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第1张

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作为育人机构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淬炼器,不断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科学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渐进过程

从个体的价值接受规律出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历经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阶段。

认知认同,主要是让大学生完整、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实现认知认同不仅要让大学生知晓认同“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更要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三个层面及每个层面内部的关联性、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联系等。

情感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实现情感认同关键是加强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育人、典型感化和师者风范的作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从内心去接受、信任、喜欢它。

理性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并在推理、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评价、选择。实现理性认同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促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经常对照、审视自我,不断改变、调整自己的言行。

行为认同,就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行为认同要引导、激励大学生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并不断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沿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行为认同递进式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在情感到外在实践反复进行的过程。认知认同是基础,情感认同是催化剂,理性认同是关键环节,行为认同是归宿。认知认同可促进形成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会互相强化,进而通过行为认同得以体现。

深入剖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

在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教育环境、大学生、教师、教育方式等多种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呈现如下特征。

教育环境复杂性与个体价值认同的渐进的张力,促使价值认同难以立竿见影。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西方思想文化强势渗透,加上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一定程度弱化或消解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个体看,价值认同并非一个单维、线性的流程式结构,而是通过一定的传播路径达至个体的价值传递,再经优化反馈的循环过程。若是过于急躁,采用信息轰炸的方式强势宣传,并不一定能取得实效。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供给方式与大学生的接受需求不对接,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社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相关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推送各种专题片、宣传片等送达给受众;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网络接收等方式来学习。与此同时,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高校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不够;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未把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讲清楚、案例说透彻,与学生互动不够等。

现有教育理念路径与大学生主体性凸显的矛盾交织,教育“起点”与“末端”难以呼应。部分高校通过理论说教、规范灌输、行为约束等方式实现外源性塑造价值认同,而不是向大学生赋权赋能,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调适,逐步内生性建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顶层”话语与青年的“终端”话语形成较大势差;学生接受反馈机制、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和衡量指标未建立等。

探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认知认同。教师要深入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巧妙设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充实视频、和故事等资源到教学中,通过经验分享会、价值观讨论会、案例点评会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要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多运用学生喜爱的网言网语、案例数据、故事分享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将大道理变成微话语、小故事。

加强情境与环境营造,提升情感认同。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组织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校史校情等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站、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深度发掘宣传,组织创作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动漫、动画、微**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凡人善举、典型报道、文化作品中,构建从课堂、宿舍到校园各个角落,从教师、管理者至学生,从人文景观到规章制度都能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强大场域。

开展问题导向教育教学,提高理性认同。教学中结合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剖析、讨论,锻炼大学生明辨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诉求,帮助解决社交、学业、心理健康等问题。通过“青年接待日”、网络信箱等方式,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推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在解决利益矛盾和民主参与中增进理性认同。

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强化行为认同。要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国家、社会、团队等概念,体悟爱国、友善、奉献、责任等价值准则、道德品质,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以身边的榜样引领大学生学习,并建立激励机制,将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与学生入党考核、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等挂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内化于心,更外化于行。(陶韶菁)

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主要建立在婴儿时期的依恋关系上。这种依恋关系不仅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需,而且对未来的社会情感发展和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婴儿时期,主要依赖父母等重要抚养者来获得物质和情感满足,这种长期的互动过程为婴儿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经验,从而促进了社会情感的发展。

具体来说,安全型依恋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地,使得个体在探索外部世界时更加自信和积极。矛盾型依恋则导致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出现焦虑和回避行为,而回避型依恋则可能导致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更加冷漠和疏离。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情感的发展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经历等。因此,不同个体在社会情感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但其基础仍在于早期的依恋关系。

文化。附加价值和情感认同的根源根据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得知,其是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或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传统、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综合体。附加价值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附加值的实现在于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进行联接。

基础性情感有:

1、亲情

亲情的出现是因为人类选择了这一进化方向,在雌性主要承担抚养子女任务的环境中母爱是最强烈的,在家族式的群居生活环境中进化出了对旁系亲属的情感联系,亲情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亲人生存敷衍。

亲情有两个特征,一是与自己血缘关系越近越强烈,二是同等血缘亲近下对晚辈的情感强度高于同辈和长辈。当人得知旁边的一个陌生人就是自己的亲兄弟时,立马就能建立情感联系,这也能说明亲情是人的一个天性。

2、同情

同情是同理心的一种,它是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它是群体生活的必备能力,若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绪,则很难融入群体生活。

当去理解别人的不幸、孤独、无助时,会使自己也感受到了痛苦,这就是同情,为了缓解这种痛苦,于是我们便愿意去无私帮助、不忍伤害别人。

3、依恋

对于熟悉的事物不舍得分开、不舍得改变,这种心理不仅在人类上有,在动物至少大猩猩身上也具备。

这种心理对物种的作用,或许是为了提醒继续呆在安全稳定的环境,熟悉的环境就是安全的环境,新的环境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特别是幼儿对于母亲的依恋尤其明显。

