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哲学家不结婚,他们对婚姻是什么样的态度?

为什么很多哲学家不结婚,他们对婚姻是什么样的态度?,第1张

大哲学家选择独身有很多原因,而最主要的是观念、性格和生活使然。有些哲学家本身对爱情婚姻的观念是扭曲的,有排斥心理,比如叔本华和尼采,他们回避亲密关系是因为心理有严重阴影,他们偏执、敏感而易受伤害。很多天才性格孤僻怪异,缺乏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缺少这样的能力甚至可以看作是天才的特质。

这些是自身原因,当然还有外在原因,比如教育,女性的教育程度低,特别是在20世纪以前,以及在知识和智力上的差距。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只有哲学家能从婚姻中得到幸福,但哲学家是不结婚的。罗素认为爱情和婚姻的意义仅在于幸福,而幸福必须建立在自由与自愿的基础上,如果爱情最终只剩下责任,则它将让剩下的时光都沦为徒劳。

哲学家智力超群,和俗人很难有共同语言。他们不喜欢和普通人相处,觉得麻烦,无聊,浪费时间。估计他们把妻子当成另一个普通人。他们在生活中难以找到交谈的对象,在异性中找到与他们的头脑相匹配的同类就更难了。哲学家注重心灵,他们更看重灵魂的结合,在他们眼里没有精神交流的婚姻一定不算婚姻,他们是完美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昔勒尼派把自己关闭在个人的情感里,完全割裂了情绪感受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昔勒尼派用情感体验来取代客观真实,认为一切美德都不过是促进快乐的手段,快乐就是生活的目的。昔勒尼派的这种快乐主义观点对于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伦理学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爱是没有道理的!这么说是不是觉得也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如果可以把感情理论化,那就感情就不再是原本的感情了。感情是不可以公式化的。也不可以理论化。在生理学上会说是由各种激素啦,气味啦所影响的结果。其实这也是原因中的一个。毕竟人也是生物体,会受生理条件产生的结果左右。

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是非结果,更何况飘渺的情感呢!

就像经常会有人说不能和恋爱中的人讲道理,因为无理可讲呀。

或者说爱是盲目的,爱会使人盲目。她(他)面对情感时就将现实中的不利条件和影响屏蔽掉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哲学家也有感情,他们也逃不开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无数的伟人、哲人能够舍生取义、大义凛然,将生死置之度外,是因为他们有高尚的情操、崇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精神。

你想在20岁时达到季老的境界,说句实话,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的东西必须需要岁月的沉淀,而非你单纯努力就能达成。

如果你真的已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说明你还真不简单,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喧嚣骄纵的世界,能做到这点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心理学简报|品质原创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爱一个人的目的是什么?或者爱一个人需要目的吗?

在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动物里,只有一部分哺乳动物和鸟类会“谈恋爱”[1]。人类作为地球上最会谈情说爱的动物,似乎并不知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相爱,也不明白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如果爱是有目的的,那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完整的理论知识能够解释清楚爱的目的到底为是了什么。但哲学家们在过去近三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放弃过追问“爱情”的意义,心理学家们也从六十年前开始逐渐将“爱情”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课题进行解析。

因此,为了概述目前人类对于爱情的认识,我们心理学简报团队在查阅了一系列文献后,基于现有的研究和理论,追根溯源总结出了四大主流爱情观,按照理论提出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心理学知识解析整理出了一份 关于“爱情观”的综述 ,与各位读者分享。

(本文共计三千余字,阅读时间预计约6分钟)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爱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完整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图源:网络。

“灵魂伴侣”是使我们心思、情感、意志变得完整的另一半

柏拉图(Plato)应该算得上是谈论爱情的哲学鼻祖了。他在公元前385年的《会饮篇》中记录了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酒宴中讲述的故事[2]:

“人类本来长着四条腿、四只胳膊和一个有着两张脸的头颅,但宇宙之神宙斯害怕人类的力量,因此把人分成了两半,迫使人类穷尽生命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在一生中,为了使得自己达到完满,人的其中一半总是在寻觅另一半,也就是在寻找“灵魂伴侣”。”

