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情感教学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情感教学,第1张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更重视学生通过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去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要创造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阵地,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和展现能力的满足感。笔者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情导课;以情激学;以情促学;以情动情的情感教学模式。

1 以情导课

导语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的第一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学会让导语饱含激情、充满活力、放射出灵性的光芒。把学生领入到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蓄势待发的境地。我们应该注重在导语上创设情境、点燃激情。例如在学习《认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框时,采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在萨克斯独奏《回家》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深情的吟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主动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在情感的调动中,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的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2 以情激学

“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呢

21 情感投入,以爱结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对他们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从此,我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22 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中“成长也会有烦恼” 时,设置活动为“同龄人的心声”。 教师首先现场调查:现在你有一个或数个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同龄好友的请举手。现在你和父母的交往能像同龄好友那样的请举手。通过调查引导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状况。接着设问: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因什么事情而烦恼列举几例,结合自己实际经历谈感受。让学生敞开心扉,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然后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现在会在生活小事上常常与父母产生分歧而烦恼让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最后设问:现在你能理解父母了吗你会怎样做通过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激发学生对父母真挚的情感,反思过去与父母交往的行为,学会以后在生活中尊重、体谅、理解父母,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教学中,我不断“升温”,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3 以情促学

利用情感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充满了激情,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课堂上活的内容、活的形式、活的情境变成了活的智力、活的能力、活的情感、活的精神和活的生命。

情感教学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产生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人生难免有挫折》,我播放震撼全国的《千手观音》作为新课导入,并介绍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通过声音的振动来感受他们所不能听到的音乐,并且他们仅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眼中含着泪花,那是被一种精神所震憾的。通过这一情景,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失利和失败。我们要学习千手观音中的那些聋哑人,他们那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向困难发出挑战的勇气,更是我们正常人应该拥有的。我们要善于把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创设视听情境,为学生进入课堂和生成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从感观升华到情感,整个课堂教学围绕教学内容,把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揉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激情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情感教学使预设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让每一堂思想品德课都充满活力和激情,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天地。

4 以情动情

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感。面带微笑的教师站在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师生的距离缩小。教学应以教材为依据,但有时也不宜过分拘泥于教材而放走了转瞬即逝的教育教学时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由教材扩展开来,关注社会问题,在教师的情感熏陶之下,由情入理。因此,能关注现实的思品课肯定很受学生的欢迎。鉴于此,作为思品教师,首先就要努力做一个关注现实的社会观察家,并且还要把社会问题以及自己的评判灵活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也学会观察和判断。比如,针对刚刚被政府平息的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和台湾大选事件,我在课堂上增设了一个“时事点评”环节,每堂课开始,先由学生自由点评,老师再进行精辟的总结。同学们对老师敏锐的眼光、富于哲理的分析非常佩服,并自觉地加入了观察社会热点问题的行列。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课堂教学的情感参与,又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许多智慧灵感与真知灼见的火花就在心与心的碰撞与沟通中产生了。

总之,运用情感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我们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师长的爱和期待;把激励带进课堂,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把竞争带进课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特有的个性插上放飞的翅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激情,成为学生生命展开的精神家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

所谓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和体验, 是与感觉、知觉等心理过程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在学习当中, 情感是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意志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个人因素。在教育教学中,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情感现象,通过有组织的的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增进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利于达到以情优教的效果。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真情实感的个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拓,人类情感的多功能性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包括动力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保健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其中,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情感的保健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加影响的功能;情感的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的效能。教育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将情感规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对于发挥情感的功能,优化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确定情感目标 情感具有动力功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不只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态度体验,而且对人类行为动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同样的有目的、有动机的行为活动中,个体情绪的高涨与否会影响其活动的积极性;在高涨情绪下,个体会全力以赴,努力奋进,克服困难,力达预定目标;在低落情绪下,个体则缺乏冲力和拼劲,稍遇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废。当情感与动机在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关系上一致时,情感便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不一致时,便起着消极的作用,从而表现出情绪对个体行为活动的增力或减力效能。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的期末考试设定期望时,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水平对其建立适当的期望,因为期望来自于两个方面: 学生自身的情感素质水平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与爱, 前者来源于内部而后者来源于外界[�]。如果教师对学生设定恰当的期望,并且学生自身的情感素质水平较高,对学习积极上进,那么这种期望会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来源;如果学生自身的的信心不足,情感素质水平不高,那么教师建立的期望可以鼓励他,就能够激发他的学习动力。但是前提是要建立恰当的期望。如果教师对学生持有不恰当的期望值,对差生设定过高的期望值或者对优生设定低的期望值,在教学过程当中表现出焦虑与缺乏耐心, 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进程和效果。

