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放下,万般从容",李叔同这位中国近代历史上,才情卓越的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公认的奇才。但是他却在人生成就的巅峰之时,毅然抛妻弃子,遁入空门,从此苦修半生,留给世人的诸多猜测。于是中国佛教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大师“弘一法师”,“弘一”是李叔同出家后的法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首《送别》创作于一九一四年,是李叔同好友许幻园家道中落,来和他告别,目送好友离别的背影,在感叹人情冷暖之际,一挥而就。
弘一大师出家后,与妻子见最后一面的桥段,被很多人传颂,这又是一个“不如如来不负卿”的两难选择,他的妻子知道已挽不回丈夫的心,便要与他见最后一面。
清晨,杭州的西湖,茫茫的薄雾,李叔同与他的日本妻子,相对而立:
妻子:“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
妻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为何他要如此决绝?为何要遁入空门?要了解李叔同为何出家,是一定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的,下面《问佛缘》简单整理了一下,有些细节在网上不是很多见,码字不易,请多关注。
一、家族身世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的名门望族,父亲李世珍,字筱楼,清进士,笃信佛教,广行布施,人称李善人,与合肥李鸿章为会试同年,曾任吏部主事,垄断天津盐业,俗话说:“盐商家财,富可敌国。”,晚年兴办钱庄“桐达银号”,为天津早期的银行家。
李筱楼有一妻三妾,原配姜氏,早亡,大姨太郭氏,二姨太张氏。六十七岁时,又将丫鬟王凤玲收为三姨太,这位王氏,年十八,为当地有名的美女。青丝白发、老夫少妻。嫁给李筱楼当然不是王氏本人的意愿,但是封建社会,婚姻这件事由不得自己做主,而这位王氏就是李叔同的生母。
公元1880年10月23日,李家大院里降生了一个婴儿,李筱楼闻讯赶回家,接生婆满面堆笑:“李爷,三奶奶给您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这个孩子就是李叔同。
李叔同的母亲王氏,从小就信佛,嫁给李筱楼以后,更是常常到后街地藏庵拜菩萨。想是李叔同在娘胎里就不知道听了多少遍“阿弥陀佛”和佛菩萨名号了,佛性的种子可能在那个时候就深植于心了。
据说,李叔同满月的时候,王氏在窗前梳头,见对面房檐上有一只麻雀,口里衔着松枝,准备进窝,突然一只鹞子在空中盘旋,麻雀仓皇间飞走了,松枝就掉落在了屋檐上。这件事因为发生在李叔同满月的日子里,被王氏看做是佛赐“善根”。李筱楼也信奉佛教,知道此事后,命管家为地藏庵敬匾额,为菩萨镀金身。
当时,李鸿章已经做了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也是洋务派的首领。也在李叔同满月的时候,亲自上门道喜,父亲李筱楼受宠若惊:“总督日理万机,对犬子满月之喜还劳心挂齿,实不敢当。”
二、年少有为
李叔同从小就聪慧过人,几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小叔同首次学佛,是受王孝廉的指点,王孝廉曾经是李叔同父亲的学生,入了佛门。据传第一次见到王孝廉的时候,听他诵了一遍大悲咒,即能背诵下来,王孝廉目瞪口呆,惊呼:“阿弥陀佛,这必是佛门弟子!”。
李叔同的家族史,被自家人称为一部红楼梦,而李叔同就被比拟为贾宝玉,其兴衰演变倒是颇多相似之处的。出生在书香门第的李叔同,从小就在文化的熏染之下,对中国文化颇为通晓,再加上与同时代的文化大家的接触甚多,所以年纪轻轻的小叔同,就已经从文化到艺术,几乎无所不通了。
少年的李叔同,因为对康有为的敬佩,也是对救国救民的热衷,正期盼着变法维新能救民于水火的时候,传来的却是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六君子被杀的消息。在慈禧重新听政的同时,他也被视为康梁余党而被迫南下,和母亲妻子一起迁往上海,自此兄弟分离。
三、二十文章惊海内
彼时的上海,火树银花、纸醉金迷,却也是江南文化的摇篮。因感到自己离开了天津大有可为,如鱼入海,故改名李漱筒。不久就因一篇文章震惊了当时的新学界领袖人物、“沪学会”会长许幻园,随后成了沪学会的主要成员。这里的成员非富即贵,用现在的话说,既是富二代,又都博学多才,但同时也有着富家子弟的风流习气。
同时,李叔同也参加了“城南文社”,因他以弱冠之年,所作诗文接连夺冠,书法篆刻又无不精通,所以,不久就成了上海滩的名人了。当时报纸以醒目的标题写着:《二十文章惊海内,古今奇才李漱筒》。从此,江南文艺界的一颗新星又冉冉升起。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二十岁的李叔同迁居好友许幻园家的“城南草堂”,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义结金兰,称“天涯五友”。
