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缺爱,长大以后往往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在人类成长的旅途中,童年是塑造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时期。然而,如果童年缺乏爱和关怀,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缺乏爱的童年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在成年后可能会继续困扰着个人。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童年缺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
1 自尊心问题
童年缺爱的个体往往缺乏对自身的认同和价值感。他们可能感到自己不被重视、不被接受。这种缺乏自尊心的感觉可能伴随他们一生,导致自卑、自怜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
2 情感障碍
缺乏爱和关怀的童年经历可能导致情感障碍的出现。这些个体可能在表达和理解情感方面存在困难,难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他们可能对情感闭塞,难以信任他人,避免亲密接触和情感暴露。这种情感障碍可能对他们的婚姻、友谊和家庭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3 心理健康问题
童年缺爱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些个体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和孤独等问题。缺乏安全感和依恋是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他们可能面临睡眠障碍、自残行为、进一步发展为心理疾病的风险。
4 人际关系问题
童年缺爱对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长远影响。缺乏父母或关键抚养者的爱和关怀,可能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挫折感、冷漠或过度依赖的行为。这些个体可能难以建立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影响他们在工作场所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
5 自我价值问题
缺乏爱和关怀的童年可能导致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质疑。他们可能感到自己没有被认可和重视,缺乏成功和成就感。这种自我质疑和自我否定的态度可能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就。
6 情绪调节问题
童年缺爱的个体常常面临情绪调节问题。他们可能难以有效地处理和管理情绪,容易陷入情绪波动和情绪爆发。这种情绪调节问题可能对他们的工作效率、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童年缺爱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尊心问题、情感障碍、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价值问题和情绪调节问题都可能是缺乏爱所带来的心理难题。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寻求心理支持和疗愈至关重要。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个体可以逐渐恢复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并重建对自身的信任和价值感。
说话,做事,容易走极端的人,大都是小时候缺爱。
同事小李,向我说起她的女朋友,人长得很漂亮,却很高冷,一付高不可攀,拒人千里的架势。
他是在一次同事聚会喝多酒时,大家打堵问小李敢不敢追,冰雪美何清清。他一壮胆,就拍着胸脯答应了。
邀约,送花,发微信,各种招都试了,没有什么回应。
当小何想放弃时,何清清却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同意与小何交往,但得保证只爱她一人,不能负心。
小李自然满口答应,初战告捷,获得美人心,很是喜悦了一阵子。
兴奋期三个月,就苦不堪言了。
何清清不允许小李同任何女生交谈,打电话,发信息都要检查,通讯录只能存他妈与姐姐的电话,表妹的也不行。
与单位保洁大姐多说几句话,何清清看到了也很生一天的气。动不动就威胁小李说分手,指责小李不是真心的,对她没有全心全意,怀疑她不是小李唯一。
搞得小李的工作缩手缩脚,与同事交往也变得别扭不自然。
慢慢同事开始梳远他。
我向小李问起何清清的家庭情况,得知何清清从小父母离异,跟父亲与后母生活,父亲生意忙碌,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她,后母又生了儿子,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儿子身上。
