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移情手法是指主观情感移置于客观物象使客观物象人格化,具有一定的情感,或者承载独特的主观意识它以客观物象的审美特性同人的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为前提,在诗歌创作中,移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诗人常常借助这种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移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得到了普遍实践。在具体表现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现实中,云彩本是无生命、无感情的,因而也谈不上孤独不孤独,悠闲不悠闲。然而,处于特殊环境和诗人此时独特的心境之下,感到他也象人一样孤独的飘然离去,越飘越远,终不见影迹。而在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美丽的敬亭山,出神入化,恍恍然觉得那山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彼此就象一对久别重逢的挚友,或象一对一见钟情的恋人。从而得到一种情景交融的美的艺术境界。
2、使无情事物有情化。比如柳宗元《南漳中题》:“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禽鸟本来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但在诗人看来却是拘押在幽谷之中而不能自由翱翔;水草本来是无感情的,可在诗人眼里它也好象是为了抵御深秋寒风的侵袭而舞动身驱。这是诗人去国离乡被远谪到偏僻荒芜、尚未开发的“蛮夷”之地,独游石涧,在与自然景物的审美中融汇了自己贬居他乡,垂泪怀人的内心感情。
3、客观事物性格化。如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声声慢·寻寻觅觅》:“遍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女词人刻意描写飒飒西风之中的菊花,一夜风雨过后的海棠花,都变得“瘦”了,“憔悴”了。在词人眼里,这些花宛如一个个窈窕多姿、楚楚动人的少女,在经受了一场突然的灾难性的袭击之后,变得跟自己一样容颜憔悴、幽思郁愤。这些“花人”的“忧郁型”性格,则是词人把自己在爱情生活方面不如意而产生的离愁别绪,以及南渡后因忧国伤时、家国之恨所积演形成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怀,忧郁愤懑的个性特征外射移入手花的产物。“黄花”是李清照词中多次出现的精神对应物之一,成了词人的自我精神品格本身。“黄花”的“瘦”、“憔悴”不仅仅成为词人在特定环境下自我独特心境的印证,而且它在词人的审美观照中,超越出了物理的界域,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变得精神化、个性化了。
“移情”的运用,使古典诗词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众多的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移情于物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各自复杂的内心世界。然而,“移情”现象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它所依据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移情”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移情”现象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人移之于物的思想感情,更只能是诗人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的反映,而且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没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就不能产生这样的“移情”。
第二、移情离不开联想。诗人在生活中见到某种景物,而这种景物的某种特征,与自己经历过的某种生活和思想感情有相似之处,于是由联想产生“情”。诗人又把这“情”外射给所见之景物,便产生了“移情”现象。因此,联想是“移情”的必要条件。
第三、“移情”离不开“比兴”。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也是“移情”的重要手段。但诗人要言志抒情,必须要采取“因物喻志”,“托物寓情”的比兴手法。中国古典诗词正是借于“比兴”这一重要手段来进行巧妙联想、移情于物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人在审美观中,往往把自然物作为人的品德精神的象征,至于自然物的本身属性,在审美意识中并不占主要地位。因为诗人注目的是自然物的象征意义。
没时间看(一)有时间都看吧,对答题有帮助!!!
(一)
诗歌鉴赏:如何处理感情基调的“矛盾”
诗歌鉴赏中,有时会感到一些诗歌的感情基调似乎不一致,不和谐,如激昂与低沉交错,喜悦与凄凉相糅,旷达与愁闷并存。有时是属于作者思想复杂、心情极其矛盾的自然呈现,如李白《将进酒》,有时是属于读者的误解。这些“矛盾”迷惑了读者对文句的理解,更严重地“干扰”了读者对诗歌的整体意境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的深刻思考,总让人有如噎在喉、食而不化的感觉。这种“矛盾”如何化解?
现以杜甫《登岳阳楼记》作分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一、整体感知,把握基调
初读诗歌,整体把握感情基调,能使对诗歌的理解居高临下,这种全面扫描下的理解对化解“矛盾”来讲既是参照物,又是指南针,可使化解的走向不致偏离。初览本诗,便知是登楼抒怀之作。从“老病有孤舟”的叙述中可知,是作于晚年抱病孤舟、漂泊江湖之时。“亲朋无一字”,亲朋好友连一点音信都没有,写个人境遇,孤独凄凉。“戎马关山北”,关山万里,天下还处在兵荒马乱里,写时局动荡,战乱频仍。“凭轩涕泗流”,写倚栏望水,不禁悲己、忧时、伤国,以至涕泗交流。整体把握,不难看出本诗的感情基调应为忧愁、悲怆,沉郁苍凉。
二、明确矛盾,突出问题
但通读全诗,不免对前两联有所疑惑。首联,岳阳楼高,洞庭水阔,早有耳闻,今日终于有机会来此登临,似乎应是喜悦之情,如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颔联,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意境宽阔宏伟,很是壮美,似乎与全诗的悲怆相冲突。这样,一“喜”一“壮”,如何与后面的“孤”“忧”协调一致呢?