但同时也让李叔同耳濡目染了这些文人烟花柳巷、倜傥风流的作风。也就是是在这期间与当年被他从戏班子里救出来的小翠芳重逢,此时她已经改名谢秋云。小翠芳还即兴吟唱了一曲江南评弹:
美酒佳肴伴香莲,有一北国美少年。
系马金洞垂柳旁,岂知相逢在江南。
一曲终了,小翠芳满面泪痕,茫然的凝视着李叔同。这评弹的词句水平虽然不高,却是句句道出真情实感,让往事历历在目。“龙洋”是清末的一种银币,当年小翠芳因为弄丢了一块龙洋,被师傅毒打,幸亏李叔同偷偷塞了一块龙洋给她用来顶替,才免受大难,小翠芳当时心存感激。后来戏班老板认为小翠芳的嗓音倒仓,没有发展前途,要将她卖往妓院。小翠芳知道了,就偷偷跑出来,被老板追赶,途中和李叔同相遇,李叔同就把当时身上的钱都给了小翠芳,让管家送小翠芳逃往上海避难求生。多年以后,眼前这位美艳而不俗、聪慧而有灵气的美女让他悲喜交加,惆怅有余。世事弄人,当年他那么辛苦帮她逃脱被卖到妓院的命运,现如今还是没有逃出命运的魔爪,成为上海的青楼艺伎,这一切都让李叔同辗转反思。
四、科举和求学之路
接下来的命运让李叔同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回老家天津请老师重新复读了一年的课程,岂料在考试之前,却因为八国联军入侵而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这让一个有志于救国救民的青年觉得前路渺茫,生无可恋。母亲几番劝解也拿他没有办法。一个被夺去梦想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如何去生活了。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忘情的沉沦于声色,试图排解心中的苦闷。
由于感觉到封建统治阶级的落后与腐朽,李叔同决定去日本留学,一去就是五年。在此期间学习了绘画、音乐,还在日本演出新剧《茶花女》,并一炮而红。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他日本的妻子叶子。
五、梦里家国
回国后不久,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南京师范学校》,后改名《南京师范大学》,书画大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都是李叔同的学生。感觉到可以用艺术唤醒人民的心灵,所以最后想以一己之力在杭州办个专门的艺术师范学校,在万事俱备的时候,却传来家族破产的消息,办学兴国的梦想又一次破灭。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谢秋云,就是当年的小翠芳,那个那从天津戏班子就出来的女孩,一路逃往上海,却还是被骗而落入青楼艺伎。最后还是因为思想和身体上不想同流合污而被破害,流落街头,最终被送入疯人院。让他感到人为的努力总是拗不过命运的安排。
那个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中长大的立志报国的李叔同,回顾过去的一个个理想,支持维新变法以兴国、在上海以文艺唤醒大众、出国留学带回新文化的种子让民众觉醒、兴办学校以培养人才。这个忧国忧民的青年,他的一个个梦想被现实一次次的击得粉碎,也让他不断的反思。
六、问佛缘
静谧的夜里,李叔同静静的发呆,南屏晚钟“当、当、当”的响起,仿佛是佛祖的召唤。当下提笔写就了《晚钟》:
众生病苦谁扶持?尘网颠倒泥涂污。
惟神悯恤敷大德,拯吾罪过成正觉。
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陈虔祈。
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仿佛天门破。
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
从此以后,对佛学似乎的感觉似乎有些变化,书桌上多了一副佛画像,手上多了一串念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地藏菩萨的大愿,似乎是让李叔同走入佛门的缘起。好友夏_[miǎn]尊曾经苦苦劝解没能改变他遁入空门的念头。这段时间,夏_尊给他看了一本书《佛食法》,是讲如何洗尘养身、赎罪忏悔之法,重要的是里面讲了“断食法”,于是李叔同跑到了定慧寺,修习断食法二十多天。断食结束后,回到第一师范,李叔同身心轻快,欣喜之余,写了两个大字形容这个感觉:“灵化”。至此,李叔同的佛学之路就越走越远了。他跑到定慧寺,找到方丈了悟和尚拜师,成为佛门居士。因为还要在学校任教,资助学生刘质平留学日本,出家之事也一再耽搁。
怀着“出家者大丈夫之所为,非王侯将相之所能为”的气魄,他决定和他日本的妻子叶子告别,在他心里,这是最难割舍的情感。但是他抱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心去出家,所以这个人的情爱难舍也要舍。温柔贤惠的叶子,没有答应他,只是让他再思考一下,但他了解李叔同,知道这件事已经无法挽回了。
了悟和尚:“请问李居士,素茹习经,心诚否?”
