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顺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一、顺从阶段。
顺从是态度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得与他人一致,一伙的奖励,避免惩罚。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二、同化阶段。
同化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阶段。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特点及成分:
1、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针对性。态度的对象可以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
(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地改变。
2、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个体在态度对象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由于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当推出一项改革时,会遇到不同的态度,有的支持,有的无所谓,有的非常不满并伴有强烈的情绪成分。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成分,当认知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不一致时,情感成分具有决定作用。
每个人表明自己的态度有什么作用呢?态度的功能有4个方面:
1,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一个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他的态度越积极;一个对象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比如在变革中,当新的办法触动了不同人的价值需要时,就形成了不同的态度。
2,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减少消极情绪。比如有人担心变革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责任、压力,持怀疑否定的态度,这是自我防御的作用。
3,价值表现功能。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比如不同的人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价值和降低到最少的损失,体现自己的重要性。
4,认知功能。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每个人以前形成的态度,影响着变革,每个人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度。
既然做出变革的决定,就要坚持下去,怎么才能形成新的态度呢?态度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得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在出台改革方案时,由于是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且领导决定的,因此他们会首先依从。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在执行新的办法期间,要尊重对方,让对方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从内心认同。如果带来问题,随时调整,以有利于推进工作目标为主。
3,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坚持执行的过程中,只要有利于大局,就持之以恒的执行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形成习惯,就会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成分。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问题一:心理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哪些 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两个方面。心理过程是由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当一个人在接触外界时,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感觉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例如视感觉、听感觉、嗅感觉、味感觉、肤感觉等。另一类是反映人体自身各个部分的内在现象的感觉,例如运动感觉、平衡感觉、机体感觉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的整体反映或关系反映。如人从颜色、气味、形状等认识一个苹果,就是知觉过程。人脑对物体在空间内形状、大小、远近、深度和方位的反映称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是认识外界物体时间特性(延续、顺序)的知觉。运动知觉是认识外界物体移动的知觉。记忆是对感知过或思维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引用信息论的概念;认为记亿是信息的输入和加工、信息的储存以及在需要时信息的提取和输出的过程。思维是人的高级认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与概括性反映。想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产生一种新的形象。想象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想象能够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总带有一定的态度,心理学把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称为情绪。情绪虽然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但它不同于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反映客观现实本身,而情绪是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态度的体验可以分为两类,即根据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分为满意与不满意的情绪,或肯定的情绪与否定的情绪。狭义的情绪是指比较低级的、与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情感是与高级的、社会的与行为的社会评价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例如义务感、责任感、同志感、爱国主义情感等。一般说来,可以把情感分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心理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与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的情绪而发挥作用的。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某种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相互联接的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事物的态度与趋向。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与世界观,反映出个性的倾向性。个性倾向性不仅对改造客观世界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活动,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是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需求。动机是激发人去行动的主观动因,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与动机对人的行为与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理想是人为之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积极想象。信念是人从事活动的精神支柱,是人对事物确信的看法。信念的动摇与瓦解,可造成人的精神崩溃。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态度与看法,它是人的个性与行为的最高调节者。信念与世界观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调节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与性格等。气质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性情、脾气。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心理把人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做能力。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人的气质与人的性格对人的健康与疾病也发生一定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
问题二:什么是态度,它由哪三种成分组成,其特点是什么 迈尔斯(1993年)指出,态度的机构涉及三个维度: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即态度的ABC机构。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对于态度的定义最早是斯宾塞和贝因(1862年)提出,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倾向,即心理准备。
问题三:态度由认知,情感和什么三要素构成 之前对这个次的理解是:一个人的观念决定一个人的态度
而一个人的观念一个人的看法和想法,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态度,也就是最终对十五的做法,这三部分组成了态度,和情感认知关联不?
问题四:态度由认知,情感和什么三要素构成 需要沉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人生态度的形成主要受制于社会环境条件、文化教养、个人阅历、心理因素等。所谓人生态度,就是人们对社会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往往借助语言、表情、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
人生态度的形成主要受制于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等是起着主要作用的心理要素。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一部分,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一般约束着这个人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
第一单元:态度的概念
一、什么是态度:是个体对象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它们在不协调的时候,情感成分往往会占主导地位,来决定态度的基本倾向与行为倾向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倾向性。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态度决定行为,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日常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但是这种不一致大大多数情况并没有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认为抽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是会选择吞云吐雾。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四)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决策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看法,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体现的。个体的态度取决于于对象的价值,价值的大小决定态度的强弱。
个体的各种价值彼此联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同样,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价值,对个人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越大。
二、态度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象功能、认知功能
三、态度的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四、态度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曾经出过一个态度的转变模型,提出发生在接受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是传递着,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
第二是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是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原因;
第三是接收者,也是态度转变的主体,一切说服的努力,只有为态度主体所接受,才能发挥作用;
第四是情境,沟通和说服是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的,个体所处的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有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手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就越好。
2传递者的立场:如果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那么他所提供的影响力就会越小,人们会怀疑其动机,如果立场是中立的,特别是自我牺牲,那么产生的影响就会越大。
3说服的意图:如果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可疑的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他们的意图,心理上就没有阻抗,就比较容易接受,易于转变态度。
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感,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着也是许多企业用明星代言的重要原因。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2畏惧,3信息倾向性,4信息的提供方式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2人格因素,3个体的心理倾向
(四)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1预先警告,2分心,3重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