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第1张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汇总

 大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篇1

 前不久,北大一名学生涉嫌砍死同班同学的消息,令公众为之震惊。加上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不由得让人不断追问:大学生,你为何如此脆弱

 校园暴力

 极端案例

 不久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崔某被利器砍死,事发现场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南区教学楼。事后,死者一同学被警方带走。据了解,此前两人都追求过同一个女生,曾为一些过节大打出手……

 专家分析

 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总体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比较慢,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向成功。相对来说,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就弱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来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平常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很大的事了。所以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本能地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一种极端行为进行发泄,那么就可能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对于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加强心理这方面的监督,比如搞一些活动,让人的能量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转化。如果老师和学生有心理健康的概念,那么就可以早点发现别人的不对劲,帮他缓解问题,就可能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减压无术

 极端案例

 梁鹏是**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的导演又有几个呢。而且自己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学校的老师、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专家分析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前途所定的目标过高,有的学生有一种为家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有的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那么都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这需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怎样,知足常乐是不变法则。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

 性的迷惑

 极端案例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专家分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抑郁情绪

 极端案例

 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

 专家分析

 据日前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据此推算,北京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

 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的比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否定。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如果没有找到正常渠道发泄,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物上面,比如网络。这就需要周围的人群关注他们,给他们温暖,生活中有这种情绪的大学生也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自杀倾向

 极端案例

 2005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九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而在15天前,北大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专家分析

 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有很多。现在大学生压力要比以前大得多,那么他们就想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去进行缓解,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也可能是从前失败的痕迹与现在的失败产生共振,让这样一种力量成几何扩大,最后把这样一种情绪放在了一个点上。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也就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那么,在某一个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身,自杀成了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就是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那么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也可能完全否定了自己,而寻找自杀这种解脱方式。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择逃避,这也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

 情感困扰

 极端案例

 前段时间大连一知名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出租自己”的帖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注意。帖子称,“本人欲将自己出租,只要不违背法律的要求都在考虑范畴!陪逛,陪吃……价格再议。”发帖人自称是一名22岁刚从新西兰回国的大学生,“出租自己”只因为“太无聊”。

 专家分析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在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下,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他们缺少挫折锻炼,心理承受力太弱。另外,在大学里,可能无形之中同学之间会有一个比较,比如同宿舍的人都有男(女)朋友了,但是自己没有,那么可能就造成一个心理落差,情绪上很不稳定,精神比较空虚。有的则是一旦失恋后,就痛苦不堪,无法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好像没了恋人就无法生活了似的。

 真正的爱情是有独立性的,大学生恋爱,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恋爱失败了,也只能说可能彼此不是最适合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失败的恋爱吸取经验,从中学会怎样和异性交往。

 出诊专家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肖健

 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童专家王学军

 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项标准

 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精力充沛

 思维敏捷

 情绪平稳

 心胸宽广,懂得舍取

 行为上“知行”合一

 具有有效行为能力

 人际关系良好

 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可以合理安排、控制自己的生活、情绪

 大学生自杀心理

 自杀是指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自杀,其背后都有心理机制在推波助澜。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病理学因素等均须通过影响人的心理因素才能发挥作用。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虽受制于一般的自杀心理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调查的案例中,有位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个案例反映:自杀者借自杀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了事而产生的悔恨、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如一位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乡亲,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便采取了自杀行为。此外,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该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该生便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作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第三阶段,自杀者平静阶段。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因此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

 大学生的自杀同样也符合以上的心理过程。我们调查的个案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长沙某高校一名大学三年级学生李××,在中学时是班上的“尖子”,进了大学后,他总认为自己的成绩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便沉浸在自怨自艾之中,加上中学时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立生活能力差,以致进大学后生活难以自理,身体状况下降,患上了肝炎病而不得不住院治疗。这期间他的情绪极度低落、抑郁,甚至拒绝接受治疗。他曾对护士和前来探望的同学谈论过自杀的一些问题,并说过诸如“我没什么希望了”、“真想死了算了”之类的话。医生、老师和同学并未对此加以足够重视,只是安慰了他一番。后来一段时间,该生的心情逐渐好起来了,甚至还和前来探望的同学开玩笑。大家都以为他的心情真的好起来了。然而一天他趁周围无人,悄悄溜出病房,在医院后山的一棵树上用一根粗麻绳结束了自己19岁的年轻生命。从这例自杀案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最初促成其自杀动机的原因有三个:成绩不尽如人意,生活适应能力差以及身体患病。这三种因素同时或相继出现在该同学身上,使他对生活产生了绝望感。之后他又试图通过拒绝治疗、谈论自杀渴求得到他人的帮助,但这种尝试又遭失败,因而坚定了他自杀的决心,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的身心处在青年期;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用脑的频繁性和复杂性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变化和发展。此外,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相对较为复杂,他们的心理境界、需求、思想和价值观念等等,不同一般。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表现出与一般个体不同的规律性。因此,我们研究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应当从大学生自杀的心理机制入手。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属于青年的一部分。他们同样具有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和青年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个体所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归结为两点,即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与社会不断发生冲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等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成熟需要的日益强烈使青年期个体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指出:“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所以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一时又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在我们调查的'35例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位自杀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这两个因素在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要指出的是,与一般个体青年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篇2

