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音乐就是一系列具有固定振动频率的声音。说到声音,常让人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听到隆隆的雷声,脚步不再从容,脉动加快,心里有种紧张感;听到鸟鸣,身心自然放松,顿感心旷神怡;听到幼儿的尖声哭叫自然会产生怜惜的情感……这说明人耳能接收到的自然界的任何声音信息都会给人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反应。音乐的声音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一种特殊的声音,它是作曲家经过总结、概括、提炼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人为创造出来的声响。这种声响是一种物质能量,它通过发音体振动空气造成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声波。这种规律性的声波通过 听觉器官与听觉神经传入人体, 随着声波振动的快慢,振幅大小及振动时间的变化,人的情绪也随之产生如郁闷、悲苦、兴奋、
平静、高潮、低落的起伏波动,机体也同步产生如握拳、跺脚、皱眉、微笑、紧张、松弛的生理反应。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人类心理的产物,无论创作演奏乐曲或者聆听音乐都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尽管音乐本身 不具有任何确定的含义,但它却最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在这方面音乐比语言表达的更细腻、更复杂、更有深度。它对人情绪的影响也更直接、更迅速、更强烈。比如一首诗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理解而后才会激起情绪反应,一幅画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思索而后才能波及情感 。音乐则不同,只要几个音符就立刻引起身心变化,产生情绪波动。而且这种音乐反应往往 并不依赖智力及音乐素养,几乎是一种本能,无论艺术家还是农民区别只在于反应的程度不同而已。
人的这种音乐反应是由于音乐的基本要素 和构成方式决定的。首先就是音的高低,音高是音乐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从物理角度讲,音的高低就是指振动频率的快慢。不同的音高听起来给人的感受不同。一般说,低音给人深沉、厚重、暗淡的感觉。高音给人明亮、欢快、单薄的感觉。再就是音的强弱。强弱通常被称为力度或响度,它是指声波振动幅度的大小。音乐中旋律都具有丰富而细腻的的力度变化,使人的情绪随着音的高低、强弱的起伏变化而波动。生活中一个没有强弱变化的旋律听起来是平淡的、毫无生气的,既无表现力,更难以打动人。其次是音色,也许大家不知道,音乐中任何乐器发出的一个自然 音都是复合音,它是由基音和数目不等的谐音(泛音)组成的,基音决定音高,泛音决定音色。一般说泛音较多的音听起来比较丰满,泛音较少的音听起来比较单薄。
高频泛音突出的音听起来比较明亮、尖锐,低频泛音较多的的音听起来比较深沉、饱满。声音是否优美则取决于在其泛音列中的位置。生活中弓弦、拨弦、击弦乐器演奏家在同一首乐曲的不同乐段经常 改变拉弦、拨弦、击弦的位置,目的就是改变泛音数目和顺序产生音色变化以增强音乐表现力。再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长短就是音持续的时间。时间是音乐存在的唯一方式。
音乐不象绘画和文学作品那样,可以在一定的空间中不受时间限制而存在,它只能在时间中展现与消失。从 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可以没有声音但不能没有时间。如常用的休止符就是没有声音的音符,甚至还有完整的没有声音的作品如《四分三十三秒》。不同高低的音在一定的时间内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旋律,声音被有序的组织起来就构成了节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音高的音同时发响就形成和声。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发展与情绪推动最重要的因素。
节奏是一种强弱变化规律的重复,它能使音乐声波的能量转化为动力。如军队走到桥梁上时要散步缓行,决不可能唱着进行曲踏着坚定整齐的步伐行进,否则规律的、铿锵的节奏所产生的动力会引起共振而导致桥梁坍塌。又如赛龙舟时鼓点与号子的节奏会使人精力集中,动作协调一致从而力量倍增。由此可见节奏的动力作用。一般地说,欢快的节奏令人振奋,激昂的节奏使人勇猛,舒缓的节奏让人沉静。音乐中作曲家的创作动机与内心情感是首先是通过旋律表达出来的,旋律就是音乐的基本内容。一条优美顺畅曲折起伏的旋律在节奏的 律动中流动会极大地推动人心理变化产生情绪波动造成联想与意象。带有律动的旋律加上具有丰富多变效果的和声,音乐推动情绪变化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和声可以分为两种:和谐和声和不和谐和声。八度、四度、五度和声融合度最高,非常和谐。听起来给人纯净、空旷、高远、神圣的感觉。在早期宗教音乐中使用最为广泛。三度、六度比较和谐,听起来给人充实丰满的感觉。二度、七度和声是不和谐和声,它们极不稳定具有极强的动力倾向。听起来给人一种紧张的、不安定的感觉。常说的"和弦的解决"就是指这类和声把不和谐解决到和谐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和谐和声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人们对不和谐音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协和与不协和的界限不断变化,协和音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不协和音在向协和音转化。实际上我们演奏乐曲或者欣赏音乐时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是由协和到不协和再到协和,由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
