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够多了吧,可把我累坏了,主要是排版麻烦-----
----陶渊明三首的评点论文: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7808603------------
----另一篇论文:见最后吧http://chshvoongcom/social-sciences/946637-%E6%8C%BD%E6%AD%8C%E8%AF%97-%E9%AD%8F%E6%99%8B%E6%96%87%E4%BA%BA%E7%94%9F%E5%91%BD%E7%9A%84%E5%93%80%E6%AD%8C/-------
用诗歌的形式来叩问死亡、抒发由此引发的忧伤,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挽歌即其中之一种挽歌起于执绋者的讴歌,本是送葬仪式的组成部分,但是自汉末起,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强化,开始在葬仪以外的场合流行起来此后,魏晋文人不仅好唱挽歌,且自制新辞文人挽歌诗往往带有自挽的性质,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陶渊明的《挽歌诗》堪称此类作品的千古绝唱
挽歌诗三首
陶渊明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辞
陆机
一
在昔良可悲。魂往一何戚。念我平生时。人道多拘役。
二
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随和乏良聘。枝{马关}或鸩毒。
王成之给事挽歌辞
陆游
诗骚湘水客,风度曲江公。 一夕南楼去,千秋东省空。 囊封震朝右,墨敕绝宫中。 赠极文昌贵,君恩厚饰终。
代挽歌
鲍照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挽歌三首
傅玄
一
人生尠能百。哀情数万端。不幸婴笃病。凶候形素颜。衣衾为谁施。束带就阖棺。欲悲泪已竭。欲辞不能言。存亡自远近。长夜何漫漫。寿堂闲且长。祖载归不还。
二
人生尠能百。哀情数万婴。路柳夹灵轜。旟旐随风征。车轮结不转。百驷齐悲鸣。
三
灵坐飞尘起。魂衣正委移。芒芒丘墓间。松柏郁参差。明器无用时。桐车不可驰。平生坐玉殿。没归都幽宫。地下无刻漏。安知夏与冬。
王侯挽歌辞
陆机
孤魂虽有识。良接难为符。操心玄芒内。注血治鬼区。
庶人挽歌辞
陆机
一
陶犬不知吠。瓦鸡焉能鸣。安寝重丘下。仰闻析筑声。
二
埏埴为涂车。束薪作蒭灵。
庶人挽歌辞
陆机
死生各异方。昭非神色袭。贵贱礼有差。外相盛已集。魂衣何盈盈。旟旐何习习。父母拊棺号。兄弟扶筵泣。灵轜动轇{车蒭}。龙首矫崔嵬。挽歌挟毂唱。嘈嘈一何悲。浮云中容与。飘风不能回。渊鱼仰失梁。征鸟俯坠飞。念彼平生时。延宾陟此帏。宾阶有邻迹。我降无登辉。
王成之给事挽歌辞
陆游
昔溯黄牛峡,曾经白鹭洲。 从容参步武,谈笑极风流。 晚预蓬莱客,时从禊祓游。 挥毫看半醉,追想只添愁。
挽歌三首
陆机
一
卜择考休贞,嘉命咸在兹。夙驾警徒御,结辔顿重基。龙{巾荒}被广柳,前驱矫轻旗。殡宫何嘈嘈,哀响沸中闱。闱中且勿喧,听我《薤露》诗。死生各异伦,祖载当有时。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饮饯觞莫举,出宿归无期。帷袵旷遗影,栋宇与子辞。周亲咸奔凑,友
朋自远来。翼翼飞轻轩,骎骎策素骐。按辔遵长薄,送子长夜台。呼子子不闻,泣子子不知。叹息重榇侧,念我畴昔时。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殉殁身易亡,救子非所能。含言〖言〗哽咽,挥涕涕流离。
二
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测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广霄〗何寥廓,大暮安可晨。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金玉昔所佩,鸿毛今不振。丰肌飨蝼蚁,妍骸永夷泯。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三
流离亲友思,惆怅神不泰。素骖伫轜轩,玄驷骛飞盖。哀鸣兴殡宫,回迟悲野外。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备物象平生,长旌谁为斾。悲风鼓行轨,倾云结流蔼,振策指灵丘,驾言从此逝。
刘太尉挽歌辞
陆游
坚壁临江日,人疑制敌疏。 安知百万虏,锐尽浃旬余。 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计初。 云何媢公者,不置箧中书?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陆游
垄干劳久戍,大将未班师。 抗议回天意,忘身为圣时。 人心嶮莫测,时事远难知。 汗简方传信,孤生欲语谁!