因为一旦离开便会无法活下去。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机制仍然发挥影响,比如厌恶搬家。

4、感激

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或物所产生的情。这一心理机制是人的天性,因为人类是社会性物种,互助是一个对生存很重要的行为,感激之情得以进化的原因在于,别人帮助了你,那么你也得要去回报别人。

否则没人会再来帮助你,未来被自然淘汰的概率会大幅上升。如何去判断是否帮助了自己,不是由客观行为决定的,而是自己的主观感受是否产生了兴奋和愉悦。

如果自己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变化,那么将不会觉得别人的行为是帮助,虽然大部分时候都能判断正确,但有时候也会被利用。

比如,在对主播的打赏行为中,除了少部分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外,大部分都是出于自己的感激之情,因为主播的表演让自己产生了兴奋愉悦的感觉。

5、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谈举止等方面表现带来的。

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精神层面是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Ta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抵制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物质层面是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那么Ta的物质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的时候,安全感相对在下降,那么Ta便通过在精神方面追求新的替代者,来满足Ta在物质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摘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教学和评价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中笔者将案例的形式阐述自己在生物课中是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以及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及自己的反思和体会。

  关键字 评价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明确阐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教学与评价建议。生物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提出了很多目标。之前也有很多教师提出了自己看法,进行了尝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需要花大力气才能做好。达到目标的要求决不能依靠讲解或讲授的办法,说教的办法应坚决摒弃。笔者在教学中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放在评价中进行的。下面具体谈一下。

  一、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不是具有单一的智能,而是有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智能和个人内在智能共八种。而且各种智能具有等同的重要性,却又不是独立的。

  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对学生情感、心理、责任、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综合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潜力和他们的终身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生物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二、具体实施的案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在开学时就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家长交流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再了解一下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到一个学期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考察。下面是我为了实现“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进行尝试、探索的案例:

  案例1、为了实现“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目标,我在血管这一节的课堂练习中设立了如下的几个选择题:

  (1)动脉粥样硬化症是由于脂类物质过分地堆积在动脉血管壁上而引起的,为防止此病的发生,我们青少年应 ( C )

  A.多吃动物脂肪 B.多吃麦当劳 C.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D.少吃菜

  (2)为防止中老年时得动脉粥样硬化症及青少年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应( D )

  A. 学抽烟 B.学喝酒 C.多食可乐等饮料 D.每天饮一定量的白开水

  (3)青少年在下列活动过程中,脉搏次数会增加,人消耗的能量也会增加。( A )

  A. 看恐怖、言情影视节目B.听音乐C.听古典音乐D.听流行音乐

  (4)某同学被老师严肃批评后,他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D )

  A. 血压升高B.心率加快C.脸通红D.脉搏次数减少

  学生完成这些练习后,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会有反思并改正,通过班会课的调查发现:

  喜欢吃麦当劳、肯得鸡以及路边的油炸食品的同学明显减少了,从而教室的卫生状况也有了好转。从学校小卖部了解到来买可乐等饮料的同学少了;从门卫处了解到自己带开水的多了。

  案例2、为了实现“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我在人体的神经调节这一节的课堂练习中设立了以下几个判断题:

  (1)人多看暴力影视会增加暴力倾向。这里的暴力影视属于刺激,产生的好斗行为属于反应。( 对 )

  (2)人看了色情影视,会增加性幻想,以至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 对 )

  (3)动物不会对暴力和色情小说产生反应。( 对 )

  (4)古人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里的“视”和“听”的对象属于刺激物。( 对 )

  (5)古人云:“非礼勿动,非礼勿说”,这里的“说”和“动”属于反应。( 对 )

  学完这一节课后,几个原来喜欢把色情、暴力的书籍和光盘带到学校的同学都自觉的把那些不健康的书籍和光盘等物毁掉了。我觉得很奇怪:不再有同学来报告某某同学带不健康的物品来学校了。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几个原来喜欢在家偷偷看**录象的同学现在不看了,而是看一些教育频道的科教片,家长很高兴,我心里也喜滋滋的。

  案例3、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的习惯,我在教人体的支持与运动一课时,设立了以下几个判断题:

  (1)我们微笑时全身肌肉都放松,我们对人对己都应多微笑。(对 )

  (2)在同样压力条件下学习,多微笑的人血液里的肾上腺激素不会升高到使人难受的程度。(对 )

  (3)我们对老师、家长、同学多微笑,可以减缓他们的压力,是我们表示爱心的重要方法。( 对 )

  (4)经常微笑的人会减缓衰老。( 对 )

  (5)提倡“微笑运动”有其生物学上的科学依据,它的原理是增加面部肌肉血液循环,并且带动全身肌肉放松,使人的身心处于愉快状态。(对 )

  (6)多回忆过去被老师家长表扬的“情景”有利于自己的“身心放松”,对健康和学习进步有利。这里具有条件反射的原理,过去好的“情景”的形象是内部的刺激,“身心放松”是反应。( 对 )

