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奇
(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陕西 宝鸡721004)
摘 要: 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关键能力,是支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体。在这种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从群文阅读结构化组合的议题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到群文阅读的教学行为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都要始终围绕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把关键能力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重心,在群文阅读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单篇教学的拓展与升华。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将一组文章,由某个议题整合起来,进行结构化阅读学习的一种方式。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无疑是一种高阶阅读教学形式,它对于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学群文阅读教学,当前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局面。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讨。比如,群文阅读教学目标模棱两可,组合方式过分倚重人文主题,过分注重群文的数量,教学过程囫囵吞枣,阅读方法训练欠缺,关键能力不够突出,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阅读评价跟进不足等。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经过充分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究,才能逐步改善,推动群文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可见,关键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学科重点要突出的能力,它解决的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而是学生“重点发展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主要指的是语文要素,也就是语文学科应该必备的、重要的、特有的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课标还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具体说,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思维能力与品质等,就是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在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视域下,我们再审视群文阅读教学,就会明确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以关键能力为议题进行结构化组合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群文的结构化组合。所谓结构化,是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而群文阅读的结构化组合,指的是以某一个议题为核心,将不同的几个文本联系起来,聚集组合成一组“群文”,进而进行阅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群文组合的议题,就是把多个文本能够联系起来的那个主题、话题、能力点等。能够组成一组群文的议题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内容同类,或者是主题相似,或者是文体相同,或者是同一作者,或者是写法一致,或者是语言表达相近,或者是结构方法接近,或者是写作风格近似……但无论哪种议题,都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中心和重点,也就是说群文阅读应主要围绕议题展开教学。当然,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这主要还是根据课时安排而定。一般情况下,根据群文阅读的议题尽量集中一些,以便于较为深入地阅读探讨。
构成群文阅读的议题虽然很多,但是,作为语文学科一种高阶阅读教学,组合群文的议题还是要以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为主,可以适当辅之以其他方面。如果单纯地以人文话题作为组合群文的议题,比如以家国情怀、青春年华、文化传承、开放引领、人类文明、璀璨人性等人文议题组群,那么就很容易过分地注重人文话题的研讨,而忽视群文阅读教学应该重点培养的关键能力,即语言运用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因此,组成群文阅读的议题,一定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以关键能力为议题组合群文,以培养语文关键能力为核心组织群文阅读教学,辅之以人文主题的熏陶与感染作用。如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手法”为议题,将《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荷塘月色》《绿》组成一个群文阅读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领悟、比较、归纳四篇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手法特点,同时提升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组成群文的文本可以是课内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没有学过的。可以对教材内的课文或单元重新进行组合,按不同的议题组建群文;也可以采用1+X阅读策略,用课内带动课外的形式,组合群文;还可以全部从课外选文,按一定的议题构建群文。群文的文本篇数要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课时任务、学情基础以及是否读过来确定,尽量精一些,具有代表性一些,突出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二、以关键能力为目标设计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其教学目标,这与单篇阅读教学有所区别。单篇阅读教学,重在阅读单篇文本,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领悟、思想情感的体验、语言运用的品味、表达方式的学习等,从这篇例文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维形式的发展,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有些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上偏离了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比如,阅读一组曹操的诗歌,把教学目标设计为:认识一个真正的复杂的历史人物曹操;阅读一组励志类文章,把教学目标设计为:激励学生拼搏向上,树立远大理想;或从一组文章中,抽出其中某一个相同相似的内容,讨论一个人文话题,等等。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虽然也是从文本中引发出来的,但不是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不是语文“重点发展”的学科能力。
在语文学科关键能力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如语言自主学习与建构的能力、对不同特质文本的阅读能力、驾驭信息工具的能力、在复杂环境下的沟通能力,独立负责的思辨能力、基于言语交流任务的创造能力、结合媒体特点的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检测管理能力等。”[3]这些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需要根据组合在一起的群文,来确定其教学目标。而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按课时尽量精准一些,不要贪多,这样才能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著名特级教师张玉新老师,在云南曲靖召开的“董一菲诗意语文第二届年会暨全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执教杜甫的《秋兴八首》群文阅读(第一课时),从《秋兴》(其一)入手,以律诗的押韵对仗引入,重点放在如何从篇章结构去解读律诗,即根据篇章结构“起承转合”特点来解读律诗。通过对第一首诗的引导解读,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解读学习其他七首《秋兴》。整整一节课,他就围绕通过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去解读律诗这一个目标,有主有次,以一带七,教学生用“起承转合”去解读律诗,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益高。张玉新老师的《秋兴八首》群文阅读教学,抓住关键能力设置教学目标,集中,精要。
