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越早知道越好
1、你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决定了他对你的态度。如果你用尊重的语气,那他就对你尊重如果你不尊重他,他就不会尊重你。
2、教育孩子,小时候要斗勇,长大后要斗智;除了爱孩子之外,还要让孩子有敬和畏,敬来自于怕,得先怕,他才会敬;他不怕,就不会敬。
3、12岁以前,你的话在孩子眼里是黄金;12岁以后,你的话在孩子就是垃圾,他已经长大了,听了十几年了,你说的那些道理他都懂。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怎么办
4、不要把精力放在护小的上面,而是教育老大。
5、孩子在6岁前就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他最多是在地上打滚,等大了你拒绝他时,他就会用极端方式了。
6、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被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7、孩子的问题一定跟父母教育有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问题早就有了。
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12岁之前称为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12-18岁称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9、孩子1岁以前,甚至是3岁之前,最好由母亲亲自抚养,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心理资本。
10、有些人脾气暴躁,容易激动;有些人平和大度;前--和人早年抚养是亏欠的;居一种人早年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11、孩子的心理成长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我宁愿我的女儿上不了名牌大学,也要她过得快乐。所以,孩子放学时不要追问他学得怎么样而是问他过得怎么样。
12、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遵循四个原则。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
13、真正的养育过程肯定是唠叨的,这叫有亲情抚养。言语发育和社会性发展、认知等能力都会在有亲情抚养和无亲情抚养的背景下表现不同。
14、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方式一定要改变,有些话说到了就可以;有些错误他知道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逼他承认,青春期的孩子承认错误很难得;不要和他争执,到最后逼得他对你不敬
15、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里有儿子的,更要多吃些苦,逆子的产生往往是你对他百依百顺造成的。
16、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会懂得怎么去尊重别人。
17、吃饭时不要因为他是孩子,就迁就他,让他第一个吃;告诉他,长辈没动筷子,他就不能动。孩子饿他一个小时不会怎么样,却会让他懂得尊敬长辈。
18、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有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而是靠体力,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多让他做一些体力活。
19、分数固然很重要,但那是老师的任务,而作为他的家长,你的任务是关注他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今天过的怎么样,关注他有没有遇到困难。
20、性格才能真正决定命运,而性格是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
21、要让孩子参与到家中的大事,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学习状态,这利于培养他的责任感。告诉他家中发生的事,听听他的意见,这样做一点坏处都没有。
22、如果孩子交的朋友不太好,你可以问问孩子“你认为你朋友的优缺点是什么”让他自己主动去关注朋友的优缺点好过你强制他不准跟他交往。
23、其实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白眼狼”,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正因为如此,母亲们要及早地从泥潭中拔出来,早点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要求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感情回报。
24、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她对她的女儿说,不管你考不考得上大学,不要紧,如果你想开店,我就给你启动资本千万不要做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25、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做一个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恰当地保持距离,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既有利于维护亲子关系,还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6、孩子身上存在缺点不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父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27、人性的教育大于智力教育;生存教育应该大于精华教育
28、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
29、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家庭健全不代表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的社会问题都归结于人,人的问题归结在哪归结于人的早年。
30、家庭的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心理抚养重要的一个因素叫陪伴。
我长期从事的是犯罪心理研究,虽然研究的是少数人,但我在研究犯罪心理时经常进行倒溯性的研究,所以我很关注人的早年成长和家庭教育。
因为我是一个女性学者,可能更关注的是微观。现在的媒体或专家讲 社会 问题时很多视角都是宏观的,比如军事、外交、法治,这些大的话题都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个特点,你往往看不到具体的人。不过我们真正要把这个 社会 很多问题落到实处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果不考虑具体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落实,所以我讲 社会 问题也源于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是什么呢?我在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地提倡一个观点,就是心理抚养。心理抚养这个“抚”字更强调的是0—3岁。现在很多父母不注重孩子0~3岁之前的抚养,这也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的存在,其实孩子3岁之前的教育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孩子从0岁出生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不能翻身、不能自由行动,他们的需求只能哭喊来表达,他们的每一次哭喊都是一种痛苦的呼唤,这个时候来回应他和关注他的那个人就是恩人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抚养其实是在培育他的 情感 ,而 情感 的延伸就是人性。
