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表示什么

斗笠表示什么,第1张

简介斗笠斗笠

dǒu

lì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

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

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起源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

《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

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是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

又称笠、笠子、笠帽。

从《诗经》“何_何笠”、《国语》“簦笠相望”来看,斗笠作为雨具,至迟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初。

此后,斗笠在民间一直沿用,常以材质区别品名。

①箬笠:即竹笠。

又称箬帽。

以箬(一种细竹)的叶或篾,夹细纸制成。

②草笠:以草梗编成。

其中芦苇质的称苇笠,香蒲质的称蒲笠。

③毡笠:以毛毡片制成。

④雨笠:雨林地带采用当地棕皮、棕毛编结的大斗笠。

朝鲜、及东南亚地区的斗笠各具特色(见图)。

斗笠材料斗笠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

讲究的以竹青细篾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

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

“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

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_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_柳宗元《江雪》

)。

斗笠,又名箬笠。

“楚谓竹皮曰箬”(《说文》),即以竹皮编织的斗笠。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_张志和《渔父》

)。

有的斗笠,以葵叶铺陈笠盖,因而称之为葵笠。

有的则以笋壳夹于竹篾中,“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唐_高适《渔父歌》)。

在武侠小说,斗笠常为高人手中的武器,往空中一掷,旋转飞行,直奔对方头颈,使读者叹为观止。

历史瑞金生产斗笠历史悠久。

1934年,壬田、日东等地生产斗笠万顶,支援红军打仗。

解放后,产品曾多次参加全省

斗笠农工产品展览会。

斗笠是选用优质木竹皮纸,秉承传统工艺方法,可遮阳避雨,美观轻便,古朴别致,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近几年,瑞金的斗笠不断销往全国各大中旅游城市,出口新加坡、香港、澳门、泰国等地。

斗笠山镇斗笠山镇位于涟源市的东大门,东与娄星区接壤,南与水洞底镇,西与枫坪镇,北与石马山镇、渡头塘乡毗邻,下辖斗笠山、甘溪两个管理区,四十个行政村,444个村民小组,三个居委会,共有学校23所,其中中学3所,总人口近五万人,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有贯穿全镇的宁涟公路、斗水公路和娄涟高等级公路。

共有耕地面积24078万亩,其中水田166713亩,旱土74075亩。

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

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2亿元,完成财政税收1520万元,农民年人平纯收入1280元。

斗笠斗笠山镇地理位置优越,村集体经济较好,乡村道路畅通,全镇40个村,村村通公路、通电源、通电话,30多个村通闭路电视。

斗笠山镇农副产品的龙头企业——花蕊粉丝厂。

该厂开发出的以“绿色、健康、环保”为主题的特色农产品“花蕊牌”粉丝已经成为蜚声中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曾荣获湖南省第二届农产品博览会铜奖、第三届农产品博览会银奖,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全国。

2003年该厂经过新一轮扩建,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00吨,并带动全村25家个体挤压机粉丝,解决劳动就业200多人,与周边村组农户签订茹类产销合同,使5000多群众得到实惠。

镇内各项事业稳步推进,镇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率先发展、超常发展”的工作目标,为斗笠山镇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诗歌作品原文,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斗笠》课文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不斜的身影。

,戴上这顶斗笠吧,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

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

,戴上这顶斗笠吧,让这片故乡的热土靠近你的心胸。

走到哪里,你都能采到来自故乡的温暖,即使寒流侵袭的冬夜,你也会感到春意融融。

,戴上这顶斗笠吧,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穿行。

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让这泥土的芳香拍打城里的每扇窗棂。

,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一轮月亮戴在头顶。

《斗笠》课文(本文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2课)作者简介王宜振,(1946—),男,汉,山东省东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66年中学毕业,1968年回乡劳动。

1970年在陕西黄龙县当教师。

后又任公社党委文书、县委宣传部干事,1978年调《陕西少年》杂志社当编辑,现任该刊(已改名为《少年月刊》)主编。

王宜振先后出版有《笛王的故事》、《中国彩色童话》、《21世纪校园朗诵诗》、《21世纪校园抒情诗》等著作二十余部。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

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王宜振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诗诗人,近30年来,他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作,其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并被收入多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和语文阅读教材。

他是继柯岩、金波等诗人之后中国当代儿童诗的第三座艺术高峰,被儿童文学评论界誉为“西北的笛王”和“儿童诗的重镇”。

王宜振的儿童诗创作大体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创作初始期,即上世纪70年代;第二个时期是80年代,这是他的儿童诗取得重要成绩的时期,代表作是诗集《秋风娃娃》;第三个时期是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其儿童诗创作走向艺术成熟,代表性诗集是《笛王的故事》。

2002年底,湖北少儿社出版了王宜振的《21世纪校园朗诵诗》,这部诗集以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思想品位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第一版发行量就突破了10000册,在近年来儿童文学原创图书出版发行低迷,特别是儿童诗出版发行几乎缺席的情况下,它确实值得关注。

有评论认为这是王宜振新世纪艺术探索的重要标志,也是近几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等媒体也发表了一些相关的评介文章予以肯定。

2003年,湖北少儿社又出版了《21世纪校园朗诵诗》的姊妹集《21世纪校园抒情诗》,它汇集了诗人王宜振少儿抒情诗新作,其艺术质量颇高,对中国儿童诗创作将产生重大影响,出版后也可能引发儿童诗歌界对当代儿童诗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等问题的思考。

该书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联合向社会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

在国内《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全国一百余家刊物发表诗歌二千余首、童话五十余万字。

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冰心图书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十余项文学和图书大奖。

赏析《斗笠》这首诗并不长,只有五节二十行。

它的内容也并不复杂,写了儿子在离开家乡的时刻,母亲没有什么好礼物相送,只吩咐儿子戴上一顶斗笠。

然后,由斗笠开去,把故土情思和母爱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一位母亲崇高而伟大的胸怀,展现了一位母亲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一节,写戴上斗笠的就是故乡的一朵蘑菇。

这一节,以“”这一亲切的字眼开头,打开了作者情感的闸门,再以一个祈使句“戴上这顶斗笠吧”,把母亲那份真挚的爱流泻了出来。

为什么要送给一顶斗笠呢?这得从斗笠这一意象谈起,斗笠是农村一种遮阳避雨的工具,具有浓郁的故乡气息,是寄托故乡情感的最好载体。

戴上斗笠,就是戴上了家乡。

由斗笠这一意象,作者又衍生了一个意象,那就是蘑菇。

把比作蘑菇,这不仅有形体上的喻意,更有情感上的喻意。

试想,戴上斗笠的远望却也像蘑菇,但作者用意更深的并非如此。

“蘑菇”是家乡之物,是母亲极为亲切的食物,也是母亲情感的载体。

母亲只要看到蘑菇就会想到自己的,或者,思念自己的也可以用蘑菇来消解。

从这两层意义上来说没有比“蘑菇”更好的载体了。

另外,这一节中的“不斜的身影”是母亲对殷切的期望,她希望自己的在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因为,只要戴上斗笠,就不会忘了故乡,不会忘了故乡人那淳朴、正直的品性。

第二小节,写斗笠里编进了鸟鸣,是来自故乡的声音。

“鸟鸣”这意象值得玩味。

“鸟鸣”实际上是指母亲对的嘱咐、叮咛。

那么作者为什么选取“鸟鸣”这个载体呢?因为鸟是可以自由飞翔的,不受时间、空间的,无论随时随地,都会听到,而且,鸟的鸣叫本身就是美的,所以母亲说那是故乡的声音。

这种声音在静静的夜晚,会“滑”进的梦境。

诗中的一个“滑”字,把母亲那份轻轻的嘱咐与叮咛所包蕴的爱意写得灵动而圆润。

第三小节,写了斗笠是一片故乡的热土。

这一小节作者把斗笠比作故乡的热土,是因为斗笠由竹编制而成,而竹植根于家乡的热土,戴上斗笠就等于把故乡的热土靠近心胸。

值得玩味的是这一节中的一个“采”字。

“温暖”是一种感觉,它无形无体,而“采”是一个实体的动作,它的对象也应该是实体。

“采到来自故乡的温暖”的句式看起来有悖常理,但细一想却入情入理。

试想,故乡的“温暖”因为无形无体,所以才会弥漫天地,你可以随手抓一把,抓到的就是故乡的一片温暖。

你必定要“采”,因为温暖是看不见的,只有当你心中有故乡,你有思乡的行动时,你才能“采到”。

这是王宜振最擅长的“抽象化的具象”手法。

第四小节,写斗笠是一朵花。

“花儿”这意象的出现,是故乡的代名词。

花儿带着故乡的泥土芳香,是一种乡村芬芳而醇厚的美。

母亲以花来喻故乡,是想告诉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无论你穿过怎样的闹市区,看到怎样让你眼花缭乱的东西,都没有家乡美。

