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孤独的文章

求一篇关于孤独的文章,第1张

  一下两篇我很喜欢,感觉很不错

  1

  孤行影自迷作者:孔庆东

  信息时代的降临,是否使人变得更加孤独,这在我看来似乎是一个伪命题。古人云:“事不孤起,必有其邻。”从哲学上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虽然夜夜思君不见君,但是日日同饮一江水,因此绝对的孤独是不存在的。我们日常讲的孤独,大抵是一种鲁迅所说的“心造的幻影”,是我们的主观感觉。它不以客观事物的演变进化和客观环境的新旧好坏为转移,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的泥坑”。

  其实,人类社会自从有了“文明”以来,就一直处在“信息时代”。结绳记事就是最早的“硬盘”,烽火戏诸侯就是一次典型的“黑客”行动,焚书坑儒则是一场大规模的病毒发作。我们目前所惊叹的这个“信息时代”,不过是早晚要来并早晚要过去的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阶段。无非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一个什么“虚拟现实”,于是人们担心人与人的实际交往会进一步减少,阿Q不再去赵太爷家舂米,而是坐在电脑前彻夜搜索着“吴妈COM”。然而冷静地想想,我们什么时候生活在不虚拟的现实里过?人类的文明说到底,就是虚拟文明,想象文明,人类的欢乐和痛苦都源于此。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动物”。要说孤独,我们在伊甸园里的时候就是孤独的,在建造巴别塔的时候就是孤独的,在被女娲抛得满地打滚的时候就是孤独的,在周口店的河岸上相互撕咬的时候就是孤独的。要说不孤独,伊甸园里有恩爱,巴别塔下有合作,我们一起在女娲的肚皮上安营扎寨,我们一起在周口店的河岸上打渔杀家。孤独不孤独,不在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而在于人自己所选择的感情方式。

  孤独在有些人看来是无比高贵的,易卜生的一句“最孤独的人是最强有力的人”,坑害了多少中国好汉。孤独仿佛就是不俗,仿佛就是有思想,仿佛就是缺少知音,仿佛就是遭受迫害,仿佛就是“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如果说这种对孤独的崇拜在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对个体的尊重和对思想的敬仰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已经堕落成一种矫情的作秀。记得一部叫《柳河的故事》的电视剧中,一个老农民也无比深沉地呼喊道:“这人咋越活越孤独哇!”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矫情的惩罚,出现了一首歌,名字叫《孤独是可耻的》。

  正如萨特说自由是在监狱里也不能被剥夺的一样,孤独也是不能被制造和剥夺的。雷鸣般的掌声和海洋般的鲜花中,你可能感到孤独,而一个人被洪水围困于旗杆顶上八个昼夜,你也可能毫不孤独。杨子荣唱得好:“虽然是只身把龙潭虎穴闯,千百万阶级弟兄犹如在身旁。”杨子荣是人民英雄,所以他以不孤独为荣。我们大多数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是成为个人英雄,所以我们常常以孤独为荣。而那些真正的“千百万阶级弟兄”,却浑不知孤独为何物,他们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上网便上网。信息时代的降临,并不等于黄宗羲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电脑里长不出庄稼,网络上也不能做爱,一切生命问题,最后还要靠肉体来解决。在网上寻觅孤独的人,在网下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生活中两肋插刀的人,在BBS上也见义勇为。所谓信息时代,改变不了我们生活的本质。迷信技术革命的神话,才会使我们陷入预设的文化圈套。

  十多年前,全世界都在鼓吹“第三次浪潮”,好似共产主义就要实现了一般。我当时写下一首《将进酒》:“风吹万树暮云低,人海孤行影自迷。寒夜无眠非不困,晴天欲雨有何奇。愿闻金鼓飞黄鹤,岂爱玉笼锁碧鸡。温酒一杯且稍候,凤凰台上唱虹霓。”今天,面对更加汹涌的种种“科技邪教”,我还是这个态度,孤独是孤行的结果。如果你热爱孤独,那你就勇敢地孤行下去,不必担心你的身影被黑暗吞噬。如果你不那么热爱它,那你就勇敢地飞出各种神话的象牙塔。正像北方评书里常常用来卖关子的一句话:“拆破玉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

