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常识知识问答

音乐常识知识问答,第1张

1音乐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音乐题

1 著名乐队披头士来自哪个国家? 英国

2 最短的国歌只有40秒钟,是哪个国家的国歌? 科威特

3 世界上最早的国歌是哪个国家的国歌? 荷兰(1568年)

4 歌曲《卖报歌》的作曲者是谁? 聂耳

5 歌曲《沧海一声笑》是哪部作品的主题曲? 《笑傲江湖》

6 歌星孙燕姿的国籍是哪里? 新加坡

7 《国际歌》传到中国的时候是由什么语言翻译成中文的? 俄语

8 三角钢琴有多少个键? 88

9 歌舞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谁的作品? 比才

10 著名舞剧作品《胡桃夹子》《睡美人》《天鹅湖》是谁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

11 吉它有几根弦? 六根

12 纪念戴安娜之死的歌曲《风中之烛》的演唱者是谁? 艾顿庄

13 《小李飞刀》《网中人》是由谁作曲的? 顾家辉

14 《阿郎恋曲》的原唱是谁? 许冠杰

15 小提琴有几条弦线? 4 条

16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的作者是谁? 小约翰•斯特劳斯

17 “乐器之王”是什么乐器? 钢琴

18 “乐器皇后”是什么乐器? 小提琴

19 窦唯是中国哪个摇滚乐队的成员? 黑豹

20 我国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 埙

21 《中国人民 进行曲》的词作者是谁? 公木

22 《中国人民 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 郑律成

23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谁? 鲍狄埃

24 《国际歌》的曲作者是谁? 狄盖尔

25 乐队合唱团的指挥用的指挥棒最早是什么? 纸卷

26 长号、短号、军号、小号、圆号等都属于什么乐器? 铜管乐器

27 《悲怆交响曲》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他是哪国人? 俄国人

28 《康定情歌》是我国哪个省份的民歌? 四川民歌

29 《蓝花花》是我国哪个省份的民歌? 云南民歌

30 贝多芬出生于哪里? 德国波恩

31 粤剧名伶靓次伯的原名是什么? 黎次伯。

32 “八音盒”中的“八音”是指什么? 乐器

33 歌手刘德华的真名是什么? 刘福荣

34 双簧管、萨克斯、小号、短笛都属于什么乐器? 管乐器

35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谁? 阿炳

36 被称作“法国号”的乐器是什么? 圆号

37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与“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是什么关系? 父子关系

38 “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都是哪国人? 西班牙

39 《掀起你的盖头来》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民歌? 尔族

40 在江浙一带,评弹演出前附加的唱段叫什么? 开篇

41 中国传统戏曲中,关羽头戴什么? 夫子盔

42 马头琴是一种弦乐器,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乐器? 蒙古族

43 马头琴有几根弦? 两根弦

44 中国音乐的标志——乐徽的图案是哪种乐器? 排箫

45 歌剧《茶花女》是谁的作品? 威尔第

2求音乐知识问答题(附答案)

1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札特的D小调安魂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2 三大神剧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神剧是指韩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天地创造和孟德尔颂的伊利亚

3 中国乐器有哪几类呢

中国乐器依八音分类法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

4 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分类呢

国传统音乐分为器乐、民歌、曲艺及戏曲四类

5 西方乐器如何分类呢

西方乐器总括分为擦弦、木管、铜管及敲击四大类

6 五大纲琴协奏曲是指哪几首呢

贝多芬的第五号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皇帝”、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合称为“五大纲琴协奏曲”

7 六大交响曲是指哪几首呢

六大交响曲包含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德佛札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和白辽士的幻想交响曲

8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哪几首呢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孟德尔颂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9 什么是自然音呢

指的是自然音阶上的音,包括(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上的音!