前面说过,音乐是人心理的产物。音乐的发展变化规律完全与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吻合。即从基本心理状态发展到情绪高潮再回归到基本心理状态。一部音乐作品一般开始都使用一些基本音乐素材,在一定时间内对作品要表达的内容进行铺垫,使人产生一个基本的情绪状态,这一阶段一般不使用不和谐不稳定的音乐语汇,只是把人导入作品的基本情绪中。音乐逐渐引申发展进入到紧张激烈动荡的情绪状态,此时音乐一般速度较快、力度较强、紧张度较高,人的心理能量不断聚集就好象憋了一股劲儿,音乐有一种明显的倾向于稳定的趋势,心理也会产生强烈的期待能量得到释放的渴求。随着音乐发展到高潮,人的心理能量聚集也达到了极点,此时音乐从不稳定瞬间解决到稳定,心理憋着那股劲一下子得到释放,那种期待渴求的心理在瞬间得到最大的满足。随后音乐进入到稳定状态直到结束,人的心理也旋即恢复平静又回到初始阶段,达到一种心理平衡的状态。心理平衡是人一种自然状态。人们从音乐由稳定到不稳定,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中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刺激,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撼。心理能量聚集的越多音乐对人刺激的强度越大。心理能量释放的越完全,音乐给人的感受就越强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音乐感觉。
实际上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有很大的主观性。同一首曲子每个人受到的刺激程度不同 感受也不一样,因此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但任何一个正常人听到一首曲子起码会有紧张松弛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音乐要达到的最直接的目的。有些人总是把音乐看的很神秘,常试图把音乐的内容用文字和语言解释出来。比如有人说维瓦尔弟的《四季》中的《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人感觉到明媚阳光下的草地与羊群。其实这只是解释者个人的联想和意象,其他人未必可以从音乐中真正感受到这些内容。又比如有人说阿丙的音乐反映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敢于同黑暗势力抗争的勇气,其实这都是根据历史记载及个人生平介绍等相关资料附加到音乐上去的。我们很难在音乐中捕捉到这些内容。倾听他的音乐一般都会产生一种悲怆、愤懑的感觉。强加的文字解释往往使个人的想象力受到限制,甚至影响到人对音乐的真实感受。
音乐给人最真实最直接的东西就是感觉。艺术的本质就是真,由真产生美。在情绪得到宣泄的同时,人会获得难以言喻的轻松和快感,这种感觉就是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
音乐不仅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还同时对人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首先音乐规律性的波动传入体内可以使人的颅腔、胸腔等组织产生有规律的共振。可以使骨骼肌肉的舒张收缩、心率脉搏的起伏、呼吸的节奏、胃肠的蠕动等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其次音乐的声波对人中枢神经的刺激,可以使内分泌系统产生有益身心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物质,对人的循环和消化系统会起到调节作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音乐不仅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也是一种具有动力的物质能量。音乐传达的是真,表现的是美。它净化人的心灵,更能影响人的行为。有位哲人说过:人如果心里是美善的 那么其行为也不会是丑恶的。音乐不仅能够满足人一时的感性需求,同时也能给人带来一种普遍的、永恒的精神享受。能够加深人对事物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我个人认为是音乐。音乐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还有: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是似乎是另一种语言,并且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有共鸣行,能够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
一、基础知识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二、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民族音乐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能力。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异常明显的,这是世界音乐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学习的。
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某一个音,都不只是一个音在响,而是许多个音的结合,这种声音叫做复合音。复合音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不仅全段在振动,它的各部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也分别的同时在振动。由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基音,也就是最易听见的声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泛音。这些音是我们听觉所不易听出来的。