自小父母的关爱缺失。
我是做职业培训的,每批新员工进来,都会调查员工的家庭情况,做为员工激励培训材料。
像小何这种,就是比较典型的小时候缺爱的例子,她们有五条比较明显的特症是需要引注意的。
安全感缺失。
需要更明确,牢固的互动关系,要么就退缩在一边干部脆不接触,一但开始,就盼望牢牢抓住不放。
缺少表达爱的能力与技巧。
她们表达 情感 ,往往比较简单直接,生硬。爱或者不爱,不能暧昧与灰色地带。
性格上多为内向型,孤僻,认死理。
对事物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化,一个眼神的游离;一个句无心的玩笑;一个无心的动作,她们就能脑补出整部背叛的剧情。
行为上常在两个极端摆钟。
特别安静或暴躁,对身边人与自己有攻击性。摔东西,说极端的话,敢跳楼,割腕。
占有欲强,对亲密伴侣索取与付出很彻底。
她们身陷冰窟,却向往烈焰。
物极必反,小时缺什么,长大了就渴望自己能获得满足,又怕失去打回童年的无边地狱。
对从小缺爱的人,我们要及与更多些耐心,明确态度,用热情真诚,慢慢暖化她们,如果针锋相对,会适得其反,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真人案例,和大家分享,小时候缺爱的人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自我疗愈。
霖霖的故事
因为是一直是一个胆小的人,不敢将心事坦露出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孤独症患者”!。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长期分居,有时候,我会去我姨妈家里住,有时候去我舅舅家里住,从小就饱受“寄人篱下”之苦。我努力独立自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我自己也算争气,考上了一个重点大学的医学专业,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但我的内心明白,在很多很多的深夜里,有什么吞噬着我的心,让我感觉到空虚和寒冷,眼泪不知不觉的留下来了。我有一个男朋友,他的性格很好,很迁就我,但是我经常控制不住地“怀疑”他是否爱我,整个人十分的敏感。 他去哪儿玩没有报平安,或者微信半天没回,我有时候都会伤心到落泪!但整个人很紧绷,有时候这种“怀疑”,和对“怀疑”的自我批判让我心生不宁。 而且感觉有时候我总是在不断不断地向他索取,要他照顾我,要他宠溺我,像是一个黑洞!我好怕我这样会失去他!
想对霖霖说的话
一、Hey,忙着自我批评的姑娘,我看到了你的光。
霖霖,你好。谢谢你的信任,虽然你一直在“自我批判”,但我还是看到了你的闪光点。
你有反求诸己的“自我觉察”的力量,当你的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没有一味地重复原有的模式,而是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而且和你的原生家庭有关,进而向我求助。 “自我觉察”就是光, 即便是在彻骨阴寒的山洞底下,也能被照见。 我看到了你的“光”, 希望你也看到它、欣赏它,增强它。 顺着光,就能找到出口。
二、为什么我总感觉缺爱?
我们只有同时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才能发展出成熟地自爱与爱人的能力。
“无条件的爱”= 无论你怎样,我都爱你
“有条件的爱”= 如果你,那么我就会爱你
“无条件的爱” 在说:“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如此而已。即使你脆弱地无法独立生存,即使你只懂索取而不会付出,你是我的孩子,我无条件的爱你,无条件的包容、接纳你。”
没有得到过这种“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内心会生出一个大窟窿:我天生是不值得爱的,如果我不懂事,不可爱,不优秀,那么就没有人爱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努力地争夺财富、地位、权利和名望,来“赢得”别人的爱。他们获得的越多,越害怕“坠落”,因为他们不相信,卸下精致的妆容,或是帅气的西装,有人爱他们本来的模样。
“有条件的爱”在说:“我爱你,因为你达到了我的标准。如果你发展自己,变得成熟,符合了我的期望,那么,我就会爱你。”
“无条件的爱”不会失去,但它的阴暗面是,它也不能靠争取得到 。而“有条件的爱”则不同,它取决于自身的奋斗,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犯了错,会承担后果;做得好,能赢得认可。没有品尝过“有条件的爱”的人,认为爱只能来自于外界,只能通过别人的给予而得到,他们没有建立起“为爱而战”的气魄。
霖霖,从你的描述中,让我感觉你饱受没有“无条件的爱”的痛苦。虽然你发展出了赢得“有条件的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勤奋考上了重点的医学专业,成为了专业的医生。但你的内心有一个恐惧又渴望的小孩,她在说什么? 她是不是在说,她害怕如果她变得很糟就会被抛弃,她是不是渴望一个可以无限度包容她接纳她的怀抱呢?
