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中作者是如何把爱国情怀寄予在灯笼之中的?

灯笼中作者是如何把爱国情怀寄予在灯笼之中的?,第1张

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1、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 很多美好的回忆;

3、灯笼能为夜行 人指路,温暖他人;

4、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境,激发爱国热情。

灯笼一文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如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接回祖父,长幼情笃;上下灯学,悉心照顾,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了半夜,伴着小灯笼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

灯笼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2段):指出自己喜爱灯笼,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抒写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12):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灯笼》主要内容:

《灯笼》这篇文章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作品介绍:

《灯笼》是著名散文家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灯笼”和“情感变化”为线索,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亲人故乡的怀念,最后,表明自己要做“抗日马前卒”的誓言。

文章怎么把这些“事”和“情”组织在一起写,首先要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文章共十二段,概括每段内容,教参划分层次:第一段做为开篇谈“火”,为下文说“灯笼”做铺垫;第二段至第十一段谈的是“灯笼”,全文主体;第十二段是结尾说“火”,“灯笼”不足以言其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其情,卒章显志。

作者的“灯笼缘”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⑪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2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