灵魂伴侣是自己缺失的另一半。作品:Adam Martinakis

这里提到的“灵魂伴侣”被后世奉为“精神恋”,被人们认为是追求“灵”和“魂”的合一,是心思、情感、意志的相融与一致。这种建立在肉欲之上的精神恋爱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同样,在当年的酒宴上,柏拉图也被阿里斯托芬关于“灵魂伴侣”的故事所打动,并从这个故事里提炼出了关于爱情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 爱一个人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完整。 更深入地说, 爱是为了自己的完整性 ,是从自己的欲望出发,换句话说, 爱为了自我实现

爱是为了自我实现

爱一个人是为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柏拉图的思想与后期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似,弗洛伊德并没有专门提出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理论,但他在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时提到了 爱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我理想” 。弗洛伊德通常都将人性归因于无意识的欲望,所以他认为爱一个人是为了满足对“自我理想”的需求,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爱的人,并被爱人尊重后, 才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形象

叔本华(1788-1860年):爱是为了“骗”我们生小孩

叔本华(1788-1860年)。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维系种族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关于爱情的思想是主张 家族生殖意志论 。他认为 爱的维持是基于性欲,激情的本质是本能的迷妄,是为了产生后代维持种族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爱情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使人误以为本来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事情也有利于个人,让人误以为爱上一个人能使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叔本华认为爱情的 幸福感是人的错误幻想 ,这种幻想在种族的目的达成后,爱情的幸福感就随即消失[3]。

婴儿降临后,种族利益就得以实现。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在《爱与生的苦恼》中曾这样写道:

“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

叔本华认为, 爱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性欲,性的目的是使男女繁衍种族,婚姻的目的是为了未出世的儿女着想 。所谓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夫妻能够在肉体、智慧、道德、精神方面相互弥补和适应;白头偕老的婚姻需要双方在性爱的基础上加上 “性向一致”的友情 ,这种“友情”与“性”是由完全不同的根源所产生的感情,双方以最贴切的心情相互慰藉,这是在性欲得到满足且激情消失后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和融合[3]。

激情转瞬即逝是因为负向驱动激增

爱情的幻觉“转头空”。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提到的爱情“转头空”的观点可以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Solomon在1980年提出的“ 情绪相对历程论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来解释。Richard Solomon认为情绪(包括爱情的激情)是受两个对立驱动过程共同产生拮抗作用而产生:激情由 正向驱动 (positive drive)与 负向驱动 (Negative drive)组成,当激情高涨时是正向驱动激增的过程;当正向驱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激情到达顶峰;激情过了高峰体验后,正向驱动趋于平稳,负向驱动将迅速陡增。所以激情过了最火热的感觉后,人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空虚、失落的负面情绪[4]。

Richard Solomon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正负的情绪驱动,但叔本华将这样的情感反差归结为种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罗素(1872-1970年):爱是为了解除孤寂

罗素(1872-1970年)。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1929年出版了专门探讨爱情和婚姻的著作《婚姻与道德》并因此书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认为人之所以恋爱是为了解除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欲望[5]。在罗素的观点里,他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狂喜,如果没有爱情里的激情体验哪怕满足了性需求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满意[5]。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

罗素曾在他的自传《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爱是为了解除每个人本性里的孤独。作品:Adam Martinakis

罗素认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外界的陌生、残酷会让人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为自己建立“与世隔绝”的壁垒,以此来保护自己。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人渴望解除这种孤寂感,于是“爱”就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亲密且温暖的感觉让人能够克服对外界的恐惧,从而解除自身的孤寂感,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5]。

波伏瓦(1908-1986年):爱是为了让我们超越自己

波伏瓦(1908-1986年)。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

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认为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这使得人生充满意义。

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波伏瓦是著名的女权运动理论家和创始人,她认为传统的爱情太让人沉沦以至于失去自我,依附于恋人会让自己失去存在感。因此, 波伏瓦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类似于伟大友谊一般 ,爱人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对方以帮助彼此更好地活出自己,从而超越原本的自己,最终能携手同行创造出丰富精彩的人生。