冯县丞挽歌词
陆游
尊公同故里,季父接周行。 晚喜乌衣巷,重逢玉树郎。 名流多赏识,荣路正腾骧。 愁绝河梁上,风烟暮莽苍!
苏韬光节推挽歌词
陆游
才名京兆椽,门阀魏公孙。 遇事虽肮脏,接人终静温。 宁吟灞桥雪,不扫舍人门。 二妙凋零尽,衰翁慨独存。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陆游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 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陆游
位历公卿贵,身兼将相荣; 珥貂仪一品,锡带价连城。 入告推忠厚,躬行本志诚。 斯民何以报,万里遍春耕。
刘太尉挽歌辞
陆游
羌胡忘覆育,师旅备非常。 南服更旄节,中军铸印章。 驰书谕燕赵,开府冠侯王。 赫赫今何在,门庭冷似霜。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陆游
道德补天石,勋劳夹日龙。 犯颜无不尽,造膝略皆从。 岁贡来戎币,秋防灭塞烽。 画图麟阁上,犹足折遐冲。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陆游
旧弼初收召,惟公力赞扬。 都亭移供帐,全魏彻封疆。 大度宁猜阻?群言自中伤。 拳拳虚左意,犹可质穹苍。
姚屯田挽诗
苏轼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陆龙图诜挽词
苏轼
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従来不计身。属纩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尘埃辇寺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他日思贤见遗像,不论宿草更沾巾。(成都有思贤阁,画诸公像。)
故李承诚之待制六丈挽词
苏轼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世无阿房宫,可建五丈旗。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言虽不见省,坐折奸雄窥。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归来耆旧尽,零落存者谁。比公嵇中散,龙性不可羁。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九原不可传,千古有余悲。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
苏轼
南浦凄凉老逐臣,东坡还往尽幽人。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常叨孟母邻。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连山宰树春。
任师中挽词
苏轼
大任刚烈世无有,疾恶如风朱伯厚。小任温毅老更文,聪明慈爱小冯君。两任才行不须说,畴昔并友吾先人。相看半作晨星没,可怜太白与残月。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继呼不还。强寄一樽生死别,樽中有泪酒应酸。贵贱贤愚同尽耳,君家不尽缘贤子。人间得丧了无凭,只有天公终可倚。
张庖民挽词
苏轼
东晋巾车令,西京执戟郎。甘心向山水,结发事文章。故自轻千户,何曾羡一囊。才高鬼神恶,骨朽姓名芳。庾岭铭旌暗,秦淮旧宅荒。吾诗不用刻,妙语有黄香。(黄鲁直〔为庖民〕作哀词。)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苏轼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不烦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苏潜圣挽词
苏轼
妙龄驰誉百夫雄,晚节忘怀大隐中。悃愊无华真汉吏,文章尔雅称吾宗。趋时肯负平生志,有子还应不死同。惟我闲思十年事,数行老泪寄西风。卷八 ◎诗七十二首
韩康公挽词三首
苏轼
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德业经文武,风流表缙绅。空余行乐地,处处泣遗民。再世忠清德,三朝翼赞勋。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孔长源挽词二首
苏轼
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君胜宜为夫子后,林宗不愧蔡邕碑。南荒尚记诛元恶,东越谁能事细儿,耆旧如今几人在,为君无憾为时悲。小堰门头柳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潮声夜半千岩响,诗句明朝万口传。(长源自越过杭,夜饮有美堂上联句。长源诗云,天目远随双凤落,海门遥蹙两潮趋,一坐称善。)岂意日斜庚子后,忽惊岁在巳辰年。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
余主簿母挽词
苏轼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余。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睢。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孔毅甫妻挽词
苏轼
结褵记初欢,同穴期晚岁。择夫得温峤,生子胜王济。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従君吏隐中,穷达初不计。云何抱沉疾,俯仰便一世。幽阴凄房栊,芳泽在巾袂。百年纵得满,此路行亦逝。那将有限身,长泻无益涕。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当观千字诔,宁用百金瘗。
徐君猷挽词
苏轼
一舸南游遂不归,清江赤壁照人悲。请看行路无従涕,尽是当年不忍欺。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山城散尽樽前客,旧恨新愁只自知。
同年王中甫挽词
苏轼
