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关系,来自顺畅的交流,顺畅的交流,来自彼此的理解。理解能力是能够设身处地的考虑体验别人感受和想法——共情能力。
共情技术的层次:层次一:只注重表面信息内容,而忽略了情感。咨询师没有专注与倾听当事人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因此回应的内容,不能反映当事人表面或隐含的信息,对当事人问题的探讨没有帮助。
层次二:对内容、想法和非关键情感做出反应。咨询师回应的内容,只反映当事人表面的想法与感觉,而且反映的情感并非关键性的感觉,因此对当事人问题的探讨没有帮助。
层次三:对内容、想法和情感做出准确回应。咨询师回应的内容,能够完全反映当事人的想法与感觉,没有缩减或过度推论当事人表达的内涵,不过,无法反映当事人深层的感觉。
层次四:对内容+想法+情感+深层感觉和期待做出回应。咨询师回应内容,能够反映当事人未表达的深层想法与感觉。这种回应,可以协助当事人觉察与体验先前无法接受或未觉察到的感觉。
共情,是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他人的情绪的能力。你的共情能力越高,说明你越能对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有先天遗传成分,也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亚瑟毕业于哈佛医学院,因而对共情的生物学基础解释地特别透彻。他在《共情的力量》中提出,共情能力,既包括情绪感受能力(与情绪有关),又涉及换位思考能力(与思维有关),所以它跟大脑两个部位有关:杏仁核和新皮层。
杏仁核是情绪脑,是管理我们各种欲望和情绪的部位,也是产生眼泪、储存记忆的地方。它控制着大脑所有的神经回路,根据个体遇到的危险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新皮层是思维脑,是随着进化逐渐产生的,可以指导个体进行反思、逻辑和推理,进而调节自身的行为。
而共情能力则是杏仁核和新皮层配合的结果,即杏仁核感受刺激,产生情绪感觉,并将刺激通过神经回路传给新皮层,新皮层接收刺激,做出思考和反应,最终调节行为。所以很显然,如果一颗大脑中,情绪脑占主导,但思维脑发育差点,那他肯定情绪反应激烈,但对后果的反思能力和换角度思考能力都很差。
很多反社会行为人及杀人犯就属于这一咖,只要遇到不顺心就特别容易动情,突出表现是动怒,在情绪刺激下很容易就做出过激行为。他们往往不计后果,对他人的感受反应迟钝,与别人的交往也很难深入。这种人群的内心与他人是缺乏连接的,所以虽然常常容易情绪充沛,却血液里流淌着孤独感。
对于情绪脑主导和思维脑主导的个体,在行为上有什么不同,亚瑟在书中提到一个特别明显的对比:
以情绪脑为主导的蛇在饥饿的时候会把刚出生的小宝宝吃掉,而且丝毫不会觉得内疚;但思维脑主导的人类却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我们在出生时,大脑的情绪脑就已经发育完全,所以会表达情绪,嗷嗷大声哭,或哈哈大声笑,但思维脑几乎没有发展,所以婴儿的世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思维脑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点点发育完全,这样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慢慢学会如何看见他人、安抚他人。
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具有独特的镜映能力,这决定了早期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镜映能力,是说小孩子需要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应中获得自我意象,把他人看作是一面认识自己的镜子。如果镜子映射出的是阳光,孩子会收获自信和优越;如果镜子映射出的是黑暗,孩子也只会变得自卑和怯懦。
共情能力高的父母,孩子一般也具有高情商。因为父母的共情能力高,在对孩子的抚育中会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安抚,这会加强情绪脑和思维脑的连接回路,强化共情的产生。相反,如果父母跟孩子的互动中充满漠视、暴力或愤怒,这会造成神经回路的短路,孩子只能学习到情绪表达,但学不会反思和自我调节。
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如果我们的成长中,父母没有教会我们共情,没有对我们温柔相待,我们在情绪旋涡中便无法自救,不会安抚自己,更不会调节和掌控情绪。于是,长大的我们,再度成了焦虑的父母。我们不会自我共情,遇到难题时不会安抚自己;我们不会跟孩子共情,因为没有被看见我,我们看不见孩子;我们不会跟爱人共情,面对爱人对爱和理解的渴望,我们爱莫能助。
感谢心理的韧性,即使我们从小没有被共情对待过,我们依旧可以学习如何去掌控情绪,如何去感受爱和信任,如何去给予。
心理咨询之倾听技术
——澄清、释义、情感反映、总结
(整理自《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六版,轻工业出版社)
一、澄清:
(一)定义:
对“含糊、模棱两可或课文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叙述。
(二)目的:
1鼓励求助者更详细地叙述。
2检查你听到求助者所说的准确性。
3释义含糊、混淆的信息。
(三)步骤:
1确认求助者言语和非语言信息的内容。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2确认任何需要检查的含糊或混淆的信息。
求助者信息中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核实或遗漏的内容?如果有,它们是什么?如果没有,则决定下一步更适合的反应。
3确定恰当的开始语。
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如“你能描述……”,“你能澄清……”,“你是说……”等,用疑问口气。
4通过倾听和观察求助者的反应来评估澄清反应的效果。
我如何知道我的澄清反应是起作用的?