三、以关键能力为核心实施教学行为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篇数多,内容信息多,思维含量大,课堂容量大,要求阅读能力强,师生水平高。面对一组群文,要有快速阅读能力,能够采用默读、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迅速抓住文本要点、理解文本大意;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运用想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审辩思维、创新思维等形式,能够对文本内容和形式提纲挈领、总结归纳、纵横勾连;要对语言文字有较强的感悟能力,也就是语感要强,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文本教学的实施行为也不尽相同。单篇文本教学,重点在于一篇文本内容情感的感知探究、艺术手法的学习借鉴、语言文字的建构运用。采用的多是阅读、讲析、对话、探究等教学行为。而群文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围绕议题,通过多个文本的比较阅读,获得感悟,形成认知建构。所以,群文阅读教学不是一篇一篇的教读或自读,而是将多篇文本放在一起的横向比较,重在比同求异,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采用的教学行为多是比较、对照、阅读、评议、整合等方法。[4]
比较,就是把群文阅读的多个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或从文本表现的人、事、景、物、理等方面进行比较,或从文本的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或者从作者、文体、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对照,就是将多个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进行对照、思考、分析、归纳,突出关键能力,进一步获得关于议题的阅读体验,深化阅读感悟,获取对照结果。阅读,就是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如略读、跳读、猜读等方法,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语句,提取重点信息,围绕关键能力,形成对文本、对议题的深入思考和认识。评议,就是通过反复议论、研讨、评价,或师生形成一定的共识,或学生个体形成不同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审辩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整合,就是学生通过群文学习,达成了知识结构、阅读能力建构,整合成为关于阅读的成果,形成了阅读的关键能力,并能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自觉加以应用,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以及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的这五种学习行为,步步相连,层层深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无论是哪个环节、哪种行为,在整个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围绕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紧扣群文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一切的阅读体验、感悟、分析、评判、结论,都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出发。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以“诗歌语言风格”为议题,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望岳》组成一组群文,以此为例,通过比较、对照、阅读、评议、整合等学习方法,把李白、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风格进行归纳、比较,学习不同语言风格的表达效果。
另外,学生的学情基础也不可不重视。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不能不顾学情基础,一味求新求多,看起来场面很宏大,内容很丰富,甚至议题很多,但如果群文阅读教学将语文关键能力落实不到学生的阅读学习实践上,那群文阅读教学只能成为美丽的海市蜃楼。
四、以关键能力为原点进行教学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所以,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重点应放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侧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因为最后探究、评判、整合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是学生在群文阅读这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养成阅读学习的良好习惯,锻炼善于思考的思维能力,学会依据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本领,这些正是语文学科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要以语文关键能力为原点,侧重过程性评价。即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努力发现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探究方面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激励;对于学生认识有明显偏差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矫正;对于学生含糊不清的问题,要善于启发、引导,并进行适当地评价。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思维深度、语言运用、感悟认识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激励与矫正性评价。评价以激励为主,对不同的认知或感悟,要善于辨析,进行适当、中肯的评价激励。
当然,群文阅读也可以进行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期诊断性评价主要是群文阅读教学前的学情检测,了解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形成状况,可以口头了解,也可以书面调查。终结性评价,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群文阅读教学训练后,学生对群文阅读的性质、特点、方法等,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和掌握,以语文关键能力为原点,采用比较阅读、综合性检测等方式,进行适度的终结性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多用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辅之以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逐步养成群文阅读习惯,自觉运用群文阅读思维,学会扎实有效的群文阅读方法,真正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有许多好处的。但群文阅读教学毕竟是一种高阶阅读形式,是在单篇文本阅读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所以,群文阅读教学要有计划、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不要不顾学情基础,不抓语文关键能力,一窝蜂地全搞群文阅读教学,毕竟群文阅读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部。单篇文本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要相互兼顾,全面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1
[3]郑桂华略谈指向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8(5)
[4] 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2-83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2期A)
七夕情人节祝福语大全(浪漫七夕情人节集(多图))
1 天有牛郞织女,地上金童玉女,唯吾与尔。
2 七夕如愿盼今朝,红叶香残怨可消。朝朝暮暮图永久,缠缠绵绵诉心焦。
3 上天又给我一个约你的借口,相爱的人儿,与你共渡,天天都是情人节。
4 七夕之夜星麻麻,看着水里鱼双双。想到了你心一酸,唯有想着当初情?
