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学创作
-名词解释-
感物说:强调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养气说:认为气(道德精神)是文学创作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只重“气”,不全面。
镜子说:强调文学创作必须反映客观生活。对主观能动认识不够,不全面。
深层心理说:文学创作不是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无意识)决定。
距离说:布洛观点,主张审美主体不能有过多的功利考虑,在一定的距离外欣赏审美对象的美。
表现说:文艺归结为作家心灵或本能的表现,主张创作从主观自我出发。忽视客观社会生活,不全面。
艺术直觉: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意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艺术知觉:主体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对象时产生的知觉形象。
艺术灵感: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突发性、迷狂性、创造性。
艺术情感: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自然情感: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体验,主体对他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功利性评价的心理反应。自然情感是艺术情感的基础,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
政治情感: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思想观念基础上,有强烈功利性,是某个社会集团与现实之间利害关系的心理反应。
道德情感: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的,长期深入人心的,对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心理反应。给人压迫感、紧张感。
宗教情感:以信仰为依托,将人的心灵引向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的情感。
艺术想象: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科学想象:主体指向客观事物某种内在规律,通过创造性心理活动认识客体,得到正确结论的心理过程。
再造性想象:主体对他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进行回忆的过程。艺术想象的一种。
创造性想象:在再现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对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熔铸,从而创造不同原型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性想象:由一物的触发而想到另一物的心理过程。
艺术理解: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的理性思维活动。
创作动机:作家、艺术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艺术构思: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激起的创作冲动驱使下,对创作对象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艺术概括:主体从一定创作动机出发,对选定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的过程。艺术综合、艺术简化。
艺术综合: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对各种材料进重新组合,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简化:创作中对所写的事件和人物只寥寥几笔勾勒特征,对无关细节完全省略。
艺术变形: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艺术传达:从艺术构思到语言的显现这一由内向外的活动和过程。
审美理想:在创作过程中自觉遵守的各种创作标准与价值追求。追求艺术真实性、社会价值、形式完美。
艺术真实性:在文学作品中客观地反映生活实际,充分表情达意,从而给人合情、合理、合意之感的审美追求。包括历史真实、情感真实、细节真实。
文学创作主体:已经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作家个体。离开创作过程则不是。
-简答题-
一、文学规律的探索,中外理论有哪些观点?
1 感物说。
2 养气说。
3 “胸有成竹”说。
4 “镜子”说。
5 深层心理说。
二、决定文学创作的基本因素?
1 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
2 社会需求的产物。
3 又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紧密联系。
三、作家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 文化修养。文化知识、人格修养、特殊爱好。
2 独特气质。常处于激情状态、敏锐的观察力、对语言超常敏感。
四、作为创作主体的人,有哪些特点?
1 暂时放弃现实功利性关注。
2 想像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3 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感情。
五、什么是文学创作客体?
1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加工改造的对象。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2 以往的看法:客体是主观情感;是客观自然事物;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的深层心理;四种看法都不全面。
六、为什么说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1 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
2 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
3 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
4 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5 文学的客体有时是似乎与社会无关的自然,但实际也属于社会生活。
七、什么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主客体双向建构关系?
1 情景交融,心目相取。
2 主体是客体的主体,客体是主体的客体。作家感受是客体给予的;客体不等于客观存在。
八、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有何异同?
1 两者都是直觉,具有直接性,无意识性、创造性。
2 对象不同。(同一对象以不同面目呈现)
3 艺术直觉带有主观性,认知直觉排斥任何主观色彩。
4 艺术直觉带有情感性,认知直觉则没有或较少。
九、艺术直觉与艺术知觉的异同?
1 都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体能力,与感性形象分不开。
2 知觉只停留在感性形象上,而直觉透过表层进入内在蕴意。
十、说明艺术直觉之于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重意义?
1 直觉与诗情的兴起。
2 直觉与诗歌意象的产生。
3 直觉与诗歌意境的形成。
4 直觉与诗歌意象、意境的呈现。
十一、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有区别是什么?