三、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在钢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在德国体系中,用加字尾的办法来标明变化音级:is(升),es(降),isis(重升),eses(重降)。但降E不用Ees而用es;降A不用Aes而用as;降h不用hes而用b。
音乐的特征有哪些
流行音乐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采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 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音乐的特征有那些,请举例说明
流行音乐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采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 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音乐的特征是什么
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人声类和器乐类两大类。
一、人声类
1、独唱(男女声高、中、低音)
一种声乐演唱形式,由一人单独演唱,常用乐器伴奏,亦有用人声伴唱者。因性别和各人的条件、音色不同,又可分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独唱。其音色特点是:女高音华丽灵巧,女中音温柔圆润,女低音丰满宽厚,男高音高亢明亮,男中音浑厚庄严,男低音低沉庄重。他们之间的音域也各不相同。
其中女高音中还分:音色清脆灵巧的花腔女高音;音色秀丽甜美的抒情女高音;音色刚强壮实的戏剧女高音。
男高音中有音色明朗而抒情的抒情男高音;音色壮丽而坚实的戏剧性男高音等。
2、齐唱(领唱、齐唱)
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
3、重唱(包括各种男女声二、三、四重唱)
是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等。
歌剧中的重唱基本上是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感情交流的表现方式,包括男女声二重唱等等。
4、合唱(领唱、合唱)
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二、器乐类
1、独奏(各种类乐器独奏)(英文名Solo)
一人演奏一件乐器,称“独奏”。如手风琴独奏、钢琴独奏等。有时一人独奏,还有另一人伴奏。如二胡独奏,扬琴伴奏;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等。还有一人独奏,乐队伴奏。如唢呐独奏,民乐队伴奏等。
2、齐奏(多种乐器同时演奏一个声部)(英文名Unison)
1)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相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如二胡齐奏,小提琴齐奏等;
2)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如民乐齐奏等。
(注:“齐奏”的主要意思是:两人以上同时演奏同一曲调,有使用同样的乐曲同时演奏,也有使用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
3、重奏(各类乐器同时演奏两个以上不同声部的合奏)(英文名Ensemble)
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及其演奏形式。
根据乐曲的声部及演奏者的人数,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以至七重奏、八重奏等。由于演奏的乐器不同,因而又有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等的形式。最常见的重奏形式是弦乐器重奏。
4、交响乐、协奏曲(大型管弦乐队的演奏)
1)交响乐(英文名Symphony)
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其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
一、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二、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
三、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2)协奏曲(英文名Concerto)
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今天的协奏曲形式通常是指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独奏协奏曲”。
经典歌曲都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那么,经典歌曲也就是被人们经常演唱,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
中国经典歌曲非常多。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推出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列出的推荐曲目中:歌曲就有130首;合唱就有29首;独奏曲51首;室内乐24首;协奏曲16首;民族管弦乐20首;管弦乐46首;歌剧音乐12部;舞剧音乐5部。著名音乐理论家乔建中先生编著的《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下册,由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该书在前人整理研究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31卷)近4万首作品的基础上,精选了28个省区、56个民族的305首民歌。仅民歌一种,乔建中先生编著的《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下册中,就收录了中国民歌的经典作品305首。除此书以外,还有其他经典民歌,还有众多的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众多的中国经典流行歌曲。