我研究犯罪时经常讲, 一个人有 情感 就有人性,一个人的 情感 越丰富他的人性就越完整。所以孩子一出生的 情感 抚养实际上是人性的起点,这个过程不是靠教的是靠养的,所以养的过程就是育。
情感 是教育孩子的资本,孩子对父母有了 情感 才会产生依恋。如果孩子跟母亲没有形成依恋关系,等他青春期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就是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父母无法教育和控制这个孩子。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养很重要。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情感 的丰富与否决定于孩子耳边话语的多少。我们知道越是有爱的家庭话语越多,家里亲人越多声音就会越多,声音多听得多孩子才会说话好。如果我们见到一个6岁上下的小孩子是一个“小话痨”,就可以断定他家里亲人多,受到的关注多。相反一个孩子话语非常少,甚至不敢和人接触,知道3岁之内他身边可能亲人少,或者他受到的关注少,没有人跟孩子唠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3岁之内的养育, 情感 丰富与否还决定着孩子话语的发展。
话语发展好的孩子 社会 性发展就会很好。什么是 社会 性?就是跟他人的一种接触和群体的融入。这会影响到孩子很多方面的发展,比如现在说的中学校园欺凌,我们研究校园欺凌的现象时发现,很多被欺凌的孩子往往是 社会 性不是很好的孩子,就是说他很孤单没有很多的朋友,相反在中学阶段他的朋友很多,那么他被欺凌的几率下降很多,因为人多势众。从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人的言语发展对人的 社会 性发展的影响。
所以说,养育是一个人发展的根,在家庭教育中,养育更为重要,是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我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3岁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对他 情感 的培养。
对孩子 情感 的培养从他刚出生时就开始了,他在完全不能动的情况下,每一次哭喊,你对他是否都有回应,对他的照顾是否到位,都决定着他对这个世界的 情感 。
在从孩子哭喊到你照顾他、安抚他的过程中,他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会记住你的气味、记住你的声音、然后记住你的相貌。孩子从四个月到半岁,对父母的依恋开始形成,这是他对一个人的 情感 。孩子的这种 情感 得到满足,他就对外界建立了信任,这个信任得到满足,他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扩展到亲情,然后是伙伴感情。所以说 情感 就是人性的核心。
第二个阶段:3~6岁
这个阶段,性格的培养是重点。
这个阶段是后天人的 社会 行为方式建立的关键期。父母要懂得在孩子在3岁左右对她的错误行为说“不”,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研究未成年犯罪发现很多十五六岁的孩子父母拿他没有办法,父亲说我劝过他,说过他,打过、骂过,但是我说还是不听,我拿他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父母没有在孩子3岁时哭闹时对他说不,孩子在6岁之前没有学会适可而止。这样的孩子在6岁之前,父母对他说不行,他最多在地上打滚,但如果6岁之后对他说不行,他就可以跳楼……所以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必须是越早越好,也就是6岁之前,他反抗能力非常小的情况下给他建立行为模式。
我们从3岁开始学会对孩子说不,然后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孩子的行为有底线,行动有规则,一个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模式对他接下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第三个阶段:3~18岁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从6岁时开始上学了,如果在此之前,他的家庭已经把前两个阶段做好,父母对他有一定的心理影响力,这就建立了培养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其实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父母首先要意识到人与人在学习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个差异最重要的一部分来自遗传,还有一部分来自后天,其中智力相当一部分取决于遗传,技能方面的东西才是后天。孩子有些智能是天生的,当父母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学习不占优势的时候,就要研究他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在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常常跟孩子说别人为什么考100分你考不了,别人为什么学习那么好你为什么学不好?我认为这个涉及到孩子的能力问题,因此对于能力问题恰恰要甄别他先天的个性。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有八大智能,学习类智能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在孩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优势智能,找到他的优势智能就相当于找到了他自我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他今后在 社会 上的一个定位。
第四个阶段:18岁以后
孩子经历过前三个阶段之后,也就是18岁之后,他基本的认知就基本成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认知就停滞不前了,实际上,人是可以通过修养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调整。
不过这个时候的修养更多是靠自己修的,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还对他过多地干涉,四处问师救药,让别人救救他的孩子其实已经很难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学会在 社会 活动当中修养自己。
以上就是我谈到的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养育和教育它们的关系,其中前两个全部在养的过程,后面两个是教,包括自我的一种成长。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
如标题,想起昨晚的事,我现在仍然心有余悸。
但不要误会了,标题前后并非因果关系,只是一种偶然巧合,也或许说前者对后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换言之,也许幸亏读了它。
因为恰巧在事发的前一天读了这本书,使我在发生这件事(孩子离家出走)后没有很茫然,我接受书的建议,很清醒地去追根溯源,寻找问题所在。
事情是这样的:
看《心理抚养》的时候,总觉得作者提到的那些真实案例,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
我们目前的家庭氛围并不差,家人关系融洽,相亲相爱,怎么会有像书中提到的那些极端问题啊!