正是你的“恐惧和渴望”在左右你和恋人的关系。所以你像作战雷达一样,不断“侦查”他可能不爱你的证据。他回你微信的速度、他对你说话的语气、他看着你的眼神,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隐含“他不爱你了”的征兆,而这一切可能源自—— 你内心其实不相信,有人会爱你这个人本身。
同时,你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怀疑”会加深你内心的纠结。 当他语气冷冷的时候,你一方面怀疑他是不是不爱你了,一方面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一方面批判自己为什么在亲密关系里面表现得很糟糕。在这种处境下你的,一定很不容易吧!
三、成长三部曲
那么,如何走出“缺爱”的诅咒呢? 自我成长之路漫漫,还需上下求索。我们往往会经历以下三部曲:
第一步曲:承认——从压抑到表达。
恭喜你,你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的痛苦,不仅仅源于痛苦本身,还源于痛苦没有人看见、陪伴和支持。 在自我的孤岛里,痛苦变成了剧毒,腐蚀着人心。 而表达,就是“被看见”的开篇,一旦痛苦有人分担,它就不在是咆哮的疯狗了。 霖霖,你内心的创伤和自我封闭手牵着手,强化了你的痛苦,试着进一步向自己、向可信赖的人表露自己的脆弱,去拥抱内心那个瑟瑟发抖的小孩吧。
第二部曲:理解——从扭曲到接纳
你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过去你的认知也许是:缺那儿补那儿。我缺人爱,就要牢牢地抓住一个人来爱我。 而其实,你真正缺的不是爱。而是你在承受“不被爱”的痛苦时,没有一个心灵上的怀抱,容纳那个哭泣的孩子。 因此你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治愈的空间”,那个空间是安全的,你可以重新 探索 亲密关系中的连接。 那些你在父母的身上没有体会和发展出来的,可以在新的亲密关系中 探索 ,对你而已的课程,或许是“感受到自己有无条件的价值”。
第三部曲: 整合——从内化中长出新的自我
当我们借由安全的亲密关系而学会接受、理解和安抚内在的自我时,再回头看看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些坎慢慢消融了。而对父母潜在的恨意、内疚也不在横亘在心间了。由此, 我们不再重演儿时的剧本,停止了创伤的“轮回”。
四、治愈之路,需要一个暖炉
关于疗伤,我们有两个可行的选择。 一个是在爱情中疗伤,一个是在心理咨询中疗伤。
更多人不自觉地选择了前者。两个人在感情中一起“升级打怪”,互相“疗伤”,做彼此的治愈者。在爱里实现整合。但风险是,如果自己或者对方是“猪队友”,但可能会“伤上加伤”。 另一个选择是心理咨询,好处是如果你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那么你就找到了前进路上靠谱的拐杖。但心理咨询师只存在于那个“疗愈的空间”里,你还需要在诊室外,运用空间里获取的力量发展出新的自我。霖霖,在你的描述中,你的恋人是“温暖而正面的”,可以小心翼翼地试着像他展露你的真我,试着和他建立起一种安全、放松而稳定的关系,这对你的治愈之路是重要的。但如果你发现他无法接纳,你最好求助于专业人士。
内心缺爱的人,即使赢了的全世界的仰慕,他的世界还是如茫茫荒野。而内心有爱的人,即使飘零至孤岛,也可以发出光芒,和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游鱼,远方的岛屿交相辉映。祝福你。
小时候缺爱,主要是父母爱的缺失,父女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能及时照顾到孩子的情绪,需求,成长等诸多方面,造成孩子在成年后的一些表现不是特别的 健康 。
1家庭暴力:父亲主导的家庭暴力场面很激烈,过程很痛苦,结果很严重,孩子在暴力的过程中是最弱势的地位,没有自保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内心产生自卑感,内心窗户闭合。
2金钱缺失:金钱缺失会滋生出贪婪,吝啬等病态心理,表现在锱铢必较或者挥金如土。