  2

  苦海中的孤灯

  ——试解废名诗作《十二月十九夜》

  废名(冯文炳)的作品,以其出了名的生涩怪诞,在现代文学园林中独树一帜。就连对他最为推崇的周作人,也认为废名的文章是“第一名的难懂”。尤其是他的诗歌,读来简直如同小猴吃核桃,不知从哪里剥皮。但是,任何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维逻辑,只要找到了作者那个独特的思维原点,顺藤摸瓜,那么,天下就只有尚未解开之作,而无绝不可解之诗了。

  废名的诗作也是这样,我们通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笔下最常出现的几个意象是:海、镜子、宇宙、树、花、灯、鱼等。这几个意象在他的诗中并不是作为被直接描绘的对象,而是以固有的特定内涵而成为作者负载着固有思想感情的抒情工具,而且已组成了独特的意象系统。这样,就令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佛家思想与废名的诗歌的关系。废名对佛经作过许多研究,深受熏陶。文学史上大凡潜心过佛理的作家,都免不了流露出“晨钟暮鼓”之气。他对同受佛学影响的许地山的作品也很感兴趣,颇予青睐。他在讲解自己的几首诗时,虽然是尽量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但仍可看出佛理在他心灵深处的投影。另一面,文人学佛,毕竟只是借佛以悟文,真正的佛门弟子是不应该有以诗成名的俗心的,就连严沧浪还因此受到讥讽,卞之琳也发表过类似的见解。所以,以禅入诗并不是布道或者图解,而是二者结合后之独特的表达方式,否则诗佛就不是王维而是达摩了。

  这样,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废名的作品,就能从思想内容上把握到其思维原点,再加上一些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敏锐捕捉和体会,就可以透过烟雾,参见真佛了。

  废名作品的真味究竟何在,有人曾形容道,读废名的作品,犹如一个扶拐杖的老僧,迎着风,飘着袈裟,循着上山幽径,直向白云深处走去。这种说法到底确切与否,我想根据以上我对废名诗歌的基本认识,试解一首来稍作检验。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这首诗,历来被认为不知所云,他本人也未尝解释过。下面我就试着解上一解。先看原诗: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

  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1936年

  题目是“十二月十九夜”。有人说,不知道这个日子有什么纪念意义。其实,以日期作题目的诗并不一定非要有什么意义,有时仅仅是标明写诗或产生诗兴的时间。这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往往还同时起到了小注的作用。尤其废名说过:“我的诗是天然的,是偶然的”,他在讲到自己的几首诗时几乎都说是在一种偶然的环境中突然萌发出诗情。如《理发店》一诗就产生于他在理发店刮脸之时,《街头》一诗就产生于他在护国寺街头看汽车之时。所以,可以说废名的诗作是一种“顿悟”的产物,用他自己的话,叫做“是整个的不是零星的,不写而还是诗的”,这也就是他觉得自己的诗有别于卞之琳、林庚、冯至等人精心制作的诗歌之处。这样,我们再来看“十二月十九夜”这个题目,它不过是说明了该诗的写作时间或描述时间是在一个冬天的夜里而已(由前后诗作写作顺序推知应该是公历)。

  题目弄清了,下面开头两行便是“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

  “深夜”二字紧承题目,可作上述分析之旁证。“高山流水”是一个典故,就是俞伯牙演奏古琴,声如“高山流水”,而被钟子期听出,二人遂成知音的故事。以后,“高山流水”便成为千古知音的一个喻象。这样,前两行所表达的就是作者在深夜里对着一枝孤灯(而不是一盏),把灯认作是惟一的知音,实际上也就是独对孤灯的一种寂寞的气氛。

  第三行“有身外之海”。“海”在佛家的理论体系中指人世沧桑,有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常常比喻人生的艰难。作者这句是说,灯下独坐,思绪万千,想起了“自我”之外的无限广大、无限辽远的茫茫人世,如大海一样,苦浪起伏,变幻不定。一个“有”字,点明了这人世感慨是自然而然地袭来,使人不得安宁。诗句从节奏到遣词散发出一种无处排遣的沉闷之感。实际上已然确定了全诗的基调是一个孤独的主旋律。