我怀大宝的时候适逢换工作期间,不得不失业待产,生了大宝后,宝爸的收入有所增加,而且没有老人帮我带娃(我爸妈虽然在身边,但是他们都还在打工),所以我干脆当起了全职妈妈。
带大了大宝又生了二宝,我在家呆了整整10年(08年至18年),直到二宝上小学才重新进入职场。
两个孩子的早期是没有离开过妈妈的,按李玫瑾的观点,孩子的依恋抚养是足够的。
事实上也没错,特别是二宝,她待人特别暖心,听到长辈咳嗽她会悄悄递来一杯温水;看到阿姨受伤,她会翻出药箱找到止血贴;去上兴趣班,她会揣一个小零食送给老师;在刚刚过去的三八节,她一大早追问我最喜欢什么,然后掏出压岁钱到商店给我买了礼物……但凡跟她接触过的成年人都会对她赞不绝口,多可爱的孩子啊!
然而, 许多事情,我们往往只看到一面。
正如那个跟妈妈拌嘴从高架桥跳下去的男孩,他有很糟糕的家庭环境吗?
那个杀死律师单亲妈妈的少女,她和妈妈的关系很紧张吗?
曾经一度,网友们都往这些方面去猜测。
但李玫瑾说,她研究过这些案例,跳桥的那个男孩其实在一个很有爱的家庭氛围里,而那位弑母少女与妈妈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在日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发生如此极端的悲剧,无论是在家人还是身边的人看来,他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亲子关系,哪里有什么严重的教养环境问题啊!
然而, 根据李玫瑾的分析,万事皆有迹可循,它们肯定是哪里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被糊涂的我们忽略了。
第一个案例问题可能出在男孩平常被太多人爱着,习惯于所有人都要顺着他,当听到激烈的反对意见时,他一时承受不了。
而第二个案例,女孩被逮捕时,竟然很无知地问事情完了是否可以跟爸爸和小妈一起生活,她非常期待。
问题可能出在妈妈抚养环境过于封闭和单一,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单调的学习和妈妈的唠叨,别无所有,连妈妈作为律师的专业知识也没能传递一丁半点给她。
因为接触的事物太少,孩子非常的单纯,不懂人情世故,外在刺激也特别敏感。
而案发前她正好经历了两件事,一件是N年未见的亲爸突然出现,带她到处游玩,她体验到了一种亲妈从来没有带给她的快乐感;二是后来因为疫情学校停课,她一个人在家沉溺在 游戏 世界。
她正是用 游戏 里的杀人方法杀死了妈妈,然后满怀期待和亲爸一起过。
是的,事出必有因,或者严谨地说,任何事情的发生必定与某些外在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然而,我们身在其中,时常无法发现其中的问题,但是当什么真的要发生了,已经无法挽回。
由此,对于我家二宝的这次离家出走, 我不能“过去就算了”,我必须要反思的 。
把孩子接回来,我心里是不平静的,但是极力去平复自己的心情,陪伴她睡着之后,我在脑子里苦苦搜索着,问自己, 到底哪里出错了,该如何去亡羊补牢 ?