3安全感缺失:小时候安全感缺失最容易影响到这个人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会影响到其他人,恶性循环。
4家庭氛围的缺失:会带来责任感薄弱,心理的凄凉感,心理的无归宿感。
5情商缺失:情商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情商的启蒙老师父母当之无愧
人都是感性动物,能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方式等做出反应行为,所以不论小时候缺失什么,长大后都会有相应方面的表现,,每个人需要的爱不一样,提供的爱不是需要的爱也算缺爱,过度的爱也算另一方面的缺爱。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会疑心重,性格内向想法偏激,自卑又敏感。对生活充满抱怨,总感觉人同人之间没有真诚,做事目的性强,总想着算计别人。
我堂妹以前男朋友,就是这样的人,恋爱的时候到家里吃饭,当着长辈的面,就数落他自己父母。控诉父母从小偏心,说自己爹不爱娘不疼。其实了解后才知道原因,小时候家境不好,父母让他穿过,哥哥姐姐旧衣服。因为他不爱说话,家里人同他沟通少。导致他喜欢主观,判断任何事,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
两个人恋爱期间,他只差把堂妹绑在身边,才有安全感,任何时候都查岗,找不着表妹,就把身边人电话全打一遍。令我们不胜其烦。同他相处聊天,也要小心翼翼,因为我们说者无意,他听者有心。有时彼此开玩笑,他会认为看不起。事后会同堂妹争吵辩解。
平时聊工作,没有听过他说,公司的福利待遇好。总是抱怨上司偏心,同事有心计,话中表示只有他能力好,却得不到重用。平时不联系亲人,朋友,有事时不惜一切代价让别人相助。相处久了,堂妹感觉崩溃。费尽心思才分手。同缺爱的人相处,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我现在人到中年,每次想到自己的母亲,不是满满爱意,却是深深的恨。我的母爱,不但小时候缺,长大了也缺,现在也缺。
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的母亲。受害者就是我。
现在的我,自卑心理严重。做什么事情,总觉得不应该有自己的份,如果有了就觉得不可思议。
脾气暴躁。这一点像极了我的母亲。我最痛恨自己这个毛病,因为从小我就被这个特质严重折磨,现在自己又在无意识中成长为母亲的样子,我有多恨自己的母亲就会多恨自己!
被害心理严重。因为从小缺爱,缺少安全感。总是感觉其他人对自己不怀好意。什么事情都首先想到阴暗的一面。这是极其不好的。我有意识到,努力调整自己,但是这种影响总会有。
不会体贴人。不是我不想,是我总是做不到。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笨,不会说话,没有眼力见,干什么都不能招人待见。这应该是我从小做事就没有被表扬和肯定过的原因。无论做多做少,母亲都是冷着脸批我,要不然就动手揍我,现在只能想起来她拖着我往小黑屋去,却一点想不起来我犯了什么错!
所以我用心去爱我的孩子,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从理论上接受母亲对我做的一切,再努力从 情感 上好受一点。
从小缺爱的人真的会影响一生。所以从现在开始,温柔地跟你的孩子说话。让她感受你的爱,而不是感受你的暴躁。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犹豫了。
我到底要不要把自己真实的解剖出来给大家看呢?
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里。印象中家里唯一不曾嫌弃过我是女士的应该就是爸爸了。
只是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见不着他几面。所以我跟爸爸也不是很亲近。
从小奶奶和妈妈就很喜欢哥哥,家里面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先顾着哥哥。而我吃的用的都是哥哥挑剩下来的。
哥哥每年都会有新衣服,过年会有压岁钱,而我却完全没有,直到我上大学做兼职发了工资,我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件新衣服!