 在大学生中,每个人的经济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对家庭宽裕的城镇学生来说,大学的花销完全不用担心,但对那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来说,面对处处差人一等的窘境,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下面来看一个大学生自卑案例。

 大学生自卑案例:

 吴某,男,重点大学二年级。自进入大学后,一直很自卑,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以前因为在中学时成绩拔尖,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器重,自己也因此似乎忽视了家庭的贫困和普通。为了他上大学,家里负债累累。进了大学后,自己又借了不少钱以掩饰自己的贫困和普通。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以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曾想了许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比如参加社团、看书、看展览会、考证书等),但实施之后,往往都是半途而废,从而感到自己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社会底层的地位,自己不会有好的前途,不可能光宗耀祖,甚至找女朋友在上海成家都很困难。

 案例分析:

 来访者的问题属于适应障碍伴随的自卑。由于其大学之前因为成绩拔尖,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使其得到了充分的心理满足,从而忽视了家境本身的贫困和普通。而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不再如过去那样受关注,失去了原来心理满足的基础。导致其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家庭的贫穷与周围其他人之间的差距,而他又过分夸大地看待了这种落差,妄图以借钱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贫困。同时,其之前对于在上海的生存带有错误的估计,换了一个新环境后,发觉并不如自己预期的通过打工补贴生活那么理想化,造成适应障碍,导致了一种挫折感。另外,对于贫穷和成功的关系亦不能做到正确的认知,使得以偏概全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意志力下降,形成自卑心理。

 自卑是土壤,自信是庄稼

 讨论自信之前,先讲一个奥修的寓言故事。说有一天,绝顶聪明的纳斯鲁丁跑来找奥修,非常激动的说:“快来帮帮我!”奥修问:“发生了什么事?”纳斯鲁丁说:“我感觉糟糕透了,我突然变的不自信了,天啊!我该怎么办?”奥修说:“你一直是很自信的人呀,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不自信呢?”纳斯鲁丁非常沮丧的说:“我发现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好!”

 看起来非常自信的人往往也非常的不自信,如果真是这样,自信满满的人可能正是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处处谦虚忍让的人更像是内心笃定的家伙。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篇3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余某,女,22岁,大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牙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制造企业做销售主管。在早期生活无忧无虑,家境相对优越,家教严格,自我要求甚高。性格内向,行为谨慎,个性敏感多疑,自我保护和心理防御意识较强,阅读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刊。

 二、个人主述与症状表现

 当事人的母亲从小经常教育她养成爱清洁,爱卫生的良好习惯,要求放学回家后洗手要一洗二清三消毒,还要求每周对学习用笔消毒。受到母亲的影响,当事人对“细菌”概念非常敏感,并且总是把细菌与“生病”“肮脏”等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特别害怕“脏”的东西,怀疑有细菌存在,平时洗脸要花很长时间,总觉得洗脸池里有细菌,必须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洗,每次洗手要求自己洗20下以上,少了就得重洗。晚上放衣服时,总要小心谨慎,有时要反复放好几次,不然就觉得有细菌在上面,非常难受。早晨穿衣服也是如此,有时穿上了,觉得不符合自己要求,就得脱下来再穿一次,甚至多次。在与人交往方面,不敢接触别人,怀疑别人身上细菌会传染给她,甚至连上学时为避免在公共汽车与他人接触而弄脏自己,每天竟花去1个小时走路。室内哪怕有一点不洁之处都会让她心里十分地不舒服。她总是强迫自己做一些清洁工作,否则内心就感到烦躁空虚,以至最后这种清洁工作成了其生活的一个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诊断与心理分析

