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比抑郁症要严重。双相情感障碍症中的“双相”是代表两个情绪的极端,一个是极度自卑抑郁低落,一个是极度自信亢奋。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症的病患,他们会非常痛苦,当经历了极度自信的时刻,再回到极度自卑的时候,他们会非常迷失,自己的痛苦会加倍,严重的双向情感障碍症患者会有自杀倾向。而作为他们的恋人或者家属也是非常痛苦的,没有比看着自己的亲人受苦而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更难受的事情。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恋人或家属内心极度痛苦。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双相情感障碍症患者。在她抑郁的时候,倾诉欲很强,都是负面消息,他们听到任何话都会自动脑补成对他们不利的信息,非常的敏感和自我否定。当她抑郁的时候来找我,我的情绪也总是受到她的感染,没有办法开导她。我最担心的事情是她会伤害自己,她曾经因为听到楼下人在说话,就认为他们两个在嘲笑自己而跳楼。后来捡回一条命,但是落下了一瘸一拐的双腿。她每次独自出门,我和她的家人都非常担心她,总害怕她会再次寻短见。在她亢奋状态的时候,虽然不会伤害自己,但是会抑制不住自己消费,没钱借钱也要买。(二)、双相情感障碍的恋人或家属内心极度矛盾。
面对亢奋时期的她,我很难做到不管不顾,她借钱的时候我也会借给她。但是当知道她只是去买了一个口红,一个包的时候,我又会非常后悔借给她钱。她的很多做法让我非常可怜她,又觉得是她自作自受没有必要再管她。你觉得双相情感障碍的恋人或家属内心是怎样的呢?非常欢迎你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意见。
一个脾气暴躁、易怒极端,控制欲极强的男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隐患。这类男性可能有较强的攻击性和控制欲,可能是由于情绪不稳定或力量或地位感的缺失,或者是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或心理压力的结果。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交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如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医生等,以找到真正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通过运动、艺术、社交等积极健康的活动,以缓解情绪和舒缓压力,也是调整自身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双相情感障碍又名双相障得,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对于双相情感障碍,了解其形成原因是很重要的,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应对。
那么,双相情感障的病因呢
1 遗传因素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双向情感障的亲属患病的风险比其它的人群有明显的增多,血缘关系越近,那么患病的几率就越高。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患有双向情感障得,那么他们的子女惠有双向情感障得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2药物因素
在服用药物时,所服用药物的用量和用法会导致大脑神经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出现双向情感障得。研究表明,双向情感障得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瘤等方面的功能异常有关系,这是非常典型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因素所导致的双向情感障得。
3社会因素
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抑郁发作就与患者的性格密不可分,患者绝大多数是胆怯的,或者是过分依赖某个人,过度在意其他人,有强大的自我缺失等,很多人性格不良往往与家庭教育抚养方式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晚上睡觉心里发慌焦虑控制不住
晚上睡觉心里发慌焦虑控制不住,睡眠质量决定一个人第二天的状态,若是睡觉睡得不好的话。那么很有可能精神会不太好,精神不太好了之后,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了解晚上睡觉心里发慌焦虑控制不住。
晚上睡觉心里发慌焦虑控制不住1晚上睡觉心里发慌,感到焦虑,常见于如下的原因所引起:
1、患者本身由于生活当中的一些不良的因素,导致心情紧张、情绪发生波动所引起。
2、患者患有焦虑症或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功能性疾病,由于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所引起。
3、患有一些器质性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甲亢、贫血以及糖尿病等引起。
4、由于患有器质性疾病的影响,担心自己的病情,而出现心理调节异常。
晚上睡觉心里发慌最常见于神经衰弱,更年期的妇女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心慌、心里难受。也可以见于在睡觉前喝浓茶、咖啡,过度兴奋等原因。
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心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尤其伴有心功能不全的人群,睡觉以后可以使回心血量增加,出现心率加快、心慌。
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心内科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心慌,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调理,在睡觉前不要喝浓茶咖啡或者看刺激性的电视剧等,可以缓解心慌的症状。
晚上睡觉心里发慌焦虑控制不住2睡觉心慌焦虑不安是怎么回事
出现睡觉心慌焦虑不安原因较多,常见原因是近期劳累过度,出现自主神经紊乱,或者是因为近期生活、情感、工作压力较大,出现重大事件思虑过重引起,通常在适度休息、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以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缓解睡觉时心慌焦虑不安。除上述情况外,精神心理因素、饮食因素、激素分泌异常、药物因素等原因也可引起心慌焦虑不安的症状出现。
一、精神心理因素:
患者存在焦虑症、狂躁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障碍性疾病,常会对各种事物产生不良情绪,在晚上睡觉前、安静的环境中,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更加明显。
进而会诱发睡觉心慌焦虑不安、烦躁等症状。在平时也应该遵医嘱用药,也可通过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等心理治疗方法改善上述症状;
二、饮食因素:
部分人群在夜间大量摄入咖啡、浓茶、巧克力等含有咖啡碱成分的饮品或者食品,可能使心跳加速,产生心慌焦虑不安的症状。
三、激素分泌异常:
1、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亢进,可出现焦虑不安、心慌的表现。应遵医嘱按剂量服用咪唑类和丙硫氧嘧啶类药物,治疗疾病以缓解症状;
2、雌孕激素分泌增多:处于经期、孕期、更年期等人群,雌孕激素分泌增多,会引起睡觉出现心慌焦虑不安的症状。正确面对自身情绪,安稳度过此阶段即可,更年期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激素制剂。
四、药物因素:
患者服用阿托品、麻黄碱等某些药物时,药物副作用也可诱发睡觉心慌焦虑不安。通常在遵医嘱停药后,症状即可缓解。
五、其他原因:
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晚上睡觉前,由站立位变为仰卧位,会导致回心血量增加。
心灌注量的突然变化也会导致睡觉心慌焦虑不安、心悸、胸闷等症状。此外,患者自身也会对心脏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有恐惧感,在晚上睡觉时会反复思考,出现心慌焦虑不安的感觉。
晚上睡觉心里发慌焦虑控制不住3晚上睡觉心悸睡不着是什么原因
其实在医学上面,心慌就是心悸。一般来说心悸是因为心脏强有力,不规则的悸动所引起的。一般来说,若是在强烈的运动之后,若是心脏会有心悸的现象的话,那么是正常的,不用太过于担心。另外若是无缘无故的就会出现心悸的话,那么就要注意了。
另外像吸烟,喝咖啡或者说饮茶太多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有心悸的现象。若是自己没有这些情况,反而出现了心悸的状况,那么就要注意了。
很有可能是一个人的心脏出现了某种问题。运动还有情绪的因素,都是会导致心悸的。若是出现了这些状况的话,那么最好是找中医去看一下。因为吃中药的话是比较好的,因为是起到了调理的效果,另外西方的一些药物实在是太猛了,身体是吃不消的。
上述就是一切有关于心悸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了,希望对您可以有所帮助。另外有些神经衰弱的人,也是会产生心悸的状况的。另外若是有些人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的话。
那么此刻心脏很容易受到负重过大的问题。就会出现心悸的情况,所以建议平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若是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运动一下。若是觉得自己有问题的话,最好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吧。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
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 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三、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 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四、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 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 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 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 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另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比如: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五、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 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那就究竟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 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 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 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选择何时试 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 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国外有文献提倡应尽量无限期地持续维持,那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