三、品词语、析句式,凸显隐含信息
诗歌讲究推敲词语、锤炼句式,抓住关键词语(特别是一些动词和副词),推导词语间的组合关系,推导句式特点、句间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细致分析、深入理解隐含信息,从而找出与诗歌整体相一致的意蕴。“昔”“今”这两状语便能透露出作者情绪。“今”从后文看应是自己身躯老病、颠连漂泊之时,应是国家多难、时局动荡之际。“昔”应是往昔、过去,那是什么时候呢?依据句间关系,两句相互连接、紧紧对应,可以推知,“昔”应是自己年轻体壮、欲为国施展报负之时,是诗人踌躇满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时。品味这两字,再比较句间关系,可以看出,诗人在壮怀激烈的早年就听说洞庭湖水的壮美,当年多么想来此驰目远眺、激烈情怀,可是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在这国破家亡、身老体病的晚年才能了却夙愿。“昔闻”“今上”在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壮气蒿莱等诸多感触,诗人内心是无尽的悲怆,哪能是“喜初登”呢?
四、结合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
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景物的美好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词人读书的结论似乎是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把一切古人圣贤都骂倒了,但联系前句可知词人是借醉求欢,以醉后的笑闹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理解要服从整体,便可知,所谓“全无是处”是愤激之语,是反语,是词人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借醉后狂言的反语,清醒地指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统一、不用志士、颠倒是非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诲的。杜甫此诗为写景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故而前两联应与“孤”“忧”相和谐。首联从写法上看是运用了对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可以看出这个对比只能理解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怆。颔联,以想象奇特的“坼”“浮”写出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巨人形象,这壮阔雄浑不能理解为诗人由此就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不能肤浅地理解为诗的感情基调就转为昂扬振作了,此处应是反衬的写法。孤老病弱之人在无边的天地间不停游荡,在浩瀚的江湖上接连漂泊,这宽阔宏伟更反衬出诗人的无尽悲怆和悲凉。
五、梳理结构,顺藤摸瓜
诗歌的结构虽有较大的跳跃性,但多是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安排的,由所见之景、所处之境、所做之事引发联想,由物及人、由事及情、由景及情或由此及彼,产生感慨或感悟,再归结为人、事、景、物、情的统一,这是古诗歌常见的结构安排形式,也是我们理解诗歌、解决感情基调“矛盾”的有效途径。此诗,联想之处的抒情体现的是“孤”“忧”,那么叙事、写景的前两联也应和它一致。首联平平的叙事中含有许多伤感,颔联中的江湖壮阔的形象从首联顺承而下,并且它也从属于全诗基调,所以,颔联的壮阔只能理解为用来反衬诗人的漂泊孤独。
(二)
古诗感情基调解读法
一、审视诗题
诗题对诗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领功效,因而许多诗的感情基调通过诗题即可略见一斑。诗题中的一些诸如“怨、哀、恨、喜、送、别、忆、赠、答、吟、怀”等字眼,就有明显的点睛作用。例陆游的《书愤》,这首诗从诗题上就可品味出作者抒发的是感慨与忧愤之情。例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题运用了起兴手法,暗示恩爱夫妻离别悲哀之情。
二、熟识诗人
诗言情,又言志。诗人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于自己的诗文中。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含蓄、深邃的蕴藉,把握其情感基调提供了依据。如杜甫诗《蜀相》,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年代,为国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得不到如愿,创作此诗正处于他人生最困苦的晚年,借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感伤、叹忱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三、捕捉形象
古诗塑造的人、景、物等物象,其所蕴含的“冷、热、哀、怨、悲、愁、忧、喜、伤”等人格化的情绪,往往就是诗人情感的“晴雨表”,即作者感情世界的窗口。而古诗意境含蓄,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画面,我们可借助直抒胸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的情与景的对应规律,借助联想、想象、涵咏意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分析推理出诗中的物象所折射出的感情色彩、观点态度。如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塑造了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远去的景象图画,透过这幅画面,我们可以品味出诗人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惜别情怀。
四、抓关键词
1.找准诗眼
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有了诗眼,诗的形象会更鲜明,韵味更浓郁。因此,找准了诗眼,也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一把钥匙,即打开该诗思想情感和意境的一把钥匙。如孟郊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得意”二字即为该诗的诗眼,其情感基调为诗人科举考中之后的无比喜悦。
2.找感情词
感情词是理解某一句或某一联诗的中心字词。根据古诗结构的起、承、转、合模式,阅读古诗时,只要抓住了诗句中情感色彩很浓的字词,读者就能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的思想内容。如杜甫诗《登高》,只要读者抓住首联中的“猿啸哀”,颔联中的“落木萧萧下”,颈联中的“悲秋”、“多病”,尾联中的“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那么就很容易品读出诗人所抒发的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3.发掘典故
古诗往往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起到以少数字表达丰富内蕴,给读者具体鲜明形象的作用,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袁枚诗《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首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个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二是杜甫诗《石壕吏》中所反映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根据这两个典故,读者可品味出诗的主题是揭露战争给人民造成夫妻离散,团圆无期的痛苦,感悟出诗人那无限感伤与同情之心。