二、释义:
(一)定义:
对求助者的言语信息的认知部分的再解释。
注:将求助者的主要想法用咨询师的语言表述出来;不是“鹦鹉学舌”;要小心选词;能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或增加对求助者信息认知部分的了解。
(二)目的:
1让求助者知道,咨询师已经理解他们的信息。
2求助者对一些关键想法或思想做进一步阐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话题。
3使用释义可以帮助求助者更集中注意具有重要性的特殊情境、事件、思想、行为,而不至于分心。
4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做决定的求助者,因为重复关键词语和思想会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
(三)步骤:
1咨询师要在心中重复或回忆求助者的信息。
他告诉了我些什么?
2问自己“在他的信息中存在什么样的情境、人物、物体或思想?”以辨别信息中的内容部分。
信息的内容部分是什么?即:求助者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3选择适当的语句进行释义。选择一种接近求助者所使用的感官词汇的语句。
应使用什么合适的语句? (见P91,表52)
4运用所选择的语句,将求助者信息的主要内容或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陈述句。
怎样将求助者的主要内容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述?
5通过倾听和观察求助者的反应来评价自己进行释义的效果。
如何知道我的释义是有用的?
三、情感反映:
(一)定义:
对求助者言语信息的情感部分的再解释。
(二)目的:
1鼓励求助者对特殊情境、人物或事件表达出更多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
2帮助求助者控制情绪。
3减小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情绪冲突的可能性。(仅对于对咨询师表示消极情绪的求助者)
4帮助求助者准确地区分不同的情绪感受。
5让求助者感到被咨询师理解了。
注:情感反映的反应是传达基本共情(相对于高级共情)的主要语言工具。
(三)传递共情的具体手段(详见P94):
1表示理解意愿。
2讨论求助者认为重要的事情。
3应用语言来表明求助者的情感(可交换或基本共情)。
4使用言语链接或补充求助者表达不明确的信息(附加共情或高级共情)。
(四)步骤:
情感反映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巧,因为情绪常常会被忽略或误解。它包括这样六个步骤,其中最主要的步骤是确定交流中的情绪基调,并以咨询师自己的语言反映出求助者的感受。
1注意倾听求助者信息中使用的情感词汇。
求助者用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词汇?
2注意观察求助者信道言语信息时的非言语行为。
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言语行为暗示了什么样的感受?
3咨询师使用自己的语言,把由言语和非言语线索获得的情感再反映给求助者。选择反映词语是情感反映技巧能否奏效的关键一步。
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见P96,表53:五个分类、三种强度,以及P97,表54,表52)
4用一个合适的语句开始进行情感反映。
与求助者使用的情感词汇相匹配的恰当的语句是什么?
5在语句中加进情感发生时的情境,这很像简洁的释义反应。
求助者情感发生的情境是什么?
