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第1张

一、学校

学校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应从教育和实践养成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工作。

我们实习电焊时的照片

二、自身

要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感受幸福;尊重劳动,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同祖国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要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要把劳动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热爱社会、服务社会;在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提高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己动手把锤子做出来

     爱劳动,对孩子的好处太多,比如可以让孩子懂得尊重劳动的果实,让孩子明白付出的不容易,还可以让孩子从中找到许多的乐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呢?

1、培养孩子“劳动光荣”的意识

     孩子要形成勤劳的品质,需要具有“劳动光荣”的观念。爸爸要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拥有一种充实、幸福、愉悦的感觉。劳动给孩子带来了美好的体验,孩子也就会喜欢上劳动。“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是孩子要从小铭记于心的。孩子要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人的劳动是创造世界的活动。孩子认识到劳动的光荣、伟大,才会喜欢做个勤劳的人。

2、引导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都有爱劳动的天性,在学会走路,手脚比较灵活之后,看见父母做什么就会凑上前帮忙。这时候,孩子刚开始学做事情,可能会因为手脚还不能很好地协调,做起事情来很费力,有可能还会越做越糟,但父母不能因此喝止孩子,也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限制孩子做事。父母应该对孩子做到耐心地引导,给孩子做示范或者与孩子一起把事情做好。

     即便孩子不主动上前,父母也要吩咐孩子学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从自己穿衣、整理自己的玩具、收拾自己的日常用品等等做起,从易到难地教孩子学做一些家务劳动,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使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辛苦,而且能够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多让孩子分担家务劳动

     孩子在幼儿期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家务劳动充满了热情,爸爸要抓住时机,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无论大小,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爸爸别怕孩子干家务活慢、质量差,要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孩子的技能是在反复实践中提升的。爸爸多给予孩子鼓励,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让孩子乐于做家务。

4、尽可能努力让孩子做家务活觉得轻松愉快

     孩子的劳动带有游戏的性质,孩子在劳动过程中常常是边玩边做。如洗手帕时就玩肥皂,擦桌椅时就玩水.家长对此不要苛求。因为当劳动只成为纯粹的义务而无任何乐趣的话,是很难让宝宝热爱劳动、坚持劳动的,这将不利于劳动情感的培养。

     孩子对待劳动的态度受到父母劳动态度的影响。如果父母认为干家务活是令人讨厌的或降低身份的事,是因为没办法才不得不为之的,那么这种消极态度将会影响你的孩子.因此,做父母的首先要具有对劳动的尊重和自豪的感情。

热爱劳动的意识要从小培养。现在由于独生子女时代的特殊性影响,一些小孩子能做的日常小事都让大人代劳了,小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自理能力太差。不仅如此,有些小孩子还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动不动就耍脾气,一副以“我”为中心的气派。这样的心理长大了不仅很少会为他人着想,而且懒得动手去做,很少有吃苦精神,所以,劳动意识启蒙非常重要。

如果在学校的劳动课上老师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知识,他们会很有成就感。像收拾书包这类劳动,对于低段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有些孩子都到中高年级了,还丢三落四,桌面桌洞一片狼藉,如果从一年级起就教给他,如何去整理书包与桌面,情况将会大大改观。其实家人很少有人教他们如何装书包、如何摆放桌洞里的东西的,这种整洁的理念还是越早灌输越好。

对于一些亲子类的劳动,如一起择菜,给家长捶背等,既可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又可培养孩子从小就知晓孝道是美德的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3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