五、明辨手法
古诗情感的抒发是把生动、具体、鲜明的物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以语言为媒介,又常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并使用各种抒发情感的言语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来展示诗人的想象,表达含蓄丰富的内心情感。如李白诗《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写越国的胜利、欢乐、荣华、美丽、喜庆热闹的场面,诗人运用了铺陈、夸张、比喻手法渲染昔日的繁华,让人渐感乱花迷眼。然而结句笔锋突然一转,极写今日之荒凉衰败,使古今对照极为强烈。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即乐景哀写,强烈突出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咏叹和嘲讽。此外,诗的结句写了“鹧鸪”,这既是比兴手法又是借物抒情之笔法,“鹧鸪”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鸟,其声哀婉,诗人用此鸟而不用其他的鸟,足可断定诗人之用心在于哀叹感慨之情。
(三)
古诗词鉴赏“公式”的构建
2007年湖南高考《考试大纲》中提到古诗词鉴赏题主要考查古诗词遣词炼句的技巧、形象特点与意象内涵的把握、意境的营造、情感基调与表达技巧。考纲的这一要求就是我们构建诗词鉴赏“公式”的依据。为了规范答题,笔者结合其他省市高考题提出了三个诗词鉴赏“公式”:
1.意象+意境+诗人感情
在每年的高考诗词鉴赏题中常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意境、诗词形象和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积累相关的古诗词的内容和结构特点的基础知识。比如我们常说的诗歌的主旨句一般在律诗的尾联和绝句的最后一句;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等。
2.表达技巧+意象分析+诗人感情
在高考诗词鉴赏题中也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要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有关诗词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考生可以按下面这个框架的提示去复习准备。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用典、虚实结全、动静结合、对比、反衬、赋、比兴等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等
行文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先总后分、起承转合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语言风格+意象(词语)分析+诗人感情
在高考诗词鉴赏题中还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词语、语言风格和特点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诗词的语言 常有以下几种题型: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③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④鉴赏诗中的语言(某个词语)。
前三种题型完全可以按照上面所述的第三个公式的模式去答题: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其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语言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四种题型则可以只用第三个公式的后两步去作答:首先从艺术和思想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所要求鉴赏的诗中的某个词语,接着再点明这个词语所传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入手点
在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可以从以下几种关系去考虑:
1.景与情的关系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抒发感情,寄托志向,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有多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些表达技巧都是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的。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技巧: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是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的,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
例1: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读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第(2)题考查了“情”与“景”的关系。这首诗写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以“花自落”鸟空啼等山中宁静之景透露凄凉伤春之情。
2.动与静的关系
如果是分析写景的诗篇或诗句,也要注意另一种关系动与静的关系,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写出山间的宁静安谧之景。动与静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动静相生)。如宋祈“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化静为动,写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动与静的关系一般用来考虑纯写景的诗句的写景技巧,不涉及诗句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是首纯写景诗,第(2)题从“动”“静”角度设题,如果题目中没有给“从‘静’与‘动’的角度”的提示,而只说“请赏析这首诗的写景技巧”,同学们也应该从动静的关系去考虑、分析。一、二句为静景,三、四句为动景,全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3.声与色的关系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如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中都有鲜明的色彩,杜甫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秦观的“杜鹃声里斜阳暮”都以声来传情。声与色的关系有以下技巧:绘声绘色、摹写声音、声色传情。
例3 2005年重庆高考题第15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第(1)题考查“声”与“情”的关系,“新声”能否传达“旧别情”和“边愁”?“听不尽”的“琵琶”“新声”叫人又爱听,又怕听,悲凉的曲调传达的正是“撩乱边愁”,它扰得人心烦意乱。
4.虚与实的关系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虚与实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技巧:以虚写实、以实写虚、以实衬虚、以虚衬实、由实入虚、由虚入实、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虚实相生。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