10 什么是声音的基本要素呢

声音的基本要素包括了音高、音量、音长与音色

11 音乐史上的3B(4B)是指哪些人呢

布拉姆斯(Brahms, Johannes)、巴哈(Bach, Johann Sebastian)与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三人并称为音乐史上的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尔托克(Bartok, Bela)

12 音乐的要素有哪些呢

音乐的精髓透过音乐的要素来传达与表现,而音乐的要素包含了节奏、旋律与合声

13 音乐的新旧约是指什么呢

在音乐史上,通常我们会把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比喻为旧约圣经,且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比喻为新约圣经

14 绝对音感与相对音感是指什么呢

能瞬间听出某个音音高的能力称为绝对音感;相对于绝对音感而言,在某音的比较下才能听出音高的能力称为相对音感

15 圆舞曲之父是谁呢

圆舞曲之父指的是大约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Vater))

16 圆舞曲之王是谁呢

圆舞曲之王指的是小约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Sohn))

17 谁是歌曲之王呢

奥地利的舒伯特(Schubert, Franz (Peter))因为留有超过六百首的歌曲而被称为歌曲之王

18 什么是标准音高呢

伦敦国际会议(1939)决定“标准A”音高为440,现今国际上普遍使用此规则

19 音乐理论中的“乐音”与“噪音”如何定义呢

有人定义音乐作品中所使用的音称为乐音(musical tone)其余皆称为噪音(noise);也有人定义钢琴键盘上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十二个键为“乐音”,其余为“噪音”;也有不少书籍定义“乐音”为震动有规则的音响,“噪音”为震动无规则的音响

20 什么是乐谱呢

凡是使用符号或文字来记载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速度、表情、演奏法…即可称为乐谱

21谁是“交响曲之父”呢?

“交响曲之父”指的是海顿(Haydn, Franz Joseph)。由于当时的人们总把音乐会当作打瞌睡的场所,海顿创作了在漫长的宁静之后突然钟鼓齐鸣的“惊愕”交响曲

谁是“协奏曲之父”呢?

3趣味音乐知识问答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1问:王力宏的《花田错》(花田里犯了错,说好破晓前忘掉)改编自什么中国剧种?答:京剧《花田错》

2问:《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是哪个民族的歌曲?答:云南白族

3问:《青藏高原》(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什么风格的歌曲?答:山歌风格

4问:《青春舞曲》(太阳下去明天依旧爬上来)是哪个民族的民歌?答: 尔族民歌

5问: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是什么?答:《手拉手》(手拉手向前,四海齐呼唤)

6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还是聂耳作词?答:由田汉作词。

7问:《十面埋伏》属于琵琶曲中的文曲还是武曲?答:属于武曲。

8问:笛子有七个孔还是八个孔?答:八个孔

9问:中国民族乐器分为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请个举一例。答:弹拨乐器:古筝,琵琶,柳琴,古琴等;拉弦乐器:二胡,马头琴等;吹奏乐器:唢呐,萧,笙,笛子,埙等;打击乐器:堂鼓,大锣,小锣梆子,大镲,小镲等

10问:《命运交响曲》是莫扎特的作品还是贝多芬的作品?答:贝多芬

11问:《沂蒙山小调》是什么地方的民歌?答:山东民歌

我想到的就是这么多了,希望有所帮助。

4给我一些音乐乐理知识题及答案

1:音(Tone)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 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 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

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 是同时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 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 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pass)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0:调性(Tonality)

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其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11: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12: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

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14: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现代小音阶"四 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15:纯律(Just intonation)

与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

调式音阶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半音相当于小二度, 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1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

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3 、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5音乐知识提问

慢摇其实并不能算作是一种风格,但是如果一定要算的话,它也只是摇滚的一种。

慢摇滚,英文SLOW ROCK并不是泛指演奏得很慢的摇滚乐,而是指有着鲜明的特征的那类摇滚音乐。 SLOW ROCK是摇滚乐中最温柔、性感的一类,抒情是其最擅长的特点。SLOW ROCK从BLUSE、JAZZ、FUNK、R & B和COUNTRY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节奏特征是:2/4拍或4/4拍,每拍均由三连音构成,速度中庸,一般在每拍90左右。

至于爵士、蓝调、布鲁斯的区别其实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既然你问了爵士 和 蓝调 的区别,那我就不说布鲁斯了。