先帝亲收十五人,(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四方争看击鹏鹍。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苏轼
文武固天纵,钦明又日新。化民何止圣,妙物独称神。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巍巍本无象,刻画愧孤臣。未易名尧德,何须数舜功。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典礼従周旧,官仪与汉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接统真千岁,膺期止一章。周南稍留滞,宣室遂凄凉。病马空嘶枥,枯葵已泫霜。余生卧江海,归梦泣嵩邙。
王郑州挽词(克臣)
苏轼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予为开封幕,与子难同厅。)
范蜀公挽词二首
黄庭坚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 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 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
范蜀公挽词二首
黄庭坚
信道虽常尔,知人乃独亨。 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攲倾。 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 保全天子圣,几杖送余生。
挽王中丞其一
李攀龙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挽王中丞其二
李攀龙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旒重徘徊。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
挽歌诗: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Not yet rated 浏览次数 : 13 Comments : 0 词语 : 300
y由 : TsingHua
作者 : 胡宝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 十月 25, 2001
一生与死既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又是生命的全过程 ,所谓“方生方死”是也。生与死决定了人的在世是有时限性的 ,死亡作为生命过程的终点 ,同时也是对其时限性的突破。而“在世”的时限之外的彼岸世界 ,是有生之人无法亲身感受的。因此 ,自先民以来 ,对死亡的恐惧、疑惑、好奇就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人类理性精神的慢慢觉醒 ,人类逐渐意识到此岸与彼岸是无法逾越的 ,当人们以此岸为参照物去“看”彼岸时 ,看到的只有永恒的黑暗与寂寞、虚空。这时 ,生死隔绝的痛苦、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更加深切 ,想要深刻理解死亡以减轻痛苦和恐惧的努力也会更加执着。于是 ,在以抒情见长的诗歌中 ,死亡也像爱情一样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题材。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葛生》、《素冠》、《蓼莪》这样的悼亡诗。如果说悼亡诗大抵是痛定思痛的产物 ,那么还有一类诗与死亡的关系就更直接了 ,它们甚至就是有关死亡的仪式的组成部分。如巴西波罗罗人的丧歌<1> 、中国的挽歌等。关于挽歌的缘起 ,谯周《法训》云 :“今有挽歌者 ,高皇帝召田横 ,至于尸乡自毙。从者晚至宫不敢哭 ,而不胜其哀 ,故作为此歌 ,以寄哀音焉。”(《全晋文》)这种说法流传颇广。实则挽歌之来久矣 ,非始于田横门人。《世说新语·任诞》注引《庄子》 :“绋讴所生 ,必于斥苦。”司马彪注 :“绋 ,引柩索也。斥 ,疏缓也。苦 ,用力也。引绋所以有讴歌者 ,为人有用力不齐 ,故促急之也。”“柩” ,《说文》解作“棺也 ,从ㄈ从木”。由此可见 :第一 ,挽歌是随着木棺葬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木棺葬在殷商时期已被大量采用<2 > ,那么 ,挽歌的历史当十分悠久。最早的挽歌产生于何时 ,我们不得而知 ,但至迟在春秋时已有挽歌 ,如《左传》所提到的《虞殡》 ;第二 ,最初的挽歌具有劳动号子的性质。但因是特定场合的号子 ,所以声调必然是哀伤的 ,兼有一定的抒情性。作为葬礼的组成部分的挽歌 ,后世一直延续着。汉以后对执绋和唱挽歌的人数也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明确的规定<2 > 。北朝时又兴起了文人为葬礼的需要而写赠挽诗的风气 ,这种习俗至今仍存。古代的赠挽诗现存很多 ,不过多是一种礼仪上的应酬之作 ,往往缺少深沉的情感。挽歌虽起于挽柩者 ,但以后也有不限于此的。如《列子·仲尼篇》有 :“季梁之死 ,杨朱望其门而歌” ,这里的“歌”大约也是挽歌。挽歌的抒情原本是抒发生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的。想到自己也终有一日会如此了结 ,固然令人感伤 ,但对于歌者而言 ,那毕竟是以后的事 ,而且人一旦沉溺于日常生活之中 ,就常常把这个“以后”等同于“遥远” ,因而那感伤也只是一时性的。而带有自挽性质的唱挽歌就不同了 ,在这种情况下 ,歌者面对的是比较清晰的自己的死亡。《左传》哀公十一年 ,鲁会吴伐齐 ,“将战 ,(齐 )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 :“《虞殡》 ,送葬歌曲 ,示必死。”这或许就是后世自挽的发端。二汉末 ,挽歌始大行于世。今本《后汉书·五行志》刘昭注引《风俗通》 :“时京师宾婚嘉会 ,皆作《魁�》 ,酒酣之后 ,续以挽歌。”注文指出 :“《魁�》 ,丧家之乐。”又据《后汉书·周举传》 ,永和六年三月上巳 ,大将军梁商“大会宾客 ,宴于洛水……商与亲昵酣饮极欢 ,及酒阑倡罢 ,继以《薤露》之歌 ,坐中闻者 ,皆为掩涕。”