那芳香的泥土气息,永远拍打着的窗棂,拍打着游子的心。

诗至这一节,情感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因为母亲的爱已直达游子的心。

第五节,写斗笠是一轮明月。

作者在这一节中以“月亮”取喻,无疑是向读者展示主题。

因为“月亮”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中国人思乡的载体。

这从“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等诗词中可以窥见。

月亮作为斗笠的喻体,是思念母亲,思念家乡的解渴之物,亦是母亲对的希望。

“娘心尖的一点亮”这个句子就是母亲把斗笠比喻成月亮的原因。

而就是这点亮成为“灯”,成为“一盏不息灯”。

由“斗笠”衍生出的“月亮”这个载体,再由“月亮”衍生出“灯”这个载体,诗句至此戛然。

“一盏不息的灯”到底有着怎样的情感寄托呢?是母亲对的思念之灯,希望之灯,还是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灯,抑或是人生之路上的指引之灯,无论是什么,这盏灯都是“不息”的。

诗在这一节,情感已达极致,主题也清晰可见,而且成为永恒。

这首诗有如下特点:1、结构整饬,韵律和谐。

全诗五小节,每节都是四行两句,而且每节的第一句都相同。

前四节,从结构上来说更是相似,只是最后一节略有不同,这或许是为了突出主题而特意设置。

另外,这首诗韵律和谐,每节都是偶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2、构思奇特,取喻新颖。

全诗为了表达故乡情节以及母爱这个主题,借斗笠这个载体,继而衍生了一系列的小载体,如,蘑菇、鸟鸣、热土、花儿、月亮、灯等,这些新颖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喻体对于主题的表现起到了很好的彰显作用。

3、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这首诗歌的语言朴实,但在朴实中却孕蕴着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爱,以及对母亲那伟大的爱的歌颂。

整首诗真情在流淌,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的叮咛与嘱咐中,亦置身于远行的在梦里呓语着母亲临别的叮咛与嘱咐中。

总之,这首诗是用真情写成,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这对于初学写诗者无疑是一个指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分类: 资源共享

解析:

作家王宗仁的散文集主要有传说噶尔木,雪山无雪,情断无人区,苦雪, 跑娘等代表作品

够全了吧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雄伟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冈府斯山等共同构成了高原的内架。这里是我国藏族的主要分布区,颇有荒凉和神秘色彩,被称为"生命的禁区"。然而,就有这么一个人,从军进藏,1958-1964年,在那里当了7年的汽车兵,后被调到总后勤部当新闻干事,逐步成长为著名作家。他人虽离开此地,但心从未离开,直到光荣退休,还坚持每年自费进藏深入生活,累计达到上百次,用手中的笔不断讴歌青藏高原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以及典型的人和事,好多读者从他那一篇篇美文之中,感受到了青藏高原那种神奇的美、自然的美、悲壮的美……他就是曾任总后创作室主任、现任中国散文学会秘书长、国家一级作家、享受 特殊津贴的王宗仁。

如何评价他的这种行动和作品?比较确切而实事求是的要首推 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向读者所做的介绍---

21世纪的中国文学到底能走出什么样的响动,没有人敢妄下预言,然而被誉为"昆仑之子"的作家王宗仁毕竟被雪域高原残酷的季风吹白了鬓角。40年,中国有几位作家把40年的笔触、情感甚至生命交付给巍峨的雪山和一批又一批在生命禁区顽强战斗、拼搏,甚至默默死去的高原官兵呢?对生命和美丽有所关照的人们,请认真读读这两卷(《日出昆仑》、《季节河没有名字》)作品吧!我们同时呼唤更多的像王宗仁这样热爱生活、执著进取的作家用灵魂和热血去书写高原……

到目前为止,王宗仁已累计发表作品400多万字,出版30多部作品集,获得各种文学奖20多项,并且连续五届荣获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尤其是他倾注全部心力,真情书写的精品散文集《情断无人区》,2000年首次出版发行后,由于读者爱读,传播面广,连续3年3次印刷,成为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B 我第一次听和看到王宗仁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由教育部编选的初中语文第3册中的散文《夜明星》,就是他的代表作,它使作者的名字进入到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在生养作者的家乡扶风县,那可是一浪高过一浪,语文教师常在教习这篇课文时,特别自豪和亲切,我和同学们在反复背诵这篇散文时,就把王宗仁看成我们心中崇拜的偶像。每年扶风县召开文学创作大会时,众多的作家和业余作者,不由得要把王宗仁的作品谈论一番……

就在我开始做起文学梦的时候,王宗仁就是我的榜样。凭借多年的书信往来和电话联系,我从古城西安赶往首都北京,专门拜见和采访了他。

我们是乡党,相见分外亲。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融洽,与他接触也没有过多的客套话。他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着一身便装,但有着军人魁梧的身材,粗糙的皮肤,四方脸庞上挂着自然的微笑,一双温和的眼睛,不时流露出对人的诚恳和信任。作为记者的我,三句话不离本行,直接了当地展开了我的采访。

人生第一步,谁能忘故乡。

一名作家的出类拔萃,大都离不开自己故乡深厚的文化积淀,王宗仁也不例外。

他的家乡是位于八百里秦川西部的扶风县太白乡长命寺村。站在家门口的碌碡上,踮着脚尖便能望见十里外的千古名刹法门寺的宝塔,这宝塔就是扶风的象征。就在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上,自幼喜爱文学的王宗仁脱颖而出。

1953年,他刚14岁,还是小学6年级学生,就成了家里相当壮实的一个劳动力。就在与乡亲们边锄地边聊天的过程中,他走进了一个既陌生又神奇的生活领域,并萌发出写点东西的念头来。他把生活中一件真实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写出来,成为一篇散文习作《陈书记回家》,冒昧地投寄给了当时的《陕西文艺》杂志,谁知竟在1955年第8期上发表了。王宗仁把这篇散文称为"锄头刨出来"的处女作。从那以后,他又陆续在县报、省报上发表了一些新闻稿件,都是在田里劳动时用锄头"刨"出来的,用现代的时髦语言说就是采访。在此期间,他在扶风县中学读书时,又在《陕西日报》"秦岭"副刊上发表了《两麻袋玉米棒》、《离娘的骡驹谁养大?》、《赵大爷》等散文,成为县上颇有名气的小作家。1957年初中毕业,因为他爱读书能写稿,村上让他担任长命寺小学民办教师。同年年底他应征入伍,奔赴青藏高原。

走进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这儿是冰雪的世界,是没有绿色和鲜花的生命禁区。但对王宗仁来说,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赋予了他生命意志和生命存在的深度和强度。"走进 ,也许你会发现理想;走进 ,也许你能看见天堂。走进雪山,走进高原,就走向了太阳"(《走进 》歌词),他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是他生活、创作和人生的摇篮。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为了走向大海,才来寻找昆仑山。"入伍后,他在汽车团当驾驶员,开着从德国进口的载重量65吨的大汽车,每年都要至少6-7次地翻越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于甘肃---青海--- ;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从1958年到1964年,在那儿整整奔波了7个春秋,吃的苦不少,尝到的甘甜也很多,特别是他的文学创作热情也升华到了极高的境界。

开上一天的车,浑身像散了骨架似的,保养完车辆,就到了夜晚,正是战士们休息的黄金时间。但王宗仁却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他要把一天的见闻写下来,否则吃饭不香,睡觉不宁。为了不影响战友们休息,驾驶室就成了他的写作间。打开工作灯照明,写到夜里12点或1点钟,此时的雪域高原万籁俱静,好像只有他一个人存在,陪伴他的只有想象中的文学女神。有时写完天已微亮,索性就趴在方向盘上迷糊一会儿,醒来打起马达又出发。天天这样折腾,身体十分乏困,但开上车竟然没有出过事故。这时期他创作的一系列散文、诗歌,先后在《人民军队报》、《高原战士报》、《 报》、《青海湖》、《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变成了铅字。其中,他的散文代表作《考试》,1964年2月8日在《 报》发表后,获得总政治部第一期征文优秀作品奖。当时他仅25岁,是团里的干事。团政委王品一拿着奖状自豪地说:"总政治部给一个普通干部发奖状,这在我们团的历史上是头一回。"他由于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被青海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脚印是路的基石。纵观王宗仁最初的文学之路,他的步伐迈得是那么的坚实,不仅写出了富有特色的雪域高原上的军事美文,而且更好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从驾驶员到团队文化教员、营部文书、团政治处书记、青藏办事处新闻干事,他的工作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真是青藏高原上的苍天啊,也不负苦心之人……

C 王宗仁曾说:"一个作家的文学长廊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1965年, 报社要举办全军第9期新闻干部学习班,上级点名通知要让王宗仁参加。半年的学习之后,他被调到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任新闻干事。当时王宗仁是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青藏线的,他感叹道:我虽然身子离此地远了,但心更近了,因为我是昆仑山上的一棵草!