6评估咨询师的反应是否有效。
我怎样知道我做出的情感反映是否准确、有帮助?
四、总结:
(一)定义:
用两句或更多的释义或情感反映浓缩求助者的信息,对求助者谈话主题进行的反应。
(二)目的:
1将求助者信息中的多个元素联系在一起。
2获得若干信息之后或经过几次咨询之后,识别出逐渐明晰的主题或模式。
3打断求助者多余的陈述,引导咨询会谈方向。
4调整咨询节奏,使之不至于太快。
(三)步骤:
1关注和回忆求助者表述的信息,并在心中复述这些信息。
救助者今天和以往对我讲述了些什么?这些信息包含的关键内容和关键情感是什么?
2通过向自己提问题,来识别出信息中存在着明显模式、主题或多种元素。
求助者今天和以往反复强调的—— 模式和主题—— 是什么?
3使用所选择的语句和词汇描述信息中的主题,把多种因素联系起来,将总结讲给求助者。使用陈述句。
4通过倾听和观察求助者肯定还是否认总结出的主题以及总结是加强还是减弱了咨询关注方向等,来评估总结的效果。
怎样知道我所作的总结是否有效?
五、练习:
(一)求助者(一位35岁的寡妇,两个小孩的母亲):我丈夫去世时,我整个生活都崩溃了。我一直不敢确信我有能力自己生活并抚养孩子们。以前我丈夫总是做所有决定,他每个星期都带钱回家。现在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睡过好觉了,而且酗酒——有时简直不能直接思考。我的亲戚尽可能地帮助我,但是我仍然感到恐惧。
1澄清: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有任何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查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作不同的反应)
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
实际的澄清回答是?(答案P86)
2释义:
她对我说了些什么?
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应使用什么释义的语句?
实际的释义回答是?(答案P86)
3情感反映:
求助者使用了什么情感词汇?
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语言行为暗示了什么情感?
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与求助者使用的感官词汇相匹配的合适语句是什么?
与求助者情感有关的情境和背景是什么?
实际的情感反映回答是?(答案P86)
3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主要内容:
主要情感: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86)
(二)求助者:有时候我真想彻底摆脱它。
1澄清: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有任何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查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作不同的反应)
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
实际的澄清回答是?(答案P88)
(三)求助者(一名15岁的高中生):我的成绩正在走下坡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失望。
1澄清: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有任何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查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作不同的反应)
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
实际的澄清回答是?(答案P89)
(四)求助者(一个四年级学生):我不想做这该死的作业。我不要学习这些数学,反正女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个。
1澄清: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有任何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查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作不同的反应)
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
实际的澄清回答是?(答案P90)
(五)求助者(一位中年男人):我对现在的身体残疾感到沮丧。我感到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做事。它不仅影响到我的工作,而且影响到我的家庭。我感到似乎我对他人没有任何作用了。
1澄清: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有任何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查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作不同的反应)
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
实际的澄清回答是?(答案P90)
(六)求助者(一位老人):公司让我退休,我不愿意。退休后我自己将做什么?我发现自己不断地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不愿意面对将来。有时候退休搞得我非常紧张,以至于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我的家人建议我来咨询。
1澄清: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有任何含糊或遗漏的信息需要检查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决定作不同的反应)
我用何种方式开始澄清反应?
实际的澄清回答是?(答案P90)
(七)求助者(6岁,一年级学生):我不喜欢学校,它不好玩。
1判断哪些是信息的认知部分,哪些是信息的情感部分。(答案P89)
(八)求助者(20岁,青年妇女):我该如何向我的男朋友开口说我要与他分手?他会很伤心的。我想我不敢告诉他。
1判断哪些是信息的认知部分,哪些是信息的情感部分。(答案P89)
(九)求助者(年轻的男子):我不能在性生活中满足我妻子,它让我很沮丧。
1判断哪些是信息的认知部分,哪些是信息的情感部分。(答案P90)
(十)求助者(一名循规蹈矩的男人):这个地方是个陷阱,我似乎永远被困在这里。如果我不在这里,我会感到好得多。
1判断哪些是信息的认知部分,哪些是信息的情感部分。(答案P90)
(十一)求助者:我知道整天坐着或躺在床上并不能消除我的抑郁情绪。
1释义:
她对我说了些什么?