5 很感谢你给我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祝我们俩永远相爱,白头偕老!深深的吻你!!
6 亲亲你我, 私守楼阁,鹊桥之夜永定今生!
7 月影光如昼,银霜茫茫;七夕会鹊桥,情意绵绵。仙花团锦簇,美景交融;仙鹊聚天桥,好生幸福!
8 天上牛郎织女相约鹊桥,地上一群傻瓜约会断桥。试问:今夕是何夕?答曰:中国情人节!
9 织女不用敛蛾眉,前度牛郎今又回。鹊桥执手望泪眼,良晨美景不思归。
10 我在等属于我们的七夕之夜。你会来吗?我会等的!!!
11 我们不做牛郎织女,因为他们相距太远而相见又太短;我们要做我们自己,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把我的心牢牢拽住!
12 外国的情人节送玫瑰,中国的七夕日献月饼。
13 亲爱的,今天是中国情人节。远远的,送你一个情人节的吻!中国式。^v^
14 相爱永远,相伴七夕,七夕就是我们爱的证明!
15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中国情人,曰为节日,共度七夕,天长地久。
16 思念是甜蜜的惆怅,它能把女性天生的嫉妒搓揉成忧伤,溶成一片浓浓的深情像月光皎洁,明亮。
17 银河之上,一世的等待,几世的缘分,都化作了滴滴晶莹的泪珠,洒下凡间,留给世人无限的祝福!
18 银河陷落,爱意沸腾,总不比乞巧合欢。
19 羽儿七夕卧梅苑、伟哥夜半望天边、牛郎织女遥祝愿、痴情鱼水永相伴。
20 织女绣云锦,牛郎河西盼。鹊桥河间架,七夕终短暂。愿爱长相依,月儿永无缺。我欲银河逝,予两星永洁!
21 无情的时空将你我分隔,但想你的心儿依旧难平,七七相见!
22 茫茫星河,我无法找到你的踪迹;漫漫长夜,你能否感觉我的思念?
23 老是过西方的情人节,为什么不过我们自己的情人节呢?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过 好吗?我等你!
24 我的心上人是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身披五彩战衣,踏着鹊桥来接我,今天你能来吗?你的织女!
25 百雀筑桥,星梦传书,星语心愿,七夕与君长相伴!!!
26 你说不过洋人的节,今天是七夕中国人的情人节,哈哈躲不过了吧!
27 多少痴心风雨中,多少泪莹划夜空。痴情原是有情心,相逢一笑落梦中。
28 鹊桥飞架南北,你我共度良辰,我的宝贝,我想你!!
29 七月七日鹊桥仙,金风玉露恨苦短,朝朝暮暮常相伴,不羡牛郎羡鸳鸯!
30 牛郎会织女,成了千古佳话,我和你在同一时空下,铸筑爱巢。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用我们的爱架起彩虹!
31 天上人间,岁岁年年,今宵团圆,唯愿永远对你的那种特别的感情,只想告诉你,今生不变!
32 七夕,七夕,我的佳期;织女,织女,我的爱妻;天上地下,千年聚齐;呜呼哀哉,我爱我妻。
33 星星如果能读懂此刻的心,月亮如果能明了此刻的情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34 我们的网络爱情就是从今天开始的!真的好甜蜜!希望每一个中式情人节,你都会在我的身边。
35 我是鹊桥旁那颗美丽的流星,只为有你一次真爱的回应,我痴痴的等待着你……久久不愿离去……
36 今天是七月七,有人给你送花吗这有一只先给你备着!
37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8 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拱鹊桥。家家乞巧对秋月,无尽心丝君知晓?
39 天上牛郎织女来相会,地下多情人儿共祈爱情永恒不渝。
40 你我鹊桥边,相对两无言,温情融天际,爱意永缠绵。
41 我是董郎,你是仙女,愿天天是七夕,岁岁共婵娟。
42、面对你默默的等待,我无法喊出那圣洁的爱,只好立于相思树下,用岁月的剪刀,把思念精心地剪裁。
43、往年,我祈求上天赐我幸福。现在有你在我身边。我知道,幸福,我已经得到了。我爱你!
44、守候星空盼星雨,数落星辰许星愿。星空星雨落千粒,星辰星愿现千回。遥祝远朋行安至,笑柔挚心有相知。
45、今天是七月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6、你是风儿我是沙,七夕啦!你何才会归来不让我心挂挂!