例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什么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第(2)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考查的就是表达技巧,涉及到虚实关系,诗中的“实”是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虚”是诗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达深切的思家情怀。
5.本事与寄托的关系
“本事”与“寄托”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实与虚的关系,因为它不仅仅只有虚实关系,还涉及到作者的本意与寄托之物,所以单列出来加以分析。古诗常通过联想与想象,借助比喻、夸张、象征、用典等手法寄托作者隐幽的情思。这类诗歌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们所看到的常是所寄的事或物,在鉴赏时一定要挖掘出其深藏的“本意”。它涉及的表达技巧很多: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咏怀、比喻、夸张、象征、用典等,它适合于鉴赏那些主旨较为隐晦,感情难于捉摸的诗歌和一些咏史诗。同学们在鉴赏诗歌时如果读不懂时,就要考虑本事与寄托的关系,分析作者字面下面藏着怎样的思想。
例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诗描写失群孤雁鸣叫、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怜,其志可嘉,试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
诗人以孤雁自比,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思想情感寄托在对孤雁的描写上。这里需要我们通过孤雁这一“寄托”的形象去分析作者深藏在艺术形象里的“本意”。
总之,诗歌的艺术技巧离不开以上几种关系。根据不同特征的诗歌合理分析,我们一定能快速、准确地鉴赏出诗歌的艺术技巧来。
表达方式
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表达方式: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方式。应该说表现方法有时包括了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关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3、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4、语言特色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②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降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⑤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⑥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等。
这首诗选取了……的景物,描绘了……的意境,营造了……的氛围,运用了……的修辞(或手法),表达了……的情感。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作品
赏析古代的诗歌作品,是我们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这要求我们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鉴赏呢?吴小如先生在讲到诗歌的鉴赏时,曾经提出“通训诂”、“明典故”,这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对于我们来说,古典诗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语言障碍,对有些诗歌,我们必须依靠前人的注释才能够读懂。而且古典诗歌中经常会运用典故,正确地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诗无达诂”,对一首诗的理解自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还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的,那就是要合乎情理,至少自己感觉这样理解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才可能有说服力。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一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写作情况,要深入分析诗歌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所谓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了解了中唐的政治形势和柳宗元的遭遇之后,也就更能理解《渔翁》中那种回避尘世、寄情山水的处世态度了。二是对作品自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较短的作品,如律诗、绝句等可以逐句分析,对较长的作品可以作问题分析或段落分析。这是作品分析的主体。我们所分析的作品必然具有赏析的价值,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悟,我们写分析文章就是为了把作品的价值展现出来,把自己的体会感悟表达出来,作品的分析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注意辞采,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三是可以结合与作品有可比性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临洞庭》都是描写洞庭湖的佳作,但是我们通过对比就会发现《登岳阳楼》向我们展示了“诗圣”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悲悯,而《临洞庭》却只囿于对个人遭际的自伤自怜,相比之下,两位诗人的胸襟品格、思想境界高下立判。四是了解作品的地位及影响,这也是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一个途径,如我们了解了《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咏物诗,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橘颂》的独创,而这一手法对后代的咏物诗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这要从诗人所用的事物来看,一般诗歌有思乡、官场失意、离愁、殇恋和表明意志的情感。
其实仔细看来很明显的,思乡的话以《回乡偶书》为代表,会直接写出来。
官场失意以王昌龄的《从军行》系列为代表,一般会写自己在某个地方恨不能为国家效力,或者是以女子闺怨暗喻自己在官场无法被重用。
离愁的话一般会提到“柳”(谐音“留”),“长亭”(古代送别的渡口)和“舟”一类的交通工具,可以看看《雨霖铃》,例子较全。马致远的《汉宫秋》也颇为经典。
殇恋以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为最,比如《声声慢》,会回忆从前往事,事物例子一般是“雁”。
表明意志就多了,陶渊明《饮酒》就是最出名的例子,还有周敦遗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也很经典。
一般诗词的情感都是看句中例子来判断的,多看看就知道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