 根据当事人的症状表现,她的心理障碍问题被诊断为“不洁恐怖症”或者叫“清洁洁癖症”,该病症是高焦虑类恐怖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症状特征是:患者对与不洁净有关的一切物体或情景,都会产生持续的紧张、毫无理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并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知该物体或情景并无威胁,该反应不合理,但不能自控,常伴有强迫行为、仪式动作发生。患者的完美主义人格,胆小羞怯、谨慎内向、依赖性强等个性特点,是该病症发病的重要内在条件。不洁恐怖症患者的强迫行为、仪式动作是患者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条件作用的结果,是在某种应激情景下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由于这种反应能在客观上减轻当事人的焦虑感受,因而也就起着负强化的作用,并最终发展成为自身习得性行为中的一部分。

 四、病源条件分析

 (一)病源信息

 小余小时候母亲对她十分严厉,一切与小余相关的东西,不论是她的身体和衣服,还是她的床与桌子,只要有一点脏和乱,马上就会遭到爱净如命的母亲的一番没完没了的训斥,并非要勒令小余马上收拾干净。天长日久,小余对脏与乱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恐怖。一旦看到哪个地方有点凌乱,她马上会联想到母亲那严厉的面孔和刻薄的语言,进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感。于是渐渐地,她同母亲一样,不能容忍自己及其周围有那么一点点不干净的地方,哪怕那“不干净”在别人眼里并算不了什么。

 小余的父亲是医生,家里常有病人看病,有一个病人来家里找小余父亲,父亲不在家,她找到小余的房间里,并坐到了床上。后来,虽然父亲告诉她,这个病人得的不是传染病,但是小余对她摸过的门把手、她坐过的椅子之类的东西还是非常敏感、恐惧,从此就非常惧怕与生病有关的一切东西了。大学一年级时的暑假,在校外租房子与一朋友合住做家教。朋友的女友来玩,在小余的床上躺了一会,但她觉得这个女孩身上不干净,会有性病之类的东西。第2天就把床单洗了,并且反复洗了好几遍。从此尽量不与这个朋友交往,并且开始对别人身上是否洁净就特别关注。

 (二)认知领悟

 引导当事人分析病源条件,特别是症状首次出现的条件,是促进当事人产生认知领悟的基础。当事人明知大多数细菌不会传染,也不会对自己真正构成威胁,但仍然产生恐怖情绪和回避反应,这说明当事人恐惧的不是病菌,逃避的也不是病菌,那么,当事人真正恐惧的是什么她又在逃避什么帮助当事人寻找和领悟恐怖情结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事人克服心理障碍的关键。

 (三)分析

 首先,当事人的不洁恐怖症可能是由生活经历,即出身和家庭环境而产生引起的,小余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就是一个洁癖者,她们对子女的洁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要求。

 其次,当事人表现出的强迫清洁行为可能是一种代偿行为。所谓代偿行为,就是人在某种心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通过它来获得替代满足的一种方式。小余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不能经常性在家照顾小余的生活起居和关心她生长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小余常常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于是,她把在家的时间花在反复地梳洗打扮上,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又闻闻手,总觉得还不够洁净,于是又擦又洗。显然,小余的强迫性清洁行为背后隐藏着一种不能得到满足的心理欲求,她企图借外在洁净来增强自己的被关注程度,满足自己被爱的强烈心理需求。

 另外,小余对世界确认感的丧失和自我自主感的扭曲往往会导致其对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强求,产生绝对确定的需要、完美主义的需要、绝对安全的需要等,当这种不合理的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自我就会感到焦虑、恐慌,非要做些什么来安慰自己不可,从而成为当事人不洁恐怖症发病的重要内因条件。由此可见,当事人的强迫行为、仪式动作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逃避,是满足其病态的心理需要,这种病态心理需要主要与其强迫型人格产生的不良适应有关。

 五、咨询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几种主要心理干预措施

 1、运用精神分析疗法的认知领悟疗法

 通过解释来使当事人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使当事人领悟到自己对不洁的恐怖反应是其强迫型人格对现实不良适应的结果,是对焦虑的一种自我防御反应。当事人对不洁概念的恐怖回避反应以及强迫行为、仪式动作是一种幼稚的逃避行为,进而促使当事人勇敢地面对和积极解决自我和自我面临的问题,不再逃避。

 2、运用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技术和思维阻断技术

 首先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行为训练计划,并取得了患者的认同。该计划主要包括3项内容:4周的暴露训练;4周的反应阻止训练;家庭作业和自我管理内容要求。在实施暴露治疗的操作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系统脱敏技术:让患者接受一个“手脏”了的现实,把一块带有“细菌”的纱布放进患者手里,要求暴露1小时,在患者体验焦虑期间不允许洗手,并要求患者每10分钟报告1次焦虑感受,直到患者不再有明显焦虑时,才允许患者洗手。在进行暴露训练的同时还配合使用了思维阻断技术。当事人在接受1小时的暴露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因关系联想而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这时配合使用思维阻断技术,主要作用是阻断

