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和青年作家谈话》,《文学论文选》第2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可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也必有它自己的语言或艺术的表现行为。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笔者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我们首先来看一首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作于安徽滁州刺史任内,写的是春天涧边的景色。起始两句写在涧边的所见所闻,是雨前傍晚的涧边的春景,从岸上写出;后两句写雨中西涧的景色,从水中写出;四句诗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两张滁州西涧的画幅,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受的这其中的体味,其实就是所谓的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一关于意境的发展及含义
关于意境的发展及含义,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或分歧。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从唐朝开始,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道: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王昌龄《诗格》,中国历代诗话选<一>,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38——39页)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所说的“物境”是指形似;“情境”是指传情;“意境”实际上是指表意。通过后人对意境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到王昌龄对于意境的解释还是比较粗造的。到了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把“意境”描绘成“意象”;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笺注》中又把“意境”摹写成“兴象”;近代的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源远流长的“境界说”,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含义,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契机,他在《人间词话》等一系列著作中,对于“境界”有多种精辟的理解: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
“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宋元戏曲考》)
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人对于“意境”的理解了。
可是王维说的“境界”到底是不是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意境”呢?历来说法是不一的,大多数人还是持赞同的口吻的,笔者个人以为“境界”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意境”的含义,但从细处来看,还是有区别的,二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从“境界”的字面意义来看,它最初是指地界、疆域等,而没有涉及到人的或是其他的思想精神的领域,只是后来才慢慢被引入的。究其字意的内涵还是和“意境”有所差别的。早在50年代,李泽厚先生就指出,“意境”一词“比稍偏于单纯客观意味的‘境界’二字似更准确” (李泽厚《“意境”杂谈》,《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叶嘉莹女士也认为,“境界”一词含义太多,使用起来“不免导致种种误会”或者增加了理解上的“混淆和困难”,相比之下,还是“意境尤易于为人所了解和接受”(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第22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
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1999缩印本第2453页)笔者认为,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有些境界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二关于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诗歌作为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的样式而存在着,诗歌创作有着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一个整合体,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态荷载着诗人的心灵世界。黑格尔说:“它是一个伟大心灵和伟大胸襟的想象,它用图画般的明确的感性表象去了解和创造观念和形象,显示出人类的最深刻、最普通的旨趣。”(黑格尔《美学》中译本第一卷50至51页)黑格尔认为,在艺术创造里,心灵的方面和感性的方面必须统一起来;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而诗歌这种经过心灵化之后表现于读者思想中的东西也就称之为诗歌的意境了,一首诗歌写出来之后如果不能给人以很好的意境美感,那就不能算做是好诗,好的诗歌必定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论这种享受是喜的还是悲的,是明的还是暗的。我们来看一首唐朝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相传扬州有二十四桥,一桥一景,各具特色,美不胜收;又一说二十四桥即吴家桥,古时有二十四位美女亭亭玉立在桥上吹箫,因此得名。现坐落于瘦西湖里面,笔者曾亲临于二十四桥那美妙的画景之中,现在想来还是回味无穷。诗人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离开扬州之后,仍然魂牵梦绕;这首诗以调侃的口吻,询问在扬州为官的友人韩绰,在这秋深月明之际,你是否在与你的某个或是诸位红颜知己们在吹箫按曲呢?这里将想象中的情景与古时的传说巧妙地重叠在一起,令人仿佛想见到月上中天,晚风习习,吹箫的美人冰清玉洁,风情万种,依稀听到悦耳的箫声如泣如诉,散布于月光如水的南国秋夜,简直是梦里江山……诗境空灵虚幻,美妙绝伦。即使是没有去过扬州的人们,读到此诗,也定然会在脑海中浮想联翩,那美丽的情致久久萦绕在身边……