  第四句突然一转,“星之空是鸟林”,好像**镜头在苍茫喧嚣的海面久久徘徊之后,忽而一摇,展现出一个清新明远的星光灿烂的夜空。“鸟林”意即自由的所在。“星之空”明显是与“身外之海”相对立的意象,那么也就是“身内之海”,指自己的精神天地。结合上面几行和下两行“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意思是茫茫人海使人苦恼、烦闷,而只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灵魂才能如鸟归林一样地自由翱翔。内心世界如花一样纯洁美丽(佛教中“花”的本义),像鱼一般自在逍遥(也可解为暗示“爱情的自由”),然而这些不过是空中的梦幻而已,美丽但是虚无。

  第七行,“海是夜的镜子”,表层意思是,大海能够映照出夜的影像。实际上,“夜”字由于在头两行被纳入了一个特定的思维逻辑,这里就变成了“孤独”的象征。这样,这句就是说,在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自己孤独的影子,就像在一面巨大的镜子面前,发现自己形影相吊一样。另一解,视“夜”为一般诗中“黑暗”的象征,内心灿烂,人海黑暗,两解同一。全诗共三大句,“身外之海”用第一个句号,此处用第二个,旋律很分明。这句紧承上句关于空虚幻想的感叹之后,再一次弹奏出孤独的主旋律。

  第八行,“思想是一个美人”,作者在反复咀嚼人海的苦水,孤独的涩果之后,渴望寻找到一个安乐舒适的小岛,那么,只有回到自己的心海中来,玩赏自己意识世界的精致之作。接下去几行,“是家,/是日,/是月,/是灯,”这是描述在自己的思想、精神天地之中,可以出现完美无瑕的美好事物,美人是一个抽象比喻,联想由此辐射,像家庭那样舒适,像太阳那样温暖,像满月一样团圆,像面前这枝灯那样是自己的知音。思绪飞腾一圈又回到眼前。这几行对空幻的美满境界的寻求,更加反衬出诗人在现实时空里的孤独。

  最后三行,“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炉火”是诗人在寒冷的冬夜里取暖的用具,“是炉火”紧承上句,说思想还能像冬夜炉火一样,在荒漠的人海中给诗人以光和热。但是诗人马上看到了跳跃的火苗,以及墙壁上伴随着火苗忽闪不定的物体的影子,由此而想到,墙上的树影归根到底要决定于真实的树的存在。“树”本来并非佛教中的基本概念,但废名作为“俗家弟子”可能用来指一种本体存在。佛家素有“身为菩提树”之说。“墙上的树影”意即一种虚幻的存在,因为这里的“树”一不能乘凉以平息孤独,二不能使人修成正果,只能烧成虚无的记忆。诗人这句的意思是,精神世界中自造的炉火虽然也能给人以慰藉,但毕竟只是一种镜花水月的幻影。连同下一句“是冬夜的声音”,共同造成了一个“虚静”的氛围。佛家有句格言,叫做“无声不寂,有色皆空”。这句诗可解为炉火在冬夜里微弱的声音,也可解为炉火如同冬夜里微弱凄空的声响一样虚无缥缈。这样,最后这三行诗就又回到孤独的主旋律上,完成了一个“孤灯长想”的意境。

  以上逐句解析了这首诗。把全诗十五行连起来看,仿佛是一支孤独忧郁的小夜曲。寒冷的冬夜,作者独对孤灯,浮想联翩。一会儿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抚慰,调子舒缓、安闲;一会儿又意识到眼前的寒冷、孤寂,发出轻叹。经过两次反复,于抒情曲线中完成了全诗。

  由此可见,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实有一定深度,既是30年代知识分子的普遍情况,又是超越具体时代的群体意识,存在着与读者发生共鸣的客观基础。尤其是全诗制作精巧,结构浑成,语言纯熟,意象准确,节奏张弛有致,韵律舒缓自然,因而,这首诗算得上是艺术水平较高的佳作。