1 灵感是思维状态,直觉是思维能力。
2 直觉有对象性,灵感则没有。
3 灵感是随机性、偶然性,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4 两者的关系也极为密切的。
十二、艺术情感的特征是什么?
1 自然情感有私人性,艺术情感有共通性。
2 政治情感有功利性,艺术情感有超越性。
3 道德情感指向善,艺术情感指向美。
4 宗教情感将人心灵引向虚无缥缈,艺术情感将人的精神引向自由与和谐。
十三、艺术情感对于文学创作有至关重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情感对认知活动的一般影响。
2 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
3 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
十四、艺术想象的特点与类型是什么?
1 科学想象是纯粹的认知活动,艺术想象则是审美活动。
2 科学想象是发现的过程,艺术想象则是创造的过程。
3 类型有再现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
十五、艺术理解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与创作目的。
2 与选材。
3 与构思过程。
4 与主题的深化。
十六、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 影响作家对创作手法与技巧的选择。
2 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3 影响作品的风格。
十七、创作冲动的特征是什么?
1 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
2 经这净化或升华的复杂情感。
3 具有内指性特征。
十八、创作冲动有哪些心理因素?
1 原发性心理因素。
2 继发性心理因素。
十九、创作冲动的激起有哪些情况?
1 无意中受到触发而产生。
2 自觉寻找触发。
3 自已突然冒出来。
二十、创作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1 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2 艺术构思。
3 艺术传达。
4 修改与润色。
-论述题-
一、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哪些问题?
1 准确性。恰如其分。
2 透明性。见“能指”知“所指”。
3 独创性。陌生化效果。
二、细节真实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是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的基础。
2 使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显得像真的一样。
3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可升华人的感情,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
众所周知,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是以“美”起真。我们就拿中学课本中的美术欣赏学习来,日观赏印度的佛教美术作品,其欣赏的过程就是神圣与净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称。这是因为宗教是人性的另一种表现的异化,是主观审美对客观对象的理想,在欣赏中,由于审美的介入,人的的本质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人们是通过审美的欣赏活动,从感情的角度反映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现代美学家们几乎都十分强调审美、艺术的独立性。王国维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审美活动的过程,即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或审美的发现、艺术的构思、情感的表达。因为我们在创作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美术技法,而是艺术情感的表达来实现审美的价值。”
美术欣赏具有调节精神与情绪的节奏,丰富学习内容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还能进化我们的生活。如:学习书籍装帧到为自己装饰笔记本与作业本,从学习服装设计地没自己装扮衣服,从学习环境艺术到没自己美化居室等等。这就是一些美化生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表现。
人们掌握美术这一交流手段,在交际活动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群体意识和认同感。这种群体意识与认同感通过美术的中介活动,便反映为人类情感的共同性或人类精神的感召力。人一旦进入此境,便踏上了通往他人、通往群体、通往社会乃至通往全人类心灵的道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所说:“只有在艺术中,人们才理解到一种能允许所有人去交流他们情感的韵律,从而使人结合成一个整体。”…所以艺术又被幽默地称为调节人际关系的特殊处方。
艺术情感艺术情感是指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作家视为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的灵魂
主要表现
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
根本性质
(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感情。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分为两类:追求自由的情感和扼杀自由的情感。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艺术情感既包含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个人的独特的情感。
(3)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
A、理解感情是一个过程。
B、人们用冷静的理智去理解情感。
(4)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为一的情感。艺术中思想和感情是融合为一:
A、认识与情感不可分割。
B、思想支配和制约情感。艺术中情感与思想总是融合为一,不可分离。
(5)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不满足吃喝住穿实际需要的情感就叫做超功利的审美情感,它是艺术表现的情感。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与功利的关系:
A、从历史过程来看,人类的审美情感是在功利的母腹中孕育起来的,非功利的情感隐含着功利的因素。
B、从社会性质来看,非功利的情感是以功利为基础的。
(6)艺术情感是不可言传的情感。根本原因在于情感和语言的“互不对应”。表现在:
A、艺术表现的情感是情感的具体状况,语言只能表达情感的概念。
B、艺术表现的情感是个别的,特殊的情感,语言表达情感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