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应使用什么释义的语句?
实际的释义回答是?(答案P90-91)
(十二)求助者(一名40岁的亚裔美国女人)[说话声音单调]:我该如何告诉我丈夫我想与他离婚?他会认为我疯了。我想我不敢告诉他。
1释义:
她对我说了些什么?
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应使用什么释义的语句?
实际的释义回答是?(答案P91-92)
(十三)求助者(一名中年研究生)[语调平缓、单调]:对我来说,这段时间安排实在是艰难,要工作,要坚持研究生学习,还要花时间与家人在一起。我不断告诉自己,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有一天是会慢下来的。
1释义:
她对我说了些什么?
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应使用什么释义的语句?
实际的释义回答是?(答案P92)
(十四)求助者(30岁的妇女)[语调平缓,音调和节奏都没有多少变化]:我和我丈夫总是就如何管教孩子发生争吵。他说我总是干扰他的纪律——我想他对孩子们太严厉了。
1释义:
她对我说了些什么?
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应使用什么释义的语句?
实际的释义回答是?(答案P93)
(十五)求助者(6岁的男孩)[语音缓慢柔和,眼睑下垂]:我不希望我有妹妹。我知道我父母会爱她胜过爱我。
1释义:
她对我说了些什么?
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应使用什么释义的语句?
实际的释义回答是?(答案P93)
(十六)求助者(一名大学生)[语调平缓,节奏缓慢,很少变化]:我曾经对我的家人说过,我不能与其他眼睛好的学生竞争。我不能克服我的眼盲残疾。我告诉他们,落后和表现差是很自然的事。
1释义:
她对我说了些什么?
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
应使用什么释义的语句?
实际的释义回答是?(答案P93)
(十七)求助者:我已经尝试同我父亲和谐相处,但的确行不通。他对我太严厉了。
1与求助者共情,并大致判断是在什么水平。(答案P95)
(十八)求助者(一位中年男人)[大声、激动、高声地说着,拳头紧握]:你不能想象,当我发现妻子欺骗我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我眼睛都冒火了!我应怎样做?以同样的方式扯平?离开她?我不能确定。
1情感反映:
求助者使用了什么情感词汇?
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语言行为暗示了什么情感?
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与求助者使用的感官词汇相匹配的合适语句是什么?
与求助者情感有关的情境和背景是什么?
实际的情感反映回答是?(答案P98)
(十九)求助者(50岁,刚失业的钢铁工人)[用大声的、批评的声音说,愤怒地、双眉紧锁地抱怨,眼睛盯着天花板]:瞧,我现在能做什么?我已失业一年多了,没有钱,没有工作,还要负担家庭。我的知识和技能就这样被废掉了。
1情感反映:
求助者使用了什么情感词汇?
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语言行为暗示了什么情感?
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与求助者使用的感官词汇相匹配的合适语句是什么?
与求助者情感有关的情境和背景是什么?
实际的情感反映回答是?(答案P99)
(二十)求助者(8岁女孩)[语调平稳,慎重选词,来回两边看,紧闭双唇,红着脸]:我不喜欢再呆在家里。我希望与我的朋友及她的父母住在一起。我告诉我母亲说,说不一定哪一天我就会离开。但是她根本不听我。
1情感反映:
求助者使用了什么情感词汇?
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语言行为暗示了什么情感?
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与求助者使用的感官词汇相匹配的合适语句是什么?
与求助者情感有关的情境和背景是什么?
实际的情感反映回答是?(答案P100)
(二十一)求助者(接受婚姻治疗的中年男人)[眼睛下垂,声音低沉]:据我所知,自从去年我妻子重新工作后,我们的婚姻就变味了。她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超过与我在一起的时间。
1情感反映:
求助者使用了什么情感词汇?
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语言行为暗示了什么情感?