时人在与死亡、丧礼全然无关的喜庆场合 ,居然大唱挽歌 ,末世的颓废、感伤亦可见一斑。这种现象的出现 ,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首先 ,汉末政局黑暗动荡 ,有识之士都已预感到王朝的倾覆在所难免。两次党锢之祸造成的恐怖气氛更是令士人们人人自危。社会上弥漫着愤懑、绝望、放废的情绪。非常的情绪需要借助非常的形式来宣泄 ,挽歌就成了一种很好的选择。其次 ,挽歌之风与东汉后期兴起的清议之风也有一定的关系。“清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品评人物。于是“士大夫相率让爵、推财、避聘、久丧 ,极力把自己装为具有孝义高行的人物 ,以博得清议的赞扬。许多求名不得的人 ,不惜饰伪以邀誉 ,钓奇以惊俗。”<3 > 这种风气与王莽篡政后士人中出现的重名节、轻去就、尚自然之风相鼓荡 ,形成了重个性、好标新立异的士风。宴会上时兴唱挽歌与这种士风不无关系。当然 ,挽歌的流行还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放诞的表现 ,它也是东汉中期以后渐渐涌动起来的理性思潮的产物。人们不避讳言及死亡 ,至少还说明他们已经能够以理性的目光去审视死亡、直面死亡了。这也正是魏晋感伤主义所由产生的原因之一。这点从《古诗十九首》里那些有关人生无常的咏叹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自汉末至魏晋,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大大地强化了 ,在葬礼以外的场合 ,它以一种特殊的抒情诗的身份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流行的过程中 ,文人们不仅好唱挽歌 ,而且开始自创新辞。最初是以乐府挽歌旧题写新辞 ,如曹操的《蒿里行》、《薤露行》。曹植也写过《薤露》、《泰山梁甫行》等。但这些诗虽然用了挽歌旧题 ,实际上却是政治抒情诗。倒是阮王禹的《七哀诗》 ,虽未用挽歌题目 ,却是一首真正的挽歌诗。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以“ 挽歌”名篇的文人之作 ,是魏代缪袭的《挽歌诗》。缪袭是仲长统的友人 ,其所撰《上仲长统〈昌言〉表》称 :“为臣道统性倜傥 ,敢直言 ,不矜小节 ,每列郡命召 ,辄称疾不就。默语无常 ,时人或谓之狂。”其父缪斐 ,“汉帝在长安 ,公卿博举名儒。时举斐任侍中 ,并无所就。”<4 > 由此看来 ,缪袭后来虽身居高位 ,但也当是一位欣赏或本身就具有狂狷作风的人。从“挽歌日方于缪袭”<5> 亦可见文人写挽歌诗与汉末以来的士风不无关系。袭诗云 :生时游国都 ,死没弃中野。朝发高堂上 ,暮宿黄泉下。白日入虞渊 ,悬车息驷马。造化虽神明 ,安能复存我。形容稍歇灭 ,齿发行当堕。自古皆有然 ,谁能离此者。从内容上看 ,这首诗与汉乐府、汉末古诗中类似题材的作品相比 ,并无多少新意。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这里表达的不是对某一个人的哀挽 ,而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对死亡的哀挽 ,其中自然也含有自挽之意。魏晋文人挽歌诗多属此类。另外 ,此前的挽歌未见有直接以“挽歌”名篇的 ,如抛开内容、功能单看题目 ,它们与其他乐府诗并无明显的区别。缪袭以“挽歌”名篇 ,使诗的性质更加明确 ,也使挽歌作为一个类的概念被固定下来。此后 ,文人此类诗作以挽歌命名的渐多 ,至萧统编《文选》时 ,已将这类诗单独列为一类。可以说 ,缪袭的做法 ,客观上适应了魏晋人注重文章辨体的趋势。晋人对挽歌的喜好与此前相比更是有增无减。这固然与汉末以来的风气有关 ,但又不尽如此。首先 ,西晋王朝是在统治集团内部的血腥残杀中建立起来的 ,又是靠玩弄权术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搞平衡来维持统治的。这种平衡相当脆弱 ,因而两晋政治斗争一直比较激烈。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士人往往有如履薄冰之感 ,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就比较多。傅玄、陆机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傅玄《挽歌》今存三首 ,其中两首分别以“人生鲜能百 ,哀情数万端”和“人生鲜能百 ,哀情数万婴”开篇。可以看出 ,诗人是将死亡置于生命的整个过程中来审视的。当诗人在想象中从生命的尽头回顾人生时 ,感受最深的是人生的可悲 ,正如《庄子·至乐》所言 :“人之生也 ,与忧俱生” ,而死亡更是人生数万端哀情中最令人痛心的一端 ,是人生可悲的极点 ,因为等待死者的将是永远的孤独 :“欲悲泪已竭 ,欲辞不能言。存亡自远近 ,长夜何漫漫。”“地下无刻漏 ,安知夏与冬”诗中流露出的生之留恋正是与这最大的哀痛相比而产生的。傅玄历仕魏、晋两朝 ,对朝代更迭所带来的仕途险恶有亲身感受 ,难免有人生多哀之叹。晋人写挽歌诗最多的是陆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有他的《挽歌诗三首》、《庶人挽歌辞》、《王侯挽歌辞》、《挽歌辞》等 ,此外还有以乐府挽歌旧题名篇的《泰山吟》、《梁甫吟》等。陆机的多写挽歌 ,恐怕不能完全归之于一时的风气或天性忧郁。陆机出身东吴名门 ,他的两个哥哥都死在晋灭吴的战争中。吴亡后他“退居旧里 ,闭门勤学 ,积有十年。”<6> 太康末他与弟云应诏入洛 ,以后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从《君子行》一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处宦海的复杂心理 :“天道夷且简 ,人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 ,翻覆若波澜。去疾苦不远 ,疑似实生患。近火固宜热 ,履冰岂恶寒。”经历了世事沧桑而又不甘寂寞的陆机对“人道”的“险而难”有深切的体会 ,因而对生死流变格外敏感。