王宗仁酷爱文学,也偏爱新闻,一开始写作,文学和新闻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与他结伴而行。他曾经形象地对同行们说:"在我的肩上拉着两套'马车'。八小时之内写新闻,八小时之外搞创作。"正因为这样,他在从事新闻工作长达8年的时间里,尽职尽责,为总后勤部增添了许多新闻亮点。例如他先后采写报道的"毛主席的好战士年四旺"、"川藏线上十英雄"、"当代优秀大学生的楷模---张华"、"优秀的科学家---黄翠芬"、"中年知识分子的榜样---王湘生"、"青藏高原模范干部---张鼎全"等先进典型人物,在全军、全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们均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至今让众多的新闻同行和人民群众记忆犹新的关于张华典型的报道。八十年代初,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奋不顾身跳进粪池救老农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此事传开后,很多人议论说:大学生救老农不值得……因而一时也没有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王宗仁得知此事后,急忙赶赴西安和张华的家乡黑龙江等地,深入群众,认真采访,冷静分析,认为张华的举动闪烁着时代的光芒: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张华事迹报道"一炮打响",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此后才有了被我国新闻界称为"张华现象"的一系列报道。笔者曾参加了许多新闻作品研讨会,人们都要把此篇报道作为经验性的总结,传教于青年新闻工作者,希望他们在采写新闻中注意运用和借鉴。

1982年,经过30多年的追求与攀登,王宗仁终于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又开始主攻报告文学、散文与诗的创作,但仍不放弃新闻写作。他忘不了尊敬的文学前辈。作家严文井,曾当面给他讲过的这句话:"新闻和文学是亲家,分不开啊!你搞新闻工作可以经常下去,接触群众,熟悉生活。搞创作长期坐机关是不行的。"对这句话,他坚信不疑。这些年来,他坚持采写了30多篇报告文学。其代表作《写在她远行的路上》(与马继红合写)发表后,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光年称赞它写得像诗一样的美丽。这篇作品荣获了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对此,王宗仁深有体会地说:我在被采访者面前,是以通讯员、记者(是3家报刊的特约记者)的身份出现的,但是当我搜集素材时,我却用创作报告文学所需要的材料来要求自己,到生活中去挖掘,去索取。其结果不仅使我顺利地写出了通讯、消息,也为我进行报告文学的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样才会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以及总后勤部第一届军事文学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此书长达29万字,由 出版社1989年出版,也是被列入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书目,已经印刷了两版10次达15万册。《中华老年报》、《大连时报》、《深圳特区报》等多家报纸纷纷连载,以满足读者需要。荣获中国图书奖和 图书奖的《睡狮怒醒》,长达27万字,分别由 文艺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和台湾日臻出版社于1995年同时出版,可见此书的读者群是何等的广泛。曾荣获"505"中国报告文学奖的《周冠五与首钢》一书,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后,该社和总后政治部文化部在京联合举办了作品讨论会,文艺界和经济界40多人参加了研讨,热情赞扬了此书是一部描写改革和改革带头人的精品之书。作为评委的文学前辈、著名评论家陈荒煤大加赞赏说:"这是一部真正写工业改革的书。"

1996年后,王宗仁突然有一种感觉,后半生要做一件大事,书写青藏线上的兵营生活、壮美的风景,要表现出一种不朽的高度---中国军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文学创作上追求一种新的文体---"大特写"、"大散文",用散文的笔法写报告文学,表现出青藏高原上的人情美、境界美、苍凉悲壮的自然美……

对军旅作家王宗仁来说:他从昆仑风雪中走来,还要回到昆仑山上去,因为那里掩埋着700多名军人的遗骨,有些还是他生前朝夕相处的战友,在他眼里永远是最壮美的风景线。他去此地就像女儿回"娘家"一样,都是轻装简行,坐汽车进藏,重走青藏路,获得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荣海,男,1957年9月25日生,中共党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76年至1979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后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4年,赴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进修研究生硕士;2003年北京大学EMBA毕业。

荣海相继被国家或有关权威机构评选为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2000年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中国企业界十大学习新闻人物”、“第二届中华十大管理英才”、“全国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陕西功勋企业家”、“中国十大民企英才”。

1988年,荣海投资3万元创办海星科技。

1990年,海星 “内阁”哗变,公司几年积累的100万资金被瓜分一空。

1991年,海星取得了康柏电脑在西安的销售代理权,当年赚得800万元。随后,海星推出自己的品牌电脑。

1992年,开始逐步涉足房地产、饮料、连锁超市及生物制药领域。

1999年,海星科技在上海上市。

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位从上一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12位。

2003年,海星夺得河南段高速公路的建设权和20年经营权。

2004年,海星集团入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

2005年至2007年,连续3年入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最大500家大企业集团

2008年6月21日,海星科技(600185)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董事长变更的议案》:同意荣海提出的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的请求,选举格力集团的鲁君四先生为公司董事长。荣海也不再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由鲁君四先生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

海星科技新董事长鲁君四先生,曾从事城市建设和企业管理领域工作20多年,现兼任珠海格力集团公司董事和副总裁、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格力置盛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鲁直接入主董事长,意味着格力人有关海星科技的更名和资产重组的步伐或加速。

同样是卸任,相对于郭家学的淡出ST东盛,但仍能通过大股东地位影响上市公司,荣海这次似乎退得更彻底,毕竟2007年12月28日起,荣海当家的海星集团就已经不再持有海星科技股份了,荣海正在淡出资本市场。

荣海和他的集团暂时淡出资本市场,给陕西民营企业家留下了一个难忘的背影,更多的回味。

“多元化经营不是说不行,但一个企业家得知道他熟悉哪个行业、擅长哪个行业。如果将资本铺开很大的摊子,而不将有效的资本、精力集中的话,那么得失将很可能难以精确的把握。海星的故事可能正与涉及广泛、主业不突出有直接的关系。”陕西省民营企业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应当借鉴的事件。

“资本的魅力就在于一进一退。”该民营企业界人士还表示:“海星事件,或许对于陕西另外一些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有一定的启示。比如,在母公司资金链紧张,上市公司已经亏损的情况下,暂时让出上市公司也是企业的一种出路。也有可能以退为进,海阔天空。”

“陕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这些年并不如意。我并不愿意评说一家公司的得失,但是可以从海星的事情里看出,企业家其实也很不容易。他为盘活自己手里的资本,有时候也得舍弃。”西北大学经管学院一不愿具名的专家如此说:“英雄莫以成败论。从3万做到60亿,海星和荣海仍值得陕西人骄傲。”

1957年9月25日,荣海出生于陕西省安康。青少年时代的荣海,激情洋溢,爱好广泛,很早就表现出不凡的潜质。他时而研究气象,看天气变化,想掌控风雨;时而喜欢天文,观察星云、星系,想从中有新的发现;而文学更是他那时的最爱,他写诗、做文章,记日记成为他的习惯。

70年代初,不满16岁的荣海来到了农村,成为下乡知青的一分子。年龄最小、个头最小的荣海成了知青组组长。第一次带着大伙过日子,因为不会算计着过,一到月底大家就饿肚子;第一次背着湿柴下山,又冷又怕的他们喝着农村的杆杆酒取暖,这是荣海第一次喝酒,那种辛辣和醉酒的感觉还记得。在那段日子里,荣海干得比大家都多,吃得比大家都少。曾经,他把自己的饭给人家吃,自己顿顿吃红薯;曾经,他的脚趾流脓了,还坚持下地插秧;曾经,为了在给队里拉煤,个头最小的他在前面拉辕爬坡时,连人带车滚下了山坡,几近丧命,可是这些,他从不对家里人说。荣海自学了很多农业科学知识,带领下乡知青科学种田,他们种的麦子、豌豆、玉米亩产都比当地农民多很多。为此,荣海作为全省知青代表站在了人民大厦的主席台上进行演讲,并且从省委书记的手上接过了奖状。他作报告题目是《翅膀没硬也要飞》,当时,《陕西日报》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省委书记与荣海亲切交谈的合照。这是荣海在陕西以及这个省会城市的首次亮相。那时的他刚刚17岁。

在农村经过近三年的艰苦磨砺之后,荣海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学习,正式投入这个城市的怀抱。毕业后,荣海又被学校公派到上海复旦大学深造,回来后留校任教,成为西安交大的一名年轻教师,开始为这个城市贡献才智。按理说,荣海将依次发展下去,成为学者教授,终生传道授业。可是,善于思考和挑战自我的荣海不愿如此,他选择了创业开公司,开始用另一种形式回报社会。