友伴式爱情才是最长久的爱情

波伏瓦提出的新型恋爱模式与顶级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提出的“友伴式爱情”殊途同归。在Robert Sternberg的经典爱情理论“爱情三因论”中,提到了爱情的其中一个类型是“友伴式爱情”,是指:激情强度较弱,但亲密感和责任感都很强的一种爱情模式,这种爱情被认为是长久、幸福婚姻的模式[6]。

爱人如友伴一般相互用“爱”支持,超越自我,活出更好的人生。作品:Adam Martinakis

Robert Sternberg虽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著名爱情理论,但他并没有研究过爱一个人的目的,为什么会存在“友伴式爱情”。波伏瓦的观点或许解答了这一疑问,长久幸福地爱一个人,或许是为了超越我们自己,让双方都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写在最后:爱让人伤心,但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在曾经被爱过

虽然还是很难明白我们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但因为爱情,我们还是会走在无人小路上情不自禁地露出遮不住的微笑,会在想到恋人时像触电一样心里又麻又痒,也会因为“爱别离”而痛饮泪水,因为“求不得”而顾影自怜。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波兰来客》

无论爱是一杯甜腻的马提尼还是苦涩的比特酒,每一次举杯,我们都毫不客气地畅饮,直到醉来不省人事,醒来后的好几天都闻不得酒香。但关于举杯,我们就喜欢听杯子碰到一起发出“梦破碎的声音”。

人的一生就是在与种种异己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有可能是丧失自己,也有可能在另一个高度将自己找回:爱可以让人失去自己,但也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爱让人迷失,但也能帮我们找到回家的路;爱让人幼稚,但也让人成熟,那些本应在暮年才能听懂的歌也会突然在不经意间顿悟;爱让人伤心,但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在曾经被爱过。

就算破碎,再活一次也还是会有同样的选择。作品:Adam Martinakis

无论“爱”是沉醉之美,还是清醒之痛,“爱”都因为太过美好而让人重蹈覆辙。最后,就以罗素的话作为结尾吧,“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参考文献:

[1] Fisher, H E, Aron, A, & Brown, L L (2006) Romantic love: a mammalian brain system for mate choi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1(1476), 2173–2186

[2] 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 Symposium by Plato

[3] [德]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M] 李成铭等译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7

[4] Solomon, R L (1980)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acquired motivation: The costs of pleasure and the benefits of pa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91-712

[5] Russell, B (1972) Marriage and moral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6]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审稿 | 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主笔团审稿人)

麦金太尔教授洞察到:“当代道德话语最显著的特征乃是它如此多地被用来表达分歧;而这些分歧在其中得以表达之各种争论的最显著的特征则在于其无休无止性。麦金太尔的意识是说,这类争论不仅没完没了(尽管它们的确如此),而且显然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没有任何理性的方法可以确保我们在道德问题上意见一致。” 麦金太尔教授的这一洞见显然点到了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死穴。在现代社会,道德哲学无疑是哲学学科中的一门显学,然而,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和现象时,道德哲学不但无法给出普通人一种明确的回答,反而扩展了不同道德理论之间的分歧。

为了向人们更好地阐述他对于当今道德哲学的这一洞见,他列举了三个在当代道德争论中经常提到的例子来详细阐述他对于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看法。这三个例子分别是:正义战争,人工流产,公费医疗和教育。在这三个例子当中,支持的理由和反对的理由同样充分,谁也无法说法谁,通过对这三个事例的进一步考察,麦金太尔教授发现,以这三个事例为代表的道德争论和分歧共享三个特征。一,三个争论中的每一个例证在概念上都是不可公度的(incommensurability)不可公度性又称不可通约性,是从数学上借用来的术语。举个例子说,如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为√2,是一个无理数,对角线√2与边长1之间没有共同的度量单位。哲学中借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在各个特定理论体系中,概念、原则、结果、方法、论证、结论都是自成一体,与另外的体系大不相同,设法归结到一些最根本的一致的意义元素上面,导致了不可比较,不相容(接受一种,就要排除另一种)(参见高国希P9页)在这里,麦金太尔教授像说明每一道德论证在逻辑上都是有效的,活真,很容易通过推演达到这一点。所有结论的确都源于各自的前天,但是,对于这些对立的前提,我们没有任何合理的方式可以衡量其各个不同的主张。;二,三个道德论辩无一不是旨在做出一种非个人的合理论辩,从而通常都以一种适合于非个人的模式出现。麦金太尔教授认为,道德命令的说服力与特定情况以及话语的个人语境有关,而非个人模式预设了非个人的标准,非个人标准与说者和听者的语境,爱好,态度无关,这也意味着某种可普遍化。当我们把当代道德言说与论辩的第二个特征与第一个特征放在一起时,当代道德言说与论辩中所弥漫的自相矛盾的气息就透露出来了。三、这些争论中所展开的诸对立论辩在概念上具有不可公度性的不同前提,有着极为多样的历史起源。

