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梗概 创业史讲述了什么

创业史梗概 创业史讲述了什么,第1张

1、1929年,亦即民国18年,陕北大旱,颗粒无收。冬天,哀鸿遍野,灾民黑压压地涌向渭河滩。下堡村蛤蟆滩的二茬光棍梁三,收拾得齐整干净,大步流星地在女性灾民群中穿行。梁三年过四十,妻子新丧,大家当然明白他的企图。果不其然,梁三将宝娃子母子二人领进了他的草房院。他抚摸着宝娃子的头,发出了再创家业的豪壮誓言。

2、《创业》是中国作家柳青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创业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一批十分成专功的形象。柳青在皇属甫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对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指掌,这给他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特别是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人物,已排进

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的行列。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在披荆斩棘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

这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使读者倍感亲切可爱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梁三老汉是书中写得最凝重最精彩的人物,是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典型。作者不是单线条地勾勒这一人物,而是深挖精凿,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丰富复杂的。这是一个最有深度、最能显示作者艺术潜能的不可多得的中国老农的形象。

1、《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2、梁生宝是新人物的代表,作品着重反映了他的成长以及逐渐在蛤蟆滩上发生影响力并掌握话语权的过程和姚世杰、郭世富等以前蛤蟆滩上的能人们逐步丧失影响力和退出权力结构的过程。

《创业史》是中国作家柳青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创业史》每章内容概括

第一章:

清晨,当梁三老汉出去拾粪时,生宝偷偷溜出去了。梁三老汉知道后,在秀兰的烦心事下,与老伴干起仗来,老伴开始还安慰,但当梁三提到二十年前的心酸事时,老伴忍不住哭了。“水嘴”孙志明羞辱老汉,并告诉他梁生宝定的生产计划。老汉气急败坏地走了,人们则讨论着梁生宝会碰壁。

第二章:

秀兰同改霞一同放学,改霞说出秀兰的心事,两个女学生吵闹着,最后约定不说出秘密。秀兰的未婚夫杨明在战场上,而改霞则是千方百计托到解除婚约。她想和一个思想上进的青年成侣,因此十分慎重地选伴,却总被人误解。来到秀兰家门口,郭振与改霞一同回家。

第三章:

郭振在与代表们开余粮,活跃借贷大会。当代表主任威严地演讲完后,他请代表们提建议。铁人推让给郭世富。世富则是推说盖新房没了余粮,郭振与其耗完了会议时间。

第四章:

任老四去揽郭家何的一个土胚,遇上欢喜询问活跃接待一事,当听说郭世福讨旧账一事后气得扭歪了嘴。欢喜乘机让他信服的走互助组那条路。水嘴问高增福互助组一事,不了没能吸收两户中农,高增福去姚士杰那儿还扫笤帚。

作家柳青简介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1938年奔赴延安。

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

“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创业史》。

齐帆齐微课

《创业史》整体的大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老一辈已成历史,新一代人在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下怎么创业。

这是一部很现实,有点像前段时间热播的《山海经》,看看他们再看看我们这一代,让我感触良多。

生宝是一个孤儿,自然灾害那年,跟着母亲来到了渭水以南的下堡村,被早年死了老婆的梁三相中,并带回家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土改前,梁三的爹是下堡村地主杨大财主家的最讲“信用”的佃户,在他们落脚的地方,不仅盖起了三间正房,还给梁三娶了老婆。

可以说梁三的父亲创业很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却不能继承,也许是时运不挤,梁三随后几年死了两回牛,自己的老婆也死于难产。

自此之后,梁三便没有创业之心,原先三间正房也拆了,木料和砖瓦也被他卖了。独留一间草房,好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蹲在那里,院墙塌了,也不修,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梁三也不去管它们。

梁三把孤儿寡母带回家后,这个家又有了生机,生宝便改名叫梁生宝。家里有了老婆和儿子,生活便有了奔头,梁三风风火火开始创业了。

与其说是梁三创业,还不如说是生宝创业,生宝慢慢地长大了,而且脾气很轴,自己决定的事就算是牛拉着也不能回头。

解放前生宝创业一次失败一次,失败次数多了,生宝和梁三都失去信心,再也不谈创业的事。

解放后,生宝跑到自己门口说“解放了,世事成咱们的了!”梁三还是一脸懵逼,等生宝再次回来的时候,是背着长枪,因为生宝成了民兵队长。

生宝回来了,给他们家带来了希望,经过土地改革,梁三他们家分得了十来亩田地,从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起初看这部小说没感觉,越看越有意思,作者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写的活灵活现,仿佛人就站在我面前一样。

文章中以两个人为中心,一个是郭振山,一个是梁生宝,他们两个都是入党人士,但是他们两个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他们各有各的主张。

生宝是积极乐观,成立互助组,为贫困户办实事,为人光明磊落,还很热情。

印象最深的是生宝怀揣中乡亲们的辛苦钱,从渭河下游坐火车到几百里以外的终南山买稻种,一路上饿了,就花几分钱买一碗面汤或者开水,就着她妈给他准备的馒头。

晚上没有睡觉的地方,不舍得花钱,就住在火车站的买票厅,还乐呵呵地说“这是好地方嘛!又雅静 又宽敞……”

为了赶路,冒雨前行,害怕弄脏鞋子和白色袜子,赤脚赶路一刻也不停歇。

生宝心中燃烧着熊熊大火,不是爱情之火,而是追求理想的热火。

生宝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赤脚行走在创业的道路上,一路坎坷和磨难,他毫无怨言。

其实生宝心中还有一个梦,就是爱情,他心中有个心仪的姑娘。徐改霞是汤河上顶俊俏到底姑娘,曾被嫁人定了娃娃亲,两人一起参加县城的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议。

改霞对生宝产生了异样的情感,碍于自己没有接触婚约,二来生宝有一个童养媳,这种感情被压制在心底。

现在改霞也接除了婚约,生宝的童养媳因为痨病去世,他们两个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

改霞其实是梁振山的崇拜着,听从梁振生的建议,徐改霞才能顺利接除婚约,这时又建议徐海霞外出去工厂上班。

生宝也觉察出改霞不满足现状,并在心里暗暗下决心,如果改霞看不上他是一个种地的农民,他宁可不要这份爱情。

这足以证明生宝创业心强,而支撑他到底还有一点,相信只要跟着党走,就一定会创业成功!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支撑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我们也需要一种信仰,像生宝一样,有梦想就为梦想奋斗。

这部小说到底文笔通俗易懂,而我对历史也很感兴趣,平时没事也会追着妈妈问他们之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给了我答案。

生宝的创业梦,还有我自己的文学梦,两个梦交织在一起,也许能给不一样的灵感。

齐帆齐第五期28天写作集训营第(26)篇,正文1523字,积累40734字

第四周主题打卡,主题:评论推荐最近读过的一本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51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