1988年,荣海在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废旧车库开办了西安海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研究所,从此荣海走下了令许多人羡慕的大学讲台,踏上了一条商海风雨路。荣海说:当时创业动机很单纯,因为我是学计算机的,大学毕业以后到复旦大学读研究生课程,回到交大以后继续教计算机,这时候感觉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巨大落差。像西安交大这么好的大学,当时的设备还是比较落后的,然而社会上的银行、税务系统已经用上了很好的计算机,但是他们不懂技术。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大学当老师的就萌发了一个想法,怎么能把学校的知识和社会上的很多东西结合起来,做一个桥梁,桥梁在当时是最主要下海的一个意识,没有想到最后能搞这么大的企业。也没真正做企业的意识就下海了,那时候下海还是半遮半掩,因为当时对未来并不是很清楚。

两年后海星科技工贸收入过千万,积累了近两百万元的自有资金,然而这时的公司发生了令荣海预料不到的分裂,当初由他的学生、同学、朋友以情感为纽带的奋斗,在是否前行的路上产生了动摇,事情发生在1990年年底,用荣海自己的话说,那是一个最寒冷的冬天。

荣海说:不仅仅是气候,关键是从内心感到很寒冷,跟你一起打天下的人,一夜之间他们离开你了,而且道理很简单——他们想自己拿到一部分利润,或者有人想去当老板,就是这么简单。这个不能抱怨他们,我觉得是个制度的问题。就像今天你去理性地看待:每个人有个人的志向、有个人的选择,他觉得在你这空间不能发挥他个人的很多能力,就出去做些事情,我觉得非常正常。我之所以感到比较寒冷,是当时我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无论从机制、从经营、从各方面都没有这样的准备。你认为大家是一条心,但就是他们提出来要走,这个放在那时可能很容易理解,放到当时就很不容易理解,后来中关村所谓的地震,包括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裂变,都是因为当时的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真正属于荣海的第一桶金是1991年5月,海星在面对异常苛刻的条件下签订了康柏电脑的代理合同,但是仅6个半月,海星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300万美金,公司盈利800多万元。这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勇气。荣海说:海星与康柏的合作是海星人借势发展的典范,以成功代理康柏为基础,海星又先后与英特尔、惠普、IBM、西门子等世界顶尖级计算机公司建立了代理关系,从此,荣海以及他所领导的海星在陕西乃至全国科技实业界声名鹊起。

1999年6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6声锣响,海星科技股票闪亮登场。荣海说:把企业做成上市公司,不仅是企业融资社会化的标志,而且是他自身完成老板到企业家的转折点,如果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超越了追求财富的梦想,那么社会使命感则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不容回避,不断追求的更高境界。海星和荣海的名字叫响了,此时的荣海已经是全国人大代表、教授、学者型企业家,荣海被政府、媒体、企业争相邀请传授创业经验,海星的成功经验也被许多企业学习、模仿。企业如日中天,荣誉纷至沓来。但是荣海很冷静,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知道任重道远,知道自己的蓝海战略是多么浩瀚的工程,于是荣海和海星文化底蕴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了。

小学课文延安的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24课,是一首现代诗,题目叫做《延安,我把你追寻》。在课文“导读”中,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下面就为同学们提供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资料,供参考。

一、四个“追寻”的资料

这首诗以“追寻”为线索,其中写到了四个与延安密切相关的地点。请看这四句诗——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那么,这里涉及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都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诗人以此表达对延安精神深厚的情感和真切的呼唤。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的道理。

“枣园”“杨家岭”都曾是中共中央驻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期间,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此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二、南泥湾开荒

1939年,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党中央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全体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开荒”就是当年大生产运动时的一个典型事例。

1940年5月,朱德总司令从太行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与董必武、徐特立、张鼎丞、王首道等到延安西川视察,路过南泥湾,看到南泥湾这块地方有着肥沃的土地,马上想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这里开垦出来呢于是,他提出了“军垦屯田政策”,提议由王震旅长率领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

1941年春天,八路军三五九旅浩浩荡荡开进南泥湾。南泥湾是一片荒地,方圆几十里内渺无人烟,生活条件、生产条件都非常艰苦。部队没有房子住,没有粮食和蔬菜吃,开荒生产又没有生产工具、种子和耕畜,面临着许多困难。但这并没有吓倒顽强的战士们,他们高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建设保卫党中央”的战歌,开始了大生产运动。

三五九旅在王震的带领下,一边屯田开荒、一边军事训练,在短短3年时间,就把昔日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小江南”,并实现了部队粮食和经费的自给自足,还向边区政府缴纳了公粮一万担。

1943年,毛泽东亲自为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并嘉奖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命名为“发展经济先锋”。

南泥湾由此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光辉典范,人们把大生产运动中表现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称为“南泥湾精神”。1943年2月,八路军总政**团拍摄了《南泥湾》的影片,其中就把南泥湾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三、杨家岭讲话_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驻在延安城北25公里的杨家岭。在这里先后建成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楼、石窑洞14孔、接口石窑洞19孔、瓦房100余间,并在山腰挖土窑洞100余孔。

在杨家岭设立的机构有: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政治研究室、财经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中央书记处等。从高处看,中央办公厅很像一架飞机,因此人们常称它为“飞机楼”。

毛泽东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初在杨家岭居住,在此写了许多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40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就是在杨家岭住室写的。

那么,“杨家岭讲话”主要是指在中央大礼堂的重要讲话。下面举例说明。

1944年11月,毛泽东在中央大礼堂接见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的全体干部,教育大家学会两种本领:一种是松树的本领,松树有原则性,生长在什么地方都是挺拔的:一种是柳树的本领,柳树有灵活性,插到哪里都能活。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中央大礼堂舞厅召开,讨论和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兼中央政治局主席,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四、枣园

这里原是破落地主申有安的果园,后来他将园子和园内窑洞卖给了陕北军阀高双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将其没收,收为公有。1939年初,中央社会部住在这里,并改名为“延园”。

1942年后,中央机关陆续在枣园修建了20余孔窑洞、80余间平房和1座小礼堂。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学习和时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著作,有28篇收入《毛泽东选集》。

有一次,毛泽东在这里接见前方归来的干部时说:“你们刚从前方回到延安,你们要习惯延安的窑洞。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有马克思主义,能指挥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人民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也就是寄托在延安的窑洞里,你们要看得起延安的窑洞啊!”1950年2月,毛泽东给延安枣园人民题写了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对联。

五、宝塔山等四座山

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是延安的4座名山。

宝塔山上的延安宝塔(又名岭山寺塔)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宗大历年间,塔高44米,八棱九层楼阁式结构,挺拔秀丽,高耸人云,已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宝塔山与清凉山遥遥相峙,若想拍摄宝塔的全景,上清凉山就可以。

清凉山位于延安城中心,隔延河与宝塔山、凤凰山对峙。延安时期,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新闻纪念馆处),新华书店(5号洞内)、中央印刷厂(万佛寺院内)等新闻机构就设在清凉山上,所以清凉也叫“新闻山”。

_凤凰山延安城内西北角,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中共中央住在这里。

万花山位于延安城西南15公里处的杜甫川中。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曾在此留下墨宝。

六、全诗抄录——《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关于延安以及延安的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资料

延安

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枣园

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同时还有章丘市枣园街道,镇平县枣园镇以及兴化市枣园居。

南泥湾

南泥湾,是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黄帝陵——延安——南泥湾——黄河壶口瀑布——西安旅游环线上。

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杨家岭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扩展资料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辽宁宽甸值得留恋的地方,有避暑的浑江村,有山水风光吗?