面对道德争论的这三个特征,麦金太尔教授认为:充斥于我们道德话语中的所有各种概念原本都处于更大的理论和实践总体中,而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些道德话语从它们发挥作用的语境总体中剥除了。此刻,我们不得不怀疑,我们所面对的不过时各种道德话语的大杂烩。这样,现代道德争论的上述特征就和麦金太尔教授对于现代道德哲学所断言的原初假设之间确立了某种关联。

但是,麦金太尔也意识到,对于他的这一判断,当今的道德哲学家们是很难接受的,他们可能会说,甚至会反唇相讥:当代道德争论中的无休无止性是合理的,因为一切道德的论辩,甚至一切评价性的论辩,都是且始终必然是合理地无休无止的。某些当代道德分歧不可能得到解决,因为这类道德分歧在任何时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能得到解决,那些被你所视为我们文化中需要某种特殊的,或许是历史的解释的偶然特征,实际上是所有评价性话语的文化的必然特征。

当代道德哲学家的这种反驳,带有典型的情感主义的倾向。在麦金太尔看来,这种情感主义的道德哲学对道德哲学的发展所构成的挑战是尤其需要我们面对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究竟何谓情感主义呢?情感主义对于道德哲学是如何理解的呢?情感主义都有那些理论旨趣呢? 麦金太尔认为,情感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具有道德的和评价性的特征而言,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从麦金太尔对于情感主义的这种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情感主义者把一个具体的道德判断区分为道德的要素和事实的要素两部分,在事实领域存在着一些合理的标准,借此,我们可以确保在何者为真,何者为假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然而,表达态度或情感的道德判断既无真,也无假,道德判断中的意见一致并不是由何种合理的方法来保证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种方法,相反,它完全是由对待不同意见的情感或态度造成某些不合乎理性的影响来保证的。我们使用道德判断,不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且恰恰要对他人造成这样一种影响。这样以来,严肃的道德判断就成了个人主观好恶的表达。

按照这种理解,情感主义就是一种自称对所有诸如此类的价值判断做出说明的理论。对于这种理论,麦金太尔内心充满了担忧。显然,如果情感主义是正确的,则一切道德分歧都是合理地无休无止的,同样,如果一切道德分歧真的都是合理地无休无止的,那么我在前面所提到的当代道德争论的某些特征就不是当代所特有的了。

如果真像麦金太尔所理解的那样,道德话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有意义了。那么,情感主义这种对于道德哲学的解读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人们又是如何接受了情感主义的这种对于道德哲学的解读方式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对情感主义的成长史进行一次大致的了解,我相信,了解情感主义的发展历程也是读者们所关注的问题。

万俊人教授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一书中,对于什么是情感主义有一个比较中肯的介绍。情感主义伦理学(Emotionalist ethics)是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典型理论形式之一,它的理论宗旨在于,把伦理学作为一种非事实描述的情感,态度或信念的表达,以为它不具备逻辑与科学那样的普遍确定性和逻辑必然性。因此,伦理学的命令不属于科学命题的范围;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伦理学命题是事实的陈述,那么它既不具备命令的意味,也不提供普遍的行为规范。因为,科学只提供真理,不提供行为命令。所以,伦理学不具备科学性、知识性和规范性特征。换言之,反自然主义、非认识主义和反规范性是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特点所在。 当然,在这里,万老师主要是在元伦理学的整体背景下来理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这是其不足之处,其实,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中,情感主义的道德哲学在休谟那里就得到了发展。他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一书中所说的情感主义主要指的是新情感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素、艾耶尔、卡尔纳普、赖辛巴赫、史蒂文森等。在中国学术界,对于情感主义的探讨并不是很多,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感主义的思想旨趣,在这里,让我们看看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版的《伦理学大辞典》是怎样介绍情感主义的。在该书的第678页,编者是这样介绍情感主义的:

情感主义: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在英美及西欧各国流行很广。代表人物有:罗素、艾耶尔、卡尔纳普、赖辛巴赫、史蒂文森等。他们在探讨基本伦理概念善、义务、正当的意义时,认为这些伦理概念与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均无联系,是根本不能定义的。艾耶尔等认为伦理词没有描述意义,只有感情意义。史蒂文森虽然承认伦理词有描述意义,但认为这种描述意义随使用场合而异。伦理词主要表达对评价对象的称赞和不称赞的态度。情感主义者把道德看作个人情绪的表现。认为任何道德命题只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无论是道德评价判断(“节约是美德”),还是道德规范判断(“应当守信”、“不许欺骗”)都不反映什么东西,所表达的只是说话者的道德激情、意愿、态度和立场。道德判断的功能是激发、命令、劝说或感染听者,使他领会说话者的情感,或完成说话者所希望的行动。因此,道德判断在逻辑上是假判断,不具有认识意义,不能用事实和经验来检验。伦理学不是科学,只是表达情感的特殊领域。伦理学和科学的区别就在于伦理学的基本材料是情感和情绪,而不是知觉和经验。任何道德判断都没有客观标准,所以,要求人们做客观上正确的事是不明智的。

那么,情感主义是合理的吗?如果情感主义是合理的,那么,麦金太尔企图从理论上消灭道德分歧的企图就是没有意义的。其“追寻美德的谋划”也就变得不可理解了。面对情感主义的挑战,麦金太尔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麦金太尔看来,情感主义至少因为以下三个极为不同的原因而明显地失败了。首先,倘若这个理论是要通过参照某类句子被言说时表达各种情感和态度的功能来阐明这类句子的意义,那么,这个理论的一个实质部分就必然在于识别和描述这些情感或态度。但是,迄今为止,一切企图辨别相应类型的情感或态度的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空洞的循环。

其次,作为关于某类句型之意义的理论,情感主义一开始就从事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因为它致力于将两种表达个人偏好的表达与评价性(包括道德的)表达描述为在意义上是等同的;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两种表达在我们语言中的特定功能主要原因彼此之间的对比和区别。而且,我们有很好的理由在所谓个人偏好的表达与评价性的(包括道德的)标准之间做出区分。

最后,情感主义理论旨在成为一种有关句子意义的理论,但是,从特征上讲,情感或态度的表达是一种无关乎句子意义而只关乎其在具体情景中的使用的功能。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麦金太尔觉得我们并不能把情感主义当作普遍的真理来接受,而只能将情感主义作为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理论进行考察。虽然情感主义已经具体体现在我们的文化中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内容与社会语境的一部分。在麦金太尔看来,具有特殊关系形式和话语模式的情感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中某些关键性事件改造、分裂并广泛地置换了道德有关。这些事件其实是哲学史中的事件,因此只有通过对那一部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我们才能够理解当代日常道德话语的特殊性是如何形成的,从而,才能够理解情感主义自我又是如何找到一种表达手段的。

哲学家通常把心灵划分为,知情意,即理性,情感和意志 是对的还是错的???

错的。心灵是一个整合的东西,不可以分开。

详情请参看格式塔效应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采纳我哦,亲。

哲学家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

哲学家必定是理性的。

但是不够格的哲学家是感性的,或者是理性不充分的。

能被称为哲学家的人并不多,或者说把从事这方面研究,有建树、成体系的人都称为哲学家,精神境界高尚的不多。

前者有黑格尔逻辑、佛祖心经等等,后者有老子道德经,联络理论。马克思连前者只算一半,更不可能是后者。

哲学家更倾向于感性还是理性?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倾向, 中国明朝的王阳明,心学的代表人物提出我心即宇宙,应该就属于感性的代表了吧