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与求助者使用的感官词汇相匹配的合适语句是什么?
与求助者情感有关的情境和背景是什么?
实际的情感反映回答是?(答案P100)
(二十二)求助者(一位青少年)[粗哑而高声地说]:看,学校中有那么多该死的规定。我要离开这该死的地方。我看这地方是肮脏的。
1情感反映:
求助者使用了什么情感词汇?
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语言行为暗示了什么情感?
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与求助者使用的感官词汇相匹配的合适语句是什么?
与求助者情感有关的情境和背景是什么?
实际的情感反映回答是?(答案P100)
(二十三)求助者(美国医学院的土著民族学生):我一生中都在想着我会成为一个医生,并回家从事医疗事业。现在我离开了家,我变得不那么确定。我仍然感到有强大的力量在把我往回拉。我不想让族人们失望,但我又觉得外面的世界有太多新的东西吸引我去探索。
1总结(将求助者信息中相联系的多个元素的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0)
(二十四)求助者(35岁的男人):我们离婚的原因之一是她总是向我提出要求,我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不字;我总是退让。我想对我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是很困难的。
1总结(识别主题的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0-101)
(二十五)求助者(年轻的女士):多么可怕的一个星期!执水器坏了,狗丢了,钱包被人偷了,汽车的油用光了,最糟糕的是我体重加了2公斤。我忍受不了了,好像坏事全都压到我身上了。
1总结(调整咨询节奏和提供聚焦的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1)
(二十六)求助者(努力戒酒的中年男人,在前三咨询中,他告诉你酗酒正在毁掉家庭生活,但是他戒不掉,因为喝酒让他感觉很好,帮助他减轻工作压力)[语调低而弱,沮丧的眼神,弯腰驼背]:我知道喝酒并不是长久之计,它解决不了我的问题,而且也帮不了我的家庭。我妻子威胁说要离开我,这我都知道。但我就是离不开酒,喝酒让我得到了解脱。
1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主要内容:
主要情感: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1)
(二十七)求助者(10的女孩)。咨询开始时[低而弱的声音,眼含泪花]: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父母不再住在一起。我不责怪任何人,但它让我感到困惑。咨询进行中:我希望他们能在一起。我想我似乎感到,他们不在一起和争吵太多都是因为我。可能我是他们不能住在一起的原因。
1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主要内容:
主要情感: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2)
(二十八)求助者(因为妻子不幸福而责备自己的30岁男人)[低而弱地说,低垂的眼神]:从根本上说,我为娶她而感到内疚,因为当时结婚不是为了爱,而只是为了省事。我觉得我把她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同时我觉得对她要负责。
1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主要内容:
主要情感: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3)
(二十九)求助者(关注有孩子后生活质量提高的35岁女人)[激动、高声地说]:我从没想过我感觉这么好,我曾认为做母亲是无聊和非常困难的,然而并不是这样。它令人兴奋和轻而易举,使我觉得做任何事都值得。
1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主要内容:
主要情感: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3)
(三十)求助者(关心与男士建立关系、寻求兴奋和稳定关系的27岁女士)。第一次咨询[明亮的眼睛,脸充满活力,声音高昂]: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不断地与许多男人约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已婚的。我感觉好极了,因为这对我来说没有过大的压力。第四次咨询[软弱的声音,眼神悲伤]:我不再感到那么好了,那也不再是很有趣的事。现在我认为自己在生活中缺少了责任和稳定的关系。
1总结:
求助者告诉了我什么?
主要内容:
主要情感:
就主题和模式而言,求助者不断重复的是什么?
实际总结回答是?(答案P102)
完整的共情包括三种成分:
一、情感共鸣:对他者的适切情感反应。
二、认知理解:采用他者观点的认知能力。
三、调节机制:人我分际的能力。
共情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语言的,我们每天在练习、实践,好像大家都很会似的。另一个比较困难的是非语言的层次,要不时地、着重于讲究此时此地的同调凝视。
双方要能共同关注在同一件事情上,不见得是眼泪,不见得是微笑。换句话说,你必须凭借直觉,好好的发挥,当下你要关注的是什么?别人是什么状态?
