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欣/摄 资料图
迈入金秋十月,正是赏菊佳时。“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起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尔雅·释草》中记有“鞠,治蔷”,《礼记·月令》中记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各代文豪笔下更是少不了菊花的踪影。因着姿态的芳华与淡雅,菊花自古就是人们生活与休闲的所需之一。古时候,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帝王官宦,都少不了在秋日的各种“赏菊”活动。而菊花不仅是游赏佳选,更是既可饮又可食。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代文学家元结在《菊圃记》称菊花“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可见菊花在古代的饮食文化中富有悠远 历史 。
在古代,人们种植菊花的目的之一就是入药。
菊花味寒、性甘,其主要功效之一是散风清热。清代的《医级宝鉴》记载:“菊花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温病条辩》中两次提及桑菊饮。上焦篇风温第六条记:“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上焦篇秋燥第五五条记:“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在《神农本草经》中,菊花被列为上品,“用之得当,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本草纲目》也指出了菊花更多的 养生 价值,称“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即肺、肾也。”而菊花在饮食文化中的另一重要 养生 价值就是抗衰明目,正是俗语所道:“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
菊花的 养生 疗疾功效不仅直接体现在药用中,也以日常饮食出现在百姓的生活中。明代卜象普的《群芳普》有提到称:“甘菊,名真菊,一名家菊,一名茶菊。种之亦苗,人家以供蔬茹。”在古代典籍里,记有着不少食菊的方法。例如,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记道,“紫英菊”是“春采苗叶洗悼,用油略炒熟,卜姜盐作羹,可青心明目”;“金饭”是“紫茎**菊英,以廿草汤和少许悴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以明目迁龄”;“菊苗煎”是“采苗汤蝙,用甘草水调山药粉煎之以油,爽然有楚碗之风”。清代的朱彝尊还曾记菊花饼的吃法,称“黄甘菊去蒂,捣、汁,自糖和匀,印饼。力日梅成膏,不枯,可久。”
菊花晚开晚落,俗称为花中之最寿者,“故其益人如此”,这也使其成为古代文化“诗酒茶”中的主角。
古人用菊花酿酒的 历史 十分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重阳节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有菊花酒的酿制:“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孟浩然《过故人庄》中那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也是脍炙人口。借菊花酒更加体验到遗弃世俗心情的陶渊明更是写出“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而古代的文人雅士也常常以菊作茶,菊花茶清香透彻、舒爽沁心,正如古诗云:“九月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介助茶香。”陆游也曾吟叹:“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古人种菊、赏菊、食菊、饮菊,并颂菊。菊文化不仅见于人们的庭院或炊烟之中,也不知不觉成为一种精神世界的寄托,得以托赞菊花之品性,隐喻己身之情怀,正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叹。元稹的《菊花》更是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来直接道出对菊花的喜爱。
菊花也会被古人们用来描述表达相惜相聚等 情感 。例如唐代独孤及的《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曰:“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韦应物的《九日》中写道:“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始有故园思,且喜众宾来。”王维的《送崔兴宗》云:“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晏几道的《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叹曰:“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东晋卢谌的《菊花赋》赞菊花“何斯草之特伟,涉节变而不伤。超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众芳。”南朝卞伯玉的《菊赋》也赞菊花“不履苦而渝操,在同而表淑。伤众花之飘落,嘉兹卉之能灵。振劲朔以扬绿,含凝露而吐英。”
可饮、可食、可 养生 的菊花自古就有深厚的文化和实用价值。中秋国庆双节至,不妨聆秋枫窸窣、赏月圆皎洁、饮菊花佳酿。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薛芮
流程编辑 吴越
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原文: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出处:唐·白居易《咏菊》
《咏菊》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1菊花的象征意义和诗句
一、菊花的象征意义:
1、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2、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3、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菊花的诗句:
1、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3、白话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扩展资料:
品种分类:
一、花期:
1、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
2、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3、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二、花径:
1、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2、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
3、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
三、颜色
1、单色: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
2、复色:
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
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
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
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
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
-菊花
-过故人庄
2关于菊花的诗以及意思和菊花精神飒讽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近世菊花粉红骇绿,无有东篱古意,偶客秣陵,
得墨菊二本,甚娟妙,小词赏之。
我住秣陵西,西鸟秋啼。也无墨客对挥犀。
何处寻秋何处醉,小妹青溪。
寒菜两三畦,花不成蹊。折归灯下拌凄迷。
忽忆青门人缟袂,淡墨曾题。
菊 名 小 议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3666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月涌江流”;**菊则有:“飞黄腾达”、“黄莺出谷”、“泥金狮子”、“沉香托桂”;绿色菊有:“绿阳春”、“绿柳垂荫”、“春水绿波”;白 色微绿的称“玉蟹冰盘”,红色中加白的叫:“枫叶芦花”;红白绿三色的 名“三色牡丹”、“绿衣红裳”等等。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 色的“红叶题诗”、**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 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或以花瓣来辨其形:“惊风芙蓉”、“飞龙舞 爪”、“松林挂雪”、“香罗带”、“老翁发”、“金铃歌”等等。还有以 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柔情万缕”、“长风万里”、“金线垂珠”、“墨荷”、“十丈珠帘”、“一坯雪”、“彩云爪”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也有 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 如“出师表” 、“龙城飞将”、“龙图阁”、“木兰换装”、“嫦娥奔月”、“白西厢”、“湘妃鼓瑟”等等,每一个名 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尚有一种依据色、瓣、朵 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醉荷”,取其似荷非荷,极似微醉之人,飘 洒而无羁;又如“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 贵妃带醉曼舞。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
3关于菊的诗句,并表达了菊的什么特点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
答:一 隐士的象征
最早提到菊花,我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就是通过这两句诗,把屈原玉洁冰清的那种品质表现出来了。到东晋时候陶渊明,可以说是和菊花有不解之缘。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的诗,当然,最有名的像他的饮酒诗里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芳菊开林曜,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秋菊有佳色, 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所以陶渊明就成了菊花的一种人格的化身,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二、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三、伤感的象征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四、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宋朝有“王苏改诗”的故事,见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后来二人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苏到黄州后,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这时才懂得了当初错批了王安石,还是自己见识不广。)