A广义的爵士乐:最广义的爵士乐认定,简单两个字 : ' 自由 '一个音乐以很自由的方式展现出来,就是爵士如果有听流行音乐的人,一般歌曲中间偶尔会有一两段Sax solo基本上那就是很爵士的表现了广义的爵士,基本上可以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即使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只要演奏家能很自由的展现出任何东西

(任何东西就是任何东西啦,可以是调性的自由运用,音乐要表达的内涵

或是演奏家自己要表现出的内涵。只要有东西被表现)就可以是 Jazz重金属乐团吉他手来段精彩的吉他solo,也是具有jazz

的本质当然乐曲里有一两段爵士的表现不见得就可以叫做爵士乐广义来说,爵士乐的定义是没有特别的限制的所以当一首蓝调音乐以很爵士的手法呈现时,就成为所谓的蓝调爵士所以当一首蓝调音乐以很爵士的手法呈现时,就成为所谓的蓝调爵士

在广义的认定下,大概只有1按谱演奏,100% 正确2节奏固定,旋律重复无变化这样的音乐不是爵士了不过大部分的古典乐属 1大部分的流行乐属 2

B广义的蓝调:蓝调的认定和爵士的有很大的不同爵士的广义认定可以说是很自由心证的但是即使是广义的蓝调,都是很技术性的认定

什麽是蓝调呢?简单来说,当一首歌以 1111-4411-5411 这种所谓的12 小节蓝调进行作曲,并以蓝调音阶或五声音阶中的音符做旋律,就可称做蓝调当然除了12 小节进行,还另外有8,16 小节的蓝调进行,同样,也有很多人

会使用蓝调音阶外的音做代理看不懂的也没关系,只要记得所谓的蓝调,必须有固定的作曲模式,而且能使用的音也只限於几个音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就可称做蓝调

所以广义的蓝调认定一句话:以蓝调音阶内的音依照蓝调进行做的曲子

(我觉得这句话讲了跟没讲一样c)所谓的蓝调,必须有固定的作曲模式,而且能使用的音也只限於几个音

C狭义的爵士:狭义的爵士定义,很简单只要你能被归类入任何一种爵士乐派,你就符合爵士乐的狭义定义了当然自创一派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别人要接受你就像连 Fusion 有些人都不把他当爵士呢至於爵士乐派有哪些,请参阅精华区

至於爵士乐派有哪些,请参阅精华区D狭义的蓝调:狭义的蓝调,跟狭义的爵士一样简单只要你能被归类到任何一种蓝调乐派中,你就是狭义的蓝调了

6音乐知识问答

1 中世纪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 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中世纪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圣咏节奏是自由的,以歌词(大多是圣经经文)的韵律、句子长短为基础。 3 中世纪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 通常以8个教会调式为基础。

较自由地使用不协和音。 4 中世纪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 主要是单声织体。

从公元九世纪开始有了2、3或者4个声部的复调织体。 5 中世纪的音乐使用什么音色? 主要是声乐,单声织体的音乐由较小的合唱组演唱,复调织体的音乐通常有独唱者小组演唱。

在中世纪后期器乐音乐也得到了发展。 6 中世纪的主要音乐体裁有哪些? 圣咏。

由成套的圣咏组成的弥撒曲。宗教的和世俗的经文歌。

宗教仪式剧。世俗歌曲(包括牧歌、猎歌、回旋歌等)。

器乐舞曲。 早期格里高利圣咏 1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或称作格里高利素歌)是怎样形成的?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答:按照传统的说法,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位)从统一治理教会的目的出发,搜集整理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圣歌集,从而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所用音乐。

但实际上统一罗马教会仪式和圣咏的主要工作是在一百多年以后进行的,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在789年发布法令,催促废除高卢礼仪,全盘接受罗马圣咏。此后数十年中法兰克的大主教们对罗马的圣礼书进行修订和补充,编写出新的弥撒和日课唱本,形成以罗马传统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高卢因素的礼拜仪式和圣咏,这就是所谓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内容。