其《叹逝赋序》云 :“昔每闻长老追记平生 ,同时亲故 ,或凋落已尽 ,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 ,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涂 ,同宴一室 ,十年之外索然已尽。”坎坷的经历、险恶的仕途带给他的沉重的人生无常之感 ,恐怕才是他多写挽歌诗的深层原因。其次 ,晋代挽歌的流行还与玄学以及玄学所带来的风气有关。两晋是玄学盛行的时代 ,生与死也是玄学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东晋张湛作《列子注》 ,讨论的核心即生死问题。他认为生死存亡都是相对的 ,“聚则成形 ,散则为终”<7> ,“夫尽于一形者 ,皆随代谢而迁革矣 ;故生者必终。”<7> 所以人应当懂得 :“夫万物与化为体 ,体随化而迁 ,化不暂停 ,物岂守故 ”<7> 。另外 ,当时的玄学已与佛学合流 ,佛教的无常论也认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定、迁流不息的 ,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这些思想使晋人容易对生死持有一种比较通达的态度。不过 ,晋人虽普遍热衷于玄学 ,但能在学理上深究的毕竟是少数 ,一般士人的兴趣往往并不在于探究玄理 ,而在于借“谈”来表现一种名士风度。这点与汉末清谈有相似之处 ,只是谈的内容有所不同。在玄风的熏染下 ,借挽歌来宣泄情怀 ,表现对死亡的超越 ,自然也是名士风流中
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
四啼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箸斜。
堕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龙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
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
卧来总怪龙蹄跙,瘦尽谁惊虎口高。
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病久无人著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2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珏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猛焰烈烧空,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虎迹
唐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猛虎行
唐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王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3牛
咏卧牛
唐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牛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
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牧牛词
明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4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赠鹤
唐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鹤答鹅
唐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题鹅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鹅儿
唐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道州北池放鹅
唐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5兔
兔
唐李峤
上蔡应初击,平风远不稀。目随槐叶长,形逐桂条飞。
汉月澄秋色,梁园映雪辉。唯当感纯孝,郛郭引兵威。
狡兔行
唐苏拯
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
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
咏死兔
唐苏颋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田野狐兔行
唐元稹
种豆耘锄,种禾沟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
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
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6龙
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
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
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
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
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
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
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
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
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
豚何辜?