  但是另一方面,此诗在意象上和用典等方面缺乏文学符号应有的社会性,人为地在读者面前筑起生涩之墙。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作者在创作时有意雕琢,而是来源于废名对诗歌的总体看法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创作思维定式。比如说,废名强调过:“诗不能不用典故,真能自由用典故的人正是情生文文生情。”废名追求写一种所谓“立体”的诗,这样,他在把诗情转化为诗文之时,就根本不会考虑接受客体。因此李健吾先生在肯定他“描绘的简洁,情趣的雅致,和他文笔的精炼”的同时,说他“渐渐走出形象的沾恋,停留在一种抽象的存在”,“逃逸光怪陆离的人世”,“句与句间缺乏一道明显的‘桥’”,加上爱用典,使读者“收获的只是绮丽的片段”,从而不能取得“更伟大”的成果等等。这些批评是十分中肯的。过分地玩赏感情世界那些精致典雅的小“摆设”,就会使人觉得格调不够高,境界不够阔。鲁迅先生也批评过废名,说是“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此话虽然有些过重,但闻者却应该深以为戒。就以《十二月十九夜》这首诗来讲,废名好像精心制作了一盏宫灯,可由于他把读者推得太远,人们很难仔细地观赏,只能隔着茫茫的苦海,从远处那枝孤灯上领略到一点浮光掠影的光彩。当然,这种情趣,也别具一番美学滋味。这也许就是废名诗作的独特价值吧。

诗歌鉴赏感情类型归纳

一、别离诗

1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别恨离愁。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乐观旷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4表达自己的志向。

5离愁别意: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二、贬谪诗

1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报国无门之激愤、怀才不遇之寂寞、孤苦无依、贫病潦倒、天下之大无处容身的忧怨和愤懑之情。

2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3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三、爱情怨女诗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四、思乡怀人诗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思乡怀人、思乡念亲、相知相思、游子迁客之凄凉,思念亲友、边关思乡等。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思念家乡亲人,渴望与家人团聚,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五、咏物抒怀诗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六、山水田园诗

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或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

3通过对景物描写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或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时光易逝

七、咏史怀古诗

1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世事变迁。

2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讽喻现实。

3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或自比自况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等。

4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八、边塞征戍诗

1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2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情感,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山河沦丧的痛苦、

3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4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5抒发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山椿树的叶子上面,长满了像刺一样的小白毛毛,十分刺手,它好像是山楂树为了保护自己特地请来的小卫士。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借山楂树表达情感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借山楂树表达情感的散文:山楂树的眷恋

春来人间,轻舞飞扬。春光轻柔地潋滟,它有着孩子一般的天真,笑容透明。春风一夜之间把世界变暖了,似乎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在顷刻间都复活了,包括那些曾经一起许下的诺言,再一次发芽,满园子的春讯,喜上眉梢。

屋后的青菜园里,孤单的篱笆被满腹的心事掩盖起来,那曾经鲜嫩的豆角,像诗歌里的月牙,在小河淌水的尽头搁浅。

走过了这一片青菜园,有棵山楂树在那等着,他守着你和我的村落,站立成一个传说。记得,山楂树开满了花,落在我们的春天。山楂树开满了春天,我等你一句回答。可是你先走了,纵然太多不舍。别哭,我亲爱的,你要好好的。在时间的尽头,你定会看见我,唱着歌在等你,微笑着等你回来。只要我还能被你记得,我就是不朽的。山楂树开满了花,像你在对我说话;山楂树结满了果,我要你带我回家。

如果可以,惟愿,我还是当初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背着一竹篓的艾草,看远方,野草在田埂上燃烧,听,鸟儿在天宇里拍打着翅膀归巢的声音迷失在金**的霞光里。

在星星比灯火更低的夜里,我在慢慢地老去。看着等待发芽的山楂枝,算来春天微微有些迟。你曾经为我种下的山楂树,如今已是老态龙钟,似乎他身上有你的影子,在起风的日子似你为我念诗。我带上你留下的花镜,看那些已经泛黄的信,又发现两个属于我们的日期,和到现在才明白的爱意。可是怎么办呢又多看一季花期,还有我们亲手栽下的风景,满园都是回忆。我也离你越来越近,我将逐渐丧失回忆的能力,不能再清晰记住你,我就在身边和你触手可及。你对我说,这一辈子就只爱我。你这样说,我就这样的相信,我延续你留下的勇气,去回忆那些斑驳的往昔,又看到我们那时相约的树荫,一转身发现你斑白的两鬓。青春和时光都会凋零,只有住在心里的你,能够永远地灿烂下去。