47、如果真的有鹊桥我要跟你走到桥的尽头然后把桥拆了绝不让你走愿意吗
48、情人节快乐!愿我俩的爱情能比牛郎织女更深,但不要像他们的两地相思!
49、莫羡鹊桥仙,人间花更嫣;今沐七夕雨,爱你更心坚!
50、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搭鹊桥。家家乞巧看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
七夕祝福语
1 爱热了,我用冰把它冻起来;爱冷了,我用火炉把它围起来;爱渴了,我用水把它浸泡起来; 我精心呵护的爱,在七月初七带给你看,一定鲜活如初!
2 当你看到山涧清泉流淌,当你看到烈火熊熊燃烧,请不要轻视它,掬起它,靠近它,珍视它!你知道吗?那都是我对你飞越千山万水的思念凝聚成的力量!
3 流星落了,那是天在哭了;雨水下了,那是我的思念涨潮了;月亮升了,那是你我的眼光交错了;人间的喜鹊飞了那是它们为爱的七夕致敬去了!
4 你是牛郎,我是织女;你去做饭,我来淘米;你去耕田,我来拉犁;愿为树枝,在天连理;愿做鸳鸯,水中嬉戏,无忧无虑,只为有你!
5 你心我心,爱上了你,一生痴心;君心我心,见不到你,只有伤心;你心他心,旁若无人,请你放心;以心换心,即便万箭穿心,也不变心!
6 七夕到了,喜鹊排成队,乌鸦排成行,老鹰来观礼,连青蛙都来帮忙,呱呱呱呱地奏乐,祝福我们幸福安康、地久天长!
7 七夕七夕今非昔比,你我见面顺应天理;跨越银河此番壮举,多亏鹊仙搭桥成趣;你我好似牛郎织女,爱你之心,无庸质疑;默默心许:让我天天见你!
8 如果你是风,我愿意做你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你手里的那根丝线都是我们爱的见证;如果你是海,我愿做颗鹅卵石,沉沦多深,生死都在你的心底!
9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你的思念一遍遍;树上的鸟儿叫喳喳,银河就是我们的家;晴天响雷夜时雨,我的爱人你在哪里?回来吧,我永远为你守侯!
10 酸醋麻酱油里有我们美味的生活,油盐酱醋茶里有我们平淡的真情,锅碗瓢盘里有我们简单的幸福,除却了虚无的浪漫,我们拥有了是爱的真谛!
11 我的相思织成网,我的真情搭成桥,我的承诺化做风:无论银河是多么宽阔,都不能阻止我们的心灵的交融!
12喜鹊见证了我们的爱情赶来搭桥;葡萄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忙来传言,银河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化做流星带去织女的心愿:牛郎,今日鹊桥见面要准时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第四节 宋人送别词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10]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柳永在词史的地位:柳词在题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时见市井气息,在词的描写内容方面有所拓宽;柳永在词调使用方面多有尝试(宋词调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词,善在文字转折处用强有力的仄声字,用来承上启下,成为语气转换的枢纽,让人有"潜气内转","摇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浑然一体,丰富了词的形式体制;柳词长于铺叙,白描,语言清新自然,在写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传情自然真挚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侯馆,能远望之楼熏,香气平芜,平坦草地
简析:欧阳修的意义:一代儒宗(诗文言志)而致力于娱宾遣兴的小词(词以抒情),有开创风气之功;欧词成花间词之余风,于词艺提高有贡献
陈亮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师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注释:谩,无理,轻视北群空,谓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当场只手,犹言独挡一面篙(gao稿)街,汉时长安城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者居住之所"尧之都"三句谓中原地区是尧舜禹传下来的神圣疆土壤,土地封,疆域磅礴,指浩大的正气赫,火赤貌
评析:此词为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使金作这是一首通篇都洋溢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抱有必胜信心的诗词不见南师久两句-长久不见南宋北伐,不要以为宋朝就没人(才)了当场只手两句-称赞章德茂能独当一面,是个杰出的使节自笑三句-以黄河之水不变东流方向来勉励章德茂为国争光且复穹庐拜两句-现在姑且向金主低头,他们早晚会被宋朝消灭藁街-长安城内,外国使者居住地陈汤斩郅支单于,奏请:"悬头藁街蛮夷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于中两句-其中一定会有以向异族称臣为羞耻的志士万里一句-感叹金人占领地域的广阔千古英灵-泛指古代缔造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人物
作者小传:陈亮(1143-1194),字同甫他具有积极的处世精神,一生没做过官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
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待制,皇帝的侍从官新州,治所在广东新兴县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画角,号角上涂了彩色,故称画角底事三句谓:为何会天崩地塌,洪水泛滥,万落千村,狐兔成群呢 九地,九州之地,意谓遍地狐兔,此以喻敌人天意句: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难诉,一作"如诉"耿斜河,明朗的天河斜河,一称斜汉,即天河万里江山,胡铨受贬的远方回首,不堪回想白居易《招张司业诗》:"能来同宿否 听雨对床眠"此指与胡聚会的往事雁不到,谓书信难通相传北雁南飞,止于衡阳怀今古,怀古伤今金缕,贺新郎词调的异名
简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赞曰:"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作者小传:张元干(1091-约1170),也作张元干,福州人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词风豪放,为辛派泀人之先驱著有《芦川词》,《芦川归来集》
辛弃疾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三秦事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事一编书是帝王师:《史留侯列传》载张良在下邳圯(移)上老父出一遍书《太公兵法》示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小试去征西谓,张仲固西行任兴元帅只是小试其技车轮四角,陆龟蒙《古意》:"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指盼望车子把行人留下的意思带减腰围,《古诗》:"思君令人老,衣带日已缓"