这种圣咏扩散到其他地区,最后又反馈到发源地罗马。 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织体,其旋律以级进为主,不用变化音、装饰音。

节奏自由,随经文句子的长短抑扬而定。在情绪上力求静穆、超脱,排斥人世 。

它专用拉丁文,以纯人声演唱(即不用乐器伴奏)。采用教会调式。

2什么是弥撒(Missa)? 弥撒是基督教的主要崇拜仪式,由成套的圣咏组成。弥撒分为专用(或译作特定)弥撒(Prope)和常规弥撒(Ordinary)。

前者是弥撒中的可动部分,取舍视该次弥撒的内容而定。后者为不变部分,每次弥撒都要用。

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为: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 Dei)。 3什么是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 教会调式共有八个: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四度。

虽然在名称上与古希腊音阶相同,但实质上并不同。中世纪的音阶是从下至上排列,有re(多利亚),mi(弗里几亚),fa(利第亚),sol(混合利第亚)这四个结束音。

每个调式除了结束音以外,还有一个吟诵音(tenor),在正调式中吟诵音比结束音高五度;副调式的结束音和正调式相同,但吟诵音比正调式的吟诵音低三度;每当吟诵音落在B音上时,它被上移至C音。为了避免不好的音程(如三全音),有时B音要写成bB。

16世纪的音乐理论家格拉雷安(HGlareanus,1488-1563)为8种教会调式又加上了4种:以la 为结束音的爱奥利亚(Eolian)调式,以do为结束音的伊奥尼亚(Ionian)调式以及各自的副调式。最终形成了12种教会调式,也称作中古调式。

象古希腊一样,中世纪对调式的伦理特性也有着不同评价,因此它的用法有独特的讲究。 宗教音乐的发展 1 什么是奥尔加农(organmu)?产生于何时? 奥尔加农是产生于9世纪并沿用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

可分为以下几种: 平行奥尔加农:在圣咏的下方或上方添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构成两个声部的圣咏。其中圣咏曲调称作"定旋律"(tenor),也译作"固定调"。

斜向奥尔加农:一个声部保持不变,另一个声部向上或向下进行。 反向奥尔加农:附加声部与定旋律声部以反方向进行。

自由奥尔加农:以上几种形式的混合运用。 华丽奥尔加农:也译作花唱式奥尔加农。

将位于下面声部的定旋律音符拖长,上方对以多个音,构成一音对多音的形式。 2什么是经文歌(motet)? 盛行于1220前后-1750年间的一种复调音乐形式,通常为三声部,最低声部是定旋律声部,一般采自圣咏,用缓慢的长音符唱拉丁文的教义,其上方的两个声部采用与圣咏无关的世俗歌词,起初是拉丁文的,后来大多采用地方语言。

通常定旋律节奏较慢,最上方声部(第三声部)较快,中间的第二声部介于两者之间。早期经文歌各声部的旋律包括上方声部全都是现成品,即用已有的旋律构成。

起初定旋律声部惯用圣咏,后来也采用世俗曲调。曲名由三个声部歌词的头一个词(由上而下)构成。

3什么是哥特式风格和巴黎圣母院乐派?代表人物是谁? 哥特式风格是指12世纪中叶的西方教会艺术风格。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家们创作的复调音乐是音乐上哥特风格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写法是越发复杂华丽的花唱式奥尔加农。

两位杰出的作曲家是莱奥南(Leonin,约1159-1201)和佩罗坦(Perotin,约1170-1236)。 4什么是纽姆记谱法(neumatic notation)? 中世纪的记谱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开始是用希腊字母变化而来的符号,后来有了纽姆记谱法(neumatic notation),即在歌。

7所有关于音乐的知识

在很早以前,人们对于音乐的概念,就只是由几个单调的音符组成的声音。

因为当时人们注重的不是感官的享受,而是人们在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古早,大部分音乐都是在祭祀、祈舞、丰收时配用的。

音乐,就我个人看法,它是一种能唤起人类心里某种感官共鸣的声音。有时,它可能就只是勺子敲碗的声音;也可能只是一段海浪的击石声;或者,它就是一串哭声、笑语。

这些,都是依每个人的性格、喜好、心情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 流行音乐并不能代表音乐,因为它只是音乐的一种发展趋势。