C、描述情感的语言是贫乏的,粗糙的,简单的,情感的实际状况是具体的,丰富的,细腻的,复杂的,
a、从量上有不同程度的感情,
b、从质上不同性质的情感互相交叉,互相渗透
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包括:
1 兴发阶段:这个阶段是艺术家在生活中的感受、体验和情感上的酝酿,是创作中的准备阶段。
2 构思阶段:这个阶段是艺术家在艺术思维和想象中形成艺术意象的阶段,是艺术创造中的核心阶段。
3 艺术表现阶段:这个阶段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将艺术意象物态化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造中的实现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相互关联、渐次推进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要求,只有通过这些阶段的不断努力,才能最终完成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
首先去了解这种艺术的发展历史,了解它的文化内涵,然后要根据这门艺术的表现手法去体会他所要表达的主旨,最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欣赏艺术的看官,我们要尊重他,没有歧义,才能更加坦然的去发现那门艺术的精髓之处。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是指欣赏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相通或基本一致,产生感应交流,引起一种强烈
的情绪激动。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对共鸣的描述是:
“
这种感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觉得那个作品
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经想表达的
”
。
情感的共鸣来自两方面的移情力,一是创作者
“
移我情
”
,将自我情感移入作品;一是情感物态化的作品对于欣赏者,产生
“
移他情
”
的魅力。所以艺术
传递情感是一种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创作主体表现情感;一方面是鉴赏主体体验情感和生发情感。摄影艺术鉴赏活动中的情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被摄
对象的客观情感,摄影家的主观情感及鉴赏者生发的情感。画面上表现的
“
被摄对象的客观情感
”
其实并不
“
客观凝聚着摄影家的主观情感,而鉴赏者生发
的情感也只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鉴赏主体的情感活动,归根结底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体验画面表现的情感和潜藏的情感;一是触景
生情,生发的情感。在摄影艺术鉴赏时,鉴赏主体所体验的情感与生发的情感,往往与创作主体表现的情感和鉴赏客体(作品)呈现的情感存在着不一
致的现象。这种
“
不一致
”
产生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因素是指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和转移性。情感往往是多种情感的并存,各种情感之间相互渗
透、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主观因素指摄影创作主体的态度和鉴赏主体的态度:鉴赏主体在体验作品的情感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生活经验、审美经
验、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对画面情感进行
“
再创造
”
。美学家伊斯特曼举了一个例子:
那些坐在船舱里读报的人们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想尽快过河,而坐在甲板上欣赏景色的人们都是对旅途的短暂感到遗憾。对前一种人来说,过河是实际目
的,对后一种人来说,浸沉于美景的欣赏,超越了他渡河的实际愿望,他获得的是一种审美经验。如此看来,产生情感共鸣主要看与主体的情感态度。
“
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而用艺术相互传达情感。
”
作品中的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是贯穿摄影艺术中最不可或缺的灵魂。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
“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在艺术课堂中,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还要在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作、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艺术课程的情感价值作了明确的表述: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使情感得到丰富,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这就充分说明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它是艺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情感又是提高整体艺术素养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同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指标。学生带着情感进入艺术课堂,在课堂中通过艺术感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无论是技能表现还是艺术欣赏,都要求学生在与艺术接触的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挖掘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而情感则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欣赏艺术作品或是参与艺术表现时,没有积极、合理的艺术情感的体验和参与就难以与作品产生共鸣,也就无法真正地完成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使艺术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为此,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法来促进学生的艺术情感的体验和积累,努力创造机会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情感,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形成真挚朴实的情感,进而达到人格上的健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展开,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辅之以有效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艺术技能方面获得有效提高,在艺术情感体验上得到丰富。那么该如何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有那些途径和方法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出总结,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感体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成为自己作品中的主角。