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超越于作品的物质形式,在主体的审美经验中生成的整体性美感;意境是与客观世界(尤其是大自然)有密切的联系的,诗人不观照外物,不在外在的世界中得到一种心灵的触动感发,是没有办法构成审美意象,从而写出蕴含着优美的、深远的、丰富的意境的篇什。但“意境”不是客观外物的机械的拍照,而是经过创作主体高度选择、简化的审美“完形”。主题的审美意志在意境创造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意境”的创造带有很强的主体色彩,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超越,因此它显得更加虚灵化!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思维对存在、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结果,是主观之“意”(意识)对客观之“境”(存在)的辨证统一;从美学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的统一。一首好的诗歌,不论长短。只要作者情真意挚,遵循形象思维这一艺术规律,都能描绘出形美意足的境界来。比如诗人顾城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歌有形象(境):我在黑夜里用黑色的眼睛寻求着光明;还有其思想(意):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社会处在一个极端迷茫的时期,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前途何在?诗人呼唤着人们要觉醒,要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要用我们的奋斗与努力,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光明。这首诗的“意”是虚隐的,境却是实显的。诗歌的“意”是主观的、想到的、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境”是客观的、看到的、浮动于诗歌表面的。但它们之间却是和谐的,像水与乳融为一体;是统一的,像血与肉不可游离。
三诗歌的意境美与意象分不开
说到诗歌的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或条件。但意境与意象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二者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象”是经过诗人思想、情感和想象重新把握与处理过的感觉,它是感觉材料的主观处理,是诗篇中最具体、最细小的形象单位。毛翰教授认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在于: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他还把意境与意象的关系作这样的表述: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和坦克,意境就是白色恐怖。(毛翰《诗美创造学》第210-211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听起来似乎有点渲染和夸张,但在一定意义上却很形象地说明了意境与意象的关系。他说,意象与意境是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他还把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用这样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黑+白 (毛翰《诗美创造学》第211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毛翰教授对于意境与意象的见解是非常有道理的,我相信也会慢慢地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的。再者可以看出,诗歌意境的产生是离不开意象的,没有了意象的支持,那么意境也就变得空洞而无味了。下面是笔者不久前发表的一首题为《思想之鱼》的诗歌拙作:
穿过记忆的河
一条鱼在浅水里盲目地游
思想犹如一道坚固的门
灵动的心在流水中挣扎
欲望同水草般一起疯长
陶醉过岸边美丽的芳草
与繁华的烟尘
前方宽阔的海洋如此深沉
一只鱼将以怎样的姿态
游历于风浪
只听见海风在吹 海潮在唱
一个声音在回响……
在风平浪静的某个夜晚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鱼
在海洋的上空飞翔游走
而另一只却死在
松软的沙滩上
我走过一条鱼的身边
如同走进生命的一个冬季
远方的海在嘲笑着鱼的痴
而我却躲在自己的思想里
哭泣……
写作这首诗歌的最初本意是想表现自身创作上的一种束缚与困绕,诗中运用了“河、鱼、门、芳草、烟尘、天空、海洋、风浪、沙滩”等一系列的客体作为意象。诗的第一节是回顾,这里的“鱼”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化身,“河”看作是小的创作空间,多年的追求就如同一只鱼儿在小河里盲目地游走,想冲破一种束缚,得到一种思想上的解脱,这种心态是非常迫切的;第二节由回顾转入迷茫,这里的“芳草”、“烟尘”比做生活的一种经验或体会,“海洋”则是创作上的一种大的飞跃或收获,但无论怎样努力,还是冲破不了那种束缚,只知道“风浪”很大,前途一片迷茫;第三节由迷茫进入到顿悟,灵光一现,似乎找到了一种对待的心态或方式,但又很清楚地知道结果要么“飞翔”要么“死亡”;最后一节,又跌落到了一个迷茫的境地,但没有直接点明结果怎样;在后两节里所运用的“天空”“沙滩”“鱼”、“海洋”等客体亦真亦幻,主要是想给读者留下一个足够大想象空间……
四诗歌创作上对意境的把握问题
黑格尔说:诗人“应当深入到精神内容意蕴的深处,把隐藏在那里的东西搜寻出来,带到意识的光辉里。”(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52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在这个“艺术的光辉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意境之美”。我们在创作诗歌时应该要把握好许多问题的,对于意境的营造是尤为重要的。但如果首先不注意对诗歌里意象的营造与把握,就无法营造出诗歌的意境。这里只浅谈两小点:
1对意象的把握
诗歌的意象是离不开想象做基础的,我们在写一首诗歌的时候,首先是要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不仅指的是情感,还指的是灵感,写诗是需要灵感的,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捕捉那一瞬间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找到某些客体(事物或景物)作为自己情感或是灵感的记载方式,作者要足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选择有代表性的客体来寄托和承载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这种选择是要有新意的。所谓新意是指与他人所寻找的有所不同,人们常见的、常写的东西,最好不要再拿来写了;选择好以后,也不是对这些事物的照搬和堆积,而是要通过诗歌语言本身的规律去构思、排列与组合;要知道意象最终也就是要在你的这些选择、构思、排列与组合之中产生。好的意象一产生,那么对于诗歌意境的营造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对意境的把握