音乐还分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混合音乐、摇滚音乐、地下音乐、嘻哈音乐等等。 对音乐的欣赏,都是看本人的喜好决定的。

而且,对于我来说,能听得懂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这些著名音乐大家的音乐的人,他(她)不一定就是一个专业的音乐人。而往往是那些与之有过同样经历的普通人。

总之,音乐是通过人类思想及感情创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每一个音符都包含了作乐人强烈的情感。

所以,只有用心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到音乐的真谛。

  ---“经典红歌赏析”课后 有感--------

  从《国际歌》到《过雪山草地》,从《绣金匾》到《春天的故事》,从《天路》到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随着老师的讲解,60首歌曲将中国***80多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课上,通过分析红色经典歌曲背景、现场学歌曲、大家互动唱歌的形式,使一堂课不断掀起高潮。我们的思绪从南湖红船、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一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重新回顾了中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屡经风雨却始终顽强向上的光辉道路。

  我仿佛穿越时空,与无数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鞠躬尽瘁的优秀***员作了一次灵魂对话,心中掀起了情感的巨澜,不少人热泪盈眶。由于气氛热烈,原本一个半小时的课又延长了一个小时。

  我从未想过那一首首红色歌曲背后还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在欣赏了红歌之后,我更加了解了党的历史。

  对于听惯流行音乐的我们来说,不少人原本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来听老师讲授“红歌”。但是当音乐响起,所有人为之深深震撼。我们感动于革命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感恩于大地震时的举国同心,骄傲于奥运会的精彩纷呈。 这是特别的一课,我和许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我从没想过会这样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1、 开始,由铜管奏出富有战斗性的庄严引子,象征着毛主席党中央发出战斗号召。钢琴急速的奏出八度的华彩乐段,表现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随后,由乐队引出钢琴主奏的“保卫黄河”主调,表现抗日军民斗志昂扬,奔赴战场。接着,“保卫黄河”主调突然转轻,由钢琴主奏,然后与乐队轮奏,此起彼伏,逐渐高涨,表现出革命武装在斗争中不断壮大。战马驰骋,硝烟迷漫,游击健儿机智顽强英勇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乐曲在激烈的发展中,出现钢琴和乐队的竞奏,表现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这时,乐曲达到了最高潮,奏处〈东方红〉,热烈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人民战争西乡的光辉胜利。尾声在坚定有力的步伐中,出现〈东方红〉与〈国际歌〉结合的音调,表现亿万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指引下奋勇前进,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正是由于这些感人的形象,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走进人们的内心,打动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斗志。

  2、力度保卫黄河基本上是强的,东方红是很深情地歌颂着自己的祖国!

  3、速度是138

  4 情感内涵美。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永远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情节与责任。过去,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现在,我们仍不能忘记历史,居安思危,让民族精神扎根于我们的内心!!

  本歌曲的结构严谨,属一段体形式,歌曲的旋律大多为上行的旋律线,使音乐情绪向上发展,多采用短句短音,这使歌曲坚强有力而富有战斗性。

  音乐语言生动新颖,词曲结合紧密牢固,歌曲前奏由一个分解大三和弦构成旋律,体现了大调式的特点。旋律开始进行是纯四度上行跳进, 弱起的节奏,给人以紧迫感,纯四度旋律音程上行时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号召性,有不断向前推动的力量。这和《国际歌》的开始处是相同的,向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号角。歌曲中间连续出现的三个“起来”,它们均起于弱拍,而且是后半拍,在旋律进行的音势上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强烈,一浪高一浪的向前进行,直把歌曲推向高潮。本歌曲旋律与歌词的结合非常紧密,而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也异常突出,歌曲的结尾“前进”反复了三次落在一个“进”字上,是纯四度下行跳进的连续使用, 纯四度旋律音程下行时则具有沉着、肯定的特点,最后结束在一个四分音符"1"上,结束短促有力,干净利落,给人一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感觉,坚定了人民必胜的信念。

