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对五脏~详解(转录)

五音对五脏~详解(转录),第1张

以下内容转自百度用户“单飞变双飞”。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似,五音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于调式上为主属关系,此为相生;而商、角属金、木;徵、羽属水、火,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属相克。

 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古人就将五音各调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五脏相音”学说在音乐养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徵调式色彩明亮,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有补肾、疏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因此,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适当的音乐可获得较好的养生效果。

角音疏肝  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之感,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常听角音,有助于气血调达。人体以气血为用,气血流畅,全身气机调达,营养得以输送全身,身体代谢的废物也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人体内部脏器运动和谐,体现于外则神清气爽、容光焕发。

代表曲目 《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等。

时间 中医认为,23~1时气血流至胆经,1~3时气血流至肝经。23点前睡眠有利于肝脏、胆脏的机能恢复。所以收听时间可以安排在睡眠前1小时左右,并配合相应的穴位按摩,可以取得较好的保健效果。

适合人群 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等症。肝对应怒,属木。木性喜舒展调达,所以情志爽朗、豁达有利于保护肝脏。如果长期情绪抑郁,会影响肝气的正常流动,日久就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而产生相关疾病。

配合穴位 期门穴,左向右揉之;少海穴,从深向浅揉之。

徵音养心  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的风格欢快,轻松活泼,象火一样升腾,具有炎上的特性。徵调入心,对心血管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血脉瘀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疗效显着。

代表曲目 《山居吟》、《文王操》、《渔歌》等。

收听时间 中医认为,11~13时气血流至心经, 19~21时流至心包经。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从心经、心包经所归属的时间可以看到,徵音在午睡前收听较好,音量不宜过大,可起到较好的催眠作用。也可以在晚饭后收听,帮助消化,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收听时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

适合人群 心的精气虚少,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低,可见心慌心跳,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如果心血虚少,脉道不充,则可见心悸、面色口唇苍白;心血瘀阻可见胸闷胸痛。所以伴有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等症状的人群都可收听。

配合穴位 按摩极泉穴、少海穴、少府穴,可清心除烦、改善睡眠、增强心脏活力。

宫音健脾  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的风格主要是悠扬沉静、温厚庄重,给人以浓重厚实的感觉。宫音入脾,能促进消化系统,滋补气血,旺盛食欲,安定情绪,稳定神经系统,使阴阳调和。

代表曲目 《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春》等。

收听时间 中医认为,9~11时是脾经时段。脾是五脏五行气的中和力量,也是人体后天之本,饮食水谷营养生化之源。脾胃受纳水谷,气机流畅脾胃才能正常消化。古琴曲可以调畅气机,促使脾胃功能正常发挥。收听时间1~2次每天,每次30分钟到1小时。

适合人群 适宜脾气虚的人群,表现为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倦怠无力,少气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腹泻等症。

配合穴位 足三里,用手指或指关节点压、按揉,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度,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上午9时为宜;三阴交,左右腿各按1分钟,配合足三里可消除腹胀,治疗腹痛、腹泻。

商音清肺  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的风格铿锵有力,高亢悲壮,肃劲嘹亮。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听商调音乐,可以增强肌体抗御疾病的能力。商音入肺,可增强呼吸系统机能,改善卫气不足的状况。

代表曲目 《长清》、《鹤鸣九皋》、《白雪》等。

收听时间 最佳欣赏时间为15~19时。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适合人群 商调匹配金型人,又称少阳之人。金型人意志坚定,性格开朗,独立意识强,判断是非能力及组织能力、自制能力颇强,有自以为是的倾向。金型人阳气较盛,音乐养生应该以调和阴阳为主,发散阳气,适合听柔和的羽、角调式的音乐。

配合穴位 膻中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正身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胸部膻中穴数十下,可请家人用手掌从背部脊柱两侧由下至上轻拍约10分钟。可以畅快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效。

羽音补肾  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清幽柔和,哀婉,有如水之微澜。羽声入肾,能滋补肾精,有益于阴虚火旺、肾精亏损、心火亢盛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耳鸣、失眠、多梦等。肾精有补髓生脑之功,故羽调式的乐曲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代表曲目 《乌夜啼》、《稚朝飞》等。

收听时间 17~19时为肾经的流注时间,在此时间段收听效果最佳,收听时间为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

适合人群 羽调匹配水型人,为太阴之人。性格内向,喜怒不露于表,不喜欢引人注目,心思慎密,谨慎精明,认识事物细致深刻。学问颇好,但含而不露。水型人阴气太重,医家主张,应该用水乐泄其阴气,再以火乐振奋其阳气,从而获得阴阳平衡。

配合穴位 经常按摩太溪穴、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可养肾气。

五音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角、徵、宫、商、羽,五个音级。

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属于中国古代五行配属之。

另有古代作品《五音》,是古代军事著作《六韬》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记录在“龙韬篇”——论军事组织。本篇介绍了用五音配合五行来观察和判断敌情的方法。

根据五音和五行相配来判断敌情乃至指挥用兵,迹近荒诞,不足凭信。但是,其利用各种手段来侦察敌情,透过各种蛛丝马迹判断敌情并进而作出相应决策的思想仍不乏可取之处。清朝将领年羹尧闻雁即警,就是这样的实例。

古代音、乐有别。《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 必知之,知之必顾。”《前汉书平话》卷下:“帝至棘门 ,左翼将徐迈 以音乐迎之,送帝至霸陵桥 上。”温承训《动人的音乐》诗:“真的,音乐是人们感情的语言。”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唱片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或是,简单说就是好听的“杂音”。

我建议多听听的好。!!!

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符。

古代音乐称其为“五音”,又称为“五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五个音符的发音顺序不同,就能组成不同的旋律,而旋律则常被用于歌唱、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中。

古代的音律体系中,将五音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成了十二律,也就是十二平均律,被广泛地应用于音乐创作和演奏之中。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基本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用来表示不同的音调或音高。

古代音乐的风格

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其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周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古乐”。传统古乐包括雅乐、宫廷乐和民间乐等等。雅乐是在古代王朝的礼仪场合中演奏的,它是一种高雅的音乐形式,用在官方仪式上,如祭祀、会盟、大婚等等。

宫廷乐则是皇帝、官员、贵族及其家族和官员举办仪式或娱乐时演奏的音乐,它的演奏对象是为宫廷服务的官吏和贵族。民间乐则是人民群众所演奏的音乐形式。它源远流长,从青铜器上的音乐图案可以看出,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民间音乐就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古代音乐器有“八音”之说,即磬、瑟、筝、琴、鼓、钲、笙、管。其中,磬、钲、鼓、笙、管属于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瑟、筝、琴则属于弹拨乐器。

在古代音乐中,不同的乐器被用来演奏不同的曲目,这些曲目也被分为悠扬柔和的乐段“乐”和节奏明显的乐段“歌”两种形式。古代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乐在表现情感、宣扬思想、展示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羽调式音乐。

羽调式音乐的特点: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

五音疗法,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一般用来治疗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五声调式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并且按照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排列。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变化并且构成了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

 五声调式的特点

 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的配置。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的配置,这些特征不仅是五声调式音阶与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的区别,而且是将五声调式音阶作为基本练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声音阶是什么

 五声音阶就是五声调式。五声调式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小二度)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内涵。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