意象产生了,那么是不是代表意境就形成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意境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标准,优秀的诗作大多数是“意”与“境”和谐交融的,然而现当代也有很多作者在意境的创造上出了很多毛病,没有很好地把握二者的关系,很多诗歌是“有意无境”亦或是“有境无意”的,“意”是靠形象支撑的,“境”又是靠“意”去深化或升华的;有些作者在写诗的时候罗列了很多的客体事物,没有很好地运用思维去进行内在的构思和安排,机械地把一些所谓的形象或者意象叠加起来,连自己也没有弄清楚的东西,就盲目地把它称之为“诗歌”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诗歌能有什么样的意境,又能给人以什么样的美感呢?还有的作者在写诗的时候,对意象把握的很好,但是在结构安排上没有很好的思考,结果写出来的诗歌给人一种“意境混乱”的感觉,出现了前后语言或是形象的逻辑混乱,这样的诗歌也不是好的诗歌。由于篇幅的及其他原因的限制,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总之,诗歌的美不仅包含着语言的风格、艺术的手法、表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指内容。诗歌的美应当是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意和境的统一的结晶体,是这种结晶体放射出来的艺术美!因此,诗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有“意境”,就必须以热情专注的目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观察和体验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在观察和体验中,我们获得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捕捉形象,积累感情,移情入景,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去抒发自己内在的情感和体验!最后笔者用别林斯基的话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记述大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创造出来的,不是抄袭而成的。诗人从心灵深处复制大自然的景象,或是把他所看到的东西加以再创造,无论哪一种情况,美都是由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诗人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如果他想用大自然景象来感染或者震动我们,他自己先就必须对这景象加以欣赏或者感到吃惊。”(《别林斯基选集》)
诗歌介绍: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走进唐诗宋词 (一)
漫行于古典文字美妙旅程的脚步,陡然止住不前,心唤起仅余的最后诧异惊叹即拐进一处瞬间能触发灵感和美梦的绝妙之境。
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
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有云,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寂淡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的旎旎和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娴静空远,有“众星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绝妙。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似滑的,云似梦的。鹰飞蝶舞,旋转纷飞。清山细水,柔风浮云,温情呢喃。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天堂的圣地?天堂高远走高飞可及,仙境从来是传说。这浓缩的美丽的自然,更贴切地,这是浓缩的文字精华——到底,这不过是美妙的诗词,这里的世界纯属虚构。然而,就是如此美丽的文字波动我们心潮之底多少美梦啊!
这是一方情感的沃土,充满了人世的沧桑。
看吧,杜甫好像天生就负着忧悒沉闷,所行之处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凄凉。白居易这时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身心只剩下那么一个“别有幽愁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念头。就连李商隐都这么不称意,驱车登乐游原并未快活,却落满心“夕阳无好好,只是近黄昏”的淡淡哀怨。陆入翁虽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也只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空想梦幻而已。李易安即使身居高楼举目远瞻,眼前不过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情感的呼唤,这些来源于心灵深处最深邃思想的声音,总是时时让我们肝肠寸断,却又意气风发。这是为类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情感造就文字的多变,智慧超越文字的局限,思想开华文字的寓意和精魂。它们的结合,便是艺术。为在空前绝后的情感智慧和思想交融的。
这是一块遐想的空间,偕着思想展开双翼我们尽情地翱翔。
我们高举酒杯邀太白共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我们高居幽州台,双臂拂袖,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面临大江,挥舞铁板,和冻坡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伫立杨柳岸,手执红牙,同柳永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世界——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颠峰。然而,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诗或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
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走进唐诗宋词(二)
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读小学时,就能把课本上所有学过的诗词倒背如流。还从父亲的书箱里“偷”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完了四个大笔记本。虽然大多不解其意,每一次读起来还是那么专注。