  本歌曲节奏铿锵有力,采用明朗宽广的大调和四二拍子形式写成,具有鲜明的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 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而三连音和休止符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三连音在全曲出现了五次之多在前奏中就出现了三次,那是战斗的号角已吹响。休止符和十几个重音记号的使用恰当、自然,大大加强了歌曲的坚强、勇敢的战斗情绪。特别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中的休止符的使用更有它特殊的效果和含义,在这一句的“到了”之后, 作者用了一个八分休止符,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使人们清楚的意识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三十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歌曲的调性为大调式,高亢、激昂、明亮。拍子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尹爱熙您好,针对您所提问题,我们负责任的给予您如下回答

  《***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都受到《宣言》的直接影响和教育。

  1896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留居英国期间,就在大英博物馆读到《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论著。他曾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宣言》。1899年3月上海《万国公报》刊载节译的英国社会学家颉德的《大同学》一文就涉及到《宣言》的有关内容。1905年底,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二号上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记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并第一次简要介绍了《宣言》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还依据《宣言》的日文本并参照英文本摘译了该书的几段文字和第二章的十大纲领全文,并作了解释。作者将该书的书名译为《共产主义宣言》。1908年3月15日,刘师培(署名申叔)在《天义报》发表了《〈***宣言〉序》。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为《宣言》作序。此后,有关《宣言》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进一步唤醒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了许多介绍和讨论《宣言》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1920年3月,李大钊倡导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斯(即马克思 ――编辑注)学研究会”集体翻译了德文版《宣言》的全文,印发了少量油印本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传阅。1920年8月,由陈望道根据日文和英文版本翻译的《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正式出版。陈望道译本在以后的20年中,多次重印,广为流传。毛泽东在1920年第一次阅读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周恩来对陈望道就说过:“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宣言》对当时在国外勤工俭学的青年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0年初,蔡和森在法国先后翻译出《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在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广为流传。邓小平也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宣言》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对《宣言》的需求与日俱增。《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出版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有5个中文译本陆续问世,译文质量不断提高,所收序言不断增加,发行数量日益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在北京印了苏联外交出版局出版的收有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全部7篇序言的《宣言》百周年纪念本。1958年中共中央编译局校订了《宣言》的中译本,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964年根据德文并参考英法俄等文本再次作了校订,出版了单行本,是中国流传最广的版本。1972年5月,新编的四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正式出版,其中收入了《宣言》的正文和马克思恩格斯写的7篇序言。1995年6月,又编辑出版了第二版。这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对收载的文献作了较大调整,并按原著文字对译文重新作了校订。1997年8月人民出版社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一卷中的 《宣言》的新译文出版了单行本,并作为马列著作的系列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之一种出版发行。这是《***宣言》迄今在我国出版的最新版本。

  《宣言》不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宣言》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军在跨越草地极其艰难困苦的时刻,红军战士搀连臂膀唱响了《国际歌》,红军战士精神鼓舞,顿刻增添了无穷力量,最终跨越了生死地,踏上革命胜利的道路。我不相信这个镜头是臆造,应当说***革命取得成功,确实是《国际歌》给红军战士以无穷的力量。《国际歌》是穷人的歌,是无产者的歌,是穷人的呐喊,是无产者的倾诉,代表着受压迫心声。

  《国际歌》自1888年6月在法国里尔一次工人集会上第一次唱出后,这首法国工人的战歌经四十多年的传播,已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苏联人民就是唱着它战胜敌人,最终走向新胜利的。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国际歌》并没有流传开来。《国际歌》传入中国后,有两种译文,可惜都译得不理想,歌词晦涩不上口,广大劳苦大众很不容易接受。这也是这首伟大歌曲一直没有能在中国传唱开来的原因。

  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现过未曾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与其好友耿济之在1920年10月翻译发表留下来的。但是以诗的形式出现, 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

  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国内,担任中国***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主编,同时着手翻译《国际歌》。他在苏联出席了第九次全俄苏维埃大会,见到了列宁;他更在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了蓬勃发展的各项事业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他早就下决心,要将《国际歌》重译,让它在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首战歌。