第四节 送别诗词常见意象
意象: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
长亭,南浦,杨柳,美酒
此外又如:残阳,西风,画角,鹧鹄,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秋蝉 兰舟
第四章 咏史怀古诗词论析
第一节 咏史怀古诗词的含义和历史渊源
咏史怀古诗词:表面在"历史事件"或"往古人事",其旨意却在借古讽今,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
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虚)与历史性(实)的统一;"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今—古——今
第一首文人五言咏史诗:东汉班固《咏史》
左思《咏史》八首
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释:郁郁:草木茂盛貌离离,下垂貌世胄(皱):高门贵族的子弟金张:匈奴人金日磾(低),张安世均为刘彻贵臣,其后代数世为官珥,这里作插解貂,冠上作装饰用的貂尾
第二节 唐代咏史怀古诗
初唐咏史怀古诗:陈子昂盛唐代表作家为王维,李白,杜甫,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蜀相》,《八阵图》中唐刘禹锡《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白居易《长恨歌》晚唐李商隐,杜牧
燕昭王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释: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徒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燕昭王,是战国时并国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执政后,广招贤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并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的当进的强国-齐国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 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 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这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悄一顾的地位,从而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 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
"已能"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复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简析: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魏晋南北朝文学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一种文学样式:诗歌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主要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
3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虚《文章流别论》刘勰《文心雕龙》被称为龙学。
4 建安风骨:从内容上来说,一方面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传统。反映了社会的离乱和人民的疾苦,如曹操的《 里行》,另一方面,建安文学抒发了作家们的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统一天下的宏伟报复,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如曹操的《短歌行》从艺术上来说,这时期的文学意义宏大,笔调明朗,抒情浓烈。形成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风格。这种思想和艺术特点即是建安骨风。
5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千、阮瑀、应玚、刘桢。
6 被鲁迅称作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曹操
7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律诗的是:《燕歌行》曹丕
8 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桀
9 我国玩学史上第一篇文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是:《悲愤诗》
10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和诸葛亮
11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写山水的佳作是曹操的《观沧海》本诗笔触细致,情感豪迈、意境壮美。
正始文学与晋代文学
1 “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王戎
2 “竹林七贤”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陆籍和嵇康
3 陆籍的诗代表作:《咏怀诗》散文代表作《大人先生传》
4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八首》
5 “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沿云、鲍照→代表作《拟亲行路难》
6 谢灵云与山水诗《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即日而出书、流丽自然,最为后人的激赏。
7 新体诗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是:谢朓
8 集南北朝诗歌大成就的作家:唐倍→《哀南赋》
9 代表南北朝诗歌民族的典型特点的是:《西洲曲》、《木兰诗》
10 江淹代表作:《恨赋》、《别人赋》
11 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山水的诗歌《观沧海》
12 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它叫骈体文、骈俪文、四六文等。
13 范 :《后汉书》 范缜《神灭论》 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1 我国第一篇文学专论:曹丕《论文》
2 我过的第一部创作论:陆机《文赋》
3 我国文学理论史上一部跨时代的专著,建立起了完整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文心雕龙》