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来看,从小缺乏爱的人会有的特征: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去春游,只是每个人都得给两块钱的车费和伙食费。我跟哥哥回家跟妈妈提起这事的时候,妈妈爽快的给了哥哥两块钱。而轮到我时候,我妈妈却说我一个女孩子不用去。
我吵着要去,然后换来了巴掌和批评。从那以后,我就学会了克制自己的需求。
即便再想要一样东西,我也不会主动找家人要了,甚至有时候大人问我要不要什么的时候,我也会习惯性的回答说不要了。
甚至现在我工作了,成家了,我都还会如此克制自己。
由于从小没得到过什么鼓励肯定这些,所以缺少爱的人内心都是比较脆弱比较自卑的。
只是有些人表现得不明显,我就是如此。
领导分配一个任务,我会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不敢去接手。一个问题即便我知道答案,我也会想我知道的这个答案会不会是错的,我会不会把答案记错,所以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都不没有大的突破。
可能是因为觉得连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都尚且如此,别人又怎么可能会自己好呢?
所以潜意识中不相信任何人。
因此不会跟别人走得太近更不会跟他们交心。甚至是对自己的爱人,都会有所保留!
从小我就知道自己在家不讨喜,所以我处处留心,深怕引起家人对我的怒火。
以至于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会想他们会不会有其他意思,会不会是我哪儿做错了引起他们生气了。
小时候奶奶不止一次的说道在知道我妈妈怀的是个女孩的适合就不止一次的想把我流掉。
后来我出生后也曾想过把我送出去。听了这些后我特别的害怕,深怕他们哪天又会不想要我了,要把我赶出去。
从小开始我就缺乏安全感,直到现在!
以上几点是结合我自己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答案!
我父母在我八个月的时候离婚,我没见过我妈,然后我的成长经历一直跟着奶奶,后来十几岁,爸爸也走了。
我的身边闺蜜也大多都是单亲家庭,可是我连单亲家庭都不算,从小寄人篱下,住在姑姑家,住在大伯家。
我见到他们的孩子会特别羡慕,虽然我没有遭受虐待,也没什么狗血剧情,但是看到他们一家三口那种爱,我会特别羡慕。
长大后,我爸走了那段时间,我得了抑郁症,被送进 健康 所,家里觉得我疯子。想把我送到孤儿院,我老爸的财产什么的留到我 健康 以后再继承。
我自己了解自己, 我的性格是这样的。
不勇敢不自信,讨好行人格,想得多又强势,孤僻,极端特别极端,敏感又易怒,少许阴暗。
首先,我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最坏的结果,我怕失败,我觉得我不行,我输不起,却又很多想法,所以做事瞻前顾后,一点不果断,小心翼翼的强势着,纠结又矫情。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讨好别人,喜欢送礼物讨好别人来获得喜欢,我可以自己不用吃饭去给别人买生日礼物,后来初恋就是,我觉得喜欢我是我的福气,我要特别特别好的对待别人,我怕被抛弃。现在长大了,好一些了,了解感情是相处吸引,共同经营一份感情,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
我想得多,有的时候没事就哭,想各种事情,脑补各种事情,因为觉得自己不会得到,所以很多事情就会拒绝,压根不会努力,告诉自己平凡可贵,碌碌无为的活着。
我觉得人生非黑即白,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不需要一般的朋友,我只要很好的朋友,可是感情这东西啊,是一步步递进的,没人会一下子爱你爱到死。
敏感到什么地步呢,如果关门声音大了,我就以为被讨厌了,因为一个无意的眼神,我就能脑补一部电视剧。
少许阴暗,也是因为我总是想坏的事情,可是我自认我又是善良的那种人。
这大概就是我的性格了,有些现在好了一些,但是依旧还是有很多存在着。
愿天下每对夫妻,在生孩子之前要认真考虑,还有就是,童年很重要,是一个性格形成的过程。
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因为我就是那种比缺爱的人。深有体会,下面列举一下我能说出的特点:
社交恐惧症