还有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陈毅元帅的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刘禹锡曾经这样写到:“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孀”。
4菊花的象征意义和描写它的名句谁有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歌咏的对象。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菊花的芳踪。 @&MEw
关于菊花的诗歌,最早的大概要算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了。这位自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千古第一诗人,在被放逐途中,为表达自己高贵的爱国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餐秋菊之落英,吟出了不朽的杰作《离骚》。在这里,菊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 wY6L
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曹植,在其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用菊花比喻裙裾飘飘、翩然飞舞的洛神的荣光鲜丽,写尽了洛神的风度和气质。 "4y<n: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脱的风格,菊花从此便有了灵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真谛! L!MZT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L"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清寒,燕子双飞去。”以写小令见长的北宋富贵词人晏殊赋予菊花悲凉的风格。无独有偶,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点点离人泪。”满地凋零的菊花为剧中主人公的离情别绪做了衬托和渲染,菊花成了伤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pA|B
菊花,在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笔下往往成了寄托情思的对象。有思念远方丈夫,顾影自怜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哀叹个人命运,抒写国破家亡的深悲剧痛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x
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更是对菊花有着细致的描写。清高孤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所作的《问菊》、《菊梦》等诗篇,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菊花进行着心灵上和情感上的交流。如《菊梦》中的“登仙非慕庄生梦,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问菊》中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在这些诗句中,菊花为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X@
一样的菊花,因不同的人来观赏、来品味,自然便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和风格了。
5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和诗句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王安石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唐 李白 《古 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杜牧《题新竹》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菊在古诗中有什么意义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隐士
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紧守晚节——志士
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接大自然严酷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迸放着热情,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之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关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予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发着历经风霜的自信芬芳,坚守着晚节。
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
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陆游)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杨万里)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2、颜色淡雅——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菊以“色”而言,无倾国之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出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人菊合一,成为文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载体。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隐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杨万里)
7关于菊花的诗句相关诗词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 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 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 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 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 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 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详见词条: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刘禹锡《菊花》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 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 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 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 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 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 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 升君白玉堂。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 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 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 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 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朱淑贞《菊花》 菊花如志士, 过时有余香。 粲粲滋夕合, 英英傲晨霜。
1 菊花的象征意义和诗句
一、菊花的象征意义:
1、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2、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3、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菊花的诗句:
1、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3、白话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扩展资料:
品种分类:
一、花期:
1、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
2、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3、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二、花径:
1、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2、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
3、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
三、颜色
1、单色: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
2、复色:
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
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
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
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
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
-菊花
-过故人庄
2 菊花的象征意义和描写它的名句谁有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歌咏的对象。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菊花的芳踪。 @&MEw
关于菊花的诗歌,最早的大概要算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了。这位自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千古第一诗人,在被放逐途中,为表达自己高贵的爱国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餐秋菊之落英,吟出了不朽的杰作《离骚》。在这里,菊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 wY6L
