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月亮的喜欢言溢于表,不管是“独上兰舟,月满西楼”的思念,还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期盼,亦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怅然,对月亮的描写成为了人们对内心感情的一种抒发,红楼梦中贾雨村和香菱的不谋而合的“咏月诗”也是用月亮在表达心意。
贾雨村:月下想念心爱的人,这个时候的他有着最纯真的初恋贾雨村后期是一个大坏蛋,贾府的落败和他脱不了关系,可是在这个时候的他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穷书生,他最为落魄却是最为真心。看着皎洁的月光,一个人就孤单和难过,他写诗思念心爱的姑娘。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贾雨村看看自己一副寒酸的样子,心想有谁愿意做我的终身伴侣呢?这是现实,可是想到心里思念的姑娘——娇杏。他又好希望明月能够知道他的心意,将这份爱传达给心爱的姑娘。现实和想象的交织,是他陷入爱情的矛盾之中了。
贾雨村和故事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贾雨村到地方乡绅甄士隐家中做客看到一个叫做“娇杏”的丫头两次回头看他,他便以为这个姑娘看上了他,于是他心中也爱上了她,把她当作红尘知己。后来贾雨村中了进士做官,他找到了娇杏,娶了她,两人还有了一个孩子,最后虽然是分开,但娇杏是他真心待过的人。
香菱的咏月诗,不止爱情还有亲情香菱因为不会写诗一直都无法真正融进大观园的**们的圈子之中,因此好不容易得到一个跟随宝钗入园的机会她,她就拜师黛玉学习写诗。香菱学习写诗到了“入迷”的地步,吃饭睡觉都在写诗。
终究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写的第三首“咏月诗”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终于成为诗社的一员了,这不是简单的名誉,而是香菱得到了生命的解放,她能够和大家一样的生活了。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第一句是香菱在感叹自己的命运,优秀不会被淹没,她孤寂的身影也有自己的光亮,最后一句是在借着月亮感叹,为什么人们不能团圆呢?这份“团圆”很多人都以为她只是在思念薛蟠,可或许她更多的在思念家人。香菱对众人说她忘记了家乡、家人和过去,可这偏偏是香菱心上无法释怀的痛,记得却无法回去的地方,还不如告诉众人忘记了,自己还能得到清静。
很多人问,香菱学写诗,为什么选择黛玉而不选择身边的宝钗?宝姐姐也不主动教香菱写诗,要把她支给黛玉,宝姐姐太有心机,不厚道。
一个忘记了家世,父母的女孩,一个被人贩子拐卖的女孩,学写诗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从写诗找到了自我,融入到大观园,香菱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进入了海棠诗社,成为诗社的成员之一。香菱写诗进步这么快,教她写诗的都是大观园的顶尖高手,我们一一来看。
一、宝钗是她的引路人,没有宝钗,香菱进不了大观园香菱进入大观园,宝钗是引路人,没有宝钗,香菱也进不了大观园。不过,如果薛蟠不走,香菱也进不了大观园。薛蟠要走,又是因为他向柳湘莲示爱而被打,伤了面子,看起来,曹公为了香菱进大观园,着实花费了一大番功夫。
言归正传,宝钗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一个忘我的人,满足周围人的愿望,并以此为乐。她明白香菱羡慕园子里的姐妹,早就想过去了,对妈妈说,要香菱到蘅芜苑陪伴她。薛姨妈一口就答应了。
宝钗年龄比香菱大一些,可她一直把自己当做是香菱的保护人。宝钗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性,并不希望香菱学诗,更多的希望香菱学习待人接物,怎样在荣府站稳脚跟?
所以,香菱进了园子,宝钗要她去给贾母,王夫人等处去瞧瞧、拜访、问候一声儿。还教香菱,若人家问起,就说过来和宝钗做伴儿,回来还要到姑娘们的房里去问候。
可是香菱的心思都被学诗占据完了,后来被夏金桂折磨,原因就是香菱没有学到宝钗做人的精髓。
但是香菱学诗,宝钗也不反对,只要香菱问起,她都会认真对待,虽然嘴上说香菱,你本来就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成了呆子了。香菱做好一首诗,拿给宝钗看,宝钗看了,鼓励香菱,不是这个作法,你不要害怕臊,拿去给黛玉看看。
所以,宝钗也是香菱的老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二、黛玉是她的好榜样,没有黛玉,香菱的诗缺乏意象黛玉在大观园,神一样的存在。香菱羡慕园子里的姑娘,第一个就是林黛玉,包括林黛玉的做人风格,精神趣味,香菱是黛玉的小迷姐姐。而香菱的命运和黛玉又有几分相似,也是黛玉的重像之一。甚至于她们的容貌也有几分相似,如黛玉的风流茑萝。
香菱不仅把黛玉当做是学诗的老师,还当作是做人的老师。她沉浸在个人的情感里,对薛蟠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薛蟠被柳湘莲打了回到家里,香菱的眼睛都哭肿了,就像宝玉挨打了,眼睛肿的像桃儿一样。
我记得小戏骨版本的香菱拜黛玉为师,给黛玉打了女神光圈,香菱有多崇拜黛玉,就明白了。这是黛玉的人格魅力。黛玉教香菱作诗,完全是教科书的级别,直到现在黛玉的教学方式都受到推崇。
黛玉的书单《王维全集》《杜甫诗集》《李白诗集》,接下来是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庚信,鲍照等人。对香菱说,你这么聪明伶俐,这样一年不到,你就会成为一个诗翁了!
