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1954内容概括?

傅雷家书1954内容概括?,第1张

这封短信是傅聪即将出国时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中没有任何多余的叮嘱,唯一的嘱咐就是关于感情和时间的问题。可见此时傅聪在感情上仍旧还是困扰不断,傅雷作为父亲,给傅聪的建议是“要克制”,然而这“克制”又是何其艰难。所以在下一封十五日的母亲信中,母亲又从一个女子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情经历和对感情的看法,以此来宽慰傅聪。孩子远在他乡,作为父母最宽慰的莫过于收到孩子的信息,引用杜甫一句“家书抵万金”,可见傅雷念子之深切。真可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主要著作:《傅雷家书》,译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夏倍上校》《人间喜剧》等。

1932年,傅雷与家乡的未婚妻朱梅馥举行了婚礼,组成了家庭。朱梅馥是个东方型而受过新教育的女性,她体贴、文静、好客,几乎集结了中国女性标准的美德。他们两人性格上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结合成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二人育有二子: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内容概要

《傅雷家书》(书信编纂集)中大部分书信是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在波兰留学的儿子傅聪的,也有一部分是写给儿媳弥拉和次子傅敏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其中,最长的一封书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家书》是由傅聪的弟弟傅敏选编,是傅雷夫妇和长子傅聪之间的交流实录,书中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值得品读。

这本书刚开始是傅聪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后面部分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信,前一部分,傅聪分享了自己在国外的生活,在波兰开了两场音乐会,杰老师对他很好,傅聪说,“不把我当学生,把我当学生,新年是在老师家过的。

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很感动。傅聪喜欢的作曲家是巴赫,他说:“巴赫是一片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天空,巴赫使我的平静,他的虔诚没有一点悲观成分,而是乐观的,那么有朝气,同时又那么成熟,那么有智慧。”

后半部分主要收录了傅雷夫妇给儿子的回信,1954年1月18日,傅雷夫妇和傅敏送傅聪去车站,傅雷是这样写的:车一开动,大家都成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车全部出了站台方始回身。

扩展资料

傅雷家书始于1954年1月18日,终于1966年6月13日,跨度长达13年,傅雷对长子傅聪的教育就是靠着一封一封的家书完成的。家书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宗教、戏曲、音乐、文学、哲学、绘画,当然还有一些做人、处事、生活的智慧,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安排时间。

如何处理感情。如何规划生活。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财富,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想就我理解的关于写作的几点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

傅雷家书1954年每封信概括是如下:

1、《傅雷家书》1954年第一封信:

第一封家书是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作者在信中告诫儿子“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2、《傅雷家书》1954年第二封信:

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包围时候写的。为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幸福和骄傲,“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涕泗横流的”,道出傅雷的喜悦之情。

3、《傅雷家书》1954年第三封信:

面对社会千变万化,该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希望用自己走过的经验,告诉儿子少走怨路。父母走的弯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他们都希望子女能比自己过得更好。

4、《傅雷家书》1954年第四封信: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母亲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5、《傅雷家书》1954年第五封信:

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太过严厉。傅雷反思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傅雷只是想“严父之下出才子”罢了。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挚朴,令人动容。

扩展资料

傅雷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的培养,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做人应该是德才兼备且以德为先的,对于艺术家来说,优秀的道德素质的最根本的,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素质才能创作出高尚的艺术作品,在《傅雷家书》中他也在不断强调。

他讲到:“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紧的是先要把一个人尽量发挥好,没成为某某家之前,先要学会做人;否则某某家不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在傅雷的教育观念中,对人道德素质的培养重于对技术与知识的培养,这也是他可以在教育中对傅聪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1954年,傅聪出国学习钢琴,孤身远在他乡,孤独枯寂,傅雷夫妇以家书来鼓励儿子潜心学习,报效国家。多年来,傅雷夫妇的家书一直伴随着傅聪的生活,学习,乃至恋爱,结婚生子。傅聪后来成为钢琴大师,傅敏成为一名优秀的英文老师,都是与傅雷夫妇的的悉心教诲分不开的。傅雷虽是一位翻译家,但却不能不令人佩服他的博学多才。他给儿子的家书中涵盖了哲学、音乐、美术、文学、历史、戏剧等多方面的内容,用及其开阔的眼界让傅聪去感受人生的博大,壮阔,让他用这些营养去滋润自己的音乐艺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儿子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给以鼓励。在取得成绩的时候,祝贺的同时,他不忘鞭策。他说:“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人生本是没有穷尽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傅聪从未从事过音乐,却对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经过的心路历程体会得多么细致,多么深刻,儿子的事业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和期望。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呕心沥血,高度负责,在儿子远赴他乡,留洋在外,孤独落寞之时,送去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滋润孩子的精神,时时给他以指导、鞭策和鼓励,使他有勇气去面对迂回曲折,坚强地走自己的理想之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向他致敬,向他学习,傅雷的教子思想也将永放光芒!

