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介绍,第1张

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 》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流传至今。其在隋朝时期的合本(包括了 《素问》和《灵枢》)由杨上善整理为《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 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 论 上 建 立 了 中 医 学 上 的 “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 、 “ 脉 象 学 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 “病症”、 “诊法”、 论治及“养生学”、 “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 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基本介绍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 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 总结。它的问世方以智简介,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 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 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 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 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 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 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黄帝内经》 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 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 总而言之, 《黄帝内经》 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 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因此, 《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 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书中所言非虚。

创作背景 如前所述,《黄帝内经》既非一时之作,亦非自一人之手,而是战国以前的1/6许许多多的医学著作的总结。这不仅可以从《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这一 点得到证明,而且也可以从《黄帝内经》引用了大量的古文献及《素问》、《灵 枢》互引、各篇互引等现象上得到证明。 《黄帝内经》所引的古文献大约有 50 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 留者有《逆顺五体》、《禁服》、《脉度》、《本藏》、《外揣》、《五色》、 《玉机》、《九针之论》、《热论》、《诊经》、《终始》、《经脉》、《天元 纪》、《气交变》、《天元正纪》、《针经》等 16 种;仅保存零星佚文者,有 《刺法》、《本病》、《明堂》、《上经》、《下经》、《大要》、《脉法》、 《脉要》等 8 种;仅有书名者,有《揆度》、 《奇恒》、 《奇恒之势》、 《比类》、 《金匮》、 《从容》、 《五中》、 《五过》、 《四德》、 《上下经》、 《六十首》、 《脉变》、《经脉上下篇》、《上下篇》、《针论》、《阴阳》、《阴阳传》、 《阴阳之论》、《阴阳十二官相使》、《太始天元册》、《天元册》等 29 种。 至于用 “ 经言 ” 、 “ 经论 ” 、 “ 论言 ” 或 “故曰……”、 “所谓……” 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亦复不少。

正是由于上述情况,我们才说《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我国上古医学的第一 次总结,《黄帝内经》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成书考略 古人对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一)成书于先秦、 战国之时。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有宋代的邵雍, 明代桑悦、 方以智,清代魏荔彤等。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以为《素 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 于上古。” (二)成书于虞国、秦汉之间。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程颢、司马光等。他 们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 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到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 定了这一说法。斗中说《素问》“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 传达旧闻,著之竹帛。”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 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 (三)成书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玻所著的《七修类稿》认为《素问》“ 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则黄帝时末世邪又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由 仪狄是生其前面彼时人已皆伪邪《脉要精微论》中罗裹雄黄,《禁服篇》中欲 血而受,则罗与欲血皆汉时事邪予故以为岐黄问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

在这 里,朗玻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 《素河》产生于西汉时期。 对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古人的看法主要就有这些。然而研究并没有到 此结束,当代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他们通过对《内经》和《周礼》及 《史记·扁鹊仓公传》的对比,说明三者在学术思想上的一致性,并通过2/6对《素问》文学 结构的分析, 说明这一部分出自于先秦而不可能迟于扁鹊。 并通过分析前人 的成说和大论的内容, 认定这一部分内容出自于战国至东汉之间, 而且经过多数 医家汇集而成。至于《灵柩》,作者先通过对其书的真伪的分析,判定《灵柩》 与《针经》实即一书,而后又得出结论,“《灵柩》和《素问》一样,基 本上是成书于战国时代,只是个别的篇卷,掺入了汉代的东西,因而它亦并不是 成于某一人之手,”至于《素问遗篇》,则属伪书,其时代不出于唐宋之 间。 还有人认为《黄帝内经》所包含的篇章,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同时完成于一个 短时间内,而是由许多医家和学者写成于不同时期。 《内经》中的篇章既有写成 于战国时期,又有成于秦、汉甚至更后。

究其论据有五:其一,《素问》的有些 篇章用干支来表示时间, 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以后的事。 其二, 《素问· 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 ”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其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 《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其四,与 1973 年长沙马王堆 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 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 年安 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 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 西汉更早。其五,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现在方以智简介,《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这一点已有不少人予以肯定。至于要 确定具体的成书年代,就现在来看远非易事。3/64/65/66/6