故乡的老屋,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夕阳下了,我在村口等你。山楂花开了,我在树下等你。月上柳梢头,我在月下等你。雪花飘落了,我在雪地里等你。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生命累了,我在净土等你。就这样,站在美丽的时光里等你,不惹清愁,不惹忧伤,轻灵转身,我浅笑伫立。

你说,爱上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爱情。原来,爱一个人,就是永远心疼她,永远不舍得责备她。看到她哭,自己的心就跟针扎一样;看到她笑,自己的心就跟开了花儿一样。你说,在爱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软肋,我是你命中注定的疼。静水流深的清欢如梦无波,红尘紫陌的浮生如茶无痕。你宛如青花瓷上的绘影,伴着清寒的幽光,隐匿着如水的深情。

待到山花烂漫时,为你折一枝山楂花,莫辜负良辰美景,拈一朵心花,南国红豆长相思。清宁的光阴里,看喜欢的书,爱喜欢的人。幸福,如此简单,却时而显得那般苍白无力。岁月沉香,删繁就简,时光深处,过着素净清芬、浓淡相宜的日子。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不能知道,我只知道,失去你,我是一棵风干的树,又是一朵凋零的花,还是那被阳光照耀的露珠,生命只在一瞬间而已。你可知道,阳光里你明媚的微笑,我会开心;雪夜里你在风中徘徊的身影,我会心疼;寒风里你深情的问候,我会温暖。你给的那抹温情,离我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无语缱绻,落墨成诗,清风绕肩,幻化成蝶,不知今夜我能否轻轻地飞进你的梦里

无风的清晨,倚窗静望,看那流云朵朵,任凭流年起起落落。行走于红尘,那些年未抵达的梦,不是在岁月里心花怒放,便是惊醒在黎明前的夜里。回首,世间凡尘俗世,并无两样,唯一不能衡量的,是命运,是辜负,是相守,是繁华,亦是荒芜,不关风花雪月,一切与宿命有染。

寂寂的暗夜,剪下一段烛光,将经纶点亮,不求荡气回肠,只求和你好好爱一场。谁知道爱到最后受了伤,我哭得好绝望。尽管如此,我依然会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请赐予我无限爱与被爱的力量,让我能安心在菩提树下,静静地想念。我把你放在心上,合起了手掌,默默地乞求上苍,指引我方向,不求地久天长,只求你在身旁。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一世,多想和你在一卷水墨中安简自持。前世我们许是佛前的一朵并蒂莲,今生修得这样的缘分。剪一段清浅的时光,素笔韵染,在这场倾城的相遇里,时光流离在晨钟暮鼓之外,古旧城墙边,遗失的过往早已化为一盏清清淡淡的白开水,只有你还是我今生最华丽的记忆,我的素笔难以描摹,我的宣纸难以泼墨,我只想和你,在一卷水墨中安简度日,用最初的守候,最纯的念想,最真的情意,来把这俗世烟火静度。深深懂得,今生只要你在,就是最美的时光。你,是流年里的不期而遇;我,是时光里的静默相守。

《诗经》里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个世界待我如此的宽厚,于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个如此美好的你,这份邂逅,是流年里的不期而遇,是你许我的万丈情深。伸手打捞那些匆匆流逝的年华,每一个与你相伴相守的日子,在荒芜的时间里都会滋长出繁花。相遇在月光下倾城,伴着琉璃月,朦胧如画,缱绻如诗,胜过世间万紫千红。感恩这一份澄澈的邂逅,唯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始终相信,在际遇的城池里,若是有缘,兜兜转转无论有多少次擦肩,或早或晚的都会相遇。缘来,或悲或喜,随它来,该来的你挡不住,缘尽,或好或坏,随它去,你留不住。爱你的,不会走;不爱你的,留不住。无论那些年有多少恩怨,多少爱恨,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光阴会为你诠释一切。缘来缘去,只不过是在花开花谢间逗留,不必去争艳,每朵花都有自己独有的姿态。流年花开,待到容颜老去,我愿你还会把我捧在手心里,我依然是你心头的宝。

