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的意思是: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原诗: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出处:唐代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诗歌赏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重九登高,饮酒赏菊,是古已有之的习俗。“登高”二字早紧扣诗题“九日”,一个“强”字则写出了万般凄凉与无奈。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当长安故园这一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尚未恢复时,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 登高赏胜呢。
诗人此时凝神所想的,是遥远故园的现状,“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一个“遥”字,即写出了自身与故园相距甚远,如今只能遥寄一番牵挂与思念,而不能踏上故都,亲掬一把泥土,写下祝福。但诗人对故园、故都思念的情感是无法抑制的,他遥想故园的菊花,昔年是那样的灿烂,如 今,也应同样的缤纷。
只是那缤纷的菊丛中,也许已埋葬了太多将士的英魂。更或许,灿烂的菊丛正在断垣残壁的战场边寂寞地开放,此时,有谁记得是重九佳节,有谁会对你们寂寞地开放投去一瞥欣赏的目光啊!吟完此作,遥向故园,诗人陷入了无边的沉思。
王维的五言绝句
对在开元、天宝年间享有盛名的诗人王维(字摩诘,701—761),《旧唐书·文苑传》称其“尤长五言诗”。他的绝句在艺术上有特殊成就的也是五言绝句。在盛唐名家竞出的绝句作者中,与他鼎足而三的王昌龄、李白,却是以擅长写七绝见称的。
王维的五绝,现存六十四首。其中,有一类是以清新活泼为特色的抒情小品,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杂诗三首》之二
两诗看似信手拈来,淡淡几笔,着墨无多,而平淡中情意洋溢,韵味深长。《相思》诗,一题作《相思子》,或作《江上赠李龟年》。据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在安禄山之乱后,乐师李龟年流落江潭,曾在湘中采访使筵上歌唱此诗。因为诗以《相思》为题,又咏被人视作象征相思的红豆,现有不少人把它看成是写爱情的诗。其实,“相思”一词,古人不仅用于男女之间,它可以是送友人去南国时写的赠别诗,也可以是与友人分别后写的寄赠诗,虽然不一定是“赠李龟年”的。从表现手法看,它是一首托物见意的诗,托意于别名相思子的红豆,既问“发几枝”,又劝“多采撷”,十分委婉也十分自然地向对方透露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时表达了希望对方勿或相忘的意愿。
《杂诗三首》之二,就探问窗前寒梅已否着花来寄寓乡思,其言虽在此,而意则在彼,也可以说是托物寄意的一种写法。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中指出,与这首诗同一机杼的有陶渊明《问来使》诗中“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四句,以及王安石《道人北山来》诗中“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四句。此外,与这首诗相似的还有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身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这些诗,有的是探问口吻,有的是想象之词,其中当然有关心故乡一草一木的人之常情,但诗人真心关心或最关心的,并不是或者说不仅是梅花或松、菊,而是以小寓大,用一概万,通过它们来寄托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故乡的所有一切的眷恋。至于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其念菊怀乡之情中更掺入了忧国之心、丧乱之感,情感就更复杂,寄慨就更深远了。
再看王维《杂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诗句如话家常,像家中人问讯游子的口吻,也像是诗人询问一位亲友与家中联系的情况,表达彼此间的互相关心。诗在平淡的语言中自然流露深厚的情意,使人读来感到非常亲切有味。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杂诗三首》之一、之二“俱口头语,写来真挚缠绵,不可思议”。以浅语近言见深情远韵,这确是王维的一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本领。可以与这首诗参读的有王维写的另一首《寄河上段十六》诗:“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两诗似有可以互证之处。
上面介绍的这三首抒情小品,在语言上都简朴明净,不事渲染;在结构上则是通篇一意,一气呵成。诗篇都显得特别流畅,而诗中各插一个问句,就又显得摇曳生姿。