《中国经典歌曲解读》一书,把中国经典歌曲分成民歌篇、艺术歌曲篇、流行歌曲篇来组织材料。作者因受条件和个人精力所限,该书民歌篇、艺术歌曲篇、流行歌曲篇中所列中国经典歌曲的数量不多。所列的中国经典歌曲,仅仅是中国经典歌曲的一个缩影。中国经典的民歌、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所涵盖的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都非常多,待作者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
作者通过对这些经典歌曲的解读,让广大歌曲爱好者了解歌曲结构形式的千差万别,不同歌曲所具有的特色。了解曲作家在有意还是无意中都遵循着的音乐运动规律及歌曲创作规律。
音乐的艺术特性有哪些
音乐艺术既生动、鲜明,又飘渺、抽象;既无需借助诠释、译述而能给人以直接的感受,又往往令人觉得深邃高远、扑朔迷离、难以言状。因而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又常常被人说"听不懂",尤其是一些器乐作品。音乐何以这样感人?它怎样表情达意?繁复的品类样式有哪些分辨的线索?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感性的积累,也需要理性的把握。正是: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认识;只有认识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受它。
音乐--作曲家精心谱写的作品,经过表演家精心唱、奏而呈现在听众面前,并被听众感受到的音乐,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一个多种要素结合一道,涵载着一定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的,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它续续扬扬,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引发人们种种相应的生活、情感的体验和联想,使人随之步入艺术审美境地,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由这段概述引申开去,我们从四个方面对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加以简要剖析。
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物质材料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
这一点是音乐具有与其它艺术不同的种种特殊性的根源所在,也是音乐诸多艺术特征生成的根源所在。音乐不同于口技,不同於戏剧、影视中的"音响效果",音乐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独特的艺术品种。这首先由于它赖以存在的物质材料,不是一般意义的声音;是人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经过反反复覆的选择而留取下来的,经过多方面加工组织起来的一些特殊的声音,它们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但又超脱了"自然客体"的属性。譬如,从高低方面讲:太高太低的、不易清晰听辨和不便准确控制的声音,都被陆续淘汰,留下来在音乐中使用的,大体上就是现在的钢琴上所能奏出的那88个音。这88个音各有自己固定的音高;由低至高依次排列起来,成为"音列"。音列中的音根据振动频率的倍数关系,被划分成若干"组"。每组--即每一个"八度"之中,按高低相等的距离,分设12个半音,其中有7个音被称为"基本音级"(如钢琴上的白键音),另5个音被称为"变化音级"(如钢琴上的黑键音,7个基本音级分别命以固定的名称--C、D、E、F、G、A、B,这就是"音名"。变化音级的名称,按基本音级加注"升""降"来称谓。如"升C"(#C)、"降D"(b D),"升D"(#D)、"降E"(bE)等等。
为了歌唱方便,各音还命有"唱名",这便是:"Do、Re、Mi、Fa、Sol、La、Si"。构成"音列"等等还只是音在高低方面的初步组织。音列中各个音间距离相等,每个音都有等同的意义,而这种相互等同、各自孤立的音是不能表达音乐思想、感情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组织:以某一个音为稳定音,其它若干音依不同的倾向关系与稳定音联结成一个体系--调式。
调式种类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调式有:西洋大、小调式;中国汉族五声调式,其它民族调式等。调式体系中的音叫做"调式音级"。
调式音级除了按各自级数称谓--二级音、三级音、四级音、五级音……--之外,还分别命有专用的名称,如大小调式各组音分别称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
主要音乐风格都有哪些?有何特点?
经典音乐```古董、古板的味道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情感和内容的表达,打破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种种形式上的束缚
乡村音乐```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
爵士音乐```节奏特色明显
摇滚音乐```节奏、歌词、旋律、梦想、真实、感觉、狂野、信仰、力量、愤怒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哈哈不知道对不对!!