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
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7燕
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晚燕
唐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新燕
唐成彦雄
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
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归燕
唐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村舍燕
唐杜牧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双燕
唐杜甫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春来燕
唐杜荀鹤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巢燕
唐胡玢
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
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
燕来
唐韦庄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燕
唐李山甫
每岁同辛苦,看人似有情。乱飞春得意,幽语夜闻声。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豪家足金弹,不用污雕楹。
燕
唐李峤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误吴宫。
燕
唐李中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春燕
唐刘兼
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
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
燕子
唐秦韬玉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秋燕
唐司空图
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
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
咏燕
唐张九龄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咏燕
唐张鷟
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
燕
唐郑谷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
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8凤
凤
唐李峤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
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鸣岐今日见,阿阁伫来翔。
凤
唐李商隐
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
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
鸾凤
唐李商隐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仪凤
唐杨嗣复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
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
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凤
唐伊梦昌
好是山家凤,歌成非楚鸡。毫光洒风雨,纹彩动云霓。
竹实不得饱,桐孙何足栖。岐阳今好去,律吕正凄凄。
9雁
归雁
唐鲍溶
南国春早暖,渚蒲正月生。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
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
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
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啼余碧窗梦,望断阴山行。
不及瑶台燕,寄身金宫楹。
孤雁
唐储嗣宗
孤雁暮飞急,萧萧天地秋。关河正黄叶,消息断青楼。
湘渚烟波远,骊山风雨愁。此时万里道,魂梦绕沧洲。
秋雁
唐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泊雁
唐戴叔伦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闻雁
唐杜牧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犹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白雁
唐李建勋
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
薄暮浴清波,斜阳共明灭。
差池失群久,幽独依人切。
旅食赖菰蒲,单栖怯霜雪。
边风昨夜起,顾影空哀咽。
不及墙上乌,相将绕双阙。
咏雁
唐李远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归雁
唐孟贯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归雁
唐齐己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苹风。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雁
唐郑谷
八月悲风九月霜,蓼花红淡苇条黄。
石头城下波摇影,星子湾西云间行。
惊散渔家吹短笛,失群征戍锁残阳。
故乡闻尔亦惆怅,何况扁舟非故乡?
10鸟
翠碧鸟
唐韩偓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桐花鸟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咏鸟
唐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闻百舌鸟
唐梁锽
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浴浪鸟
唐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闻春鸟
唐韦庄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水鸟
唐吴融
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
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
山鸟
唐郑谷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越鸟
唐郑谷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1鹰
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放鹰
唐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咏鹰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白鹰
唐刘禹锡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
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
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鹰
唐罗隐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鹰
唐徐夤
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鹰
唐章孝标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
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
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鵮断碧丝绦。
12其它
虫豸诗·巴蛇
唐元稹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巴山昼昏黑,妖雾毒蒙蒙。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灵蛇见少林寺
唐李绅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鳞蹙翠光抽璀璨,
腹连金彩动弯环。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
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
闻虫
唐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草虫
唐李咸用
如缲如织暮幽幽,应节催年使我愁。
行客语停孤店月,高人梦断一床秋。
风低藓径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暂休。
须付画堂兰烛畔,歌怀醉耳两悠悠。
猎犬行
唐苏拯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
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
自尔初跳跃,人言多拏躩。
常指天外狼,立可口中嚼。
骨长毛衣重,烧残烟草薄。
狡兔何曾擒,时把家鸡捉。
食尽者饭翻,增养者恶壮。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
犬离主
唐薛涛
出入朱门四五年,为知人意得人怜。
近缘咬着亲知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羊
唐李峤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
1关于汉字的古诗有哪些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2形容“汉字”的古诗有哪些1《汉字五千年》
静静的沉睡,
不是等待,
只是守护,
在黄泥中,在土垅里,
用那斑驳损毁的身躯,
捍卫文明千年的足迹,
用抽象的符号,
刻写心灵曾经的荣誉,
纵是只有斑斑印记,
但毁灭的只是过去,
文明的火种将被传递,
当后人轻轻捧,
那霉黑的竹简,龟裂的甲骨,
发干的石板和锈烂的鼎器,
祖先用消失的手指着我们的额头说:
“看着我们,不要忘记!”
2《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3《汉字歌》
汉字神呀汉字棒,横竖撇捺皆是好。
一字多音都称奇,汉字形象生动妙。
盖世无双传文明,顿挫抑扬是瑰宝。
奇特魅力人人爱,凤舞龙翔真自豪。
4《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5《赞汉字》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6《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7《七绝》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8《汉语为桥》
东方有中国,汉语万年长,
文字载信息,文明得传扬,
南下交趾国,东传飞扶桑,
北上古高丽,七渡大西洋。
遗泽遍四海,功绩及八方,
汉字铸史篇,世代承辉煌。
文化得绵延,开来复继往,
巍巍大中华,当代更富强。
北京开盛会,汉语架桥梁,
联络全世界,交流与合作。
生活更美好,世界共辉煌。
3我赞美汉字的诗句有哪些1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2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3 中国的汉字是高强度悟性的结晶,必能训练出人的悟性。
4 只有中国的汉字、几万个不同的字形、几十万、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甚至能在语义以外,寻求那种文字对人类思维和感官的想象力!
