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本文与《猫》的作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说说本文与《猫》的作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第1张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因主观臆断至猫死掉,而内心后悔内疚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比喻,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猫》中讲述的家庭生活,叙述时间与故事发展的时间同步(并没有把故事时间采用插叙或倒叙等手法扭曲着来表现);文本反映的生活也不复杂,只是记写了家养“三只猫”的生活片段,似乎更像“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然而这正是郑振铎小说的特别之处,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一种尝试。其中“**小猫”和“花白猫”都很活泼、很可爱,但详略安排不完全相同;而且根据“这只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一句话来看,第二只猫带给“我和家人”的“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来得更加强烈与鲜明。然而“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恰好对应了一句话:“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强烈”。“我”在养猫的经历中感受到了悲剧意味。第三只猫无论从“出身”(来历)还是丑陋和肥壮的外表以及时时表现得非常“忧郁性”和“懒惰”,都表明它在“我家”得到的宠爱都不如前两只猫。如此看来,第三只猫大概不会再落得一个“自然死亡”或“被外人掠夺走”的悲剧命运吧?但结果它出人意料地被“我”“冤苦”而死,被“我”害死。至此,“猫”这种动物的悲剧命运产生的悲剧色彩在构成对比的情节演绎中给读者留下更加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第一只猫的病死,第二只猫被外人掠夺,第三只猫被人冤屈而死,这是小说叙事的表层结构(故事直接展示给读者的情节发展流程),似乎波澜不惊,而作品的深层结构(小说的隐性含义或线索)借助“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以及“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的对比得以体现。前者是因为曾经拥有的“新鲜与快乐”无端地失落而下定决心不想再让自己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而后者是因为全家人误解、冤苦、害死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在心中留下了负罪感,觉得永远愧对这种生灵。如果说“好久”表达了“我”因为守护不住生命内心十分痛心与惋惜,那么后者的“永不”则抒发了绝然毅然的情绪,内心的痛悔之意完全被递进,被深化了。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在这前后的时期郑振铎主要的社会经历有如下一些: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0年11月,郑振铎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茅盾、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1927年2月,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公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

1934年回到上海,和周扬、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中国文艺界协会”。

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

由上述可以看到,郑振铎也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然而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跟鲁迅在1924年至1925年思想上非常“彷徨”一样,郑振铎也无法看清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出路在何方。那么,与其说是作家主动选择家庭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还不如说是当时反动军阀段祺瑞执政时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社会(鲁迅《纪念刘和珍君》1926年3月18日)的结果。这是因为对于作家而言,他们的生活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生活,另一个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同时代的作家张爱玲,当她很年青的时候,其实在她拥有恋爱经历之前,就已经把“两人世界”描摹得入木三分了,这是内心想象的功夫和对人世洞若观火的结果。而创作于1925年至1927年间的《家庭的故事》,秉承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视角被严酷的社会现实所扼杀,由观照社会转向了“内视”,开始审视、挖掘和揭示人性的多面性。

短篇小说《猫》读起来平淡朴实,其实正是作家刻意“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的二元对立模式”(人和命运的二元对立),《猫》中出现的则是人和猫的命运之间的关系,只是将叙事内容采用散文化的写法创作而已。“猫”是动物,“我”是“人”。可以这么说,当人和动物对立的时候永远都要比人与人对立起来更能看到真实的“人性”,而且看得更真切。

比如第一只猫“很活泼”,“我”看着三妹逗猫玩的融融泄泄的生活情景“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当猫无故病死后“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并为之“酸辛”;当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泼”的猫在周围邻居冷漠的观望中被那些“过路人”捉走后就“怅然”、“愤恨”、“诅骂”,在这段生活经历中展示的“我的人性”充满爱心,表现得十分宽容、温馨、善良和光明。然而在“芙蓉鸟事件”发生后的“我”,不仅只凭主观猜测“妄下断语”,面对猫这个弱小、可怜的动物“怒气冲天”、“拿木棒追打”、“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人在动物面前恃强凌弱,则充分暴露了人性中凶恶、冷酷、残暴和阴暗的一面。不过,当“我”明白这只丑猫并非是罪魁祸首后,良心受到了谴责,就开始对“无人性”(人性的阴暗面)的言行表现加以痛心疾首地批判,作为自己“心灵救赎”的“急救包”,则象征着人性中“公正”和“正义”的觉醒。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里说的:“(本心:天性)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又是光明的人性的回归,唱响了一曲人性的牧歌。

《猫》这篇小说作为爱心等情感教育和反思精神等思想教育的题材比较合适。

第一只:酸辛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第二只:不高兴 (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怅然、愤恨(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第三只:难过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现代作家郑振铎的小说《猫》,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讲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猫》一文表面上看似在写猫,实则是借猫来突显“我”和家人在养猫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题目虽为“猫”,主人公却是人。

第一只小猫美丽、活泼、可爱,为“我”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但好景不长,小猫染上莫名的疾病,去世了。

对于小猫的死,身为主人的“我”反应极为克制——“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一缕”即一丝,一点点,如蜻蜓点水般不着痕迹。曾经为“我”带来快乐,成为“我”生活重要一部分的小猫,不过是“我”工作之余的一个小小点缀。

在这个“点缀”消失后,“我”不仅没有太过感伤,反而对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可见,这只小猫没有读者以为的那样重要,不论是在家庭地位中,还是在饲养它的人心里,它只是一个可以被随时替换的“生活调味品”。

扩展资料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上个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但在思想上却非常彷徨,他无法看清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出路在何方。

与其说是作家主动选择家庭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还不如说是当时反动军阀段祺瑞执政时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社会的结果。

清新朴素的文笔和“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郑振铎散文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此文可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作品。

相同点

1、都有过渡部分,结构都非常清晰。

《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分为母鸡孵鸡维以前和孵出鸡维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2、采用的都是总分段式

采用总分来表现小动物特点时,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进行描写

3、在语言的运用上

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不同点

1、在情感的表达上

《猫》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母鸡》情感上产生变化:“讨厌”到“不敢讨厌”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上

《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40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