二、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调控情感

情感具有调节功能。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而不适当的情感则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这一积极与消极作用,首先反映在情绪的极性上。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操作活动,而恐惧、愤怒、悲哀之类的负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操作活动。其次还反映在情绪的强度上。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学家赫布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情绪唤醒水平最有利于智能操作活动,过高或过低的情绪唤醒水平都不利于智能操作活动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几种方法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第一,言语情趣法,教师可以运用富有趣味的语言讲解有关教学内容,使之具有相应的情感色彩,比如数学老师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第二,拟人比喻法,即用拟人化口吻比喻有关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情感色彩。例如在讲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时,可以将正极比作男性,负极比作女性,男性与女性相互吸引,就记住了异性相吸,反之同性则相斥的规律。第三,轶事插入法,通过介绍有关知识背后的一些有趣的人物轶事,是学生对这些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例如在讲胡适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时,可以讲当时他提倡新生活的趣事,他提出“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从这则趣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胡适的确是个提倡新生活的人,那么也是提倡新文学以及各种新式事物的人了。在有趣的轶事插入中,使学生听的有兴趣,记的更深刻。

三、运用情感的感染、迁移功能调控情感

情感具有渲染性与移情性。渲染性是指当一个人发生情绪时,不仅能自身感受到并产生相应的主观体验,而且还能通过表情外显为他人所察觉,并引起他人相应的情绪反应,西方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移情。比如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人所结交的朋友、所使用的东西、所表达的观点,也都会产生好感,成语“爱屋及乌”,便生动而典范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这就为教师凭借表情讲教材中蕴涵的情感表现出来影响学生,使之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依据。

同时许多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等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流露在他们的语言动作等, 并被教师所感知[�]。这让我想起了高中英语课堂中英语老师的做法,他每堂课以快乐、真挚、丰富的情感贯穿于英语学习的课堂内外, 以自身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在情感互动中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情感渲染,利用情感渲染性与鲶鱼效应,他组织我们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由小组长监督大家。这种合作学习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我们同学之间的情感渲染, 鼓励并支持同学开展小组竞赛、交叉学习等。于是大家在英语教学中互相鼓励、合作学习,老师创造出了良好的情感环境,很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效果。

情感的渲染和迁移功能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情绪社会化,同时也有助于渲染、调节或控制他人的情感以达到“以情育情”的目的。

四、在德育中运用情感规律

学校教育除了智育,还应该进行德育。以上我们探讨了智育过程中情感功能规律的运用,以下我们来谈谈德育过程中情感规律的应用。

利用情感的迁移功能,可以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师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影响,学生会在接受相应道德知识的同时,又因情感的迁移作用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最终形成相应的道德信念。

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可以引发道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向学生进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教育时,教师可先讲述有关的先进事迹,可以去参观八一革命烈士纪念馆,使学生在感人的事实中体会到真情实感。同时,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把握时机,调节课堂气氛,在适当的时候利用脸部表情、语调及相应的体态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最终引发情感共鸣。

利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可以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在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之后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使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道德行为的发生,既是培养学生一定品德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衡量一定品德是否形成的标志。情感是活动中的一种体验,反过来它又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成为行为的直接动力。

以孔子为例,他时时增强自我的品德修养,用正直的言行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并且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亲其师,信其道”,使得学生接受他的道德理念,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同时,孔子还鼓励学生勇于付出行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孔子还根据不同人的性格鼓励、引导学生持之以恒,让已经发生的道德行为不至“昙花一现”。

结语: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和体验,情感与需要和期望的相符程度有重要关联。凡是与人的需要相符合,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能使人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 因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反之,凡是与人的需要不相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 就会使人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情感还具有感染性和移情性。在一定范围内,人的情感可以扩散开来, 感染他人, 移情别物,这一规律能够协调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充分地将情感规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使情感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学术上探讨的阶段,能够走进课堂,走进人们心里。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56页

2卢家楣《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24页

3张志勇《创新教育: 中国教务范式的转型》[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128页

著名的教育家夏丏曾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啊,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平等、民主、和谐、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性评价的渗透对于教学又是异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教书与育人并重,知识与能力共举”提高全面素养的教育观,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即人文性情感的渗透。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他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受着情感的滋润,给学生以爱心,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爱意的融合,来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化旧时的师徒如父子的关系为现在的知己朋友的关系。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人最珍贵的莫过于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个性的存在,采取负责的教育方式和因材施教的对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58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