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情绪与情感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 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 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 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它是和有机体的生 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当有机 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 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 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 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 方面。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情感也是多 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 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 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 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 及理智感。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 段才产生的。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 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一定的情绪、 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缺乏 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取得好成 绩。适度的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 心理学有关研究证明,适当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成功解决任务, 但是如果个体产生的消极体验过多,如不满、消沉、情绪低落,或者个体由于动 wwwdocincom 机因素而产生过高的焦虑或紧张,则会干扰个体的行为,妨碍活动的进程,降低 活动的效率。 情绪、情感在人际关系的调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于情绪的外部表 现形式--表情,人们彼此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通过察颜观色,可以了解 对方的情绪状态,使人际交往得以正常进行。如果个体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 愉快、开朗,则在人际交往中较受欢迎;相反,如果个体的情绪困扰长期不能解 决,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与人正常相处,难于适应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不仅影响活动效率,而且也有损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焦虑、压抑, 及一些身心疾病,如偏头疼、高血压、胃溃疡等,甚至引起神经症或精神病。
二、小学生的情绪与情感 平时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情绪是就广义而言的,它包括小学生的情绪和情 感,是指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是小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以获得某种主观 体验,这便是小学生的情绪。进入小学以后,儿童从无拘无束的、天真无邪的幼 儿转变为受校规学纪约束的小学生,其主要活动形式也从游戏转变为学习。而与 幼儿时期的游戏相比,学习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要 承担一定的义务,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同更多的人相处,所有这些都使得 小学生需要比幼儿时期承受和体验更广泛的情绪情感反应。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 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已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会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分 数会因成功而带来喜悦。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产生挫折感等情绪。他们 有时喜悦,有时郁闷,有时兴奋,有时焦虑,有时愤怒,有时急躁……。大量的 研究证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 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毛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儿童的成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目于爱与被爱、尊重与自尊的需要,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和性质。成人对幼儿的关爱、表扬,可以使幼儿信心百倍、活泼、愉快,反之,则可能使他们焦虑不安。因此,在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对幼儿的态度,是幼儿情绪情感的最重要的动因。
不仅与成人交往的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有一名幼儿,父母、教师都挺喜爱他,但其在幼儿园就是不高兴,也不愿上幼儿园。通过观察、谈话发现,原因在于同伴不理他,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小朋友的排斥、拒绝,或者忽视、冷落,对幼儿常是一种痛苦。
(二)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新生儿只有几种非常简单的情绪,如愉快、恐惧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情感的种类逐渐增多。幼儿期相继出现许多高级社会性情感。如尊敬/怜悯、公正、友谊、同情、羡慕、羞愧、责任感、妒忌、骄傲,等等。研究表明,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均在幼儿期出现,并获得初步的发展。这些都使得幼儿的情感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幼小儿童的情绪带有很强的冲动性,当他们处于激动的状态时,常常会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一些冲击性的行为,当然,他们更不会考虑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一个劲儿看见别的孩子欺侮小弟弟,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一边喊着:“不许欺侮小弟弟”,一边却伸出拳头朝欺侮人的孩子身上打上一拳。大些的孩子则开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行为的冲动性和过于强烈的外部情感表现,同时,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提高。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有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友谊感逐渐发展;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情感稳定性明显增强;情感自控力不断增强等。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虽然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形巧梁友逐渐消失。而且小学生尚未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是平静而愉快的。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研究发现,同样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如愤怒,小学生对其的体验比学龄前儿童要现实得多。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深化,例如在评价他人时,亦不再局限好坏之分,而是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人,评渣缓价事物的好坏。这表明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正在不断地增加。
人的情感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吸引。在第一个阶段,男女双方初次交往。这时候,维系两人的是各自最初的吸引力,也就是外表、谈吐等外在因素。
二、确定。在第二阶段,你的情感又发生了转变,从一开始感觉到相互吸引转变为对感情不能确定。你不能确定眼前这个约会对象就是你与之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此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是:你必须承认这种不确定是一种正常现象,你不能被这种感觉所左右。
三、排他性。在第三阶段,随着你逐渐明确自己的感情,较之前两阶段,你会更加喜欢你的约会对象,于是就会产生一种孝槐渴望:我觉得就是他了。我只想与他单独约会。你想与之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你渴望为之付出感情,也期盼收获爱情,在你们的世界里,你不允许有第三个人存在。
四、亲密性。进入第四阶段,你开始品味真正亲密接触。你们彼此间已经建立起足够的信任,也因此放松警惕,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与情敌竞争而紧绷着弦。随着了解更加深入,你们已经介入了彼此的生活。
五、订婚。经过亲密无间的第四阶段,了解到彼此的真面目,这时,如果你仍然想和这个人结婚,那么就先订婚吧。订婚,对于你们下一步建立家庭、在一起共同生活极有好处。订婚阶段可以为你们的感情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为他们提供安全、支持和理解。尤其是在新环境中,如幼儿园、学校或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时,孩子可能会通过哭闹、恐惧、抱怨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安,这时需要父母、老师等成人能够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回应。
首先,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反应时,成人需要保持镇定,不要过于强制性地让孩子放下他们的情感表达,而应该提供一个听取和体谅的耳朵。然后,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重视和理解的,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建议。例如,可以公正地分摊家务劳动,鼓励孩子参加团体活动或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宜的解决方法等。
此外,以积极、宽容和愉快的态度作为引导儿童情绪的主要策略之一。这个“标准”会影响儿童情感处理、沟通和社交技能等各个方面。我们应该教育孩子积极看待事物、保持乐观和开朗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孩子学会远离压力与惊恐,并尝试去认真面对挑战。
最后,需要明确成人在帮助儿童处理情绪时一定不能采取人身攻击或有可能伤害患者感情的方式。在考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以孩子为核心,尽可能提高应对情绪状况所需的能力和技巧。通过这些积极有效的引导方式,我们可以协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反应,并使其逐渐发展和形成心理韧性,增强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一、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很明显,喜、怒、哀、乐很容易从他们的表情上反映出来,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后,常喜笑颜开;在被老师批评后,就会感到难为情,常低头不语或哭泣。因此,小学生的表情就是他们情绪情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其情绪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容易激动,也不容易受到控制。如当同学们高兴时,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
二、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随着年级的提高,小学生的情感生活不断得以丰富。小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求知欲使他们兴奋、疑惑、惊奇,使他们的理智得到发展;同时也在学习中接受道德感和美感的陶冶。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优秀任务使他们产生敬仰、爱慕之情,而反面人物使他们产生憎恨、厌恶之感。此外,在共同的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培养了他们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随着社会性需要的发展,小学生的情感日益深刻。例如,学前儿童的互助友爱,在较大成分上是模成人的生活,是为了能在一起玩;小学生的互助友爱,则更大成分是处于责任感,处于履行良好的生活准则。同是惧怕,学前儿童可能怕黑暗,怕打针等,而小学生主要是怕做错了事挨批评,怕考试成绩不好等。
三、冲动性减少而稳定性增加。入学后,在独立学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小学生控制、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更加发展完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能抑制自己当前的一些愿望,而去克服困难,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长,冲动性、易变性则在逐渐改善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