分为灵枢和苏文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也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一。

是综合性的医疗工作。在黄老家的理论中,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疾病、诊疗、养生、运气等理论都是建立起来的。本书从整体的角度论述医学,提出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其基本信息来源于中国古代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是我国影响较大的医学著作,为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诊疗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医学始祖。

名称的来源

包含四部中医经典,包括《上海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和《黄帝内经》。列在《医经》中。

所谓“医学经典”,就是阐明医学理论的著作,如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因为它的重要性,它被称为“北京”。古人把有一定规律的、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为“经”,如儒家的六经、老子的道德经、朴素的三字经等。之所以称之为《内经》,并不是《韩曙文怡志季芳略》、王九大《医经》中的“五与阳”,也不是《经方》中的“内在即处世之道”,而是相对于“外”而言的。类似于《汉诗内传》《汉诗外传》《春秋内传》《春秋外传》《庄子内外著述》《韩非子内存外存》等。但《神仙》以及扁鹊和白石的佛经都已丢失。

写作时间

《钟芳》又称《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古籍之一,也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相传是黄帝因以为名而造。但后人意识到,这部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中国历代医家继承、补充、发展、创造的。正如《苏文注》所指出的,“黄帝”这一称谓意在追根溯源,祭拜起源,从而说明了中国医学文化的早期发展。这不是一时之言,也不是一个人之手。

的写法,古人主要有三种观点:

先秦时期

晋代皇甫谧、宋代林逋、高宝衡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像《内经》这样的科学巨著,离不开圣贤的智慧,离不开开明的圣贤,所以必须由黄帝来完成。

战国时期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邵雍、程颢、司马光。明代的朱、桑岳,清代的方以智、方孝孺和是平等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战国时期的《井磊》和《黄帝外经》有很多相似之处,证明这两部书是同一时代、同一思想体系的著作。其次,《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与《内经》相似,但更简单,更原始。但是《淮南子修吾训》的医学理论比《黄帝内经》的更先进。因此可以推断《黄帝内经》应该是扁鹊到臧宫的作品,也就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最后,以《黄帝内经苏文》的体例为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先秦时期的文本多为韵文,而苏语的文本尤其富有韵文。

清代的《李周》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说法,因为《史记扁鹊列传》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地位很高,这种说法也被很多人接受。

西汉

明代郎英从夏酿酒的传说和汉代“罗”的证据推断出它起源于西汉。

现代中医专家23],吴24]其他人也持这种观点。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黄帝内经苏文》本书约20万字,可以说是2000多年前的杰作。写这种医书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在战国时期是不可能的,当时有几年的战争和七个王国。只是到了西汉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医生编纂医书提供了现实条件。二、西汉初年的淮南王刘安在《史记臧宫列传》年说:“世俗之人尊古轻今。所以,那些道教徒在进入这个理论之前,一定要记住神农和黄帝。与“黄老学派”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的密切关系,也为这部书是在西汉“黄老学派”全盛时期才完成的提供了佐证。三、西汉司马迁在《黄帝内经苏文》年记载,他的老师恭城杨青教给他的十本医书中,没有《黄帝内经》年西汉初年的名医。这足以证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是西汉以前写的。

从上面的观点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四库全书总目》的完成在战国时期是比较可信的。但是不能说《四库全书》和《黄帝内经》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元末明初医学专家鲁夫对此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认为《淮南子修武训》既不是一时之言,也不是一人之手。姚纪恒《黄帝内经》,姚纪恒《史记臧宫列传》,程纪恒《黄帝内经》,黄纪恒《黄帝内经》,黄纪恒《黄帝内经》都认同观点。

更科学的观点是,《苏文》不是一个作者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几个作者在很长时间内组合而成的:

首先,《灵枢》部分章节押韵较多。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2对比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内经》,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压药竹简,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如意侯墓出土的《古今伪书考辨》和《素问补正序》,可以看出《新安文献集与运气论》部分篇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其他的,

第三,《五岳集注辨序》引用的一些文献,如《内经》、《黄帝内经》,是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的作品。

4《黄帝内经》年的“千手”二字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人名,《足臂十一脉灸》年的祥符、周度等官名是曹魏时期的官名。

5《刘王潘斌》部分章节出版较晚。比如“阴阳是日月”,有句话叫“阴,正月生阳”。因此,可以认为它产生于汉武帝元年太初历法颁布之后。

6苏语有些篇章用的是干支年,而用干支年是东汉。第七卷失传已久。唐加《太一九公战盘》、《灵柩》、《黄帝内经》、《上下经》、《北都》、《苏文保全明行论》、《苏文灵兰米颠论》、《灵枢》、《苏文》从其甲子年代判断,可以断定为东汉第二年(2002年正如张仲景写《引杨达论》时引用的,绝对先于张仲景。

第七,对该书的诠释已经超越了第七十二篇和第七十三篇,《集大论》和《吴论》,宋代的刘把这两篇文章表现为一部书。可以说这两部作品都是唐宋时期的赝品。

总的来说《刘玮志大论》有段时间没写了,作者也不是一个人。这支笔应该是战国时期写的,个别章节是汉代写的。王的《气交大论》,刘的《郑午昌大论》不能叫《刘集大论》,按照惯例应该是《知真大论》。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章 藏象

《素问·六节藏象论》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素问·五藏别论》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素问·太阴阳明论》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素问·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灵枢·本神》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

《灵枢·营卫生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灵枢·决气》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调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素问·生气通天论》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玉机真藏论》

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素问·举痛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调经论》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灵枢·百病始生》

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少改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呼吸精气,气是无形的力量。(知识分子大都爱抽烟,也大都有脚气,未梢循环差丿。提高心肺功能,戒烟可以揉按大肠经的阳溪穴以增补肺气

独立守神,女人穿高跟鞋,脚后跟不着地。脚后跟不着地的状态为企。企,企盼,不踏实,追求的状态。脚后跟着地时,肾经的一支分支分到脚后跟,这里有力量时肾气就足,人的心火就能克制住,所以人的内心就很平静,这时神就能回来。当这儿不受力虚空时,心火就开始旺,人就容易失神。老年人肾气虚了,脚后跟就会疼。女性生理发育跟脚后跟有关系,(跳巴蕾的女孩胸小,冲脉从小肚子起,散布于胸中)女孩21岁前不要穿高跟鞋。含胸拔背,胸部属阴,应该是虚空的,后背属阳,应该是突起的。

天地之和,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四季分明,无大旱大涝的地方。

八风之理,天的变化为道,地的变化为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面环山,一面有出口的地方为安)根据风气的变化去找自己合适的住所。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仙反义词俗。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状态。

天恚嗔之心。恚,心里充满忿怒的状态。嗔,生气瞪大眼睛的状态。

恚嗔之心是有求于外界而出,产生出不良的情绪。不良情绪消耗精气。道家讲内求,要独立,靠自己谋生,经济上独立,精神上独立。

行不欲离于世。世,社会。做为不脱离社会。

举不欲观于俗。俗,广大劳动人民形成的朴素的生活习惯和当地风土人情有密切关系。爱好及个人修为与老百姓有区别。(身体在民间,灵魂在高处)

外不劳形于事。不会为某事把自己的身体搞的很累,筋疲力尽。

内无思想之患。思,囟门,动脑子,不及物动词。自己的心脑在循环(我思故我在)。想,互相,想别的,及物动词。脑髓化成肾精,肾精下降丹田化为肾气到心化为心神。患,心有千千结,想不通,开始是无形的存在是个念头,时间长了就气瘀了然后是有形的结。人的病大都是内在结患。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

经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狗齐,长而教敏,成而登天。

文义解释:

1“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养,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的意思是:当年黄帝,出生就有神灵,弱小时候就能说话,幼年时候顺从教育扶养,长大以后敦肃聪敏,一切有成后登天而去。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养,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一开篇便是对黄帝的介绍,并进而引出黄帝与天师歧伯的对话。关于黄帝成长史的26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含义深广,对现代人有很多的启示。

1

生而神灵

中医认为,心藏神,通神。黄帝“生而神灵”,也就是说他生来就有与天地沟通的天赋。“弱”是指“弱冠”,即二十岁之前。儒家讲三立——立德、立言、立功。立言是被当作人生的一大任务去追求和完成的。《黄帝内经》是口传心授传下来的宝藏。

黄帝“弱而能言”,说明他慧根深厚,在二十岁以前已经能够出口成章,说出一些很经典的话来。“幼而徇齐”就是指黄帝自幼跟了很多的明师求学,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所以,《黄帝内经》始终贯穿着“黄帝问于歧伯曰”,歧伯就是天师,天子的老师。

2

长而敦敏

“气沉丹田”,即“虚其心,实其腑”,也就是《易经》里的“离中虚,坎中满”。心对应离卦,离为火,所以我们常说心火。肾对应坎卦,坎为水,肾水也就是指肾精。“气沉丹田”说明丹田是实的,很重,重能生根。一阴一阳谓之道,有实就有虚,心为火,火空则明,所以要“虚其心”。

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心是空的,不被五欲六尘所蒙蔽,同时懂得藏养肾精。“敦敏”就是指心肾相交的一种好的状态,“敦”说明肾精充足,“敏”是当心处于虚静状态下而生的定慧,反应在为人处事上,就是一种敏锐。

3

成而登天

“成而登天”讲的是,黄帝在统一天下以后,到山上修行,后来天上下来一条龙,把他带到天宫,还有一些跟他修炼的人攀龙附凤,也跟着走了。听上去像是讲故事,其实说明了道家修行的功夫,黄帝已经修行到以魂魄离休,出神入化的境界。随后,《黄帝内经》还会讲到道家修行的四个境界,“真至圣贤”最高境界是真人,能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于八达之外

黄帝内经分上下两部,第1部叫《素问》,他有八十一篇,第2部叫《灵枢》,也有八十一篇合起来162篇。

一、《素问》和《灵枢》有什么讲究?

素问就是简单的一些现象描述,互联网上有一个词叫FAQ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言下之意就是对普通大众问题的一个普及性。

《素问》解答了中医对生命对天地与生命关系的一些最基本问题。相当于一本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书。

《灵枢》是指人的气和人的神灵沟通的那个节点,有点突破口,机关的意思。

《灵枢》是讲针灸穴位的书。

二、有《黄帝内经》,有没有《黄帝外经》?

其实还有一本已经失传的黄帝外经,他跟我们的黄帝内经相辅相成,黄帝内经主要讲的是道理讲法则,而皇帝外经可能还有很多的操作方法,但是黄帝外经已经失传。

三、关于《黄帝外经》的解释

古代道家写书经常把两本书分成内篇和外篇。

最有可能的是,《黄帝内经》阐述了一些中医理论,而《黄帝外经》阐述的是另外一些理论,实际上两者都可能是理论,因为能被称作金的东西,它指的是道路和方向,也就是说不是技术层面上的东西。

四、关于《黄帝外经》里的传说。

国有人说,华佗的那些高超的外科技术不是凭空掉下来的,也是师承《黄帝外经》的内容。

还有现在流传已久的整骨整形术,也应该是来自于此。

包括华佗临死前的一本书叫《青囊经》,总结他外科麻醉的药方的内容,想传给狱卒,结果那家伙不接受,他只好索火而烧之,但还留下了如何给动物做手术的部分,比如人们给鸡,猪等动物做阉割手术的方法。

现在看来这种手术非常精巧,创口小,而且感染率低,愈合还快,实际上中国的外科技术在古代华佗那儿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那我们在今天看来,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境地,其实很多东西它都是来自于黄帝内经和外经的流传,世人的潜心学习,造就的成果!