辽宁宽甸在鸭绿江北岸,境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有”鸭绿江畔的香格里拉“的美誉。今天带大家走进宽甸几个值得留恋的小众旅游景点。这里不仅有避暑的小山村,还有风景如画的山水风光,尤其是在浑江村和花脖山,还有虎塘沟里面挺深的,小溪小瀑,小山小水,有点像荔波,里面凉快极了。

浑江村

浑江村被群山环绕,景色秀丽,紧邻鸭绿江,不仅与朝鲜隔江相望,还与吉林省的集安市毗邻。集两省、两国、两江风情于一村,有“辽东第一村”的称号,是避暑的绝好去处。浑江水清澈见底,山体绿树环抱,绿树丛中几户人家,布局规整,彷如世外桃源,走进去,你会发现有辽代瓦窑遗址。初夏之际来到这里,你会发现,大片大片的花海吸引着无数人来此赏花。

这个村庄是辽宁省的最东边,从宽甸青山沟出发或绿江村出发,沿着走319省道走,在浑江汇入鸭绿江前有一个很大很壮观的浑江大转弯,浑江村就位于这个江弯角内侧的江湾边。这里夏无酷暑!浑江水清澈见底,山体绿树环抱,绿树丛中点点屋舍几户人家,布局规整,色彩清淡,彷如世外桃源!强烈建议大家在此住上几日,好好欣赏下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浑江在古马岭大转弯之后,在浑江村汇入了鸭绿江。这个汇口处称为浑江口(也有称三江口的)。沿着木栈道,可以一直走到江边。江对面就是朝鲜,可以看到小房子,但见不到人走动。这里有辽东第一哨,军人们在边防守护着祖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一路惊喜连连,美景频现。

花脖山

花脖山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是我国东北最重要、最典型、最赋有特色的生态型公园。花脖山海拔1360多米,到山顶,可以俯瞰周边的景色,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云海,也是看日出、晚霞等奇观壮景的首选地。来的人和车还挺多,应该都是冲着免费吧。

七八月份气候炎热,但花脖山上郁郁葱葱,百瀑千泉的水,源自第四纪冰川,清凉透骨。是省内最适合消暑纳凉的地方之一。花脖山1000米以下都是次生林带,但是植被相对来说还是很完整的,每一颗植物都努力向上吸取阳光,新生与衰败同在,挺拔与缠绵共存。

从海拔700米的地方开始爬坡,每上一百米有标志牌指路,连续过了六个才能到顶。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山,顺着阶梯向上攀登,一路逆溪水而上到达石瀑,溪水沟中的石头长满了绿色苔藓,到了溪水到了尽头就到达石瀑下边,从石瀑中吹出阵阵凉风,拔凉拔凉的,寒气逼人。从900米开始到顶峰,是沿石瀑边和在石瀑中穿行的,路很崎岖。

石瀑是这个公园最大的亮点。数不清的石头呈60多度角在山坡上堆积的,好像开山炸出来的,全是和牛一样大的石头块子。这里是没有过度开发的一个景点,沈阳很多驴友到这里来穿越旅行。

虎塘沟

虎塘沟以原始森林和瀑布溪水为主要景点,山高而斗,爬天梯爬到腿软,上下一共用了两个多小时,主要是沟底开始爬山,一路各种小景点,虎塘沟最有特色的应该是天梯了。一进去沟里,天然氧吧,介绍说,这里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最多能达到每立方30500个,应该是真的!虎塘沟的水是美的,沟里好凉快,溪水,绿苔,心情瞬间提升好几星。

这个景区是逆着溪流上山,绿树成荫,光影斑驳,慢步而上,舒适宜人。走在山间石径上,能够充分感受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韵。只有流在这样排列着地垄沟样的石头上,“响溪”才会有如此空灵的声韵。溪水冲洗着凹凸不平的石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晶莹夺目的珍珠。

这里山高,沟深,据说山中有老虎显灵所以得名。进山门就见两只石头“猛虎”把守。开始爬山是规整的台阶,路越来越陡。到半山腰处,更有直上直下的铁“天梯”,感觉爬上天梯,一阵风就会把人吹下来,很多人没敢尝试!有很多将近90度铁梯存在于线路中,供上下山用,虽然线路短,但够刺激。

青山湖

青山湖在青山沟景区里面,长度很长,里面没有走路的地方,只能乘船,坐船要好几个小时。不过按照游览时间和面积来算,还是可以的,慢船最便宜的票也要两小时往返,中途会停两站,一个是松神(一棵千年古松),一个是画家村,还不错,给半小时游玩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在湖里看山看水。坐在船中,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宛如湖光山色画中游。

玄武湖

提到玄武湖,大家肯定想到的是南京的,其实丹东也有一个藏在大山中,两岸直立的玄武岩柱是由800万年前玄武岩浆喷发形成的;耸立在湖两岸,有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效果,这个湖也因此而得名。这里的景色也很优美,就是宣传力度不够,玄武湖是黄椅山的核心景区,在黄椅山山顶,乘船游湖可以欣赏到水的清澈碧绿和石的壮美神奇。

你去过辽宁的这些小众旅游景点吗?如果没有的话,说明你对辽宁还不够了解,至少对宽甸还不够了解;这里是乡村宁静的诱惑,找回遗失的幸福指数;是凉风的林森小径,灌透酷热的心;远离城市,远离喧嚣,只身前来,到一个与现实不相干的世界,任你做你想成为的主角,忘情在山水之间,去过一个味道不同的夏天!

哪个坝上草原比较好玩?

丰宁坝上草原好玩的地点有:木兰围场、情人谷、柳树沟自然风景区、闪电湖、吐力根河、红山军马场。

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家猎苑,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10000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旅游为主,史称“木兰秋_”的活动。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140多年里,在这里举行了木兰秋_105次。

情人谷

情人谷(新安江铜官峡)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德市新安江镇内,融碧湖岛屿、亚热带雨林、岩溶溪谷、秦铜文化、爱情文化“五绝”于一体,是新安江森林公园的主体。主景区以一条山高水深、陡峭的岩溶溪谷为主要内容,具有原始、粗犷、野趣的特色。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是2002年新开发的景区。

柳树沟自然风景区

柳树沟自然风景区,来丰宁大滩景区浏览度假的人,很少不去柳树沟的。它位于大滩镇东南7公里处因其坡川遍及山柳、河柳而得名。总面积3万亩。盛夏到柳树沟,暑气顿消,心旷神怡,真正回归了大自然。初秋时节,微黄的白桦林、浓绿的云杉、粉红的灌木丛、青翠的樟子松、沟川里挂满红彤彤的果实的山丁树,无不是动人的秋色图。柳树沟,一个集溪流、花海、草原、森林为一体的多彩草原胜景。

闪电湖

闪电湖位于丰宁坝上,主要景区在大滩的西侧,从大滩去闪电湖,也就十来分钟路程,却是跨了两个市,客栈、游乐场所属于承德市丰宁县,闪电湖则属于张家口市沽源县。闪电湖面积不小,湖水不深,清澈见底,水草飘摇,偶尔能看见小小的虾子自由游戈。黑色和洁白的水鸟在水面上敏捷地起落,给这黄昏里的湖泊点缀了些许生动。阳光是金色的,把草原也涂抹成了金色地毯,只身湖边,能感受微风习习。

吐力根河

吐力根河,清代后期,国势日衰,皇家猎场禁地放围开垦,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整个围场满目荒凉,风沙漫天,野兽断迹。塞罕坝北部和西部隔着吐力根河与内蒙古的克什克腾旗及多伦相邻,从多伦经御道口、三道河口分场到场部几十公里的山路沿着流水潺潺的吐力根河前行,左面就是浑善达克沙地,山坡上散布着稀疏的树木,低矮的草皮难以掩饰裸露的沙地,草场严重沙化,斑驳陆离;而右侧的山上则是树木林立,郁郁葱葱。浑善达克沙地已经无情地吞噬了河一岸的草场,刮起风来沙尘蔽日,而另一岸却是松涛声声,在此地驻车,感悟吐力根河两岸两种地貌的强烈反差,不能不让人深思。

红山军马场

红山军马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西南端的乌兰布统古战场核心区,建于1964年8月,主要担负边防部队军马供应保障任务。2002年,红山军马场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国家林业局和全军环绿委确定为“全国草原生态保护示范教育基地”和“全军生态环境保护示范教育基地”。

《西安晚报》

诗三首 □禹治夏

穿花

孤灯引泪坠消人,迷眼犹怜画里春。

惹尽红尘多少雾,穿花梦客只一身。

漏雨疏桐诗

漏雨梳桐轻坠梦,怜君淡墨郁书愁。

相思写尽无一字,寂寞陪来第几秋。

渔歌

渔郎泊梦山水间,清歌一段晚风绵。

思夜夜,想年年,半披星露钓霞烟。

http://epaperxawbcom/xawb/html/2008-07/16/content_53759htm

《陕西日报》

少年已知情滋味——禹治夏诗文印象

近几年来,有意无意中接触过一些中学生写作者的作品,有的是

报纸和刊物举办的写作征文评选的佳作,有的则是熟人朋友的已经迷

恋文学写作的孩子的诗文。前者是要我做阅读后的评判意见,后者则

是要我给予指点,看看孩子往后的创作如何发展。然而,我每一次阅

读,都有不同程度的惊讶和抑制不住的狂喜,今天的中学生里偏爱文

学的学生的文字表述,看取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由此自然联想到新

的一代人的新鲜视觉和独特个性,便强烈地对照着生活演变社会进步

在不同年代人的心理和眼里的巨大差异。我读禹治夏的诗歌和散文,

还有小说,同样敏感到这种冲击。

禹治夏的散文和小说,多取之于他正在进行着也体验着的学校生

活,又不局限在校园和课桌之间,已经旁及家庭,尤其是社会生活。

在这个少年眼里触及的社会生活,某些现象和不可或缺的矛盾,心理

的感受和理解,生动而逼真,显然区别于成年人的视觉和感受,让我

看到未成年人开始进入社会和尚未进入社会这个时空里的心灵世界,

已经呈现出个人独特的体验和理解,已经向社会和生活发出自己的鸣

叫。如同小鸟的第一声歌唱或公鸡的第一声啼鸣的叫声,鸟类和人类

都会以欣然惊喜做出欢呼,而且坚信不疑会嘹亮起来婉转起来昂扬起

来。

我在禹治夏的文字里意料不及地某些惊讶,他在少小年级开始理

解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相处过程的基本关系,这是许多成年人半生乃至

到老都意识不到更做不到的境界。作者写道:“我会试着体谅他人,因

为我也需要他人的体谅。我们相互体谅对方,再大误解也会解开。”