  重译《国际歌》的宗旨,就是要让翻译过来的歌词,既准确又易唱,让它很容易在劳动人民中间流传开来。当时,瞿秋白住在北京黄化门西妞妞房他叔叔的家里。守着一架风琴,他开始着手译《国际歌》了。他对照原文,一字一句的推敲。时而沉思斟酌,时而自弹自唱。每一句歌词定稿,都要如此反复再三。他译着,唱着,译到“国际”一词时,他站了起来。这个词,汉语只有两个字,而外文却是老长一串音节。如果照例译成“国际”一词,配上原谱,将成为“国际———,就一定要实现”,“国际”一词,拖得这么长,那将是很难唱也是十分不悦耳的一句。

  瞿秋白为这个词怎么翻颇费思索,他在小屋里来回走动,不时地哼着,想着。在莫斯科的经历,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那向往社会主义而来到苏俄的各国无产者激动歌唱的声音,那解放了的苏俄人民幸福欢歌的声音,以及他自己为求真理而慷慨高歌的声音,都汇集成一片气势磅礴、无往而不胜的雄浑壮丽的旋律,回荡在他的耳际。他忽然停下脚步,若有所悟地走到琴边,手指按在琴键上,有力地弹奏着《国际歌》的这一段。随着琴声清晰的节奏,他用不很高的,却十分庄严的声音唱出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歌词和歌曲是那样和谐地融和成一体了!瞿秋白终于用音译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国际歌》译成后,他曾对曹靖华说过:“‘国际(英特纳雄耐尔)’这个词,在西欧各国文字里几乎是同音的,现在汉语用了音译,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时可以和各国的音一致,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收万口同声、情感交融的效果。”

  1924年,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任社会学系主任,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纪念会上,瞿秋白登上高高的讲台,在一群爱国青年中间,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从此,这首响遍全球的伟大旋律,就一直伴随着中国人民向反动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瞿秋白在重译《国际歌》11年后,于1935年2月在江西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杀害。临刑时,他昂首高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他用歌声向敌人宣布:“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而我们今天在各种集会上所传唱的《国际歌》,则是1923年诗人萧三从俄文版转译,陈乔年配歌,副歌译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国际歌》节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扬,感情丰富,蕴涵深刻的道理。国际歌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反抗精神,一种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的一种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专制,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着国际歌的声音!

  以上回答希望您满意,祝您获得新知愉快

  :)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主客观的产物。思想感情的表达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阅读时根据文章所叙述描写的人、事、景、物分析作者独特的感受是客观的,而人们对文章里的思想感情的感受是主观的。下面结合一些简单的例子讲解一下分析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解题过程]一、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凭借叙事、写景的词句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课文时可以从理解词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第三段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时,首先抓住“四周黑洞洞的”、“碰壁”这两个关键的词想想鲁迅先生为什么用“四周黑洞洞”来形容当时社会的黑暗,用“碰壁”来形容革命者所遭受反动派的迫害。从而体会到鲁迅先生对旧社会、对反动派无比憎恨以及敢于和旧社会作斗争的勇敢精神。二、抓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重点段是作者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进行详写的部分,它最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反映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养花》一课最后一段即是贯穿全文的重点段。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①养花的乐趣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详写这些内容?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以上分析,使人受到了热爱劳动、赞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启迪,体会到作者借养花赞美生活中的乐趣和对花草的喜爱之情。三、介绍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人们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程度不同,读同一篇文章所产生的思想感情也不同。由于我们的经历可能与作者相距较远,为了达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需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我的爸爸》第五、六自然段,作者回忆爸爸怎样教我们唱《国际歌》懂得革命道理一事时,就有如下问题:①“眉头一皱”表现爸爸什么心情?爸爸说了什么话?②爸爸为什么说“这不是撒谎?”表现了什么?③爸爸为什么要教我们唱《国际歌》?为什么用低沉的声音“教唱”?这一连串的问题都要联系当时的环境来理解。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得到间接的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李大钊要让孩子们懂得革命道理,一心盼望早日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的思想感情。四、随着中心思想的展开,逐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每篇文章的作者都用一定的内容表达要说明的道理或褒贬的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逐段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在阅读的过程中除结合关键词、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外,还要着重思考作者在对北大荒、对草塘的认识上有什么变化?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草塘的可爱不仅在于景色美,还在于物产丰富。思想感情由开始的“没意思”到最后连“想捧起清凉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睑”也“犹豫”了,不忍心弄坏“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从而体会到作者对草塘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五、联系实际,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些文章涉及的内容是我们经历过或体验过的,很自然地就能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们可以想想自己被烫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邱少云为什么能在火中一动不动?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国际歌》被各国的***人、社会民主党人及工会运动者等人广为传唱。 1900年12月,列宁将《国际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词原文登载在《火星报》上。