爱到浓时是孤独,情到深处是眷恋。陌上红尘,你是我的春暖,我是你的花开,不离不弃,在爱情的光年里,与你相约一场盛世流年,我为你红袖添香,你诺我情深不寿。

假如,真的有来生,我愿我们是两棵相依相拥的山楂树,你不言,我不语,只闻花香,彼此守护,把爱站成永恒。

 借山楂树表达情感的散文:家乡的山楂树

一场细绵的秋雨过后,山里像濯洗过一般轮廓分明,格外清新。我的家乡在林虑山。深秋季节,我喜欢在山里走走,因为那时的林虑山山雾缭绕,红叶飘逸,很壮美,我早已醉心于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了。突然,眼前零零散散几棵硕大的山楂树吸引了我,经过秋雨的洗涤,沧桑的树躯之上叶子微黄,红红的山楂缀满枝头,像晶晶闪亮的“满天星”。我摘一个山楂送进嘴里,一股淡淡的酸意伴着浓浓的甜蜜直钻肺腑,让人为之销魂。

在林虑山种植山楂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悠久的历史如群山绵延。《重修林县志》记载,山楂树遍布山间,景色美幻如梦,曾有诗云:“野桥回首处,红树满秋山。”林虑山的山楂树有20多种,其中林红、紫红和豫北红汁多肉厚味甜,品质最佳。山楂属蔷薇科,山里人多以其充食。

林虑山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由石灰岩、片麻石、石英岩等风化混合发育而成的棕壤土,酸度小,植被覆盖性大,自然肥力高,最适合山楂树生长。在这类土壤上结出的山楂果格外红艳,淡褐色斑点格外清晰,味稍酸而甜。秋染山楂,满山红果,灿若星辰,随风轻摇,树被镀上一层耀眼的色彩,弥漫着浓浓的果香,那是林虑山里最亮丽最醉人的一道风景。

记得小时候,每逢山楂红了的时候,乘着满山红雾,图个吉利,山里人家办喜事的就会多起来。表姑那年出嫁,就是在山楂染红树冠的时候,三眼土火铳一响,震得树上的山楂纷纷坠地。表姑已走过几个山头了,山楂还在不停坠落。我一反常态懒得去捡,一直纳闷不知娶表姑的那个汉子的胡子有多长,模样凶不凶,会不会吹横笛。

我有点懊悔,真不该让表姑那么匆忙走,我的泪水像树上的山楂一样坠落,心情凄凉如冰,坏到极点。但表姑回头笑着向我挥手的情景,就像红红的甜甜的山楂一直萦绕在心头。若干年后,大学通知书来了,我要到外面闯世界。在山楂树下,我和心仪的姑娘道别,虽然满树的山楂还是那样红,但滋味却格外酸涩。后来,那个姑娘在父母的胁迫下早早嫁到了山外,但每年我在学校都会收到她寄来的山楂片。大学毕业后,我在家等待分配,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住,每次碰到她,只要没旁人,她都会跟我说上几句话。如果有旁人,我们就装作不认识,现在想起这些还有些凄楚和酸涩。眼下,山里的山楂虽红满枝头,但走上富裕路的家乡人,对它却有点冷漠了。树下荒草丛生,已没有昔日的热闹。

后来,我听说家乡的几个后生,把致富的眼光盯在山楂的药用价值上,把山楂做成了果醋(酒),治疗高血压、高血脂效果很好,我为他们的远见而欣喜!林虑山的山楂树,不仅让过去苦寒的山里人有了佐食来源,而且在新时代又激荡着山里人的梦想!