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曹植,在其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用菊花比喻裙裾飘飘、翩然飞舞的洛神的荣光鲜丽,写尽了洛神的风度和气质。 "4y<n: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脱的风格,菊花从此便有了灵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真谛! L!MZT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L"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清寒,燕子双飞去。”以写小令见长的北宋富贵词人晏殊赋予菊花悲凉的风格。无独有偶,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点点离人泪。”满地凋零的菊花为剧中主人公的离情别绪做了衬托和渲染,菊花成了伤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pA|B
菊花,在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笔下往往成了寄托情思的对象。有思念远方丈夫,顾影自怜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哀叹个人命运,抒写国破家亡的深悲剧痛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x
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更是对菊花有着细致的描写。清高孤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所作的《问菊》、《菊梦》等诗篇,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菊花进行着心灵上和情感上的交流。如《菊梦》中的“登仙非慕庄生梦,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问菊》中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在这些诗句中,菊花为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X@
一样的菊花,因不同的人来观赏、来品味,自然便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和风格了。
3 关于菊的诗句,并表达了菊的什么特点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
答:一 隐士的象征
最早提到菊花,我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就是通过这两句诗,把屈原玉洁冰清的那种品质表现出来了。到东晋时候陶渊明,可以说是和菊花有不解之缘。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的诗,当然,最有名的像他的饮酒诗里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芳菊开林曜,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秋菊有佳色, 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所以陶渊明就成了菊花的一种人格的化身,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二、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三、伤感的象征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四、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宋朝有“王苏改诗”的故事,见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后来二人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苏到黄州后,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这时才懂得了当初错批了王安石,还是自己见识不广。)
还有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陈毅元帅的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刘禹锡曾经这样写到:“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孀”。
4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一、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1、梅:它迎寒而开,艳于百花凋后,它美丽绝俗,却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2、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3、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4、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
二、诗句:1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宋·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宋·王安石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南北朝·何逊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梅花》唐·罗邺2兰花: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古风》唐·李白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国人争媚。
不数桃和李。《点绛唇(兰花)》宋代·姚述尧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代·晏殊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题画兰》清代·郑燮3竹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题新竹》唐·杜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清代·郑燮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竹》唐代·李贺4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元稹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花》唐·李商隐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叹庭前甘菊花》唐代·杜甫桃换肌肤菊换妆。只疑春色到重阳。
《鹧鸪天咏桃菊花》宋·张孝祥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正是因为有这样清雅淡泊的品质,所以为世人所钟爱,被人们称之为“四君子”。
中国的文人墨客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从而成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花鸟画中最常见的题材,这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和梅兰竹菊有关的诗:一、《梅》 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注释: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二、《古风·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
5 菊花的象征意义菊花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菊花的象征意义具体如下:
1、不同颜色的菊花,象征意义也不同:**的菊花,象征淡淡的爱。白色的菊花,在中国哀挽之意,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但是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着贞洁、诚实。暗红色的菊花,象征娇媚。
2、菊花象征久长的意义: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因“九”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菊更有意义。
3、菊花与九个鹌鹑画在一起,因“鹌”与“安”同音,就有“九世居安”的意思,即表示别人祝愿平平安安、长长久久。
4、菊花与松树画在一起,就有“松菊永存”的意思,即表示祝愿接受此画的人长寿。
5、菊花与一只蝈蝈儿画在一起,因“蝈”与“官”同音,就有“官居一品”的意思,即表示祝愿别人长久占据官位。
扩展资料
与菊花有关的诗词
1、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白话释义: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赏析:陶渊明弃官归隐庐山后,种菊吟诗自娱。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
2、清·曹雪芹《咏菊》:“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白话释义: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赏析: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
3、先秦·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白话释义: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
赏析:饮露是表示自己不与世同污,化用了凤凰非露水不饮,非炼食不食的典故。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质,并不断敦品励学,求得才德上的进步。
-菊花
中国网-春日说十二个花神
唐寅借菊花以自比,突出了自己的高洁品格。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语言浅显易懂,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作者笔下的秋菊是隐士、高洁的象征,他以菊花自比,突出了自己的高洁品格。
《菊花》
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译文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描写菊花的诗词
1、《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2、《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寄托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
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于贞元十二年(公元807年)作于长安。
元稹,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有《元氏长庆集》。
-菊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