“我想,能多为他人着想,自己也会受益无穷吧!”这是一个十多岁

的中学生对人对世界的基本姿态。话语看似平淡,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说出了人性里至美的一个内涵,可以看出一个少年健康健全的心里

建构和个性里的品相。尤其在当今纷繁的生活世相里,种种利己害人

危及生活的赤裸裸的言论和丑行,应该在这个少年的语言里感到害羞,

以至矫正。我们的社会生活能有这样众多的健康健全的心灵作为基本

构成,当今和谐发展,于一个民族的未来希望,也是最基本的构成和

营造。

人生历程中初踏上路的人共同具有的现象,就是情感世界的敏感

和萌动。禹治夏许是因了文学阅读的熏陶,似乎尤为敏感。我自然不

会缺乏常识地去猜测,这些散文小说里的人和事和作者的真实关系;

即使从纯粹的文学创作虚构的本意上来看,禹治夏写少男少女朦朦胧

胧的情感流动的作品的数量,也就可以看出人生这个年龄区段萌动爱

情是人类共性。《当海风吹来时》里的贝儿和虾儿,两个家庭社会地

位物质财富的巨大差别,尚不能影响两个少男少女纯如水晶洁如花苞

的友情,论不上物质价值的贝类赠品,亦时对成人世界使爱情扭曲的

权力和物质的蔑视。就作品而言,禹治夏的这篇小说,只是写了贝儿

和虾儿的友谊,尚不属于爱情,至多是少男少女的心里只感觉着依恋

的美好和分离的浅痛,尚不自觉爱的萌动。这一份朦朦胧胧的清纯,

令人心颤的美好,它只能发生在这个年龄区段。谁在这个年龄区段发

生了这种萌芽情愫,无论是情感世界里最值得珍藏也难以抹去的财富。

《那年冬天,我们擦肩而过》,一种罩着较为强烈和明显情爱色彩的

友谊,来的自然,去的也倏忽,少年初尝到的忧伤、焦躁和恨意,也

是这个年龄区段特有的心路历程和独特感受。作者写得很准确,也就

很真实,心理感受和外在情绪的真实。到《秋天的事》,类似的初萌

的情感更明朗了。不经意间得到的同桌位置,投合了一种爱恋的心理

期盼;同样不经意间发生的位置调换,所引发的失落和无以表述的忌

妒,应该说写得恰到好处。作者着墨如惜金所刻画的郁,如埋伏一样

最后才亮出剃头如玉的美好心灵来。这篇小说已经有了一定错综复杂

的人物关系,以及三个少年之间也颇为复杂的情感交错,而且可以说

跨入爱情的绿地了,由朦胧的萌动而爆出鲜活的花朵了。秋的坦率和

奔放,性格化的人物呈现了郁的含蓄和真诚,也呈现出一番动人感人

的质地。能把并行的两个女孩写出不同形象和各异的内里气性,可以

看出作者的功力也在大步长进。

然而,这毕竟是少年作家的作品,几篇写自己成长时期心理情绪

的散文,也是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少年时段人的某些说不清的瞬间情绪。

在母亲早晨敲门叫醒上学的时候,心理却是逆反的情绪,是“永远都

是老调子”,是“唠叨”,是“烦得要死”。上学时间是铁定的不能

耽误的,不仅母亲明白这一点,被叫醒的“我”更是清楚不过的,然

而还是“烦得要死”,还要逆反为“唠叨”和“永远都是老调子”。

这就是少年的特有情绪,任性和理性此起彼伏的心理特征,从家里走

到学校门口的短暂时间转换里,心绪也很快就转换了。所以大人们千

万不能在孩子懒睡的时候发火。

禹治夏在生动地叙说着少年心理的同时,也表述着他对生活和人

生前路的探索,他已经发现了世界上的生活形态,一种像站在蜘蛛网

上的蝴蝶,失去了美丽翅膀的功能;另一种是网死了蝴蝶的蜘蛛,其

实终生也只能是在那张小小的网上,离开了也就做不成事了,这应该

是富裕生活哲理意味的发现。

禹治夏还写了不少的古体诗词,意境和情感都让人能咂出古人的

韵味来,颇为不俗。尤其是采字遣词,很可以看出古典文学的功底,

我想他肯定读过传统文学里的诸多篇章,有一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储

备和修养了,这很难得,也无疑终生会受益无穷。

禹治夏正处于学习阶段,吸取人类知识以强大自己底蕴的美好时

期,相信会有属于他实现艺术创造的人生光辉期的到来。

(陈忠实)

http://wwwsxdailycomcn/data/wtxwdd/02/20061229_9800160_1htm

我也是很久以前看过他的诗

那个时候很喜欢

  三毛

  [名字的来历]

  1943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 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陈懋平,“懋”是家谱上属于她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为在 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做为父亲的我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凌晨逝世。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简历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三毛作品欣赏: 《逃学为读书》、《孤独的长跑者》、哭泣的骆驼、背影、稻草人手记、送你一匹马

  台湾女作家三毛已去世多年,可是她的确切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近日,一本名为《三毛死于谋杀》的图书纷纷出现在上海各家书店中。但其中对三毛的很多事都进行质疑,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用三毛助自己出名的动机。

  三毛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

  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第二天,台湾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三毛的死讯,香港80余家报纸也对此作了详细报道。然而事隔不到半年,就有各界人士对三毛的死因提出疑问,认为警方的现场勘察太匆忙、“因病厌世、自缢身亡”的结论太武断,会不会有真正的凶犯逃脱法网三毛崇敬爱情。1973年,三毛与西班牙美男子荷西在撒哈拉结婚,1979年荷西在北非潜水时丧生,三毛哭得死去活来,从此生活在对荷西的思念中。

  三毛热爱祖国。她很早就提出“两岸不能再分离了”。1985年,她在一个几千人参加的演讲会上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她是在台湾第一个把《义勇军进行曲》公开唱出来的人。唱后台下一片肃静,许多人替她担心。

  三毛对大陆文化名人张乐平、姚雪垠、贾平凹、王洛宾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89年,三毛到上海与画家张乐平相见,认画家为“爸爸”。她用上海话告诉画家:“我3岁多就离开了上海,那时我刚懂事,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那个到处流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对我影响可大了。许多年以后,当我在异国他乡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就取笔名用了‘三毛’这个名字。”

  三毛写过一首《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这首歌在台湾被禁唱了十几年,因为当局认为歌词中“远方”指的就是中国大陆。1990年12月,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参加台湾金马奖角逐,夺取8项大奖,却没有三毛的最佳原著编剧奖。《滚滚红尘》引起台湾某些当权者的愤怒:“刻意歌颂中共、肆意攻击政府、丑化国军……”有人认为,三毛有可能因此成为政治牺牲品。

  书中把对三毛死因的各种猜测,比如绝症无望说、孤单寂寞说、为情所困说、江郎才尽说及自杀情结说等,都一一予以驳斥。书中还引用了10位著名人士对三毛的谈论,认为三毛死得怪异、突然,她没有理由自裁。把三毛的死解释成自杀是对她的不公平,甚至是对她人格的污辱。

  附:三毛致贾平凹的信

  平凹先生:

  现在时刻是西元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清晨两点。下雨了。

  今年开笔的头一封信,写给您:我心极喜爱的大师。恭恭敬敬的。

  感谢您的这枝笔,带给读者如我,许多个不睡的夜。虽然只看过两本您的大作,《天狗》与《浮躁》,可是反反复复,也看了快二十遍以上,等于四十本书了。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与您的文笔最有感应,看到后来,看成了某种孤寂。一生酷爱读书,是个读书的人,只可惜很少有朋友能够讲讲这方面的心得。读您的书,内心寂寞尤甚,没有功力的人看您的书,要看走样的。

  在台湾,有一个女朋友,她拿了您的书去看,而且肯跟我讨论,但她看书不深入,能够抓捉一些味道,我也没有选择的只有跟这位朋友讲讲“天狗”。这一年来,内心积压着一种苦闷,它不来自我个人生活,而是因为认识了您的书本。在大陆,会有人搭我的话,说“贾平凹是好呀!”我盯住人看,追问“怎么好法?”人说不上来,我就再一次把自己闷死。看您书的人等闲看看,我不开心。