儿童音乐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旋律简单易学,重复乐句较多,节奏固定,情绪基本上都是活泼可爱的。很容易吸引小朋友。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2、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
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旋律: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
节奏和节拍是音乐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大意义。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并存的,不可分离的。它们以音的长短、强弱及其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带重音和不带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譬如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就充分体现了这点。假定左脚带重音,右脚不带重音,左-右-左-右就是轻-重-轻-重,这就是节拍。
节奏的含意有两种:广义地说,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狭义地说,节奏是音的长短关系。列队行进中变化著的鼓点,体现了音的长短关系,如嘣-嘣-嘣嘣嘣,这就是节奏。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例如交谊舞中的快三步(相当于古典音乐中的维也纳圆舞曲)其节奏型是“蓬、拆、拆、蓬、拆、拆”,用音乐术语说是属于6/8拍子(读作八六拍在乐曲中运用某些具有明显特点的节奏型的重复,使人易于感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乐曲结构上的统一和音乐形象的确立,所以它在音乐表现上意义重大。节奏还有一种功能,就是激发听众的情绪,使之不由自主地在身体动作上与音乐共鸣,现代摇滚乐(rock and roll)是一种以极其强烈和粗野的节奏为特点的音乐。它非常迎合青年人喜欢 的特性,因而风行全世界。
下面谈拍子问题。用来构成节拍的每一时间片断,叫做一个单位拍。为了构成节拍而使用的重音,叫做节拍重音。有重音的单位拍叫做强拍,无重音的单位拍叫做弱拍。在乐曲中,节拍的单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拍子是用分数来标记的。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拍号的读法是先读分母后读分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有哪些
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伴奏部分即通奏低音。通奏低音演奏者在羽管键琴或管风琴(或拨弦乐器琉特琴或吉它)上奏出低音声部,上面标出数字指示他应演奏的填充和弦。通奏低音经常由两个人演奏,一人用大提琴(或维奥尔琴或大管)一类可延长音响的乐器演奏低音声部,另一人演奏填充和弦。
这种使用通奏低音的织体是:上面一个人声或乐器的旋律声部,底部是一个低音乐器,中间填以和声,这是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风貌。上面的声部也常有用两个的,有时是为两个歌手写的,有时是两把小提琴(此时即称三重奏鸣曲),此种结构在巴洛克音乐中也很典型,特别是通奏低音不能或缺,说明由低音产生和声的概念对于巴洛克音乐是如何重要,是它的中心。这个概念的出现并不突然,在十六世纪中已有将低音声部区别于复调音乐中上面其他几个声部线条的,但只是到了巴洛克时期这种风格才清楚地确定下来。
1、音乐声音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
2、音乐听觉艺术
音乐又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在刺激中,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够迫使人们的听觉器官去接受声音,这决定了听觉艺术较之视觉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震撼人们的心灵。
音乐只能用声音来表现,用听觉来感受,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时,大脑皮层上只有与听觉相对应的部位是兴奋的,而其他部位都处于抑制状态之中。
实际上,音乐家不止是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表现生活的,这同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并没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是在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时候,音乐家是把个人的多方面的感受,通过形象思维凝聚为听觉意象,然后用具体的音响形式表现出来。
3、音乐情感艺术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
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音乐可以更直接、更真切、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
4、音乐时间艺术
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凝固在空间,使人一目了然。我们欣赏美术作品,首先看到美术作品的整体,然后,才去品味它的细节。而音乐则不同,音乐要在时间里展开、在时间里流动。
我们欣赏音乐,首先从细节开始,从局部开始,直到全曲奏(唱)完,才会给我们留下整体印象。只听音乐作品中的个别片断,不可能获得完整的音乐意象。所以,音乐艺术又是一种时间艺术。
扩展资料: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调,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1、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是音乐的决定性因素。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
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
2、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音色: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在人声音色中又可分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又使用混合音色。
-音乐艺术
-音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