是的,也可以说是社交缺陷。小时候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校的小朋友会经常欺负我,让我变得不爱说话,长大了进入 社会 ,发现交际更让我头疼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让别人接受我,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让别人觉得和我相处会很舒服,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让别人高兴。慢慢的从我不会变成了逃避最后是恐惧。
太敏感
也可以说是对自己不自信。别人的一个眼神我都要猜测很久,别人的一个动作我更是不得命了,然后进入自我失落状态。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因为生怕得到别人的负面评价,所以处处小心翼翼。每说一句话之前都会斟酌好久,特别是在领导和同时面前。说完后脑子里开始猜测——是不是我说错话了/是不是惹别人不高兴了/是不是让别人以为我是怎样怎样的人了……在意什么呢?在意别人的感受,在意别人对我的感受。这样,其实,真的很累
不会谈恋爱
缺爱的人极度没有安全感,猜疑心很重,让对方难以相处,往往都是快餐式的恋爱,很快就分手了
喜欢独处高于一切
这一点我不多说明。
自尊心极强
但凡是我跟朋友吵架,道歉的放低姿态的一定会是我朋友(还要特别感谢我朋友对我的宽容)
外表高冷不可靠近,内心孤独敏感 迷恋被人赞许,被人追捧的感觉。
以前,我总把这一点定为虚荣心,曾懊恼不已,可看来不是。其实内心里总期待跟某个男人发生点什么,但又十分清楚我不可能跟某个男人真的发生点什么,总在上瘾一样的幻想各种玛丽苏事件发生在我身上,在我的幻想中,我想要的一切按照我的思路都一一实现和应验,可讽刺的是事情总是一定和我所幻想的情形背道相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性情多变。 我是女生,我不喜欢撒娇。
种种例例,我以前总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不会交际,为什么我这么高傲看到这个问题以及相关回答,我知道了答案。我原谅自己了,原谅自己不会交际,原谅自己的种种,因为,我缺了做人应得的最宝贵的——爱
分享一个我曾经教过的孩子案例!
姗姗,五岁,喜欢画画,沉默
第一次见到姗姗时是她们家的送水工人把她送来的,这个工人说:先把孩子放在你这,我得走了,还有很多事要做,一会她的舅舅来接她,这孩子就爱画画!
姗姗低着头不跟我对视,我蹲下来问她叫什么名字呀?没听见姗姗的回答,却闻到她的头发上全是烟味,甚是呛人!我问他孩子哪来的这么大烟味?他说,孩子天天在她们家送水站呆着,哪里的人都抽烟,所以天天熏的,她爸妈都忙没空带她,她就天天画呀画的也不太爱讲话。
我拉起她的小手问她,告诉老师,墙上有没有你喜欢的画?她抬起头看了看四周,然后点点头,我说,走,带老师去找找你喜欢的,每一幅画都有一个故事呢,老师讲给你听吧!姗姗慢慢的和我交流起来,无辜的眼神,略带沙哑的嗓音,期间的感觉非心疼二字不可表达,心一阵阵的难受。
最让我震惊的是,姗姗的画里竟然永远都是大面积的黑色,灰色,没有一点色彩,在她的画里我似乎看到她抑郁的生活环境,布满烟尘的空气,快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见过一次她的家人,每次都是不同的送水工人把孩子送过来,我终于忍受不了她们对孩子的冷漠与轻视,我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告诉她如果继续在我这里学画画必须亲自来一趟。
与姗姗妈妈见面后果然与我猜想的情况差不多。姗姗的父母都只顾着做生意,完全忽视对孩子的关爱,由于姗姗的内心需求长期得不到反馈,没有体会到如何爱与被爱,导致小小年龄就有一种麻木的状态,我无法想象如此下去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多么不可逆的伤害!我指责了姗姗的妈妈,并且告诉她二手烟对儿童的危害是致命伤害!她并没有反对,可是过了一周姗姗来上课还是满头的烟味,我又打电话质问她的妈妈,接下来的时候就是偶尔有偶尔没有。
童年时代最该感受的就是爱与被爱,但是一年多以后的姗姗,仍然是消极,懒散,对周围人和事漠不关心的状态,我用每周能看到她的四次机会拼命想让她感受老师很爱她。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小身影总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希望当年的那些消极,冷漠,都不存在了!