  平凹先生,您是大师级的作家,看了您的小说之后,我胸口闷住已有很久,这种情形,在看“红楼梦”,看张爱玲时也出现过,但他们仍不那么“对位”,直到有一次在香港有人讲起大陆作家群,其中提到您的名字。一口气买了十数位的,一位一位拜读,到您的书出现,方才松了口气,想长啸起来。对了,是一位大师。一颗巨星的诞生,就是如此。我没有看走眼。以后就凭那两本手边的书,一天四五小时的读您。

  要不是您的赠书来了,可能一辈子没有动机写出这样的信。就算现在写出来,想这份感觉——由您书中获得的,也是经过了我个人读书历程的“再创造”,即使面对的是作者您本人,我的被封闭感仍然如旧,但有一点也许我们是可以沟通的,那就是:您的作品实在太深刻。不是背景取材问题:是您本身的灵魂。

  今天阅读三个人的作品,在二十次以上,一位是曹禺,一位是张爱玲,一位是您。深深感谢。

  没有说一句客套的话,您所赠给我的重礼,今生今世当好好保存,珍爱,是我极为看重的书籍。不寄我的书给您,原因很简单,相比之下,三毛的作品是写给一般人看的,贾平凹的著作,是写给三毛这种真正以一生的时光来阅读的人看的。我的书,不上您的书架,除非是友谊而不是文字。

  台湾有位作家,叫做“七等生”,他的书不销,但极为独特,如果您想看他,我很乐于介绍您这些书。

  想我们都是书痴,昨日翻看您的“自选集”,看到您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原先看您的小说,作者是躲在幕后的,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地翻了数页。合上了书,有些想退的感觉。散文是那么直接,更明显的真诚,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那不是“黑氏”的生活告白,那是您的。今晨我再去读。以后会再读,再念,将来再将感想告诉您。先念了三遍“观察”(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二)。

  四月(一九九○年)底在西安下了飞机,站在外面那大广场上发呆,想,贾平凹就住在这个城市里,心里有着一份巨大的茫然,抽了几支烟,在冷空气中看烟慢慢散去,尔后我走了,若有所失的一种举步。

  吃了止痛药才写这封信的,后天将住院开刀去了,一时里没法出远门,没法工作起码一年,有不大好的病。

  如果身子不那么累了,也许四五个月可以来西安,看看您吗?倒不必陪了游玩,只想跟您讲讲我心目中所知所感的当代大师——贾平凹。

  用了最宝爱的毛边纸给您写信,此地信纸太白。这种纸台北不好买了,我存放着的。我地址在信封上。

  您的故乡,成了我的“梦魅”。商州不存在的。

  三毛敬上

  (看过这封信,发现信里对三毛即将离世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三毛的死因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但是既然故人已去,就让她安心地去吧,这是她选择的方式,我们要尊重她。)

  哭三毛---贾平凹

  三毛死了。我与三毛并不相识但在将要相识的时候三毛死了。三毛托人带来口信嘱我寄几本我的新书给她。我刚刚将书寄去的时候,三毛死了。我邀请她来西安,陪她随心所欲地在黄土地上逛逛,信函她还未收到,三毛死了。三毛的死,对我是太突然了。我想三毛对于她的死也一定是突然,但是,就这么突然地将三毛死了,死了。

  人活着是多么的不容易,人死灯灭却这样快捷吗?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夜半的孤灯下,我常常翻开她的书,瞧着那一张似乎很苦的脸,想她毕竟是海峡那边的女子,远在天边,我是无缘等待得到相识面谈的。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我从乡下返回西安的当天,蓦然发现了《 陕西日报 》上署名孙聪先生的一篇《 三毛谈陕西 》的文章。三毛竟然来过陕西?我却一点不知道!将那文章读下去,文章的后半部分几乎全写到了我。三毛说:“我特别喜欢读陕西作家贾平凹的书。”她还专门告我普通话念凹为(āo ),但我听北方人都念凹( wā),这样亲切所以我一直也念平凹( wā)。她告诉我,“在台湾只看到了平凹的两本书,一本是《 天狗 》,一本是《 浮躁 》。我看第一篇时就非常喜欢,连看了三遍,每个标点我都研究,太有意思了,他用词很怪可很有味,每次看完我都要流泪。眼睛都要看瞎了。他写的商州人很好。这两本书我都快看烂了。你转告他,他的作品很深沉,我非常喜欢,今后有新书就寄我一本。我很崇拜他,他是当代最好的作家,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他的书写得很好,看许多书都没像看他的书这样连看几遍,有空就看,有时我就看平凹的照片,研究他,他脑子里的东西太多了……大陆除了平凹的作品外,还爱读张贤亮和钟阿城的作品……”读罢这篇文章,我并不敢以三毛的评价而洋洋得意,但对于她一个台湾人,对于她一个声名远震的作家,我感动着她的真诚直率和坦荡,为能得到她的理解而高兴。也就在第二天,孙聪先生打问到了我的住址赶来,我才知道他是省电台的记者,于一九九○年的十月在杭州花家山宾馆开会,偶尔在那里见到了三毛,这篇文章就是那次见面的谈话记录。孙聪先生详细地给我说了三毛让他带给我的话,说三毛到西安时很想找我,但又没有找,认为“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很有意思,隔着山去看,他更有神秘感,如果见了面就没意思了,但我一定要拜访他。”说是明年或者后年,她要以私人的名义来西安,问我愿不愿给她借一辆旧自行车,陪她到商州走动。又说她在大陆几个城市寻我的别的作品,但没寻到,希望我寄她几本,她一定将书钱邮来。并开玩笑地对孙聪说:“我去找平凹,他的太太不会吃醋吧?会烧菜吗?”还送我一张名片,上边用钢笔写了:“平凹先生,您的忠实读者三毛。”于是,送走了孙聪,我便包扎了四本书去邮局,且复了信,说盼望她明年来西安,只要她肯冒险,不怕苦,不怕狼,能吃下粗饭,敢不卫生,我们就一块骑旧车子去一般人不去的地方逛逛,吃地方小吃,看地方戏曲,参加婚丧嫁娶的活动,了解社会最基层的人事。这书和信是十二月十六日寄走的。我等待着三毛的回音,等了二十天,我看到了报纸上的消息:三毛在两天前自杀身亡了。

  三毛死了,死于自杀。她为什么自杀?是她完全理解了人生,是她完成了她活着要贡献的那一份艺术,是太孤独,还是别的原因,我无法了解。作为一个热爱着她的读者,我无限悲痛。我遗憾的是我们刚刚要结识,她竟死了,我们之间相识的缘分只能是在这一种神秘的境界中吗?!

  三毛死了,消息见报的当天下午,我收到了许多人给我的电话,第一句都是:“你知道吗?三毛死了!”接着就沉默不语,然后差不多要说:“她是你的一位知音,她死了……”这些人都是看到了《 陕西日报 》上的那篇文章而向我打电话的。以后的这些天,但凡见到熟人,都这么给我说三毛,似乎三毛真是我的什么亲戚关系而来安慰我。我真诚地感谢着这些热爱三毛的读者,我为他们来向我表达对三毛死的痛惜感到荣幸,但我,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的时候就发呆,内心一片悲哀。我并没有见过三毛,几个晚上都似乎梦见到一个高高的披着长发的女人,醒来思忆着梦的境界,不禁就想到了那一幅《 洛神图 》古画。但有时硬是不相信三毛会死,或许一切都是讹传,说不定某一日三毛真的就再来到了西安。可是,可是,所有的报纸、广播都在报道三毛死了,在街上走,随时可听见有人在议论三毛的死,是的,她是真死了。我只好对着报纸上的消息思念这位天才的作家,默默地祝愿她的灵魂上天列入仙班。

  三毛是死了,不死的是她的书,是她的魅力。她以她的作品和她的人生创造着一个强刺激的三毛,强刺激的三毛的自杀更丰富着一个使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作家。

  1991年1月7日

  谈三毛

  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三毛父亲陈嗣庆

  在我这个做母亲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过是我的孩子而已。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三毛母亲缪进兰

  三毛曾说过很羡慕我和秦汉恩爱,也想找一个关心自己、可以谈心的及工作上的伴侣,可惜未能找到理想对象。对于死去的丈夫,她仍然十分怀念。她太不注意保护自己……我曾经劝她不要太过任性,就算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也要为父母保养身体。

  ———演员林青霞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份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作家贾平凹

  有些本来是含义美好的名词,用得滥了,也就变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满街走是一个例子,银幕、荧幕上的奇女子频频出现也是一个例子。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作家梁羽生

  三毛很友善,但我对她印象欠佳。三毛说她“不是个喜欢把自己落在框子里去说话的人”,我看却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她那个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如果三毛是个美人,也许她可以有不断的风流余韵传世,因为这算是美人的特权。但三毛显然不是,所以,她的“美丽的”爱情故事,是她真人不胜负荷的……