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比赛创作,在画面中表现自己比表现别人更容易释放出情感。
积极地用参加绘画比赛的机会,让自己进入到画面中去,成为自己画面里的主角。美术课堂的平时作业因为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学生投入的精力相对会比较少,作品中的情感、技能因素也不容易得到很到的体现。而一旦参加绘画比赛活动时他们则会更加专注。因为准备的时间比较长,作品在构思表现、深入刻画上一般也相对完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参加绘画比赛的机会鼓励学生都来参与创作,并尽可能将自己画到画面里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和故事,并投入自己真挚的情感,就会更容易画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例如: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能书画比赛的主题“我是合格的小公民”。教师在辅导学生创作时,就充分利用了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的功能。首先提出“什么是合格的小公民”以及
“怎么样来成为合格的小公民”等问题,在师生交流探讨中来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奉献、关爱、自尊等价值观,明白这些都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素质。然后提出讨论话题:
我是中学生了,怎么在家庭中或集体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何付出力所能及的劳动、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设想在这样的一幅画面中,父母在阳光下的稻田里辛苦地收割稻子,而你能做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有帮助收割、提着篮子送水送饭等等。用这样简单的故事情节就足以表现出“合格小公民”的主题,学生在创作时就会很容易带着情感去画作品,因为作品中包含着对父母的关爱、对自己行为的肯定!这样的作品就将美好和睦的家庭生活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是对丰收的喜悦之情的表达,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了。而且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会想到画面中的辛苦劳动的父母和自己的那份关爱,那将是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艺术与情感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情感表达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艺术情感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
情感在审美心理活动中,一方面,诱发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另一方面,融入其他各个环节的心理活动中,使整个创作活动都感染上情感的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是展开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诱发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以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教师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受到各种问题的困饶,但不能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面对学生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心理,始终展现给学生们的是一个朝气的面孔和温和善意的笑脸,在情绪上给学生一个放松的心态。也不能因为现在有的孩子不太听话或是有的班级整体表现不够理想就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倘若是教师首先把自己和学生对立起来,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那就很难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艺术情感体验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善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有合理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调节情绪,利用恰当的环境对人心理和情绪情感的影响来实施教学。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课堂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通过积极的手段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集体的合力来带动、影响全班级的同学的情绪情感,从而参与到艺术情感的体验中来。这种集体的影响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从众”心理。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下展现自我,而且也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课堂气氛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动作和情绪来暗示他人,从而导致学生间在情绪情感上发生连锁性的反映,从而带动他们一起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加以利用的。