1902年俄国诗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将其翻译成俄文,发表在在伦敦出版的一本俄国移民杂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开始在俄罗斯工人中间流传。

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报》重新发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决定以俄文版的《国际歌》作为苏联的代国歌。

1944年苏联卫国战争中,在200多位应征作者中,选择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取代《国际歌》,作为苏联的国歌。从此以后国际歌成为苏联***的党歌。在苏联解体以后,《国际歌》成为俄罗斯***的党歌。 《国际歌》是中国***党歌(虽未正式写入党章) 。依传统,每次中国***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国际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国际的精神)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第一国际)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

自1888年6月在法国里尔一次工人集会上第一次唱出后,这首法国工人的战歌经四十多年的传播,已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苏联人民就是唱着它战胜敌人,最终走向新胜利的。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国际歌》并没有流传开来。《国际歌》传入中国后,有两种译文,可惜都译得不理想,歌词晦涩不上口,广大劳动者很不容易接受。这是这首伟大歌曲在早年一直没有能在中国传唱开来的原因。

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现过未曾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与其好友耿济之在1920年10月翻译发表留下来的。但是以诗的形式出现, 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

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国内,担任中国***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主编,同时着手翻译《国际歌》。他在苏联出席了第九次全俄苏维埃大会,见到了列宁;他更在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了蓬勃发展的各项事业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他早就下决心,要将《国际歌》重译,让它在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首战歌。

《国际歌》译成后,他(指瞿秋白)曾对曹靖华说过:“‘国际(英特纳雄耐尔)’这个词,在西欧各国文字里几乎是同音的,现在汉语用了音译,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时可以和各国的音一致,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收万口同声、情感交融的效果。”

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纪念时,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曾经印行《国际歌》传单,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词中先音译为“英特尔拉雄纳尔”,再音译为“英特尔纳雄纳尔”。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中央苏区)成立时,决定以《国际歌》作为国歌。

1935年2月,瞿秋白在重译《国际歌》11年后在江西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杀害。临刑时,他昂首高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他用歌声向敌人宣布:“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而我们今天在各种集会上所传唱的《国际歌》,则是1923年诗人萧三从俄文版转译,陈乔年配歌,副歌译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中法大学教授、翻译家沈宝基作出了较忠于原文法文的《国际歌》完整版中译,其中“Internationale”在译文中音译为“因特耐雄奈尔”。

1991年,中国老牌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发行的首张同名专辑《唐朝》中,以金属摇滚风激昂翻唱了《国际歌》。

200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结束的时候,会场演奏了《国际歌》,曾参加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及抗美援朝的中国老兵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友人也高唱此曲。

2006年10月22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结束的时候也演奏了《国际歌》。

除了普通话歌词外,国际歌也有香港噪音合作社作词的广东话歌词,以及林信谊、吴锦明、黑手那卡西作词的闽南语歌词,分别偶尔在香港及台湾地区使用,但Internationale在歌词中没有音译成中文。大部分时候,由于普通话歌词较为普遍,所以都会使用该版歌词。

香港的社运音乐先驱黑鸟乐队曾在1980年代为国际歌填上粤语歌词。

现时香港电台节目《公民社会》,用了《国际歌》作主题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6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