共情的过程是可以再加以细分的,从认同(Identification)、并入 (Incorporation)前两者开始,就是同情;感同身受,痛他的痛,笑他的笑,吃他的辣椒;我感觉到你在生气,你生气我比你还生气,就是这同情。
其他方面:
后两者则是,回响 (Reverberation)、隔绝(Detachment),就是共情的境界了;当看到别人不舒服、满脸不高兴的时候,怎么响应?担心能不能了解别人的状态,要透过自己的感受去反映他人的感受,是必须掌握人我分际的。
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扩展资料:
共情,是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他人的情绪的能力。你的共情能力越高,说明你越能对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有先天遗传成分,也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注意事项:
1、咨询师视角需要转变,务必要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3、表达共情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该适度,才能恰到好处。
5、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一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6、表达共情还应善于使用躯体语言,注重姿势、目光、 声音、语调等表达。
7、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特征。
8、咨询师应不断验证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共情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是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共情是一种能力,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罗杰斯:“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 即《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即《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举个例子。你坐在公共汽车上,这时上来一位老人或者一位孕妇或者一位幼儿,他们走到你的座位旁站住了,这时你会感觉不安吗,会有不忍吗?如果有,那么你就已经具备了共情的能力。如果见到他们你就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让座,那么,你不仅具备了共情的能力,而且已经养成了利他的习惯。
共情往往和情商有关。朋友和你说 “我今天去药店拿药看到一条爆炸性新闻。”,你怎么回答?
A:“什么新闻?快讲讲!”
B:你怎么去药店了,哪里不舒服?
C:我今天忙一天,好累啊。
共情能力的强弱显示在情商层次中,一阶:只倾听自己的感觉;二阶:开始表达自己的感觉。同时不同的人会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情商外在表现;三阶:开始倾听他人的感觉。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四阶:用体谅来回应他人的感觉。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
因此,倾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这就是共情。
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反应技术包括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
心理辅导简介
心理健康辅导是情感导师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心理辅导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辅导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心理辅导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心理辅导基本模式的确立是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心理辅导模式的分类会因为不同学派的理论、不同技术、不同的服务对象而有所不同。
根据在心理辅导中采取的技术和理论可以划分为:个人中心辅导模式、心理分析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交互分析治疗模式等。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
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五步十术:
第一步:建立关系(核心技术:倾听与共情);
第二步:信息搜集(核心技术:提问和聚焦);
第三步:制定方案(核心技术:评估与鼓励);
第四步:促进行动(核心技术:重建与沟通);
第五步:总结回顾(核心技术:总结与迁移)。
共情反应水平分五级:
水平一:安慰、否定、建议、问题
水平二:内容反应
水平三:情感反应
水平四:理解、引导、看到期待、承担责任
水平五:方向和行动
案例分析:
求助者:我和我妈简直没法相处,她对我不是指责就是挑剔。
咨询师:
水平一:爱的表达就会说,我妈也是,老人都是差不多。
水平二:我听到你说你妈没法相处,对你不是指责就是挑剔。
水平三:我听到你说你妈妈没法相处,对你不是指责就是挑剔,这让你感到郁闷沮丧。
水平四:我听到你说你妈妈没法相处,对你不是指责就是挑剔,这让你感到郁闷沮丧,你是希望与妈妈关系好些。
水平五:我听到你说你和你妈妈没法相处,对你不是指责就是挑剔,这让你感到郁闷沮丧,你是希望与妈妈关系好些,在和你妈妈相处中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很融洽爱的?
做到对情绪的共情需要:(1)掌握好语气语调,(2)重复词语(3)运用想象力去感受来访者的感受,(4)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5)用词简洁
肯定的句式:
第一,我听到我听懂你讲的什么内容。
第二,你讲的对,有道理,我可以理解。
第三,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很自然的。
第四,如果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如此,我听起来你这样的反应很激烈,我想这件事对你一定很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