 当事人的关系联想,减缓焦虑感受,延长暴露时间,具体操作是:在当事人出现关系联想后,引导当事人运用计算机键盘的“回车”原理,进行“回车”训练,要求当事人停止当前的关系联想,并对刺激变量重新赋意,进而产生新的选择行为,建立新的反应模式,改变自己的经验感受。同时还鼓励当事人把这种“暴露”训练、“回车”训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

 3、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的“情绪认知ABC模式”技术

 首先,帮助当事人消除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建立合理的、理性观念。如下:意识不能决定物质,与其庸人自扰倒不如勇敢面对;态度影响行为,与其自我强求倒不如顺其自然,坦然地承担“灾难”;行动改变感受,与其关注症状倒不如为所当为,主动采取积极行动。

 其次,为便于当事人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更好地贯彻“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的“情绪认知ABC模式”技术,使当事人进一步认识到,恐怖事件并不必然产生恐怖反应,当事人对恐怖事件的态度会影响当事人的主观体验;当事人不是因为焦虑、恐怖而产生回避反应,而是当事人的逃避行为(态度)加重了自己的恐怖、焦虑感受。如果当事人改变对恐怖事件的态度,不再逃避,那么,结果就会发现:没什么可怕的事情出现,虽然有些不舒服,但自己还是能战胜自己的,多次实践之后,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了。

 六、咨询效果评估

 面接治疗1个月后,当事人的焦虑、恐怖情绪有明显减缓。从第2个月开始,面接改为每周1次,咨询内容以人格辅导和家庭作业、自我管理指导为主。3个月后,当事人对不洁恐怖和强迫行为、仪式动作基本消失。一个学期后追踪调查,当事人已完全恢复正常,情况良好。

;

1、脱离现实,成功率低

据调查,学生时代恋爱的成功率不超过8%。这正应了许多大学生过来人的话:学生时代的恋爱,很纯洁,但也很幼稚,追求浪漫情调多,考虑现实问题少;眼前即时快乐想得多,长远幸福想得少。因此,对于恋爱,大学生要有清醒认识,恰当把握,慎重对待。

2、爱与学业的矛盾

恋爱中的人,往往神魂颠倒,被思念“折磨”得坐卧不定、寝食难安;恋爱中的人,也往往希望双方能长相厮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因此,当爱情来到大学生身边时,胸怀远大抱负、肩负繁重学业任务的他们,不由陷入深深的矛盾与迷惘中。“甜蜜美好的爱情我所欲也,成绩优良的学业亦我所欲也。”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权衡好两者的轻重,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3、对待感情不认真

大学生的恋爱存在误区。“其实我对我的爱情,对这种爱情的未来并没有多大把握。”说这话的可能是正在热恋的大学生。这种恋爱态度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并不少见。今天的大学生不乏对恋爱持“游戏态度”者,因为难以“把握”爱情,也就导致他们并没有把爱情作为真正追求的目标,那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场游戏一场梦”。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有一些大学生在校园里频繁地更换自己的恋爱对象。事实上,这是对爱情的失落,也是对自我的失落。

心理学案例1:编造的完美初恋

他沉浸于自己编造的完美初恋中

他沉浸在编造的完美初恋中,就像吸毒一样,可事实上,他频繁地换着身边的女人。故事给了他安慰,他却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爱情。

吴仁说他已经做了43次治疗了,他的一生所能记起的琐事都说得差不多了,3岁的时候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打了一架,9岁的时候参加少年宫的合唱团,14岁的时候把班主任的窗户砸烂了,20岁那年的补考等等等等。更不用提那些大事了,升学、结婚、生孩子。尽管这样,吴仁的状态跟治疗之前还是没什么变化。要说,他这三十几年的生活中实在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文化大革命”对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冲击。

但是,从第9次治疗开始,吴仁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叙述他的生活,特别是津津有味地说他的6次恋爱。到第31次以后,他的6次恋爱已经成了治疗程序中的一个循环语句,其他事情谈不了多久,他就会说:“这让我想起了我生命中的6个女人中的一个,就是第x个,她啊……”

在陪他闲聊的过程中,医师一次又一次体验到他内心应该是酸楚的,虽说他在不断地重复6个女人的故事,但很明显对这些故事他自己都有些厌烦。医师希望把话题从这几个女人身上引出来,但每次他都不管不顾地把话题转移了回去,真要想从这几个女人的故事中找出点什么来,吴仁又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不断地重复那几句话。

