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手打,个人经验
要用气息唱歌。用气息唱歌绝对不是让你像美声那样把口腔极度打开,而是使你的本嗓的声音变得圆润悦耳,而不是干巴巴的下水道声音。
活用共鸣。当你在低音区用好喉咙与胸腔的共鸣,高音区用好鼻腔和头腔的共鸣时,一首歌从头到尾下来就有了音色的变化,整首歌不单调。
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与艺术修养。多阅读,多思考,做一个心平气和,包容他人的人。(拿如日中天的许嵩徐良来说,他们很多歌确实挺好听,但好听的是歌曲本身,以及那种调调,他们本人的唱功是一团稀烂的)——当你能以客观角度来进行理性判断,而不是因为个人喜好或者盲目跟风而去评价其他歌手时,你就已经具备了一个不错的道德修养。然后以此为基础,重新认识那些好歌。到那时候,你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也许有人认为,一首歌的情感必须要有类似的经历,才能唱出那种味道。我认为这是扯淡。人的品味,气度,修养是通过歌声表达出来的。如果唱歌的人是个粗鄙无礼的人,那么就算给他一首再悲伤的情歌,他也只能唱出非主流的味道。
歌曲是一种艺术,流传了上千年,经常唱歌对养生有帮助,具体的好处有以下几个。
1能够让人更开心。
很多人都应该已经发现了,唱歌明显能让人更开心。人的身体也是受心理状态影响的,当心理状态每天不开心消极的时候,也会使人的体质减弱,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体更容易患病,特别是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但是唱歌却能够舒缓人的心理,让人的心理变得积极起来。据研究表明,唱歌还能够抗抑郁,减少人所受到的压力。
2唱歌也相当于在做运动。
当人唱歌的时候,需要用到脸部肌肉,还需要用到腹部肌肉,大多数的时候还需要身体胳膊腿的相互协调,其实这本身就是在做运动,所以说唱歌也有运动的效果,能够增强人的体质,锻炼人的体魄,让人的精神看起来更光彩。一个经常唱歌的人身体也会更健康,心态也会更积极,这些都是唱歌的积极影响。
3唱歌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
当人经常唱歌的时候,会更加的自信,更加乐于跟别的人进行相处。这样有助于自己扩展朋友圈,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心情更愉悦。除此之外,唱歌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那是因为当人体压力过大时,唱歌能够让心情感觉更轻松,有助于释放人体的压力。
而且据科学研究表明,当人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是大脑会生成脑内激素,它能够使大脑和身心感觉更加的愉快,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1、唱歌有利于扩大肺活量
唱歌与练声均能扩大肺活量,提高呼吸功能。据统计,一般成年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而歌唱家的肺活量常在4000毫升左右。所以唱歌是一种提高呼吸功能的好办法。
2、缓解便秘。
唱歌时利用腹式呼吸法锻炼腹肌,亦可刺激大肠的蠕动,如果你慢性便秘,不如多唱歌。另外,肺主皮毛(皮肤和毛发),歌唱可以促进深呼吸,使肺经更通畅,增强了肺部功能,可使肤色、肤质更理想,也有利于毛发生长润泽。
3、唱歌具有特定的健身治病功能
唱歌是有节奏的体内按摩,唱歌能冲开人体横膈膜,这种内部的循环按摩,是任何一项运动都代替不了的。唱偏低音的歌曲,可以使血压安定;唱快节奏的歌曲可以使你身心愉悦。
4、增强记忆力
一首歌要唱得好,必须要完全记得住歌词和歌曲。你看歌手在台上献艺时,他脑子里回旋的是行云流水般的歌曲和优美动听的歌词。这样他才能进入歌的意境之中,抒发出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并使听众得到共鸣。所以,歌唱可以集中思想、增强记忆力。
5、减肥收肚——燃烧中性脂肪
歌唱可以促进新陈谢,结实腹部肌肉;同时当体内脂肪开始燃烧时,最先燃烧的便是中性脂肪,而唱歌正好可以助其燃烧,帮助你变成纤瘦美人,再加上载歌载舞的效果,唱完一首歌,所减掉的脂肪相当可观。
6、锻炼身体
唱歌是另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唱一首歌如跑一百公尺 如果唱歌的方法正确,充分利用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和内脏,可以消耗大量体能,也就是说同做了运动一样。
7、提高艺术修养和提升气质,陶冶情操
歌唱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艺术素质和修养,使人感情丰富,心绪平和。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学唱国内外优秀的歌曲对于思想道德的修养,性格情操的熏陶,都有积极作用。
8、歌唱有助于情感的通畅,让你忘却烦恼,舒缓情绪
在全身心投入唱歌之时,可使你忘却烦恼,心理达到相对平衡,还可调节情绪,把疲劳唱走。专家认为:情志调养是很难的,建议大家要多唱歌。
9、音乐调适心情,可以消除你的孤独恐慌
人都有交往的需要,特别是退休在家的人,害怕孤独。对唱歌有共同的爱好,可以把兴趣相同的人聚集起来,是一种很好的交友方式,大家可以在一起探讨音乐、交流生活感悟,寻求快乐之道,这是人生之美事。
10、音乐调适心情,也可以消除你的孤独恐慌,美妙的音乐,美好的歌曲,可以和谐、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音乐和歌唱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乐感至关重要。因为有了好的乐感,对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关于怎样培养乐感相关资料。