  (7)当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记住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对他们常怀感恩之心。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应忘了他人对不住及损害我们的地方。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同事、朋友和师长。( 对 )

  (8)遇到师长的批评时,如果我们拒不接受,会促使批评者神经系统更加紧张,血液中肾上腺激素的浓度更加升高,导致他们作出更严厉的批评。( 对 )

  自从这节课以后,很多同学看到老师都微笑着主动打招呼,与同学之间也能和睦相处,平时要与老师顶嘴的几个同学慢慢也改掉了这个习惯,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能虚心接受。

  案例4、为了要学生孝敬父母,我在教动物的行为一课时,在课堂练习中设立了一个思考题:

  某人的母亲不懂医学知识,随便吃药,使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没有吮吸能力及其他异常,那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都很正常呢?

  学生的答案很多,但有一点,学生都认为是他们的母亲为了自己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了自己是个正常人。

  我就借这个机会想学生灌输要热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课后据家长反映:最近孩子在家比较爱做家务活,回家和出门都和家长打招呼了。

  三、反思与体会

  通过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同时还解决了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比较困难这一难题。在这个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比较困难的是如何设置课堂上用来评价学生的题目。这一问题需要大家一起研究、设置。

  在此过程中我对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了新的理解。它与人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惯常理解不同,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它们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当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各个老师也有自己的方法,希望我的尝试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也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讨论、提高。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2.赵德成、李灵: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3,(6)

  3.何复梅《生物教学评价初探》,生物学通报 20002

  4.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5.汪忠等:《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应神火又以伦理情感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而在文学中,善恶的探索和表现常常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感性的和主观的。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文学中的忧伤、欢喜、悲愤等情感总是与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善恶的形象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而创造艺术形象永远是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 ②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可以从所谓的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并以审美情感数珠人们的心灵和激发人们的情绪的方式,发挥着它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③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④情感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高尚品格与功利取向就是善的价值追求。文学作品对表现对象的情感态度高尚与否,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只有有了高尚品格与正确的功利取向的文学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到行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情感认同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促使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推广实际上是一个认同过程,由理论认同到实践认同再到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过程,实践认同是反馈教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认同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社会成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传播者,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尤其是情感认同极具现实意义。

内化于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作为意识的一种基本形式,情感是主体本身的客观心理活动,是人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其内在机制由内在感触、情境评价与反应选择构成。情感认同体现为主体本身情感上的心理应激响应能力,建立合理行动的前提便是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属于道德层面的教育,而道德行为的发生则取决于道德认知和情感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规范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与社会创造功能。情感是品德形成的动力,情感认同是一种肯定、满意的态度,道德情感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认同。二是情感认同会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促进作用。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方面存在可实现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满足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体现的是人民生活幸福以及国家伟大复兴的物质保障,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民主”则体现了社会成员的精神渴望。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它的包容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是其吸引力所在。

外化于行:强化群体积极情感体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强化群体的积极情感体验需要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

优化情感认同环境。积极健康的情感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与道德修养,提升社会成员的价值自觉与思想意识。情感认同在价值思想转变为价值自觉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异性与复杂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经济建设。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体变现为排斥外在观念的拒绝认同、被动接受的表层认同、随波逐流的盲目认同以及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接受的迟滞认同。因此,需要根据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特点,结合社会成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帮助社会成员解决自身问题,使社会成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榜样具有功能性价值,优秀的事迹与人物展现了道德的美好,能够激发社会成员对美好情感体验的向往。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引导,将价值引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榜样具有示范性价值,能够在精神上感染其他社会成员,能够在思想上引起共鸣,从而增强情感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民众文化素质,需要优化大众媒体环境与文化环境,充分调动情感认同载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社会成员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仪式可以带来情感共鸣,是某种社会关系与秩序的体现,而实践活动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创新实践形式与内容,通过主观感知的增强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激发,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其次,要以归属感承载情感认同,通过增强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将体验式教育融入文化建设,以亲切感凝聚情感认同,拓宽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途径。最后,要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教育、管理、服务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机统一。

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首先,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公益广告、文学作品、宣传画等触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敬畏感,激发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其次,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合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等载体的作用,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认同环境,帮助社会成员增强价值认同、提高思想认识。再次,要注重平衡各方需要,既关注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想群众所想,使物质利益驱动与情感激励相结合。

知行合一:强化情感认同,实现由“知”到“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的精神追求,而情感认同则是情感秩序与价值秩序的平衡点。情感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方面比理论灌输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重视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由认知认同向行为认同过渡的关键环节,强化情感认同能够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积极、正面的力量拓展到生活与工作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大众进行正确的选择,凝聚中国力量,维护国家稳定。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性,使社会成员形成自尊、自强的意识,将国家、社会以及他人联系起来,在个人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情感认同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实践认同为落脚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与感召力,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使社会大众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1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