我是个女孩子,小时候因为母亲去世,父亲另娶新欢,小妈实在对我不咋滴,所以就和外婆住一起,外婆年老八十,没有能力养我,又分配到舅舅家,舅妈和舅舅虽然抚养我,但也对我的感情不深,从小就当亲戚抚养,让我深深的缺乏,母爱和父爱,我也从此不喜欢说话,怕说错话,被赶出家,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看到同龄人,无忧无虑的哈哈大笑,我总是笑不出来,因为我感觉一点也不好笑。等长大后,现在结婚了,也是我的第一个男朋友,因为小时候缺乏爱,和长时间住在亲戚家的原因,我没有拒绝他的追求,很快和他结婚了,等婚后,我才感觉我一点也不喜欢,我现在的老公,因为小时候没有家,现在虽然有个家,和一个不喜欢的人住一起,我也不想因为不喜欢他而失去,我现在的家。小时候没有爱,长大后也会习惯没有爱的生活,因个人生活环境不同,长大后思想也会不同。
在童年遭受过情感忽视的迹象
自尊水平很低
你总是把自己和其他人作比较吗如果你是在经常与他人竞争的环境下长大的,你就很难发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并且害怕竞争失败的严重后果
你可能会倾向于将他人视为竞争者,导致孤立感和低自尊感。
害怕依赖别人
当你很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难向他人寻求帮助吗如果你曾因为寻求帮助而被责备你就可能会觉得寻求帮助是冲突的根源。
所以比起向别人寻求帮助,你更倾向于什么都靠自己,但是这种对依赖他人的恐惧可能会让你难以与他人合作。
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
当有人问你的感受时,你无法用准确的语句来表达,因为你从小都觉得自己的感受并不重要,于是你会回避自己的感受。
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决策能力,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对于不同选择是怎样的感受。
时常压抑自己的情绪
你无法识别、管理和表达你的情绪。
童年时期,你可能不被允许表达你的情绪,或是曾因表达情绪受到训斥。这些负面的体验可能会在让你隐藏很多重要的情绪。
感到孤独无助
你感觉自己是一座孤岛,蜷缩在世界的角落。
你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有些麻木,无法与其他人有密切的联系,很容易感到孤独无助。
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
总是想确保其他人都快乐,即使这意味着你必须牺牲自己的需要。
如果你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那么你很容易一直忽视自己,取悦他人。
如何摆脱情感被忽视的童年阴影
探索自己的需要
你需要探索自己的情绪和需要,逐渐改变自己对”爱的需求"的认知。最终开始可以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学会对自己负责
你要去了解自己的"伤疤",目的并不是要去指责他人的过错。而是为了明白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而后更好地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做出积极的改变
进行心理咨询
任何深入探索自己旧体验和创伤的行为,都应该在"安全的环境或关系”(比如咨访关系)中来进行否则是有潜在危险的。你可以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对童年被忽视的经历进行探索和认知
1、个性冷漠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关系的监护人需要给与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如果都没有时间关心孩子很容易引起性格孤僻,缺少依赖感和安全感。在长大后多表现为个性冷漠,不愿与人接触,更习惯于同自己交流。
2、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给予的教育十分重要,倘若父母只带给孩子威严和要求,幼小的内心会缺少温情的东西,即便长大后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令人佩服的成绩,内心也会充满了失落和寂寞,表现为总是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3、缺少爱的表达
如果父母不给予孩子关爱和在乎的表达,孩子通常也无法体会和表达。或者他们成长以后会对人忽冷忽热,难以分辨他人情谊的真假性,对交友以及情感的需求度很低。
小时候的生长环境会对人格的形成、性格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被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心理才会健康,如果小时候缺爱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今天的文章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从小缺乏爱的人长大以后有哪些特征。
1、个性冷漠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关系的监护人需要给与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如果都没有时间关心孩子很容易引起性格孤僻,缺少依赖感和安全感。在长大后多表现为个性冷漠,不愿与人接触,更习惯于同自己交流。喜欢独来独往,在他的思想认知里自己本身就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存在。对待问题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鲜少建立人际交流,心中充满了孤独感。