  ———作家李敖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

  ———作家司马中原

  有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演员胡茵梦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作家倪匡

  走近三毛

  山风

  一直认为三毛不过是个喜欢四处流浪,喜欢摆弄点文字的怪女子,至于她的自缢身亡,更是懒得议论。今夜无聊,捧着厚厚的《三毛全集》,消磨时光。深入其中,渐感一种莫名的恐惧从夜的另一边袭来。点起一支烟,抬头望窗外月瘦如钩,耳边不时涌进声嘶力竭的歌声。看表,快近午夜了,整座城市还在创造着与庆祝着。关于三毛的思绪,如断线的风筝,在笑声与歌声的上空挣扎着游荡,无处落脚。

  一个活得如此充实的性情女子,竟也终究逃脱不掉思想的谋杀。

  天生她就是个思想者,尚是童年,便开始将自己高悬在这个尘世的上空,冷眼相看生命之轻,看芸芸众生如何舍家弃子而追名逐利,执拗着不肯“入乡随俗”,迷失与苦痛仿佛便是童年三毛的全部,然而,我始终不能明白那种迷失和苦痛究竟源自何方?难道仅仅是那幅《珍妮的画像》?或是上帝的恩赐?

  龙的血脉、斗牛士的爱情与撒哈拉的根,究竟是谁攻破了三毛本就脆弱的防线?苦心经营的城池在离开

  岛的那一该便轰然倒下了,

  白驹过隙,三毛开始回首二毛,她似乎觉得十年的流浪使自己有了个质的蜕变,变得凡事有爱起来,而给我的感觉即使是二十年后的三毛也始终未能摆脱二毛作为一个天生思想者的纠缠。正如她自己所写“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分执着,拚命探求而得不着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我不知道三毛是否最终探求到了可以满意的答案,但能肯定的是她终未能超脱那童年的哀伤。

  雨季果真未再来么?

  从台北到香港,从马德里到伦敦再入撒哈拉,一路走来,三毛一直用一种淡然而又执着的眼光冷冷地看那些可笑的人和可爱的人如何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制造荒谬,以及如何繁殖“新人类”。最后又看回了台湾,她一直企图将那年的雨季趋赶出自己灵魂的殖民地,然而许是台湾多雨的原故吧,回居台湾的三毛,灵魂的最深处又渐渐下起了久违的小雨,最终漫过了心头。或许一个思想丰富者注定要以苦痛陪伴终身。

  三毛终是走了,而我们依然呼吸如故,仍旧疯狂地追逐着,繁衍着,歌声依旧,笑声依旧。这一切都不会因为三毛的走而带走一点什么,所有的城市都在重复上演着有关创造、收获与庆祝的人生喜剧,思想与苦痛正被所有人不遗余力地唾弃,一切都在自觉地向文明挺进,野蛮正在被人类遗忘,仿佛已遥远地可以不去管了。听说撒哈拉沙漠不久也将被改造成美丽而繁华的城市,如果孤独的三毛有灵欣然再往的话,定会住上豪华的宾馆,远离野蛮地袭击了,安息吧!三毛。

  又一阵莫名的悲凉与刻骨的孤单如黑暗中的小鬼丢上来的灰披风,哗啦一下罩住我的全身。我赶紧放下《三毛》,走出户外,全力以赴地听那撕破夜幕的吼声,以不至于被三毛的阴影吞噬。有支麦克风该多好,但我不知道应用怎样的声调呤唱“一身冷月,三步徘徊,今宵酒醒何处,断琴又与谁人听?”。

  九八年秋于七步斋

  三毛作品

  文章 《娃娃新娘》、《妈妈的一封信》、《悬壶济世》、《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手成家》、《蓦然回首》

  《梦里不知身是客》、《三毛——异乡的赌徒》、 《衣带渐宽终不悔》、《学期作业报告》、《紫衣》、

  《哑奴》、《往事如烟》、《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青鸟不到的地方》、《背影》 、《夏日烟愁》

  《读三毛的'倾城'》、《爱和信任》、《亲不亲,故乡人》、《浪迹天涯话买卖》、《少年愁》、《长歌杨柳青青》 《教书不是塔》、《写作不难》、《似曾相识燕归来》、《卖花女》、《翻船人看黄鹤楼》、《极乐鸟》 《芳邻》、《随风而去》、《西风不识相》、《三毛:生命的绝唱》、 《关于三毛》、《三毛的通灵传奇》

  文集

  《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 、《谈心》

  三毛纪念馆:http://wwweelovecn/modules/m/id=sanmao

  流浪的三毛--陈平纪念:http://sanmaomemskycom

朋友忆路遥:笔名源于一场恋情

从农民到作家笔名缘起“写诗”

已经75岁高龄的曹谷溪,是当年“延川县工农兵文艺创作组”编印的文学小报《山花》的创始人。在他延安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份页面微微泛黄的小报,创刊号上印刷的发行日期是:1972年9月1日。创刊号上的内容并不多:毛主席语录、署名《山花》编委撰写的《见面话》、曹谷溪的散文《桃》,以及署名路遥的诗作《老汉一辈子爱唱歌》。这首诗的头几句写道:

“县里召开‘文创会’,点名道姓要我去。心像小鼓一个劲擂,一晚上闹腾得不瞌睡! 多少回躺下又坐起,心窝里像烧开一锅水旧社会家贫如水洗,常用那山歌倒苦水。” 现在读起这些诗,抹不掉那个时代的印迹。而路遥的朋友们回忆起与他最初的交往,都是从“写诗”开始的。

诗人闻频如今居住在西安市,他与作家路遥的第一次交集始于1970年的延川县文化馆,正是这一次见面,才有了“路遥”这个后来闻名于文坛的名字。“当时县文化馆的一位文化干事拿来一首诗给我看,那首诗的名字叫《车过南京桥》,作者署名‘缨依红’。”闻频回忆道,随后他见到了这位作者,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灰黑色棉袄,里面的棉花都露出来了,腰上系着一根麻绳,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农民的打扮。

第一次见面,闻频建议他应该起一个好记好听的笔名,这位作者思考片刻,用笔将这首《车过南京桥》上的署名划掉,改成了“路遥”。后来闻频才知道,“缨依红”这个名字,是青年路遥为了纪念自己刚经历过的一场恋情。

《平凡的世界》筹备了三年

在路遥的朋友们对他的追忆中,“读书”是被多次提及的一个关键词。

1970年的一天,21岁的路遥站在延川县黄河岸边,他一手搭在曹谷溪的肩上,一手握着一本书。黄土高原上刺目的阳光让两个人有些睁不开眼,但这两个年轻人却同时无邪地笑着。这张照片也是路遥生前最为喜欢的一张,1992年,当路遥身患重病之时,曹谷溪将这张照片放大后,送到他的病塌前,定格的笑容伴随路遥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他爱读书,走到哪里都拿着书。”路遥的大学同学张子刚回忆说:“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都是路遥喜爱的作家。他在大学宿舍的床头,经常放着《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这些名著。”

“在中国作家里,路遥读得最多的是柳青的《创业史》,我见到他读过《创业史》几个不同的版本,这本翻烂了就换一本接着读。”闻频回忆道。

1980年,正是路遥的创作力即将爆发的前夕,这时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已经接到了用稿通知,小说《人生》也在创作酝酿阶段。这一年他在一封给曹谷溪的信中写

道:“我总希望你努力,争取做出一点事业出来。除过该交的朋友,少交往,少结识,埋头读点书,写点东西,归根结底,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还不是吃好、穿好、逛好,而应该以辉煌的成绩留在历史上为荣。”

路遥用这样的话告诫朋友,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为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花了整整三年时间进行准备,他用了一整年时间翻阅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延安报》和《榆林报》,笔记做了几十本。

“真切的生命体验”是路遥成功的重要原因

作为作家,路遥是幸福的。他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广大读者群中持续产生着巨大影响力,这在中国文坛十分罕见。《路遥传》的作者厚夫认为,在中国只要有奋斗者,就会有喜爱路遥的读者,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边界。

但路遥自己的人生却难以用“幸福”二字来形容。幼时家庭贫困,父亲将他过继给了伯父,而“改变命运、活出名堂”则从青年时代起就贯穿着路遥的一生,这也使他在婚姻、文学之路等等重大的选择中,面临着许多在他的生命世界里不想为而现实世界里不得不为的两难矛盾。

在曹谷溪看来,“真切的生命体验”是路遥成功的重要原因,“没有幼时的饥饿就没有作品《在困难的日子里》,没有文革的经历就没有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少平与少安兄弟,这些人物身上都看得到作家和他家人的影子。” 路遥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正如作家贾平凹所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27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