例如:对李可染的《牧牛图》的理解欣赏,除了从水墨技法上进行引导学习外,教师也尝试着从生活经验和情感印象方面来展开教学。做到先以情感人,然后才关注画面的技法构图等相对比较专业的问题。在课堂实践中表明,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还是作品本身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这种内在情感是从生活经验中积累得来的。从乡村出来的孩子多少都会有过一些与动物相处的经历,牛羊兔狗鹅鸭等等。教师让他们试着回忆一下童年的时光,可以用引导的话语来提醒他们:还记得童年时的动物朋友吗?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伙伴在一起是多么的令人难忘,还想再回到从前吗?闭上眼睛吧,回忆一下童年,脑海中浮现了儿时的好朋友了吗?然后由同学们讲述孩童时与动物有关的趣事,教师也介绍自己小时候就和伙伴骑在牛背上模仿过“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老师自己扮吕布,手拿一只长竹竿,骑着一头
老水牛,其他小伙伴扮关羽、张飞、刘备各自骑着一头牛厮杀在一起,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有了教材中的《牧牛图》的铺垫,加上师生的发言,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从艺术作
品中唤醒的情感体验也开始帮助他们展开想象。有的同学在城市里长大,缺少相关的与家畜在一起的生活体验,但是可以在其他同学们积极的情绪中受得感染,也容易从同学的愉悦中感受到快乐。教师这时候再适时讲解李可染创作《牧牛图》的意图和内在情感的表现,学生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很容易将全班的气氛调动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开始关注艺术作品内在的情感表现,而不仅是只看到作品中画了什么、用什么来画等等比较浅层次的问题。他们和画家的情感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于觉得《牧牛图》不是李可染创作的,而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现的镜头就是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情感体验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有效性。
三、大题小作,避免“审美恐慌”,拉近艺术作品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艺术欣赏教学中有很多美术作品是国内外艺术大师的经典名作,但普通观众有时会觉得这些作品过于高雅和经典了,与自己的情感需要的距离太遥远了,也就从心理上直接排斥了这些作品,甚至会有些恐慌心理。他们会想:挺难的吧,看也看不懂。或者觉得反正是名家的作品,肯定是好的,不会差。至于好在哪、难在哪,他们并不关心。这就妨碍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交流,失去了欣赏、理解作品中深层内涵的可能。要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教师要设法拉近艺术欣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那些看似“高深”、“高雅”的艺术尽量通俗化、简单化和生活化,降低欣赏的要求和难度,做到“大题小作”。为避免教学过程中的乏味,可利用故事和趣闻展开教学。但是故事要本着尊重历史和艺术的原则,不能出现庸俗的情节或是一些流言诽闻,而是要注重趣味性、真实性和有利于教学欣赏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避免教学上的“满堂灌”,教师的滔滔不绝的讲解会加重学生的厌烦和恐慌心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更要下功夫,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作品。如可以这样说:“假如把这幅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送给你,你打算把它挂在家中客厅还是书房,或是卧室,为什么?要是家里来了朋友,你打算怎样向他们介绍这幅作品?”用这种形式,直接拉近了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迫使”他们与艺术作品面对面,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参与中体验作品的精神价值,挖掘出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解释说明,但不是去说服他们一定要喜欢某某作品,而是鼓励各抒己见。同时,教师也要适当介绍自己个人的看法,也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起到合理引导的作用。甚至可以对其中某些作品进行批评(当然也是个人的喜好,在不影响总的原则的基础上)。这样学生会觉得有点新鲜感,可能会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因为欣赏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好评,似乎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和主观性,学生见多了难免会有些麻木,毕竟他们还不能自觉地欣赏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高深的艺术作品,需要教师慢慢引导。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情感价值和艺术表现力的感知,而不是对作品做出好与坏的评价。教师在情感和精神上和学生站在一边,会获得他们的信任,是开展有效引导和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四、重视学科渗透,把握与艺术教学有关的热点话题和知识点。
中学的艺术教材中多次出现了凡高的绘画作品,我注意到在语文教材中也出现了介绍凡高的文章和绘画作品,说明凡高现在是备受人们推崇和关注的。但是作为中小学生来说,毕竟对外国的艺术大师了解不多,就很难对其产生认同感。但是既然是语文教材和艺术教材同
时都出现了关于凡高的相关信息,相信学生也会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会对关于凡高的教学有
所期待。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寻找最有效的途径来让学生接触凡高、了解凡高,将他的作品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除了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生平简介,还重点介绍他的“后印象派”画风就是通过作品来抒发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以及他的油画作品对世人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活动围绕凡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来展开,如热烈奔放的笔触、夸张大胆的用色,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他的《向日葵》中灿烂的金**所表现出的生命的张力,感染了无数的观众。将经典的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来感受倍受关注的艺术大师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而语文教材中有关凡高的介绍也恰好和艺术课堂教学形成互补。