每年秋天,我总要回老家住几天,不仅是围在年迈的母亲跟前拉拉家常,也想看看秋野里铺展开的山楂写意图,壮则壮,柔则柔,美则美。我对于山楂树的那种情愫一经触发便在心中荡漾开来,演绎出一个深情执着的雁阵……

 借山楂树表达情感的散文:山楂树上的思念

多想,你把月亮的梦给我,就象晶莹的露珠一样,在我滑润的肌体上滚动。多想你在我的山楂树上串上一串风铃给我,就像你的梦随时都被摇醒,我在浓浓的思念中,把爱给你。

不论你的情丝三千丈,还是绕指成柔的想,我都要捆绑住你的一生一世,也绝不言悔。

我此时任我的思绪烂漫,就象在海阔天空的想。就象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始终有你美丽的表象。世界本该是那么的神奇和古怪,没有什么高贱之分,就象在我们喧闹的空间里,始终有繁华似锦的爱在为我们构筑那美丽灿烂的过程,就象在美丽的山楂树上,看到那红彤彤的山楂,在你的眼前悬挂,你就会想到望梅止渴的寓意。

谁都穿破不了红尘梦的煎熬,也包括你和我。没有压抑的爱情不叫爱情,我们都是在精心的守候。给你一丝温暖,你便有一种爱的感觉。我们都能劈荆斩浪,扬帆起航,但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方向,把爱的船摇向理想的彼岸,寻找美丽的阳光和灿烂。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会更加的想你,那入木三分的想象,简直把我带入相思的梦境。宛如我就铺排在你的面前,你在点点滴滴的呵护和给予。你的美真的叫我无法忘记,就象裱在相册的你,活脱脱的出现,叫我真的无法表白。

这样的夜晚,那美丽迷人的时空,我们都在梦中穿越,就象那暗香浮动的黄昏淹没在夕阳里夕照里,我在前仆后继的去想,去思,也圆不了那美丽的梦。

我的心,就象那浪漫的园区,就在等待你游玩和采摘。露珠滚落的地方,就象在草丛中滚向你爱恋的地方,我真的侍待你的踩盘。

当你的名字再次出现,日子就种下了美丽的思念,在我多情的季节里泛滥,你早已破译了我爱的密码,捡拾了一地的孤寂与落寞。我将用诗的温馨来触摸你的爱,用满腔的灵感唤醒那爱的缠绵。你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吸引着我,象那美丽红彤彤的山楂,在给你望梅止渴的机会。如果没有你的悬挂,我怎能看到那美丽,怎能升腾出爱的火。

没有你的日子,真是好孤单。我习惯了在那个时候想你,习惯了你体香般的味道,习惯了你小鸟依人的模样,习惯了你撒娇时的乖巧和任性。我习惯了一个人在夜里深情的想你,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习惯了一个人的伤心,习惯了一个人在夜里的无助于沮丧,总而言之,没有你的日子真是好难过。

错过的,已找不回来。在苦与痛间徘徊。夜色烂漫的漆黑,眼神就象定格在窗外,企盼星星和月亮的到来,给我一点爱的温暖。放飞只是个过程,散发也会成为永远。那一地的花香,也会弥漫,从你梦的小脚丫起飘到你梦的头颠。凤凰不会学鸟叫,山楂的爱恋也能生起玫瑰似的红颜。

那是什么样的心境去等,那又是怎样的痛在哭。那千年和万年的等待,只配如此。现实和境界始终在画上了问号,爱中布下的诱惑会叫你陷入到陷阱。我们真是机不逢时,自责又有什么用,我们只有苦等一生,去面对现实的孤苦与冷漠。

真想挣脱掉爱的枷锁,把一切的不如意抛在脑后,不想在去想那多美的结局,我要能在背后看到你,也是一种享受和满足。那日复一日的在电脑前给你写情诗和爱情散文,就象你在我的山楂树下,聆听那夜的美好,那唯美飘逸的琴音,就象在那美丽的山楂树上飘荡,你象活在我指键一阕阕相思的节奏里,伴着爱的美丽邂逅,红红的山楂值得你回味,那酸甜可口的味道叫你至今忘记不得。

猜你感兴趣:

1家乡的玉米地

2描写思念爱情的散文诗歌

3描写秋韵的哲理散文欣赏

4名家散文诗朗诵

5名家散文朗诵600字

这首诗描写了优美怡人的田园风光和朋友欢聚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诗,全诗白话文意思是: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