按我的理解,李玫瑾的意思是,孩子的早期抚养是ta人生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往往影响一生的性格形成和行为表现。
所以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就得追根溯源,寻找最相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回避某些不当刺激和弥补某些训练的缺失等。
我家二宝有很多优点的,她喜欢运动、对人友善和体贴、行动力强、积极进取等,但是她有一个要命的缺点,就是话不多,在阅读和表达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特别是与大宝相比,她这方面显得逊色。
大宝9岁的时候已经看过很多名著(全文字和未改编的),但是二宝还停留在看漫画的兴致上;大宝很话痨,不管去哪里,她都可以逮个人一路聊个不停,而二宝除非有问题要问,否则就是一声不吭。
我细细去想起二宝的0至3岁都经历了什么,到底是怎么过来的,还真是跟李玫瑾说的某些问题成因吻合了。
李玫瑾说,由很多家人陪伴长大的孩子会很“话痨”,沟通能力良好,而由妈妈 一个人 带的孩子,可能会没那么爱说话,甚至偏内向(老师给二宝的评语就是内向)。
大宝3岁之前,我爸妈和我们一起住,每天吃饭都是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但是怀二宝后,我爸妈回了老家,大宝白天上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与二宝相看两不厌。
二胎、一个妈管两个娃、假性单亲母亲,想来很多人能够想象这种境况。
是的,二宝3岁之前,我心理状况极差,孤单而无助,有时候甚至绝望,失眠的日子里常常半夜去阳台叹气,有那么几次,真的想跳下去。
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时光,每每想起都会红眼眶(也因为如此,我坚决不生三胎,不想再次重复那种体验)。
所以那段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会发脾气,会因为她们调皮捣蛋而怒吼,而在埋头做家务的时候,也经常彼此不说话,让孩子自己玩。
如今看来,也许很大可能是这种不太正常的 育儿 氛围影响了二宝的表达能力发展。
而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里面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因为表达能力的缺陷,把原本唾手可得的幸福变成了遥遥无期,留下无限唏嘘。
没有学会表达——这个问题我不是不看重,而是没意识到它竟然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现在想起来,大宝每次闹别扭的时候,她会把心中的想法都说出来,包括她的不满、委屈和希望,但是二宝却不会,不管我如何地诱导她说出,却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即便对着她最爱的妈妈——一个在她出生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她的人。
就说昨晚离家出走的事,她回来后什么也没说。
我问她要不要妈妈陪你睡觉,她眼睛闪着泪珠用被子蒙着半张脸,就是不说话。
我卧在旁边,陪她慢慢入睡。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跟宝爸爸说,以后有时间多陪二宝阅读,而且全家人都尽可能多跟她说说话,无话找话也要说。
她需要练习如何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我想。
我不知道我想得对不对,但是因为阅读了《心理抚养》,我心中似乎多了份自信,也许我需要读更多的书,解开更多的困惑,收获更多的启迪。
每每遇到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解与困惑,总是彷徨苦闷。盼望能受到指点找到正确的答案或解决的方法。
儿子个子猛长,站在一起,我越来越快成为他眼中的小矮人了,加上时不时地对我这个“老妈”不屑的大吼,生气地摔门离去,自信坚决地说不,怎么了。
诸多事情总能触动我焦虑不安的神经。好郁闷,好无助!作为老师,教育青春期的学生我是有一定的经验和想法的。但作为家长,我却有些束手无策。
听 李玫瑾教授《青春期孩子教育》 ,剖析诸多青少年问题或犯罪背后的心理原因,找出教育孩子的金玉良言孩子所有的反应都是父母的折射。就是常说的孩子身上总有父母的影子。
李教授说,孩子的教育分四个阶段:0-3岁,情感抚养期;3-6岁,性格培养期;能力培养期在12岁以上。
好的亲情陪伴一定是唠叨的。 唠叨不是不断重复无用乏味的言语,适度的有味有料的说教有用,但需父母慎用。不唠叨不教育是绝对不行的。有时点到为止刚刚好。14岁, 16岁说教不要忘记加入法律及生命意义。
尊重青春期孩子 ,高压强逼效果适得其反。作为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学会与孩子沟通,比什么都管用。“打不是上乘做法”,忍不住打了,要承认错误,告知孩子无法忍受的是什么,家长也会发错。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孩子不被理解的 乱吼, 是孩子无法“自我控制”不良情绪的干扰,他在等待父母的良方 。
正如朱晓敏说的,人人都有不良情绪,我们成年人往往害怕屈从于自己的感情,发现自己对一些情感难以容忍,便逃避转嫁给别人或通过情绪发泄出来,会转移不良的情绪给他人。
孩子也会,尤其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怎样作来疏导不良的情绪呢? 认同 他的感受, 理解 他的想法,不要总拿自己的一套说教强加给他。鼓励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评判。 “哦,我知道了,我能为你做什么 。”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
我很明白,这样做是对的。可一看到孩子那个让人生气的样子,就总会不自觉的拿出家长的那套说教出来,喋喋不休地试图改变他,可越是这样,我和儿子的语言较量越激烈,看到他滔滔不绝,越辩越勇的样子,真是无理取闹!让我气愤不已,甚至想出手镇压。
“克制再克制”结果我败下阵来,而他沾沾自喜,让人无语!