不过,在王维的五绝中,这类抒情小品占的比重并不大。占比重较大的是别具情调、另有韵味的山水诗。他曾为他的辋川别业周围的景物写了二十首组诗,总名《辋川集》。下面是其中的七首: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南垞》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白石滩》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栏。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北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王维还有一组诗,总题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下面是其中的两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乍向红莲没,复出青蒲飏。
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
《鸬鹚堰》
除了这两组诗外,王维还有一些山水佳作,如下面这首就也是为人所称道的: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这些多以古绝、拗绝写的山水诗,显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和风貌,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指出,其“声息臭味,迥出常格之外”。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山水诗也是既有诗情,又有画意。
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中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王维山水诗的定评。其实,古人写景佳作可以入画的很多;不过,王维的山水诗在意境、结构以及光影明暗、色彩浓淡、距离远近的安排、组合上,有更多与画理、画法相通的特点。上面《鹿柴》诗“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句,《木兰柴》诗“秋山敛馀照”、“彩翠时分明”句,以及《北垞》诗“明灭青林端”句,都是光的描绘,把光的照映、反射、闪动摄取入诗,使诗句像画面一样呈现出光影的明暗。而《白石滩》诗“浣纱明月下”和《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句,则用暗示手法同样给人以光的感受。又《白石滩》诗中以“白石”衬映“绿蒲”,《北垞》诗中以“青林”衬映“朱栏”,以及《鸬鹚堰》诗中以“红莲”与“青蒲”相对,《山中》诗中以“白石”与“红叶”相对,都是色的配合,使画面色彩调和,景象鲜明,分外醒目。还有,《栾家濑》诗中的“白鹭”和《辛夷坞》诗中的“红萼”,也对整个画面起了颜色的点染作用。至于在《鹿柴》、《木兰柴》、《北垞》诸诗中,光与色是合写的,使光与
色互相显示,相映益彰。此外,在距离上写得远近有致的,有《南垞》、《北垞》两诗。《南垞》诗,看来是去南垞舟中望到的远近景物,在水波远方淼茫难即的北垞是陪衬南垞的远岸景,隔着水边地带望到的南垞前的人家是近岸景,也是诗中的主景;《北垞》诗以湖水北岸杂树与朱栏相映的北垞为前景、主要景,而以遥遥闪现在青林端的南川为远景、陪衬景。前诗的写法是先远后近,后诗是由近及远,都使景物显得有深度、有层次、有如画感。王维就从这些方面把诗情与画意融合为一,使每首诗都成为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
从这十首山水绝句的意象看,《木兰柴》、《栾家濑》、《鸬鹚堰》诸作,是通过静观,在自然界中捕捉住的生机活泼、生意盎然的小景;《南垞》、《白石滩》两诗,即事成篇,为自然景物注入浓厚的生活情趣;《北垞》、《山中》特别是《鹿柴》、《辛夷坞》、《鸟鸣涧》诸作,以独特的风貌显示出大自然中的清幽澄静的境界。这最后几首可以视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它们给人以极度幽静之感,但又写得静中有动,动中见静,并不是一潭止水,一片死寂。在看似彼此对立的事物间,本来常常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没有动态,显不出静态;没有声响,显不出沉寂。王维善于把这个道理运用于诗歌创作,从而收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如《辛夷坞》诗中用木末红萼开落纷纷的动态托出了深山涧户寂寂无人的静态。又《鹿柴》诗是在夕阳返照,不见人影的空山里让读者听到人语响;《鸟鸣涧》诗是在山空夜静时传出了鸟鸣声。正是在十分寂静的环境里,人语、鸟鸣才分外清越入耳;而这空谷人语、惊鸟夜鸣,更反衬出了环境的寂静。
有人认为王维的山水诗充满了孤寂清冷的情调,有消极色彩;对他的《鹿柴》、《辛夷坞》、《鸟鸣涧》等诗也有不同的评价。但这些诗篇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的艺术反映。从大自然的本来面貌看,既有阳刚之美,也有阴柔之美;既有雄奇壮阔的景色,也有清幽澄静的境界。王维的山水绝句既是自然美的一个方面的艺术再现,作为对自然美、对艺术美的欣赏,本应兼收并取、不拘一格的。
诗人在颈联(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以写景来表达对崔善为的怀念之情。茂盛的菊在岩壁上孕育花蕾,而靠水边的万株菊在开放,有谁陪我同醉?