4 我国第一部评论五言诗的专著:钟嵘《诗品》
5 初唐四杰:王勃、杨烔、卢照邻、骆宾王
6 初唐后期成就追高的是:陈子昂
7 盛唐诗人成就最大:李白、杜甫
8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最突出)
9 宫延诗成就最高的是:上官仪
10 对初唐宫延诗作了必要的补救,充分体现了诗歌革新意义的是陈子昂《修竹篇序》陈子昂的代表作是《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七首《登幽州台歌》
11 盛唐诗歌分为两个诗派: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是:孟浩然、王维)和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孟浩然是“盛唐之音”的第一声,后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
12 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3 韩愈、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把古文运动推向高潮。
14 古文运动的核心理论:文以明道 道:儒家之道(韩愈:不平则鸣 柳宗元:铺时及韧)
15 韩愈是《祭十二朗文》被明人茅坤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16 韩孟诗派的特征;夺崛险怪
17 白居易的思想和生平以被贬为江州司马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白居易的伤感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18 “词”是唐代兴起的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原本称作“曲子词”或“曲词”“乐章”或“倚声”前人又往往习惯称词“诗余”、“乐府”或“长短句”
19 中唐作词较多,成绩较为显著的是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唐时期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位致力填词的作家,他的词最显著的特征是浓烟香浓。
名解:
1、 左思风力:左思的诗歌继承发扬了“建安风骨”的优良系统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抒发了远大理想和豪迈情怀。激荡着高亢的格调、笔力矫健、气势雄伟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2、 永明体: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顒发现并创立以手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必须避免之说。它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主要特征。是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谨严的近体诗的一种过渡。为唐代近体诗的最后形成在形式上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家是谢朓、何逊、阴铿。
3、 宫体诗:宫体诗是从梁后期到陈代诗坛上盛行的一种风格轻艳的诗体。“宫体”之名始于梁简文帝萧纲做太子时,在体制和题材上有明显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明显“新变”色彩的“艳诗”。代表作家有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庾信瘦肩吾
4、 骈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它又叫骈体文、骈俪文、四六文等。《说文》说,“骈,驾二马也,”“骈”原意是指两马并驾一车,引申开来就是对偶的意思。它揭示了骈体文最基本的特点:讲究对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讲究用典、辞藻华丽、音韵和谐。南朝骈文的代表作家有鲍照、丘迟、孔稚珪、陶弘景、吴均、徐陵、庾信等人。
5、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宫廷之外的优秀诗人,史称初唐四杰。他们是初唐时期社会中下层文人的代表。他们充满幻想和激情的歌唱,甚至包括他们在批评现实时表现出的愤激之情,以及因遭遇不平而生发的梗概之气,无不反映出贞观时期的精神对当时及后来人的影响。他们的人生各有不同的经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抱负远大,蛋地位低下、仕途坎坷;他们才学超群,但生命短促、遭遇悲惨,这使他们的创作时间和美学追求都与宫廷诗人大不相同,因而给初唐诗歌风貌带来深刻的变化。
6、 盛唐气象:表现在士人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重于革新的独创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开放胸襟,体现了诗歌则是充溢于作品中的昂扬之气和壮大之美。
7、 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指情感的忧虑、悲愤、深厚、浓郁;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表达的沉着蕴藉。
8、 古文运动:所谓“古文”,指先秦两汉盛行的散文,它以质朴自然、散行单句为特点,是与魏晋以来盛行的骈文相对而言的。唐代古文运动以儒学复古为旗帜,以质朴刚健的散文取代浮华柔靡的骈文,是一场弘扬儒家道统的思想斗争,也是一场文风、文体的革新运动它文道合一、革新文体、重视字养,代表作家韩愈、柳宗元。
9、 新乐府运动:由于白居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乐府诗自觉弘扬风雅比兴传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发挥政治讽喻功能,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新乐府运动在理论上继承了《乐记》、《毛诗序》所代表的儒家诗教观念。在创作上则不仅继承了《诗经》,汉乐府民歌批判现实的文学创作传统,而且借鉴了曹操借故题以咏时事和杜甫“因事立题”的创作经验,代表人物白居易。
10、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孟郊,成员有张籍、李翱、卢仝、李贺、刘叉、贾岛、皇甫湜等。他们不满大历以来冷落萧 的诗风,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要求诗歌要能够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故而形成了韩孟诗派奇崛冷怪的总体风格。
11、花间词派: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祯选录温、韦等18家词编为《花间集》而得名。花间派词人大多是五代时聚集于西蜀的文人。当时中原战乱频仍,西蜀相对安定,于是君臣逸乐、宴饮弦歌,词坛也因此而活跃。他们作词或近温,或近于韦,两脉并传,相间杂出,虽因财力所限,多未完全脱出温韦窠臼,却也各有所得。在扩大温韦影响的同时,确定了“词为艳科”的性质,形成富于阴柔美的婉约词的基本风貌。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