5 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呵!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么能从26个字母的组合中去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
4与汉字有关的诗句关于得字古诗,有一类“赋得”诗,有的是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有的是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南朝梁元帝有《赋得兰泽多芳草》诗。白居易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韦应物有《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5有哪些关于汉字的名言名句1、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
2、汉字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
——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理事长、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
3、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
4、符号文字最有国际性,汉字是符号文字,汉字有希望成为国际文字。
——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会长钱伟长
5、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
——中文信息研究会的秘书长萧启宏
6、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8、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1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1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1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1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15、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16、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
6关于汉字的好词好句好段有哪些关于汉字的好词好句好段有以下:
关于汉字的好词有:
1、神采奕奕 2、眉飞色舞 3、昂首挺胸 4、炯炯有神 5、精神焕发 7、龙马精神 8、兴高采烈
9、气宇轩昂 10、生龙活虎 11、喜笑颜开 12、局促不安 13、面红耳赤 14、呆若木鸡
15、没精打采 16、心旷神怡
关于汉字的好句有以下:
1、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2、大公鸭在岸上走时摇摇摆摆,仿佛刚学走路的娃娃。
3、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我一边扫地一边与同学说话。
4、湖水中间有一座红石桥,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的格外光亮。
5、刺玫瑰纵使刺伤了我的手指,始终还是凋谢不了我的恋情。
6、听了这么美妙的音乐,他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跳起舞来。
7、高高的夜空,几颗银亮的星星像从水里刚捞出来似的在闪动。
关于汉字的好段有以下:
1、夜幕降临,幽静的江面上映着弯弯的月亮和明亮的星星。那弯弯的月亮就像一只弯弯的小船;而那明亮的星星仿佛无数只眼睛一眨一眨的,像在对你说话。皎洁的月光笼罩着韩江,朦朦胧胧的,美丽极了!
2、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深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4、白白的栀子花像一颗颗银亮银亮的星星挂满了栀子树的枝头。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躲在绿叶哥哥身后,像一位位羞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熟睡的婴儿。
5、也许以他暴烈、多并愤世嫉俗的性情,无形中使他的爱人受难,而他自己又因之感到绝望。——婚约毁了;然而两人中间似乎没有一个忘却这段爱情。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还爱着贝多芬。
6、自暴自弃便是命运的奴隶,自强不息是生命的天使;我不想用别人的汗水浇灌自己的心灵,我愿意用别人的棉袄,来温暖自己的躯体。我只想堂堂正正的做人,我只愿光明磊落做事,该记得的我不会遗忘,该遗忘的我不会存放。
7、远处的车向这边缓缓的驶来,灯光照到车窗上,朦胧的一束光泛起一圈圈光晕,美丽极了。初一的朋友正在窗上作画,我也画起来。我挥动着手,画了当时的景象,时光慢慢流逝,窗上再次蒙上一层雾,那幅画淡淡的,时隐时现。
8、早上我刚一起床,就被窗外的风景迷住了。在浓雾的笼照下,整个城市都被一层白茫茫的面纱所笼照,看不清他的真面目。几座巨大的建筑物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峰在雾气中露出模糊的身影,显得那么的神秘,似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1、天气有渐渐变凉,我伏在窗口看着一片片落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飘落下来,落在我的脚边,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一件往事。
2、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3、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4、柔绵的沙滩,嶙峋的礁岩,在贮碧的海湾之臂弯里,半醺微醉,楚楚动人。鸥翼的灵动,扇亮了青春的明媚,诗化了灼焯的渔火。
5、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待着老死。
7形容感情的诗句有哪些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7、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8、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0、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3、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表达感情深的诗句。——唐·李益<;写情>
1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1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8六个字的伤感诗句有哪些1、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2、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3、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4、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纳兰性德《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5、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6、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刘沧《赠道者》
7、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8、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9、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毛文锡《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10、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9关于汉字的古诗有哪些1《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2《再下第》唐·孟郊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3《华下》唐·司空图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
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
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4《塞下曲》唐·张祜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5《下第夜吟》唐·戴衢扰扰东西南北情,何人于此悟浮生。
还缘无月春风夜,暂得独闻流水声。6《竹下残雪》唐·丘为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7《题树下禅师》唐·于鹄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
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8《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0《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2《七步诗》魏晋·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3《饮酒 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基本释义: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等级低的:~级。~品。
~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都同意。详细释义:〈名〉(指事。
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同本义〈动〉下来 落下;降下组词:足下 坐下 乡下 下去 低下 下午 下手 水下 下巴 在下 躺下 下级 趴下 下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白话译文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诗人通常借描写物来描写人,侧面反映出人的品格。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诗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扩展资料:
诗歌的表现手法:
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
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
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
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写实称著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连翩的佳作。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唐代·杜甫《阆水歌》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地方 , 写景 , 赞美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嘉陵江水色像什么?仿佛就是石黛碧玉相接交错的感觉。
可爱的红日正冲破浪花出来,更有春色从沙海那边归来。
巴地的孩童荡著桨从旁边经过,水鸡衔著小鱼来去飞翔。
阆中胜事美景令人爱杀,阆州城南的胜景真是天下稀有!