朱晓敏说,家长的自负感会削弱与孩子深入沟通的程度,克服自负感,听孩子的不同形式的述说。放弃说教,慢慢说出“哦,我知道了,我能为你做什么”。慢慢修行,锻炼自己的忍耐力。有意识的培养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吧!
李玫瑾教授对一些高智商犯罪的心理分析给我们所有的家长提出了强烈的警告: 孩子智商再高,也不要忘记使他们了解人间的纷繁,还要知道生命的宝贵以及每条生命后又有多少生命的牵挂。
朋友们,你们认同教授和教育专家的观点吗?或者有好的做法,欢迎分享给大家?
作者|方晴
周末去上海出差,本想在高铁上熟悉下文件,结果一路上被吵得啥都干不了。
我旁边坐了个6、7岁的小男孩,比较顽皮,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总之,分分钟消停不了。
他妈妈看起来三十多岁, 对儿子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地满足他所有需要,全然不顾是不是影响了其他乘客 。
旁边的乘客实在忍不住开口说话了:“也太惯着孩子了!”
只见这位妈妈瞥了她一眼,一脸不屑的说: “现在孩子就得这么养,专家说了,要无条件的爱孩子,他才能充分信任父母,才能有安全感。”
“无条件的爱”是这样吗?,只怕你对“无条件的爱”有什么误解吧?
无条件的爱是无边无界的爱。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做任何事情都爱你。你温暖良善,我爱你,你坑蒙拐骗,我也爱你……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有多少妈妈说过:“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打人,我就不爱你了”
所以,爱的前提是你听话,是你不打人。这是有条件的爱,有边界的爱。
当然,这里的条件未必是对的,比如“听话”就难说对错。
但无条件的爱也是存在的,不过是分阶段的,只存在于婴幼儿时期。孩子可爱,你爱他,他哭闹,你也爱他。
李玫瑾教授说,0-3岁的孩子就是要给他无条件的爱。此时他处于依恋期,需要 情感 抚养,让依恋 情感 能够持续地得到满足,他才会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这个观点在演员马伊琍的两个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她为了训练大女儿能早日睡整觉,哭了不抱,饿了也不会立即喂奶。 结果,大女儿一岁半的时候还总是半夜醒来,然后再哭着睡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伊琍的小女儿。 她哭了就有妈妈抱,饿了就立刻有人喂,所有需求都随时随地的被满足,结果满一岁的时候,她就能自然睡整觉了。
睡眠质量好坏是衡量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重要标准之一,小女儿的睡眠质量比大女儿好,无条件的爱更能给孩子安全感。
这是因为, 0-3岁的宝宝,大多都是生理性需求,我们当然要无条件的满足。
只有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感受到足够的爱,他的内心才能种下爱的种子,慢慢发展为爱别人的能力。
父母在依恋期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他更放松地吃奶,更踏实地睡觉,更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跟他人互动,长此以往,安全感更强。
等过了依恋期,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要有所转变,就要学会用爱给他们画边界了。无条件的爱开始变得有条件了。
这个阶段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要需求从生理需求转为心理需求,父母对孩子也不再是纯粹的 情感 抚养,而是要对孩子进行性格教养,更多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
父母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就要教会他什么样的表达需求的方式,为他建立一套与他人和 社会 有关的行为规范。
接下来这位父亲的做法令人称赞。视频中的男孩跟着爸爸做公交车,故意没投币,事后还跟爸爸“炫耀”自己的小聪明, 而爸爸的做法是领着儿子重新投币,让儿子知道自己错了,并向司机师傅道歉。
这才是父母应该对待少年的正确方式:爱与规则同在。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而别人爱我们的孩子,是因为他善良、温暖、优秀、善解人意……
我们用爱的方式跟孩子讲条件,就是在教他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当他回家有父母爱,家人爱,出门有朋友爱,有陌生人爱,他才会幸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要用爱的方式讲条件,告诉他们边界在哪里,然后鼓励他们在画好的最大圈圈里尽情起舞。
可问题是立规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是磨炼孩子的过程。当孩子表现任性,为达目的而放肆哭喊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李玫瑾教授曾在网上手把手地教网友如何处理,首先要陪伴他,但不是满足他,不让孩子感觉孤单,给他无言的爱。
然后,明确地告诉他:你这样是不对的。当你要求不合理,我就不会哄你,不会表达出爱你。
最后,只有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求的时候,我们才会根据具体情况来满足他。