2、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给予的教育十分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家里。从拥有孩子那一刻起父母便出现了不可推卸的责任感,每一种行为、习惯、思维、概念都将对孩子的思想产生浸染和熏陶。情感上的交流是最为细腻且重要的,在孩子的世界里抚养人的理念是判定一切是非的标准,他会遵循父母的要求来建立自己的观点。
倘若父母只带给孩子威严和要求,幼小的内心会缺少温情的东西,只会更武断和绝对的追求目标以赢得肯定。即便长大后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令人佩服的成绩,内心也会充满了失落和寂寞,表现为总是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3、缺少爱的表达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有很多的途径,可以是最直接的言语表达,也可以是一个亲密的拥抱,一个温暖而坚定的眼神,甚至一个紧握的拳头,这些肢体行为配合的方式是传递内心情意很好的方式。如果父母不给予孩子关爱和在乎的表达,孩子通常也无法体会和表达。或者他们成长以后会对人忽冷忽热,难以分辨他人情谊的真假性,对交友以及情感的需求度很低。
**松子的一生就是对此类情况最为真实的写照,在她的世界里:只要别人给予她一点点的好,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她都会觉得弥足珍贵,继而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分寸感是他们思维里较为模糊的概念,倘若逐步掌握好情感的尺度,人际关系的能力便会自然恢复。
小时候缺爱,孩子长大后的表现大致包括缺乏安全感、自卑心理,紧张、焦虑的情绪等。针对于缺爱的孩子,建议家长平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多关爱孩子,尽量降低缺爱给孩子造成的不良伤害,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促进心理健康。
1、缺乏安全感: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变得敏感多疑,内心缺乏安全感,不敢轻易对别人付出爱或者情感,总是小心翼翼,担心自己受到某种伤害,社会交往会受到影响;
2、自卑心理: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心理发育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父母双方的爱会让孩子感觉到自信,如果缺失父爱或者母爱,孩子会缺乏自信心,会逐渐变得自卑,对事物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化;
3、紧张、焦虑情绪: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很谨慎地处理事情,总担心会受到某些伤害,喜欢去讨好别人,压抑着自己的情绪。长时间受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干扰,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长大后的生活、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恋人无法弥补爱情的全部缺失,各有各的作用发挥,心中缺失的部分只能自己消化。因为你个人的童年经历,对你表现出同情,但这也是你成长的必要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是不可复制的。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不可能完全相同。每个人都要面对人生的七情八欲。可能你意识到得太早了,所以会觉得特别苦。现在,我只能说,我祈祷你和你的爱人能够顺利发展,结合成自己的小家庭。随着你生命的延续,你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温暖。心里缺爱,从小被照顾得少的人,如果极度匮乏,走在阳光下也不会感到温暖,所以恋人无法弥补。如果你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但更重要的是,你能清楚客观地理解这个问题,不要把这个问题和情侣关系混为一谈,因为对方压力很大。想要内心越来越强大,有些事实是改变不了的,只能积极面对,调整心态,而不是越来越严重,危及身心健康。小时候缺乏爱会在成年后的恋爱关系中表现出明显的负面影响。比如这些人早熟,不懂得在恋爱中撒娇,但往往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对伴侣的某些行为异常敏感,容易引发争吵等等。非常幸运的人,在恋爱关系中遇到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但是,这种人很少见。毕竟,亲密的关系需要彼此的努力和包容,没有人能独自为和谐而战。这样的关系极其容易不平衡,也很难长久。所以,这需要我们接纳自己,治愈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停下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接受童年留下的创伤,这样才能更好的治愈自己,爱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爱。至于亲密关系,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