一、必须做到“三多”
(1)“多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通过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多听古今中外的音乐,从中得到艺术熏染,增进知识,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乐感。在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中,也应随时渗透“技巧”和美感的因素。举例说,初学学习 唱歌 者,当练习一个慢速度的四拍时值的音符,如“由强渐弱”、“由弱渐强”、“由强突弱”、“渐弱渐强”、“渐强又渐弱”、“连续断单或圆滑音”音色上有刚有柔,感情上有放有藏等变化,而不是简单地只把四拍唱足或奏足就完事。
(2)“多看”。看DVD中的名家的表演。通过看歌唱家、歌剧演唱家的表演,积极的感受他们的唱和演,可以提高自己的歌唱感觉和歌唱意识。戏曲演唱名家的“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等这些戏曲中程式化功夫都是在一定的锣鼓点中完成的,经常看他们表演,会使自己从他们那一招一式的表演中看出门道,把歌曲中的拍节音型变成自己的心理律动,从而有机的提高歌唱感觉。
(3)“多思考”。就是要做有心人。平时把音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有条件时不忘多听、多看、多记录自己的感受。在多听多看的过程中,如果对美的声音及音色形成了一定的内心听觉和要求,这将直接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一旦有了正确的美的概念,他们就会去追求。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二、必须加强视唱练耳的教学
视唱是视唱练耳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听觉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是独立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
(1)可从节奏入手过渡到视唱。节奏相对来说比视唱要好掌握。可抓住这一特点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在视唱中先掌握好节奏,再过渡到视唱,这样学生较容易掌握。
(2)从唱准单音过渡到旋律。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会听,而且要会唱。唱和听缺一不可。可先唱准音阶,然后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中更好的把握每个音的音准。其次让学生通过听辩单音,对音高、音准进行识记和巩固练习,把所听的旋律记下来进行视唱,这样听唱兼顾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音准的掌握。
(3)可从律动方面着手。学生的特点是好动,遇到较难的节奏,先进行律动的训练再过渡到演唱,这样迎合了学生的特点,他们会立即感到容易并很快能贴切地表达出来。那些乐感较差的学生,大多数并不是无可救药的,正确引导他们借助于自身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不失为一个有效地提高音乐感觉的举措。
三、必须重视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力就是要以准确的节奏、恰当的力度和速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例如我教《在老师身边》一曲时,先让六年级学生回忆刚进学校时的情景,以及这六年来的一些难忘的事,点点滴滴勾起了同学们心底里对学校、老师、同学的依依不舍之情,音乐成为沟通的桥梁。可以说,这首歌曲无论是节奏还是音调都是很难掌握的,但学生唱来却是丝毫不差,似乎音乐就是从他们心里直接流淌出来的。而在我听来那如天籁般的歌声却正是由真实的、感人的情感所支撑的。就在我们师生作合作表演唱时,我发现许多孩子的眼睛里晶莹透亮,连平时专门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在专注地演唱着,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像在说:“老师,谢谢您!”在《解读》中提到:“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心灵萌发美的种子。”有了“情”,“声”自然就美;而在学生聆听到自己优美的声音后内心的愉悦激发起了他们更多的表现欲,在学生表现音乐美的同时,音乐“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也早已深深植根在心中了。
总之,音乐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反复练习和各方面汲取“营养”。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培养音乐感,没有一定的听觉与体验的积累,就很难真正的去倾听,欣赏。我们学习音乐,不为成为音乐家、艺术家,而是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进而塑造更加完美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