《傅雷家书》被列为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这本书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首先选择给大家分享的是书中有关傅雷给大儿子傅聪和小儿子傅敏进行恋爱指导的部分。之所以先讲这部分,是因为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和同学,都在经受爱情的考验,或正处于感情迷茫期。

即便是看文的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我想看看听听也不是件坏事,因为书中言语对孩子早恋、恋爱以及寻找终身伴侣都有极好的指导意义,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或者将会有孩子,我们的孩子也早晚会面临恋爱问题,那么我们也迟早会面临有关孩子的感情教育问题。所以,列为首讲。

1954年,傅聪二十岁,应波兰政府邀请留波学习,留波前离开家在北京期间,被感情问题折磨得痛苦迷茫、不知所以,于是傅雷在3月24日的信中这样说到:

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我不再和你说教条式的话,去年那三封长信把我所想的话都说尽了;你也已经长大成人,用不着我一再叮嘱。但若你缺少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倘若你心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烦恼。关于××的事,你早已跟我表明态度,相信你一定会实际做到。你年事尚少,出国在即;眼光、嗜好、趣味,都还要经过许多变化;即使一切条件都极美满,也不能担保你最近三四年中,双方的观点不会改变,从而也没法保证双方的感情不变。最好能让时间来考验。我二十岁出国,出国前后和你妈妈已经订婚,但出国四年中间,对她的看法三番四次的改变,动摇得很厉害。这个实在的例子很可以作你的参考,使你做事可以比我谨慎,少些痛苦——尤其为了你的学习,你的艺术前途!

信中提到的XX指的是与傅聪青梅竹马的初恋,我想从傅雷让人跌破眼镜的恋爱史来看(傅雷的恋爱史我已在不久之前的文章《傅雷家书:因为有缺陷,所以才更值得读》中讲述过,想了解的朋友可以从公众号历史文章中查找),傅雷在恋爱上应该是极其遵从内心的,所以也不见得会封建守旧到去阻挠傅聪的个人感情,但在这里之所以会不辞劝戒,大概是因为深知千山万水这种实际距离对于感情的摧残程度之大,所以料定了该段感情绝对不会有好结果,而又唯恐傅聪前途因之受阻,才有此劝告。

担心儿子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傅雷不仅用自己的亲身经验作为实例,还把自己以往有关爱情与事业的深思和实际行动告诉了儿子,给迷途中的傅聪以理性和方向。傅雷说: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这简简单单两句话,在我看来,实在是大有用处。虽然它并非真理,但在一定时间段内是绝对大有裨益的。比如上学的孩子在恋爱与学业间徘徊苦恼之际,又比如刚刚步入工作阶段一切尚不稳定的年轻人遇到爱情与事业的两难境地之时,傅雷的这些话,简直可以被长者搬出来好好套用。

六个月后,正在经受初恋幻灭的傅聪,又一次沉浸在低沉感伤的心境中难以自拔。傅雷即刻写信对傅聪加以安慰和指引,这又是一段可以被失恋者当作自我救赎良方的话语。傅雷说: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创伤或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傅雷说以后再犯病的时候,就拿出这副药再吃一次,还说那一定是免不了会再来的,你看,傅雷对心理的把握是多么精准,简直可以当个心理医生了。关于傅雷心理医生的实例还有很多,以后文章中,我会慢慢讲述给大家。

再后来反右派活动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傅雷一家都深陷其中无暇顾及太多其他,所以谈论感情的内容几乎就没有了。

也大概就是在这期间,傅聪慢慢习惯了异国飘零的生活,对初恋的幻梦也渐渐自我苏醒,所以在家书中,我们又一次可以看到傅雷对傅聪感情生活进行指导的时候,已经是六年后了。

1960年8月,傅聪写信告知父母,自己与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女儿弥拉坠入爱河并决定成为终身伴侣,傅雷夫妇欢喜振奋,此际,傅雷写长信一篇,讲述自己对于终身伴侣的看法和理念,该理念在我之后的文章中还会被多次提到。

傅雷说事情总有正反两面:

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找伴侣首先要看人品,这话准没错。

傅聪大概在信中向父亲讲述了弥拉对自己的爱是多么全心全意、多么浓烈无比,于是傅雷赶紧给傅聪摆事实讲道理: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

发现不对头儿就建议儿子赶紧找机会改正,还不能“正面提出”,还要“旁敲侧击”,而且还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为她好,您看,傅雷是不是可以当个心理老师呢。

只讲道理怕不起作用,傅雷又借助自己翻译过的,也被傅聪熟读过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人物进行举例:

像雅葛丽纳那样只知道爱,爱,爱!的人只是童话中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爱,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爱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天地哪像一个天地!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的有意义。

其实这个观点我个人也是十分赞同的,人要想一辈子都精神愉悦有事可做,就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人是最善变的。

在这封长信里,傅雷还告诉傅聪良好的终身伴侣应该是怎样的:

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领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痛苦。