原诗: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诗人以九月九日重阳节赏景,吟菊,饮酒就菊,表达对友人崔善为的怀念之情。从而也流露诗人的孤单和寂寞。
古人,没有电话,更没有视频聊天,思念亲友,思念故乡,思念恋人的时候能干什么?
要不半夜起来看月亮,要不秋天以来看大雁,要不登楼远望倚阑干。这都是古人惯用的解决相思的方法。或者说,他们做了这些事之后,才触发了大脑里的离情别绪。不管怎么说,登楼远望,绝对是第一思念姿势。
那么在南宋,苏轼的远房亲戚程垓,却在相思的时候犯了愁。上楼也不是,下楼也不行,真是愁死个人。
他的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卜算子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你看,这位在他乡的游子,是多么的痛苦,上楼远望,青山遥远人不见,既然人不见,那我就死等,等到太阳落山,可“望到斜阳欲尽时”还不见人影。
不见人影也就算了,古人喜欢鱼雁传书,那就找个大雁帮我带去思念吧,可太阳都落山了,连西飞的大雁都没个踪迹。还让人活不?急死个人
算了,既然老天都和我过不去,那我下楼还不行吗?他以为下楼就解脱了,可苍天饶过谁?刚到楼下,就听到那蛐蛐儿幽怨的叫声,越听越寂寞,比单身情歌都催人心肝。
我捂上耳朵不听总行了吧?不行!耳朵是捂住了,眼睛还在啊,你看天边月亮出来了,月亮是好月亮,再看地上照出了孤孤单单的一个影子和孤苦伶仃的我。
月亮代表我的心,可此刻我只想静静。
这大概是异地恋、在外漂泊游子最大的无奈了。上楼也不是,下楼也不是,总之就是愁啊!
抛开这首苦涩的相思词,古人怀人登高从《诗经》中就有了,比如《周南· 卷耳》里面的:
“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 这是采卷耳的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
《王风 · 君子于役》中“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这是妻子怀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召南 · 草虫》中 “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这是女子怀念远处的情郎。
诗经里的登高是女子的专属思念,到了唐宋登高的涵义则进一步拓宽了。
王安石在金陵登上高楼,凭栏极目,此时的南京刚好是晚秋,夕阳西下,天气初肃,遂有了《桂枝香·金陵怀古》,王荆公的登高看见的是历史,嗟叹的是六朝兴亡故事;杜甫也爱在秋季登高,看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色入帘,杜工部看到的是人生,是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状态,感人肺腑。而卢纶登高望得是故乡,“家在梦中何日到”。岑参则“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日九九重阳节,他思念的不仅是故园,更是身处安史之乱中的家国人民。
于是,引出一个重要节日“ 重阳节”,附带 登高怀远的习俗。
可以看看王维这首耳熟能详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百年来,凡是异乡游子,一碰到这句诗,就会深深打颤,感受到强烈的共鸣。他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人类最真实的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登高怀远,也多发生在白天。
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路几千。
因为白天登高能够看得很远,晚上登高啥也看不见。所以晚上怀人一般在楼下,或徘徊于中庭就像李白的“ 玉阶空伫立 ”,或者在窗前烛光下,如易安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时代在进步,发展到如今呢?我们高楼很多,却不知道该望向何处。
因为只要守着一部手机就好了。所以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真切的离别体验。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予分说。
大家可以一起说说你关于登高或思念的话题哦。
1.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 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意对即可)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原文是:“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
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虽然巧用典故,却无矫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
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出自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是运用了陶渊明白衣赠酒的典故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重阳节登高是古已有之的风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岑参这首诗则不然。首句便说"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两个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强欲登高",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呢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长安被安、史攻陷,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其收复在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诗题言"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756)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指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潜居宅,有人送酒。诗人行军在外,自然没有这个福分。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应傍战场开”,沈德潜说可悲在“战场二字”。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岂不可悲可叹!结句把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所以最为“可悲”。
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