五、古代的人和天地动物植物都有沟通,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

《史记》记载,扁鹊学医学成以后能够尽见五脏症结,也就是说他有一种超人的感觉能力,凭这种感觉能力去扎针做手术,那水平就非常的高。

其实现在还有人给树扎针灸,比如树生病了,再大的躯干和分支不同的地方给它扎上针,然后她它的病就好了。

古人的智慧真的是非常的有境界,我们这个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比现在的西方人有更强烈的环球意识。

古人认为,不光所有的人是平等的,而且人动物植物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因为他们拥有同样的系统。

古代的人和天地和动物植物都有沟通,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叫神通,就是在神的层面上与他们沟通。

这个听起来有点玄学。

但我们现在回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嗯,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狗一眼,狗看你一眼,你和他的眼神就有一个交流,这绝对不是通过语言能够表达的。

读《黄帝内经》,得先读懂第一章,正所谓天真的人能得天助。

脉要精微论篇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译文尺脉两旁的内则侯于季胁部,外则侯于肾脏,内则察腹。关部脉,左臂外以侯察肝,内以侯察膈;右臂外以候察胃,内以侯察脾。寸部脉,右臂外以侯察肺,内以侯察胸;左臂外以侯察心,内侧侯于膻中。前以候察前,后以察后,上竟上,以候察胸喉之疾病;下竟下,以候察少腹、腰、股、膝、胫、足的疾病。

“中外”,即内外,此处是指病所,亦指 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表现 。“病之中外何如?”是问疾病所在部位之间或内在病变器官与外在临床表现之间与治疗上的关系。

“从内之外”,即从内到外。“调”,即前述的调气“从内之外者,调其内”,意即从内到外者,其本在内,其末在外,内为原发外为继发,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所以要“从内之外者,调其内”。张介宾注:“从内之外者,内为本…但治其本,无不愈矣。”张隐庵注:“从内之外者,内因之病而发于外也,故当调其内。”

“从外之内”,即从外到内。“治”,即治疗。“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意即疾病从外到内者,其本在外,其末在内,外是原发,内是继发。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所以要“从外之内者,治其外”。张介宾注:“从外之内者,外为本,但治其本,无不愈矣。”张隐庵注:“从外之内者,外因之病而及于内也,故当治其外。”需要指出,原文在治“内”时用“调”字,而在治“外时则用“治”字,内中有深意存焉,意即其病在内者,其病深且与全身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从全身情况考虑全面调整,所以用一“调”字。病在外者,其病浅,多属局部病变,所以文中用一“治”字。《内经》的语言极其准确,于此可见一般。

“盛”,指旺盛,此处指表现明显。“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意即病发于内而外在症状表现明显重笃者,即继发病比原发病更为突出者,此时在治疗上仍应先治其内,亦即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上来治疗继发病。张介宾注:“病虽盛于标,治必先其本而后可愈。此治疗之大法也,故日治病必求其本。”

此句之义与前句基本相同,意即病虽原发于外,但继发的全身症状表现更为突出者,此时在治疗上仍应先治其外以求本。

“中外不相及”,指疾病内外并不关联,不存在原发和继发的问题。“主病”,即本病。此句意即如果本病是独立的,不涉及原发和继发的问题时,则无所谓先治什么后治什么,直接对本病治疗即可。