在我看来,相敬如宾大可不必,也很少有夫妻可以做到,当然傅雷强调的含蓄温和的感情,真的是寻常夫妻想要白头偕老之必须。另外,夫妻双方把对方当作知己这一点,真的是再好不过的相处之道了,我们大家一起共勉。

这次长信之后,傅聪很快与弥拉结婚,感情生活逐渐稳定,事业开始进入正轨。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比赛和各种演出间隙,每天坚持练琴。后来的傅聪,为了精进琴艺,甚至对自己苛刻到除了练琴以外几乎什么事都不做的地步。傅雷不辞辛苦从各个方面加以规劝,这其中就有一段关于对傅聪感情生活的劝告,傅雷这样写道:

弥拉年轻,根基未固,你得耐性细致、孜孜不倦的关怀她,在人生琐事方面、读书修养方面、感情方面,处处观察、分析、思索,以诚挚深厚的爱做原动力,以冷静的理智做行动的指针,加以教导、加以诱引,和她一同进步!倘或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千万告诉我们,可帮你出主意解决。

傅雷不仅要求傅聪无微不至关爱弥拉,还要求傅聪从各个方面陪伴、引导弥拉一起进步。对于弥拉来说,傅雷亦父亦师,傅聪亦夫亦友,无论最终傅聪和弥拉结果如何,但我想,最起码在当下,有傅雷这样的爸爸为其默默撑腰,真的已经很幸福了。

婚后三年,弥拉生子,家书中有关感情方面呈现最多的就是傅雷夫妇对小孙子的关爱问候了。

虽然在傅雷有生之年,傅聪的感情生活至此已然不需要指导了,但傅雷的小儿子傅敏却也渐渐长大,到了恋爱的年纪,所以家书的后半部分,仅有的,傅雷对于男女感情问题的见解,就是写给傅敏的了。

1962年,正在读大学的傅敏把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写信告诉父母,看过信以后,傅雷给初谈恋爱的傅敏写了封长信,大多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对男女感情懵懵懂懂的恋爱初期的傅敏的充满哲思的引导。

我个人认为,这不仅对傅敏,且对所有对爱情捉摸不透深受困扰的年轻人来说,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傅敏在一次采访中,讲到过这封信,还特别建议大家都看看。

傅雷要求傅敏对女友多多观察,不要因处于恋爱期间而莫名美化对方,不要单靠冲动和一时热情做出错误判断,他说: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观察决不可简单化,而要耐心、细致、深入,经过相当的时间,各种不同的事故和场合,处处要把科学的客观精神和大慈大悲的同情心结合起来。对方的优点,要认清是不是真实可靠的,是不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夸大的。对方的缺点,要分出是否与本质有关。与本质有关的缺点,不能因为其他次要的优点而加以忽视。次要的缺点也得辨别是否能改,是否发展下去会影响品性或日常生活。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是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此点很重要。有些缺点双方都能容忍;有些则不能容忍,日子一久即造成裂痕)。

傅雷有关一个人优缺点的辩证论述,可以说是相当深入了,相信大家读过之后都会有所收获。我觉得正在恋爱期间或者还没有开始恋爱的朋友,可以时时将这些话在心中过一遍,以便保持清醒,最终能够寻得佳偶,幸福美满。

在这封信中,对于刚开始恋爱的傅敏,傅雷就已经将可能出现的失恋问题写了出来,并提出有关对策,防患于未然。又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却极有道理,傅雷说:

事情主观上固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须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为了避免失恋等等的痛苦,这一点“明智”我觉得一开头就应当充分掌握。最好勿把对方做过于肯定的想法,一切听凭自然演变。

另外傅雷还提及说:

她的家庭情形还得多知道些。家住何处?父亲名字及以前服务机构名称望能详告。

有关恋爱对象家人的问题,我想刚开始谈恋爱的人都觉得稍微了解一下就好了,没必要深挖。而事实上,如果你准备跟对方长远发展谈婚论嫁的话,这方面实在不能再重要了。最近几年有关原生家庭的问题一直都很热门,因为生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到可以决定这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大到会影响到你和ta未来相处的幸福程度,大到,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

信中还说到:

人的雅俗和胸襟气量倒是要非常注意的。雅俗与胸襟往往带先天性的,后天改造很少能把低的往高的水平上提;故交往期间应该注意对方是否有胜于自己的地方,将来可帮助我进步,而不至于反过来使我往后退。

可见,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人类在很多问题上都是有共识的。说起来可笑,我是在看了这本家书之后,才彻底明悟一个道理:古人的许多智慧,对生活在今时的我们,实在是太意义重大了。

分享到这里,从傅雷家书里,有关早恋、初恋、失恋、终身伴侣以及夫妻相处之道的各种详尽论述中,相信您已经收获了不少。最后以上文中没有提到的,傅雷写给傅敏的信中的一句颇有真理性意义的话作为本期的结束:

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健全更可靠。

芸芸众生之中,确实有不计其数的人吃了“爱情是盲目的”这句话的亏!希望我们都不被盲目的爱情所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与相爱的人互为知己过一生。

- END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4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