第一个女人是高中的团支部书记,书记同志平常不苟言笑,衣着朴素。高三的时候,吴仁同学一天上课开小差,决定把班上的女同学按美丑排个梁山泊似的英雄座次,排到第22位的时候,眼睛和团支书的眼光对个正着,他只好尴尬地一笑,没想到团支书也相视一笑。此后两个人就开始了交往,吴仁成了团支部的活跃分子。高考后,两人要天各一方了,于是相约到公园去玩。玩得不开心,回家时,两人的小手拉到了一起,最后,都流下了青春的第一滴眼泪。然后是通信,不到半年,信断了,谈不上分手,因为彼此从来没有说过爱不爱这一类的话。

第二个女人是大学的同学,是个活泼的姑娘,爱说爱笑,硬是看上了吴仁,在舍友的怂恿下,喝醉了的吴仁终于写了情书,当然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也侵犯了小仲马、莎士比亚和柳永的版权。然后就恋爱了,看**,吃宵夜,手牵手,礼节性的接吻,然后就结束了,因为帅哥这种男人痛恨的动物出现了。

第三个女人是失恋后在学校的舞厅认识的,这是一个高年级的女生,长相一般,但很时髦,一切的发生都符合吴仁当时的需要。不到三个月,两人的关系就发展得非同一般,吴仁在她那里学会了一个所谓坏男人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不到5个月,两人分手了,因为那女孩说吴仁没情调。这次失恋并没有让吴仁太难过,这在预料之中。第一次失恋是创伤,第二次失恋是致命的创伤,第三次失恋——就习惯了。

第四个女人是工作后别人介绍的对象,这时吴仁已经有些情场老手的风度,他不用写情书了,用嘴就能说出一串串的甜言蜜语。姑娘和他交往了三年,每两周见面一次,最后,吴仁决定离开她,因为那姑娘“没有激情”。

第五个女人就是她的妻子,这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当时两个人年龄都大了,谈了两年的恋爱,就结婚了,然后生孩子。妻子是一个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找不出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的女人。“她就像水,没什么味道,但却是生命必需的。”吴仁这么说。

第六个女人,在一次外地的会议上认识的,是个女强人,但很会打扮,也很会交际。他们发生了闪电般的一夜情,然后就电话联系,借其他的出差机会偶尔见几次面。吴仁说:“她有很多的情人,不止我一个,我们之间只有纯粹的肉体关系。”

6个女人的故事说了一遍一遍,终于连他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从第43次治疗开始,沉默越来越多。

治疗医师打破沉默说:“我感到我们的治疗像一台老式唱机在放坏了的唱片,咿呀咿呀的总在重复,但就是进入不了下一道音轨,你觉得呢?”吴仁淡然一笑,又讲了一遍他的六个女人的事,这一次,他有些感伤。此后不久,治疗医师谈起了自己一次失恋的经历,吴仁的反应是沉默,他静静地坐着,似乎在想着什么。这次的情形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医师觉得,治疗的关键时刻要到了。

导火索是医师的一句话:“你好像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很无聊的?”

当时吴仁突然发火了,说:“不是这样,我从来没这么想过。”然后就起身离开了治疗室。这是他唯一一次主动提前结束治疗。

一个月以后,吴仁出现了,他一进治疗室就坐下,闭上眼睛,滔滔不绝地讲。

他说:“你上次说错了,我没有感到无聊。我生活中还有一次真正的恋爱,我觉得那才是我的初恋,我一生一次的初恋。我不把她和其他六个女人相提并论,因为她是如此的独特。”

“大二那年的暑假,我到大连的姑妈家度假,姑妈家的对面是一家教堂,姑妈是虔诚的基督徒,她常带我到里面去。一次教事活动中,我去做义工,认识了一群修女,有一个大眼睛的、清秀的女孩,她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裙……”

他的初恋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整整讲了一个钟头,他们相爱,一起看日出,一起看星星,一起疯狂地做爱……后来,他们分开了,因为暑假结束了,他要回学校上学,以后就是长长的思念和频繁的信件。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再没收到回信,因为她和另外一个男人同居了。他很气愤,觉得自己被骗了。再后来,那个女孩在一场事故中死于意外,那场事故意外地像是她设计好的。女孩死后,吴仁从那个和她同居的男人那里了解到,女孩一直爱着自己,而所说的与外人的同居只是一场误会……

当然,吴仁讲的要比这精彩感人得多。最后,他说:“我想,她才是我的第一个女人,也是我永远的爱人,我一生一次的初恋。”

讲完以后,吴仁在治疗室里痛快地哭了。还没等治疗医师说点什么,他就迅速地离开了治疗室。

三个半月后,吴仁写来一封信:

有件事必须得告诉你,因为我不愿意再欺骗其他人了。我说的那个一生一次的初恋实际上没有那么夸张。我的确到过大连,也和一群修女处得不错,她是那一群人中的一个,我们玩的时候,总是有其他人的,唯一的一次我拉了她的手,大约有几十秒,后来她甩脱了我的手。我给她写过几封信,她没有回信,我们就结束了。此后再也没见过面,也不知道她的情况。那天本来是准备嘲笑你的,就从三毛、莎士比亚、还有几个诗人那里胡乱拼凑了一个故事,准备讲完后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编的,然后看看你的尴尬表情,以此来报复你说我的生活无聊。可没想到,讲着讲着,我居然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了,而且,我真的哭了。回到家,一直觉得这不可思议,我居然为一个自己编的虚假的故事哭了。几个星期,这种穿透灵魂的痛苦都没有消除。我开始渐渐地明白,这个故事一直隐藏在我的心里,我的一生都隐藏在这个故事的背后,而我一直不能、不敢说出这个故事,因为说出来,就以为我要看到自己是生活在怎样的一种可笑的少年情怀中,这个故事可以说是我以往生活的动力和源泉,正因为有了这个我不知道的又是属于我的故事,我才能够忍受自己生活的庸俗和无聊。

我是一个孩子,总告诉自己生活中有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回忆,总以为在某个地方有个白雪公主在为我沉睡。其实,我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平淡,像黑白**一样,普普通通,没有任何惊心动魄、值得告诸天下的片断,这让我感到无聊和焦虑。我从来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人生,而是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把生活偷换了。这就像吸毒一样,每个故事给我暂时的安慰,但人生的真相却在故事的背后沉默地屹立。

终于,我知道故事是要结束的。现在,我可以不再逃避我平淡的人生了,谢谢你,要不是你发现了我当时真正的内心活动,我也许还要像个发白日梦的高中生一样活下去,每隔一段时间,就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和痛楚。原来,放弃那些幻想,才发觉平淡的生活也是多么的幸福!”

解析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无能”加“爱情妄想”的案例。

吴仁的初恋是青涩的,也是美好的,但第二次恋爱却给他造成了致命的创伤,其后他参加了工作,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他也同样变得圆滑、虚伪起来,而此后的恋爱、婚姻、性生活都如程序般一个接着一个上演,在这个过程中,他显得麻木,没有了任何激情。

应该说,吴仁属于那种感情上受到伤害的“爱无能”患者,由于在以前的恋爱过程中付出过很多,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真情回报,反而受到对方的感情伤害,从而形成一种“恋爱恐惧”心理。当患者再次面对爱情时,就会产生怀疑和排斥的心理,内心的恐惧被表面的玩世不恭所掩盖,久而久之,患者的激情也越来越少。

当然,“爱无能”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流行病,其原因远远不止“曾为情伤”这么简单。吴仁的“爱无能”也不仅源于此。

现代社会,繁重的工作压力,日益膨胀的物质追求,这些都会让人忽略生活中最真实、最真挚的感情。当基本的经济需要不再困扰我们的时候,情感和婚姻便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困扰。在追求“钱途”和自我的年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爱情也越来越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尽管每个人都渴望完美的爱情,但往往事与愿违,在这无情现实的背景下,许多人患上了这种奇怪的病——“爱无能”。

据统计,在澳洲,约有1/3的成年人独自生活,其中男性数量要高于女性,而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过得并不惬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一个人的家庭数量也正在逐渐增多,并且因孤独引发的心理疾病也正在成为这群人中最大的问题。忧郁症、厌世、自卑、仇视别人、抗拒社会等等负面情绪日渐增多,而这一切与无爱的生活互为因果。不想爱、不会爱的顽症正在危害着人的精神生活。

此外,问卷调查显示,台湾女人第一关心是工作,占45%;第二是自己,占31%;第三是孩子,占14%;第四才是爱情,占10%。而其他国家和地区被调查的女性也只把爱情放在第三位。在问到是否愿意为爱情做出牺牲时,台湾女性明确表示不愿意的高达54%。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虽然没有这么高,但也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

比不关心恋爱的“冷血动物”更可怕的是,一些白领“工作狂”不相信爱情,只相信物质是真实的

爱情与学业,或许对于心理成熟的大人来说知道孰轻孰重,但对于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爱情与学业,对于处在恋爱中的青少年来说都很重要,舍弃任何一个都是于心不忍的,都会感到痛苦。

我们都知道,在恋爱的过程中,男女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们都说,男人追求的是事业,女人追求的是爱情,男人总是把眼光看向未来,女人总是把眼光放在当下,所以你们出现矛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实,人生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爱情与学业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爱沿着不同的轨道前进,有的缠绵于爱情,成为爱的囚徒,有的化爱情到学业中,使爱在学业中得到升华。

所以,以自己的前途为重!伤心流泪都在所难免的,学会坚强吧! 时间总会淡忘了这些,留下最美的短信,女孩啊,以学业为重,因为除了那个男生,你身旁还有很多很多爱你的人!

