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
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歌释名
《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
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
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
一、中国爱国名言
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这句话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对儿子提出的要求。意思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应前仆后继,勇敢的踏入战场保卫自己的家国。
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选自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近代:鲁迅《自题小像》
释义: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4、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这是陈辉烈士的一首诗,名字叫《诗一首》,意思是说英雄并不是没有眼泪,而是不在敌人面前流。堂堂七尺男儿,愿意为国家献身。
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意思是说悔恨没有为抗日而死,才有了今日的蒙羞。国家已经破灭了,我还吝惜我的生命做什么呢。
二、中国爱国格言
1、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原句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意思是说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说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诗句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出自: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意思是说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诗句表达了诗人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意思是说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自:宋代文天祥《扬子江》,意思是说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
诗句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
三、中国古代爱国人士有: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詹天佑等。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2、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3、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4、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5、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所加工的作品是《九歌》。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对其进行了重新创作。《九歌》共十一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歌》作品评价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
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紫女最后的结局有三种可能,第一种,韩非和紫女前往大秦,两人双双殒,韩非去了大秦之后,肯定需要一个护卫,卫庄有自己的计划,自然不能跟着走,紫兰轩已被摧毁,紫女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而能为韩非种下六魂恐咒的敌人,对付紫女自然不成问题,第二种,韩非遭遇紫女背叛,紫女其实是嬴政的人,要不然为什么嬴政哪里不去就来韩国,说明他已经和卫庄或者紫女有联系了,第三种,韩非死亡,而紫女归隐,其实紫女在城楼之上流泪的那一刻我们都知道了。
平时坚强自主的紫女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女人,而心上人韩非遭遇变故紫女也就心死了,如果不是为复仇而死,就是退隐山林,韩非和紫女最初是因为利益走到了一起,为了共同的目的创建了流沙,然而在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之后,紫女似乎也被韩非俘获了芳心。
而韩非为紫女飞身挡箭、在紫女最脆弱时的陪伴都已经说明了问题,不过结合秦时明月的剧情来看,两人似乎并没有好结局,紫女是天行九歌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不仅是风月之地紫兰轩的当家人,还是冷艳性感美女,紫女又是一位兼具身材与智慧的女子,韩非对她的信任也是不亚于任何人。
个人情感上,紫女也有着自己的考量。韩非是有名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可是和他相处的这段过程中并没有见他做过什么轻挑的事,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在外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伪装。
韩非看弄玉抚琴的时候,紫女曾调侃韩非是否心动,结果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反倒是韩非说自己心里只有紫女,她总不能拿自己去做试探吧。
这回不容易来了一个焰灵姬,论外貌和气质,她可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了的,把他们两个人凑在一起,正好一举两得,连韩非身上的秘密都能看得清楚。
在这里,韩非的表现可圈可点,面对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国漫第一的女神,他都能克制自己保持清醒,脑子里的确有着货真价实的智慧,不过这也让紫女感觉到更警惕。
当时,紫女用警惕的眼神看着二人,其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不知道是佩服多一点还是恼怒多一点,不然就不会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了。
韩非表现的远比自己所认为的要强大,而焰灵姬对韩非的半真半假也让紫女有了一定的危机感,可能紫女也没有发现,正是因为焰灵姬的存在,让她这个设圈套的猎人也陷入了情感的漩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