清风徐来的夜晚,和父亲铺起凉席睡觉地坪上,比赛看谁背得唐诗宋词多,有一回竟然赢了在老家有“酒鬼”和“诗鬼”之称的父亲。为此,我一丝不苟地得意了很久很久。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歌。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心爱的人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不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老酒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后的我能读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份了。
我还觉得,这份沧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无为”的悲观基调上。相反,它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它教会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好不容易觅个闲时,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层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她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也读不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其中“任务一”是“学习鉴赏”五首现代诗歌。学生虽然在之前也学过了一些现代诗歌,但是就整个活动单元作为后续“任务二任务三”的“朗诵诗歌”和“写作诗歌”的基础,其鉴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现代诗歌它不同于散文,它的语言更凝练,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想象也更加丰富。但是,只要抓住现代诗歌的特点,牢牢地抓住“意象”这些现代诗歌的牛鼻子,然后通过“想象”它的意境,从而品位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灵魂和核心,才能真正读懂诗歌。
一、抓住意象
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它都是为了抒发情感的,这是诗歌的灵魂和核心。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这往往比较好体会;还有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借助于某一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情感。而寄寓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往往就是诗歌的意象,所以阅读诗歌时,抓住这一寄托作者情感的意象,往往是读懂情感的基础和前提。
譬如,在阅读《沁园春·雪》时,我们就应该抓住长城、黄河、高原、群山等意象,来读懂上片所写的雪景。作者所选取的意象都非常阔大的,在整个中华大地上具有代表性,这就不难发现作者所写的雪景是怎样的视野开阔,雄浑奇伟了。又如《我爱这土地》,作者自己化身为一只鸟,通过鸟的的歌唱形式选取了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悲伤与愤怒、信心与希望。
《乡愁》则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几个意象,来阐述作者不同年龄阶段对“乡愁”不同内涵的理解。《你是人间四月天》则借助于云烟、春风、细雨、百花、月圆、燕子等意象,特别是雪化后的鹅黄、嫩绿、白莲等富有色彩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爱的赞美。《我看》借助于春风、春草、远水、飞鸟、流云、大地等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讴歌和生命的赞美。
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在选择意象的时候,一定是选择能够寄寓自己情感,并有显著特征的一些事物或景物,这些意象成为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的语句之外,情感的发端有了具体的寄托,而作为读者抓住了这些意象,就做到了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的第一步。
二、想象意境
诗歌的语言特点是非常的凝练,字词之间的跳跃性非常强,空白比较多。阅读诗歌如果没有想象,就无法走进诗歌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借助于诗歌中的意象,想象诗歌的意境,还原作者抒发情感时的情境,这样才能为品味作者的情感打好基础。
诗歌的意境想象,当然跟读者每个人的想象力有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意象前面的修饰性语言,甚至是修辞性的语言。这些修饰性或者修辞性的语言,往往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连同诗中的意象,给读者提供了非常广阔而丰富的想象空间。作为读者,应该借助于对作者的了解及其写作诗歌背景的认识,把诗歌语言的大量空白和跳跃性很强的词句之间的意境,丰富地想象出来,也就是把作者当时写作诗歌的意境与情境重新还原,甚至通过想像更加丰富,这是理解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譬如,《我爱这土地》中“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诗句,我们应该联系背景:艾青在1938年11月17日写作这首诗时,正是国难当头,日本侵略者疯狂烧杀抢掠,妄图摧残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而诗人就是为了争取解放,摆脱枷锁而写下了这首诗的。他是想借助于鸟的歌唱,表达自己的悲伤和愤怒。我们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和借助于“鸟”的歌唱去理解“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其实它真正的内涵是日本侵略者从“九·一八”事变之后,一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直到1938年,我中华民族国土沦陷,生灵涂炭,作者当时也是身处于西南联大,东北三省早已沦陷,那“被暴风雨所打击的”不就是日本侵略者对我中华民族的践踏和蹂躏吗?所以简简单单的“被暴风雨所打击的”,我们应该想象出它包含的非常丰富的内容。“那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是“永远汹涌”“无止息的吹刮”,很显然让我们联想到在日本铁蹄下,那不屈不挠的人们是怎样汹涌成一条河,怎样澎湃着不屈的激情同敌人进行抗争。这种“永远”和“无止息”不就是这种反抗精神的象征吗?这里,通过联想还可以补充进很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虽然只是非常凝练的语言在诗中进行简单深刻的表达,我们读者完全可以把它还原得更加丰富。
