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何其芳 全诗以秋为线索,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天 何其芳 全诗以秋为线索,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稻香”使人满口生香。“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

  渔家秋景图。“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出现,语言摇曳多姿。“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声是否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她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

  练习说明

  一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

  此题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这是从鉴赏诗歌的主要方式着眼提出的要求,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二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此题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具体的语境进行体会,可参见“课文研讨”中的有关内容。

  三 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诗略)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首同样优秀的外国诗歌。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建议

  一、注重诵读。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直至熟读成诵。

  二、设计一些有一定开放度、能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来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如: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你注意观赏过秋天的景象吗你印象中的秋景与这首诗是否一样你能不能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课文提供了比较鉴赏的材料,应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鉴赏。比较鉴赏时,应先认真阅读,然后再比较异同,若能从比较中发现几点带有共性的东西,当然更好。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吴子敏)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

  六卷本《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992年版)

  二、那么一种氛围——读《秋天》 (刘真福)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的诗作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难得这位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情境、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之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而这里却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伴随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的画面,在诗人笔下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得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一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的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不和谐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2 理解诗的大意。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28个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就直言千古悲秋的老调,毫不隐讳。

“我言秋日胜春朝”,同千古悲调相反,诗人却赞美秋天胜过春天,并以第一人称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绝不妥协的韧劲儿。

“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二字即描绘出秋高气爽的秋天的特色,是春天多风沙、有春寒所不能比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博击长空,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这一意向是全诗的精华。难道我们就没有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诗人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已是“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这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博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独立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说“秋日胜春朝”。

3 理解诗的立意。

“悲秋”是古代诗歌的传统主题,并且有许多名篇佳作。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来。这与诗人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和性格是分不开的。诗人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诗的立意不仅新颖,而且深刻,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4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主旨是: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秋词》其一——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意思是:自古以来大家一说到秋天就在悲叹秋的冷清萧瑟,而我却觉得秋天比春天还要更胜一寿。秋高气爽万里晴空之上,一队白鹤飞上云霄,连同我作诗的兴致都高涨到云霄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秋”这个被历代诗人引征到诗歌里的词语,被赋予了各种感情色彩,或哀愁怨愤,或痛悔遗恨,或缠绵悱侧,或桑梓之情,或幽愁暗恨,或伤古怀今等等。(引用出处:网页链接)

相关诗句:

秋词1

秋词2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码字艰辛,望采纳,谢谢。

古诗词中 秋 的意象

古人凭借着自身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寄托在从客观混沌中提炼出来的独个意象之中。意象便融合了作者的情感与景物,主客统一,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美。因而“秋”之所以“悲”实乃作者的心悲,读者的心“悲”。

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作者悲凉凄怆的感情融于瑟索荒凉的自然秋景之中,开启了“悲秋”意象的先河。历代文人继承并发扬了对“悲秋”意象的创作,极大丰富了汉语文学的美学内涵,大致看来,“悲秋”意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米芾书《九辩》局部)

旅人思乡

秋天处在万物繁茂的夏季和严寒荒芜的冬季之间,是生命轨迹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此时天地之间景物萧瑟冷落,时间的流逝最为明显,往往会使人生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而羁旅天涯、孤苦伶仃的游子对此尤为敏感。客居他乡的游子心态、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在梧桐落叶、孤帆远去的意象之中倾泻出来。孟浩然漫游长江下游之时,时值寒秋,鸿雁南飞,他睹物伤情,悲从中来,写出了传世名作: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李商隐看秋雨,勾起思乡之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卢纶的“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用一个“逢”字将愁苦与秋色融在一起,愁绪难熬,归家不能,只能把乡情寄托于寒夜的明月;马致远那首《天净沙·秋思》更是悲秋思乡的传世名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排列了众多意象,既是主,又是客,又无主无客,一股浓郁的悲凉忧伤之情带给读者巨大的艺术感染。而对悲秋思乡有直白描述的,应是吴文英那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

感时伤怀

如上文所说,秋天给人时间流逝之感最为强烈,这一点也最能引起诗人那多愁善感的本性,时序交替引起诗人的感伤,如汉乐府《长歌行》所唱“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于是我们有了为数众多的可以寄托情怀的动人之作:史达祖的《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王绩的《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感时伤怀,诗人的这一本性对其身体健康虽非有益,但对文学艺术而言却是有幸,对后世读者亦是一种情感福利。

离愁别恨

离别本就是悲伤的时刻,萧瑟秋景更添伤情,正所谓“离别那逢秋气悲”(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而柳永的《雨霖铃》更是把这种离别之情和悲秋之感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天晚,暮色阴沉,故人离别,词人眼中满是凄清,无处遣怀;待酒醒之后,却只见晓风、残月。晓风寒冷袭人,恰似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难圆,正如离人难再相见。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在这一意境之中表现的十分真切。

(鹤飞冲天的景象)

当然,并非所有的悲秋都是忧伤低沉的意象,刘禹锡的《秋词》对悲秋意象做了彻底的反叛:“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一改前人秋的悲凉之意,反而借秋表达出知难而进、凌云直上的豪迈之情。人的感情是多样的,意象便也同样是丰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5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