而西方传统哲学的倾向就是一种重理性思维 补充一下 中国前期的思想例如孔子的仁 表现的也是一种否定个人情感的重理性观念

个人认为整个的哲学系统还是更倾向理性 因为人是一种感情善变的感性动物思维是没有定式的 凡是能落笔写下的东西都是一种比较稳定 或者说是比较理性的东西了

再者哲学中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是只能在绝对理性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我年纪尚小见识浅薄 有不足的地方还望指出改正

怎么理解人性中的情感和意志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阶有序组织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关于意识的定义和概念,一定要将其与精神、理性、真理等概念区分清楚。 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阶心理反映形式。 意识原意为精神活动。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意识,代表我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座标。意识,代表了我们可以认识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发生的事情。可以对立与不同于自己的存在进行对比。意识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认识和知道事物的存在的那个。意识本来就是精神同一种用法。理性从意识而来,真理是观念等同,跟心理无关。

地质学家通常把岩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学家把岩石分成什么巖: 沉积岩、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

是哪一派哲学家把世界观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型别,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例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不仅仅包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知识,而且包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地行动。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资产阶级世界观所信奉的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无产阶级世界观所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这两种世界观总是在不断斗争,总是相互对立的。

哲学家是更趋向于感性还是理性?

哲学家既感性又理性,感性和理性不断交换,以感性为支柱的哲学家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以理性为支柱的又太以客观为中心,所以一定是感性和理性都并存的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 ) A。心理过程和人格 B 。知情意和能力 气质 性格 C知情意和个性 D 心理过程和个

应该选AC,请问是在哪里看到的题?

你的问题涉及到心理现象的两分法和三分法,两分法不把心理状态作为单独的一类心理现象。看了下面的内容你就知道该选什么了。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程序。在心理学上,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一般是通用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认识)过程、情感(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即通常所说的“知情意”。

1.认识过程(知)

也称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

2.情感(情绪)过程(情)

情感是人对待自己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3.意志(意)

人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人格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动力系统)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人对现实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型别差异。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

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哪位哲学家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哲学划分为两个基本派别

A 狄德罗

为什么哲学家通常都很认死理,不知变通?

哲学的问题是最麻烦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的概念你觉得他是死理,其实他是的的确确的有考虑到的,只是他无法用最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所以他和你说了半天,然后你说等等这儿有问题,他觉得没问题,很多的论点的差异基本都是在鸡同鸭讲中造成的分岐

就比方说如果一个哲学家和你说爱,仁慈,同情,这类语汇的时候你就得去观查前后文的组织内容了,通常他说的意思和你听到时想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所以看哲学的书最累,还是直接看老莎的戏剧好了

哲学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符号,而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这也就是"人生哲学"这个词的由来,在这个方面它与成功心理学很相似

哲学当然可以解决感情的问题,但是必须是你心中的哲学,而不是从书本上死记硬背的哲学!

最后,哲学家的感情生活不和不足以支持哲学是无法解决感情问题的请试想,爱情的基础是相似的人生观与相互的理解,但哲学家们曲高和寡,很少有人能和他们做到真正心灵上的沟通,更不要说是在极端男权主义社会时期的女人们了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进入佳缘后,感觉就像进了大超市,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当推着感情的推车闲逛时,总能找到喜欢的,可惜只能挑一件,别忘摸摸自己的口袋。

  有时候你总觉得找到相见恨晚的对方时,却总是铩羽而归,但只能暂时挫败你的自信,永远都要保持一颗勇敢的心,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天道酬勤,因为在冥冥众生中总能找到属于你的,逃也逃不掉。

  对于感情来说最大的敌人是完美,其实每个人有优点有缺点,关键看怎么平衡,所谓的缘份是找到把对方缺点当成优点的对方。

  有时候爱是一种不经意的感动,是无声胜有声,或许很多人一生都不能遇到。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个拥抱就让人心动。曾经有个女孩在我离开的时候,帮我把羽绒服拉链拉起来的那一瞬间,那最珍贵的感觉尽在不言中

  感情不总是享受幸福的快感,而是不断妥协的过程。人总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当彼此有误会,有矛盾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否定,给对方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多一些等待,多一份执着,或许感情能够升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076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