12、建安风骨:①从内容上来说,一方面,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社会的 乱和人民的疾苦,如曹操《 里行》。另一方面,建安文字抒发了作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如曹操《短歌行》。
②从艺术上来说:这时期的文字意境宏大,笔调明朗,抒情浓烈,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沉雄的风格。
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诸葛亮。
简答论述
一、 曹操的文学成就
诗歌方面,都是以乐歌辞的形式写成,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思想情感,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类。一类。反映了汉 末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其代表《蒿里行》,诗人不假比兴。纯用白描,寥寥几笔就将悲惨凄凉,让人触目惊心的广阔社会画面展现出来。
二类,抒发思想,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如《短歌行》。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渴慕贤才来聚,共建大业,由于襟怀的宽广和志向的高远,全诗在绵绵的忧郁中激荡着一种慷慨雄迈的深沉感情。
三类,游仙诗,这类诗大多感叹人生无常,幻想长生不老。
曹操的诗歌在艺术上的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艺术形式上:他采用五言,四言。其五言诗善于叙事,描写,并融入自己的感情,推动了五言体的新发展。其四言诗成就更高,他继承了“国风|”和“小雅”赋比兴的手法和抒情传统,使中衰了七百年的四言诗重放光彩。b语言运用上:语言质朴自然,遒劲有力。学习乐府民歌的表达的方式,不事雕琢,不求藻饰,真率自然。同时又融入自己的性格,写事抒情,皆掷地有声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c情感格调上:曹诗悲凉慷慨,沉郁雄健。
二、 左思的诗歌
左思虽志向远大,却出身寒微,在门阀制度流治之下,他根本没有机会施展大志,实现理想。因而在《咏史》诗中,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世族的政治垄断,控诉门阀制度扼杀人才的罪恶行径,抒发寒微之土的郁愤不平。如《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白首不见招!诗篇托物言志,以山顶上的小草遮蔽涧古中的高松这一自然现象,比喻“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象,在二者得对比中显出这种现象的不合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停留于一般的现象观察,而是从现实和历史的高度,指出封建时代等级制度。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普遍性。揭示出寒士不遇的根本原因,表现出这种不合理制度的愤怒,并加以无情的抨击。
三、 结合作品说明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比较丰富,主题多有创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则是田园诗和咏史诗。陶渊明的诗有四分之一的田园诗,这些诗歌多方面表现了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① 写出幽美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诗人悠然自得的感情。在这些诗中,作者把田园自然风光当作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了另一个世界。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因而寄寓了美好的人生理想。
如《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写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抒发了回到田园生活的愉心情。本诗先写入俗之苦,次写田园之美,最后写归田之乐=,层次井然。诗人称现实社会,官场为俗,把它比作“尘网”,“樊笼”,感到生活于其中便象“羁鸟”,“池鱼”一样,没有了个性与自由,丧失了天真淳朴的本性,表现出他对现实与官场的彻底否定,抒发了误入仕途的悔恨之情,与此相反,作者以纯熟的笔法。高度的热情描绘了田园风风光;从近看,有八,九间草房,周围有十余亩土地,房前屋后栽种着几株“榆柳”,“桃李”,这一点染,素淡的环境顿然呈现出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景象;从远处看,那村落
迷蒙,炊烟袅袅,一片静穆的背里,穆然传来“鸡鸣”“狗犬”的清晰声音。远近互衬,动静结合,创造嘞分外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虽然现实中的田园并不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但作者以乐观主义,理想主义的态度描写它,从世俗与官场的对立面来看待它,这就使得本诗具有了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
② 描写“躬耕自资”的田园劳动,表达怡然自得的感情。陶渊明在田园的生活中,认识到 劳动 对人生的重大意义。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用优美的意境去表现劳动生活:“种豆南山下…但使愿无为。”这首诗语言极为自然,结构天成。作者即事命笔,写实事,绘实景。全诗八句,一依自然,顺序写成,从下种、出苗、到锄草,然后写归途景物,最后道出意愿与决心。诗中 南山、草木、月夜、夕露,构成清新静谧的优美意境。可以感觉到诗人再这里写劳动的目的并不在突出劳动本身,而是表达一种情绪,因此他不为“草盛豆苗稀”而叹惋,也不为“夕露沾我衣”而痛惜。他在这里深深地寄寓着地自然的热爱和重返自然的喜悦。
③ 描绘“桃花源”的社会理想 ,表达平等神会的愿望 。
四、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P175
1平淡自然,清切淳真。 2 浑融完整,意境高远
3语言自然而精 4风格多样
五.宫体诗的内容
“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闱闺之内”,以绝情,咏物为多,形式上是“清辞巧制”、“雕琢蔓藻”,声韵,格律比永明体更为精致。总的风格更加绮丽轻柔。
六、“初唐四杰”的贡献
1.他们的创作以新鲜丰富的生活内容积极开拓了思想题材的领域,使诗歌由宫延台阁的
狭小范围解放出来,走向市井,走向边塞,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2 他们针对宫延诗特别是 “龙朔变体”的严重缺失,努力以骨气充沛,风格刚键是诗创作予以补救,使初唐诗风有了明显改观。
3 他们以大量的创作实践,为诗体的建设,尤其是五言律诗的成熟和七言歌行的发展,作为了有益的探索。