本段主要论述了“ 治病求本 ”以及如何“治病求本”的问题。关于“治病求本”的原则,人所共知,但是如何求本?在认识上很不统一或日“生之本,本于阴阳”,因此认为和调阴阳就是求本。或曰:“人以胃气为本”,因此保养胃气就是求本。这些提法,虽然原则上并无错误,《内经》也均有论及,但是结合临床运用,殊嫌空泛,很难掌握,并具体化。本节在“治病求本”上特别指出了“从内之外”、“从外之内”、“中外不相及”的问题,亦即从原发和继发的角度来具体阐述什么是治病求本以及如何治病求本,言简意赅,毫不含糊,值得笔者重视并深入体会。后世注家对此节理解,仍以王冰为好。其注“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时谓:“各绝其源。”其注“从内之外而盛于外,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时谓:“皆谓先除其根属,后削其枝条也”其注“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时谓:“中外不相及,自各一病也。”可谓要言不繁画龙点睛之笔。马莳注解《内经》,少有卓识独见之处,惟对此节注解颇佳,其注云:“此言治表里之病有三法,有本标,有先后,有分主也。病有从内而之外,则内为本而外为标,有从外而之内,则外为本而内为标,皆止调其本而不必求之标也。病有从内之外而外病盛,有外之内而内病盛,皆当先治其病之为本而后调其标之病盛也。然有病在内而不及之外,病在外而不及之内,则各自为病,中外不相及,或以治内,或以治外,皆治其主病耳。”注释简明而透彻。 至于其它注家 , 或谓 : 外为外感 , 内为内伤或谓 :“ 内因之病 , 脏腑之气病也 , 外因之病 , 六*之邪也 。 ” 高明如张介宾亦以外因 、 内因 、 不内外因来解释此节 , 均有失 《 内经 》 原义 , 于此亦可见治学之难也 。

原文

详解

“火热”,即高热。“恶寒”,即怕冷。“火热复恶寒”,指 临床上的高热恶寒或寒热往来 。

此句直译之,即上述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等证状与疟疾相似,如疟而非疟。于此说明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等症状,多种热病均可发生,并不是疟疾所独有的临床表现。张介宾注:“凡病寒热,多由外感,然有不因风寒而火热内盛者,亦为恶寒发热,其作有期,状虽似疟而实非疟证。”即属此义。

“一日发”,即每天发作一次。“间数日发”,即间隔一天、两天或几天时间,反复发作。

以下是解释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间时发作的发病机理。“胜复之气”,即胜气与复气。关于胜复,前文已经作过详细解释和讨论,质言之,胜复之气,是一种自然调节现象。“会遇之时有多少”,即胜气与复气会合的时间有多有少。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之后而出现的发热恶寒现象,实质上是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一种表现,发热恶寒,意味着邪气偏胜,亦即胜气此时在临床表现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正邪斗争中或者正气战胜了邪气或者迫使邪气暂时受到了抑制,因而发热恶寒也就停止发作。这种情况意味着正邪相争暂时休止,亦即复气此时在临床表现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胜复之气相互作用,亦即正邪相争。其结果有二:一是邪气被彻底打败,疾病治愈;一是邪气暂时受到抑制,但不久又卷土重来,正邪之间再度遭遇,又出现发热恶寒症状,如果正邪往复相争,那就会出现间日作或间数日作的临床表现。这也就是《素问·疟论》中所谓“卫气集,则复病也。”“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由于在邪气再燃过程中有早有晚,因而与正气相会的时间也就有多有少,所以发热恶寒也就有一日发,或间数日发的不同。正邪交争的过程,也就是胜复的过程。因此原文在回答前句“火热复恶寒,发热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时,便以“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作了回答。

此以下是解释寒热发作时间远近的原因及病理机转。“阴气”,此处指邪气。“阳气”,此处指正气。前已述及,寒热的发生是人体正邪相争的一种外在表现。正邪相争必须是在正气比较旺盛的时候,亦即正邪之间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阴气多而阳气少”,说明邪气偏胜,正气尚无力相争,必须到正气有力抗邪时才能相争,因此其发日远,需要间日或间数日才能发作。中医认为寒热之发作日远者,属于阴证,示病重、病深。《伤寒论》谓:“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亦属此义。

此句与上句相互对应,“阳气多而阴气少”说明正气偏胜,随时均有力量与邪气相争,人身之卫气日行全身一周,日一夜复会于手太阴,所以其发日近,每日一作。

“薄”,此处作交争解。“胜复相薄”,意即上述症状的发生是胜气与复气相争,亦即正邪相争的表现。“盛”,指邪气盛。“衰,指正气衰。“节”,指节制,此处亦可作为决定来解。“盛衰之节”,意即上述症状出现之所以有远有近,是由正气与邪气之间力量对比所决定的。