这需要教师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信息,重视学科之间的信息和知识的渗透,利用一切有价值的条件来提高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五、文字表达,树立信心。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我发现,在回答一些课堂提问时,有些同学表现的不太自信,特别是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他们也不是很肯定。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明白:评价作品时的对与错并不是关键,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对与错之分,关键是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是最好的评价。如对大师作品中人物神态的理解,动态的把握,色彩的感觉等,尝试评价他人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评价中培养良好的艺术情感和艺术理解能力。在口头表达还不太习惯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用散文、诗歌和随想等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体会,逐渐适应后就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直接回答来大胆评价艺术作品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起着帮助树立自信的重要作用,又通过主动积极的评价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六、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印象来丰富他们的艺术情感体验。
色彩是艺术表现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色彩更是情感印象的载体。人们对色彩的情感有着一种直觉上的感知。色彩其实本无情感可言,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人们靠色彩感知了大量的信息和符号,自然界中的春暖花开、寒暑易节对人们的影响大多是通过色彩的记忆在人们的内心深出留下烙印,因而当某种色彩在人们面前出现时,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生活经历中所遇到的相关感觉,引起内心的共鸣,便生成了“情感”。我们误以为这种情感来自于色彩,其实它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情感有着超越色彩实体的象征价值,它是更具夸张、概括和理想化的色彩。色彩作品中的情感印象对于创造者来说是积累和凝聚,对于欣赏者来说是积累和释放。不同的色彩通过其象征意义分别传达着不同的情感和印象。自然界中的色彩有千万种,不同的色彩或是色彩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三原色的精神和情感表现价值就非常独特。如:
**,明度亮也最能发光,象征光明、知识、真理和领悟;红色,有着不可抗拒的光辉,象征富有生气的大地和兴奋、热情、好战、战火等,红橙色有着温暖闪光的特性,象征炙烈的
火焰。因为火总是红红的,给我们以热量和温暖;而兰色象征冬天的力量、阴影、透明且有平缓宁静感,纯兰倾向于黑暗,常用来表现黑夜。其他的情感印象如冷暖、华丽、朴素等多种多样。可见色彩作为情感印象的载体,可传递的信息符号是非常丰富的,因而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被用来装饰物品、美化环境,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服务。
色彩的美学价值来自于色彩的象征意蕴,而色彩的象征意蕴与人们的情感存在着对应关系,就是说色彩的艺术魅力和欣赏者的情感印象之间存在着互动互文的同一性。情感原本是内心深出的记忆体验,而色彩会与这些体验一一对应,从而表现出色彩情感印象的丰富性。学生在了解了色彩的情感价值的基础上再来面对艺术作品欣赏和参与艺术创作时,便会将色彩的情感印象更合理地融入到自己的情绪情感中去,从而使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得到提升。在欣赏和创作作品时对色彩的把握就会有全新的感受,目的会更明确,搭配会更合理,对色彩的想象会更大胆,也就更加有助于他们利用色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丰富情感的目的。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情感是伴随着体验生活能力、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而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的,在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艺术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形象是苍白无力的、没有生气和神韵的。学生面对艺术作品时需要释放自己的情感,教师要引导他们重视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价值的理解,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再说德育》 孙学策 著
《教与学的心理学》 皮连生 著
《反美学》 潘知常 著
《生活教育论》丁丁 著
艺术创作作为一项复杂和艰苦的审美创造活动,不仅有着独特的心理活动的特点,而且还有着与其他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研究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体,同时还需要综合地运用抽象思维和灵感,使之构成一种有机的辩证关系,共同推动艺术创造活动的进展。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①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具体的、整体性的形象为思维材料所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形象思维的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形象思维的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感情色彩。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原有思维材料基础上促成新形象或新意境的生成。 ②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共同起作用,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 ③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灵感的特征是: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形象思维与灵感有一定联系,二者往往交互作用。