李叔同:“弟子入佛门,一心演经习佛,弘扬佛法。”
了悟和尚:“好,你就叫演音,法名弘一吧”。
一九一八年八月,李叔同皈依三宝,法名演音,号弘一。此时,弘一法师,三十七岁。同年阴历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生日这天,了悟和尚领弘一法师来到灵隐寺,举行了出家仪式,正式遁入空门。九月在灵隐寺受比丘戒。
上图为1918年,李叔同出家时与门生刘质平、丰子恺合影
时运不济、政治动乱、人心不古、梦想又一次次的破灭,在命运面前,所有的个人努力都显得那么卑微无力。所以只有放下,才是新的开始,才是人生另一个不同的道路。
十月里,叶子到了杭州,等着见弘一法师的最后一面,期待他能回心转意,就是本文开头说的那个桥段。
叶子:“叔同”,弘一法师:“请叫我弘一”。
叶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弘一法师:“爱,就是慈悲。”
李叔同就是这样毅然决然的舍弃了俗世情缘,转身成为弘一大师。
七、佛门大师
弘一大师入了佛门之后,遍阅佛门三藏十二部经典。一个俗家的艺术大师,虽然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可做出非同一般的成就。而对于一位心系家国的大师来说,入了佛门,也不是简单的逃避现实,反而是积极弘法利生,劝人向善。
弘一大师因反思年轻是的过失,觉得严于律己非常重要,所以着意研究中国佛教律学,译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同时,弘一大师专研《四分律》,耗时四年著就《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晚年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为近代佛法的两大名著。因为其对南山律宗的发掘和发扬,被后世称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李叔同为何要出家?《问佛缘》上面整理了大师一生的经历,虽然内容不够全面,但可大致看出来大师人生的脉络了。一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的才子,在音乐、美术、戏剧种种方面都有着开创性贡献的艺术家,才情和报国之志比天高,却奈何不了腐朽黑暗的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理想一次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几番振奋、几番受挫、几番沉沦,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遁入空门,但却不忘为众生祈福。大师的寮房的墙壁上写着:“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可见一代大师念兹在兹的仍是忧国忧民之心。而其后对佛学文化的发扬、传播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九四二年,弘一大师六十三岁,以吉祥卧安然圆寂,弥留之际,眼角流下了晶莹的泪珠,并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
赵朴初先生用一首诗概括了弘一大师的一生: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问佛缘》整理,请多关注!
你好,大丰打更人恒银和尚是被神秘人害死,恒音本是个眉清目秀的俊和尚。六岁就被父母送进青龙寺,是个眼睛里透着灵气的孩子,一眼便被方丈盘树僧人相中,收为徒弟,在师兄恒慧的指导下长大。因和平阳郡主相恋而私奔,不幸遭人害死。死后成为神殊右臂的载体,孤身前往寻仇。在面对恒慧的时候选择了不杀,自裁归于尘土。
菩萨是有情的啊,是觉悟有情!
和尚是正在修行的菩萨,不是无情的,无情的那是石头!