“疟”,即疟疾。“同法”,即同理。“疟亦同法”,意即此处虽然讲的是“如疟”。而非疟,但是疟疾的临床特点也是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间日或间数日发作,因此,疟疾的病机与此基本相同。“疟亦同法一语,说明了中医临床上虽然也有辨病和辨证的不同,但是辨证是主要的, 于此也可看出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上居于根本地位 。

原文·

详解

“论”,即前述经文有关论述。“治寒以热”,即治寒证用热药,“治热以寒”,即治热证用寒药。

“方士”,指医生。“绳墨”,即木工制作木器所用的墨线,此处以喻标准。“更”改变。此句是承上句而言,意即一般说来,疾病分寒热虚实,治疗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是医生不能随意更改的治疗原则。

此句是承上句言。“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意即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热证,但用寒凉药治疗并不能退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意即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寒证,但用温热药治疗并不能祛寒。“二者皆在”,是说原来的热证或寒证,仍然存在“新病复起”,是说反而增加了新的疾病。这是对上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提出质疑和反问,以此说明上述治疗原则并非绝对完善。

以下是对上述质疑的具体回答。本句中的“寒”字是指寒凉药物。“热”字,是指临床表现。“阴”,指阴证。“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意即热证在辨证上一般均属于阳证,“热者寒之”,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用寒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寒之而热”,亦即用寒凉药物治疗无效,热证仍然存在时,则要考虑该证是否真正属于热证。

因为热证的发生,可以是真热,但也可以是真寒假热,还可以是阴虚内热;可以是阳证,但也可以是阴极似阳或阴盛格阳,还可以是阴虚阳旺。由于如此,所以临床上对于阳证而按阳证处理无效时,便应该从阴的方面来考虑。其属于真寒假热、阴盛格阳者,不但在治疗上不能用寒药而且还要用温药才能取效。其属于阴虚内热者,由于苦寒而易化燥伤阴,所以也不宜再用苦寒药而要用甘寒、咸寒类以养阴补阴才能奏效。这就是“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丰富内涵。

本句中的“热”字,是指温热药物。“寒字是指临床表现。“阳”,指阳证。“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意即寒证一般在辨证上均属于阴证。“寒者温之”,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用温热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如果“热之而寒”,亦即用温热药物治疗无效,寒证仍然存在时,则要考虑该证是否真正属于寒证。因为寒证的发生,可以是真寒,但也可以是真热假寒,可以是热郁于里,热深厥深;可以是阴证,但也可以是阳极似阴或阳盛格阴,还可以由于阴竭阳脱。由于如此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阴证而按阴证处理无效时,便应该从阳的方面来考虑。其属于真热假寒、阳盛格阴者,不但在治疗上不能用温热药而且必须用清热甚至攻下药才能有效。这就是《伤寒论》中所谓的:“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其属于阴竭阳脱者,由于温热可以伤阴,所以在治疗上也不能单用温热药而要用救阴、补阴或气阴两补的药物才能奏效。这也就是《温病条辨》中所谓:“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儋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这就是“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丰富内涵。

“属”,是指各种临床表现它本身应有的真正归属“求其属”,就是要求在临床上认真分析病机,找出各种临床表现真正的归属。这些临床表现在病位上属于五脏中的何脏?孰为主?孰为次?孰为原发?孰为继发?在定性上寒热虚实谁孰?孰为主?孰为次?孰为原发?孰为继发?一句话加以总结就是前文中所述的:“必先五胜”,“治病求本”。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求其属”。

“服”,指服药。“寒”,指寒凉药物,亦指寒证的临床表现“热”指温热药物,亦指热证的临床表现。此句承上句言,是问前述的热证服寒药而无效,寒证服热药而无效的道理何在。

“王”,同旺,此处是指表面现象。“反”,指相反的结果。此句是回答上句的问话,意即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的原因,是只看到疾病的表面现象,未认真地作病机分析,未求其属,治标而未治本,所以就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

这是承上句进一步提问。“不治王而然者何也?”直译之,即已经做到了“求其属”,并不是只治表面症状,但是有时也仍然无效,这是为什么?