这种无私且有条件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等他们再长大些的时候,或许大家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有商有量的制定一份家庭合约,全家遵守,自由且有边界。
为了方便记忆,这个合约最好不超过7条。先把每个人认为必须执行的规则写下来,再共同商量细节。 比如洗完澡要拖地,比如脏衣服要放进脏衣篓里。只有所有人都认同的规则,大家才会发自内心地遵守它。
然后,一起制定奖惩措施,不同家庭成员想要的奖励以及最有惩戒性的事情大概率不相同,可以针对每个人设置不同的奖惩方案。 比如,妈妈最想要的奖励,可能是爸爸带娃她放假,孩子最想要的可能是奥特曼的贴画。
最后,严格执行,定期总结。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情况出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这份合约才能长期使用。
家庭合约的双边规则一旦形成,父母和孩子就是平等的合约双方。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如果所有人都做到了严格执行,让约定好的规则落地,那么恭喜你们,你们将获得非常平等的自由关系,你们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对立面,而是肩并肩。
这种有约束的,有条件的爱,会让他们走得更加长远。
在幼年时期,给孩子无条件的全部的爱,让他放松,让他踏实,让他给你足够的信赖。
在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给他有条件的克制的爱,陪他成长,伴他左右。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让我们做一面好的镜子,在未来收获一个幸福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的观点
(如已观看视频,可跳过第一部分)
其实,这个话题呢,就是我在一直宣传的一个理念,就是说:18岁呢他有三个台阶,其实呢,三个台阶就是6岁12岁18岁。但是六岁之内其实有两个台阶,我把这个四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叫情感抚养,第二个台阶呢叫性格培养。也就是说情感抚养是0到3岁,性格培养是3到6岁,这两个台阶都是人一生垫底的。然后第三个台阶是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就孩子从小学开始你就要观察他学习状况,学习习惯,然后包括他擅长的哪些科目,以及他的困难在哪,然后在这过程当中让他建立一种自信。然后呢,对学习有一种热爱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能够集中时间完成作业。
所以6到12岁实际上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你这这六年把他培养好了,你后边会很省心,他到初中高中它都会能坐住,然后能完成,后到了12岁之上
它进入到青春期了,青春期开始叫什么呢?真的是我们虽然也要帮助他,但他自我成长已经开始很明显了,因为他有自主意识了,他开始要逆反了,他开始要有自己的主意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刚才讲了要尊重教育,尊重教育实际上很重要一点就是你可以给他提出多个选项,由他自己选择。你千万不要替他做主。然后呢,我刚才讲这四个台阶,如果你前两个台阶做好,你后边就会很很省劲了,他哪怕就是天赋不够,他只要能够乖乖的坐在那里,他能尽他的力量去努力学习,他学到什么程度,那就是这个程度了。然后后边呢它的在这个青春期阶段他能够自律,你比如说我知道什么事该不做,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不做,这个东西叫什么?这叫观念。
所以我讲这些东西呢都是在六岁之前,因此预防这个孩子出问题,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就是18岁之前,你投入最多的是六岁之前,其次是小学,最后这个阶段基本就是半盯着半建议了,已经基本就不是你能够管的问题了,管呢!就是六岁之前和12岁两个台阶。
2
孩儿他舅总结
听完李教授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于孩子在各个时段的教育重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那么,孩儿他舅接下来想从时间点上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现如今社会压力大,很多家庭都需要夫妻共同工作赚钱。这时候,孩子的教育成了很大的问题。接孩子放学的时候,总会听妈妈们闲聊。
“我也知道孩子教育重要,但我和孩子他爸都要上班,真是没时间啊,心有余力不足”
“每天工作都够累了,下班真是没多大精力教孩子了,孩子的学习全靠自觉”
还有的妈妈说,尽管每天尽量挤时间陪孩子,孩子的学习还是没怎么提升,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从妈妈们的聊天中,我们能轻易发现一个矛盾: 没时间陪伴孩子,但却还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研究发现,一天中,有 3 个时间点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只要充分利用这四个时间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一点也不难!
