振,男作家,1946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在国内《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全国一百余家刊物发表诗歌二千余首、童话五十余万字。现任该刊(已改名为《少年月刊》)主编。
-斗笠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汉族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汉族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 [1]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表现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因为朋友离别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和深深的牵挂,以及对朋友的敬重和留恋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为唐代诗人所作的著名送别诗,它们的主题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牵挂,但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诗人王勃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通过送别杜少府的视角,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感伤和留恋之情。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送别孟浩然的视角,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留恋之情。诗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敬重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生动,是唐代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唐代送别诗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它们都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牵挂,以及对友情和敬重的珍视和留恋之情。这些情感主题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唐代诗歌文化和感受古人友情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赠刘景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是白居易送别旧友刘景文的作品,可以称之为真挚友情的离别诗。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白居易对刘景文的情谊和无限思念之情。本文为《赠刘景文》全诗: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意随秋草远,心向晚云归。 休对故人思,且去看桑畦。 满川风雨哀,卧听楚山滴。
意蕴深刻、含蓄曲折,诗中落花、微雨、燕子、秋草等描绘,写出作者心情黯然寂寞,思念故友。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亲切感情,也表达了对岁月不饶人、光阴如梭的感概。整首诗以常见的自然景象烘托离别之感,表现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友情的牵挂,被誉为唐代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朗转清新,情感真挚动人,充满离愁别绪,是唐诗中作品评价最高的送别之作之一,被后人称为“送别诗之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