这是回答上句。“属”,即五味之所属。质言之亦即药物和食物都有它的归经,亦即它们各有其发生作用的部位。“不治五味属”,意即虽然在定性上作到了“求其属”,但在定位上未“求其属”,或者在药物治疗上未“求其属”,没有注意到药物应有的归经,所以虽然诊断无误,但是治疗上却仍然无效,适得其反,服寒反热,服热反寒。因为尽管同属热证,肺热与肝热不同;同一寒证,心寒与肺寒各异。用温肺的药去温肾,用清胃的药去清肝,其治疗无效是必然的。

上文谈到了药物归经的问题,所以下文就谈药物的归经情况。“五味”,指药物或食物。“五味入胃”,即药物或食物进入人体以后“喜攻”,即主要作用部位。“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直译之,亦即药物或食物进入人体后,各有其主要的作用部位,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归经”。“攻”字,有攻邪之义,此处有治疗作用的涵义。现在有人提出,此句中的“攻”字有误,断句也有问题,主张改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把“攻”字改为“故”字,读如:“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仍以“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为好。

这是具体说明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归经情况。关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问题,《内经》中论述很多。七篇大论中亦曾多次涉及《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成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与此处文字义同。其实五味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还很复杂,五味的作用和作用部位也还不是如上述那样简单关于这方面,《素问·脏气法时论》论述颇详,笔者在前面五脏补泻用药中也曾详解过,读者可自行参看有关篇章。

“久”,指长期服用或偏食。“增气”,即产生偏胜之气。“物化”,即物质变化。“常”,即正常规律或必然现象。“”,即短命,此处指发生疾病,失去健康。此句是承上句“五味所入”而言。全句意即在治疗或饮食上,如果长期服用某一种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则必然会导致人体之气发生偏胜现象。如果人体气机长期处于偏胜状态,则必然会发生疾病,失去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殃。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凑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一段文字,明确地指出了五味过用与人体健康及寿天之间的关系,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值得笔者加以高度重视。

本段是对前文病机十九条一段基本精神的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全段以问答形式,逐步深入加以讨论,层次井然,系统而全面,是《内经》中相当精采的一段文字。

(1)首先肯定了“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的一般治疗原则。这就是原文所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2)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简单的“治热以寒”、“治寒以热还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不能做到十全。有时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是原文指出的:“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这和病机十九条一段所述“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的精神完全一致。

(3)如何才能提高疗效,本段提出了“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的治疗原则。这是对病机十九条“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进一步阐述和补充。

(4)为了说明服寒反热和服热反寒的道理本节提出了“治其王气,是以反也”的问题。这也是对病机十九条中所述“未能十全”的原因作进一步的说理和补充。

(5)除上述而外,本段还比较突出地提出了药食性味归经与疗效的关系问题,认为辨证尽管无误,但不重视药物性味归经,其结果和辨证错误一样,同属无效。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不治五味属也。”这是病机十九条中没有论及的内容,是对前文的重大补充。

(6)本段还提到了长期服用同一性味的药物和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这也是病机十九条中没有论及的内容,因而也是对前文的重大补充。

据上所述可以看出,本段与前述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论证了病机十九条的基本内容,同时又作了很多重大的补充因此可以作为是病机十九条的姊妹章节。笔者在学习研究中医病机学说时,应注意前后参照,综合分析。这样就必然会有助于笔者对《内经》病机学说的深入认识和领会。

笔者在反复学习该段经文时,深为其义理之精深,论述之严密而赞叹不已,同时也对许多注家未能阐明其义而深感遗憾。尤其是对“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以及“治其王气,是以反也”等重要论点的注解上,言不及义者居多。因此在详解此段文字时,未尽从注家,主要提出笔者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与读者交流并就正于读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19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