人都是这样,最难忘的就是爱人了,不论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总会在脑海中留下一道印迹。 受伤的人都说忘记,可谁又能真正忘记? 我高三,我也是在高三的时候受感情问题的干扰,成绩大幅度下滑了,现在回升了点,却不如从前了。

因此,当爱情与学业发生矛盾时,学生自己应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学习为重。正像别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变成一片遍布荒芜的枯冢和破碎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

爱情必须以学业为基础,学习是爱情的动力,只有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之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欢迎大家评论互动。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需要准备哪些案例呢?以下是我收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1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到好好说话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心情。了解说话时要面带微笑,说话之前要先想好,说话时不能急躁,而且要为别人着想。学会一些说话的技巧。

 适应年级: 小学中年级

 活动准备:

 1.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2.准备闯关的课件。

 3.教师准备:镜子 礼物 两种纸牌 题板

 4.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

 5.教师事前对班长进行心理调查。

 6.邀请一位神秘嘉宾。

 活动过程:

 今天很有幸将要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一节课的快乐时光,大家肯定没想到,我还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你们一定想知道他是谁吧?掌声有请!

 看来神秘嘉宾不肯轻易露面,大家看,原来他藏在那里呢!(大屏幕上出现一个人物剪影)

 要想见到他必须穿过一座迷宫,而且路上还有七口大箱子挡住了去路,只有闯过这七关拿到箱子里的法宝才能见到他。大家有信心吗?

 分析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和探索的情景,让学生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地学习。所以,教师设计“走迷宫”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第一关:跟我学

 ——沟通你和我,有话好好说

 分析这一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借闯关的形式揭示课题。

 第二关:笑着说话

 实验:请你用以下几种表情对着镜子说“请你让一下”比较一下那种表情让你的心情最好?

 平淡地说 微笑着说 烦躁地说

 咱们平时说话要尽量面带微笑,让自己和听的人都有个好心情。

 分析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需要学生自己去认知,、感悟和建构。这个过程不是单纯靠外力,由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的“传授”“教导”和“训练”,而是由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一种感悟。所以,教师安排学生对着镜子来表达,客观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以达到自我教育的教学效果。

 评出“微笑天使”,让大家向他们学习。

 对着镜子微笑着说——沟通你和我,有话好好说

 第三关:漫画故事《张秀才请客》

 观看漫画故事:《张秀才请客》

 谁能解开他的疑问?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我们说话的时候可不能像他那样,我们会——(说话前要先想好)

 对自己说——沟通你和我,有话好好说

 分析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调节控制课堂气氛,既要活又不能俗。过于严肃,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从而抑制学生的思维、情感;过于随便,容易使课堂气氛活跃,却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起不到教育作用。

 《张秀才请客》是教材中的一个故事,教师用多媒体分解漫画,使故事更细致,再加上配音,使故事更生动,教学效果当然比让学生看书或听故事要好得多。

 第四关:心理体验

 请大家拿出彩笔和纸,我们要开始做一个心理测试。

 责怪学生没带笔

 集中矛盾焦点,责怪班长没有提醒大家,看看班长是否能心平气和、有理有节地应对老师。

 其实老师是在考验他。

 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定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在活动中哪怕只有一个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这个活动都是失败的。活动中涉及到对班长的冤枉和批评,所以事先一定要了解班长性格是否开朗,是否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要告知他在活动中会表扬他,批评他,让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一对一访谈:班长上与教师促膝而坐

 1、说实话,当时你心里面骂我了吧?至少埋怨了,怎么埋怨的?

 2、有说出来的冲动吗?那你为什么不说呢?

 分析这是一对一的对话式教学,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师生双方才能敞开胸怀、接纳彼此,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所以,教师请班长坐下,辅以平和友善的表情动作(比如帮班长摆好凳子,牵他坐下)向他传达平等的信息,达到心灵对话的教育效果。

 集体谈话:

 自由发言。夸班长刚才的表现。(说话不急躁,讲道理)

 分析“夸班长”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教师是想让学生在夸的过程中谈自己刚才的心理体验,心里收获,审视内心,推动自我发展。

 对同桌说——沟通你和我,有话好好说

 第五关:善于批评

 夸奖别人并不难,如果谁批评他,还让他乐意听,那才叫本事。

 问班长:不介意大家批评你一下吧?是否可以问一下,你有什么缺点?