再譬如《乡愁》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邮票”这个简单的意象,我们完全可以想见那少小离家的学子漂泊在外,日日夜夜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思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信息传输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信件,当一枚小小的邮票粘贴到信封上的时候,那些写在信笺上的寄托自己对母亲对家乡思念的情感就有了寄托;甚至我们还可以想象到,思乡思亲的作者是怎样迫不及待出门,深情的寄这封信,小心翼翼地粘贴那张小小的邮票。而在家乡的那头,母亲是怎样的翘首以盼?也许拄着拐杖,也许迎着西风,那满头银发、翘首以盼的神情,在远隔万里的儿子那一方,也能够想象得到。那是怎样的母子情深?那是怎样的盼儿与思亲心切?这很多的空白有待于我们读者去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诗歌凝炼的语言,也生成强烈的画面感和情境感。
诗歌的意境想象,必须要借助于诗歌的意象,必须要依赖于意象前面的富有情感色彩的修饰语、修辞语。诗歌的意象,必须符合诗歌所创作的意境,要结合诗人创作的风格、写作的背景,让读者的想象还原诗歌创作的原景和诗人表达情感当时的情景,甚至比诗人自己理解得更加丰满。读者的诗歌意境想象,实际上是二次创作,是读者与诗人之间的心灵对话,它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交流和情感创造。
三、品味情感
诗歌以情感表达为核心与灵魂,无论是借助与意象,还是通过想象的那个意境,它都是为抒发作者所表达情感服务的。诗人的情感表达需要我们对诗歌的意象及修饰语言进行仔细的品位、体会,再通过意境想象,还原情境,加以感受,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把握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或者哲理。当然,直接抒情的语句,表达的情感可能更直接些,也更容易体会到。
譬如,《我爱这土地》,在这诗的结尾处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作者就用直抒胸臆的方式,点名主旨。面对破碎的山河,是内心痛苦与愤怒,对祖国的爱又是那样的深沉,于是作者用富有感情的“常含泪水”的双眼,直接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是那样的真挚,那样深沉,震撼人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再如《沁园春·雪》结尾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也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抒发了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讴歌和赞美,让我们感受到对历代帝王的评述,以及作者的指点江山,那不过是一个铺垫,这才是作者要表达情感的高潮和主旨。
再如《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现在的乡愁,已经体现在这浅浅海峡相隔的大陆和台湾,表达的是恋国之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乡愁的理解在不断变化。身在台湾的诗人,之所以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话语中表达了多少自己对故乡大陆的思念,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啊!思念家乡的儿女情长,升华为家国之思。
当然,阅读诗歌我们还要借助于反复的朗读,借助于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来理解和读懂诗歌。但是,阅读诗歌,抓住诗歌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或者借助于间接抒发情感的意象,是个极好的抓手;然后通过联系背景和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原诗歌创作的情境,再去体会、品味作者的情感,就相对容易多了。
这句话是华兹华斯说的,意思是诗是慢慢的自然的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的。
1、诗人在酝酿成诗的过程中,内心有可能是平静如水的。因为只有静下来,人才会有很多的思考,会触发很多的灵感。然后一挥而就,一首好诗跃然纸上。
2、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心中。
3、一篇成功的诗作一般都从这种情形开始,而且在相似情形下向前展开;然后不管是什么一种情绪,不管这种情绪达到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生,总带有各种愉快;
4、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来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的意思,就是说它是慢慢的自然的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注意事项:
1、华兹华斯的小诗清新,长诗清新而又深刻,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他的十四行诗雄奇,他的《序曲》(1805年)首创用韵文来写自传式的“一个诗人的心灵的成长”,无论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开了一代新风。
2、华兹华斯关于自然的诗歌,优美动人,他的这类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风格,是作者通过对诗歌的题材、诗歌所用的语言,以及对诗歌所用的格律、诗体和作诗歌词汇的选择体现出来的。
诗表达的情感可能非常强烈,非常炙热,充满激情。但是诗人在酝酿成诗的过程中,内心有可能是平静如水的。
在情感立场上,有歌颂的,也有批判的;在表达方式上,有委婉的,也有直抒胸臆的;在形式上,以《诗经》为代表的风雅颂和楚辞为滥觞,而汉代乐府又有所发展。诗意的主要载体,是为唐代达到巅峰的近体诗和古体诗,以及在宋代最流行的词,元代的曲。
扩展资料
诗意是一种发现,甚至灵感并不是以语言形式呈现,我们在捕捉灵感的时候,诗意已有所丧失,因此凡是过多修饰与晦涩形容都是对诗意的一种拒绝。
就是说当你造出一个氛围,别人看了能从潜意识中浮出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写的就是画卷几处,或是一些联系,别人从这几处这些联系能感受到全画面以及超越画面东西,能做到这,就写出了诗意,那几处那些联系越小越少越好,能选到多小多少,就看你的捕捉感受表达能力,而那瞬间灵感,她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完全的是种极限,是母体。
当代殷谦《爱情原来这么伤后记》:那种所谓的‘迎合市场,投其所好’的意识实在可怕,的确是失去了文学作品伦理内容的审美观念。
每部作品都是经由作家的心灵产生的事物,都存在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问题,都潜蕴着作家的道德反映,最起码还包含着作家对人物和事物的情感态度。在我看来,与文学密不可分的有三个问题,那就是与诗意的美和伦理的善以及认知的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