早上起床出门前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是头脑最清醒,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段。
但很多家庭的早上都是这样度过的,父母意识到快要迟到了才从床上爬起来,急匆匆的收拾下自己和孩子,在外面买些早饭火急火燎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再马不停蹄赶去公司上班。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叫孩子起床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催促,可以适当使用诱导剂。比如,如果孩子在十分钟内完成洗漱,可以给予一个小奖励。如果没完成,相应的给一个小惩罚。这种做法不但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接下来,送孩子进校门前,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个有爱的互动, 一句鼓励的话就可以让你和孩子在新的一天元气满满,有足够的能量面对这一天的挑战。
孩子放学回家后
家长们一定要明白,虽然你工作了一天很疲惫,但孩子也经历了一天紧张的学习,他的身心也需要放松。
不妨在孩子放学之后,和他聊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趣事,让孩子养成和父母分享的习惯,也能减少以后青春期针锋相对的风险。
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趣事或困难,从而拉近和孩子的距离。父母在分享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哦,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孩子三观的形成以及将来的处事风格。 切记!!!
睡觉前
大家都知道,晚上睡觉前,需要全身心放松,才能有一个安稳的睡眠,所以建议家长在这个时间,不要过多讲大道理或者批评孩子。
睡前是最有效的亲子互动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读诗歌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经验表明,大脑在睡前的记忆力较强,睡前记住的东西,一般很难忘记。所以,睡前是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 睡前一定要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 ,这句话看似简短,但却能大大升温你和孩子之前的感情。家长朋友们不要太害羞哦!
-本期内容,特别鸣谢-
李玫瑾教授
扶鹰教育创始人-王博士
看完今天的文章,关于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段和每天陪伴的黄金时间的问题,相信各位家长都已经了解了。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各位家长能够记住这些时段和时间哦! 孩子事儿,无小事儿,我是孩儿他舅,我们明天见!
这本书是我在华师大上课的时候课间刷华师大的一些公众号看到的。那是一个读书比赛的邀请帖。罗列了一些书单,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特别能够击中我。然后我就买下了这本书。
在我觉得写论文很没思路的时候就把它翻开了。刚开始看的时候,前半部分都是犯罪的实例,我很害怕,可是我还是每天晚上泡完脚之后,躺到床上打开书。本来是想看到有睡意的时候就立马睡觉,可是根本没有用,越看越想看,只不过是理智告诉我太晚了,不能再看了,才放下。白天的时候我也看了一整天,坐在桌子前看这本书,我还是会觉得很害怕,大白天突然猛回头会害怕!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是教会了我们很多养育孩子的细节,比如里面提到如果孩子第一次想要买玩具,怎么对孩子说不。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人在教育的时候,其他所有人都保持沉默,不能参与进去。如果孩子内向,想要去跟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是又走不出第一步,这种情况下可以建议家长带同样的玩具两个,这样子别的小孩想玩,就把其中一个给另外一个孩子玩,他们两个就可以玩到一起了。
还有一点让我很印象深刻,4岁左右的孩子学习游泳可以教会他如何克服恐惧感。四岁左右的孩子学习跑步,可以教会他怎么样锻炼自己的耐力而且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有坏情绪的时候,也会有一个缓冲疏散情绪,缓解情绪的一个出口。比如你会被跑步,那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冲出去跑个5km,那这口气出了情绪就缓解了对自己就不会再有危害了。所以李玫瑾教授说,18岁之后学游泳只是增加了一项技能但是对四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就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而已。
我觉得这本书讲的特别好,很细腻所以看完之后,我就在淘宝买了十本我想今年春节送给我身边的人。希望他们都能看一看,也真诚的希望对他们养育孩子能起到一点帮助。
我送出了第一本,是给Jimmy妈妈,而且她打开看了,我很开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