提要:积极情感就是指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的情绪。幼儿绘画是一种艺术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情感入手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需要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活动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占主导作用,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它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积极的情感能使幼儿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能促进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表现欲望;积极的情感更能促使幼儿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它是幼儿绘画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动力。关键词:幼儿绘画 激发 积极情感情感一直就存在于幼儿的绘画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更是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能,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以往的绘画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通常都是以教师的范画去临摹,而掩盖了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幼儿在绘画时的情绪是否愉悦、情感是否积极主动,往往被教师忽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和在绘画中的作用,对幼儿的身心是很不利的。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一、激发积极情感的意义1、幼儿绘画中,积极情感是丰富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内在因素。幼儿是纯真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他们的想象力又很奇特,在幼儿的笔下,天空、太阳、花草、树木等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变得丰富多彩,如在听故事想象画“十个太阳”中,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十个颜色、形状、光芒不同的太阳来,特别是第十个太阳,故事中说:“它把其他太阳的光都吸过来,变成了今天的太阳。”于是,有的幼儿画得象向日葵,每个小格子里涂上一个太阳的颜色,有的幼儿干脆把九种颜色,每一种都涂上一遍,成了一个说不出颜色的太阳。每个幼儿的想象不同,表现的结果也不同,创造出来的画面也时变化万千。夸张在幼儿的画中是常有的现象,他们往往对看得最仔细、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得最大,这也是一种创造,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否则,他们不会积极地表现与众不同的“太阳”,不会在遇到困难时,以画代字。由此可见,积极的情感时激发幼儿丰富想象和创造必部可少的。2、有了积极的情感,幼儿在对色彩的选择上更大胆。观察幼儿的图画,会发现他们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常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鲜艳色彩去表现。到了大班,幼儿的色彩更为丰富、细致,逐步接近固有色,又往往不自觉地使用了某种“感情色彩”,这就是幼儿在绘画时的积极的情感的表达了。幼儿在使用色彩中,带有较明显的情感倾向。如在画一些想象画时,幼儿往往喜欢画上白云和太阳,用更多鲜艳的色彩,而在画“雨天”,“我生气了”时,大多幼儿对它们就没有这么喜欢,情感体验没有这么积极,于是常常用灰色和蓝色作底色。这说明,幼儿对色彩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积极的情感,幼儿对色彩的选择会更大胆。如在画想象画“天空”时,周亦轩就使用了绿色和蓝色作为主色调来表现龙卷风爆炸的情景。所以,积极的情感让幼儿对色彩的选择更加的大胆,更多地采用了鲜艳的、亮丽的色彩。二、 如何在绘画中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对幼儿绘画水平和过程的促进作用是如此之大,在绘画的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教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它贯穿于幼儿绘画的始终,成为创作的动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在绘画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1、幼儿绘画形式的选择1)以意愿画的形式意愿画更给引起孩子的共鸣,给了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更能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激发积极的情感,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听说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幼儿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男孩子喜欢画坦克和恐龙,而女孩子喜欢画的是娃娃、房子等等。班上的几个幼儿一边画,一边叫老师来看,神情却得意自信。幼儿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他们知道自己想画什么。这就是幼儿在绘画中积极情感的一种外露,幼儿显然更轻松、更自在、更乐于接受,画起来也更投入。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稍加启发、引导,幼儿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表现,每一幅画对幼儿来说,都是最美的,最宝贵的,都表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这样的绘画活动也许更具有游戏性和随意性。但观察幼儿自发的绘画活动时,会发现幼儿在一个时期内,绘画的主题较稳定,经常要经过数次的绘画活动后才会换一个表现主题,主题的选择往往受班级教学活动、同伴的画、日常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如周亦轩、项康铭,开学时常画的是“变形金钢”,后一个阶段是各种轮船和飞机,现在这几天则常画“坦克”,说明幼儿在某个阶段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创作的欲望,在绘画中自由地、无拘无束的涂抹,勾线、尽情地联想、创作,表现出他眼中的大千世界。2)以命题画的形式给幼儿一个命题,如《美丽的房子》,课前作了大量的观察,请幼儿去观察高大的建筑物、风景点和小区房子。