香菱学诗缺乏意象,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也着实放不开,黛玉道:“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念了诗,黛玉说一定要研究讨论,才有长进,鼓励香菱,让她讲讲对诗的理解。香菱从诗里体会到了身临其境,体会到了诗里用字的要义。香菱逐渐学会了表达。
如果没有黛玉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细致的分解步骤,香菱学诗不会这么快。
如果宝钗直接教香菱,也是不行的。宝钗诗的风格不符合香菱初学者,黛玉的诗是个人情绪的发挥,而宝钗是有一定的阅历才会有的风格,这是学不来的。
宝钗教她不要臊,大胆去问黛玉。黛玉要她放开胆子去做,才有了好诗。
三、湘云是她的好伙伴,没有湘云,香菱的诗不会进步这么快蘅芜苑住着三位姑娘,宝钗,湘云,香菱。贾母舍不得湘云离开自己,便留在荣府,喜欢宝钗,要搬过来和宝钗一块儿住。
湘云和香菱是一对可爱的活宝贝,两个人整夜整夜地谈诗。宝钗说,你们两个不要提死了的诗家,现在有两个现成的。湘云大大咧咧问,是谁呀?
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湘云作诗的功底仅次于宝钗和黛玉,特别是 “寒塘渡鹤影” 这一句惊艳了黛玉和世人,湘云陪着香菱疯玩,香菱的诗进步当然快。
四、探春是她的指路人,没有探春,香菱没有归属感探春把香菱的努力都看在眼里,探春给了香菱目标,为她加气鼓劲,下面两句话很重要:
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第四十八回)
香菱羡慕可以被惜春画到画上,可以加进入诗社,探春明确了她想要的目标,给了香菱归属感。一个人的存在就是寻找归属感,有了归属感,孤单寂寞都会减少很多。
细数海棠诗社的成员:李纨为首,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香菱,再添上凤姐和宝玉,一共十四人。在等级森严的荣府,香菱的身份比丫头高,但比**低,她渴望进入大观园,进海棠诗社。她是唯一的一个学写诗的女孩儿,其余如平儿,袭人,晴雯都不识字,更别说写诗了。这是香菱的渴望,也是她精神上的渴求。
为了写诗,她在池边树下,山上石上,蹲在地上抠土,苦心冥想。在香菱学写诗这一段日子,她给了大观园很多快乐,一时成为大观园的焦点。从香菱学诗,可以看出,大观园女儿们的和美缤纷。
那我们来欣赏香菱的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简直就是香菱的灵魂自画像。第一句香菱也有小小的骄傲,她认为自己是精华,学诗她是有自信心的。第二句写出自己身世,精神上的寂寞。第三句写出内心的幽怨,第四句不写月,写月下的情景,写到自己。最末问嫦娥,又写到月了。
所有人都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香菱将主观情感倾注于自然景物之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情景交融,这就有了诗的意象韵味。
探春要开一社,她特意为香菱留了一个位置,等到“香菱诗也长进了”,那时再开吧!呆香菱就此进入了诗情画意的美好愿景,进入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纯粹的审美情趣。只叹美好时光太短暂!
宝钗、黛玉、探春、湘云是大观园的灵魂人物,作诗的顶尖人物,香菱得到这四位老师的点拨,得到了大观园姑娘们的喜爱,也促使了她个人的成长圆满。香菱的出生根植于她的内心,她是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此夕相思意,摇摇不暂忘。——唐代·权德舆《江城夜泊寄所思》 江城夜泊寄所思
唐代权德舆
愁思 译文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諡文,后人称为权文公。权德舆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南北朝·谢灵运《入彭蠡湖口》入彭蠡湖口
南北朝 : 谢灵运
展开阅读全文∨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 行舟 , 生活 , 写景 , 山水愁思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唐代·王勃《秋夜长》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闺妇愁思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清代·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香菱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咏物 , 月亮 , 写人愁思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香菱的第三首诗是这样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课文中写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云、宝玉等,着墨不多,都是陪衬人物。但作者轻点淡染,也颇见精神。如写湘云健谈、探春机敏,就符合她们一贯的表现。
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
香菱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终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
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香菱学诗,既好之又乐之,因而也便有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香菱非常善于学习,她不但认真听老师讲课,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而且注重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及时消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品读、理解和感悟,注重积累和运用读诗、悟诗、谈诗之后自然还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但她不灰心丧气,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来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香菱学诗的过程,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也是所有艺术创造的借鉴,这也正是典型性人物形象价值之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