 引导大家从班长的角度考虑斟酌批批评的话该怎样说。

 问班长:怎么样,你觉得礼物应该送给谁?为什么是他?(说话时替别人着想 )

 分析“说话时替别人着想”是教材中的一个教学要点,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什么情况下要替别人着想,怎样说才算是恰当,这里面的学问可以专门开一门课来研究。为了能在短时间内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概念和感受,教师选择了“给他人提意见”这个话题来切入。给他人提意见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要想既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又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经过前机关的磨炼,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此时便能在说话时顾及对方感受。

 左边的同学对右边的说——沟通你和我,有话好好说

 整体分析

 这堂课最显著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就在于“活动”,整堂课采取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清静设计、角色扮演、游戏和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把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融入各种各样的活动中。

 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但决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毫无目的的活动,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体验、充分感悟,积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克服不良的心理行为,发簪健康的林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这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直接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获得间接的生活

 体验,促进对生活的感悟,从而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化。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2

 一、基本情况:

 张同学是个十岁的小男孩,平时寡言少语,成绩在班里排名中下游,家里父母都在务农,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

 二、背景资料:

 张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受到父母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张同学的父母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张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张同学害怕父母,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张同学不想妈妈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父母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张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在心理上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张同学由于被父母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张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其心理原因的。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父母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社会舆论的评头品足、说长论短,都增加了张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张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张同学父母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张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此羞耻感和屈辱感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

 四、辅导建议: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可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张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张同学与父母的关系。为帮助张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可以进行家访,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张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最关键的问题是让他感到在父母的眼中他还是受父母疼爱的孩子。可以在家访的过程中谈论张同学在家的感受、他的自卑心理以及家长平时责骂对他的伤害、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渴望受到尊重,极要面子等等。因此,对小孩的批评要有理有据,否则极容易自暴自弃或造成不健康的心理。

 第三阶段是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班级氛围,减轻张同学的心理压力,并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一步与前者同时进行。为了尽量排除张同学的自卑心理,可安排每星期一、三的常规检查由他来任小组长,带领其他同学检查。另外可在班中多次开展心理导向课。

 通过这个自卑心理的案例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往往是造成小学生自卑的主因。很多孩子因为从小接受了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又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篇3

 在大学生中,每个人的经济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对家庭宽裕的城镇学生来说,大学的花销完全不用担心,但对那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来说,面对处处差人一等的窘境,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下面来看一个大学生自卑案例。

 案例:

 吴某,男,重点大学二年级。自进入大学后,一直很自卑,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以前因为在中学时成绩拔尖,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器重,自己也因此似乎忽视了家庭的贫困和普通。为了他上大学,家里负债累累。进了大学后,自己又借了不少钱以掩饰自己的贫困和普通。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以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曾想了许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比如参加社团、看书、看展览会、考证书等),但实施之后,往往都是半途而废,从而感到自己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社会底层的地位,自己不会有好的前途,不可能光宗耀祖,甚至找女朋友在上海成家都很困难。

 案例分析:

 来访者的问题属于适应障碍伴随的自卑。由于其大学之前因为成绩拔尖,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使其得到了充分的心理满足,从而忽视了家境本身的贫困和普通。而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不再如过去那样受关注,失去了原来心理满足的基础。导致其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家庭的贫穷与周围其他人之间的差距,而他又过分夸大地看待了这种落差,妄图以借钱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贫困。同时,其之前对于在上海的生存带有错误的估计,换了一个新环境后,发觉并不如自己预期的通过打工补贴生活那么理想化,造成适应障碍,导致了一种挫折感。另外,对于贫穷和成功的关系亦不能做到正确的认知,使得以偏概全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意志力下降,形成自卑心理。

 自卑是土壤,自信是庄稼

 讨论自信之前,先讲一个奥修的寓言故事。说有一天,绝顶聪明的纳斯鲁丁跑来找奥修,非常激动的说:“快来帮帮我!”奥修问:“发生了什么事?”纳斯鲁丁说:“我感觉糟糕透了,我突然变的不自信了,天啊!我该怎么办?”奥修说:“你一直是很自信的人呀,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不自信呢?”纳斯鲁丁非常沮丧的说:“我发现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好!”

 看起来非常自信的人往往也非常的不自信,如果真是这样,自信满满的人可能正是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处处谦虚忍让的人更像是内心笃定的家伙。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896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