创作背景 杜甫在广德元载(763年)秋第一次到阆州,是为好友房琯奔丧。 广德二载(764年)春初至春晚(即农历的正月至三月),杜甫第二次到阆中,是应王刺史之邀,一住近三月。其间,他参与了唐代阆中在清明节前后十日祭祖祭亡友的扫墓活动。 因感慨万端,写下了著名的《阆水歌》。 赏析首句“嘉陵江色何所似”问春天的嘉陵江水的颜色,次句“石黛碧玉相因依”是对上一句的回答。这两句是在描述嘉陵江水的自然景色,属于寄情于景的抒情诗句表现法。
“正怜日破浪花出”说乘船于嘉陵江上,正在对倒映在江面上的太阳进行欣赏之际,一阵阵浪花涌来而将水面上的日影搅乱,杜甫对此美景受破坏感到怜惜。杜甫在刚表达了对嘉陵江江面倒映着红日的美景被破坏之惋惜心绪后,紧接着又将岸边河滩上的绿草看在眼里而使用转折的语句“更复春从沙际归”说来赞美嘉陵江(西汉水)。前句中“日破浪花出”是在写景,而前面的“正怜”就是在写情;后句中“春从沙际归”,既与“日破浪花出”相对仗,又与“更复”即“更看到希望”所表达的情感相交融。这两句属于融景于情的抒情诗句表现法。
“巴童荡浆欹侧过”在《杜诗镜铨》中被刘须溪评价为“景少”;“水鸡衔鱼来去飞”又被刘须溪评价为“语长”。这里的前句,虽然只描写了有巴人小儿划著名小船从杜甫的身边穿过去这一较为单调的景色,但是在此却体现了杜诗之中的人民性——“巴童”,这是在《阆山歌》与《阆水歌》里面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出现在诗中的人物代表;这里的后句隐约寓指杜甫在写此首诗时他所处的位置——大约就是在阆中的南津渡或正处在南楼(华光楼)一带。这后句看似写景的诗,却被刘须溪评价为“语长”而之所长的地方,既是在为后人辨别杜甫写此诗的环境而告诉人们有关诗圣当时的位置,又能为此诗重点内容即最后一句的现出,铺展其必要的文化意境;所以,“语长”。这两句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诗句表现法。
“阆中胜事可肠断”,杜甫用“可肠断”的悲情,来叙说他在了解阆中古老“胜事”之后的感受;说明杜甫所得知阆中胜事的心绪、与回忆遭遇“安史之乱”的状况相似。《杜诗镜铨》所引《杜臆》犹云“恼杀人意”来解释杜甫此时此刻的心情,说明了杜甫此时很可能心绪悲怆。结句“阆州城南天下稀”:《杜诗镜铨》结合“阆州城南天下稀”所作的解释,举出了“阆之为郡,有五城十二楼之胜概”的例子。这说明在清代,已有文人(包括在此之前而可能前延于唐代或更早的文化背景)识阆中古地,就是昆仑阆苑、就是阆苑仙境——阆州城南的锦屏山以山载人、人高如山自成仙,其山势、其风水、其神话“三位一体”,成为了杜甫所赞的“天下稀”。最后两句诗,是抒情兼叙事的诗句——这样的表现手法,就更能够易于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在诗句之中。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唐代·许棠《洞庭阻风》洞庭阻风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地方 , 写景 , 伤春 , 抒情孤寂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金朝·元好问《岐阳三首》
岐阳三首
金朝 : 元好问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
展开阅读全文∨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地方 , 战争 , 抒怀悲愤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唐代·张籍《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地方 , 写莲写人
凿井交棕叶
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
小径曲通村
蔼蔼花蕊乱
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
客至欲如何
另外还有一下两首
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
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
果园坊里为求来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落落出群非榉柳
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
为觅霜根数寸栽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生平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此外,苏轼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文思如潮,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气韵天成,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
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凭高眺远”、(满庭芳)“归去来兮”等,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