1 净空法师
「菩萨」这两个字是印度话,它的意思古人有两种翻译:一个翻译叫大道心众生,这是古译的;玄奘以后翻作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两种翻的都好。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华严经》应当传授给什麽人?大心凡夫。诸位要晓得,大心凡夫就是大道心凡夫,虽然没有给你说是菩萨,你只要发大心,你就是菩萨。如果说是菩萨你会吓一跳,「我不是菩萨,我不敢当!」说大心凡夫,「可以,我是个凡夫,我发大心就行!」殊不知大心凡夫就是菩萨。觉有情也好,我们是有感情的众生,感情就是烦恼,有情就是有烦恼;虽有烦恼,他觉悟了,这个行。觉悟了,就是我所说方向对准了。虽然还没有入佛的境界,但是你这个心、行、方向,确实是成佛的方向,角度没有偏差;像航海、航空一样,我们罗盘对得很准确,方向很准确,虽然还看不见彼岸,但是知道决定可以达到彼岸。这是菩萨的意思。
菩萨是人,千万不要误会,菩萨不是神、菩萨也不是仙,菩萨是人。如果说得更明白一点、清楚一点,菩萨是一个明白的人,凡夫是个糊涂的人,这个大家就好懂了。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它的业因果报,我们常讲因缘果报,那你就称之为菩萨。如果你不了解,对人、对事、对物都不了解,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情,这就叫做凡夫。地藏菩萨的名号,我们就简单介绍到此地。
下面还有「本愿」两个字。本是根本,在此地的意思是说,他这个愿不是这一生才发的。我们知道一切众生都有过去生,也有未来生,所以讲三世。地藏菩萨在过去生中就发这个愿,过去还有过去,过去无始,无始劫来生生世世都发这个愿,我们称这个愿叫本愿。所以这个愿是有根本的,不是这一生当中才发的。愿是一种希望、是一种希求,这个希求、希望能够得到满足,这就称之为愿。如果意思说得更深一点,本就是真如本性,而愿是从本性里面发生的,这才是大乘法里面讲「本愿」真正的意思。
菩萨,如《华严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已经断掉了妄想、分别、执著,这已经断尽了。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确确实实契入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虽然入得不够深,但是已经进入,已经是明心见性,这个时候的愿,是从自性里面发出来。没有见性的人,是从识里面建立的愿心。我们讲有过去世,还有过去世,多生多劫都发这个愿,这是从识心里头说的;明心见性之后是从本性里面说的,这两个意思都可以说之为本愿,本愿的意思浅深有差别。
但是在相用上很接近。在事相上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有这个愿,他这个愿力很强,也不容易被外面境界所移。纵然被外面境界所动摇,他很快会回头,他会觉悟、他会回头,他能忏悔。如果这个愿是一生才发的,或者是过去一生、两生所发的,他这个力量浅,很容易被外境迷惑;迷了之后,不容易回头,不知道忏悔,我们就晓得他这个愿力深度不够,也就是他没有「本」,如果有本一定肯回头。我们在《观经》里面看的,阿闍世王造的种种罪业,到自己得到这个果报,病苦现前、地狱相现前,他能够悔过、能够自新,说明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持有力量,他愿力很强,虽然一时糊涂、一时迷了,到紧要的关头他还能觉悟。这都是从事相上看的。
如果是法身菩萨从自性里面发的愿,那才是真真实实的本愿,决定不会为外境动摇。即使在这个大时代,佛在经上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也会如如不动不受影响。这是本愿一点意思。
2
zhuao1997: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戕人慧命,甚于砍人脑袋/
如能随顺诸位之愿望,甚至启发道心,实乃诸佛菩萨之加庇/
其功德尽皆回向一切众生,若有错误,还望诸位善知识指正/
1 活着做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生:本来清静圆明,为何产生世界: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文殊
3 死:A业果成熟直接去净土或地狱
B 其余,先经过中有身(免强说是灵魂)大约最长49天,再投胎或化生。
C 去净土的学业成就,还要回来度众生;去地狱的灵光闪现,还会上来重新修行。
4 梦为何物——独影意识——第六意识的反面
5 学人为什何不能有显著的成就——玩弄佛法,拿佛法来消遣。
6 菩萨:大道心众生,古译;玄奘以后翻作觉有情。大心凡夫就是菩萨。
觉有情:有情就是有烦恼;觉悟,是方向对准。航海,方向准,暂不见彼岸,必到彼岸。
7本愿:世世都发这个愿。本是真如本性。没见性人,从识里面建立愿心。法身菩萨本愿,不为外境所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也如如不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