七、王维的“诗中有画”结合作品说明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即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的确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显著的特色。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在绘画中善于发现并掌握那些特定的客观景物,艺术再现并创造独特的意境。而他在诗歌创作中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作用,唤起读者对光、色、态的联想与想象,脑中呈现出宛然在目地生动图画,以实现托物达意。立象传情的效果。他善于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技巧融入诗歌创作,使诗具有鲜明的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以及很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他将各种音响声息艺术地融入诗歌的意象境界,使诗歌不仅具有构图美、色彩美、而且具有音乐美、动态美。在王维笔下,音响描摹与人物活动精心组织,还创造了诗境中无比美好的生机。如《山居秋暝》以竹林中的笑语喧哗描写浣女的戴月归来,以山溪的莲叶纷披描写鸟渔舟的顺流而下,这种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写法,既是诗人的匠心独运,却又完全符合生活的情理。诗情与画意、乐感、禅趣的高度统一,使诗中的山水景物更加富有精神和风韵,进而也使山水景物的形象与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契合无间,交融一体,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独特的艺术成就。
八、结合具体作品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以雄奇飘逸为基本特征,同时又千汇万状,琳琅纷呈,展现出盛唐诗歌的各种风貌。他的作品具有感天动地,神奇无比的艺术魅力。首先:抒情主体豪放率真,感情极其充沛,个性异常鲜明;与此相应,其抒情方式既不掩饰,也不收敛,惹事直率奔进,略无滞碍,并且腾挪跳跃,瞬息万变。其次:诗人不注意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刻画,而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宣泄情感如果利用现实生活中事物塑造的形象不足以表现他特有的思想感情及其追求的艺术境界,他则刚多借助神话传说以及幻想和梦境来加以表现,从而创造出种种惊世骇俗的美学效果。最后:诗人思想解放、性格豪迈、才情过人、极富艺术的创新能力,他注重形式的自由灵活,崇尚语言的自然清新。
八、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风格以沉郁顿挫、慷慨悲凉为主,也有清新俊逸、自然平和、婉转流丽等多样风格。2.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3语言精工凝练而丰富多彩.4诸体皆备,各有各篇.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 ),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
卷之一 诗四言:
《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劝农》《命子》《归鸟》
卷之二 诗五言:
《形影神(并序)》《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食》《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连雨独饮》《移居二首》《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于王抚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羊长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 诗五: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还旧居》《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己酉岁九月九日》《庚戌岁九月中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饮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述酒》《责子》《有会而作》《腊日》
卷之四 诗五言:
《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士七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拟挽歌辞三首》
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闲情赋》《归去来兮辞》
卷之六 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五柳先生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并序)》
卷之七 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 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散文辞赋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桃花源记》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陶诗文共一百四十几篇,引用《列子》、《庄子》典故多达七十次之多,不能不说对老庄思想接受甚深。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又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便成了他的审美对象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 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渗透在艺术上,则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陶渊明,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就足以说明他美学思想的无尽生命力。 语言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手法
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但陶诗并非只有飘逸悠然、自然冲淡一种风格,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的“精卫衔微木”等。陶诗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风格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