课上幼儿掌握房子的基本结构以后开始作画,有的幼儿参观了清河坊,对那边的房子情有独钟,都是一些古老的房子,有的幼儿参观了延安路,喜欢画高楼大厦,还有的幼儿画了自己居住的小区房子,孩子们的画各有千秋。他们在作画时,情绪很高昂,虽然有了主题,但是不需要照着范画模仿。除了画房子以外,幼儿添上了丰富的想象。如:天上的飞机、降落伞、房前的小溪等等,大大的丰富了画面。说明即使是命题画,也有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幼儿在绘画中贯穿了积极的情感。2、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绘画中的能力也有强有弱,教师在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及时地给予肯定。有进步的要表扬,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更要鼓励,以使每个幼儿对自己有信心,对绘画有兴趣,让绘画变成幼儿自动自发想去做的事情,激发一种积极的情感。在这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使幼儿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在能力的不断增强过程中,幼儿的水平不断提高,对绘画的兴趣也会慢慢增加,反过来又可以更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班里雪儿的绘画能力较弱,一次画荷花的讲评中,幼儿指出她的画不好,于是我们就展开了评价。有幼儿说她的荷花画了土**不好看,而雪儿自己也解释不上来,我在讲评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荷花变成了土**了?孩子们马上就想到了,荷花就要枯萎了。这个解释,不但恰当的评价了这张画,给了这张画不同的意境,而且也鼓励了雪儿,促使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更促使雪儿对自己有了自信心,对绘画有了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情感。3、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感染幼儿,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①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活动过程重点和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更愿意去参加教师组织的绘画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试想,如果连教师都没兴趣,不愿意去教,幼儿又如何会产生参加活动的欲望呢?又怎么会产生这种积极的情感呢?②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往往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幼儿增强自信,更大胆地使用色彩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一个亲切的微笑就是对幼儿想法和创造的肯定,在幼儿的眼里就表示你接纳了他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他也会更愿意与你分享创造的快乐,产生他创作的积极情感,画出更多更美的画。4、开拓幼儿眼界,积累创作经验。绘画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在这活动中,包含着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多种复杂情感,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要让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包括身边的好人好事,自然界的变化,马路上的建筑等。引导幼儿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经常带幼儿去散步、游园,参加种植活动,使他们感受和享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会在他们心里油然而生。如在进行“我爱春天”这一主题的组画时,带孩子出去郊游,观赏春天的景色,幼儿很感兴趣,纷纷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出发,把看到的画下来,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组画时,幼儿因为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情感的积累,幼儿情绪很高,组画过程中自觉地分工合作,共同创作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教师没有作任何的示范,但幼儿却通过自己的观察,表现得形象生动。(2)要为幼儿提供较多的欣赏机会,如年画、剪纸、雕塑,或者外出写生等,丰富和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创作提供材料。尤其是在进行一些节日的绘画时,就可以结合年画或雕塑等的形象进行创作。如我们在课前让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下欣赏了杭州的各种雕塑,有的幼儿还用照片把看到的雕塑记录下来,在画“我爱杭州”时,有的幼儿就用这些有地方特色的雕塑来表达了,他们的画法虽还稚嫩,但这种想法和创意就已经说明他们的表现方式和欣赏水平都有了一个大的提高。三、激发幼儿积极情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了解孩子的需求,寻找孩子喜欢感兴趣的内容来作画。 2、教师进行示范时,主要在技能技巧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内容上应该给幼儿足够想象的空间,能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风格。3、教师的引导语要简练,有趣,注意引发兴趣。4、拓展绘画的新种类,如:国画、颜料画等。5、要给孩子展示绘画成果的机会,如摄影留念、墙面展示等等。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6、幼儿的认知水平存在个体差异,绘画能力上有强弱,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纵向水平来进行评价。能力强的幼儿给予肯定,对能力弱的幼儿更要鼓励。教师要善于钻研,用多种的方法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绘画习惯。幼儿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素质,就可以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美丽的画面。不仅在绘画上,在其他内容的上,也会同样受益非浅。参考文献:1、《幼儿艺术熏陶》2003年第一版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杨得军主编 2、《幼儿美术教育》2001年第一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幼儿教育》2002年第12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